明朝滅亡日本是什麼反應
① 日本人一向覬覦中華國土,明朝滅亡的時候,日本人為什麼沒有趁火打劫
其實,在江戶幕府滅亡以前,日本對外的拓張慾望並不強,只有在豐臣秀吉的桃山政權時期有過假道伐明的想法。當時的江戶幕府剛剛進入第三代德川家光的統治,日本本土也並非牢靠,之前的德川家康便是借著大名們出兵朝鮮。他借著戰後諸侯們元氣大傷後一舉控制了豐臣政權里的實權,拉攏了大批親己的派系最終取得了天下,所以德川氏必然也會防範自己重蹈覆轍。
因此,我們也由此得知,日本不趁機打劫的原因是一沒有餘力,二是因為此前的歷代日本政權基本都是與中原王朝交好的,所以說大明滅亡的時候日本根本沒有任何動作。之所以後世的日本野心膨脹,擴張領土也是源於幕末的藩閥政治體系,推翻江戶幕府侵略性較強的薩長派系控制了後來的日本政府。
② 日本人對明朝的態度
總體上來講,日本對明朝是比較敬畏的,接受過明朝的封王,對明朝納貢。
1、足利義滿在任期間,一直非常期望同明朝進行貿易。自1374年起曾數次向明朝派遣使節。1374年和1380年,足利義滿以「日本徵夷將軍源義滿」的名義向明朝朝貢,要求與明朝貿易。
然而明朝拒絕了室町幕府的要求,理由是明朝認為「大覺系」的「日本國王懷良」(或作良懷)才是日本正統君主,而「持明系」則是亂臣。
足利義滿是「持明系」的軍官,更不應與之通交。因此在明太祖在位期間,明朝拒絕了同室町幕府的貿易。
2、在萬曆抗倭援朝戰爭結束後的文祿四年(1595年)一月,明朝遣使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
3、德川家康不是個完全的鎖國主義者。創立幕府後,他立即遣使朝鮮,並於1608年恢復了和朝鮮的邦交。與此同時,又積極謀求與明朝的間接貿易。他出於對軍需物資和生絲貿易的需要,創立幕府後的初期,對發展與西歐各國的貿易也很積極。
(2)明朝滅亡日本是什麼反應擴展閱讀: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日本戰國時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戶時代第一代征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岡崎城(現愛知縣岡崎市),原姓松平,永祿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母為廣忠正室於大之方(傳通院)。
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
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
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慶長八年(1603年)受封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開創幕府。慶長十九年(1614年)至慶長二十年(1615年)經大坂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 日本進入和平時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駿府城逝世,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
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斗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2]。天正十三年(1585年)擔任關白,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氏,後將關白職務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太閣」。
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確定士農工商的身份。獎勵新興工商業,扶植城市的發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頒布刀狩令,收繳民間武器,實行兵農分離,使武士集中居住於城市。
宗教方面,保護佛教寺院,壓制天主教的傳布,迫害西班牙傳教士,開日後禁教鎖國之先河 。
豐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劃時代意義,對日本社會由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幕藩體制轉化有一定成就。
在位後期逐漸變得昏庸多疑,並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慶長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後部將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
足利義滿人物之迷:
田中義成、今谷明等學者認為足利義滿有篡奪皇位的企圖;而受到此說法的影響,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澤元彥等人認為義滿是由於皇室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殺的。
日本從平安時代到室町時代期間,曾長期流傳著一首名叫《野馬台詩》的預言詩。相傳這首詩是由中國南朝梁時期的高僧寶志禪師所作,後來由遣唐使吉備真備帶到日本。
③ 明朝滅亡後,鄰國出現了什麼,對中國崇拜不已處處模仿
朝鮮作為我們的鄰國在明朝時期對明朝是相當崇拜,官宦制度和人民的生活模式處處模仿明朝,明朝滅亡後,清政府對朝鮮國也是很好的,但朝鮮人卻認為清政府是野蠻人,不與結交,處處抵觸。
④ 聽說日本德川幕府在明朝滅亡後拒絕承認滿清合法性,是真的么
是的,尊重漢民族,蔑視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日本始終不和滿清政權
通交的重要精神因素。
古代日本和中國周邊其他國家一樣,一直處於漢文化圈的邊緣,不斷
受制於漢文化強大的向心力。因此,日本在移植和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的同時,也逐漸將漢民族的自我意識引進到了自己的思維之中。江戶時代
著名儒學家林羅山之子林鵝峰就認為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裔,日本皇統出
自周吳泰伯之後。①結果,一方面,日本在強大的中國面前形成了強烈的
自卑感,以「夷」自居,慕華不已;另一方面,甘為「東夷」的日本又以
漢民族的感覺來對其他「外夷」民族表示好惡,「以中國之外皆為蠻夷而
不值一提」,②而不是以一種平等的態度來看待他「夷」。德川時代初期,
重漢輕夷的思想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欲重新加入明朝的華夷秩序中
去,另一方面又加速建立以自己為中心,以周邊小國為「夷」和政治邊緣
的「小華夷秩序」
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唐代發生了一次有名的「廷爭」。據《續日本
紀》載:
大唐天寶十二載,歲在癸已,正月朔癸卯,百官、諸藩朝賀,天
子於蓬萊宮含元店受朝,是日,以我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新羅使次
東畔第一大食國上。古麻呂論曰:「自古至今,新羅之朝貢大日本國
久矣,而今列東畔上我反在其下,義不合得。」時將軍吳懷寶見知古
麻呂不肯色,即引新羅使次西畔第二吐蕃下,以日本使次東畔第一大
食國上。。
這就說明,「慕華賤夷」④的日本,雖甘心屈居於大唐之下,但絕不能忍受
在外交地位的問題上向其他「夷」國讓步。
忽必烈時代,曾六次招諭日本,欲置日本為龐大元帝國的藩屬。一貫
認為自己是一民族之下,萬民族之上的日本,面對強大的蒙古勢力,不以
為然。將「蒙古之號,於今未聞」⑥這樣的語句寫在外交文書之中,不由 。不令人感到日本對這個征服歐亞的、同時又是「夷狄」政權的蔑視和敵意。
明初,明太祖宣諭日本,日本懷良親王在回應使者趙秩時,清楚地表
達了日本方面重漢輕夷的思想:
吾國雖處扶桑東,未嘗不慕中國,惟蒙古與我等等夷,乃欲臣妾
我,我先王不服... ①
懷良親王還犯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他說:「..元乃使其臣
趙姓者(趙良弼)林我以好語,語未既,水軍十萬列海岸矣一今新天子
帝中夏,天使亦姓趙,豈蒙古裔哉?亦將缽我以好語而襲我也。」②親王對
明朝的真實意圖有很大的疑慮。而一當趙秩表明身份:「我大明天子,神
聖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③親王立刻釋然,以禮相待,更派僧
人祖來出使明朝,上表稱臣,獻馬匹及方物,並送還樓寇在明州和台州劫
掠的明朝人七十餘人。前據而後恭,原因皆在華夷之辨。
滿清入主中原,日本人的第一反應是「華變於夷之態也」。④清朝的出
現,還喚起了日本人對元寇的回憶。熊澤蕃山在17世紀中葉所寫的《大
學或問》一書中就曾經提到過「北狄」(清朝)的問題,他指出:
北狄取中國後曾屢次來日本,而今已取中國. 僥幸盼望其不
來,殊非武備之道。。
盡管清已經問鼎中原,奪了漢家天下,但在日本人心目中,頑固的正統主
義還在執拗地認為清只是「北狄」,與自己「東夷」的身份沒有什麼區別;
清佔領中原只是」胡難」,⑥並非是華夏大統,甚至認為其可能對本國存在威脅。
以「夷」自居、懷有自卑心理的日本對漢民族還抱有唇齒之誼。當漢
民族的國土遭到異民族的侵犯時,這種友誼就作為一種深厚的同情流露出 來,甚至表現為對該異民族強烈的憎惡和痛恨。明朝滅亡後,明遺民欲借
外力以平胡清,赴日本乞師和乞資達17次之多。在最初的三、四次,日
本幕府盡管剛剛宣布鎖國令不久,卻認真地討論了這一問題,並秘密地作
了出兵的准備。這實際上是「重漢輕夷」的特殊表現。
⑤ 為什麼古代日韓都對古中華有感情宋朝滅亡後日本舉國痛哭明朝滅亡後朝鮮半島哭
因為中國在宋代以前的朝代,凡是國土統一的朝代都是漢族人建立的政權,就是說皇帝都是漢族人,比如統一的王朝如秦,漢,隋,唐,他們傳承的是以漢族人為中心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在當影響著東亞和東南亞,因為當時統一時期的中國是當時當東亞甚至整個亞洲最強盛的國家,不管是文化上還是軍事上,經濟上都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儒家文化為最先進,並且很崇拜,效仿,學習,自己也傳承,並且自認為自己也是儒家文化的一個分支,自己把自己歸為中國儒家文化圈裡。來顯示自己不是蠻夷,也是文明開化的民族或國度,當時的日本朝鮮沒有朝鮮文,雖然說的是朝鮮語,但是書寫都是漢字,日本也通用漢字加假名,日本的貴族以會做唐詩和念唐詩為榮,彰顯自己的高貴。雖說有假名也能書寫,但是日本的皇族和貴族書寫一清一色的漢字,很少用假名。因為使用假名都是文化低的人和婦女使用的。
雖說在宋代以前的期間,有過幾個短暫的四分五裂的歷史片段,比如南北朝十六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有些短暫的小政權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他並且很快又被漢族人建立的王朝吞並,即使這些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在統治時期,也自認為自己是儒家文化圈裡的民族,以漢族人自居,或者本來是少數民族,自己改漢姓,學漢字,漢語,仿照漢族的風俗和法制,他們沒有破壞漢族文化,還更好的傳承了漢族文化。
但到了宋代,雖說宋代地盤不大,以前漢族人統者王建立的朝北部被遼國,金國和後來的蒙古人占據,但是宋朝疆域內,他們保留著和延續著儒家文化。
所以在宋包括宋之前的中國,都是正統的儒家文化國度,是發祥地,也是中心。日本,朝鮮等國崇拜,尊敬中國,認為這樣的中國才是他們的老師,甚至認為這樣的中國和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他們只是遷移到邊遠地區另建國的儒家傳承人,比如朝鮮,他們當時認為自己也是儒家傳承人,也是儒家的正統,只是遷移到東北了。日本,雖說不認為自己也是儒家的正統,但也自認為自己是中國的學生。中國是他崇拜尊敬的老師。
宋代以後,蒙古人佔領了中國。蒙古人不像以前那些北方的少數民族那樣效仿學習中國文化,而是利用自己的鐵騎野蠻來統治中國,並且處處打壓漢族和漢族人的文化。
日本朝鮮當時認為自己的老師或同宗滅亡了,當然有些失望傷感。
明朝代替了了短暫的元朝(90多年),朝鮮人認為漢文化和儒家思想又恢復了。所以認為明朝是儒家的正統。明滅亡之後的滿人建立的清朝,他們當人會有抵觸情緒。
日本從宋代以後,從崇拜中國後來轉變為瞧不起中國了。一是他們認為後來的中國不是以前的中國,是蒙古人或者滿人的國家,二是,他們認為以儒家思想指導的漢族文化也不怎麼樣,不照樣被北方少數民族給滅了。所所以他們開始從崇拜到後來懷疑,最後也欺負中國,比如明代的倭寇,後來到清朝的甲午戰爭,當時他們一直覬覦中國的國土和資源,在宋代以前,日本連想都不敢想,有的只是敬畏。
⑥ 明朝的滅亡代表接受外族統治導致日本很霸道
那倒也不是,如果說清朝繼承明朝導致日本的霸道,那就是錯了。因為元朝也統治過。明朝的滅亡是歷史規律,具體原因那就很多了。這里就不多說了。日本的侵略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但記住一點,每次伴隨著一次自然災難都會使他們有這個念頭而去位置奮斗。因為他們的生存土地太少了,尤其經過自然災害就更擔心。
⑦ 為什麼明朝滅亡的時候日本沒有出兵佔便宜
有幾點原因
1、當時通信很落後,明朝滅完傳到日本還要一段時間
2、日本當時非常落後,根本沒有能力
3、日本很敬仰漢文化,一般他們是不願看到漢文化消失的
⑧ 為什麼明朝滅亡時日本人沒有趁機打進來
那時候日本沒那個能力,16世紀日本入侵朝鮮被明軍擊退,之後很長時間沒有對中國動武。直到清朝閉關鎖國,西方工業革命,近代明治維新全盤西方化之後,日本科技碾壓中國,19世紀才發動了甲午戰爭,幹掉了朝鮮並且把中國打的半死然後拽上了談判桌,逼著中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日本大獲全勝。
⑨ 明朝滅亡的時候日本是什麼反應,聽說日本曾
朝鮮的表現大家都知道,仁至義盡了是個好臣子,那隔洋相望的日本當時又是什麼反應呢,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影響的吧?據說明朝遺臣向幕府尋求過軍事干涉,幕府也認真考慮過,甚至暗中准備兵力,只不過因為算得獲利遠低於風險最終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