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什麼錢幣
『壹』 日本的錢幣面值有多少種
日本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00、5000、1000日元等面額,另有500、100、50、10、5、 1日元鑄幣。1日元等於100分。其中,面額為2000日元的紙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較少,在絕大多數自動販賣機中不被識別。
1984年11月1日日本銀行發行了10000、5000、1000日元三種新鈔票。過去使用的10000 日元(聖德太子像)、5000日元(聖德太子像)、
1000日元(伊藤博文像)三種鈔票以及500日元(岩倉具視象)硬幣仍繼續流通使用。目前(截止至2019年8月)日本流通日元的紙幣面值包括:1000、5000、10000三種。
(1)日本用什麼錢幣擴展閱讀
日本國貨幣發行最早始於8世紀。17世紀(1600年)建立了日本獨自的市制,1600年開始流通日本初期紙幣。1871年5月10日是日圓的誕生日。這一天日本在法律上確立了以黃金為基礎的貨幣制度,同時公布了「新貨幣條例」,條例稱:「新錢幣的稱呼以圓作為起源。」
「圓」作為貨幣單位代替了德川時代以來維持下來的「兩」(四進位法)1日圓的價值定為1.5克黃金,製造金幣以此為標准,金幣和輔幣都鑄成圓形,採用十進位法。
『貳』 日本用什麼貨幣
日元(日語:_,日語羅馬音:en,英語:Yen),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拓展資料:
1、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在二戰以後,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2、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3、人民幣(縮寫:RMB;貨幣代碼:CNY;貨幣符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貨幣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硬幣和塑料鈔、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4、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_ 歐元符號。
『叄』 各個國家錢幣的名稱十種錢幣名稱以及對應國家
泰國 泰銖
澳大利亞 澳元
韓國 韓元
美國 美元
瑞士 瑞郎
歐洲 歐元
俄羅斯 盧布
等等
1、人民幣(中國)
2、美元(美國
3、澳大利亞元(澳大利亞)
4、盧布(俄羅斯)
5、加拿大元(加拿大)
6、英鎊(英國)
7、瑞典克朗(瑞典)
8、瑞士法郎(瑞士)
9、丹麥克朗(丹麥)
10、挪威克朗(挪威)
11、紐西蘭元(紐西蘭)
12、新加坡元(新加坡)
13、泰銖(泰國)
14、韓元(韓國)
15、越南盾(越南)
16、日元(日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
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第五套人民幣取消第四套人民幣里的1角、2角、5角和2元紙幣,恢復了20元紙幣。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3)日本用什麼錢幣擴展閱讀:
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貨幣起著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
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五套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各國貨幣的名稱是什麼? - :貨幣名稱為「第納爾」的國家有:伊拉克、科威特、約旦、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 貨幣名稱為「鎊」的國家有:英國、土耳其、塞普勒斯、埃及、奈及利亞、蘇丹. 貨幣名稱為「先令」的國家有:索馬里、坦桑尼...
各國使用的錢幣名稱 - :亞洲: 中國香港 港元 HongKong Dollars HK$ HKD 1HKD=100cents ( 分) 中國澳門 澳門元 Macao Pataca PAT.;P. MOP 1MOP=100a...
世界各國使用的錢幣的名稱 - :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元 Australian Dollar $A. AUD 1AUD=100 cents (分) 紐西蘭 紐西蘭元 New Zealand Dollar $NZ. NZD 1NZD=10...
各國錢幣的名稱 - : 美元.盧布.英鎊.日元.韓元.等等
各個國家錢幣的名稱 - : 泰國 泰銖 澳大利亞 澳元 韓國 韓元 美國 美元 瑞士 瑞郎 歐洲 歐元 俄羅斯 盧布 等等
各個國家的貨幣的名稱~ - : A 阿爾巴尼亞 列克 阿爾及利亞 第納爾 阿富汗 尼 阿根廷 比索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迪拉姆 阿曼 里亞爾 亞塞拜然 馬納特 埃及 鎊 衣索比亞 比爾 愛爾蘭 鎊 愛沙尼亞 克倫尼 安道爾 法國法郎 安哥拉 寬扎 安地卡及巴布達 東加勒比元 奧地利 先令 澳...
各個國家的貨幣名稱 - : 現在沒有20個了,很多成了歐元,常用的 美元 歐元 英鎊 澳大利亞元 加拿大元 瑞士法郎 日元 新加坡元 挪威克朗 瑞典克朗 丹麥克朗 紐西蘭元 這是我認為常用的.還有:澳門元 港幣 泰國銖 菲律賓比索 韓國元.是否常用我不清楚. 參考外匯牌價.
各國使用的錢幣名稱 - : 人民幣、港元、美元、歐元、英鎊、巴西里亞爾、阿耿酋迪拉姆、澳大利亞元、保加利亞列弗、加拿大元、瑞士發郎、瑞典克郎、捷克克郎、丹麥克郎、愛沙尼亞克郎、埃及鎊、克羅埃西亞幣、匈牙利福林、印尼盾、印度盧比、以色列謝克爾、冰島克郎、墨西哥比索、馬來亞林吉特、挪威克郎、紐西蘭元、菲律賓比索、波蘭茲羅提、羅馬尼亞列伊、俄羅斯盧布、沙特里亞爾、新加坡元、斯洛維尼亞幣、斯洛伐克克郎、泰銖、土耳其里拉、烏克蘭幣、南斯拉夫幣、南非蘭特、
各國的貨幣名稱: 貨幣名稱 貨幣符號 人民幣 RMB 美元 USD 日元 JPY 歐元 EUR 英鎊 GBP 德國馬克 DEM 瑞士法郎 CHF 法國法郎 FRF 加拿大元 CAD 澳大利亞元 AUD 港幣 HKD 奧地利先令 ATS 芬蘭馬克 FIM 比利時法郎 BEF 愛爾蘭鎊 IEP 義大利里拉 ITL 盧森...
世界各國錢幣的名稱 - : 人民幣、美元、日元、韓元、泰銖、英鎊、法郎、盧幣、港元、、、、
『肆』 古代日本用什麼做貨幣
日本自中國宋朝起,主要貨幣是銅錢(宋錢、永樂錢等,特別是戰國時期,從中國大量輸入永樂錢,造成明朝的錢荒),同時還使用銀判和金判(即一定重量的銀幣和金幣),不過金幣使用量比較少
日本本土出產金銀,但由於其本身價值太高,而百姓平時需使用小面值的貨幣,所以主要以銅錢流通為主,金銀主要是用在高價值貨物等的交易。
備註:日本本土金銀的儲量很大,這點從大航海時代2上就有表現
『伍』 日本以前用什麼做貨幣
日本古代貨幣小常識[錄自《日本史辭典》]
金座:江戶時期金幣鑄造所。有後藤四郎家世襲的大判金座與後藤庄三郎家世襲的小判金座。後藤庄三郎得德川家康信任,始創江戶金座。同時期在京都、佐渡亦設有金座。關原之戰後不久,江戶小判金座成為主要金幣鑄造所,受勘定奉行直接管轄。內設「御金改役」、「金座」(造幣所)、「吹所」三個部門,包攬除大判外的所有金幣的鑄造、監查。1869年廢止。其舊址即今東京日本銀行總行所在地。
銀座:江戶時期銀幣鑄造所。最初由德川家康於1601年(慶長六年)設於伏見(今京都郊外),至1608年遷至京都。1606年在駿府另設銀座,於1612年遷至江戶,在幕府的保護下享有銀幣生產特權,並向幕府繳納「運上」金。由大黑常是家世襲歷代長官。為進行海外貿易,又曾於平戶設銀座,1614年遷至長崎。1772年(安永元年)幕府禁止設立新錢座後,與金座同時開始鑄造銅錢。1869年廢止。其舊址作為地名沿用至今。
錢座:也叫鑄錢座。江戶時期掌管銅錢製造、發行的機構。但不同於金座、銀座,而屬於非常設機構。1636年(寬永十三年)幕府任命銀座年寄秋田宗古在江戶芝及近江坂本開設錢座,鑄「寬永通寶」。1736年(元文元年)又在大坂、長崎增設錢座。其後由於混雜和非法行為,幕府於安永年間(1772—1780年)陸續廢止除金座後藤庄三郎所轄之外的一切錢庄。1835年(天保六年)鑄造「天保通寶」。各錢座均受金座、銀座師傅統轄,而不任命專門官吏。
三貨制度:江戶時代實行的金、銀、銅(錢)三種通貨的貨幣制度。金貨系定量貨幣,用四進位制(一兩=四分=十六銖)。主要有小判(一兩)和一分判;也有大判(十兩),但主要作贈答禮品,不作一般貨幣流通。元祿以後又出現二銖判、二分判、五兩判等。銀貨系秤量貨幣,用匁、分兩單位,十進位制(一匁=十分)。流通的主要有丁銀、豆板銀,其分量沒有一定,使用時需過秤。錢貨按貫、文計算,千文稱作一貫文,文以下有分厘,也使用中國錢貨。三貨的大致換算率是:金一兩=銀五十匁(後六十匁)=錢四貫文。實際上行情時有變動。
大判:亦稱「板金」「判金」。流通於安土桃山至江戶時期的一種金幣。早期有長方、圓等形狀,至豐臣秀吉時製造「天正大判」,定型為橢圓形。江戶時期,由幕府的後藤四郎兵衛及其子孫開設的大判座於慶長、元祿、享保、天保、萬延年間鑄造五種大判。享保大判與天保大判的重量為44匁一分(1匁=3.759克),相當於十兩砂金,故兩面漆有墨色「拾兩」字樣。但含金量並不一定是小判的十倍。大判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而是多用於將軍賞賜、大名進獻或武士上流社會之間的贈答。
小判:江戶時代通用金幣之一種。薄圓形。為標准金幣,一枚為一兩。戰國時期雖有鑄造並未流通。1595年(文祿四年)德川家康徵得豐臣秀吉的許可,延清京都的後藤光次(山崎庄三郎)於江戶、駿河始鑄,稱為「武藏判」、「駿河判」,重量為4.7匁(1匁=3.759克)。關原之戰之翌年(1601年),德川氏以慶長金銀確立新貨幣制度,於江戶及京都、駿河等地的金座大量鑄造「慶長小判」和「一分判」(小判的四分之一),作為全國通用貨幣。元祿年間(1688—1703年)改鑄後品質惡化,正德年間(1711—1715年)又恢復到慶長水平。元文(1736—1740年)以後,財政困窘,鑄造量減少、成色降低,重量也減輕。
慶長金銀:江戶時代最初發行的金銀貨幣的總稱。金幣有大判、小判、一分判,銀幣有丁銀、豆板銀。關原之戰後德川氏為廢止以往通貨,統一全國幣制,於1601年(慶長六年)發行慶長金銀。作為計數貨幣,在貨幣發展史上有劃時代意義。金幣鑄造於京都、江戶、大坂,其中大判重44.055匁(1匁=3.759克),品位為金67.2、銀29.4,小判重4.73匁,品位為85.69,一分判為小判的四分之一。銀幣多在伏見銀座鑄造,其品位為銀8、銅2,成色、質量均比後世的優良。1609年公定比價為金一匁等於銀五十匁,錢四貫。1695年(元祿八年)貨幣改鑄後,雖停止使用,仍在暗中流通。1714年(正德四年)再次公開通用。1736年(元文元年)改鑄後禁用。
寬永通寶:亦稱寬永錢。江戶時代由寬永至幕末鑄造的銅、鐵、黃銅貨幣的總稱。因始鑄於寬永年間(1624年—1643年),故稱。1608年(慶長十三年)幕府下令禁止使用明錢「永樂通寶」。1636年(寬永十三年)在江戶正式始鑄新銅錢。面值分為一文錢和四文錢,由全國各地的錢座鑄造。每四文換永樂通寶一文。在錢幣鑄造量中占第一位。背面刻有文、佐、仙、足、元等字,表示鑄造地。1871年施行新貨幣制度,每四貫兌換新幣一日元。
明和五匁銀: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最初的定量計數貨幣。1765—1772年(明和二年至安永元年)鑄造流通。其重量為五匁(一匁=3.759克),成色為46%。鑄造量為1806貫。幕府設「銀市」管制,規定12枚換金一兩。作為固定貨幣與當時流通的丁銀、豆板銀等稱量貨幣並用。由於成色低,在社會難以流通,商人們也反對固定銀價。1772年(安永元年)改鑄南鐐二銖銀,遂停止使用。
南鐐二銖銀:江戶時代的銀幣。有兩種:1.安永二銖銀,亦稱「古二銖銀」、「大南鐐」。1772—1824年(安永元年至文政七年)鑄造通用。每枚重2.68匁(一匁=3.759克),成色97.81。規定八枚兌換金一兩,帶有「常是」戳印。2.文政二銖銀,亦稱「文政南鐐」、「小南鐐」。1824—1830年(文政七年至天保元年)鑄造使用。重量減為每枚2.01匁,成色97.96。也帶有「常是」戳印。幕府通過改鑄貨幣,減輕重量,從中獲利。
天保通寶:亦稱「天保錢」、「當百」。1835年(天保六年)以後江戶幕府鑄造的銅錢。寬政改革後,幕府仍未改變財政困難、金融混亂的局面,遂鑄造發行「天保金銀」和「天保通寶」以挽救危機。通寶重5.5兩(一兩=3.759克),每枚價值百錢;成分為銅78、錫10、鉛12。初僅流通於江戶,1859年(安政六年)將33.8萬貫文運往大坂後普及全國。萬延年間(1860—1861年)大量鑄造。初鑄時40枚兌金一兩,明治後規定新幣一日元兌125枚。至1870年鑄造量達48400餘萬枚。1891年停止使用。
貨幣改鑄:改變貨幣的成色、形狀、數量,鑄造新幣。江戶時代從慶長至萬延年間(1596—1860年)達11次之多。江戶初期全國流通貨幣為慶長金銀,後因金銀產量下降,致使通貨不足,遂策劃增加貨幣數量,調整物價;並企圖通過降低貨幣質量來挽救幕府財政困難。元祿八年(1695年)首次改鑄,小判成色由原來的85.7%降到56.4%;丁銀成色由80%降到64%。造成金價跌落,幣制混亂。寶永年間(1704—1710年)雖恢復乾字金成色,但重量減半;四寶銀成色降到20%。正德、享保期間(1711—1735)的改鑄,企圖恢復慶長古制,但以不徹底而告終。元文年間(1736—1740年)再鑄劣幣,並以濫鑄銅錢補充。明和至安永年間(1764—1780年)鑄南鐐二銖銀,提高成色,穩定了貨幣。後有文政二分金等八種金幣和安政二銖銀等均不及前。開國後因金幣外流,遂於萬延元年(1860年)又改鑄萬延小判,成色減半,重量不抵以前的三分之一,幕府財政危機加劇,統治動搖。
手形:期票、匯票的總稱。信用貨幣的一種。始於古文書有按捺手印以加強憑證作用的習慣。鐮倉末,轉用於商業貿易的結算,稱「為替」、「割符」。江戶時期始稱手形。近世天王寺屋五兵衛首創以票據為支付手段的手形貿易。以兩替屋為中心,在大坂市、郊及江戶為首的遠隔地貿易中廣泛使用。大坂流通的手形,有由兩替屋發行的「存款證券」和由存款者向兩替屋發出的類似支票的「發出票據」。從其在貿易中的作用看,「發出票據」又分用於一般商人之間進行貿易收支的「大手形」、兩替屋之間交易的「約束手形」,及類似約束手形而延期支付的「延手形」。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政府為了統一幣制,設立「為替公社」與「國立銀行」,禁止銀手形的流通,但舊時發行票據的方式仍有流行。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制定《紙幣類似證券取締法》,手形的發行遂被禁止。
為替:亦稱「割符」、「替錢」、「替米」。異地交易或借貸不用現金而使用匯票的方法。始於鐮倉時代的年貢米收購。交付人將「替錢」交給「為替人」(經紀人),「為替人」再將此錢定期轉付領取人,並將這一過程記入「割符」。經營此種業務者被稱為「替錢屋」、「割符屋」、「兩替眾」。室町時代亦採用此法。至江戶時代更加完備。以「兩替商」(貨幣兌換商)為中心進行兌換貿易。江戶、大坂兩地甚為盛行,後普及全國。如大坂的「十人兩替」「同業公會」。明治後,成立了以三井等特權商人為中心的「為替公社」。
丁銀: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同豆板銀共同作為稱量貨幣使用。形狀細長橢圓而不規整。重量由30匁(1匁=3.759克)至40匁不定。除寶永年間(1704—1710年)的二寶銀等四種外,均由幕府指定的大黑常是的銀座鑄造。一般鑄有「常是」、「寶」、「大黑像」等戳印,並以紙包封印表示重量。種類繁多,其中以慶長、享保銀為最良。 豆板銀:亦稱「小粒」、「小玉」、「小玉銀」。不規則圓形,故名。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丁銀的輔助銀幣。表面鑄有「常是」的戳印,重量為五匁(1匁=3.759克)左右,大小不等。使用時包裝一定數量,補充丁銀不足。成色、流通期同丁銀,同屬稱量貨幣。
後藤光次:(1571—1625年)江戶幕府金座的創設者。本姓山崎氏,通稱庄三郎。從後藤德乘學習雕金、鑄貨。為德川家康所用,從事金銀貨幣的鑄造,製作小判、一分判,管理江戶的金座、銀座,奠定金銀貨幣制度的基礎。其後,代代世襲金座統制者地位。延至1810年(文化七年)第十一代庄三郎被處刑止。
『陸』 日本用的是什麼幣
日本的官方貨幣,於 1871年制定。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有1000、2000、5000、10000円四種面額,鑄幣有1、5、10、50、100、500円等。日圓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 之後被當作儲備 貨幣。現在使用的日本貨幣 單位 「円」是在1871年6月27日(明治4年5月10日)制定的。當年明治政府將一日圓的幣值訂定為與純金1500毫克等值,並設有次一級的幣值單位錢,相等於0.01日圓。日本是二戰後經濟發展最快 的國家之一,目前擁有世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順差及第二大的外匯儲備,日圓也是戰後升值最快的貨幣之一,因此日圓在外匯交易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
『柒』 加拿大,美國,英國,曰本的貨幣叫什麼
1、加拿大貨幣:加拿大元是加拿大的官方貨幣,貨幣符號C$。
(7)日本用什麼錢幣擴展閱讀:
1、加拿大元
早期的加拿大紙鈔是由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以及地方銀行同時發行。自1934年, 加拿大銀行(Bank of Canada/ Banque Canada) 創建,成為加拿大的中央銀行。加拿大銀行開始負責加拿大的貨幣發行。使用地區為加拿大。
現行的加拿大紙幣有5、10、20、 50、100元5種面額。另有1元,2元和1、5、10、25分鑄幣。
加拿大居民主要是英、法移民的後裔,分別是英語區和法語區,因此鈔票上均使用英語和法語兩種文字。加拿大是英聯邦國家,鈔票上主要是以英國統治者的頭像作為主要圖案。
2、美元
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紙幣面值有1、2、5、10、20、50、100。硬幣面值有1、5、10、25、 50。
3、英鎊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2英鎊的鑄幣。
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4、日元
日圓(円),又稱作日元,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官方貨幣,於1871年制定。日本貨幣的發行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日元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
日文「円」字即為「圓」之略字(日本異體字),讀為「えん」,並制訂1円=100分。
日圓是用¥表示的(人民幣¥),在數字後日圓的表示方法是加一個E字,比如:日元10000E。
紙幣面值有10000、5000、2000、1000元。硬幣面值有500、100、50、10、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