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節約文化怎麼樣

日本節約文化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28 09:58:47

A. 日本企業文化的特徵有哪些

日本企業文化的淵源
企業界和學術界普遍認為,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的成功源於日本的企業文化,主要是內部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與外部聯系中的誠信。日本職員的團結、協作和同甘共苦,還有像休戚與共、甘願為企業、團隊不計個人得失和勇於奉獻的精神令人驚訝。在與外部的聯系中,日本企業的誠信度是世界公認的。誠信來源於團隊內個體對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而日本企業文化的背後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

儒家文化的引進

日本引進儒教始於律令時代(7世紀的奈良、平安時代),大量經書隨著遣隋史、遣唐史的往來流入日本,加之留學生、留學僧的學成歸國及中國大陸名人、名僧的東渡,儒家思想的五倫五常(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兄弟之序、朋友之信)的人倫關系、忠、孝、誠、信等經過詮釋與吸收逐漸日本本土化了。有專家說,日本文化的中心是儒家文化,這一點都不為過,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思想根基就是日本化了的儒家思想。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從字義上理解是武士在其職業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遵守的「道」。新渡戶稻造認為,武士道的淵源來自三方面:佛教——給與武士道以平靜的聽從命運的意識,對不可避免的事情泰然處之,恬靜的服從;神道——教導武士對君主(上級)絕對的忠誠,對祖先虔誠的尊敬和對父母無條件的孝行,包含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愛國心和忠義;儒學思想——主要是孔孟的教誨,是武士道道德教義最豐富的淵源。孔孟的冷靜、仁慈、智慧的處世哲學提供了武士作為統治階層的職業道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之道又為其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准則。
武士道精神可以簡單概括為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等。義是武士准則中最為嚴格的教誨,卑劣的舉動和狡詐的行為是武士最忌諱、最不屑一顧的;勇是敢作敢當、堅韌不拔的精神,諸如剛毅、不屈不撓、大膽、鎮定自若、勇氣等品質都屬於勇;仁是惻隱之心,愛、寬容、同情、憐憫是人的精神中最高尚的東西;禮是接人待物要殷勤而鄭重;誠是信實和誠實,高於禮之上;名譽則包含著人格的尊嚴及對價值的明確自覺,是「人本身不朽的部分」;忠義是對上的服從和忠誠,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武士道最初作為武士階層的行為之「道」,通過多種途徑流傳、傳播開來,也向全體國民提供了道德標准。雖然平民可能未達到武士的高度,以之為中心的「和魂」卻成為日本民族精神的體現。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強大就是因為「和魂洋才」的支撐。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武士與武士道已經成為歷史,如散落的櫻花一樣,但這種精神卻依然存在,成為日本變化的動力之一,成為日本現代企業文化和誠信的精神根基。

武士道精神的延伸

雖然武士道精神由上到下成為日本民族精神的根本,但具體把這種精神和思想平民化的是江戶中期的石田梅岩和末期的二宮尊德。
江戶中期以後,隨著商業資本的發達,從事商業活動的町人力量越來越強,給商人現實生活以巨大思想影響的思想家石田梅岩(1685~1744)創立了町人的生活哲學——心學。心學的基礎是性理學,即程朱儒學。石田梅岩是如何把心學轉化為町人的實踐哲學的呢? 他首先肯定商人及商業的存在意義。他在肯定士農工商這種身份制社會的同時,又主張盡管有身份上的差別,但在職份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說,商人既要安於自己的社會地位,又必須正確認識自己職業的存在意義。並通過解釋和論證,把他普遍性的天人合一的性理學同特殊的經驗世界中肯定商業的思想結合起來。
梅岩認為,正直(誠實取利)和儉約是商人之道。非法取利是商人的不正當行為,是惡德,以正當方法根據當時市場的變動取利為正當利益。正直不僅表現在商品交換關系中,還表現在佔有關系中。「我物即為我物,人之物即為人之物,借出之物要收回,借來之物要歸還,不能有絲毫私心」。此外,在人際關系中,「行正直,則世間同歸和睦,四海之內皆如兄弟」。這樣,他把正直作為人倫之本,認為是行商的基本條件。儉約在梅岩那裡有比經濟意義更為深刻的含義,被視為是根本性的道德。不僅是治家從業的個人道德,也是治國的社會道德。儉約不是吝嗇,「萬事唯隨法」,即根據物的性狀和功能最大限度發揮它的效用。
石田梅岩逝世後,在其弟子們的努力下,心學運動很快擴展到以江戶(今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除九州外,全國約建有200個講習梅岩心學的學舍。通過各學舍的教育活動,給與町人、農民、武士等各社會階層以巨大的教化,確立了以正直和儉約為主要道德條目的倫理道德觀。商人根據商人之道進行正當的商業活動,不僅為江戶時代經濟的發展和明治以後日本經濟的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現代商業企業規定了經濟倫理規范,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日本現代商業企業文化仍然恪守著梅岩的「道」。
在梅岩之後又出現了一位報德思想家——二宮尊德(原名二宮金次郎,1787~1856),是日本的教育家、農學家,也是日本本土派思想家。他的報德思想在明治時期即得到了認同和推廣,對普通民眾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二宮尊德的報德思想具體說來就是勤、儉、讓的生活觀,顧名思義勤即勤勉、勤勞,儉即儉約,讓即推讓。他的這一生活觀是融合了儒學、神道和佛教的說教及自己年輕時經歷而形成的信念。與武士道精神和梅岩心學一樣,其基礎還是儒家思想,但與傳統朱子學的天道即人道、強調人應該遵守天道不同,二宮尊德區別了天道與人道,並主張以衣食住為根本的人道的獨立性。在他人道作為的思想中,已經體現了資本制經濟的工業、農業並重、重視實踐與經濟發展的思想。二宮尊德的報德精神的兩大支柱是「道德」與「經濟」,他說過「忘卻道德的經濟是罪惡,忘卻經濟的道德是空言」。後來的日本資本主義經濟之父澀澤榮一的「論語加算盤」經營理念與二宮尊德的理念完全一致。
二宮尊德是農學家,但他的目光卻不僅限於村落,而是投射到整個國家與社會。勤勞是他提倡的一種人類應有的生存方式,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需要勤奮努力,勤勞是報天地生育撫養之恩德。對於勤勞換來的勞動成果,要節儉,但並不是消極地節儉,而是提倡以正當的消費和積極的勞動來增加社會財富,積累和增加社會財富的最終目的在於報德。他還認為各個職業之間沒有地位差異,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從事不同職業的人都應該兢兢業業、堅持到底,教導人們應該有熱愛本職的敬業精神。對於商業,他認為商業的目的是為了流通商品的有無,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同石田梅岩一樣,他也強調要順從「商道」。「商道」就是以誠實正直的心來對待商業,把經濟與道德相結合。
明治時期二宮尊德的報德思想適應社會的發展更全面地轉變為面向社會一般的報德精神。1905年(明治38年)「報德會」成立,創辦刊物《斯民》,研究宣傳報德思想。1912年(大正元年)改為「中央報德會」。這期間關於報德思想的文章和刊物大量發表和出版,對日本國民的教化、內政改良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報德思想及其中體現的職業倫理既適應了當時社會結構、穩定了社會秩序,又順應了社會發展潮流,鼓勵了工商業的發展。這些思想在今天的日本商業及企業界仍然普遍適用。

文化淵源的意義

不論是武士道精神還是石田梅岩的心學,還有二宮尊德的報德思想等,其根源其實就是吸收並發揚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今天,日本知名企業中如京瓷、松下等各個企業文化的特色雖不同,但可以說基本都與傳統儒學思想有關,並融合發展了神道佛教等的教誨,這也證明了傳統的東方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還是極具生命力的。
日本的崛起引起了東西方學術界的注意,加之西方工業化的發展帶來的諸多社會和生態領域問題並由此引發的弊端也日漸突出,很多學者不斷的在開始研究如何在東方傳統文化上構建企業文化並促進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途徑。
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能夠保持長久不衰的知名企業都擁有自己的特色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團結內部,引領企業的良性發展。同時,在民眾對社會問題認知及判斷能力不斷提高的現代社會,誠信式企業文化建立對企業的發展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利用我們的傳統文化優勢構建自己的企業文化以便不斷提高和發展,不妨可以借鑒日本一些企業的成功之道,當然在這同時還要注意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以求良好有序的發展。

試析日本企業文化特點
日本被稱之為東方的神話,其2005年的GDP總量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據世界第四,在2005年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佔有81個。日本自從二戰後的一個戰敗國如何在短短的四五十年中成為世界是一個經濟強國,科技強國?這是20世紀許多國家討論的問題.企業的發展是國家經濟的重要體現。因此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日本的企業,企業的發展又於企業的文化理念密切相關,所以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企業的文化特點。

我們從日本幾個富有代表性的企業出發來深入了解一下日本企業的文化特點。

一、松下電器(Panasonic)

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創業之初就定下了自己的經營理念,當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松下幸之助曾經直言不諱地說:「賺錢是企業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贏利」。但他同時又聲言,「擔負起貢獻社會的責任是經營事業的第一要件」,松下認為,經營的第一理想應該是貢獻社會。正是這種崇高的信念支起了松下的今天,我們知道最強大力量來源於人內心一種堅定的信念。

「自來水經營哲學」是松下電器公司最基本的經營理念,相當於憲法中的總綱。他的經營信念即在於此:「如果一切東西都像自來水一樣,能夠隨便取用的話,社會上的情形就將完全改變了。我的任務就是製造像自來水一樣多的電氣用具,這是我的生產使命。盡管實際上不容易辦得到,但我仍要盡力使物品的價格降低到最便宜的水準。「大抵生產的目的,不外乎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充實生活的內容。這也是我生平最大的願望」。讓電器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實際上,不僅是松下,豐田。索尼,本田,以及富士通,佳能等日本知名企業都具有相似的經營理念: 遵守國內外的法律及法規精神,通過公開、公正的企業活動爭做得到國際社會信賴的企業市民。遵守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通過紮根於當地社會的企業活動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從這些共性中我們不難看出日本企業文化的第一個特點----積極倡導企業使命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為企業發展培育和諧的文化環境和氛圍。

二、索尼公司(SONY)

我們對這個公司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他是亞洲以至全球電子科學技術含量最高的企業之一。我們中基本上每個人購用過他的產品 .索尼公司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營銷理念-』』不做客戶想要的東西,而做能幫助客戶的東西」,這創造需求的觀念是索尼在營銷上的創新.做為電子產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產品創新是公司的生命,當然索尼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世界的前列。

同樣這種創新精神也是體現在日本的各行各業中,當然這同日本政府的相關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特別體現在國家對技術研發的財政撥款上,據統計,日本創新研究費用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美國,目前已經達到3%左右。其中,用於技術和產品創新的費用,僅佔1/3左右,而絕大部分費用,花在了對現有產品和現有技術的改造、改進上。這也說明了日本人創新的一個態度:對於任何一個產品,一定要挖掘出其最大價值,在某一個領域中,不成為該領域最優秀的企業誓不罷休。強大的科技投入,是發展關鍵技術的基本保證

從這些事實中我們得出了日本企業文化的第二個特點----努力做到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相統一,培育支撐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文化力量。

三、豐田汽車(TOYOTA)

我們知道豐田在上個世紀進入美國市場靠的是兩個利器--價格、質量和油耗少。這三個法寶給美國的通用和福特公司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同時在逐步進入21世紀,資源問題成為世界性的課題,這一方面並沒有被豐田所遺漏,因此豐田喜一郎認為,開發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車對日本汽車工業來說乃是至關重要的課題。因此新公司成立後,他馬上就在研究開發方面為汽車技術的革新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

豐田公司不惜將年銷售額的6%作為攻關資金,組建起1.2萬人的龐大研發隊伍,開始了「綠色」汽車的發明創造。經過長達5個年頭的不懈努力和反復試制,1997年12月豐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先軀。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比一般汽油車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卻減少了90%,這一新產品的開發給能源的節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這種節約意識也是與日本的歷史和地理密切相關的。日本是一個島國,面積37.78萬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側,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和俄羅斯相望。礦產資源貧乏,除煤、鋅有少量儲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日本是一個島國,地小物稀,這培養了日本民族節儉的觀念,「勿暴殄天物」是許多日本人的口頭禪,這深深地影響著日本的企業文化。日本國民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的國民儲蓄率一直是最高的。

日本首次提出了零庫存的概念,開始還被西方學者視為不可能,但事實證明力這一方案的可行性。日本公司通過批量生產,對產品的事前檢驗,對資源的最大利用來達到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日本企業文化特點的第三個方面—低成本意識/節約意識

四、其他

1990年代以來,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經濟處於緩慢增長期,即使在企業面臨各種困難的情況下,日本企業仍然堅持以「年功制」為主的分配模式,較好地保持了員工隊伍的穩定,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豐田公司注重人才的培育,也是它成功的重要方面。它提倡的企業使命是「造物、育人」,經營理念則是「造物先育人、先人後事」。豐田對人才開發的重視不亞於對產品的開發。公司通過招聘、培訓、使用、評價、激勵、升遷、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等方法培養人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創造人才輩出的局面

日本企業文化特點的第四個方面—「以人為本」與「以企業為家」的人本主義

我們一看到是日本生產,日本產品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質量有保障,雖然這實際上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觀,很顯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就拿去年的三菱汽車的例子來說,由於設計上的疏忽使得三菱汽車由於剎車失靈而導致公司將同一批量產品回收。但這也說明了日本企業在總體形象上的設計得到很大的成功。

日本企業在宣傳產品的同時開始經營「文化」。一是非常重視產品和企業形象的宣傳。企業設有規模較大的宣傳部門、企業文化部門或形象策劃部門。二是對文化進行戰略投資。

日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特點之五-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把宣傳產品與經營「文化」相統一

我們去分析一個發達國家的企業文化特點,其目的並不在於知彼,而在於從中有所收獲,雖然日本的管理模式,企業文化並不是萬能的,但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故為今用,洋為中用。

1、把企業文化建設看成是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自覺性。

企業文化是除人、財、物之外的第四種重要資源,中國企業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促進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內容,提高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的自覺性。

2、把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與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考慮。
日本企業通過強化共同體意識、積極倡導履行社會責任等,為企業發展創造了和諧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這對當代中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當前,中國企業面臨構建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區(社會)、企業與環境、員工身體與心理之間的「六種和諧關系」的難題,頻繁的礦難、緊張的能源、環境的污染等都說明和諧的企業文化理念還未建立起來。因此,中國企業應更加重視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不斷優化企業內外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和員工身心的和諧發展。

3、處理好企業形象塑造(CI)戰略與顧客滿意(CS)戰略的關系,提升企業的形象

許多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大多已實施了CI戰略,有力地提升了企業自身形象,但對顧客滿意(CS)建設方面重視不夠。CS戰略在日本企業已經被廣泛實施。有的企業在經營理念中提出「洞察下一個需求,創造新的價值」,就是深入到顧客的內心深處,去發現連顧客自己也還沒察覺到的需求和願望,並將其變為具體的商品和服務提供給顧客,給顧客以驚喜,繼而創造新的需求

隨著中國企業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導入CS戰略是一種趨勢和必然。目前,中國企業應該對實施CS戰略進行認真研究,擇機導入廣泛實施這一戰略,從而實現企業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B. 請問日本人如此節約,摳門,究其根本原因是什麼【和其社會,歷史,地理,文化什麼的關系】

主要是地理原因,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國家,所以為了生存,日本人的危機意識很強。

再有就是日本的資源並不豐富,石油什麼的都靠進口的,水果之類的奇貴,日本汽車是世界上最省油的車,所以平時就養成節約,不順便浪費的性格。

還有就是日本國土面積不大,處理垃圾只能分類再循環利用,因為他沒什麼地方埋垃圾,不像中國地大,順便找個地方埋垃圾就行。以前日本的瘋狂侵華的行為也是因為地理的原因,當時他們另可不要日本本土,也要侵華。

所以要在日本生活其實不容易,但是生活下來的人都是經受考驗的人,這也是日本強大的原因。

C. 普通日本人是怎樣節約生活用水的

日本是一個水資源相當豐富的島國。盡管如此,日本人仍然居安思危,千方百計地節約用水,以「構築可持續發展的用水社會」。

根據不同用途,日本的水資源有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之分。

生活用水包括家庭和城市活動用水,如飲用、烹飪、洗刷、洗澡、清潔和廁所等用水,用水量每年約為164億立方米。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節水技術就是建立「中水道」系統,即城市廢水的處理和再利用系統。這種系統可把各種生活用廢水集中起來,加以凈化處理,用作沖洗廁所等雜用水。到1997年3月底,全國共有 「中水道」設備2100套,每天供應雜用水32.4萬立方米,相當於全國生活用水量的0.8%。廢水凈化處理技術一般採用生物處理法。其中最簡便的方法是石井勛教授發明的「石井方式」,即把使用過的乳酸飲料瓶作為曝氣池的填充材料,採用中心導流曝氣方式,構成生活用水凈化系統,無須任何葯物,30個小時後,微生物就能把污水變成清流。

日本官方的資料說,僅及時更換老化輸水管道一項措施,就在10年間把自來水的利用率提高了10%。這說明防止水管漏水是節約用水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日本,無論是家庭內,還是大街上,都看不見廚房或者廁所里有「常流水」現象。 馬桶、水槽、管道、水龍頭都製造得精緻、美觀、耐用。高質量產品的製造技術對節約用水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應用電子技術節約用水方面,日本也走在世界前列。在飯店、商業大廈、大小公園及各種車站等公共場所,廁所沖洗和洗手池都在實行給水自動化,有人用則開,無人用則關,真可以說一滴水也捨不得浪費。

日本的工業用水自成體系,是通過專用管道供給的。到任何一家工廠去,無論是氣管、油管,還是水管,都沒有「滴、漏、跑、冒」現象。這在日本是企業經營管理應該達到的最低水平。多年來,全國工業用水量基本上穩定在每年544億立方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對工業廢水的凈化處理和再利用。目前,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率為77.9%,比20世紀60年代提高一倍以上。廢水處理採用物化處理法、生物凈化法和熱處理法等多種技術手段。各種行業的廢水處理設備安裝率平均為74.7%,化工、鋼鐵、造紙、食品加工等用水大戶則達到80%以上。鋼鐵工業界則採用「階梯式循環用水法」,即首先向最需要高質量水的單位供應新水,然後把經過處理的再生水依次供應給其它對水質有不同要求的單位,對節約水資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日本用水量最大的還是農業,以取水量計算,每年為589億立方米,佔全國用水總量的2/3。農業用水主要取自河流,地下水僅僅有60億立方米。出於保護生態環境的考慮,日本對地下水的使用採取嚴格限制政策。因此,近20年來,農業地下水的使用量在逐年下降。二戰後,日本在農業用水方面也不斷採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以節約水資源。例如,結合大規模興修水利和農田基本建設,改變傳統做法,把水渠分為灌溉渠和排水溝;積極利用和發揮原有6.5萬個池塘的蓄洪防災、積蓄雨水和供水抗旱等多種功能;在農田灌溉方面,鋪設管道代替明渠,以防止滲水、漏水,推廣噴灌減少漫灌,重復使用灌溉用水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半數農村興建了廢水處理設施,把經過凈化處理的廢水用來灌溉農田。

我國一直也在大力提倡節約用水,但是浪費水的現象仍是頻頻出現。一方面是人的思想問題,還沒有從概念上時時處處想著節約用水;另一方面就是技術問題,產品質量問題,像以前我們用的鑄鐵水龍頭,用的時間稍一長,就會出現滴、漏現象,不過好在是已經開始換了(只知道在北京,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不是還在用)。日本在技術方面一直位於世界領先地位,多借鑒一些他們的經驗,可以使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使節水的步伐更快一些,因為水資源畢竟是有限的。

冬春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在我國,流感流行期一般從每年12月開始,一直持續到來年的3-5月份。在南方地區夏季也會發生流行,流感是高傳染性疾病,掌握預防流感的方法很重要。保持手的整潔可以有效預防疾病。

正確洗手的方法,有以下幾步: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第五步: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的同時,提示大家節約用水,避免常流水,洗手時將水打開用盆接住,洗過手之後可以二次利用水源。

D. 誰能談談日本人生活中節儉的方法,多謝

深夜,路過馬路邊上的店鋪,門口都整齊的放置幾個透明塑料袋,裡面裝的東西一目瞭然:廢棄包裝等垃圾,但是,分門別列很仔細,塑料瓶、報紙、舊家電等,井然有序,令人感慨。

E. 日本人如此節約,摳門,究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地理原因,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國家,所以為了生存,日本人的危機意識很強。 ... 什麼的都靠進口的,水果之類的奇貴

F. 哪個國家表面文明節儉,實則是個「浪費大國」

日本。日本在環保和節約方面一直都是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日本的浪費狀況是非常嚴重的。

G. 你是怎樣看待日本文化的呢

很喜歡,日本是個很好的地方

H. 為什麼日本人愛節約

1、受日本民族傳統影響。他們 一向崇尚節約。
2、受日本資源缺乏的影響。
3、受日本體制的影響:節約成本,為大眾服務。這是最根本的。

I. 日本像是中國文化的回收站

日本經濟轉型時期對外來技術、文化的吸收及啟示
來源: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文/王承雲 杜德斌 華東師范大學
李 岩 上海師范大學

戰後初期:貿易立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全盤「美國化」
日本是個島國,領土狹小,資源貧乏,人口眾多。二戰後,日本侵略者不僅給亞洲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同時也給本國國民帶來嚴重的惡果,經濟凋敝,物質匱乏,國際收支逆差。日本政府必須對今後經濟發展的道路和目標做出重要的抉擇。當時以中山伊知郎為代表的貿易立國派認為:日本是一個人口過剩、資源嚴重不足的小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從貿易、工業化以及資本積累中尋找出路。經濟學家高垣寅次郎說得更具體,他指出:「對於日本來說,最得天獨厚的資源莫過於人口,即先進技術和勞動力。而對這樣的國情,只有從國外進口我國所缺乏的原料和糧食,大力發展工業,向國外出口工業產品,以此獲得資金,即所謂的依靠國家貿易往來,才是確保國計民生的捷徑……貿易是立國之本……而加工貿易則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徑。」
二戰後,美軍佔領了日本,在宣布廢除日本戰時法規法令的同時,推行了一系列民主政策。在政治上徹底廢除了半封建殘余,實行政治民主化,清除了近代天皇和「國家神道」觀,變天皇主權為國民主權;廢除了身份制和家族制,取消貴族院,規定國會為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保障國民的思想、宗教、言論、結社自由和實行普選權;在經濟上,實行農地改革,消除了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與落後的半封建寄生地主的矛盾,促進了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散了壟斷資本主義財閥為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平等競爭的良好條件,引進外資、機械設備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美國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實行教育改革,消除軍國主義教育傳統,執行教育自由和地方分權,學制仿效美國採用六、三、三、四制,對教科書實行民主改革,實行男女合校制;在文化思想上,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文化藝術、電影音樂,時裝和牛仔,美式飲食和快餐,風靡全日本。戰後,日本攫取吸收外來文化第一次高潮,是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進行了一次多層次、全方位的引進、改造和融合,推動了日本經濟在20世紀60年代狂飆式的發展,使日本從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上迅速崛起,並一躍為僅次於美國的現代化國家。
技術立國發展階段:有選擇地吸收外來技術文化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經濟秩序和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資源擁有國紛紛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原材料價格猛漲,特別是由於中東戰爭和兩伊戰爭,導致世界性石油危機;其次由於日本貿易的不斷擴大,與美國和西歐的貿易摩擦日益嚴重。依靠進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業品的貿易立國的兩大支柱產業產生了動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惟有盡快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幅度提高工業品的技術和產品附加值,才能在國際市場的激烈角逐中取勝,因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超過了貿易發展的重要性。早在1975年日本中央大學教授齋藤優巳提出「由加工貿易立國向技術立國的轉移」的理論,這一理論取得了政府、財界和學術界的贊同,終於1980年日本通產省在《80年代的通產政策設想》中,正式提出了「技術立國」的戰略口號,宣告日本已結束「追趕現代化時代」,正迅速邁進「世界一流國時代」。
首先,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改造、創新在科技領域表現得最明顯,也對日本經濟發展影響最大。如1949年12月日本科技廳發表的《技術白皮書》中估計,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水平比世界先進國家落後20~30年,有的學者認為落後30~40年。因此,日本為了急趕直追,繞過先進國家走過的彎路,用較快的速度和較低的代價趕上並超過他們。首先,根據日本經濟建設的重點,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機械設備和科學技術。如50年代主要集中於電力、鋼鐵、造船、合成纖維、石油化工和家用電器等重工業和化工部門;60年代中期後轉向知識密集型工業,如通訊設備、航天、汽車製造、電子機械等;70~80年代則側重於宇宙開發、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引進。從1955~1970年的15年間,日本幾乎掌握了半個世紀世界發明的全部技術,只用了不到60億美元的代價,爭取了20年左右的時間。到70年代,日本在鋼鐵、汽車、家電等工業部門的生產技術已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這樣的效益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其次,對引進的科學技術結合日本的實際實行國產化方針,通過對引進的技術和產品的分解、研製,求得個別改良,綜合改造創新,創造出具有日本特點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並使新產品物美、價廉、耐用,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在50年代日本大多引進原裝成套設備,如原子能發電設備,冷、熱軋帶鋼機,大容量發電機等。60年代後則重點引進技術專利、技術情報及基礎性科研成果,日本購買外國專利的經費占整個技術引進費的80%。然後對引進的新技術進行分析研究,揚長避短,進行創新開發。如戰後日本的汽車工業處於起步階段,大大落後於美、德、英、法等國。1961年日本東洋公司從西德引進注克型轉子發動機技術,組織科技人員研究開發了6年,終於試制出浸含鋁合金碳材料,克服了被稱為「魔鬼爪痕」的發動機體內振痕,進而發明了非破壞檢查法(N.D.I法)。1968年生產出在質量和產量上都壓到西德的汽車。以後又針對世界市場的需要生產出小型、物美、價廉,質量優良的汽車,從而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了優勢。
最後,日本吸收外來技術往往從模仿復制入手,所以有人說日本人是一個善於「拿來主義」的民族。在日本文化技術總量中,有相當數量是對外國文化直接模仿復制的。如早期照搬中國文化,將中國的歷法(唐歷)和元旦、七夕、重陽等節日,變成日本的歷法和「年中行事」(節假日);將中國的食器、樂器、樂舞、佛具、武器及其某些服飾等多半原封不動地採納。明治維新時期照搬歐洲的某些政治體制、軍事體制和教育制度,仿照外國的機械設備和輪船、鐵路等,歐式洋樓、西服革履,西餐和西洋音樂,舞蹈也流行全國。機械模仿屬於低層次的文化吸收,但是沒有「低級階段」的文化吸收,就不可能順利實現「高級階段」的文化吸收。
日本吸收外來技術文化並未停留在單純模仿上,而是走一條引進—消化—融合—改造創新的道路,從而達到趕超先進,後來居上的目的。日本善於學習和改造外來文化是有其歷史傳統的,如公元16世紀洋槍第一次傳到日本,40年後日本洋槍的製造技術已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古代日本沒有文字,中國文化傳入後最初日本的公文使用漢字,非常不方便。後來便根據中國的草書創造出日文的平假名,依據漢字的楷書創造出片假名。假名是一種音標文字,和漢字表意字完全不同,並有優越於後者之處。日文的創造促進了日本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繁榮。
研究開發與產業創新階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日本化
20世紀90年代,和美國相比,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降,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導致這種反差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研究能力和開發能力不如美國。日本現已認識到這一點,並在奮起直追。1996年,日本用於研發方面的經費佔GDP的比重為2.8%,高於美國的2.64%和德國的2.41。論基礎研究與發明能力,日本雖然不如美國,但是日本也有自己的強項,即實用技術開發能力和精加工能力強,將技術產品化的經驗積累十分豐富,例如,液晶顯示器的原理出自美國的RCA公司,但是首先將這項技術變為商品並投入大量生產的是日本。再比如,古老的陶瓷技術並不神秘,但日本生產的陶瓷密封接插件、陶瓷過濾器,卻幾乎100%地佔領著世界市場。又比如轉子發動機是德國人發明的,但將這一發明變為產品的是日本的一家公司。
這些和日本政府重視教育和善於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傳統有密切關系。教育的發展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一條重要經驗。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人才,而高素質的人力資本正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之一,教育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以實用為准則吸收和改進國外先進技術也是日本經濟能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日本企業對在職員工的文化技術培訓制度。日本的企業家充分認識到人的因素第一,必須不斷地更新職工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現代科技和科學管理的步伐。因此,生產設備更新、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必須與職工的教育培養同步進行。1957年政府制定了《科學技術人員培訓擴充計劃》,並在文部省增設了職業教育委員會。對在職職工的培訓方式不斷改革,重視個性教育,中小企業按不同的對象,分別進行文化教育或技術培訓。通過一系列措施,職工隊伍的現代化科技水平和生產管理能力顯著提高。70年代在一般普通工人中,70%是高中畢業,企業管理和中層以上幹部中,有85%是大學以上的文化程度。
此外,日本在吸收外來文化時,能正確處理本民族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對固有的傳統文化既不簡單否定,也不簡單肯定,對外來文化既不盲目排斥,也不全盤吸收,而是根據日本社會的需要,使其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文化。因此日本文化的獨特性就在於它既不是在日本歷史文化發展中由大和民族獨立創造的精神財富,也不是全盤「漢化」、「西化」和「美化」的文化,而是與日本土著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出的新質文化。即使外來文化「日本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民族既有其開放性、吸收性的一面,又有其保守性、排他性的一面。日本始終固守著傳統文化的主體性,既以「和魂」為本位,對外來精神文化有選擇、有限制地吸收,從而形成「和魂漢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的文化發展模式。
對我國的啟示
二戰以後,尤其是20世紀60到90年代間,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一片廢墟到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盡管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開始滑坡,然而它持續了40年的經濟繁榮的確是任何人也無法忽視的,它的經驗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創造了又一個世界奇跡。近年來世界經濟整體滑坡,而中國卻一枝獨秀,仍保持了較大的增長。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如何吸收、借鑒外來文化,日本的經驗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文化方面,日本吸收了很多中國儒家思想的元素,主要原因涉及到日本的自然特點。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地域狹小,自然災害頻發,這樣的自然條件使日本人養成了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其內心深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強烈的生存、防範意識。這種生存意識要求人們必須從屬於某一個集團才能生存下去,有了集團還要維系這個集團,於是集團內部的和諧,下對上的忠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集體主義觀念、節儉觀念、重智意識等也應運而生。日本許多企業又是家族式的,上下一心為企業盡忠曾是上至經理下至員工們共同的信念。特別是在二戰剛剛結束經濟恢復時期,全體國民齊心協力為經濟發展,拿著極少的工資干著工作時間最長的工作,曾被世人稱為「工作狂」。
節儉觀念也是日本國民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這是農耕社會的特徵之一,也和日本人的生存意識有關。自然條件惡劣,社會經濟破敗不堪,又經過戰爭的洗禮,使日本人經常意識到生存危機,所以日本國民傾向於把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儲蓄以防不測,這樣能給他們一種安全感,所以高儲蓄率也成為了一種必然。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的國民儲蓄率一直是最高的,按照「平均消費傾向+平均儲蓄傾向=100」的公式計算,2000年,日本家庭的平均儲蓄傾向為27.9%。大量的國民儲蓄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資金。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往往受到資金不足的制約,為籌措資金而背上沉重的外債,日本這方面則不存在這方面的擔心。
重視教育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一條重要經驗。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人才,而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正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之一,教育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以實用為准則吸收和改進國外先進技術也是日本經濟能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利用所謂「後發優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加以改進,應用於本國生產,既能夠擴展生產可能曲線又能促進產業升級,這也是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追趕發達國家的重要經驗。

J. 西方國家眼中的日本日本文化

前一段時間,看了很多關於評論日本人的書,對其中描寫的一些東西既有些驚奇又有些無語。想想看,我自己竟也想寫點東西了。

我個人是很喜歡日本的,比較喜歡它的文化。日本的歷史要從哪裡說起呢。大概公元一、二世紀的時候它還四分五裂的,沒過多久,就由邪馬台國漸漸統一了,那個時候,女性仍是佔主要地位的。由於那個時候日本還沒有文字,那些很遠的故事真相也就不為人知了。在後來,邪馬台國不知為何衰落了,大和族漸漸統一了日本,從那時起日本才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國家了。日本在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打開大門之前,一直都效仿著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技術、制度等等,就連文字也是從漢字演化而來。日本是很善於學習的,它從清政府被欺壓的狀況中看到了自己將要面臨的路,於是立刻改為效仿歐美,「脫亞入歐」,西方的思想、制度、生活方式和生產技術等就迅速傳入日本,使得它漸漸強大起來。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簡直不在中國眼裡,而在那之後,中國不得不承認,日本確實變強了。

由於日本人歷來的生活環境都異常惡劣,資源匱乏,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使的日本人的生存也變得很艱難了。他們出於這種內心底對優越的環境的盼望,就想要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本來這是源於一種生存慾望,可竟慢慢地變成一種毫無節制一種自私的佔有欲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在這種心理上形成的。武士道在我理解來是雙面的。由於武士道的精神深扎在日本人心底,他們從來都尚武,這種尚武也決定了他們生活的一種平和性,如日本著名的茶道,插花等,足以表現出日本人生活的平和;然而它也同時造就了日本人性格的雙重性,今天還在拚死地抵抗敵方為國家而戰,可明天卻用鮮花歡迎著敵人的到來,這個世界上除了日本民族可能沒有第二個民族做的到。我記得讀一些二戰時日本國內的事情時,曾讓我心寒了好一陣。日本的小學生每天要進行學習柔道,進行格鬥訓練等「激發他們潛能」、將他們的忍耐力和意志都磨練到極限的訓練,他們從小會被教育:自己的國家民族是最偉大的,天皇是最崇高的,一切都要為了天皇,將來要為國家而戰要為國而死,於是他們的那種將死亡視為榮譽的最佳體現的心態讓他們在戰爭中一個個都殘忍至極。據說日本的戰俘在世界上是最少的,大多數日本軍人一旦意識到將要被俘,就會剖腹自殺,被俘的一般都是昏迷了的,可一旦他們醒來,也會想方設法地去自殺以報國。曾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學生在解剖青蛙時嚇哭了,他的老師在他頭上狠狠地打了一棍,說:「連殺個青蛙都要怕,以後你還要去殺100個200個中國人呢。」我很悲哀啊,想想看,那些孩子可真可憐啊。日本人那種尚武的平和性大概也就是被這樣給壓制扼殺到幾乎喪失了吧。

我曾經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那些日本士兵殺了那麼多人為什麼還能像個沒事人一樣過著日子,現在才明白了。我們中國人是很重視良心的,不會干背良心的事,就算幹了,內心也會異常不安,因為總覺得這樣做會遭報應的,西方人也會時常進行自我的內心反省;可日本人不是,在他們心中,沒有良心這個東西,他們認為,不管人生前做了什麼,死後統統都會升天成佛,甚至連和尚殺人時,都說的是:「畜生,讓我為你超度吧。」於是,日本士兵在戰爭中,白天像魔鬼一樣殺人不眨眼,晚上仍然沒關系地到處找東西吃。所以說,要讓日本為在侵華戰爭中所犯罪行謝罪的話,那簡直是……

不過上面提到的已經是二戰時候的事了,雖然有些思想是根深蒂固在日本人心中了,但現在日本人的性情可謂還是大有改變的,至於這種改變的方向,我倒覺得越來越不好了。日本人的內心越來越空虛了。我記得看一位先生講他印象中那個年代的日本是最美最平和的了,可戰爭爆發將這一切都沖掉了。我想現在的日本大概也不能再回到那個最美最平和的年代了。日本人人與人之間交流是很冷淡的,這大概是由於他們對每個人都保持一種「等距離接觸」的習慣,所以在一間小辦公室里邊,你絕看不出誰與誰關系更好一些。而且,日本人很排外,一些在日本居住了幾十年甚至幾代的外國人始終都每法真正融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去,這大概是由於他們一些特殊的習慣造成的。日本人很愛洗澡,一天至少要洗2次,而且他們不是淋浴而是泡澡,不然他們就會覺得很不舒服;他們總覺得其他人不幹凈,就連家庭成員之間也是,每個人都必須用自己的東西,如果沾其他人的東西,他就會很難受,覺得很臟;日本人家裡是鋪的踏踏米,他們每天都要打掃它很多遍,要保證它很乾凈,當外客到日本人家去做客也要注意好衛生,進門必須脫鞋,腳必須要很乾凈,不然主人就會很厭惡你;日本人到外國旅遊居住時,都更願意用自己的、自己國家的東西,出門開豐田,吃飯吃日式的,進門一定脫鞋脫襪,一定不與自己的國家脫離一點。 日本人很節約,一張紙必須雙面使用,而且,他們的垃圾分類非常清楚很有秩序,每周有固定的時間將垃圾處理,環境保護他們也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他們也從不使用公有器材辦私事。日本人不喜歡欠著他人東西,要是人家送他們十分的東西,他們無論如何也要還上,並且還不會超過十分的東西,因為要是超過了十分,對方又會覺得欠著了,又要還。所以說,這還真是麻煩啊。

在日本人對待侵華戰爭問題上的態度,我不想多談,不過,雖然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和日本人總是在想方設法地要中日友好,但是他們政府如果不在這個問題上表明正確態度的話,我想這是不現實的。然而,無庸置疑的是,日本的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雖然他們的文化也有些東拼西湊的,但那總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雖然他們的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危害世界和平的罪過,但我們要趕上他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仍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他學習,重點是,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不提防他了,一定記住,他是世界上最善變的民族,他只會向強者靠,千萬要警惕他的一舉一動。

好象大概的就說完了,不過,有些地方,我總是將自己的意思表達不明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4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