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小西行長為什麼被殺

日本小西行長為什麼被殺

發布時間: 2022-05-25 02:56:59

⑴ 小西行長是怎麼被殺的日本自豐臣秀集以後國內形勢是怎樣的

1、小西行長是在關原合戰後河石田三成、安國寺惠瓊一起在京都六條河斬首示眾。
2、因為小西行長是豐臣秀吉的親信,使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豐臣系的人感到嫉妒,並且在朝鮮戰爭中,小西行長和石田三成征服朝鮮使,朝鮮日本化的方針和加藤,福島等人燒殺搶掠的行為格格不入,矛盾很深。這也是使其加入東軍的重要原因。
3、豐臣秀吉死後,其遺留下來的「五奉行」和「五大老」制度,由前田利家和片桐且元輔佐豐臣秀賴,其母淀君專權。德川家康趁機擴大勢力,原豐臣系的人馬出於對石田三成的不滿,和家康站到了一起,在關原合戰中擊敗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宇喜多直家和真田新村的西軍。豐臣秀賴退守大阪。後來經過大阪冬之陣和夏之陣,家康攻破大阪,日本戰國結束,進入德川幕府時期。

⑵ 日本戰國時期的軍事家,日後侵朝日軍的主要統帥小西行長結局如何

在關原之戰中,與石田三成等人成為西軍,慶長五年的關原決戰中,率本部4000餘人出戰,戰敗後被捕斬首(也有說法是被捕後在囚車上自刃)。因為小西是虔誠、積極的基督教徒,因此他的死令歐洲教皇悲傷不已。但是在戰敗後,眼見自己無法逃脫,由於基督教教義不允許自盡。最後自首,在伊吹山被竹中重門遞捕,最後在京都的六條河原與石田三成和安國寺惠瓊一起被斬首。

滿意請採納

⑶ 求日本江戶時代慘敗將軍

和德川家康交過手的都有敗績

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年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發跡於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在戰國時代逐漸上升為戰國大名,到松平廣忠這一代時,松平氏已領有整個三河國。但其領國被夾在勢力較強的兩個大名尾張的織田氏和駿河的今川氏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1547年松平廣忠與尾張的織田信秀作戰,為請駿河的今川義元援助,將六歲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質,但中途被織田氏所奪,監護在熱田有兩年之久(一說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殺。1549年擔任今川軍師的太原雪齋指揮七千大軍攻陷三河的要沖安祥城並擄獲了守將織田信廣,雪齋遂跟織田信秀交涉,成功以信廣交換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返回岡崎,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質。八歲至十九歲這十二年間,德川家康作為人質住在駿河。

1560年桶狹間之戰,織田氏大敗今川氏,今川義元陣亡。從此德川家康擺脫今川氏而獨立,1562年與織田信長結成同盟,開始全力經營三河。由於他求成心切,採取過激措施,激起了1563年三河國全境的一向宗起義。經過他近一點的攻戰,殘酷地鎮壓了起義後,才逐漸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基地。

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這時已在三河打下了堅實基礎的德川家康開始採取東進政策。1570年他聯合織田信長在妹川打敗淺井氏、朝倉氏,將治所遷往濱松。但這時武田信玄也想奪取全國政權,為掃清進軍道路上的障礙,屢次出兵遠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萬五千人大舉進軍京都。德川家康聞訊率自己所部及織田信長援軍一萬余眾迎戰於三方原。此戰便被稱為三方原合戰。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籌,結果德川、織田聯軍大敗,織田援將·平手凡秀戰死。此戰死傷千餘,德川家康逃回濱松。此役德川家康雖然打了敗仗,但武田信玄卻十分佩服德川軍的勇猛頑強。武田信玄的猛將馬場信秀事後對信玄說:「看了三河軍的屍體,面朝我軍倒下的都是臉朝下,面向濱松倒下的都是臉朝上,這說明這些士兵都是向前沖殺時戰死的,因想逃跑而被處斬的一個也沒有。」據說德川家康就是經過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聲。

此後德川家康一面與武田氏對抗,一面加強領內建設。1575年5月,聯合織田氏於長筱之役大破武田勝賴,1581年陷遠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驅逐出遠江。翌年隨織田氏滅掉武田氏,領有駿河。

1582年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信長一死,圍繞政權落入誰手的問題各大名之間展開了激烈斗爭。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正在界市,因急取近道需經伊勢返回三河,期間由服部半藏等護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難。

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後,發現中央的實權已被豐臣秀吉奪去。為了積蓄實力准備將來與豐臣秀吉分庭抗禮,他更加堅定了東進的決心。不久發兵佔領了甲斐,同時把手伸進了信州。至1583年前後,德川家康已先後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當時東海道地區兵農分離進行得很緩慢,還沒有像大內氏和北條氏那樣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還緊密地聯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須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鑒於這種情況,德川家康當時對所屬家臣一律採取給予封地的形式,通過土地這個紐帶來控制家臣。

這一時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視發展領內的工商業。早在三河國時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為「樂市」,免除各種稅役。遷入濱松後,他又整頓了各種工商業團體。征服甲斐後,統一了通過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攬外地商人到三河、遠江進行貿易。通過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僅穩定了對新領地的控制,而且增強了經濟實力。

此後豐臣秀吉步步推進國內的統一,不久當上了關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全國政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也很自然地變成了近似於主從關系的一種關系。

豐臣秀吉征伐九州時,德川家康未被征調,擺脫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時他參加了戰斗。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封於關八州,年貢260萬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離開五國遷往江戶(現東京),從此採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經營關東。

首先,採取新辦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戶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轄地和封地在一萬石以下的下級家臣。萬石以上的高級家臣配置得盡量遠些,分布的密度是關東的西南部略稀,東部與敵對性大名接壤的邊境地帶較密。顯然,這樣配置是一種臨戰體制。而且他在進入關東的同時,便決定將封地換算成產量發給家臣。這些措施對進一步控制家臣,鞏固關東新領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德川家康為了調整農村中的租佃關系,穩定新領地的秩序,還開展了大規模的檢地。其具體辦法是,在土地登記冊上,在隸屬農民登記人姓名的右上方標上人名肩書,表明該人耕種的土地其領有權是屬於哪個名主的。這樣做,是既承認身為領主的名主的土地領有權,使其負擔交繳年貢的責任,另一方面又承認租佃者尚不穩定的耕作權。這種措施對治理關東這種比較落後的地區是得策的。

最後,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發展領內的工商業。為了解決陸路運輸和吸引外地商人來江戶經商,從江戶和周圍農村征調人夫建立了道中雲馬役。為了解決水路交通問題,組織人力挖掘溝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戶城下。又指定專人管理領內的度量衡;委託從舊領地跟來的土豪式商人發展江戶的市區建設和對工商業進行管理;1592年以後,鑄造了號稱武藏小判的一兩金幣,以促進貨幣流通。隨著江戶建設的步步進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外地商人紛紛來到江戶。德川家康對關東的建設,為他後來奪取全國政權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援和鞏固的根據地。

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領。1600年,他進攻上杉景勝。接著於當年9月的關原之戰打敗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國政權。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右大臣、源氏的長者(即源氏的族長、家主)。同年,他在江戶開設幕府。1605年,把將軍職讓給了兒子秀忠,退居駿府城,但作為大御所仍然掌握著軍政實權。1615年5月大坂(今大阪)之役,滅掉豐臣秀賴,實現了所謂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於駿府城,終年76歲,葬於久能山。翌年,追謚正一位,受東照大權現的敕號,後改葬日光山。

日本的戰國時代,諸侯割據,大名之間爭奪政權的斗爭十分激烈,實現國家統一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形勢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最後奪取全國政權,必須對統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認識,因時、因地制宜,採取靈活的政策和策略。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他是順應了時勢,舉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捷足先登,搶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奪取全國政權的機會。當時大局雖然對他很不利,但這時他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系和實力已非昔日的織田信長與他的關系可比。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他採取了有限的行動。1584年,德川家康應織田信雄之請,與豐臣秀吉戰於小牧、長久手,就是出於有限目的的一種有限行為。長久手之戰,德川家康打敗了豐臣秀吉的一個支隊,打死了豐臣秀吉的勇將池田信輝,迫使豐臣秀吉以相當有利於他的條件講和,這對全國都很有影響,豐臣秀吉對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沒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隊編入渡海戰列。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運,其實這是德川家康運用自己的實力和採取巧妙的策略得來的。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使豐臣政權和西南大名損失慘重,而德川家康卻在和平建設中積蓄了財力,壯大了力量。這些變化是豐臣氏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後來奪取全國政權的重要轉折點。

注意內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內治是和改組與強化封建秩序溶為一體的。在取得全國政權前,每佔領一地,總要對新領地的統治加以整頓,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擴大版圖。奪取全國政權後,為了鞏固政權,除保持豐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採取了一系列改組和強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一是沒收和削減敵對性大名的領地,充實幕府的經濟基礎:德川家康沒收了87個敵對性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414萬石(一說沒收了90個大名的領地),減封了三個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207萬石(一說減封四家大名領地)。其中的3/4轉封給自己的功臣和親近大名,其餘的1/4劃為德川氏的直轄地,再加上甲斐、信濃、美濃、近江、越前、佐渡、陸奧南部等地區的直轄地,總收入量達6萬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還把佐渡、石見、伊豆等地的重要礦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駿府、長崎等重要城市和港灣地劃為幕府直轄。這樣,幕府就幾乎控制了全國的大部分重要財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體制的封建統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據對幕府的向背,把全國的大名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他的兒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這一類叫做「親藩」;第二類是忠於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這叫做「譜代大名」,「親藩」和「譜代」是幕府政權的支柱;第三類是關原之戰前與德川家康同為大名的人,或戰時曾忠於豐臣秀吉戰後降服的大名,屬於這一類的叫做「外樣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種類型的大名混雜相間,使親藩和譜代大名監視外樣大名。其次,為了加強對武士的統治,樹立幕府的權威,又於1615年頒布了《武家諸法度》。其要旨是獎勵文武、誡逸樂奢華、守節儉、嚴階級(即服飾、乘輿的等級規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繕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結黨,但最主要的是規定了大名的「參覲交代」制。按規定,全國外樣大名分為東西兩半,半住江戶,半住領地;每年4月為東西兩半部大名的交代時期(對譜代大名另有規定),大名的妻子須常住在江戶,事實上作為人質,大名依地位帶領侍從,構成「諸侯行列」,按期到江戶參覲交代。由於「諸侯行列」人數眾多,往返於江戶和領地之間的耗費十分巨大。因此這一制度不僅可以使幕府實際上把江戶交代的大名作為人質而加以控制,還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財力,使之無力叛亂。與此同時,德川家康還進一步推行豐臣秀吉的兵農分離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個日本社會劃分為身分世襲的士、農、工、商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內部又貫穿著縱的主從關系。最後,在1615年還針對皇室、朝廷、寺社頒布了《禁中及公家諸法度》和五山十剎的法度。這樣,以身分制為核心,以幕府為政權的中樞,上對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侶、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體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這個體制來統治全國。

第三,在對外事務方面,德川家康不是個完全的鎖國主義者。創立幕府後,他立即遣使朝鮮,並於1608年恢復了和朝鮮的邦交。與此同時,又積極謀求與明朝的間接貿易。他出於對軍需物資和生絲貿易的需要,創立幕府後的初期,對發展與西歐各國的貿易也很積極。1608年,他聘用英國人三浦安針為外交顧問、貿易事務官,並向他學習世界知識、天文和數學。他甚至默許基督教的傳播,後來因感到危及日本傳統的封建統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轄地首先頒布禁教令,翌年便把這一法令推行到全國。1615年起,進而對朱印船貿易也嚴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學,喜歡讀有關治國平天下的經史典籍,鑒於字鐮倉幕府以來佛教勢力已與庄園制緊密結合的事實,他在創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創立幕府後,他認為庄園制已徹底摧毀,佛教因失去舊的經濟基礎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擊也已衰落,這時恢復佛教的威信,對鞏固新政權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漸扶植佛教,與名僧探討各宗的佛法,日益趨於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業績在於他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改組和強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開創的德川幕府在日本歷史上維持了長達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這給日本封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比庄園制時代略好一點的社會環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組和強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嚴格的身分制度把每個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個狹窄的框子里,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他推動海外貿易並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於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其范圍只限於由極少數幕吏、大名、特權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貿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締或限制。1612年頒布的禁教令,實際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鎖國的開始,從1615年開始對朱印船貿易的限制,則是一種部分的經濟鎖國,是德川幕府後來全國鎖國的先聲。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對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壞的束縛作用。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以後。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英文名:Ishida Mitsunari),織豐時代武將,公元1560年—1600年在世。

公元1574年豐臣秀吉為長濱城主的時候,石田三成是15歲。當時三成為某寺院的童子,一天秀吉外出打獵,口渴至該寺喝茶,三成端上一大碗涼茶,秀吉一飲而盡。後又捧上半碗微熱的茶,秀吉也喝了。接著三成又獻上一小茶碗更熱的茶,秀吉大喜,又喝了。從此深得秀吉的信任,成為秀吉的侍從。這個故事說明三成自幼就有明敏的才智,他能機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公元1582年織田信長死後,秀吉討伐信長的宿將越前的柴田勝家

而進軍近江,迫使柴田自殺。三成因參加這次北國征伐有功,得到了馬一匹及白布50端(一端為3丈)。討伐柴田成功以後,秀古代替了信長的地位,1583年到大坂城,公元1585年任關白,敘從一位。那時三成也由從五位下治部少輔升至五奉行之一(其他是前田玄以、淺野長政、增田長盛1長束正家。五奉行是辦理國政的最高機關)。天正十四年(1586)又兼任界市的奉行。

石田三成效忠主君,跟隨豐臣秀吉南征北戰,建立了一系列的戰功。

(1)討伐九州。當時九州的豪族島津氏勢力很大,豐臣秀吉於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以25萬大軍討伐九州島津氏。在討伐戰爭中,三成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2)討伐小田原。秀吉降伏島津氏以後便討伐關東的北條氏,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2月秀吉率軍攻打北條氏的小田原城,三成為先鋒,率領1500騎東下。4月包圍小田原城,由三成攻佔小田原城的衛星城——館林城和忍城,使小田原城陷於孤立,北條氏父子被迫開城投降。

(3)討伐奧州。豐臣秀吉為了統一日本,決定討伐奧州的伊達政宗,派三成於公元1591年1月到相馬,去瓦解伊達政宗的盟軍,最後迫使伊達議和。

(4)侵略朝鮮。奧羽平定以後,國內軍事行動告一段落。接著豐臣秀吉便想侵略朝鮮,在東松浦半島的名護屋設立大本營,准備侵朝。文祿元年(公元1592年)3月13日侵朝軍隊158000人分九批渡海,4月12日先鋒小西行長從釜山登陸。此時三成被任命為船奉行,在名護屋執行運送部隊、糧食和武器的任務。5月3日小西行長、加藤正清等佔領京城。不久秀吉便派三成到朝鮮去執行特殊任務——進攻中國(明朝)及各武將劃分佔領地區。三成於7月16日到達京城。8月7日在京城召開作戰會議,制定鞏固京城、攻打平壤,以防備明軍來授的作戰方案。由於明朝李如松率領的援軍及時趕到,小西行長被明軍打敗,退出乎壤。又由於明朝主和派得勢以及日本在「碧蹄館之戰」失敗,兩國開始和談。1593年5月15日三成伴同明使沈推敬、徐一貫等到達日本名護屋,談判議和條件。

慶長元年(公元1596年)9月1日,明朝的正式議和使節楊方亨和沈惟敬一起到達大坂。秀吉接見明使一行,明使宣讀國書。因國書中非但沒有秀吉所提出的五項條件(明朝公主嫁給日本天皇,恢復勘合貿易,派遣一名朝鮮王子及大臣為人質到日本,朝鮮八道中的南四道割讓給日本,各自歸還俘虜),而且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秀吉大怒,驅逐明使,談判破裂。

慶長二年(公元1597年)2月21日秀吉以141500人的兵力再次侵朝。這次秀吉不到名護屋,在伏見指揮,所以三成也留在伏見(在大坂)輔佐秀吉。但公元1598年8月18日秀吉突然病死,由三成主持撤兵並與明朝議和。

當初豐臣秀吉無子,將其姊日秀與三好一路的兒子收為養子,他就是關白、左大臣秀次。但文祿二年(公元1593年)親生兒子秀賴出生以後,對養子秀次的感情便開始冷淡起來,後悔將關白讓給秀次。於是產生了一股謠傳,說秀次對秀吉抱有異圖。因此石田三成奉秀吉之命於文祿四年(公元1595年)7月赴聚樂亭會見秀次,探聽事情真相,並到處收集秀次反叛的材料。結果秀次切腹自殺,其妻妾20多人也慘遭殺害。這就是所謂「策謀事件」。因此三成得到江北194000石的領地,被封為佐和山城主,但遭到淺野長政等大名的懷恨。公元1595年秀次自殺以後,秀賴成了秀吉的繼承人。

然而秀賴年幼,為考慮到將來,秀吉讓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字喜多秀家、上杉景勝)、五奉行(前田玄以、淺野長政、增田長盛、長束正家、石田三成)兩次立誓效忠。特別身為五奉行之一的三成,對主人秀吉格外忠心,誓死輔佐秀賴。

秀吉死後,部下便出現不和,加藤正清、黑田長政等七名武將要殺三成。後來三成聽了德川家康的勸告,引退佐和山城。石田三成回到佐和山城以後,德川家康便背約進入伏見城,並和諸大名私下結黨進行反叛。此時引退在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決定乘家康到會津討伐上杉景勝的機會起兵,以毛利輝元為盟主,聯合關西諸侯,總兵力為92700人,攻打伏見城和田邊城,一時勢力大盛。家康率軍迎戰,東西兩軍於1600年(慶長5年)9月15日上午8點至下午2點半在大垣的西北關原(美濃平原的西北部)展開一場大會戰,史稱「關原之戰」。結果德川家康的東軍勝利,石田三成的西軍失敗。接著家康又攻下石田的根據地佐和山城,西軍的據點大垣城的守將秋月種長開城投降。9月27日,家康進大吸城覲見秀賴。

佐和山城陷落的那天,家康就派遣田中吉政搜查石田三成,並下令以重賞通緝三成,凡隱藏不報者,不僅本身,全族及當地都要受處罰。

關原之戰失敗以後,石田三成逃往伊吹山,打算在此暫且棲身,伺機潛入大坂再度舉兵。他逃出關原的時候有許多隨從人員,為避人耳目,讓他們離開伊吹山。只有渡邊勘乎、礬野乎三郎、鹽野清介三人決定留下,和三成一起經近江淺井郡的草野谷,逃到大谷山。最後連這三人也讓他們離開,約定將來在大坂見面,單身翻山越嶺進入伊香郡,投身於古橋村法華寺的三珠院。後來被村民發現,不得不離開三珠院,在當地農民與次郎太夫的庇護下,躲在附近的山洞裡。然而此事被當地的一名地主知道了,勸告與次郎太夫將石田三成交出,引渡給田中吉政。與次郎太夫大驚,立即告知石田三成乘早逃走。但此時三成下痢倒在山洞裡,又無食物,自知命該斷絕,力勸與次郎太夫報告田中吉政。結果三成被捕,引渡給吉政。那天是9月21日,關原之戰後的第六天。

吉政自幼和三成很親密,同情三成的遭遇,十分照顧他,給他食物吃,還替他治病。後來三成被送到大津的家康的軍營,在營門口黑田長政看到他,立即下馬向他道歉,並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換去身上的臟衣。家康以厚禮接見,還把他當作194000石的諸侯看待。

三成被捕後,和三成一起舉兵的小西行長、安國寺惠瓊也先後 被捕,他們和三成一同送到大坂,三人戴著枷鎖在坂頤和界市遊街,然後押到京都,交給奧平信呂收監。

10月1日,三成、惠瓊和行長各乘一輛囚車從信昌的邱宅押到六條河原的刑場。在刑場上,人們為三人念佛,石田三成拒絕,態度和平常一樣鎮靜,毫無畏懼。三成被斬首以後,他的首級和惠瓊、行長、自殺的長束正家的首級被一起掛在三條橋示眾。三成的遺體被大德寺的圓鑒國師收去,葬在大德寺的三玄院里。

石田三成接受主君豐臣秀吉的託孤,全心全意輔佐秀賴,對德川家康的反叛極端痛恨,最後不顧力量懸殊和家康決一死戰。被捕後三成被押到大津,在軍營前家康的部將福島正則看到三成,從馬上呵斥道:「你掀起無益之亂,今天落到如此地步有何臉面?」三成回答說:「我武運不好,不能活捉你而感到遺憾。」

臨刑前遊街的時候,三成口渴想吃茶,轉告警衛兵。偏巧此時沒有茶,警衛兵說手邊有柿餅,如果口渴可以吃。三成說柿餅生痰,所以不吃。警衛兵聽了這話便笑道:「即將殺頭的人還怕生痰,真滑稽。」於是三成說:「對於你們那樣的人當然是對的,但考慮大義的人,即使在殺頭的一瞬間還要保重生命,因為他無論如何要設法實現宿願。」

三成戰敗後不自殺,最後被活捉,人們從這點說他貪生怕死,這是人們的誤解。三成到殺頭前始終抱著打倒德川家康的信念,他要抓住一切機會來實現自己的信念,他的生也好死也好都是為了主君。豐臣秀吉死後,三成對家康的態度十分傲慢,當然更談不到奉承了。某天在大膠城中,三成裹著頭巾烤火取暖,因家康就要來到,旁邊的淺野長政勸三成取下頭巾,三成不肯,被長政取下拋人火中。還有一天,家康和三成一起在大佛殿,三成的手杖不小心落地,家康立即拾起來交給三成,三成連一聲道謝也沒有。

三成認為對主君的盡責不單在思想方面,在物質方面也要獻出一切。從而他很節約,不浪費,佐和山城的居室是板壁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不惜費用重用人才,以150000石的俸祿招聘蒲生鄉舍、島勝猛(也稱島清輿)。後來他們成了三成的忠誠家臣,在關原之戰中奮戰而死。

三成愛讀《源平盛衰記》,在關原之戰失敗後逃往伊吹山中的時候,一定想到石橋山之戰失敗而藏身於一枯樹中的源賴朝吧。三成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失敗不可捨命,應全力逃出戰場,以圖大事,此乃合乎兵法。

石田三成,一直以來是妄臣、傲慢的小人形象,導致家康勝利的最大原因等等。

然而近年來,司馬遼太郎、小和田哲男、界屋天一的人對其評論的改變了他多年來人們心中的形象。

在歷史上誰善誰惡似乎都只有當時的勝利者與統治者說了算,常常為後人產生誤導。 在關原之戰後,德川幕府成立,致力將三成渲染成為一個懷有小人之心的惡人,將千利休的被迫切腹、豐臣秀次的逼殺、豐臣政權後期的衰弱各責任推在了他的身上!!造成了人們對他為人的誤導。

首先,千利休的切腹與豐臣秀吉的被殺全都是豐臣秀吉的意思,真正的謀害人是豐臣秀吉。三成不過是執行人而已。(有點象當年曹操殺伏皇後而世人皆痛罵華韻)

關原之戰是在德川家討伐上衫家時開始的,東軍在一日之內大獲全勝。在戰初,東軍個個膽戰心驚小心翼翼的,家康形容有如履薄冰的感覺~。結果確實歷史的齒輪違背了大多數人的願望將勝利交給了東軍而使西軍大敗而走。

其中有一種說法是石田三成阻止了島津豐久夜襲東軍大營的方法,錯過了勝機而導致了西軍的失敗。可是,夜襲戰獻策本身的事實就非常的可疑~。即便是事實,當時石田三成也對東軍的部署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家康的失敗也就是東軍的失敗,而對於久經沙場的家康來說,夜襲的成功率也就非常的小了~。

縱觀全局,當時石田三成總領地194000石,加上毛利與島津的領地,總共只是全日本的十分之二,而家康在當時就佔了全日本的十分之五,對比之懸殊是如此的可憐與柔弱~~西軍的破敗也是可想而知的。

豐臣秀長與秀吉的對話中有著「軍中有善立功而善求豐厚之俸祿者,不可限制其賞,將吾之俸祿贈與亦可。」的對話。三成有著豐厚的高俸祿,在秀吉時代的後期為了報答秀吉的恩惠,拼盡了自己所有的能力為豐臣家奔走作戰,鞠躬盡瘁…………

⑷ 關原之戰後被斬首的自由石田三成等三人,這是為什麼

在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西軍方面有3個人被斬首,他們分別是石田三成、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因為他們三人對德川家族統治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必須才會被除去。

最後是安國寺惠瓊。安國寺惠瓊被認為是將毛利家引向西軍的主謀,在關原本戰之中也多次催促毛利軍參戰,只不過毛利軍沒有行動而已。他和親家康的吉川廣家關系糟糕,被斬首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還有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決定留下毛利家,但毛利作為總大將總要負責,安國寺代表毛利參加了石田大谷在佐和山城的密會,對西軍的成軍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必須死。

⑸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入侵朝鮮將領小西行長簡介!

小西行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將,他是個商人,後來積極與豐臣秀吉拉攏,最終成為豐臣秀吉手下的大將。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的軍隊,滅掉了日本幾個力量雄厚的軍閥,統一了日本,成為了日本實際統治者,而跟隨他的小西行長則當了他手下的水軍軍官,負責訓練水軍。後來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對中國產生了野心,他覺得日本太小了,只有滅了中國,他才是真正的霸主,於是他派使者要求朝鮮國王借道去侵略中國,遭到了朝鮮國王的拒絕,這個豐臣秀吉怫然大怒,決定連朝鮮一同滅了,以朝鮮作為跳板,侵略中國。於是豐臣秀吉以小西哥為日本大先鋒,調遣了幾萬大軍分三路進攻朝鮮,勢如破竹,恰巧此時明帝國的軍隊已經進入朝鮮,與小西哥在平壤展開大戰,結果明帝國戰勝小日本,小西哥被迫撤退。史稱文祿之役。後來豐臣秀吉再次調遣出12W日本侵略軍,進攻朝鮮,一路上還是往常一樣,勢如破竹,結果最後被明軍一鼓作氣,將日本打的潰不成軍,小西經過千辛萬苦的突圍才回到了日本。因為日本侵略朝鮮遭到失敗,豐臣秀吉手下的軍隊損失慘重,而他本人的權力也逐漸急劇下降,最終豐臣秀吉死掉,小西行長與摯友石田三成結為同盟,與德川家康及武鬥派家臣對抗,不久與德川軍在日本關原展開大戰,小西兵敗而死

⑹ 小西行長是誰歷史

九州人,安土桃山時代武將,日本入侵朝鮮急先鋒,和明軍兩次會戰於漢城,與明朝兩次和談首席代表,關原會戰失敗被殺

⑺ 小西行長關原之戰後被抹黑了嗎,他不是侵朝表現最好的嗎,在日本國內怎麼這么不堪

其實總體來說,日本不像中國人這么勢利眼,搞成王敗寇這種無聊諂媚的歷史觀。只能說,關原戰敗被斬後,沒有人替他說話而已。
我覺得他的評價不高,有以下幾個原因:
1,商人出生,不是根正苗紅的武家出身,可是和石原三成一起被猴子寵信,連前田利家都煩他,他被嫉恨是肯定的,人緣不好。
2,是天主教信徒,在當時的日本是個異類,沒人待見他。
3,朝鮮之戰他打得其實也一般:
文祿之役,他表現神勇都是在打朝鮮軍時候,平壤之戰,稍遇挫折便棄城而逃。慶長之役,他和沈惟敬一起作假蒙騙各自政府,敗露後差點被秀吉殺了。在之後的戰爭中也是出工不出力,一撤退跑得比誰都快。沒有島津義泓出手救援,估計都跑不掉。被迫給他打掩護的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好不容易逃回日本後,個個都要找他玩命。

⑻ 小西行長的人物生平

日本豐臣秀吉時期侵朝軍的先鋒、天主教大名。又名彌九郎。和泉堺豪商小西隆佐之子。初父子同仕於備前宇喜多氏,1579年起接近豐臣秀吉,成為秀吉親信,又為瀨戶內水軍之主將。1587年為秀吉征九州,次年平定肥後一揆,秀吉賜領肥後半國,成為祿米14萬石之宇土城主。豐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鮮,他與加藤清正同為先鋒,他率日軍於4月12日首陷釜山,繼向京城推進,不過20餘日即陷京城,2個月後推進至平壤。由於明朝出兵援朝,被迫撤退至慶尚南道沿海一帶駐扎。同時被秀吉任命與明使沈惟敬和談。和談近2年, 秀吉拒絕明帝冊封.從而和談破裂。秀吉怒其欺騙,欲斬首,為諸將求免,在第二期侵朝戰爭中立功贖罪。在第二期戰爭中他仍為左軍先鋒,向京城推進。由於明軍與朝鮮海軍配合作戰,第二期戰爭進展不利。不久,豐臣秀吉死,日軍撤退,他為最後撤出朝鮮者。1600年與石田三成謀攻德川家康,失敗,被斬於京都六條河源。 幼名彌九郎,是商人小西隆佐的義子,娶了隆佐親女小珠後,被委派至岡山魚服屋處與備前大名(諸侯)宇喜多直家進行貿易,有一次正逢直家外出時,遇到三浦家遺臣的襲擊,當時直家身邊並沒有帶護衛,只有幾名小廝,此時彌九郎挺身而出擊退了刺客,令直家安全脫困,此事之後彌九郎受到直家賞識,將他由商人破格拔擢為武將。
歸入宇喜多家的小西行長向家中武將遠藤又次郎學習火槍及水軍戰法,在橫行瀨戶內海的海賊村上武吉宣告依附嚴島海戰後勢力大增的安藝毛利家後,為了應付毛利家逐漸逼近的威脅,直家起用遠藤和小西行長組織宇喜多家的水軍以鞏固岡山城的安全。
在小寺家家老黑田官兵衛的引導下,織田家以羽柴秀吉為總大將出兵山陽道,夾在織田與毛利兩大強豪之間,據有備前、美作兩國的宇喜多直家雖在第二次上月城之戰時,借毛利家的兵力奪回被秀吉兩大軍師黑田官兵衛和竹中半兵衛所攻下的上月城,但是第一次上月城之戰時,不論是小西行長與遠藤又次郎,又或者是一代奸雄宇喜多直家,都被織田家強大的武威所懾,所以在第二次上月城之戰時直家故意稱病不出,並且在戰後派能言善道的小西行長為使與豐臣秀吉進行交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項任務竟是小西行長一生的轉折點。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小西行長徹底發揮商人這個角色的外交天賦,他讓義父小西隆佐借出大筆金錢予秀吉資助軍費,並換得日後播磨和但馬的優先經商權,使隆佐大大獲利,然後以「葯商小西隆佐義子」的名份晉見秀吉,轉達直家的心意,順利和織田方達到一定的協議同時也避免毛利家查覺直家的二心,圓融的手法令直家十分滿意,慢慢地將小西行長提升到與三家老相當的地位。
織田家掃盪了三木城別所家並平靖攝津軍團長荒木村重的反叛後,直家正式投入織田家陣營,在羽柴秀吉的努力下宇喜多家保住全領部領土。天正九年直家重病去世,他逝世前,秀吉帶了成為人質的直家幼子八郎到岡山城在直家面前替他元服,並讓小西行長擔任他的太傅,隨著秀家質於姬路城,小西行長也與秀吉接近頻繁,從另一角度來看,小西行長已等若豐臣秀吉的家臣,更在天正九年時於秀吉攻打播磨寶津時被任命為水上兵站奉行。 文祿之役
統一日本後的豐臣秀吉對中國產生野心,遣使命令朝鮮借道讓他進軍中國,但卻被朝鮮王李昖嚴正拒絕,秀吉大怒發兵攻打朝鮮,秀吉將先鋒分為三隊,第一軍小西行長一萬八千人,第二軍是加藤清正二萬二千人,第三隊為黑田長政一萬一千人,一共十軍。由於小西行長和女婿宗義智都常年與朝鮮貿易對朝鮮的地理、人文有相當認識,更通曉中朝語言,所以幸運地得到先鋒第一隊的總大將一職。
五月二十四日清晨五點,小西行長率軍在釜山登陸,翌日加藤清正也中午緊接與小西行長會師,然後加藤清正向蔚山一進發,小西行長則沿南江川直上,率領一萬八千人,商人出身且長期擔任後備兵站奉行的小西行長深知補給線的重要,在完成兵站的調度後,一路延忠清道逐步北上尚州、忠州,勢如破竹地穿過250公里的路程與加藤清正於六月十二日會師中州進據漢城,本來加藤清正一向就瞧不起商家出身的小西行長,所以兩人素來不睦,更在漢城為了戰利品和戰功發生爭吵,加藤清正還一刀劈碎了小西視若神明的天主聖像,兩人大起爭端。
之後行長與三番隊的黑田長政有黃海道北上攻下平安道上的平壤,得到秀吉的贊賞。相對於陸軍的連戰連捷,日本在海戰上因李舜臣的龜甲船而連吃敗仗,此時人在義州的朝鮮王李一急速向明廷告急,明東征總督李如松部隊抵達鴨綠江,與小西行長部於平壤交戰,史稱平壤會戰,李如松誘降小西行長未遂,中朝聯軍發動總攻,佯攻東南將日軍兵力調走,然後猛攻平壤城西,並以埋伏的虎蹲炮、射程較遠的大將軍炮及佛朗機炮轟日軍,日軍火力不如聯軍傷亡慘重,加上彈葯庫為明軍炮火催毀,七星門被炸開,於是小西行長撤出平壤,是役殲滅日軍一萬二千餘人,隨後並恢復了朝鮮北部四道,小西行長鋪陳的兵站線全被毀壞。
慶長之役
眼見戰事逐漸不利,豐臣秀吉興起和談之意,命小西行長負責再次與明使沈惟敬進行講和及斡旋的事務,提出了日明貿易再開、跟割讓朝鮮四道等條件,但隨著明神宗一紙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的聖旨,談判宣告破裂,秀吉再遣十二萬兵馬進攻朝鮮,日軍以加藤清正為先鋒,小西行長率二番隊一萬四千人出陣,連奪梁山、三浪、慶州,明軍麻貴靜待一個月等加藤清正氣勢略散方一鼓作氣協朝鮮李元翼部進討清州重挫黑田長政,日右軍主力亦被明軍擊敗,於是右軍往天安撤退而小西行長的左路軍只好也隨同撤退,於是兩軍在東南部沿海布陣固守。
豐臣秀吉病歿後,接掌政權的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等五大老下命征朝軍回國,在順天的小西行長連忙領兵脫出明、朝聯軍圍攻,但在撤退至蔚山時受阻求援於島津義弘,義弘聞訊連同宗義智、立花宗茂前往會合小西行長,於十一月由露梁海峽大敗後撤退,由於島津義弘的力戰,小西行長才順利歸國。
豐臣秀吉死後,小西行長與摯友石田三成結為同盟,與德川家康及武鬥派家臣對抗,為了拉攏搖擺的小豐臣秀賴,小西行長與大谷吉繼、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安國寺惠瓊五人連署誓書,安撫小早川秀秋,並許諾在豐臣秀賴十五歲成年之前,關白一職由小早川秀秋擔當,同時以播磨一國相贈以為條件。
戰前西軍於大垣城召開作戰會議,島津義弘及宇喜多秀家認為德川家康軍隊經過長途的行軍後,會感覺疲倦,應趁機夜襲,但石田三成及小西行長卻認為這方法太冒險,而決定堅守大垣城。 關原位於美濃西面,為北面伊吹山脈,東南面南宮山,西南面松尾山,西面山中村及南天滿山,西北面的北天滿山及笀尾山包圍住,乃是一個馬蹄形的盆地。小西行長軍分成兩段布陣於笀尾山南面的北天滿山,而笀尾山與北天滿山之間的街道則是由島津義弘及島津豐久兩叔侄防守,與小西軍相對的南天滿山則是宇喜多秀家的陣地。
在井伊直政突襲宇喜多秀家部隊引發戰火後,形成全面混戰,小西行長同時與織田有樂、古田重勝、寺澤廣高及金森長近的部隊交鋒,之後寺澤廣高部隊亦轉來支援金森長近等人,雖是以寡敵眾小西行長在與織田有樂等的激戰中保持不分高下的局面。
開戰後四小時,日正中天,已是晌午時分,扎於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部隊發動叛變,對大谷吉繼發動攻擊加上隨他叛變的赤座直保等人,到下午一時,大谷吉繼部隊被消滅,大谷吉繼部隊被殲引起小西行長部隊的嚴重混亂,任憑小西行長又鼓勵又厲叱,仍無法消除手下兵士不安的心理,最後在東軍部隊圍剿下,小西行長兵敗逃往伊吹山。 逃往伊吹山東面的糟賀村的小西行長與當地農民林藏主會面,他深知自己絕無成功逃走的希望,於是林藏主便勸小西行長切腹以彰武士精神,但是小西行長以基督教教義不許自裁為由而拒絕,反勸林藏主縛捕他以獲獎賞。九月十九日林藏主將小西行長交至其領主竹中重門手中,竹中重門立即將小西行長送交至德川家康在草津的陣地,林藏主則獲賞賜黃金十枚。
十月一日,小西行長連同石田三成、安國寺惠瓊三人遊街示眾,隨後於京都六條河原斬首,在三條河原梟首示眾,享年四十三歲。

⑼ 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為何二世而亡呢

豐臣秀吉,日本戰國時代的傳奇人物,雖出身於一介卑微的農民家庭,但他憑借聰明靈活的頭腦、精益求精的幹事態度和波譎雲詭的戰國局勢,最終登頂全日本最高統治權力,成就了一番波瀾壯闊的輝煌霸業。可讓人為之感嘆的是——無比輝煌的豐臣家二世而亡,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個中緣由值得後人深思。

導致豐臣政權曇花一現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豐臣秀吉兩次入侵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統一日本後野心膨脹的秀吉妄圖以朝鮮半島為跳板,進而攻滅明帝國,實力與野心的巨大脫節最終使得全日本武士集團損失慘重。尤其是豐臣家的嫡系部隊,因秀吉懷著讓小西行長、宇喜多秀家、福島正則、黑田長政、加藤清正建功的心思,侵略朝鮮半島的多是豐臣家嫡系,損失最大的自然也是他們。秀吉死後2年,決定全日本歸屬的關原之戰爆的發,福島正則、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等猛將被德川家康拉攏,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宇喜多秀家、大谷吉繼等人寡不敵眾、獨木難支,終至於戰敗被殺,最後一批忠實護衛豐臣政權的強勁實力派被除。等待豐臣家的,是十多年以後大阪城上熊熊燃燒的無情火焰

⑽ 在日本戰國時代中為什麼守護豐臣的西軍會敗

問題非常復雜,要一點一點分析豐臣政權是經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經過二十幾年的時間迅速統一的,期間使用了大量政治外交手段,使日本的各大名臣服,政權本身就有許多的矛盾。豐臣秀吉在世時可以憑借自己強大的威望平息一切,可是當他死後政權內部的矛盾就開始顯現出來。而豐臣政權從一開始就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有絕對的繼承人。秀吉的長子松鶴夭折更是使日本各大名對豐臣政權的前途顧慮重重。秀吉不得不從自己的親戚或本家選擇養子,以備繼承大統。最終他選擇了自己的外甥秀次做政權的繼承人,飄搖不定的豐臣政權暫時穩定了下來。秀吉發動侵朝戰爭期間,秀賴出生,緊接著秀吉以謀反罪處死了關白秀次,以親生子秀賴為繼承人,政權又開始危機重重。1598年豐臣秀吉病故,日本最有實力的大名江戶的德川家康開始了篡奪政權的陰謀。家康種種違反秀吉在世時所制定的規制的行為,引起了大阪方面的強烈不滿。矛盾逐漸激化。直到1600年,僅次於家康的五大老排名第二的前田利家病逝,唯一能調停大阪和江戶方面矛盾的強大力量不在了,雙方的矛盾逐漸到達了不可調和的程度。1600年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景勝及其家臣團發表了針對德川家康的訴狀書史稱「直江狀」,德川家康發兵討伐上杉家。與此同時,豐臣家的第一家臣石田三成開始糾集大名(稱為西軍)以維護豐臣政權的名義討伐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放棄上杉家,率領各大名(稱東軍)向石田三成所在佐和山城進發,雙方在關原地區發生激戰,最終由於西軍陣中小早川秀秋的叛變而使戰局發生逆轉。西軍失敗,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小西行長等大名以主謀戰犯的名義被處死,其餘大名則被廢除或流放又或者縮小封地。深究戰役的勝負,又不得不從豐臣家內部分析。豐臣家內部分為兩大陣營,可以稱之為近江集團和清州集團,或是文臣團或武將團。清州集團是秀吉早在織田信長帳下時就跟隨秀吉,以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武將為主。近江集團則是秀吉被封長濱城後開始跟隨的以石田三成、長束正家等文官為首。由於清州集團善戰,近江集團善治,等到日本平定後,清州集團漸漸淡出了豐臣政權的核心圈子,而近江集團逐漸掌握了豐臣政權的實權。雙方矛盾尖銳,雙方首領的個人性情又十分不合,如加藤清正在侵朝戰役中,險些因為石田三成的進諫而被秀吉處死。加藤清正甚至發出了要親自砍下石田三成首級的狠話。秀吉死後,加藤清正更是其餘六個武將對石田三成進行襲擊。由於關原之戰是石田三成發起的,所以以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為首的清州集團不可能加入西軍,只能加入東軍。關原之戰中加藤清正在九州島極大的牽制了小西行長和善戰的島津家。而福島正則則是東軍的前鋒。關原之戰參戰雙方大致以京都為中心,東西雙方的大名之間的較量。西軍是侵朝戰役的主力,兩次侵朝戰役長達7年,耗費人力物力無數,極大地削弱了西軍大名的實力。而東軍大名基本沒有參戰,實力得以保存。雙方開戰後實力根本不成比例,東軍僅德川家康一人的經濟實力就接近於整個西軍大名的總經濟實力。雙方在戰場上好似勢均力敵,不過是西軍大名挾朝鮮餘威做殊死掙扎而已。豐臣秀吉極力發動的侵朝戰役極大的打擊了豐臣政權在日本的控制力,人心思變。加上秀吉辭世後,臣(德川家康)強君(豐臣秀賴)幼。使得很多日本大名投向了早在織田信長時代就是信長夥伴的德川家康。關原之戰不過是完成了最後的手續而已。至於你說的大阪戰役,分為夏季和秋季兩次。與其說是戰役,說是德川家康欺負孤兒寡母的詐騙案件更合適,期間德川家康多次食言違反承諾對大阪方面採取軍事行為。此時的日本形勢已十分明朗,德川家康的勝利已是大勢所趨。不會有什麼大名會放棄榮華富貴偏向大阪。最終,大阪方面因為主君的愚蠢而無險可守,十餘萬浪人組成的聯軍與德川家康的部隊在大阪城外的開闊平地上開始了激戰。期間真田幸村率領騎兵多次殺入德川家康本陣但無力回天,戰死。贏得了「真田日本第一兵」的稱號。豐臣秀賴和其母親淀君自盡。德川家終於獲得了整個日本。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8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