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從哪些途徑可以知道歷史

日本人從哪些途徑可以知道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6-09 00:49:45

㈠ 誰能介紹一下日本古代的歷史(明治維新之前的)

日本古代史論壇:
http://www.cn-history.net/jap/index.php
現在帖子還不多。

[資料]日本古代史
http://www.300000.org/bbs/printpage.asp?BoardID=93&ID=25183

第一章 原始社會

第一節 舊石器文化與日本人的起源

一、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角,是我國東方的一個島國。

在洪積世(注1)的大部分時期內,日本與大陸相連。大約在洪積世晚期至沖積世(注2)初期,日本各地發生海進,出現日本海,先後形成朝鮮海峽、津輕海峽、宗谷海峽。從此,日本逐漸脫離大陸。到沖積世末期,日本各地海岸線向里後退,距今約1萬年前,成為今天的日本列島。

在日本列島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陸續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遺址,其數達1000處,分布范圍很廣,從北海道到南九州,遍及全日本。這里只介紹幾個重要的遺址。

1949年相澤忠洋在群馬縣新田郡笠懸村岩宿的赤土層(注3)發現人類加工的黑曜石碎片。隨後由明治大學考古學研究室發掘,發現手斧、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這個遺址被稱為「岩宿文化」。它是開始製造陶器以前的文化,比繩紋陶器文化要早。岩宿文化揭開了研究日本舊石器時代的序幕。

發現岩宿文化2年之後,即1951年,發現丁東京都板橋區的茂呂遺址。

1960年芹澤長介等人對長崎縣佐世保市北松浦郡吉井町的福井洞穴進行發掘,出土石器、爪形紋和隆線紋陶器。這是日本最早的陶器,用放射性炭素法測定,為時約當13600年前。

1964年芹澤長介等人發現了大分縣日出町早水台遺址,有石英制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等舊石器出土。這種石器被推定為第三間冰期(注4)的,屬於前期舊石器。

1965年芹澤長介等人又發現了樞木縣板木市星野遺址,屬前期舊石器。據研究,星野遺址的下層文化與我國周口店上層文化有關連。(注5)

除以上外,1959年在大分縣丹生高地發現了礫石石器、石核、石片等舊石器。據研究,出土石器的地質年代可能是第三間冰期,器形屬於分布在東亞、南亞一帶的前期舊石器文化,並具有周口店文化的共同特點。但有些學者以石器出土的地層不明為由,持懷疑的態度。還有從群馬縣勢多郡新里村鶴谷、不二山出土的石器以及群馬縣權現山I文化層出土的石器也被認為是前期舊石器。

二、日本人的起源

迄今日本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發現近1000處,但有人骨化石出土的不滿10處。化石人主要的有明石人(注6)、葛生人(注7)、牛川人(注8)、三日人(注9)、浜北人(注10)、聖岳人(注11)、帝釋觀音堂人(注12)等。

這些人類是從哪裡來的?諸說不一。(注13)根據中日兩國學者的研究,日本化石人的故鄉不是單數,而是復數,至少是從南北兩方 面來到日本列島的。那時日本還是大陸的一部分,中國人來到日本比較方便。據研究,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有可能是中國北部北京猿人的後裔,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步經由朝鮮來到日本。(注14)

我國古脊椎動物學者斐文中指出,日本早水台遺址中出土的舊石器在原料、器形、製作方法等方面,與北京周口店第15地點的文化遺存有許多共同之處。在鹿兒島上場遺址中發現的石球與中國讒家窯遺址中出土的石球屬於同一類型。從許家窯遺址中發現的尖狀器、刮削器同壢木縣星野遺址第7、第8層中出土的同類石器非常相似。野民湖底的長石片和用長石片製成的刮削器具有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洞溝遺址的長石片工藝的某些特徵。(注15)。芹澤長介認為,從早水台遺址下層、岩宿遺址零層、星野遺址下層中發現的舊石器是屬於中國周口店文化的類型。至今發現的屬於這種類型的遺址大部分在關東以西。(注16)賈蘭坡認為,新石器時代日本人的下頰骨具有中國猿人「下額圓枕」的特點。(注17)從語言學上看,日本語在語法結構、音韻組織方面具有蒙古語和朝鮮語的一些共同特點。再從地質學上看,洪積世的日本同亞洲大陸相連,西日本又同中國、朝鮮接近。從上述看來,日本化石人是從中國移入的這一推想有其一定的道理。

長谷部言人主張日本化石人是華南化石人之一支,在洪積世從華南移到日本。今村豐曾對華南地方的現住居民進行過生物體測定,在數值上和現代日本人很近似,特別頭形指數和華南人很接近:古煙種基還用血型決定人種的方法。測驗結果,日本人的血液O型佔31.5%,A型37。3%,B型22.1%,AB型9.1%,而有與此相似的綜合值的人種是中國湖南人和匈牙利人。(注18)因而有人大膽設想,現代日本人和現代華南人都是華南化石人產生出來的。(注19)

日本人是個復雜的人種,一方面有其獨特性,另一方面又和中國、東南亞相似,和朝鮮也有共同性,而且在其狹小的島國內還有明顯的地域性。不過現在日本學者一致認為日本人素來是同一人種,各個時代的形質的小變異是由生活上的諸條件產生的,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是繩紋時代人。假如繩紋時代人是繼承化石人以來血緣的話,那末日本人的發源地就在中國。

(木通)口清之說:「日本人是在日本產生的,但其要素是以和華南的洪積期化石人有關系的日本化石人為核心,漸次加入南方的馬來和印尼,北方的通古斯和阿伊努人,最後產生出尚未完全統一的現代日本人。」(注20)在此問題沒定論的當前,這似乎不失為值得參考的見解。

三、舊石器文化

日本學者把舊石器文化(包括中石器)叫做「先繩紋文化」或「無土器文化」。日本舊石器文化分為前期和後期,大約3萬年以前的為前期,佔多數;3萬年至1萬年前的為後期,數較少。

前期舊石器以打制的原始石核石器、手斧和砍砸器為代表。後期舊石器以打制的石片石器為主,其變遷次序為刀形器在前,尖狀器在後。此外還有刮削器和雕刻器等石片石器。

日本的遠古人類,會打擊製造簡單的生產工具,從事狩獵和採集。

當時人們居住在洞穴里。至中石器時代後期,住在豎穴式屋中。火可能已被人們利用。在靜岡縣休場遺址和上野遺址中,發現了列石成圓形的遺址。有人推定為爐址。(注21)

遠古人類為同大自然斗爭,組成了原始群。集體狩獵和採集,共同分享勞動果實。婚姻關系是不分長幼的亂婚。後來,這種亂婚逐步過渡到同輩間發生夫妻關系的血緣群婚。舊石器時代後期,出現不同群的同輩男女之間群婚的族外婚制。於是從這時起,日本也同世界各地一樣,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在母系氏族社會里,氏族成員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在舊石器時代後期,有舌尖狀器的出現,為後來弓箭的發明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就說明,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已走到新石器時代的門檻了。

㈡ 日本人的歷史

中國人遷徙日本的歷史 考古研究發現,在數十萬年前來自中國東北的原始人類進入朝鮮半島上居住,一些又遷徙到日本。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東北亞通古斯語族人、古代中原人[1]、少量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融合而來,逐漸遷移到日本融合衍變而來。 從1996年開始中日兩國考古學、人類學和醫學專家聯合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調查團多次證實了以上的結論。日本由古代信仰薩滿教的中國東北游牧民族遷徙而來,由於日本的獨特地形,使得遷入日本的游牧民族改變了原有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漁獵為主的和族人,這些人建立了出雲國、邪馬台國等等國家,另外還有大量中原人遷往日本。自從戰國末年,大量燕國人、齊國人和越國人逃到朝鮮半島和日本以後到清朝時當中國北方出現戰亂和災害時,陸續有大量中國人移民朝鮮半島,後來又從這里向東向南到了日本。還有一條移民路線是從中國東部直接跨海到日本。 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國的漢字。日本人古代使用和語,日語借用了大量漢語詞彙,日語中的漢語借詞超過30%。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國的深刻影響。 和服
日本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 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沖繩列島還有少量琉球人會琉球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首都東京(Tokyo)是一座有1290萬人的現代化大都市。日本的動漫產業極為發達,是世界第一動漫王國。
編輯本段國名由來
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㈢ 日本人是怎麼記中國歷史朝代的

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為了長身不老,要徐福去海外求仙,當時徐福帶著3000個男女去,到了最後,只有徐福一人回來,卻不見到3000男女,而現在有專家認為,日本人會不會是當年徐福帶去的3000男女的後代,日本人會不會是我們的後代,而日本的歷史到了公元700年以後就開始的了,那是我們的歷史還在唐朝

㈣ 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他們殘害殺戮了無以計數的戰敗投降的中國士兵、俘虜以及普通市民。盡管歷史資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證據確鑿的史實,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們固執地為否定「南京事件」而「爭論」至今。《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將嚴謹地追溯、考證「爭論」事件的整個過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論據中的破綻、識破其花招,拷問滋生如此「爭論」的日本人之歷史觀。

㈤ 日本人對中國的古代史很了解么

是非常了解!不光是日本,還有美國。
看看現在的日本社會,其國家行政架構體系和社會階層組成模式,極大的吸收了盛唐漢初時中國的精華。君主立憲的天皇制,防止皇室濫權同時保留信仰集中,以法家思想建設的文官體系,保障個別利益團體爭斗時國家基礎工作不受影響,深居幕後的產經聯,提供國家建設發展的基礎源動力。
美國西點軍校有兩張中國人的相,一個是孫子,一個是毛澤東。孫子兵法和毛澤東思想是正式教材。而中國在這方面沉澱有著明顯差距,為了方便湊字數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混著編,毛澤東思想是混學分的必修課。

㈥ 日本人是怎樣學習歷史的

新聞網
日本史學曾長期受到中國史學傳統的影響,明治維新後它成為亞洲國家中最早建立起近代歷史學學術教育與研究體系的國家,並對中國二十世紀前半期的史學轉型發生了深刻影響。直到今天,日本的史學研究仍以其高超的水平得到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學界的高度評價。大樹發育自幼苗,偉大的學者從懵懂少年而來,史學界的輝煌成就建立在大學歷史系的本科教育基礎上,甚至還需要溯及中學歷史課這個一般不被歸入學術領域的基礎教育階段。
筆者擬以自己在日本留學的經歷見聞為為基礎,介紹在日本一個人如何從歷史系學生成長為學者,希望能對大家更好地理解日本史學提供一點幫助,也給我國的歷史學教育培養制度改革提供一點借鑒。

混搭的基礎教育:世界史必修,日本史選修,教材自選

日本中小學學制與我國一樣,也是小學(日語稱「小學校」)六年,初中(日語稱「中學校」)三年,高中(日語稱「高等學校」)三年。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方面,日本實行政府頒布《學習指導要領》、出版社編輯出版教科書與政府進行教科書檢定相結合的制度。
歷史內容第一次比較集中的出現,是在小學六年級的社會科中,主要內容是日本史,圍繞人物活動和文化遺產展開敘述。到了初中,社會科細分為三個「分野」:地理的分野、歷史的分野、公民的分野。與我國初中歷史教材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其實僅限於外國史)兩部分不同的是,日本初中歷史教材是將本國史與外國史混合編排,而以日本史為主體架構。這是因為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世界歷史背景下理解日本的歷史脈絡及各個時代的特點,所以採取了與世界史關聯的形式進行日本史的教學。高中設有地理歷史這個科目,具體包括三項內容:地理、日本史、世界史。這三項中世界史是必修課,地理和日本史則學生可以二選一。這是因為初中的歷史課是以日本史為主體內容的,所以高中階段就將世界史定為必修。近年來日本教育界、政界陸續有人向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我國教育部、科技部的機構)提出高中日本史應該定為必修課,不過目前還在討論中。其中日本史、世界史又都分為A、B兩種,A與B的區別主要在於A的學分只有兩個,只學習近現代史(即明治以降的日本史和文藝復興以降的世界史);而B的學分則是四個。

㈦ 日本人知道侵華歷史嗎

直到肯定是知道的 畢竟網路是這么的的發達 並且歷史教科書嘛 多數都會大贊自己的國家是怎麼怎麼的好 你看過中國歷史書就知道了 把國民黨貶得一文不值 直到近年才寫到了他在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作出的舉措
回頭你再去看 美國的歷史教科書 又不一樣了 所以這都比較有主觀性 只不過小日本過分了點

㈧ 日本人為什麼這么了解中國的歷史

日本原來什麼都跟中國學,後來中國落後了,日本才不學日本了,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從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都是這樣,唐朝日本的遣唐使尤為多,相當於現在的留學生,他們就是到中國來學習,然後把中國的一套搬到日本,所以對中國的歷史很了解了。

㈨ 我發現日本人好象對中國的歷史很了解呢

相當的了解,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很早就是倭人勵精圖治的目標,後來又成為發展路上的征服對象。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元和清兩個異族政權,中華傳承有很多斷層,尤其是宋朝之後。但在宋滅亡之前,倭人由於極度崇拜中華文明,因此拚命搜集與中華文化有關的一切。因此,崖山之後再無中華之言,並不是只在中原大地才有的話,倭人也有類似思想,這種思想到了清朝時期在倭人中更為勃發,甚至有倭人認為,日本才是真正的中華傳承之國,因為唐宋時期的大部分文化精髓,在日本都得到保留和發展,這里就包括中華之歷史。而元之後的中華,似乎除了土地,再沒有吸引倭人的東西了,但他們還在一刻不停的關注著中華的一切,而這時,目的已經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這片遼闊的土地……於是,後來就有了明和清的援朝抗日,就有了後來的日本侵華,這些把中華了解到了極點的倭人,侵華的理由之一,就是,日本乃中華正統傳承,不是外人,不是侵略,而是幫助。

㈩ 日本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知多少求解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悠長。雖然1853年美國人佩里將軍率領黑
船艦隊打開了日本閉鎖的國門,使其改變國策而力求脫亞入歐。但直至今日,殘留在普通日本人意識里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知識的了解與傳承還是深入肌髓的。一般的日本人都知道《三國志》《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名著。尤其是對前兩者的認知,更可謂婦孺皆知。而許多日本人對這些中國精髓典籍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情節也爛熟於心。三國的諸葛亮、劉備、張飛、關羽;西遊的孫悟空、唐曾、豬八戒、沙和尚等等,差不多家喻戶曉。更有一些日本年輕人,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的熟知程度,甚至為我們一些國人所汗顏。我讀碩士時候的同學,加藤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大學本科學的是經營學,而碩士又與我一樣,學的是勞動經濟學。但他對中國歷史知識的認知,讓我稱嘆驚奇。因為加藤不是書獃子類型的學生,甚至表現的有些天真,似乎終日沉湎於電游。此前,我甚至覺得他是胸無點墨的混混。
一天,只有我和加藤結伴而行。在去電鐵車站的路上,他突然問我:「你知道文天祥嗎?」
聞之,我當時一愣,「哪個文天祥?」我擔心是聽錯了。「就是你們中國南宋時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呀。」聞聽此話我更加吃驚:「你怎麼會知道文天祥?」難以置信的詫異被我情不自禁地寫在臉上。「文天祥很有民族氣節,他死得很壯烈,我很欽佩他。」接著,加藤將文天祥的事跡,詳詳細細地給我講了一遍。聽完後,我又驚又喜,沒想到加藤還有這兩下子,許多日本年輕人連本國的歷史都數典忘祖,更何況對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了。當我將文天祥那首《過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誦給他時,加藤連忙掏出筆記本,認認真真地記了下來。
加藤對中國歷史知識的諳熟讓我始料不及。
一次,在去東京郊外旅行的電鐵上,加藤拿出一本日文版的《晏子》給我看,並興致勃勃地講起了「晏子使楚」「晏子春秋」的掌故。並間隙地向我詢問一些在中國,對晏子與管仲的評價有什麼不同之類的問題。並藉此展開話題,從中國的的黃帝、炎帝講到了秦皇漢武,從趙高的指鹿為馬講到了秦檜的陷害忠良。從唐宗宋祖又講到成吉思汗,從「戰國四君」講到了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繼而,又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三國演義》,將其中的人物如數家珍般地道來。而且根據他自己的見解,為《三國》中的英雄們逐一進行能力評估。例如,說起劉備,他認為劉備的智力為85%
,武力是70%
,而魅力是100%
,而對文物兼備的曹操評價是,智力:96%
,武力:90%
,魅力:98%
。且不管他的評價是否客觀正確,但單憑讀《三國》潛心到了這個程度,而且對中國歷史知識了解的如此系統和廣泛,足讓我這個中國人瞠目驚舌,不禁嘖嘖贊嘆。
加藤不懂中文,但從小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情有獨鍾,有關中國歷史的日文書籍,幾乎芸編翻爛。
如果說加藤是一個特例,但有一次一位學經濟的日本學生,在留學生日語課堂所做的惡作劇,就更讓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對日本人影響之深了。日語課前,學生們在等待老師,突然一個日本學生跑進教室,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中國詩歌的創作法則「起承轉接」,邊講,邊在黑板上逐一寫這四個漢字。最後他說,這種文法是受中國文學寫作風格的影響。並引申地講起了中國的《紅樓夢》。當時,很多其他國家的學生,包括我在內以為他是文學部的年輕講師,結果還是他不打自招地表明,是來搞惡作劇的,是想嘗嘗當教師的樂趣而已。但他對中國文學特點理解之精準,介紹之生動,讓我覺得自豪又難以置信。
此外,在接觸不同層次的日本人時候,經常聽到他們講起中國的四大名著,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有的公司職員,談起企業管理,甚至引用中國孔子的儒學,老子的道家,以及「南北朝」、「貞觀之治」等歷史進行借古喻今。
自近代起,日本雖然崇尚西方文明,但幾千年中國文化對日本民族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也是揮之不去的。加之,現在很多日本動漫和游戲軟體開發公司,常常借用中國歷史或文學題材開發作品,這也無形當中,從日本青少年一代起,就進行了有關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普及教育。這大概也是眾多的日本百姓都對中國的歷史經典有一定了解和認知的原因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1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