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現代的日本是什麼國家

現代的日本是什麼國家

發布時間: 2022-05-29 17:13:05

㈠ 日本國是怎麼來的

日本這一稱呼的使用最遲不晚於7世紀後期。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思是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因此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記載「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

而「日本」國名正式記載於史冊是公元720年。這一年,日本用漢語紀傳體編寫成《日本書紀》,把「大和」和「倭」等日本古稱都改為「日本」。

現代日本的正式國名為日本國。自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國名為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1946年頒布的日本新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1)現代的日本是什麼國家擴展閱讀:

歷史上日本曾有大和、東瀛、扶桑等別稱。

據史書記載,公元3世紀時,日本叫大和國,那個時候它是中國的藩屬國,每年都向中國朝貢。據《後漢書》記載,當時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接見來中國朝拜的大和國的使者時,親自冊封它的國家的國王為倭王,此後大和國便改成了倭國。

因為當時的日本人普遍都生長的矮小,個子矮矮的,而叫矮國又不好聽,倭這個字形似矮字,所以就取名為倭國。後來,漢代的皇帝還賜給了倭國金印,印文曰:漢倭奴國王印。從引文上看,當時的倭國並沒有獨立的主權,其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個諸侯國。後來在日本也出土了這枚金印。

隨著時間推移和中國文化滲透,倭國派遣唐使來到中國,乞求武則天賜他們國家的國名為「日本」。武則天起初不同意,一次倭國使者來求見,哀求武則天賜日本國名,那時武則天正在喝酒,倭國使者來打擾,朦朧之時有醉意,就勉強點頭答應了。於是倭國就正式的改名為「日本」了,一直沿用至今。

㈡ 日本的全稱叫什麼

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近現代,日本這個國家和我們中國之間的接觸還是很多的。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唐朝是一個空前繁盛和包容的朝代,就有不少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經商甚至是做官。作為唐朝鄰國的日本尚且出於奴隸制時代,所以很多的日本留學生以及僧人游歷大唐,帶回去了大唐先進的技術和文化,讓日本順利進入封建朝代。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全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大家知道日本的全稱叫什麼嗎?大家別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其實還有不少人是不清楚的。日本的全稱叫“日本國”,國名的意思為“日出之國”。想必大家看完後也漲知識了吧。

㈢ 現在日本是不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

自衛隊難道不是軍隊嗎?叫自衛隊還是日軍不會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別。好比我們沒人會拿武警當警察看待一樣。
別以為人家叫自衛隊好像就不值得一提,第一反應就是戰鬥力和我們解放前的保安團一個水平。日本的自衛隊戰鬥力是世界第6,僅次於美法俄中英,這只是明面上大家看得見的東西所比較出的結果,據簡氏防務周刊的披露日本的軍力水平明顯會比中國高一些,不是人數而是裝備質量和武器現代化程度。
樓上的那個號稱10個師就能滅掉日本的,我真替你流汗。簡氏分析其用於戰斗的人員就不止24萬人,解放軍的10個整編師才多少人啊。此外鬼子提拔軍官要求十分嚴格,絕對是老兵油子出身。不會像我們,唱歌的都給個少將軍銜。日本的軍事動向很值得我們國家重視
他們那叫美日同盟,但是軍事,經濟,外交,政治方面美國對日本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雖然明面上日本是獨立國家但基本上和美國是一個鼻孔出氣。現代社會中半殖民地的定義已經十分模糊了,不能用六七十年前的標桿來衡量今天的國與國關系。舉個例子好比現在的中國和日本,當年日本通過槍炮沒有得到的很多東西,現在可以說他們已經得到了,只不過是把過去的槍炮換成了現代的鈔票而已。你能說中國是日本的屬國嗎?顯然不是,我們國家的領導人管這個叫合作共贏

㈣ 現代日本與古代日本的區別

古代日本是亞洲國家,現代日本自認為是歐洲國家,明治維新,脫亞入歐,軍國主義,二戰,美國佔領,經濟騰飛,泡沫經濟崩潰給日本帶來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㈤ 日本算是半殖民地國家嗎

現代已經過了殖民時代,大國紛爭劃分勢力范圍的階段。日本只是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選擇投靠一個世界超霸的國家,因此不存在是不是半殖民地國家。但日本是一個不完全國家,先前日本在東北亞是一個大國,現在僅是經濟體大國,它的軍事,外交嚴重依賴他國,而且它的國土一部分被另一個超級大國事實上佔有,它為保護它的大國提供海空軍事基地,宗主國在它的國土上犯罪享有治外法權……。可以這樣說,日本是個不完全國家,或說是瘸腿國家也可以。

㈥ 「扶桑」指哪個國家

目前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是日本,一說是墨西哥。一般我們認知里都指的是日本,但中國史中的扶桑指中美洲的墨西哥。非現代的中國書本中,稱日本多是用倭國,而非扶桑。

㈦ 日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我一向不憚於承認自己對日本的無知。對於我而言,日本幾乎是一個無法理解的國家,而大和民族幾乎是一個無法理解的民族。 這么說,並不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材料不足,或者我對於日本知識的有意閉塞。而在於,對於日本的閱讀越多,就越容易沉陷在諸多的矛盾之中,更加難以理解。當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全面理解,其復雜性與矛盾性,都足以令一個訓練有素的研究悚慄止步。只是對我個人而言,日本所呈現出來的矛盾如此對立,以至於我在了解的過程中一再迷失。 我向來喜歡日本的文藝多過於政治。而這恰是矛盾的開始。其文學之溫婉,文藝之精巧,恰與其尚武之暴戾,軍事之極端;其個性之謙和,社會之柔厚,恰與其層級之森嚴,忠誠之愚烈;其政治之靈動,處世之圓融,恰與其外交之執拗,爭端之戾氣;其歷史人文之耽美,恰與其歷史政治之血腥,一一對應,屢屢不爽。 其實我與日本人打交道的機會並不算少,從學者到學生,從生意人到外交官,從新聞人到政客。但是即使如此,也難以打消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知識謎團。 美國海軍准將佩里的軍隊打開了日本的大門。在約翰?道爾的《擁抱戰敗》中提到,許多美國人認為佩里「把魔鬼放出了瓶子,而那個魔鬼已經變成了一個獻血浸透的怪物。」二戰之前與期間的日本,毫無疑問是這樣的形象與真實。然而,1945-1952年美國佔領軍在麥克阿瑟將軍的帶領下,對這個國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平憲法通過了,日美安保條約形成了,多黨制政治勝利了。這是一個和平、民主、富強的國家,毫無疑問。 我自己誠然是沒有答案的。關鍵的問題還在於,我以往閱讀日本的過程中,得到的永遠是加深了謎團的矛盾的答案。 我們想要尋找一個國家的民族性,那麼最好的材料當然是它的歷史。可是我作為一個外行人而言,日本的歷史如此難以進入,就是關於戰國一段,就已經足夠復雜到令人頭暈目眩。其次對於日本戰後歷史的敘述,如此充滿了尖銳的對峙,使人無法得到一個前後一致與邏輯自洽的答案。 然而,再復雜的事物,都有其解析的方法。最起碼,在我自己而言,多少是可以尋找到一些思考的線索。有那麼幾個方式,是我勉強理解日本的出發點。 無論理解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以妖魔化為起點。日本在二戰期間的確是一個血腥國家,但是並不因為如此,便妖魔化日本民族。最經典的研究日本的著作,是魯斯?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所出版的《菊與刀》。她從文化的基本層面,乃至包括日本人撫育兒童的過程中,去解析日本民族性的形成與特點,並且為戰後美國佔領軍的政策取向奠定了理論基礎。這種文化解析乃是令我們明白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成,都有其歷史地理之成因,亦因此造就民族性格。日本國民與任何一國國民無異,無非掙扎在日常生活與政治撥弄之間而已,努力平衡身心與外界。若以國家之齟齬,遷怒於民族之劣根,顯然悖於人性論。 而後是對於政體的理解。這其中確實有多重復雜與矛盾。2000年普利策獎獲獎書籍,約翰?道爾的作品《擁抱戰敗》,敘述的是日本自1945年戰敗之後,到1952年麥克阿瑟黯然離場,日本恢復國家主權的過程。顯然,日本已然在這7年的時間中,按照日本自身的國情,與美國的憲政設計,徹底地改造了明治維新以來的政體,形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民主制國家。甚至出乎美國人的意料,「絕大多數日本人能夠輕易拋棄十五年之久的軍國主義教化」,並且從心理意義上去「有原則地反抗軍國主義」,「和平與民主,是戰後日本最偉大的祈禱語。」 但是,在小森陽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中,卻沉痛地檢討戰後重建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恐怖弊病,也就是天皇制的形成和殘留。小森認為,恰恰是明治之後所形成的、其後麥克阿瑟所特意保留的、未能下決心徹底鏟除的天皇制,使日本迄今為止仍然掙扎在一種獨裁復甦的可能性中。靖國神社、教科書、自衛隊出兵海外,都是這個制度遺產所導致的後果。事實上,道爾也在他的作品中對此多有論述。 日本為何對周邊國家缺乏同情與歉疚?道爾的觀察至為精彩。日本在戰爭後期,受到盟軍的殘酷打擊,包括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的轟炸。戰後日本的廢墟和痛楚,加上美軍佔領期間的封閉與屈辱,使日本人能夠深切地撫摸自己的苦痛,「日本在殖民和戰爭中對亞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就更容易被拋諸腦後了。」 這便是我們今天所面對的情勢:一方面日本政體的民主、自由與社會自治形態,使日本與歐美國家之間具有強大的親和性,西方性已經大於亞洲性;另一方面亞洲諸國深切感知從日本殖民、侵略中所帶來的苦難與侮辱,而日本卻也深切感知二戰後期與戰後自身所帶來的苦難與侮辱。在一種沒有交叉的民眾與國家情緒之中,任何的共同話語都無從尋找。 那麼,我們始終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對待日本。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澀澤尚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照系。在《美國的藝妓盟友》中,她指出在二戰期間,美國人對於日本懷有深刻的仇恨與恐懼。但在佔領期間,由於把日本女性化和兒童化,美國順利進行了一場新的想像轉化,從而把自己轉變成為保護者與改造者,取得了美國民眾的支持,並且甚至將這一形象成功延續至今。這個神話所告訴我們的就是,意識形態化的塑造,能夠對於國家之間的關系造成何等影響。 今天,由於中國仍然無法客觀地去審視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和侵華戰爭時期的那段歷史,也更無法從全面的材料中得到今天日本普遍對於中國的態度。我們接受的仍然是一種意識形態化的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在評判任何有關於日本的事實的時候,首先已經有了一個妖魔化的日本與日本人形象,那麼任何以此為出發的觀點,都帶有真實不虛的既定論調。 這並無益於確定良好的對日外交戰略,和建立良好的經貿關系。如果我們必得要客觀公正並且有利於民族國家地進行對抗或和解,都必須清晰地了解他們的政體、民眾的主流觀點、右翼的人群構成、日本政治的取向目標、各個利益集團的博弈差別。單一臉譜化與妖魔化的描述,都無法令我們獲得良性的理解和採用正確的立場。 我們今天所處的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日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其中任何一國的領袖們都非常清晰戰爭的代價彼此都無從負擔。雖然我相信我所抱有的謎團可能根本無法解開,因為它所涉及的乃是一個民族龐大與完整的歷史記憶。但是我相信出於理性與邏輯的理解,才是這個時代中面對異族的正確態度。 對於鄰居大國如此絕對地妖魔化與對峙,要麼是愚蠢,要麼是別有用心。

㈧ 日本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我一向不憚於承認自己對日本的無知。對於我而言,日本幾乎是一個無法理解的國家,而大和民族幾乎是一個無法理解的民族。
這么說,並不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材料不足,或者我對於日本知識的有意閉塞。而在於,對於日本的閱讀越多,就越容易沉陷在諸多的矛盾之中,更加難以理解。當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全面理解,其復雜性與矛盾性,都足以令一個訓練有素的研究悚栗止步。只是對我個人而言,日本所呈現出來的矛盾如此對立,以至於我在了解的過程中一再迷失。
我向來喜歡日本的文藝多過於政治。而這恰是矛盾的開始。其文學之溫婉,文藝之精巧,恰與其尚武之暴戾,軍事之極端;其個性之謙和,社會之柔厚,恰與其層級之森嚴,忠誠之愚烈;其政治之靈動,處世之圓融,恰與其外交之執拗,爭端之戾氣;其歷史人文之耽美,恰與其歷史政治之血腥,一一對應,屢屢不爽。
其實我與日本人打交道的機會並不算少,從學者到學生,從生意人到外交官,從新聞人到政客。但是即使如此,也難以打消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知識謎團。
美國海軍准將佩里的軍隊打開了日本的大門。在約翰?道爾的《擁抱戰敗》中提到,許多美國人認為佩里「把魔鬼放出了瓶子,而那個魔鬼已經變成了一個獻血浸透的怪物。」二戰之前與期間的日本,毫無疑問是這樣的形象與真實。然而,1945-1952年美國佔領軍在麥克阿瑟將軍的帶領下,對這個國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平憲法通過了,日美安保條約形成了,多黨制政治勝利了。這是一個和平、民主、富強的國家,毫無疑問。
我自己誠然是沒有答案的。關鍵的問題還在於,我以往閱讀日本的過程中,得到的永遠是加深了謎團的矛盾的答案。
我們想要尋找一個國家的民族性,那麼最好的材料當然是它的歷史。可是我作為一個外行人而言,日本的歷史如此難以進入,就是關於戰國一段,就已經足夠復雜到令人頭暈目眩。其次對於日本戰後歷史的敘述,如此充滿了尖銳的對峙,使人無法得到一個前後一致與邏輯自洽的答案。
然而,再復雜的事物,都有其解析的方法。最起碼,在我自己而言,多少是可以尋找到一些思考的線索。有那麼幾個方式,是我勉強理解日本的出發點。
無論理解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以妖魔化為起點。日本在二戰期間的確是一個血腥國家,但是並不因為如此,便妖魔化日本民族。最經典的研究日本的著作,是魯斯?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所出版的《菊與刀》。她從文化的基本層面,乃至包括日本人撫育兒童的過程中,去解析日本民族性的形成與特點,並且為戰後美國佔領軍的政策取向奠定了理論基礎。這種文化解析乃是令我們明白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成,都有其歷史地理之成因,亦因此造就民族性格。日本國民與任何一國國民無異,無非掙扎在日常生活與政治撥弄之間而已,努力平衡身心與外界。若以國家之齟齬,遷怒於民族之劣根,顯然悖於人性論。
而後是對於政體的理解。這其中確實有多重復雜與矛盾。2000年普利策獎獲獎書籍,約翰?道爾的作品《擁抱戰敗》,敘述的是日本自1945年戰敗之後,到1952年麥克阿瑟黯然離場,日本恢復國家主權的過程。顯然,日本已然在這7年的時間中,按照日本自身的國情,與美國的憲政設計,徹底地改造了明治維新以來的政體,形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民主制國家。甚至出乎美國人的意料,「絕大多數日本人能夠輕易拋棄十五年之久的軍國主義教化」,並且從心理意義上去「有原則地反抗軍國主義」,「和平與民主,是戰後日本最偉大的祈禱語。」
但是,在小森陽一的《天皇的玉音放送》中,卻沉痛地檢討戰後重建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恐怖弊病,也就是天皇制的形成和殘留。小森認為,恰恰是明治之後所形成的、其後麥克阿瑟所特意保留的、未能下決心徹底鏟除的天皇制,使日本迄今為止仍然掙扎在一種獨裁復甦的可能性中。靖國神社、教科書、自衛隊出兵海外,都是這個制度遺產所導致的後果。事實上,道爾也在他的作品中對此多有論述。
日本為何對周邊國家缺乏同情與歉疚?道爾的觀察至為精彩。日本在戰爭後期,受到盟軍的殘酷打擊,包括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的轟炸。戰後日本的廢墟和痛楚,加上美軍佔領期間的封閉與屈辱,使日本人能夠深切地撫摸自己的苦痛,「日本在殖民和戰爭中對亞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就更容易被拋諸腦後了。」
這便是我們今天所面對的情勢:一方面日本政體的民主、自由與社會自治形態,使日本與歐美國家之間具有強大的親和性,西方性已經大於亞洲性;另一方面亞洲諸國深切感知從日本殖民、侵略中所帶來的苦難與侮辱,而日本卻也深切感知二戰後期與戰後自身所帶來的苦難與侮辱。在一種沒有交叉的民眾與國家情緒之中,任何的共同話語都無從尋找。
那麼,我們始終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對待日本。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澀澤尚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照系。在《美國的藝妓盟友》中,她指出在二戰期間,美國人對於日本懷有深刻的仇恨與恐懼。但在佔領期間,由於把日本女性化和兒童化,美國順利進行了一場新的想像轉化,從而把自己轉變成為保護者與改造者,取得了美國民眾的支持,並且甚至將這一形象成功延續至今。這個神話所告訴我們的就是,意識形態化的塑造,能夠對於國家之間的關系造成何等影響。
今天,由於中國仍然無法客觀地去審視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和侵華戰爭時期的那段歷史,也更無法從全面的材料中得到今天日本普遍對於中國的態度。我們接受的仍然是一種意識形態化的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在評判任何有關於日本的事實的時候,首先已經有了一個妖魔化的日本與日本人形象,那麼任何以此為出發的觀點,都帶有真實不虛的既定論調。
這並無益於確定良好的對日外交戰略,和建立良好的經貿關系。如果我們必得要客觀公正並且有利於民族國家地進行對抗或和解,都必須清晰地了解他們的政體、民眾的主流觀點、右翼的人群構成、日本政治的取向目標、各個利益集團的博弈差別。單一臉譜化與妖魔化的描述,都無法令我們獲得良性的理解和採用正確的立場。
我們今天所處的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日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其中任何一國的領袖們都非常清晰戰爭的代價彼此都無從負擔。雖然我相信我所抱有的謎團可能根本無法解開,因為它所涉及的乃是一個民族龐大與完整的歷史記憶。但是我相信出於理性與邏輯的理解,才是這個時代中面對異族的正確態度。
對於鄰居大國如此絕對地妖魔化與對峙,要麼是愚蠢,要麼是別有用心。

㈨ 為什麼日本叫霓虹國

霓虹取自日本讀音,因為「日本」在日語里讀兩種音,一種是「にほん」nihon,諧音就是所說的霓虹,另一種是「にっぽん」nippon,聽起來很像中文的「霓虹」的發音,所以就戲稱日本為「霓虹國」。

霓虹國,許多人很難與日本聯系在一起,想都沒想過日本還有「霓虹國」這個稱號,因「霓虹國」名稱並沒有歷史淵源。不過之前有部日劇名叫 「ol日本」,發音就是「倪鵬 にっぽん」。

(9)現代的日本是什麼國家擴展閱讀

「日本」名字的歷史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本」,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太陽之國。早於日本與中國接觸前,日本人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やまと」(Yamato,漢語音譯為「邪馬台」,「邪」音同「耶」)和「ひのもと」(Hi no Moto),「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陽之本。

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中國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漢字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認為「倭」字不雅,加之其他原因,而用「和」去代替並使之與「倭」同音(わ/wa),並用漢字「大和」表記日語的「やまと」(Yamato);用「日本」表記「ひのもと」(Hi no Moto)。

後來日語中轉用音讀去讀「日本」,轉變成今日日語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或「にっぽん」(Nippon)。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小野妹子向隋煬帝遞交聖德太子的國書,其中有著名語句:「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以「日出處」自稱。「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

《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宋史》〈日本國傳〉則有另一說指唐太宗認為「倭」字不美,而據其所處東海、日出之地的位置賜國名為「日本」,由孝德天皇在大化革新後採納。

現代日本的正式名字為「日本國」(日本國/にほんこく・にっぽんこく),是世上少數沒有「長寫」名字的國家。在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日本的正式名字為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二次大戰後,在新的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雖然日本國內絕大多數使用日語的情況也是用「日本」去稱呼自國,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轉寫的「ジャパン」,甚至從「Cipangu」(參閱下段)轉寫而成的「ジパング」來代表日本,從而製造外來語的效果,尤其常見於廣告及品牌的命名。

㈩ 當代在中國的民調里,有幾成的人知道鄰國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成了現代版殖民地

現代日本,不能算是美國殖民地的。
殖民地時代過去了。
殖民地時代以英國為代表,它以殖民形式逞強全球。現代美國以美元霸權、軍事霸權稱霸世界,與殖民不一樣,日本算是美國的仆從國,不是美國殖民地。
你也注意到現代日本地位與殖民地地位不同,所以殖民地你前面加了「現代版」。但沒有看到它們本質區別。
以前中國治理周邊,用的是朝貢制,現在看來太滑稽了。其他國家出事,中國要「管」,它們只需進貢一點「貢品」,還可得到豐厚的「賞賜」。尤其是那些國家一旦強大,反過來攻打中國,太不值!
當代中國人,只要接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差不多都知道現代日本實際地位的,也知道日本二戰後由美國佔領的現實,也忘不了日本作為一個鄰國對我國深深的傷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