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屬什麼物種

日本人屬什麼物種

發布時間: 2022-05-30 04:27:34

『壹』 日本的主要人種是什麼人

日本的主要人種是黃種人。

截至2018年4月,日本人口總數約1億2650萬。

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國內總人口為1億2477萬6364人,較2018年同期減少43萬3239人,為連續10年減少。2018年日本出生嬰兒為91.8萬人,連續3年低於百萬。

除東京圈(包括東京都及周邊的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和沖繩外,日本各地的人口均在下降。其中,名古屋圈以及關西圈(京都府、大阪縣、奈良縣、兵庫縣)人口數量減少最多。在日本進行居民登記的外國人較2017年增加16萬9543人,總數為266萬7199人。

(1)日本人屬什麼物種擴展閱讀: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截至2019年1月,日本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1.6萬阿伊努族人。日本的民族構成比較單一,但不能簡單地將其稱作「單一民族國家」。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日本列島上除了人們熟知的「大和人」以外,還生存和繁衍著別具民族特徵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

『貳』 日本人的祖先是哪國人

日本人的祖先是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此外,關於日本島居民的民族來源,目前所認為是從新石器時代日本島才開始有居民,而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後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

日本人的祖先

日本人是由日本諸島的土著居民繩文人和從朝鮮半島遠渡而來的彌生人不斷混血傳承的。

一支由東京大學和綜合研究生院大學等構成的研究隊伍在2012年10月31日聯合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該團隊在至今已經公開的日本本土繩文人、亞洲人和西方人等約460人的DNA數據上追加分析了矮奴和沖繩人等71人的數據。矮奴是從公元前5世紀起就一直居住在北海道等東北部地區的日本原始居民。

分析結果表明矮奴從遺傳學上和沖繩人最為接近,其次是日本本土繩文人、韓國人和中國人。同時也表明繩文人從遺傳學上來看,要比矮奴和沖繩人更接近於韓國人和中國人。

這也就意味著自3000年前起,在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就不斷與來自東亞大陸(主要經過朝鮮半島)的彌生人進行混血,相反南北相望的北海道和沖繩地區的人之間的混血就進行緩慢。所以,在這些地區當地人的遺傳特徵保存下來得就相對多一些。

『叄』 日本人的起源是什麼

實際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於何時,先人來自於何方,在渺茫的史詩和紛紜的傳說中早已不可追尋。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個時間,就開始了向日本的持續且不斷增長的移民遷徙。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及漢人和朝鮮人混合形成。他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於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於社會人類文化研究的鳥越憲教授對外宣布:「對被認為是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泰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嬰兒的臀部有胎斑」。鳥越憲教授就這一發現又強調:「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雲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1988年9月,日本電視工作者同盟抵達雲南,其任務就是拍攝《日本人的起源》。

此後,日本學者們的推論又由「倭人起源於雲南」,進一步演繹為「倭人的祖先為雲南的少數民族」,其范圍與核心,基本圈定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種說法。

持「彝族說」的理由是,鳥越憲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專家到雲南考察後發現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節」,類似日本的「孟蘭盆節」,即在日本的紀伊半島,同一天也舉行「火把節」,而在日本南部紀伊半島的神戶、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表現最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說」的理由是,有日本人驚奇地發現,中國雲南的哈尼族與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萬物有靈」觀念,特別是在諸神中,日本族最有權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煙」都為女性,亦同是太陽神;日本崇拜「穀神」並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也崇拜「穀神」,並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

「傣族說」的看法仍出於鳥越憲、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學者。對於被認為是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的少數民族,他們曾經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在所有嬰兒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時,也在西雙版納傣族中發現了胎斑。所謂「胎斑」,是指在嬰兒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膚出現的青色斑紋。原因是在皮膚真皮上有黑色素細胞,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日本人恰有這一人種胎斑的類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許多人的血型是A型,這一點也與雲南和泰國內地相同……(《雲南日報·大觀周刊》2000年11月15日報道)

1996年開始,中國及日本的一些學者們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調查團」,對中國江蘇省發掘出來的春秋至西漢時代(即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一世紀)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縣繩紋至彌生時代的人骨,進行了三年的對比研究。經過DNA、檢驗分析,兩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證明兩者源自相同的祖先。這就是說,日本人的祖先更確定為遠不止邊陲南疆的中國人。

中日兩國,不但同種,而且同宗。(日本《產經新聞》1999年3月19日報道)

據民間傳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葯,曾派徐福率領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葯。結果沒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沒有完成皇上交辦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條,不如乾脆留下來,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這時的日本仍處在石器時代,大多數日本人蓄著長發,用繩結扎在頭頂,並用一條白布系在額頭上。直到今天,日本人還很喜歡在節日里將白布條系在額前。他們大多為黥面紋身的漁民,漁民們認為下海捕魚時紋身是誘惑魚的一種好辦法。女人們穿的衣服不過是一塊在頸部挖了個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風。人們性格平和,不會嫉妒。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個男人可娶四五個妻子。日本人喜歡喝酒,像馬來人、印度人那樣用手抓取食物。那時他們沒有肉吃,通常吃魚、蔬菜和大米。據說當時徐福便發現日本人長壽,可以活到80到90歲,有的甚至活到100歲。他還發現他們在種稻和捕魚之外,還特別擅長巫術、預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肆』 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都是同一種人種嗎

是,都屬於黃種人。

黃種人,又稱黃色人種、亞美人種、蒙古人種、蒙古利亞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民族),漢地九州(漢族)都屬於黃種人。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於烏拉爾地區、東亞、北亞、東北亞、西伯利亞地區、南亞北部、東南亞及少數在美洲、大洋洲。黃種人約佔世界人口的37%。

(4)日本人屬什麼物種擴展閱讀:

起源

遠古,黃色人種主要講烏拉爾語系、漢藏語系、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古西伯利亞諸語言)、南亞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印第安諸語言、波利尼西亞語族等。在近一萬年前,烏拉爾人橫掃烏拉爾地區。

但後來,由於烏拉爾人的文化過於落後——比如芬蘭人15世紀才出現國家,他們逐漸被排擠到邊遠地區,烏拉爾人很早就開始和白色人種混血,現代烏拉爾人多是黃白混血種,甚至是白人,他們分布在烏拉爾地區。

主要語言是匈牙利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莫爾多瓦語(不是摩爾多瓦),科米語,阿卡利阿語。

『伍』 日本人是誰的種

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提出「日本人的發源地在雲南」的假說。此後,在整個80年代乃至90年代,日本列島興起的「雲南熱」非但無衰減之勢,反而一陣緊似一陣。雲南這片古老而神奇的紅土高原,怎麼突然間就成了孕育日本人祖先的洞天福地?怎麼轉眼就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一、日本列島—「雲南熱」風潮的策源地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2年,佐佐木高明、渡部忠世等一批批日本學者又直奔雲南,他們踏入了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進行了艱苦的實地社會考察。在這批著名的學者中,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的鳥越憲三郎。

1984年2月23日,致力於社會人類文化研究的鳥越憲教授又宣布:「對被認為是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泰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嬰兒的臀部有胎斑」。鳥越憲教授就這一發現又強調:「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雲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1984年夏秋,鳥越憲教授再次率隊抵滇,隨行考察的有大約30餘名著名學者。

1988年9月,日本電視工作者同盟抵達雲南,其任務就是拍攝《日本人的起源》。隨之,日本列島掀起的「雲南熱」風潮也卷到了頂峰。

在一陣陣「熱效應」的沖擊下,我國部分學者聞風而動,他們爭相對日本人提出的「倭人起源於雲南」、「日本的發源地在雲南省」等種種推論進行論證。此後,日本人的推論又由「倭人起源於雲南」,進一步演繹為「倭人的祖先為雲南的少數民族」,其范圍與核心,基本圈定到彝族、哈尼族、傣族(西雙版納)諸族等多種說法,甚而擴展到「佤族說」以及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說」。

雲貴高原諸族,究竟誰是日本人的祖先?

二、「日本人起源於雲南彝族」之「彝族說」

「彝族說」者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命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大海,以求長生不老之葯。遇大風,倖存者抵澶州(今日本九州)後成家業,此為島上最早的日本民族。另據《史記》,秦王室家庭屬羌戎。羌戎歷史遷徒,最後抵達西南,又成為今天雲南彝族的祖先。「彝族說」還認為,因為鳥越憲、佐佐木、渡部等專家到雲南考察後發現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節」,類似日本的「孟蘭盆節」,即日本的紀伊半島,同一天也舉行「火把節」,而在日本南部紀伊半島的神戶、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表現最為集中的地方。由此看,彝族應是日本人的祖先。就「彝族說」而言,當年漂落到澶州的徐福等三千童男童女,其實並非島上最早的日本民族。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山地民族之一。他們長期居住在青藏高原,過著游牧生活。在青海、西藏的廣大草原地帶,分布有「細石器遺址」,部分可能屬於仰韶文化范疇,距今僅有6000年。然而,在出自羌戎的三千童男女尚未渡海之前,彝人的祖先早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就創造了足夠彪炳史冊的輝煌業績。

在雲貴高原的彝州---楚雄的沃土上,曾棲息著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恐龍,而「祿豐臘瑪古猿」化石,則是距今800萬年以前正在形成中的人;上那蚌村的「元謀猿人」,那是距今135萬年到170萬年間的直立人,而「十月太陽歷」則是彝人祖先對世界天文、歷法的一大貢獻;再從2700年前上溯到5000年以前的楚雄青銅文化中,還有迄今世界發現最早的銅鼓---楚雄萬家壩銅鼓。彝族銅鼓隨著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傳播,也曾經由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到蘇門答臘島,又到大洋州的巴布亞紐幾內亞。至今,仍有早先製作粗糙而後加工更為精美的各式銅鼓,珍藏於東京博物館。彝州大地,畢竟是人類祖先的發祥地之一,它有著豐富的最原始的歷史文化的積淀,又有著四通八達的傳播渠道,但是,仍然沒有在血緣和人種諸方面,證明彝族曾經是日本的「祖先」。

在日本列島,「中國山」山脈橫貫本州西部,其餘脈延伸到紀伊半島的腹地京都、大阪、神戶和奈良。紀伊半島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最為集中的地方。半島上每年的同一時節,當地人都與中國西南部的彝族共享著「火把節」的歡樂。從其文化傳播途徑來看,長江上游(金沙江段)和長江支流的清水江,正是從滇川黔等彝族聚居區穿隙而過。那麼,「火把節」習俗的源頭,正好處於金沙江沿岸的雲南北部(含滇東北)、四川南部和貴州西部等三個重要的彝族聚居區,自然,「火把節」習俗也就和長江流域的賽龍舟等等民族傳統節一樣,經由長江沿岸,傳到了日本列島的九州,再經本州或四國,直抵紀伊半島。因為,從長江入海口到九州島前沿的長崎僅460海里,到本州島前沿的下關也僅為550海里。這一傳播途徑,不管我們從當時或今天來看,比之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經由朝鮮半島而輾轉日本,都可謂便捷之道。

由於受南方長江流域文化影響或相處在共同的文化圈內,一部分地域邊緣民族如哈尼族、納西族和白族等,也都有過「火把節」的習俗。

如同哈尼、彝、壯、拉祜、朝鮮、日本等民族都有打鞦韆的習俗的一樣。因此,「火把節」、「賽龍舟」、「打鞦韆」乃至任何一種習俗,都不足以成為某一地某一民族「祖先」的起碼旁證。

三、「日本人起源於雲南哈尼族」之「哈尼族說」

「哈尼族說」者認為:「在70年代,日本學者最先提出自己的祖先是哈尼族」。日本驚奇地發現,中國雲南的哈尼族與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萬物有靈」觀念,特別是在諸神中,日本族最有權威的「日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煙(日神)」都為女性;日本崇拜「穀神」並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也崇拜「穀神」,並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就「哈尼族說」而言,日本族最早的宗教習俗與哈尼族「萬物有靈」、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一樣的。以「萬物有靈」為核心,在日本族稱之為神道,即崇拜自然現象如太陽、山脈、樹木、水、岩石以及生殖的整個過程。這種「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其定義表現為「視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神靈的化身」。值得提出的是哈尼族和日本族早期「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信仰,在整個世界和整個中國大陸各民族中都具有普遍性。一般來講,中國北方部族的靈魂意識,總是和天上有所聯系,中國南方部族的靈魂意識又總是和地下相聯系。因此,在南方的農耕社會廣泛流行的是地母信仰和多神教世界。這樣,哈尼族和日本最有權威的日神都為女性就不足為奇。

在日本早期社會的重要特徵中,無疑是以女權為基礎的。傳說中的皇族祖先就是「太陽女神」。公元3世紀的中國史書記載,日本「女王國」在部落中享有霸權,這種母系制度,應該是日本神話中「皇族是太陽女神的後代」的一種印證。總之,人類的父系氏族社會尚未從母系氏族社會崛起之前,世界眾多的民族主要崇拜女神,這從古印度樹神(女性)雕像,從古希臘文化,從標志出身血緣關系的姬、姜、贏、姚、晏等中國早期姓氏中,我們既可看到母系氏族社會至高無上的尊嚴,又可以從中了解到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東西方不同民族對「女神」崇拜的共性。

在「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中,哈尼族和日本族怎麼又都會崇拜「穀神」呢?在傳說中,日本的太陽女神曾在天上的稻田中任職播種,並將一些種子給了天皇的後裔去種植;在印尼巴厘島,爪哇人的谷種則是地威斯利女神的賞賜物。在東方文化中,泰國的泰族,中國的傣、壯、哈尼等等少數民族都有稻米崇拜,並相信稻米有靈魂。在雲南思茅地區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哈尼村寨在亡者出殯前,要在亡者腳前放一碗紅米飯,飯上置鴨蛋和雙筷供其享用。出殯中,本族本家少男縱列跪拜,八人棺木從其頭上抬過,並由長者邊撒穀子、紅米,邊「叫魂」。何以如此?在東方文化中,人們都相信稻米是女神所賜,既然它有靈魂,則可視為親戚而與之說話,那麼,撒出去的稻米就會將其親人的祈禱和祝願,轉告在天亡靈。

日本人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則以龍樹為神聖。龍樹即落葉喬木的大葉萬年青。哈尼山寨每村必有大龍樹,隆重的「祭龍」活動在各村的龍林里舉行,當「祭龍」進入高潮時芒鑼大鼓轟響,銅炮槍聲大作,鞭炮回盪遠山。哈尼族年年「祭龍」,定期「祭龍」,凡有重大事件,必定「祭龍」。由此看,櫻花和龍樹分別是日本族和哈尼族之聖物。

四、「日本人起源於雲南少數民族」之「傣族說」

「傣族說」都主要有鳥越憲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他們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以及稻米文化、飲食文化等特點和風俗習慣的共性,提出了「日本人的發源地是雲南」的假說。對於泰國西北部的傣族和雲南西雙版納傣族,鳥越憲教授的新說認為:「對被認為是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的少數民族進行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在所有嬰兒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時,也在西雙版納傣族中發現了胎斑。」鳥越憲認為:「胎斑說」已從體質方面證明了我的假說,西歐人命名的「胎斑」如果很早就在雲南和泰國內地進行實地調查,那麼也許可以叫做雲南斑。所謂「胎斑」,是指在嬰兒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膚出現的青色斑紋。原因是在皮膚真皮上有黑色素細胞,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自然,鑒定某一人種的「根源」,僅從皮膚中的色素細胞定論並不足取。然而,鳥越憲還從血液分析中得出力論:「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許多人的血型是A型,這一點同雲南和泰國內地相同。」

我們知道,北方漢人屬於東亞蒙古人種,其體質特徵介於北方蒙古人種和南方蒙古人種之間。而屬阿爾泰語系的日本人則是蒙古人種的東西類型,這一人種類型既有蒙古人種胎斑的類似性,又有蒙古人種血型多為A型的特點。

日本學者還認為,大和的佐咪田古墳中出土的一件房屋紋飾鏡,畫面上亦有干欄式住宅,而西雙版納傣族的這種干欄式建築,至今仍散見於日本部分地區;日本平安時代盛行贅婚,現代也還有這種上門婚占壓倒優勢的習俗,這與西雙版納的婚俗,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在亞熱帶地區,干攔式建築較為普遍。這種建築民居南起菲律賓巴拉幹人,泰國泰族,中國雲南的傣、哈尼族,以及海南黎族,多為干欄式高架住房;至於贅婿婚,除西雙版納傣族外,泰國農村社會和中國雲南滇南哈尼族多有贅婚習俗,如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描述當地哈尼族婚俗「貧則入贅多年,始得攜妻歸」。

五、中國文化是日本人的「祖先」

其實,「日本人起源於雲南少數民族」的「彝族說」、「哈尼族說」和「傣族說」等等假說,均是在日本人種起源的南來說」、「北來說」、「大陸說」等諸多觀點上發展起來的新說。早年,鳥越憲也曾根據胎斑,多次強調了日本族和蒙古人種的類似性,並主張大陸北方是日本人的發源地之一。然而,蒙古人雖有胎斑,卻因其不種稻穀而成不了日本人的「祖先」。於此反證之中,鳥越憲教授等又將調研、取證轉向中國南方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此後,許多日本人類學專家紛至沓來,並分別提出了「彝族說」、「哈尼族說」和「傣族說」等等假說。

但是,在日本列島掀起的「雲南熱」風潮中,日本著名社會人類學教授荻原秀三郎更具遠見卓識。他認為:「研究日本文化不限於一國的民俗中兜圈子。」因此,他研究的出發點不是為本民族找祖先,而是將研究各種文化現象的出發點,放在了中國沿海和南方一些主體民族各種文化的研究中。早在七十年代「雲南熱」開始之時,荻原秀三郎曾多次從朝鮮半島到泰國西北部乃至印尼的巴厘島各少數民族中進行了調查。八十年代,他開始到中國廣西武鳴縣的壯族聚居區,而後又根據「倭人起源於雲南」新說而到雲貴高原。1981年春,他經海南島後再度進入雲南,到各少數民族村落中進行察訪。「過去一直認為純屬日本固有的民俗,在這些地方卻不乏其例」。如日本在春秋特定的日子裡,男女有對歌習俗,特別在日本關東築波山一帶更甚。但荻原秀三郎發現,除雲南哈尼、彝、傣、佤、白、納西等族有此習俗外,台灣高山族、海南黎族、廣西壯族、湖南苗族、貴州苗、侗、布依等族,雲南屏邊苗族,均盛行對歌相戀的習俗。這些人類社會中歷史文化的共性,啟發了荻原秀教授:「如果不把周圍民族特別是中國華東到西南地區民族的習俗弄清,對倭人的研究總會使人覺得立論下得不夠。」

日本由於其島國固有的特殊性質,社會文化便促成外來諸種民族帶入的奇風異俗與當地民風民俗融合而形成今天的共有文化。因此,他既有平原文化,又有著以雲南多種少數民族為代表的山地文化,同時又融合了古越人、吳人、黎族、高山族等海洋文化的遺風。各民族文化在日本島展現著自己的特點,最終形成一種多元的復合文化。這一復合文化是從朝鮮半島南部、中國南方以至西南的雲南,再到緬甸、泰國、印度阿薩姆地區、印尼、菲律賓這一廣大的照葉森林帶之中產生和培育起來的。他以平原文化、山地文化與海洋文化牢固地組合起來,當中既有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為代表的水文化,又有雲南楚雄彝族為代表的火文化的因子,從而成就了十分和諧、相融的「水火文化」。在如此廣大的歷史文化氛圍中,我們還能看出誰是日本人的「祖先」?

日本族的人種起源有種種假說,其目的絕然不是論理誰是日本人的「祖先」,所謂尋找「祖先」,無外乎尋找出亞洲諸民族之間與日本民族存有什麼共通的歷史文化現象,這與民間、民族中找「趙錢孫李」等血緣祖先的提法相去甚遠。但是,這種積極的研究方法,對於缺乏文字記載的日本古代史來說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人發展和借鑒了外國的東西,從而成就了今天的英國文化。如果日本人將源於中國大陸的正統文化和南方少數民族的民情風俗拋棄,那麼,所謂的「日本文化」也就所剩無幾。從漢代開始,日本人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都在大量吸收中國的高度文明,他們的許多傳統價值觀念和文化藝術都源於中國,因此,應該說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祖先」。在中國近代以前,日本人都喜歡用「同文同種」來形容與中國的關系,這就是長期以來日本人為什麼要到中國大陸,為什麼又要到中國南方以及雲南各少數民族中尋找「祖先」的真正目的所在。

『陸』 日本人是什麼人種

日本人是蒙古人種,也就是我們說的黃色人種。

1、日本人主要由和族組成,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居住。日本人雖然屬於蒙古人種,但卻是好幾個民族融合而來。另在北海道有2萬5千多阿伊努族人。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使用日語,語言系屬未定,多數學者認為屬獨立的日本語系。受漢語影響極大。以東京話為標准語,在全國推廣。信仰比較普遍,流行多種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紀經朝鮮傳入後,迅速普及全國。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維新以後曾被定為國教,全國城鄉皆有神社。

炎帝

『柒』 日本人屬於什麼物種

日本人是黃色人種。

黃色人種又叫黃種人,亞美人種、蒙古人種、蒙古利亞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

『捌』 日本人的祖先是什麼

日本人的民族來源:

學術界通常的說法是,大約從新石器時代日本島才開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從北方大陸移來的通古斯人,以後有馬來人從南方渡海而來,大約從公元前一千紀後半開始,就不斷有中國和朝鮮人移居日本。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公元前2世紀的日本,考古學上稱為繩紋式文化時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獵、捕魚,居住在豎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

健身意識:

日本已連續12 年成為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二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許多人懷里揣著冷飯團、喝著生醬油去修建海底隧道和高架橋梁。在惡劣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里,普遍矮小體弱的日本人意識到了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

隨後,日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對國民提出:「加強運動,達到熱能的平衡」、「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充分活動身體,進行合適的運動」等等。強烈的健身意識成為日本人長壽的重要基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人

『玖』 日本人的祖先

繩文人與彌生人相互交流,形成了現在的日本人。

繩文人從一萬幾千年前到約2300年前在日本列島生活。其面部特徵是圓臉、高鼻樑、顎骨發達。他們被認為以狩獵採集為生,途經現在的台灣島和朝鮮半島等地遷徙而來。

科學家提取了基因的人骨出土地伊川津貝冢是大約4000年前到2500年前的遺跡,屬於繩文時代的後期至晚期。從該地出土的動物、魚骨、陶器和石器中可以了解繩文時代的生活情況。

據說彌生人在大約2500年前從亞洲大陸遷徙至日本九州地區,並開始種植大米。其面部特徵是臉長、眼睛細、下巴窄。該人種漸漸地擴展到整個日本列島,在與繩文人等融合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日本人。

(9)日本人屬什麼物種擴展閱讀:

繩文體質特徵基本形態以蒙古人種形態為主同時夾雜著具有明顯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種特徵,也有學者認為繩文人是原始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種,成年男性身高不到165厘米,成年女性不到150厘米。

根據吉林大學教授周蜜與朱泓,中國考古學家汪洋,對舊石器時代繩文人人骨與現代人種對比發現繩文人中應當也分為渡來系和土著系因為在繩文時代前之,日本就已經發現更古老骸骨如港川人及明石原人而這些更古老骸骨其港川人接近舊石器時代廣西柳江人,以美拉尼西亞特徵為主。

而繩文人也應該分為時繩文時代渡來人與日本更古老土著明石原人及港川人混血形成的製作繩文陶器文化居民時代,

『拾』 日本人源於什麼人種

日本大和族源於彌生人和繩文人,另在北海道有2萬5千多阿伊努族人,屬蒙古人種。

1、繩文人

繩文人為日本繩文文化時代的人,繩文時代是日本中石器至新石器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6000年前到3000年前彌生時代前期的居民。這時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居民由於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因此被稱為繩文人。

2、彌生人

彌生人是指彌生文化時代,又叫彌生時代的原始人,約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3世紀中葉,因代表徵的陶器,最初發現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所以稱為彌生人。

3、蒙古人種

根據美國學者孔恩的觀點,蒙古人種的特徵主要是:黃色的皮膚,栗色的眼睛,黑色的直發,體毛及胡須均不明顯,面部平扁,顴骨突出,鼻樑不高,兩眼內角具有特別的毗褶等等。



(10)日本人屬什麼物種擴展閱讀

日本民族來源:關於日本人的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在中國的古代典籍特別是《山海經》中有著若干記載。《山海經》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獻典籍之一,它記錄了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山川地形地貌、物產和民族分布,以及相應的歷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時期(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

其中周朝文獻《海內北經》記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的其它篇章則記述著中國人多次向東海諸島嶼遷徙的事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0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6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4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