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遺產多少億

馬來西亞遺產多少億

發布時間: 2022-06-10 17:37:37

㈠ 馬來西亞山打根是不是世界遺產

截止2014年6月25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馬來西亞共計擁有4項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2項。在這4項世界遺產中,並不包括山打根。馬來西亞的世界遺產如下:
1.姆魯山國家公園(2000年,世界自然遺產)
2.京那巴魯公園(2000年,世界自然遺產)
3.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市:馬六甲和喬治城(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
4.玲瓏谷地的考古遺址(2012年,世界文化遺產)

㈡ 馬來西亞的世界遺產有哪些(全面點,不要漏掉)

馬來西亞總格有四個世界遺產,兩個文化遺產,兩個大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
1. 霹靂州(Perak) 的Lenggong Valley
古文明的考古發掘地,是最新被列入馬來西亞世界遺產的地方。

2. 馬六甲海峽沿岸的馬六甲市和喬治市
被譽為歷史之都,因被多個國家統治,孕育著獨特的歷史文化。

大自然遺產:
1. 砂拉越- 姆魯國家公園(Mulu National Park)
有6個洞穴,其中一個為世界最大的洞穴,不被破壞的大自然環境。

2. 沙巴- 哥打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
全東南亞最高的山峰。

㈢ 馬來西亞簡介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並存的國家。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1957年8月31日,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及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中南半島(東馬)。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宗教雖然為伊斯蘭教,但國民於馬來西亞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政府系統密切仿照了英國的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而政府首腦是首相(總理)。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

(3)馬來西亞遺產多少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

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馬六甲、巨港(今屬印尼)、泗水(今屬印尼)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跡。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

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馬六甲重要的一個民族。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滿清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系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

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但依然保留了各種華人的風俗儀式。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簽署《北京條約》,清廷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

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這時期馬來半島的華人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大量的華人下南洋,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人挪活,哪裡有生存的機會,就應該去往哪裡。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二戰後,由於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來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此後華人參與了馬來亞獨立運動與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㈣ 馬來西亞婚姻及遺產分配

遺產時人死之後產生的。全部財產不是遺產,遺產是指他個人的財產(夫妻共同財產除以2),
第一繼承遺產的人只有父母,配偶及子女。你和你先生沒注冊結婚,你就不是他合法的配偶,故你是分不到的。但你們有個孩子,孩子是可以分得到遺產的。
你可以勸說你先生離婚,若女方不同意,你可以叫你先生立遺囑,把他自己的遺產全部給你或者給你孩子。假若不能,打官司你孩子還是有的。

㈤ 馬來西亞國家遺產有哪些

馬來西亞藝術、文化和遺產部大樓
http://photocdn.sohu.com/20080420/Img256400009.JPG
馬來西亞檳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你到www..com里輸入馬來西亞遺產找找看

㈥ 亞洲世界遺產的馬來西亞(4項)

2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姆祿國家公園(自,2000年) 京那巴魯國家公園(自,2000年) 馬六甲和喬治市,馬六甲海峽的歷史城市(文,2008年) 玲瓏谷地的考古遺址(文,2012年)

㈦ 世界遺產的數量總共有多少

至2011年6月的第35界世界遺產年會之前,世界上共有世界遺產911項,其中文化遺產704項,自然遺產180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7項。總共有151個締約國擁有世界遺產。

各洲世界遺產數區域 文化 自然 雙重 合計
非洲 42 32 4 78
阿拉伯國家 61 4 1 66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138 51 9 198*
歐洲和北美洲 377 58 10 44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86 35 3 124
合計 704 180 27 911

國家 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 雙重遺產 總遺產數 區域
附註 附註 附註
阿富汗 0 2 0 2 亞洲和太平洋
阿爾巴尼亞 0 2 0 2 歐洲和北美洲
阿爾及利亞 0 6 1 7 阿拉伯國家
安道爾 0 1 0 1 歐洲和北美洲
阿根廷 4 4 [注 1] 0 8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亞美尼亞 0 3 0 3 歐洲和北美洲
澳大利亞 11 3 4 18 亞洲和太平洋
奧地利 0 8 [注 2] 0 8 歐洲和北美洲
亞塞拜然 0 2 0 2 歐洲和北美洲
巴林 0 1 0 1 阿拉伯國家
孟加拉國 1 2 0 3 亞洲和太平洋
白俄羅斯 1 [注 3] 3 [注 4] 0 4 歐洲和北美洲
比利時 0 10 [注 5] 0 10 歐洲和北美洲
貝里斯 1 0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貝南 0 1 0 1 非洲
玻利維亞 1 5 0 6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0 2 0 2 歐洲和北美洲
波札那 0 1 0 1 非洲
巴西 7 11 [注 1] 0 18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保加利亞 2 7 0 9 歐洲和北美洲
布吉納法索 0 1 0 1 非洲
柬埔寨 0 2 0 2 亞洲和太平洋
喀麥隆 1 0 0 1 非洲
加拿大 9 [注 6] 6 0 15 歐洲和北美洲
維德角 0 1 0 1 非洲
中非共和國 1 0 0 1 非洲
智利 0 5 0 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中國 8 28 4 40 亞洲和太平洋
哥倫比亞 2 4 0 6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哥斯大黎加 3 [注 7] 0 0 3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象牙海岸 3 [注 8] 0 0 3 非洲
克羅埃西亞 1 6 0 7 歐洲和北美洲
古巴 2 7 0 9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塞普勒斯 0 3 0 3 歐洲和北美洲
捷克 0 12 0 12 歐洲和北美洲
朝鮮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剛果民主共和國 5 0 0 5 非洲
丹麥 1 3 0 4 歐洲和北美洲
多米尼克 1 0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多明尼加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厄瓜多 2 2 0 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埃及 1 6 0 7 阿拉伯國家
薩爾瓦多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愛沙尼亞 0 2 [注 4] 0 2 歐洲和北美洲
衣索比亞 1 7 0 8 非洲
芬蘭 1 [注 9] 6 [注 4] 0 7 歐洲和北美洲
法國 3 31 [注 5] 1 [注 10] 35 歐洲和北美洲
加彭 0 0 1 1 非洲
甘比亞 0 2 [注 11] 0 2 非洲
喬治亞 0 3 0 3 歐洲和北美洲
德國 2 [注 12] 31 [注 13]
[注 14]
[注 15] 0 33 歐洲和北美洲
迦納 0 2 0 2 非洲
希臘 0 15 2 17 歐洲和北美洲
瓜地馬拉 0 2 1 3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幾內亞 1 [注 8] 0 0 1 非洲
海地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梵蒂岡 0 2 [注 16] 0 2 歐洲和北美洲
宏都拉斯 1 1 0 2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匈牙利 1 [注 17] 7 [注 2] 0 8 歐洲和北美洲
冰島 1 1 0 2 歐洲和北美洲
印度 5 23 0 28 亞洲和太平洋
印尼 4 3 0 7 亞洲和太平洋
伊朗 0 12 0 12 亞洲和太平洋
伊拉克 0 3 0 3 阿拉伯國家
愛爾蘭 0 2 0 2 歐洲和北美洲
以色列 0 6 0 6 歐洲和北美洲
義大利 3 [注 18] 42 [注 16]
[注 19] 0 45 歐洲和北美洲
日本 3 11 0 14 亞洲和太平洋
耶路撒冷 0 1 0 1
約旦 0 3 0 3 阿拉伯國家
哈薩克 1 2 0 3 亞洲和太平洋
肯亞 2 2 0 4 非洲
吉里巴斯 1 0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吉爾吉斯斯坦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寮國 0 2 0 2 亞洲和太平洋
拉脫維亞 0 2 [注 4] 0 2 歐洲和北美洲
黎巴嫩 0 5 0 5 阿拉伯國家
利比亞 0 5 0 5 阿拉伯國家
立陶宛 0 4 [注 4]
[注 20] 0 4 歐洲和北美洲
盧森堡 0 1 0 1 歐洲和北美洲
馬達加斯加 2 1 0 3 非洲
馬拉維 1 1 0 2 非洲
馬來西亞 2 1 0 3 亞洲和太平洋
馬里 0 3 1 4 非洲
馬爾他 0 3 0 3 歐洲和北美洲
馬紹爾群島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茅利塔尼亞 1 1 0 2 阿拉伯國家
模里西斯 0 2 0 2 非洲
墨西哥 4 27 0 31 歐洲和北美洲
摩爾多瓦 0 1 [注 4] 0 1 歐洲和北美洲
蒙古 1 [注 21] 1 0 2 亞洲和太平洋
黑山共和國 1 1 0 2 歐洲和北美洲
摩洛哥 0 8 0 8 阿拉伯國家
莫三比克 0 1 0 1 非洲
納米比亞 0 1 0 1 非洲
尼泊爾 2 2 0 4 亞洲和太平洋
荷蘭 1 [注 12] 8 0 9 歐洲和北美洲
紐西蘭 2 0 1 3 亞洲和太平洋
尼加拉瓜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尼日 2 0 0 2 非洲
奈及利亞 0 2 0 2 非洲
挪威 1 6 [注 4] 0 7 歐洲和北美洲
阿曼 0 [注 22] 4 0 4 阿拉伯國家
巴基斯坦 0 6 0 6 亞洲和太平洋
巴拿馬 3 [注 7] 2 0 5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巴布亞紐幾內亞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巴拉圭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秘魯 2 7 2 1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菲律賓 2 3 0 5 亞洲和太平洋
波蘭 1 [注 3] 12 [注 14] 0 13 歐洲和北美洲
葡萄牙 1 12 [注 23] 0 13 歐洲和北美洲
韓國 1 9 0 10 亞洲和太平洋
羅馬尼亞 1 6 0 7 歐洲和北美洲
俄羅斯 9 [注 21] 15 [注 4]
[注 20] 0 24 歐洲和北美洲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聖露西亞 1 0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聖馬利諾 0 1 0 1 歐洲
沙烏地阿拉伯 0 2 0 2 阿拉伯國家
塞內加爾 2 3 [注 11] 0 5 非洲
塞爾維亞 0 4 0 4 歐洲和北美洲
塞席爾 2 0 0 2 非洲
斯洛伐克 2 [注 17]
[注 24] 5 0 7 歐洲和北美洲
斯洛維尼亞 1 0 0 1 歐洲和北美洲
索羅門群島 1 0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南非 3 4 1 8 非洲
西班牙 3 37 [注 23] 2 [注 10] 42 歐洲和北美洲
斯里蘭卡 1 6 0 7 亞洲和太平洋
蘇丹 0 1 0 1 阿拉伯國家
蘇利南 1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瑞典 1 [注 9] 12 [注 4] 1 14 歐洲和北美洲
瑞士 3 [注 18] 7 [注 19] 0 10 歐洲和北美洲
敘利亞 0 5 0 5 阿拉伯國家
塔吉克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坦尚尼亞 3 3 1 7 非洲
泰國 2 3 0 5 亞洲和太平洋
馬其頓共和國 0 0 1 1 歐洲和北美洲
多哥 0 1 0 1 非洲
突尼西亞 1 7 0 8 阿拉伯國家
土耳其 0 7 2 9 歐洲和北美洲
土庫曼 0 3 0 3 亞洲和太平洋
烏干達 2 1 0 3 非洲
烏克蘭 1 3 [注 4] 0 4 歐洲和北美洲
英國 4 23 [注 13] 1 28 歐洲和北美洲
美國 12 [注 6] 8 1 21 歐洲和北美洲
烏拉圭 0 1 0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烏茲別克 0 4 0 4 亞洲和太平洋
萬那杜 0 1 0 1 亞洲和太平洋
委內瑞拉 1 2 0 3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越南 2 4 0 6 亞洲和太平洋
葉門 1 3 0 4 阿拉伯國家
尚比亞 1 [注 25] 0 0 1 非洲
辛巴威 2 [注 25] 3 0 5 非洲
(減去重復) 12 19 1 32
總數 179 706 27 911 151個國家

http://ke..com/view/340391.htm

㈧ 誰知道馬來西亞的文化世界遺產有哪些它的歷史。。。

2008年7月7日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檳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馬來西亞之旅,選擇了兩個世界文化遺產:馬六甲和檳城。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馬六甲河穿城而過。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王國的都城,1511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為荷蘭占據。馬來西亞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馬來西亞獨立,其儀式就是在馬六甲的草場舉行的。後因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檳城、新加坡的興起,城市地位下降。
檳城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候。科教文組織發表聲明的原文說:「馬六甲和喬治市已有500年的貿易歷史,亞洲和歐洲的影響力賦予她們有形與無形的特殊多文化遺產。這里的建築和城市景觀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比擬的。」
檳城由於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所以交通也比較擁擠,汽車,摩托,等在身邊疾馳而過,相比較我還是喜歡馬六甲的精緻小巧。
大馬繼檳城和馬六甲後,霹靂州的玲瓏谷成為大馬第3個世界文化遺產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6月30日為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添加7個新遺產,而該國的玲瓏谷就是其中之一。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㈨ 哪些亞洲國家有世界遺產

號 世界遺產名稱(數圖) 世界遺產委員會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N/C 符合標准
召開年份 會議屆次
1.中國
1 長城 1987 11 C (i)(ii)(iii)(iv)(vi)
2 泰山 1987 11 N/C (iii)/(i)(ii)(iii)(iv)(v)(vi)
3 故宮 1987-2004 11 C (iii)(iv)
4 莫高窟 1987 11 C (i)(ii)(iii)(iv)(v)(vi)
5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 11 C (i)(iii)(iv)(vi)
6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1987 11 C (iii)(vi)
7 黃山 1990 14 N/C (iii)(iv)/(ii)
8 九寨溝 1992 16 N (iii)
9 黃龍風景區 1992 16 N (iii)
10 武陵源 1992 16 N (iii)
11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 18 C (ii)(iv)

12 曲阜的孔廟、孔林、孔府 1994 18 C (i)(iv)(vi)
13 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 18 C (i)(ii)(vi)
14 拉薩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994-2000 18-24 C (i)(iv)(vi)
15 廬山 1996 20 C (ii)(iii)(iv)(vi)
16 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區 1996 20 N/C (iv)/(iv)(vi)
17 麗江古城 1997 21 C (ii)(iv)
18 平遙古城 1997 21 C (ii)(iii)(iv)
19 蘇州古典園林 1997-2000 21-24 C (i)(ii)(iii)(iv)(v)
20 北京頤和園 1998 22 C (i)(ii)(iii)
21 北京天壇 1998 22 C (i)(ii)(iii)
22 武夷山 1999 23 N/C (iii)(iv)/(iii)(vi)
23 大足石刻 1999 23 C (i)(ii)(iii)
24 安徽古村落 2000 24 C (ii)(iv)(v)
25 明、清皇陵寢 2000-2003-2004 24-27 C (i)(ii)(iii)(iv)(vi)
26 龍門石窟 2000 24 C (i)(ii)(iii)
27 青城山與都江堰 2000 24 C (ii)(iv)
28 雲崗石窟 2001 25 C (i)(ii)(iii)
29 雲南的"三江並流"保護區 2003 27 N (i)(ii)(iii)(iv)
30 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 2004 28 C (i)(ii)(iii)(iv)(v)
31 澳門歷史城區 2005 29 C (ii) (iii) (iv) (vi)
32 大熊貓棲息地 2006 30 N (iv)
33 殷墟 2006 30 C (ii)(iii)(iv)(vi)
34 開平碉樓與村落 2007 31 C (ii)(iii)(iv)
35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
2007 31 N (vii)(viii)(ix)(x)
36 福建土樓 2008 32 C (iii)(iv)(v)

37 三清山 2008 32 N (vii)(viii)(ix)(x)
38 五台山 2009 33 C (ii)(iii)(iv)(vi)
39 登封 「天地之中」歷史古跡 2010 34 C (iii)(vi)
40 中國丹霞
2010 34 N (vii)(viii)
4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2011 34 C (ii)(iii)(vi)
42 元上都遺址 2012 35 C
43 澄江化石遺址
2012 35 N
2.阿富汗
1 賈姆尖塔及其周圍的考古遺址 [瀕危] 2002 26 C (ii)(iii)(iv)
2 巴米揚山谷 [瀕危] 2003 27 C (i)(ii)(iii)(iv)(vi)
3.亞美尼亞
1 哈格帕特修道院 1996-2000 20-24 C (ii)(iv)
2 埃奇米河津大教堂和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 2000 24 C (ii)(iii)
3 格加爾修道院 2000 24 C (ii)
4.亞塞拜然
1 巴庫塔牆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 2000 24 C (iv)
2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2007 31 C (ii)(iii)(vi)
5.孟加拉國
1 巴格哈特的古清真寺之城 1985 9 C (iv)
2 巴哈爾布爾的佛教毗訶羅遺址 1985 9 C (i)(ii)(vi)
3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 1997 21 N (ii)(iv)
6.柬埔寨
1 吳哥遺跡群 1992 16 C (i)(ii)(iii)(iv)
2 帕威夏塔廟 2008 32 C (i)
7.塞普勒斯
1 帕福斯 1980 4 C (iii)(vi)
2 特羅多斯地區的彩繪教堂 1985 9 C (ii)(iii)(iv)
3 喬伊魯科蒂亞 1998 22 C (ii)(iii)(iv)
8.喬治亞
1 姆茨赫塔古城的宗教建築 [瀕危] 1994 18 C (iii)(iv)
2 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 1994 18 C (iv)
3 上蘇瓦奈提 1996 20 C (iv)(v)
9.印度
1 阿旃陀石窟 1983 7 C (i)(ii)(iii)(vi)
2 埃洛拉石窟群 1983 7 C (i)(iii)(vi)
3 阿格拉古堡 1983 7 C (iii)
4 泰姬陵 1983 7 C (i)
5 科納拉克太陽神廟 1984 8 C (i)(iii)(vi)
6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跡群 1984 8 C (i)(ii)(iii)(vi)
7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1985 9 N (ii)(iv)
8 馬納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除名2011] 1985 9 N (ii)(iii)(iv)
9 蓋烏拉德奧國家公園 1985 9 N (iv)
10 果阿教堂和修道院 1986 10 C (ii)(iv)(vi)
11 克久拉霍古跡 1986 10 C (i)(iii)
12 亨比古跡群 [瀕危] 1986 10 C (i)(iii)(iv)
13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 1986 10 C (ii)(iii)(iv)
14 帕塔達卡爾的石雕群 1987 11 C (iii)(iv)
15 象島石窟 1987 11 C (i)(iii)
16 坦賈武爾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廟 1987-2004 11 C (ii)(iii)
17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 1987 11 N (ii)(iv)
18 楠達德維國家公園(2005, 花卉山谷) 1988-2005 12-29 N (iii)(iv)
19 桑吉佛教古跡 1989 13 C (i)(ii)(iii)(iv)(vi)
20 胡馬雍陵 1993 17 C (ii)(iv)
21 顧特卜塔 1993 17 C (iv)
22 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 1999-2005 23-29 C (ii)(iv)
23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2002 26 C (i)(ii)(iii)(iv)(vi)
24 溫迪亞山脈比莫貝卡特石窟 2003 27 C (iii)(v)
25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 2004 28 C (i)(ii)(iii)(iv)(v)
26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 2004 28 C (ii)(iv)
27 紅堡 2007 31 C (ii)(iii)(vi)

28 簡塔·曼塔天文台 2010 34 C (iii)(iv)
29 西高止山脈 2012 36 C
10.印度尼西亞
1 婆羅浮屠寺廟群 1991 15 C (i)(ii)(vi)
2 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1991 15 N (iii)(iv)
3 科莫多國家公園 1991 15 N (iii)(iv)
4 普蘭班南寺廟群 1991 15 C (i)(iv)
5 桑吉蘭早期人類遺址 1996 20 C (iii)(iv)
6 洛倫茨國家公園 1999 23 N (i)(ii)(iv)
7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 2004 28 N (ii)(iii)(iv)
8 巴厘文化景觀 2012 36 C
11.伊朗
1 恰高·佔比爾 1979 3 C (iii)(iv)
2 波斯波利斯 1979 3 C (i)(iii)(vi)
3 伊斯法皇家侯廣場 1979 3 C (i)(v)(vi)
4 塔赫特.蘇萊曼 2003 27 C (i)(ii)(iii)(iv)(vi)
5 帕薩爾加德 2004 28 C (i)(ii)(iii)(iv)
6 巴姆要塞 [瀕危] 2004 28 C
7 蘇丹尼耶 2005 29 C (ii) (iv)
8 比索通古跡
2006 30 C (ii)(iii)
9 伊朗的亞美尼亞廟宇群 2008 32 C (ii)(iii)(vi)
10 舒什塔爾的古代水利系統 2009 33 C (i)(ii)(v)
11 阿爾達比勒市的謝赫薩菲·丁聖殿與哈內加建築群
2010 34 C (i)(ii)(vi)
12 大不里士的集市區
2010 34 C (ii)(iii)(iv)
13 波斯園林
2011 35 C (i)(ii)(iii)(iv)(vi)
14 伊斯法罕的聚禮清真寺 2012 36 C
15 卡布斯拱北塔 2012 36 C
12.伊拉克
1 哈特拉 1985 9 C (ii)(iii)(iv)(vi)
2 亞述古城 [瀕危] 2003 27 C (iii)(iv)
3 薩邁拉古城[瀕危] 2007 31 C (ii)(iii)(iv)
13.日本
1 法隆寺 1993 17 C (i)(ii)(iv)(vi)
2 姬路城 1993 17 C (i)(iv)
3 屋久島 1993 17 N (ii)(iii)
4 白神山地 1993 17 N (ii)
5 古京都的歷史建築(京都、宇治、古津) 1994 18 C (ii)(iv)
6 白川鄉和五箇山村落 1995 19 C (iv)(v)
7 廣島和平公園 1996 20 C (vi)
8 嚴島神殿 1996 20 C (i)(ii)(iv)(vi)
9 歷史名城奈良 1998 22 C (ii)(iii)(iv)(vi)
10 日光的神殿與廟宇 1999 23 C (i)(iv)(vi)
11 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跡 2000 24 C (ii)(iii)(vi)
12 紀伊山脈勝地和朝聖路線以及周圍的文化景觀 2004 28 C (ii)(iii)(iv)(vi) CL
13 知床半島 2005 29 N (ii) (iv)
14 石見銀山遺跡及其文化景觀 2007 31 C (ii)(iii)(v)
15 小笠原群島
2011 35 N (ix)
16 平泉—象徵著佛教凈土的廟宇、園林與考古遺址
2011 35 C (ii)(vi)
14.耶路撒冷
1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 [瀕危] 1981 5 C (ii)(iii)(vi)
15.約旦
1 佩特拉 1985 9 C (i)(iii)(iv)
2 古塞爾.阿姆拉城堡 1985 9 C (i)(iii)(iv)
3 烏姆賴薩斯考古遺址 2004 28 C (ii)(iv)
4 瓦迪拉姆保護區
2011 35 N/C (iii)(v)(vii)
16.寮國
1 琅勃拉邦的古城 1995 19 C (ii)(iv)(v)
2 占巴塞文化風景區 2001 25 C (iii)(iv)(vi)
17.黎巴嫩
1 安傑爾 1984 8 C (iii)(iv)
2 巴勒貝克 1984 8 C (i)(iv)
3 比布魯斯 1984 8 C (iii)(iv)(vi)
4 提爾城 1984 8 C (iii)(iv)
5 聖谷 1998 22 C (iii)(iv)
18.馬來西亞
1 基納巴盧山公園 2000 24 N (ii)(iv)
2 穆魯山國家公園 2000 24 N (i)(ii)(iii)(iv)
3 馬六甲海峽的歷史名城-馬六甲與喬治城 2008 32 C (i)(ii)(iii)(iv)
4 玲瓏谷地的考古遺址 2012 36 C
19.尼泊爾
1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 1979 3 N (iii)
2 加德滿都谷 1979 3 C (iii)(iv)(vi)
3 奇特旺皇家國家公園 1984 8 N (ii)(iii)(iv)
4 佛祖誕生地蘭毗尼 1997 21 C (iii)(vi)
20.阿曼
1 巴赫萊城堡 1987 11 C (iv)
2 巴特.庫特姆和艾因考古遺址 1988 12 C (iii)(iv)
3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除名] 1994 18 N (iv)
4 乳香之路 2000 24 C (iii)(iv)
5 阿夫拉季灌溉體系
2006 30 C (v)
21.巴基斯坦
1 摩亨朱達羅考古遺址 1980 4 C (ii)(iii)
2 塔克西拉 1980 4 C (iii)(vi)
3 塔克特.伊.巴依佛教遺址和薩爾.依.巴赫洛遺址 1980 4 C (iv)
4 塔塔城的歷史建築 1981 5 C (iii)
5 拉合爾古堡和夏利瑪爾公園 1981 5 C (i)(ii)(iii)
6 羅赫達斯要塞 1997 21 C (ii)(iv)
22.菲律賓
1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 1993 17 N (ii)(iii)(iv)
2 菲律賓的巴洛克式教堂群 1993 17 C (ii)(iv)
3 菲律賓水稻梯田 1995 19 C (iii)(iv)(v)
4 歷史名城維甘 1999 23 C (ii)(iv)
5 普林塞薩地下河國家公園 1999 23 N (iii)(iv)
23.韓國
1 慶州石窟庵和佛國寺 1995 19 C (i)(iv)
2 海印寺大藏經板木及板庫 1995 19 C (iv)(vi)
3 宗廟 1995 19 C (iv)
4 昌德宮 1997 21 C (ii)(iii)(iv)
5 水原的華城 1997 21 C (ii)(iii)(iv)
6 居昌、和順和江華史前墓遺址 2000 24 C (iii)
7 慶州歷史區 2000 24 C (ii)(iii)
8 濟州火山島和熔岩洞 2007 31 N (vii)(viii)
9 朝鮮王陵
2009 33 C (iii)(iv)(vi)
10 韓國歷史村落:河回村和良洞村 2010 34 C (iii)(vi)
24.斯里蘭卡
1 聖城阿努拉德普勤 1982 6 C (ii)(iii)(vi)
2 波隆納魯沃古城 1982 6 C (i)(iii)(vi)
3 錫吉里亞古城 1982 6 C (ii)(iii)(iv)
4 辛哈拉加森林保護區 1988 12 N (ii)(iv)
5 聖城康提 1988 12 C (iv)(vi)
6 加勒古城及城堡 1988 12 C (iv)
7 丹布勒金寺 1991 15 C (i)(vi)
8 斯里蘭卡中央高地 2010 34 N (ix)(x)
25.敘利亞
1 大馬士革古城 1979 3 C (i)(ii)(iii)(iv)(vi)
2 布斯拉古城 1980 4 C (i)(iii)(vi)
3 巴爾米拉考古遺址 1980 4 C (i)(ii)(iv)
4 阿勒頗古城 1986 10 C (iii)(iv)
5 克拉科德堡和薩拉赫丁堡 2006 30 C (ii)(iv)
6 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
2011 35 C (iii)(iv)(v)
26.泰國
1 泰可素歷史名城及相關城鎮 1991 15 C (i)(iii)
2 大成歷史名城及相關城鎮 1991 15 C (iii)
3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 1991 15 N (ii)(iii)(iv)
4 班清考古遺址 1992 16 C (iii)
5 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 2005 29 N (iv)
27.土耳其
1 伊斯坦布爾歷史區 1985 9 C (i)(ii)(iii)(iv)
2 格雷梅國家公園和卡帕多西亞石窟建築 1985 9 N/C (iii)/(i)(iii)(v)
3 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 1985 9 C (i)(iv)
4 哈圖沙 1986 10 C (i)(ii)(iii)(iv)
5 內姆魯特山考古遺址 1987 11 C (i)(iii)(iv)
6 桑索斯和萊頓遺址 1988 12 C (ii)(iii)
7 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萊 1988 12 N/C (iii)/(iii)(iv)
8 薩夫蘭博盧城 1994 18 C (ii)(iv)(v)
9 特洛伊考古遺址 1998 22 C (ii)(iii)(vi)
10 賽里米耶清真寺及其社會性建築群
2011 35 C (i)(iv)
11 加泰土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2 36 C
28.土庫曼
1 梅爾夫歷史與文化公園 1999 23 C (ii)(iii)
2 庫尼亞-烏爾根奇 2005 29 C (ii) (iii)
3 尼薩城
2007 31 C (ii)(iii)
29.烏茲別克
1 希瓦的伊欽內城 1990 14 C (iii)(iv)(v)
2 布哈拉歷史中心 1993 17 C (ii)(iv)(vi)
3 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 2000 24 C (iii)(iv)
4 撒馬爾罕城歷史中心 2001 25 C (i)(ii)
30.越南
1 順化古跡群 1993 17 C (iii)(iv)
2 下龍灣 1994 18 N (iii)
3 會安古鎮 1999 23 C (ii)(v)
4 美山寺廟 1999 23 C (ii)(iii)
5 豐芽--格邦國家公園 2003 27 N (i)
6 河內升龍皇城
2010 34 C (ii)(iii)(vi)
7 胡朝時期的城堡
2011 35 C (ii)(iv)
31.葉門
1 希巴姆古城 1982 6 C (iii)(iv)(v)
2 薩那古城 1986 10 C (iv)(v)(vi)
3 宰比德歷史古城 [瀕危] 1993 17 C (ii)(iv)(vi)
4 索科特拉群島 2008 32 N (x)
32.以色列
1 阿卡古城 2001 25 C (iii)(iv)(vi)
2 馬撒達 2001 25 C (ii)(iii)(v)
3 特拉維夫的白城建築 2003 27 C (ii)(iv)
4 夏瑣、米吉多和基色聖地 2005 29 C (ii) (iii) (iv) (vi)
5 熏香之路-內蓋夫的沙漠城鎮 2005 29 C (iii) (v) CL
6 海法和西加利利的巴海聖地 2008 32 C (iii)(vi)
7 迦密山人類進化遺址 2012 36 C
33.哈薩克
1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陵墓 2003 27 C (i)(iii)(iv)
2 泰姆格里考古景觀岩刻 2004 28 C (i)(ii)(iii)(iv)(v) CL
3 薩利亞喀–哈薩克北部的疏樹草原和湖泊 2008 32 N (vii)
34.蒙古/俄羅斯
1 烏布蘇湖盆地 2003 27 N (ii)(iv)
34A.蒙古
1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 2004 28 C (ii)(iii)(iv) CL
2 蒙古阿爾泰山脈的石刻群
2011 35 C (iii)
35.朝鮮
1 高句麗墓葬群 2004 28 C (i)(ii)(iii)(iv)
36.巴林
1 巴林-卡拉特考古遺址 2005 29 C (ii) (iii) (iv)
2 採珠業:島嶼經濟的見證 2012 36 C
37.沙烏地阿拉伯
1 石谷(瑪甸沙勒)考古遺址
2008 32 C (ii)(iii)
2 德拉伊耶遺址的阿圖賴夫區 2010 34 C (iv)(v)(vi)
38.吉爾吉斯斯坦
1 蘇萊曼聖山
2009 33 C (iii)(vi)
39.塔吉克
1 薩拉子目古城的原型城市遺址 2010 34 C (ii)(iii)
4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 艾恩文化遺址:哈菲特、西里、比達-賓特-沙特以及綠洲
2011 35 C (iii)(iv)(v)
41.巴勒斯坦
1 耶穌誕生地:伯利恆主誕堂和朝聖線路 [瀕危] 2012

㈩ 馬來西亞的國家遺產(急)

一、MULU國家公園:
MULU國家公園(www.mulupark.co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之一.
莫魯山國家公園是馬來西亞6大國家公園之一。位於沙撈越州北部的婆羅洲第四省和第五省,靠近汶萊邊境,面積約5.3公頃,和梅搭拉穆保護林(12,500公頃)相接。莫魯山國家公園最早命名於1974年10月,於1985年對公眾開放。 莫魯山國家公園地處婆羅洲傾斜地帶,地形復雜多變,包含了所有主要的岩石類型。莫魯山國家公園的氣候12月到3月間受東北季風的影響,3月到10月受西南季風的影響。

馬來西亞 「小汕頭」新山之柔佛古廟游神 (又被稱為「營老爺」),一路走來,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今天,這個潮州風格明顯的民俗廟會,被台灣民俗學者定位為:「台灣媽祖廟會之外,華人世界最大的廟會」。甫於二月十五日(正月廿一日)舉行的夜遊,依然全城如醉如狂,萬人空巷

有人說,歷史逾百年的柔佛古廟游神已經超越宗教信仰,是新山華人歷史與文化的活化石。

也有人說,柔佛古廟游神,是新山一年一度的 "古今對話″。百多年前 「義興公司」通過柔佛古廟奠下的五幫共和精神,年復一年於游神盛會中獲得更新、延續至今。

中國廈門大學歷史學者曾玲教授看了,直言 這是神與人狂歡的嘉年華!

潮州民俗學者黃挺教授看了也說,這是生命力充沛的民俗文化,反映斯土斯民的文化情感。

去年春節期間到馬來西亞拍攝《馬來西亞探親行》的潮州電視台采訪人員,一年後猶如此回味:「如此規模的游神活動真讓人終身難忘。。。」。

在1937年初版的《潮州年節民俗談》一書中,作者沈敏有一段文字如此形容潮州青龍廟的游神: 「花燈美景,百戲雜陳,鼓樂喧天,爆竹震耳,遊人達十萬余,全城如醉如狂,居民乘此期間,應酬戚友,宰牲宴客,備極奢華,為潮州游神中最高的盛況,可謂極熱鬧之大觀了」。沒想到,除了沒有震耳爆竹及備極奢華的宰牲宴客之外,七十多年前潮州游神全城如醉如狂的文字寫照,全然可搬到新山這座亞洲極南地角的邊城廟會- - 文化傳承的曲折命脈與歷程,本身就是令人贊嘆的精彩。

己丑年的古廟眾神出遊,更具備了將柔佛古廟及眾神出遊 「營老爺」申請列為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之深層意。今年, 挾著柔佛州高樁舞獅及節令鼓雙國家文化遺產首度結合演 《廿四節令鼓舞高樁獅》之盛況,矗國家文物局副總監希歷寧搏先生特別南下觀看 「營老爺」,並於次日回鑾儀式上試扛神轎,令新山華人情緒更形興奮澎湃,有感這項百年廟會向國家 「申遺」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重典」節目《廿四節令鼓舞高樁獅》是雙雙名列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文化與藝術類)之高樁舞獅及二十四節令鼓的首次結合演出。來自柔佛州西北西鎮麻坡市的關聖宮龍獅隊的高樁舞獅,在國際及國內的舞獅比賽中,屢獲殊榮,曾獲得29次世界冠軍頭銜以及39次國內冠軍。

而二十四節令鼓則是已故國家文化人物陳徽崇老師及潮籍詩人陳再藩於1988年原創,並在全球華人社會,獲得認同與傳播,成績斐然。於游神前夕, 即2月14日,廿四節令鼓剛被馬來西亞文化部宣布為第二批園家文化與藝術遺產。

柔佛古廟游神也許始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百多年來幾乎從未中斷,僅在1942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才被迫停辦一次。游神活動,是新山華人社會一個普天同慶的大日子,據地方社會的傳聞,游神也獲得柔佛皇室的鼎力支持,因此歷久不衰;柔州蘇丹皇儲依不拉欣在這之前,也曾出席游神的活動。

「營老爺」 盛會近年來獲得國內外更多媒體 (報章 /雜志 /電視/ 記錄片等) 的關注與報導,且被視為研究華僑移民社會與在地生活融合為一體後的重要民俗節場。這個發展,不但引來國內外旅客,也刺激了新山各方言族群對本身原鄉文化的重視,這種情況特別顯現於五幫鄉會對參賽花車的重視,例如客家公會便呈獻了精緻考究的客家民風婚禮、而廣西會館的山歌花車,唱做俱佳。潮州八邑會館則以春牛圖為設計主題。五幫鄉會紛紛向原鄉文化與民俗汲取色彩鮮明的養份,勢必催生來年更精彩的表演陣頭,使亞洲大陸最南端這場數十萬人參與的 「正月營老爺」演化成中國嶺南民俗文化在海外的重要舞台。

農歷正月二十一日,二月十五日,新山市中心的黃亞福街即使過了午夜十二點,依然長街沸騰如龍,在隆隆陣響的煙花籠罩下,萬人空巷。代表五大籍貫族群的神像依序 「營游」而過,萬人膜拜,群呼 「興、發」的場面,振奮人心。根據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林玉欽指出,今年的古廟游神,估計有逾25萬人參與,比往年更加踴躍。

目前的古廟游神,除了華社之外,也吸引了其他種族參與,並成為國內一項旅遊吸引景點。

在2008年的雙七世界遺產大會上, 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檳城終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目. 此時, 也許已沒有人會將馬六甲, 與一個偉大的名字--鄭和, 聯系起來了.
自從大航海時代以來, 馬六甲就變成了中西航線中極其重要的貿易港口了. 馬六甲以其博大的胸懷, 歡迎各方來客. 中國人, 印度人, 阿拉伯人和西方人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受中西文化的影響, 馬六甲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建築, 華洋雜陳, 就好像是一間中西建築博物館. 此外, 600多年來的風風雨雨, 也把馬六甲變成了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她不僅反應了馬六甲的歷史變遷, 也是馬來亞艱辛立國的最好寫照.

14世紀初, 巴倫邦王子在強大的滿者伯夷(爪哇)的驅趕下, 離開了蘇門答臘, 到處流浪, 最後流落到馬六甲這個偏僻小村立足. 但在當時, 馬六甲仍處在暹羅(今泰國)的保護之下, 王子必須定期向暹羅進貢.

這時, 大明王朝最先發現了馬六甲的重要戰略地位, 曾多次譴使來訪. 鄭和也將馬六甲列入七下西洋中的重要據點. 在明朝和鄭和的大力扶植下, 馬六甲從暹羅的勢力中獨立出來, 成為中國的保護國, 受到了大明的封賜. 明成祖還將馬六甲王宮所在的山封為鎮國山.

鄭和艦隊七下西洋中, 曾多次訪問馬六甲, 在此等候季風, 並在馬六甲的河口修建性永久官廠(立排柵, 如城垣, 設四門更鼓樓), 留軍民長期住守於此, 看守從東南亞各國搜羅來的番貨. 這種在海外設立貿易據點的方法, 後來被西方的東印度公司仿效. 鄭和不僅帶來了大量的陶瓷和絲綢, 也帶來了華人到馬來亞的第一次移民浪潮.

1456年明朝的漢麗寶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另一位倒霉的宮女)嫁給馬六甲王子, 並在馬六甲的中國山建立了宮廷, 公主隨身帶來的500宮女, 後來多嫁給馬六甲巫族(馬來族)的王公貴族. 其華巫混血後代, 男的就叫峇峇, 女的則叫娘惹. 峇峇娘惹結合並繼承華族和巫族的傳統, 形成獨特的峇峇娘惹文化. 現在, 在馬六甲的唐人街, 不但可以吃到地道的娘惹餐, 也可以參觀峇峇娘惹博物館, 以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

如今, 與唐人街相鄰的鄭和官廠已成一片廢墟. 只有中國山還在華人的掌控之中, 成為海外最大的華人墓地. 其山腳下的三寶廟也是為了紀念鄭和而建的中國廟. 喝了廟里的井水, 據說就會讓人流連忘返. 三寶廟旁的漢麗寶井, 據說也是鄭和當時派人在馬六甲挖掘的十口水井之一.

唐人街是一個活的廟宇博物館, 多座馬國最早的廟宇都在此地. 始建於1567年的青雲亭據說是為紀念明朝使節的到訪而建的. 其建築材料和內部擺設多從中國運來, 鄭和下西洋的紀念石碑也收藏在這里.

在馬六甲國王變成的伊斯蘭王國之後, 馬六甲出現了多座蘇門答臘三層方塔式的回教堂, 建於1748年甘榜吉寧(Kampung Keling)回教堂就是這種式樣回教堂的代表, 外觀上和洋蔥頭式的摩爾回教堂全然不同. 當然, 馬六甲也少不了印度廟, 甘榜吉寧回教堂旁邊Sri Poyatha Venayagar Moorthi印度廟就顯得十分古樸.

唐人街的中心, 有一條叫做雞場街的古董街, 兩邊全是中國南方式樣的百年店屋. 入夜, 雞場街就成為一條夜市街, 十分熱鬧. 白天吃過了馬六甲的雞飯粒, 晚上就在夜市吃小吃, 很不錯. 這里有一種巨型包子(葉子眉包子), 別處難得一見. 雞場街上有幾家華人的宗鄉會館, 晚上就成了華人唱卡拉OK消遣的去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