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多少中國古董
⑴ 日本侵華掠奪了中國多少文物
日本人掠奪了中國多少文物?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誕生了無數物質財富。自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大批國寶級文物被掠奪,至今流失海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上47個國家超過兩百家博物館中,就展示著164萬件中國國寶,散落在海外民間的中國國寶則是少是館藏數量的十倍。
日本是第一個掠奪中國文物的國家。
日本開始掠奪中國國寶始於明代,不過當時倭寇掠奪的文物數量不多,價值在當時也不算太大。真正開始大規模的掠奪中國文物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將司令部設在北海靜心齋,大肆搶掠北海文物,萬佛樓內大小一萬尊金佛被悉數掠走。清末民國之時中國一片混亂,加之尚無文物保護制度,導致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敦煌發現的四萬件古代文書,其中約有一千卷流入日本,收藏在龍谷大學、大谷大學、天理大學、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基本都是大谷光瑞探險隊的橘瑞超等人勾結道士王圓籙運到日本的。
中國文物的最大浩劫就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統計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而流失民間的文物已經無法估計了。流失海外的三萬枚甲骨片,就有1.3萬枚被掠至日本。中國作為戰勝國,僅僅收回了從周口店出土的十箱化石、3.5萬余冊古書以及張學良收藏的絹制古畫58卷。
日軍全面侵華時期,對中國文物的摧毀更是影響深遠,日軍甚至於1939年將雍和宮前三座牌樓的金絲楠木大柱更換成水泥柱,導致牌樓光輝頓減,而將換下的楠木柱運到日本,據說用其在名古屋建立了幾座居室,由此可見日軍對中國文物掠奪的一斑。
現代統計海外失落名畫已查錄的有2.3萬件,其中在日本的就有1/3。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九萬多件藏品中,包括上萬件中國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畫,可謂無所不包。日本各地的博物館中,中國的文物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日本一千多座公私博物館幾乎都有中國藏品,數量應該在數十萬件。
中國自2003年7月開始啟動國寶工程,宗旨是搶救流失文物、保護文化遺產。就目前而言,面對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迴流主要有三種形式:回購、討還和捐贈。
回購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大多是民間富商捐款給博物館購買,或者民間藏家自己購買。近年來中國文物在世界市場迅速升溫,中國藏家購買實力也大大增長,對於購迴流失在外的國寶很感興趣。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牽頭舉辦的「國寶工程·海外淘寶行動」2006年5月已經在日本展開。但在當年的日本全國古玩博覽會上,中國「淘寶兵團」的收獲並不大,因為日本人似乎沒打算將中國的國寶拿出來。
⑵ 日本博物館里有哪十件中國國寶級文物呢
我國近代以來,屢遭列強入侵,國內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最典型的要屬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當年圓明園號稱萬園之園,園內文物數不勝數,至今歐美一些國家的博物館中,仍藏有不少圓明園文物。
但真要算收藏的中國文物數量,日本其實並不輸歐美。畢竟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自古以來就對中華文化極其嚮往。清王朝閉關鎖國之後,中國日漸沒落,日本卻逐日東升,漸漸對中國起了覬覦之心,在那幾十年裡,我國文物被大量秘密運往日本。
至今,流落日本的中國文物,數量大約有幾十萬件,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質量堪稱國寶!
今天就細數一下流傳到日本的中國國寶級文物!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代建窯的黑釉茶盞,為當時文人鬥茶所用。因曜變天目的不可預測性,這只曜變天目茶碗為傳世孤品,堪稱舉世無雙。
⑶ 在日本有多少中國文物
日本是藏有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品與歷史文物最多的國家之一,不僅門類豐富,品種齊全,品質殊勝。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
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
是日本博物館中展出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
也是日本掠奪亞洲國家文物的證據。
博物館工作人員佐佐木說,
整個博物館大約有10萬件藏品,
其中,來自中國的藏品大約有1萬件,
除了日本本國展品外,
就中國展品最多了。
⑷ 抗戰時期,日本究竟盜走了我國多少文物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長河當中,所留下來的珍寶是數不勝數的,不過在清朝末年的時候,由於清政府的衰敗,導致越來越多的列強開始侵入我們這片土地,同時在侵入的過程當中,他們掠奪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據有關數據統計,僅僅只是在抗日時期,中國就有高達360萬件的文物流失在海外,而日本曾經展出的中國文物更是高達80多萬件。
除了這些藝術品以外,還有一些更為珍貴的東西,比如說元際禪師的肉身,在抗日戰爭時期也被日本侵略者運回了日本。雖然說目前隨著我國日益發展,中國也在日益壯大,但是這些流落在海外的文物一直都是祖國人民內心當中的牽掛,這些文物不僅僅是我們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曾經的那一段歷史的見證。對於中國人民來講,他們不僅僅只是一件器物,而是具有著獨特意義的東西。
⑸ 中國流落到日本的寶物有多少這些寶物有著怎樣的價值
在日本中國的文物很多很多,真的數不勝數。其中中醫中葯是活寶,榫卯結構的建築工程技術也是活寶。
⑹ 日本侵華究竟掠奪了中國多少文物
從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在兩次侵華戰爭期間劫掠的中國文物數量到底有多少?從中國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
要給出一個精確的數字,並將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羅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許,這將是一個永遠無法揭開的謎,也是留給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永遠的痛。畢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奪、敲詐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煙海,即使進行系統統計也難以完全囊括。本網整理這些被掠奪的文物資料,簡要梳理出其中較為重要的文物並將其展示出來供網友參閱瀏覽。
近代日本走上侵略道路後,對於中國以怨報德,狂妄地宣稱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威於四方」,於是近鄰中國便成了其實現野心的最佳選擇。
在對中國的文化侵略方面,日本步西方列強後塵,而且顯得更為貪婪,一面肆意摧殘我國的文化事業,一面又不惜採用種種卑劣手段,大肆掠奪我國文物,為害尤烈,造成了中國文化遺產的巨大損失。
《喪亂貼》
日本皇室收藏的王羲之的《喪亂帖》。因世人絕少得見原作而真假莫辨。有專家指出,如果「書聖」王羲之尚有一件真跡存世,非《喪亂帖》莫屬。這件「寶物」是1300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傳到日本的,雖然有人說是鑒真大師東渡時帶來的,但是並沒有確鑿證據。此外有王羲之的《孔侍中帖》,收藏在東京前田育德會,被列為日本國寶。
分別存放於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是京都西本願寺宗主大谷光瑞派遣的探險隊上世紀初在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孔雀河流域發掘出土的,由於是與王羲之同代的作品,被認為對了解王羲之書法的真實面目具有重要意義,現在收藏在京都龍谷大學學術情報中心大宮圖書館。歐陽洵《化度寺碑》(翁方綱本)是唐拓孤本,現收藏在京都大谷大學,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和褚遂良的《孟法師碑》也是唐拓孤本,現在收藏在三井紀念美術館。
流失故事: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後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後由於多種因素我國沒有再繼續追討。
中華國寶: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1968年正式開放,設10個陳列室,分綜合陳列、中國藝術等部門,每年只輪換展出館藏品中的一小部分。一號展廳是名為「中國雕刻」的特別展覽,26件南北朝與唐代的文物,大部分是來自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石佛。此外,東洋館一層還有一些特別專題,展示中國文物與東南亞文物之間的文化淵源,比如銅鼓、青花瓷。
東洋館的第二層可以說就是中國專館,一共五個陳列室,其中四個為中國考古,剩下一個是中國繪畫書法。中國考古的第一陳列室是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蓋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品種。陶器部分,歷史脈絡清晰,縱向延伸完整。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環、玉飾,二里頭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佩玉、龍紋佩玉、玉龍、玉魚、玉鳥,戰國時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龍紋玉等。
「中國考古」的瓷器陳列室一共有33件從三國時期到唐代的加釉彩陶器及43件宋代到清代的瓷器。尤其是元、明、清瓷器陳列,幾乎就是一部景德鎮陶瓷發展史。此外,這里還單獨辟出清代犀角、中國漆工等專題展覽。
⑺ 中國流失的八大頂級文物,為何成了日本的國寶
如果要問除中國之外,哪個國家收藏中國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時光,到現在留下了相當一批珍寶。!可你是否知道,由於眾多周知的原因,中國有多達10萬件文物(不完全統計)在日本,其中多件還被列為「日本國寶」!
8.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被列為「日本國寶」),軸,絹本,水墨,淡設色,南宋梁楷作,縱111.3厘米、橫49.7厘米,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雪景山水圖》 描繪兩個身著白色披風、頭戴風雪帽的騎驢人穿行山谷的情景。水邊兩棵老樹,其虯曲的枝乾和稀疏的樹葉,是以細致的筆法刻畫出來的。畫山石仿北宋范寬的筆法,以簇點畫密林;而山體皴筆甚少,在以淡墨渲染的天空的映襯下,給人以白雪皚皚之感。整個畫面呈現出荒涼蕭瑟的氛圍。在畫幅左下角寒溪邊緣有「梁楷」的落款。此圖不失為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
⑻ 日本至今有多少中國的文物
這個沒法統計,因為在日本明面上的和沒露面的中國文物肯定有不少,連日本都不一定知道多少
⑼ 中國流失到日本的文物有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開進北京,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光顧了中國很多大城市。別的不說,列強兩次入侵搶走的文物就數以百萬計,以致百餘年後的今天,大家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英國或者法國的某個家庭發現了一件價值不菲的中國文物,拍出多少錢之類的。
抗戰舊照
人們都知道當年日本在我國東北修了滿洲鐵路,後來日方有人透露,參與修建鐵路的日本人,很多都是歷史文化或者考古方面的學者。他們以調研地理環境為借口,摸排中國境內的文物和古跡。當年在日佔區,到處都有日本的調研隊。如此大規模的文物古跡調研活動,只怕中國幾十年來還沒日本人當年搞得好。所以說去日本學中國歷史,是半點不誇張。
《順治遷都》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借用一個朝鮮人的口吻對日本人說:「你們的大名是日本人,但我喜歡叫你們海盜……海盜,只能漂泊在海上。」我極贊同這句話,日本人倒是想上岸,終於還是被趕回了海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