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元朝和日本的戰爭雙方死亡多少人

元朝和日本的戰爭雙方死亡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6-06 03:25:04

① 我想問元朝1279數十萬大軍入侵日本,算不算侵略戰爭那又算不算是中國對日

關於元朝入侵日本!讓人深思![轉帖]
文章來源:alotof復制

關於十三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重失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籍都有記載,不過最原始的紀錄來源不外三處:一為元帝國的記載;一為朝鮮的記載;一為日本的記載。這三種記載都有偏頗,相互矛盾處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證,又有考古發現作旁證,互相比較之後我們不難發現真相。其中朝鮮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戰爭沒有太多利害關系,因此他們的記錄更可信些。

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起因於日本不肯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納貢,高麗國王也致書日本人要求他們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冒犯,君臨天下的蒙古大汗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武裝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次進攻日本時,南宋尚未滅亡,忽必烈僅控制了北方中國,當時元帝國正集結重兵准備南征,用以進攻日本的軍隊並不多,漢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執意要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可汗的權威外,還有許多更實際的考慮。蒙古大汗雖富甲四海,可因為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於理財,蒙古帝國的財政時常捉襟見肘。忽必烈之前的兩位大可汗貴由和蒙哥都以揮霍無度著稱,他們購買奢侈品主要以貴金屬支付,對部分拖欠的債務甚至以未來的戰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激戰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日本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產地和出口國,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裡無疑是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朝鮮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元軍航行至博多灣,首先攻佔並蹂躪了對馬島和壹歧島,然後分三處在九州登陸攻入內陸。三路入侵軍隊中,一路為主力,兩路為策應,主力部隊的登陸地點大約在長崎附近。

面對第一次「蒙古來襲」,日本鐮倉幕府調集部分正規軍迎戰,九州沿海各藩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慘烈的戰斗進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戰術較為落後,在開始的戰斗中蒙受巨大傷亡,但他們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軍的推進。在相持了幾天後,日本人漸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於是開始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隊尤為英勇,他們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列陣沖擊敵人,與敵軍貼身近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復亨在激戰中陣亡,元軍折損大半後退回海灘依託回回炮防守。至此元軍傷亡慘重,進展無望,他們的敗局已不可避免,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用盡,元軍無力繼續守住陣地,他們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路上,元軍的艦隊遭風暴襲擊,遭受了一些損失,不過大部分船隻安全回國。此次戰役日本史稱「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東亞第一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勇氣都不遜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在戰斗中主要負責近戰,他們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沖擊而損失慘重。故而高麗人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劍與日本刀一碰即斷。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小一些,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威力強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刀具製作技術世界一流,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出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古代最優良的鋼按性能排列依次為大馬士革鋼(鑄造花紋鋼),日本鋼(暗光花紋鋼),馬來鋼(焊接花紋鋼)。中國最好的鋼(鑌鐵)其實也是一種焊接花紋鋼,不過性能沒有馬來鋼那樣出色,中國最好的刀劍一般由進口的馬來鋼製造。大馬士革鋼為高級合金鋼,冶煉技術復雜,成本高昂,具體製造技術已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一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為烏茲鋼刀,產於印度,其次為斯切爾彎刀,產於波斯。斯切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極盡精緻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愛物。相比之下,日本鋼其實並無太大特色,日本戰刀的優良性能主要來自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製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擁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論:若論吃苦耐勞,當時的蒙古戰士無人可敵,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喝馬血維持生命。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第一,一般只帶很少的給養,士兵的吃穿問題主要通過掠奪戰爭地區的平民解決。可這次戰爭中蒙古人偏偏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他們一直未能突入內地居民區,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十分高明,當然這也需要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做後盾。

第一次侵日戰爭結束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已領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乾脆地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在統一中國之後,他便著手准備第二次海上入侵。軍隊由中國各地,蒙古和高麗招集至沿海地區接受登陸作戰訓練,遠征軍的糧秣補給也源源不斷從全國各地徵集,同時高麗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也晝夜趕工,製造大小戰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遠征准備自然無法保密,日本人嚴密偵視元帝國的動向,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來襲」做了充足的戰爭准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北條時宗對鐮倉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遠勝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夠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徵用民夫於博多灣一帶敵人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構築了一道石牆,用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人進攻日期臨近時,北條宗盛和北條宗政分別率精銳武士軍開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布防,北條宗政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斗的主力。同時九州各藩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區的武士也趕來參戰。

公元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朝鮮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毀。六月上旬,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艦隊在九州外海會合,之後元軍開始登陸作戰,登陸地點九龍山距上次戰爭主力部隊登陸的地點不遠。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本軍隊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還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擊擊潰了高麗軍主力,高麗軍統帥洪茶丘被俘殺,幾名蒙古高級指揮官也相繼陣亡。激烈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牆。到七月下旬,元軍的糧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時無論蒙古人還是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次戰爭的結局將和上次相同,會以元軍的撤退收場。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艦船基本被毀,北方艦隊的艦船也損失大半。北方艦隊剩餘的艦船搭載指揮官以及部分蒙古軍和高麗軍逃離戰場駛返高麗。南方軍的指揮官和部分高級官員眼看回天無術,也只得丟下大部隊,乘南方艦隊殘存的幾艘船逃離。此時九龍山的海灘上尚留有近十萬元軍,這些人失去了補給和退路,又無力突破日軍的防線,現在只得等死。三天後,日本人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然後縱兵攻擊。元軍大部被殺,剩餘的兩萬多人作了俘虜。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准把俘虜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為部民(賤民)。今天的博多灣還有一座名為「元冠冢」的小山,據說是當年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在這次慘敗中,南方軍只有三名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一艘小船,幸運地漂回中國。忽必烈透過這三位倖存者終於知道了戰敗的真相,此次戰爭的副統帥範文虎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弘安之役」,此次戰爭日本人投入的軍隊論質量和數量都遠勝過「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戰術上沒有絲毫的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強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勝過他們,尤其在裝備和戰技方面。日本人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也在於武士的鐵甲,據說只要距離稍遠,蒙古弓箭就無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脫產,自小開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技勝過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記載稱日本人擅長單打獨斗,這可以和日本人的說法相印證。日本人對元軍中的漢人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不過漢人打仗不行,做奴隸倒合適,因此日本人最後赦免了部分漢人。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次戰爭中的八年間隙期間,日本人似乎改進了他們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時,蒙古人發現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從保留至今的圖畫看:日本人的長弓與當時最先進的英格蘭長弓有幾分相似,長約一點五米。由於日本人本來就很矮小,畫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們所持的弓還短。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戰術也和英國人相似,都是以重騎兵(武士)為突擊主力,輕步兵和弓手負責保護兩翼和壓制敵人。

關於日本參戰軍隊數量,各方的說法都很模糊。後來的一些中國野史稱第一次戰爭日本投入十多萬軍隊,第二次戰爭則有四五十萬日軍參戰。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也絕不可能。當時的九州總人口不過幾十萬,即便全民動員也不會有十萬兵力,況且並非九州所有地區都派兵參戰。兩百多年後的戰國時期,日本的財富和人口都遠勝過十三世紀,戰國時期幾場著名的大戰,各方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日本的軍隊數量不多,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人較崇尚精兵。我個人的估計,第一次戰爭日本軍隊約一兩萬,第二次可能是五六萬,反正不大可能超過十萬人。

元帝國對日本兩次入侵的概況就是如此。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許多愛國者對蒙古人的失敗深感惋惜,他們總結了不少教訓,認為如果元帝國能避免這些失誤,本可以征服日本,這樣亞洲歷史就要改寫。這些教訓較有道理的有四條:
第一, 不應該由範文虎這樣的庸才做統帥;
第二, 遠征軍應多配備馬匹;
第三, 遠征軍應配屬「回回炮」;
第四,軍隊的規模還不夠大。下面我分別說說這四點。
先說說範文虎,范不過是副統帥,真正的統帥是右丞阿塔海,不過他沒有親臨戰場,實際的統帥是兩位副帥,一為範文虎,一為蒙古人唆都。範文虎只指揮新附軍,其他部隊都由唆都指揮,可以說所有精銳盡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實際上的統帥。但蒙古人沒有海上作戰經驗,因此範文虎有時成為實際的指揮。範文虎和唆都在軍事上的才能確實平庸,但在此次戰爭中他們並沒有犯什麼特別愚蠢的錯誤。颶風來臨之前,範文虎已有所預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揮的部分艦只駛入較安全的峽灣躲避,結果總算保留了幾艘完好的船隻供高官們逃命。不過後來追究起責任來,身為漢人的範文虎當然首當其沖被處死,唆都所受的處罰不過降職而已,在某些「愛國者」眼裡範文虎自然成了歷史罪人。

再說說馬匹,遠征軍只配備少量馬匹,主要是基於以下的考慮:渡海登陸作戰時,戰馬所消耗的給養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說:如果給參戰的四萬多蒙古兵都配上戰馬,他們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輔助部隊了。另外日本人用於阻擋騎兵的石牆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提供更多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灘上四萬多蒙古騎兵是否比二十多萬混合步兵更易於突破日本人的石牆呢?我認為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謂「回回炮」,並非如許多愛國者所想,它其實跟中國關系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拋石機(catapult),公元前八世紀由亞述人最早使用。之後西亞和歐洲各民族不斷改進,到公元二世紀初的羅馬圖拉真時代,拋石機的機械結構已十分完善,它成為羅馬工程兵的制式裝備。公元九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化學家改進了拋石機的投射物,使拋射後的燃燒效果遠勝從前。拜占庭的敵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艦隊吃了幾回大虧之後也開始仿製和使用拋石機,成吉思汗的一位駙馬就是在與花剌子模人作戰時被拋石機的彈丸擊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為巨型拋石機,由俘獲的阿拉伯工匠製造。這種回回炮用艦船運輸十分困難,元軍如果要運載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減少運送的戰斗兵員。這樣回回炮的作戰效果是否能補償士兵減少的損失,我還不能確定。不過我想:即便回回炮發揮作用,也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
事實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時,蒙古艦隊倒裝備了幾具回回炮,原打算用於海戰,可預期的海戰並沒有發生。當元軍退守海灘時,這幾具回回炮也用於轟擊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並不知道,有野史稱「大敗日軍」,我覺得這說法不大可信。從後來忽必烈拒絕為遠征軍配備回回炮來看,其實戰效果不會太顯著。
如果元帝國往日本投入更多的軍隊,比如說三四十萬,元軍確有可能突破石牆,攻入九州內地。但想要進一步征服日本,我認為不可能。大家恐怕忘了一條基本的常識:小國面對強國的威脅想保持獨立,它不必擊敗強國,只需讓強國意識到侵略自己得不償失即可。而這一點,日本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日本人也不會向侵略者屈服,他們會堅壁清野,不斷襲擾。這樣入侵的大軍會和美洲革命期間的英軍一樣,所有的人員,武器和糧秣的補充都得依賴漫長脆弱的海路運輸。即便以中國之大,也無力長期承擔這樣的戰爭,元軍最終的結局只會是退出日本。

事實上,忽必烈確實准備第三次更大規模地入侵日本,他命令阿塔海負責征日准備,阿塔海動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製造更多的艦船,召集更多的部隊,徵集更多的兵甲給養。然而,在准備了幾年後,元軍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敗終於使忽必烈意識到進攻日本不可能有任何好處。忽必烈最終降旨宣布:為了體恤民力,征日准備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鄉。忽必烈的舉動等於承認了自己過去十多年對日政策的失敗。但無論如何,與歷史上許多偉大領袖相比,忽必烈承認錯誤的勇氣令我欽佩。忽必烈去世後,他的孫子鐵穆耳(成宗)改變對日敵視政策,恢復中日通商,蒙古人終於能通過和平渠道獲得日本的白銀。

元帝國在安南的失敗也可以從另一側面證明當時的蒙古人不可能征服日本。安南軍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遠不如日本人,也沒有日本人的地利,不過他們奮勇抗敵的勇氣倒和日本人相似。據說所有安南軍隊的手臂上都刺有「殺韃」二字,以表明自己拚死殺敵的決心。由於中國和安南之間沒有大海阻隔,蒙古大軍能輕易突入安南腹地,在整個安南戰爭中,安南的任何地方蒙古人都能不費力攻佔。但安南軍隊在初期遭大敗後即避開正面戰斗,不斷組織小規模襲擾,蒙古人損失慘重,南征副帥唆都(就是前述的侵日統帥)也遭伏擊身亡。安南戰爭曠日持久,元軍的人員兵器和糧草補充在中國引起了巨大的財政危機,最終忽必烈不得已將軍隊全部撤出,承認了安南的獨立。

高麗人反抗蒙古人的戰爭更為艱難,從十三世紀初蒙古人征服高麗起,高麗人的反抗就沒有停止。高麗人時降時叛,屢敗屢戰,抗戰最艱難時,高麗王浮於海上,拒不投降,也拒不和談。最終鐵穆耳意識到高麗戰事若不結束,朝鮮半島會成為帝國流血不止的傷口,在佔領高麗七十餘年後,蒙古人從大部分高麗地區撤出,承認了高麗王對朝鮮大部的統治。元帝國亡於明王朝之後,朱元璋像當年的忽必烈一樣,也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稱臣,日本人的反應也和當年一樣,他們拒絕了明帝國的要求並殺了來使。面對同樣的冒犯,朱元璋比忽必烈冷靜得多,他沒有負氣出兵,只是下令禁止與日本通商。為了避免子孫重蹈忽必烈的覆轍,朱元璋在一篇《大誥》(政治遺囑)中將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列為「永不征伐之國」。

綜上所述,日本,越南,朝鮮等人口只有中國人幾十分之一小民族,它們的能擊退蒙古人的入侵,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但無論如何,這些小民族的成功無疑增加了我們漢民族的屈辱感。出於大家不難理解的原因,我們對越南人和朝鮮人的成功盡力淡化。而對於日本人,由於他們曾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講述他們如何英勇抗擊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由於有「神風」的存在,許多愛國者遂順理成章把日本人能保持獨立歸咎於運氣。事實上,「神風」確實幫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沒有「神風」,日本人同樣能擊退蒙古人。要駁斥「神風說」,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神風」之前,日軍和元軍已激戰近五十天,元軍遭重創,而且完全被日軍壓制。
最後再說幾句:關於當時的中國和日本,某些現代中國學者和所謂愛國者的表現實在是令人作嘔,這里簡述其中兩項。
其一是扯大旗作虎皮,亂認祖宗。元代明明是中國人遭異族征服的時期,在元帝國的四等居民中,作為中國主體的漢人地位最低,按照蒙古律法,蒙古人殺死漢人與殺死別人的驢子同罪。許多當時地位遠比中國人高的民族,如俄羅斯人,朝鮮人,維吾爾人,他們的後裔都將蒙古統治時期視為民族的恥辱。而許多大喊「愛國」的中國人,卻將蒙古人的統治視為無上的光榮,借蒙古人的軍功來裝點自己所謂的「民族自豪感」。成吉思汗這個不會講一句漢語,視中國人如糞土的半野蠻人也被許多愛國者認作中國人,捧為「中華英傑」。成吉思汗如果知道自己死後會有這樣多下賤的奴才自願為他舔屁股,不知會做何感想。
其二是竭力醜化別人,為自己的懦弱開脫。當時的日本人,越南人,朝鮮人都是英勇頑強的民族,他們光明正大地擊退了統治半個世界的可怕強敵。可我們的某些史書總是盡力誇大他們的短處,以暗示他們其實跟中國人並無差別,不過更幸運而已。講到安南的戰爭,許多史書著重說安南軍如何低劣,不敢正面迎戰,蒙古軍如何威武,如何攻城略地,後來蒙古人又如何不適應熱帶叢林,如何瘟疫流行,等等。我想:明眼人都明白,當時的安南人如果跟蒙古人逐城硬拼,那才是白痴。其實若論抵禦蒙古人的地利,南宋絲毫不比安南遜色,因為中國的南部地區江河縱橫,湖泊與水田密布,是機動騎兵最難以發揮的地域。至於元軍在日本的失敗,許多中國史書把這完全歸功於颶風。隻字不提日本人的英勇抵抗,卻憑想像大肆編造和渲染日本人如何恐懼,如何奔走呼號,如何絕望祈求上蒼,等等。

我們的民族在歷史上飽受凌辱,這自然有外在的原因,可更大的原因在我們自己身上,這需要我們認真反省。可有些所謂的愛國者不肯面對事實,倒熱衷於強奸歷史來尋求快感。我個人的看法:「神風」這類意淫謬論的廣泛流傳,才是我們民族的真正恥辱。
另有一說:

蒙古帝國於1259年完全征服高麗王國後,聽說在更東方的大海上,還有一個日本帝國,便於1266年,派遣使節前往招降。日本當時是龜山天皇在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蒙古帝國這回事。對這種來歷不明的使節,自然不予理會。這種冷淡態度,引起兩次無妄的災難:
第一次,1274年,元兵團一點五萬人,在蒙古大將忻都、高麗大將洪茶丘率領下,乘戰艦九百艘,從朝鮮半島合浦港出發,攻陷對馬島,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陸。日本集結十二萬人抵抗,死傷慘重,但堅守不退。後來元兵團的箭用盡,無法補充,只好撤回。
七年後的1281年,即宋帝國亡後第二年,大汗忽必烈在高麗王國首都開京(朝鮮開城)設征東司令部(征東行省),由蒙古大將阿刺罕擔任總司令(行省右丞相)、漢人大將範文虎擔任副總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兩路,在對馬島上會師。會師之後,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書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範文虎企圖由他來完成這件英雄事業,沒有等阿塔海到達,即行進軍,在日本平壺島(長崎北)登陸。計戰士十萬人,戰艦四千四百艘,漫天遍海,旌旗蔽日。日本第一次面對著這么強大的敵人,全國震怖,自知不能抵抗,唯有奔走呼號,祈禱上蒼拯救。這時候是陰歷七月,正逢西南太平洋上台風季節(內陸人民不可能了解台風所帶來的可怕破壞力,即令二十世紀,二十萬噸以上的船艦,得到台風消息,都要躲避)。當日本慌張失措,朝不保夕之際,台風適時而至。八月一日,突然間海上風浪大作,暴雨傾盆,四千四百艘戰艦在怒風駭浪中,四處飄散,像鴨蛋殼一樣,互相被撞擊粉碎,或被波濤吞噬,幾乎全部沉沒。戰士屍體,漂滿海面。軍儲糧秣以及弓箭武器,都在艦上,也全部喪失。這次台風歷時四天,八月五日,好不容易風雨停住,範文虎發現他已無法收拾這個殘局,就把已經登陸駐扎在五龍山下的約十餘萬人的部屬,全部遺棄。自己和一批高級將領,乘上殘余的幾艘戰艦,悄悄逃走。十餘萬人的登陸五龍山部隊,當發覺被他們的統帥遺棄時,好像被遺棄的孤兒,相對大哭。但他們立即組織起來,推舉一位張百戶(營長階級)當司令官,伐木作舟,准備逃回。但時間已不許可,八月七日,日本反攻,登陸五龍山部隊奮戰兩晝夜,箭已射盡,糧也食盡,結果是六七萬人被殺,未死的二三萬人,於八月九日被日軍驅到八角島,凡蒙古人、高麗人、中國北方人(漢人),全部處斬。只留下中國南方人(南人),日本稱為「唐人」的,免死,充作奴隸。登陸五龍山十餘萬部隊,只有三個幸運兒逃掉,分別偷乘破爛的漁舟,漂回中國。然而,最悲慘的是,這件全軍覆沒的悲劇,竟沒有引起責任問題。範文虎向忽必烈報告說:「我們到了日本,正准備攻擊太宰府時,不料暴風把船摧毀。我們仍然照原計劃行事,可是某將領某將領(這些人都被遺棄在五龍山下,死無對證),不聽指揮,率軍先退,大軍只好跟隨。全體戰士於回到合浦港後解散,已備回本鄉。」忽必烈相信他的話,逃回的三個人雖拆穿了他的謊言,死難者的家屬雖向政府申訴,但這聲音是太微弱了,忽必烈根本聽不到,蒙古帝國高階層已開始腐爛。

——這一陣台風拯救了日本,日本感謝它,稱它為「神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組織自殺飛機,即稱「神風特攻隊」,希望神風第二次降臨。結果雖然失望,但可看出這次台風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檢查蒙古帝國東征失敗的原因,我們認為可歸納為三項:一、將領們統大軍渡海作戰,卻沒有一個人對海洋氣候了解。二、任用人類渣滓範文虎當統帥。三、在出發時,忽必烈拒絕配備馬匹和回回炮,否則登陸五龍山部隊可能在巨炮掩護下,支持到撤退使用的新艦造成。

東征失敗後第二年(1283),蒙古帝國的使節被緬甸王國驅逐,遂向緬甸攻擊,繼續作戰六年,到1289年,緬甸始告屈服,降為臣屬。而在進攻緬甸王國的前一年(1282),占城王國(越南南部地區)囚禁蒙古帝國的使節,元兵團在蒙古大將唆都率領下,乘戰艦一千艘,由廣州出發攻擊。占城王國堅壁清野,退人叢林山谷。元兵團攻陷它的首都,但歸路和糧道卻被切斷,狼狽撤退,幾乎全被殲滅。

明年(1284),蒙古帝國向安南王國(越南北部地區)借路,計劃縱穿安南,從陸道進攻佔城。安南王國拒絕,它不敢冒這個險。忽必烈命他的兒子脫歡親王當總司令,攻擊安南王國。安南是熱帶地方,森林連旦,密不見天日,又有地區性的瘴氣惡霧,以及北方戰士從沒有見過的毒蛇猛獸和致使的蚊蟲螞蝗。元兵團首先發生瘟疫,又加上安南軍不斷伏擊,以致死傷狼藉,大敗而還。

三年後(1287),脫歡親王對安南王國作第二次攻擊,這一次攻陷安南首都螺城(越南河內)。但安南軍切斷元兵團的糧道,節節反攻。元兵團只好放棄螺城,且戰且退,沿途毒蛇毒箭,雨一般落下,戰士將領,死亡殆盡,脫歡親王只剩下一條性命逃歸。不過安南國王陳日(火亘)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絕不能長期觸怒這個龐大的鄰邦,仍然派遣使節到大都(北京),獻出用黃金鑄成的自己的跪像,代替自己謝罪。占城王國也明智地請求和解,它也不願作為北方巨怪的長期敵人。蒙古帝國最後一次擴張,是遠征爪哇王國(印尼爪哇島)。爪哇王國不過一個小島,比日本還要小而且還要遠。但蒙古使節也到了那裡招降;爪哇國王在他臉上刺字後趕走,以表示對蒙古的輕蔑。一二九二年,元兵團二萬人,戰艦五百艘,在蒙古大將亦黑迷失、漢人大將史粥率領下,從泉州(福建泉州)出發,越洋攻擊,次年登陸爪哇島。恰巧遇上爪哇國王被他的鄰邦葛郎國王所殺。爪哇國王的女婿土罕必(門者)耶是一個有謀略的領袖人物,他投降元兵團,引導大軍擊滅葛郎王國。然後,他再對元兵團發動奇襲,元兵團大敗,勉強撤回泉州,此役共三千餘人葬身在那個荒島。

征爪哇失敗之後,蒙古帝國那種像著了魔似的擴張狂,終於停止。熱帶土地是他們所不了解的,變化莫測的海洋他們也無法克服。從1206年鐵木真建立帝國,就一天都不停地對外侵略,到1293年爪哇兵敗,為時八十八年。蒙古人的擴張力量竟持續如此之久,使人嘆為觀止,沒有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如此。

② 揭秘元日戰爭日本死多少人

元日戰爭,指元朝皇帝忽必烈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隊入侵日本的戰爭。這個事件在日本被稱為「元寇」或「蒙古襲來」。這兩次侵略企圖盡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這兩起事件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多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

③ 忽必烈攻打日本打了幾次為什麼元朝在打日本戰敗後就奄奄一息 請各位盡可能詳盡、准確

兩次
至元十一年(1274)侵日元軍在忻都、洪茶丘、劉復亨三將的指揮下,十月三日從高麗合埔(今韓國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駛向對馬,戰爭持續了十月二十一日,蒙軍撤退並遭到台風襲擊,損失1萬多人。
1281年,侵日元軍從朝鮮和江浙兩起其承諾,6月間前鋒抵達日本九州,戰爭持續到8月4日,部分蒙軍退回國內,不少蒙軍在台風及其戰場失誤而喪命,另外有一些南方士兵被俘。
元朝在兩次征討日本後,綜合國力並沒有受到較大的傷害,事實上,元朝在其後的征討越南、以及各地農民起義中才走了下坡路。其中元末農民一起主要是元順帝1351--1367之間的戰爭
以上資料來源杭州圖書館,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解答。

④ 我想知道元朝對日本的戰爭,越詳細越好

元朝及高麗入侵日本之戰(公元1274年、1281年、元至元十一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一年,弘安四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兩個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後、建立了以華夏農耕中國為核心區域、但同時跨越游牧區域和漁獵區域的、完全不同於傳統農耕中國的中國正統朝代之一。元朝是由發源於中國西北方的中歐草原地帶的蒙古人建立,而蒙古人是世界性的游牧民族向定居民族和農耕區域發動全面擴張歷史中最成功的民族,在其興旺的頂峰,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分裂後,其分裂的碎塊構成了今天世界體系中一些最重要的國家,而蒙古人在東亞的經營,事實上為在疆域擴張問題從本質里保守的華夏中國,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擴張和融合的時期。

今天的中國大地域版圖,首先是在元代中國初步成形的,所以元代中國同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正統地位、而且為後世中國留下重大遺產的朝代。元代同樣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絕無的主動向周邊區域擴張全面發動戰爭、以期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安全秩序的時期,僅這一點,就足以使元代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朝代有重大區別。而從現代國家和國際體系的眼光來觀察,元代的周邊擴張其實同樣代表著一種經濟和安全的理性,既盡可能地擴大核心統治體系的范圍,消除任何潛在的破壞秩序的可能,同時創造大地域的貿易交換。

從安全和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元代中國的對外擴張其實有很多資本主義和大工業生產興起後的現代性,而元代對日本的二次戰爭和戰爭失敗,同樣是影響了隨後中日各自歷史的重大戰爭事件。自從唐代後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國脫離外交關系長達4個世紀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後,企圖改變這種情況,使日本與其他政權和民族一樣臣服於蒙古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忽必烈數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為日本政府拒絕。

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蒙古人即將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並壓制了其他人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

盡管日本人的武器無法與蒙古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驗的蒙古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而戰斗過程中突然降臨的暴風雨使蒙古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蒙古人第一次東征日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500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兩個月之後,既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忽必烈終於在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力量短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系以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忽必烈侵日失敗代表著當時具有最高軍事組織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蒙古軍事力量、完全不適應與大陸作戰不同的海上登陸作戰,而事實上,在與蒙古軍隊對陣過程中,日本武士力量也同樣沒有真正的軍事優勢,其勝利是由於入侵蒙古所進行的跨海登陸作戰,本身其為復雜,要依靠大量的當時尚未被人類掌握的技術、諸如對台風天氣的預報和多波次連續登陸進攻。事實上蒙古軍隊在所有無法展開其騎兵優勢的戰場、如安南、爪哇、和高麗都遭遇了失敗,這也是蒙古擴張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過程。

而從亞洲體系的角度來看,蒙古侵日的失敗,使日本始終游離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並保持著相應的入侵大陸的力量,蒙古入侵失敗後,很快發生的日本對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的入侵,都從另一個角度證實忽必烈有必要全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對蒙古元帝國秩序的威脅。而元朝的快速衰落,使其試圖建立大陸主導的東亞統一帝國秩序未能完成,而在中華帝國秩序外的日本、最終證明了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⑤ 是什麼原因導致元朝五次進攻日本最後全都慘敗

因為當時蒙古軍隊並不擅長海戰,並且不了解海上的氣候變化,最後導致遭遇台風,躲避不及。

⑥ 元朝十多萬大軍遠征日本,最後為啥只有三人拼船生還

因為元朝的造船技術很落後,根本無法海上行駛。因此遭遇風浪之後,只有三個人生還。

⑦ 中日歷史上的戰爭及結果

很多人都說,其實日本人和中國從未打過仗,日本和韓國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庸一直都是對中國稱臣納貢的。還有人類登月是個騙局。好多科技都是理論上的其實根本沒用發明出來,影視作品都是假的,都是過於吹噓獲得票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⑧ 元日戰爭日本死多少人 元日戰爭有什麼影響

小島之上,蒙古人擅長的什麼大迂迴、大包圍之類的高級戰法,你也沒法用。地形不熟悉不說,你稍微迂迴大點,一不留神就迂迴到海里去了

⑨ 元朝攻打日本

1、因為元朝要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元朝並沒有把日本打下來,下面簡述一下歷史上元朝攻打日本的過程吧。其實不是上天在幫日本人,而是與當時元朝人對海洋氣候的不了解是有必然聯系的忽必烈有兩次攻擊日本。

2、第一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74年。原因是日本不肯臣服於元朝。於是,忽必烈決心用武力征服日本。1274年11月,元水軍從高麗合浦(韓國鎮海灣馬山浦)出發,駛向對馬島。元軍第一次東征日本失敗告終。

3、第二次東征日本,發生於1281年。此次,元軍調集了重兵分兩路東征。東路軍戰船900艘,官兵4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江南軍戰船3500艘,官兵10萬人,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出發。兩軍約定在壹岐島會師。6月,東路軍攻佔對馬,壹岐島,沒有按約定等待江南軍,便搶先攻擊博多灣。元軍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失敗告終.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