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時候的日本是怎麼樣
A. 日本侵華之時,他們本國人民過得怎麼樣呢
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大肆屠殺中國的老百姓,中國當時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中國的老百姓在那個時間段過得簡直是慘不忍睹。那麼發動侵華戰爭的日本在中國掠奪了那麼多的資源,他們國內的居民應該過的很好吧?
日軍後期人員短缺,連15,16歲的孩子都拉上了戰場,而且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日本平民對於這個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讓聽從指揮。而且為了前線的日軍,他們每天平均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任勞任怨。
所以當時日本國內的景象比中國好不了多少,堪稱是慘不忍睹了。可見日本為了打這場仗也是不容易,幾乎快把他們一個民族的力量都給耗盡了。
B. 日本侵略中國時是怎樣一個情況
這個 其實 當時有兩點,影響了日本!
1.是 當時 發展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而日本,美國,德國是這次工業革命的軸心國,所以 當時這三個國家發展要比其他國家好!所以 日本就有了 侵略 各國的基礎!他比別人強 所以也不怕西方各國的干涉,想自己獨吞中國!
2.是 美國爆發 經濟大危機 這次的危機,波及日本 給日本經濟帶來不小的打擊,日本 侵略中國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把這次危機轉嫁給中國!
C. 總結日本侵華的歷史過程中時間節點和事件
1、九一八事變(1931年,開始侵華)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2、七七事變(1937年,全面侵華)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3、淞滬會戰(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4、武漢會戰(1938年,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
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5、日本投降(1945年,戰爭結束)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D. 侵華戰爭中日本入侵者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樣子
歸根結底這些入侵者是罪無可恕的!
日本侵略者不把中國人當人,認為是劣等民族,好比對待家禽動物對待中國人。
日本侵略者為了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洗腦徹底性格扭曲,甚至變態反人類。
日本侵略者目標和目的是明確的,就是佔領中國,轉嫁日本本國危機同時奴役中國。
誠然,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傷亡,但日本侵略者為了它們的目的發動非正義的侵略戰,造成太多無辜傷亡,它們的目的就是消滅和統治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抱有任何希望和好感對待日本人,而且要時刻保持警戒。
E. 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
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主要包括兩個時期,甲午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
1、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
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2、抗日戰爭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5)日本侵華時候的日本是怎麼樣擴展閱讀: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對我國造成的傷害:
從1931年到1945年,是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展開了人類史上最兇殘的屠殺,對中國的物質財富進行了瘋狂的掠奪與破壞,對中國文化遺產進行了罕見的摧殘與毀滅。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研究所卡修躍博士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的損失與破壞是多方面的。
日軍不僅在戰場上給中國抗戰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也使無數無辜的中國平民成為冤魂。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東起海濱,西到重慶,日軍鐵蹄所至,生靈塗炭。
屠刀所向,屍骨成山。從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間,日軍在中國製造了數萬起殺害中國平民的血案,其中較大規模的殺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難的中國同胞達數千萬人。
侵華日軍在中國犯工會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極其廣泛,幾乎佔中國2/3和國土;在時間持續上極其久長,幾乎涵蓋了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開始直其敗亡的14年。
在對中國人民實施的殘殺暴行中,日軍用盡了能夠了想像出來的所有殘忍的手段。日軍對中國人民所採取的殘殺手段,多達250多種。
其中絕大多數為人類理性所無法想像。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些手段,大多數也用在中國婦女和兒童的身上。
戰爭期間,日軍所到之處,瘋狂地掠奪公私財產,破壞文化遺產,開采礦藏森林資源,發行偽鈔,焚毀炸毀軍民用設施,中華民族的物質精華,幾被侵者洗劫一空。
數年來一直進行抗戰時期中國損失問題研究的專家認為,當時中國只有西藏、新疆兩個省級行政區末直接受到戰禍摧殘,其餘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淪陷,或局部成為戰區,許多城市、鄉鎮遭日軍飛機狂轟濫炸。
整個戰爭期間,中國遭受的直接財產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間間接損失達5000億美元。
當然,由於戰爭狀態下的局限,抗戰損失調查不論從時間的完整上,還是從空間的覆蓋上,都極不完全,」「日本侵略戰爭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社會物質財富的破壞與毀滅,幾乎不可能尋出准確的答案。
日本侵略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巨大的傷害,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產生的嚴重阻礙,需要學術界進行深入研究。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它嚴重破壞了中國國家安全、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給中國造成巨大的物質、文化財產損失,對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產生嚴重滯礙作用。
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遭受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為了這場戰爭,付出過像中國這樣慘重的犧牲與代價。
戰後中國政府迫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出於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美好願望,放棄了戰爭損失賠償要求。
但是,中國放棄對日本的戰爭損失賠償要求,並不意味對我們民族所曾受到災難與損失遺忘。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日本軍隊當年在中國犯下的戰爭罪惡與反人道暴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甲午戰爭
網路——抗日戰爭
F. 近代史上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對中國侵略的
近代史:始於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1、《馬關條約》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完敗,簽訂該條約。日本通過它侵佔台灣及澎湖列島,開放旅順、大連多個通商口岸,獲得賠款兩億兩白銀,攫取了修鐵路、設工廠、就地招工和傾銷產品等一系列特權。取得在北京和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駐兵權、旅順大連的租借權、長春至大連鐵路的所有權和「附屬地」的駐兵權,以及在中國開礦山、辦工廠等特權。
2、隨後通過鐵路等便利交通進行資本輸出,將魔爪伸向福建一帶,建立專屬勢力范圍。
3、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日本享受到了《辛丑條約》中的權力。獲得其他列強的認可。
4、一戰後,凡爾賽宮里,巴黎和會上,中國和日本同為戰勝國,日本卻妄圖取代德國,代理山東膠州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借口向德國宣戰,入侵中國山東,佔領青島及膠濟鐵路。
5、1915年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幾乎要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急欲變中國為其殖民地。
6、1927年6、7月間,日本惡跡昭彰的首相田中義一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要》。會後,田中義一在給天皇的奏摺中提出了「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的侵略擴張綱領。
7、「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那天後,東三省淪陷,日本扶植溥儀建立滿洲國(1932年3月),漸漸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
8、《何梅協定》引發華北事變和戰爭危機,日本1935年又策動建立了華北五省「自治」的親日政權。
9、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豐台地區的盧溝橋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製造了又一起震驚中外的侵華事變———「七七」事變,由此發動了大規模的全面的侵華戰爭。至1945年,日軍先後侵佔了華北、華中、華南的許多大中城市和部分農村。
10、1937年7月全國性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和人民在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上英勇抗擊日軍侵略,先後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等階段,歷時8年,至1945年8月,在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下,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
G. 中國近代史綱要 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侵華之路的,詳述
1937年7月7日,一聲槍響震驚中國。從此,不屈的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但是,「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也覬覦已久。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後,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滿蒙積極政策」(世稱《田中奏摺》),瘋狂地宣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田中奏摺》提出的對外侵略總戰略是:第一期奪取台灣,第二期奪取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正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向侵華之路。 1853年,美國軍艦兵臨城下,日本幕府次年結束了持續200餘年的鎖國政策。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將目光瞄向海外,提出向歐美學習,走「富國強兵」之路。這時日本國內的主導思想是:亞洲比西歐落後,應當將亞洲置於「先進」的日本支配之下。日本妄想將其國內的「等級制度」出口到亞太甚至世界范圍內。而此時的中國清朝政府正處在內外交困的時期。歷史發展到此時,日本侵華就成為必然的結果。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給日本(由於不希望日本在戰爭中獲益過多,俄、法、德出面干涉。清政府雖收回遼東半島,但支付了3000萬兩白銀償金。)戰後,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開始躋身列強行列。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又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發動日俄戰爭。戰後,日本將朝鮮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同時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連、旅順的統治權掌握到自己手中,經營「南滿鐵路」,開始侵入中國東北。日本成為亞洲惟一的帝國主義國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乘機向德國宣戰,並迫使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要求,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還得到在中國修路、開礦等許多權利。日本侵略步伐更快了。 1931年,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是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借口炮轟沈陽,至1932年2月,中國東北地區淪入日軍之手。隨後日軍將侵略目標瞄向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日軍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並迫使中方代表簽署《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南100公里的「非武裝地帶」,為日軍打開通向華北的大門。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製造「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駐軍奮起反擊。事後,中共通電全國,號召團結抗日。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宣布准備抗戰。「七七事變」後,日軍先後在華北、華中和華南發動全面進攻。中國從此形成兩個戰場———國民黨數十萬軍隊主要在日軍進攻的正面作戰,是為正面戰場;在日佔區,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開辟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主戰場。 1938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進攻上海,淞滬戰役開始。11月12日,上海淪陷。日本軍部和政府以為佔領南京就可使中國屈服,因此動用20萬軍隊進攻南京。
1938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軍屠殺中國平民和士兵30萬人以上(史稱「南京大屠殺」)。面對日本侵略,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保衛戰等顯示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敵後軍民則開展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廣泛的游擊戰爭,鉗制與消耗日軍,並在1940年進行了「百團大戰」。兩黨相互配合的抗日持久戰,令日軍雖佔領大片中國國土,但無力對中國實行全面進攻,無法實現征服中國的目的。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和廣州,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相持階段。1943年下半年後,中國軍隊逐漸轉入局部反攻。 1945年8月8日,蘇聯宣布對日作戰,隨後出兵中國東北。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
H. 二戰時期,當日軍正在四處侵略時,可日本國內的群眾在做什麼
當時日本國內的民眾,同時也處於為軍隊做好後勤准備的狀態,因為戰爭需要物資,當時國內就加強軍火的生產,還有訓練一些小孩,讓他們可以快速進入戰場,可以說幾乎是全民皆兵了。
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為了能夠擁有大量的軍力,當時日本國內的小孩都會被訓練成士兵,如同機器一樣的進行高強度訓練,希望可以快速的進入戰場,可以看得出日本人的野心勃勃,幾乎已經進入了全民皆兵的年代,而到了最後,依然日本還是無條件投降了,可以看得出戰爭對於任何一方的人民來說都沒有好處,所以還是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
I. 日本侵略中國時,日本人是怎麼對待中國人的
摘要 1937年11月,日軍佔領上海,在南市放火連燒9日,軍民死傷無數,上海5255家中國工廠被占,損失超過8億元。
J. 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國的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餘人入侵我國台灣。1874年10月,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專條》,承認琉球(現日本沖繩縣)為日本保護國,並賠償日本兵費50萬兩白銀。
1894年7月,日本軍艦突然襲擊在豐島海面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重創「濟遠」號和「廣乙」號;擊沉「高升」號運輸艦,造成700多中國官兵死亡,由此爆發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9月,日艦隊在黃海海面襲擊中國北洋艦隊,擊沉4艘軍艦。「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及全船250人,「定遠」號管帶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壯烈犧牲。
1895年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割地賠銀的《馬關條約》。 同月,日本強迫清政府同日簽訂《中日遼南條約》,中國向日本交納3000萬兩白銀,日本才交還遼東半島。
1901年9月,清政府與日、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交出稅務、使館區管理權,並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組織。
1905年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獲得在我國東北南部之特權。 1915年5月,日本以最後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凱接受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1925年5月,日本夥同英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眾舉行集會抗議,遭到鎮壓,47人被打死,200人被打傷,釀成「三一八慘案」。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
1928年6月,日本在沈陽皇姑屯車站炸死奉系軍閥張作霖,製造「皇姑屯事件」,陰謀奪取東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擁兵50萬的東北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日軍強占我國東北,在3個多月時間里佔領我東北全境,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處橫屍遍野,使我三千多萬名同胞淪為日軍鐵蹄下的奴隸。
1933年1-5月,日軍先後佔領了熱河、察哈爾兩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進逼北平、天津,並於5月31日,迫使國民黨政府簽署了限令中國軍隊撤退的《塘沽協定》。
1935年11月,日本唆使漢奸殷汝耕在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冀東22個縣宣告脫離中國政府管轄,淪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學生爆發「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也就是「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之後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 1937年8月,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
1937年8月底,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開赴晉東北,利用平型關天險設伏,在9月24日一舉殲滅日軍坂垣師團一部1000餘人,取得「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日軍突破中國守軍長城防線後,分兩路合擊太原。中國第二戰區急調10餘個師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區組織防禦。八路軍各部全力在正太路以南配合友軍作戰,「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爆發。
1937年10月,日軍侵佔大同後,繼續向南進犯太原。為配合國民黨軍在忻口的防禦作戰,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命令第358旅第716團深入日軍側後。
在代縣的廣武、雁門關、太和嶺間 賀龍和周士第、關向應等在雁門關前線,破擊大同經代縣、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擊日軍運輸隊,截斷日軍補給線。取得「雁門關大捷」。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上海後,繼續向南京進攻。國民政府暫遷武漢,中國軍隊進行了「南京保衛戰」。 1938年3月,中國軍隊為守衛徐州與日軍進行了「淞滬會戰」,戰役歷時兩周,殺敵逾萬,國民黨軍取得了抗戰後的一次重大勝利。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並在城外製造數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數名五歲小女孩被奸殺掏心生吃,令人駭然。 同年6月,日軍攻佔開封,導致花園口決堤放水,豫、皖境內17個縣成為一片汪洋,140萬人無家可歸,數十萬人被淹死。日軍還在蘇北決運河大堤,致使蘇北數縣成為澤國。
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廣大地區,與進攻武漢的日軍進行了「武漢會戰」。此戰,中國軍隊出動兵力100萬,日軍出動兵力35萬。戰役結果,日軍傷亡近4萬人,但武漢最後失守。
1939年11月,日軍攻陷南寧。 1939年12月,日本與汪精衛在滬簽訂把中國完全變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興關系調整要綱》 。
1944年4月,日本發動「豫湘戰役」 至1944年8月,先後佔領鄭州、長沙、衡陽等地。1944年9月,日軍發動「柳桂戰役」。
(10)日本侵華時候的日本是怎麼樣擴展閱讀:
日本投降過程:
1944年12月,日軍攫取了大陸交通線。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茲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
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被抓到日本的華工大約1000多萬,從1874到1945日本侵華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