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來西亞引進外資
❶ 馬來西亞為什麼邀請中國建馬六甲港口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峽,有世界各國的船隻往來,靠近馬來西亞,如果建港口會為馬來西亞帶來收益和便利。在資金方面可能還要依賴中國,畢竟現在中國比較富有。
❷ 馬來西亞並沒有什麼厲害的產業,為什麼人均GDP可以達到這么高
馬來西亞Malaysia,大家又稱作「大馬」,東南亞國家,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位置靠近赤道,濕熱的氣候,綿長的海岸線,秀麗的風光,多元而包容的文化,豐富的物產(盛產橡膠可可木材棕櫚油等),人口密度還行,結合這獨特的優勢,經濟發展快,人均GDP高也是情理之中的。具體分析的話,原因可就太多了,簡單大概的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說吧:
首先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應該是氣候了;大馬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無明顯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小,白天平均氣溫在31-33攝氏度之間,夜間平均氣溫在23-28攝氏度之間,高原地區的夜間氣溫可低至16-18攝氏度。全年降雨量充沛,(想像一下我們的春城昆明,氣候非常宜人)宜居地帶。在現代旅遊業發展的今日,這一點很吸引世界的旅遊達人前往,大馬本國自然也大力發展旅遊經濟產業以及周邊了。
雖然乍看大馬並沒有特別厲害的產業,但看其整體發展策略,多產業協同發展,計劃明確,領導有力,又順應現代網路發展的潮流,趁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之東風,大馬經濟水平一路飄升。 作為東南亞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花園國度,純凈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雨林以及現代化的都市組合成了馬來文化的發源地。馬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馬來西亞常年溫度在21--33度之間,沒有自然災害,空氣質量好,森林覆蓋率高達70%,其中有接近60%都是原始森林,常年藍天白雲,空氣質量非常好,可以讓您遠離霧霾,放心呼吸,已經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的東南亞旅遊至熱??對中國來講,自2016年3月1日起,馬對中國大陸公民推出電子簽證與免簽政策,最快24小時出證,大家有多少人已經蠢蠢欲動了?一起來講講東南亞你最喜歡哪個國家呢?
❸ 為什麼發達國家在馬來西亞投資輪胎業
因為馬來西亞是輪胎的原料橡膠的世界最大出產國,而且馬來西亞出產的橡膠的品質也是最好的。在馬來西亞設立輪胎廠,省下了原料國際運輸費,然後馬來西亞人力資源素質比較好,教育水平高、大多會說英語、勞力密集的部分又允許聘請其他國家更廉宜的勞工過來工作。還有馬來西亞政府對外資的投資優惠也很好如免所得稅若干年等。
❹ 馬來西亞並沒有什麼厲害的產業,為什麼人均GDP可以達到這么高
大概是人口原因,馬來西亞是個小國家,只有三千萬人,這么一平均GDP就上去了。
馬來西亞雖然生活用品貴,但是水電油氣還有房價地價便宜,可以說全民奔小康了吧!中國生活用品便宜,水電油氣大部分人也能接受,就差這房價,要是中國大部分人不再為房子發愁,那生活水平絕對超過馬來西亞。甚至還可以在世界排名也比較靠前。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來西亞具有獨立國家的優勢。每年很多中東和新加坡的富豪都會去馬來西亞度假,賭博。其中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通道之一,這也是他們的優勢。
❺ 馬來西亞對我們外商有什麼優惠措施
馬來西亞鼓勵投資的優惠措施主要包括公司所得稅和投資稅賦減免、進口稅及銷售稅減免等:
第一,所得稅減免
目前,馬來西亞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8%(從事石油開采冶煉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8%)。
對於獲得「新興工業地位」資格的外商投資企業,從生產之日(指日產達到最高產量的30%當天)起,五年內只對公司30%的營業利潤征繳所得稅;如投資在東馬及「東部走廊」地帶,五年內只對公司15%的營業利潤征繳所得稅。
對於高科技公司、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及在「多媒體超級走廊」內設立電子信息通訊科技企業的,5年內免繳所得稅。對設立機構進行科學技術轉讓及培訓的,10年內免繳所得稅。對於向馬國內公司或個人轉讓先進技術的外商企業,其技術轉讓費免繳所得稅
對涉及國家重大利益和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戰略性項目,及對生產優先開發的機械設備(如工作母機、塑料成型機、材料裝卸設備及自動化設備)及其零部件的,10年內免繳企業所得稅。
投資於環保產業領域,5年內公司營業利潤的70%免繳所得稅,但對於從事植樹造林的,10年內免繳企業所得稅;
對於投資於財政部核定的糧食生產(包括槿麻、蔬菜、水果、葯用植物、香料、水產物及牛羊等牲畜飼養)的企業,10年內免繳企業所得稅。對於出口鮮果和乾果、鮮花與乾花、觀賞植物和觀賞魚的,可免繳相當於其營業利潤10%的所得稅。對於生產回教食品(HALAL),為取得HALAL食品品質驗證和鑒定的支出,可相應從其所得稅中扣除。
對於出口型企業,如其出口額增長30%,出口增加額的10%免繳所得稅,如其出口額增長50%,出口增加額的15%免繳所得稅。對信息與通訊科技企業,其出口增加額的50%免繳所得稅。
對在蘭卡威島從事豪華遊艇維修服務及在馬提供豪華遊艇出租服務的,5年內免繳所得稅。
對在馬設立地區營運總部和采購中心的,5年內免繳所得稅,5年期滿後,經申請核准後,可再延長5年免繳所得稅。
對參與馬來西亞工業發展計劃的外商投資企業,5年免繳所得稅,其用於培訓員工、產品開發測試及公產審計方面的支出,可從其所得稅中扣除。如作為供應商,其產品在價格、品質和技術含量上能達到世界水平,經核准後,可免繳10年的所得稅。
第二、投資稅賦抵減
對於獲得「新興工業地位」資格的及高科技外商投資企業,其用於固定資產(含廠房、機器設備和零部件等)投資額的60%,可在5年內抵消其應繳納所得稅的70%。如投資於東馬及「東部走廊」,其投資額的80%可在5年內抵銷公司應繳納所得稅的85%。
對涉及國家重大利益和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戰略性項目及對於環保產業及對生產優先開發的機械設備(如工作母機、塑料成型機、材料裝卸設備及自動化設備)及其零部件的,5年內其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全部可從企業所得稅中扣除。
對投資農業項目的,其用於固定資產(含廠房、機器設備和零部件等)投資額的60%,可於5年內抵消其應繳納所得稅的70%。其中用於農業綜合開發中道路橋梁、灌溉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60%,可於10年內從其所得稅中扣除。
對投資參與馬來西亞工業發展計劃的外商企業,其合格資本支出的60%可於5年內從其所得稅中扣除。如作為供應商,其產品在價格、品質和技術含量上能達到世界水平,經核准後,其合格資本支出可於5年內相應從其所得稅中扣除。
第三、再投資稅賦減免
對於符合規定的公司再投資於馬政府鼓勵投資的行業,或對於開業12個月以上的外商企業,用於擴充產能、改進現代化設備、產品多樣化和生產設備自動化的支出,其再投資額(或支出額)的60%可抵消其應繳納所得稅的70%,優惠期限長達15年。15年期滿後,如繼續再投資的,其繼續再投資的資本支出可在3年內從所得稅中全部扣除。
對農業領域再投資的,其用於土地開墾與改良、修建灌溉及排水系統、建造有關道路及橋梁等資本支出的60%,可於15年內抵消其應繳納所得稅的70%。其中用於農業綜合開發中道路橋梁、灌溉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60%,可於10年內全部從所得稅中扣除。
第四、進口稅、銷售稅和國產稅減免
對為出口產品(出口量占其生產量的80%以上)而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繳進口稅。
對國內不能生產或雖能生產但質量或標准不符要求的機械設備,免徵進口稅和銷售稅。對國內能生產且質量和標准符合要求的機械設備,如用於環境保護、廢物再利用及有毒有害性物品的儲存和處理的,用於研發機構和培訓的以及用於種植業的機器設備,經申請,也可免繳進口稅和銷售稅。
用於旅館和旅遊服務的進口材料和設備免繳進口稅和銷售稅。
對於經核準的外商投資的教育培訓設備(包括實驗設備、車間、攝影室和語言實驗室等)可免繳進口稅、銷售稅和國產稅(註:馬來西亞對國內生產的一些特定產品,包括香煙、酒類、紙牌和麻將牌及機動車輛等,徵收國產稅)。
對直接用於財政部核準的服務業項目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及其消耗品,如國內無法生產或雖能生產但質量或標准不符要求的,可免繳進口稅和銷售稅,本地采購的設備和機械免繳銷售稅和國產稅。
對設在「多媒體超級走廊」內的企業所用的有關設備免徵進口稅。
第五、其他稅費減免及鼓勵措施
A、基礎建設及工業建築稅減免。為特定目的建造和購買建築設施(包括經核準的行業用於工業生產、研發和員工生活自用的房屋等),第一年可免繳10%的工業建築稅,以後每年可免繳3%,最長期限為30年。投資在東馬來西亞和「東部走廊」的公司,可免繳全部的基礎建設費。
B、有關費用豁免。對為促進馬來西亞產品及品牌而發生的廣告費用支出,經申請核准後,可相應從其所得稅中扣除。
C、簽證及工作準證便利措施。對在馬來西亞從事電子信息通訊等高科技研究與開發的外商,給予辦理簽證及工作準證的便捷快速服務。
四、馬來西亞吸收外資政策的調整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馬來西亞的吸收外資呈下降趨勢。為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馬來西亞逐步放寬了對外商直接投資的有關限制,對吸收外商投資政策作了相應調整。
第一、放寬外資股許可權制
在金融危機爆發一年後,馬來西亞政府為了更多地吸引外資,促進國家經濟復甦,放寬了製造業的外資股權。從1998年7月31日起,申請投資於製造業的外資(包括增資和擴大經營范圍),除紙和塑料包裝、塑料模具配備、金屬壓印、金屬加工及電鍍、印刷、汽車電路銜接系統等6領域外,均可無限期地擁有100%的股權,無需再分配30%的股權給馬來土著人士。服務業領域,允許外商投資馬來西亞保險業的股權由以往規定的30%增加到51%;准許已有營業執照的本地電訊公司的外資股權從目前的30%增至49%,但增加外資股權必須事先得到馬來西亞能源、電訊及郵政部的批准;允許外資在馬來西亞股票行中的股權由30%增至49%。
為配合2003年5月馬政府推出的新經濟配套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商到馬投資,以促進馬來西亞經濟復甦,馬來西亞政府對原有的外資股許可權制政策進行了修訂。根據修訂後的法令,對於2003年6月17日起新批的製造業領域的外資項目,包括已獲準的外商投資項目的增資、業務多元化和擴大產品出口等,外商可持有100%股權。對於上述情況以外的原批準的外商投資項目,原定的股權及出口要求不變,但政府可根據個案申請予以適當調整。
第二、放寬外商投資領域
近年來,馬來西亞先後對外商投資行業進行了調整,由原來主要鼓勵外商投資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產業向農業和物流、旅遊等服務業擴展。
第三、放寬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構成限制
對於外商投資的上市企業和外商企業增資和擴充馬政府鼓勵的經營范圍的,其董事會成員不再受「必須有當地董事」規定限制。
第四、放寬外商投資企業產品的內外銷比例
從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放寬製造業產品內銷比例限制,允許所有受內銷和出口比例限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無需重組原有股權結構的情況下,向貿工部申請將其產品的50%內銷。
第五、放寬外資管制,逐步取消撤資稅
金融危機爆發後,馬來西亞政府於1998年9月1日宣布實施外匯管制,固定馬幣與美元的匯率,對外資撤離進行嚴格限制。1999年馬來西亞經濟有所復甦,馬來西亞政府開始謹慎地逐步放寬資金管制。1999年2月15日,政府宣布以撤資稅(自該日起一年內撤離的外資須繳30%的盈利稅,一年後撤離則繳10%)取代強制扣留外資的措施;2001年9月21日,馬來西亞進一步放寬撤資稅,從該日起外資撤離一律只繳10%的盈利稅。2001年10月27日,馬來西亞政府又進一步宣布在馬經營滿一年的外商投資者撤資時,免繳10%的撤資稅。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400-606-5339
❻ 中國企業投資馬來西亞需注意什麼
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出門旅行,國內到國外的著名地區都存在有中國人的影子。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馬來西亞一直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除了碧海藍天、熱帶島嶼、宜人風情外,馬來西亞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晉世界級一線城市!在首都吉隆坡,以城市地標雙子塔為中心的黃金三角區無疑是最繁華的地段。正如中國長城延綿不絕,吉隆坡雙子塔452米的巍峨的高度同樣引無數人遐想。
但是很多人對馬來西亞的認知度還不是很高,至少在投資環境方面不很了解。其實,馬來西亞是中國的戰略合作夥伴,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兩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方面有著廣闊合作前景。雙子塔的背後,還存在著巨大的投資市場!接下來登尼特將帶你領略馬來西亞的「故事」!
馬來西亞自己也充分認識到了吸引外國投資的重要性,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引進外資,拉動經濟增長。2010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加強了對首都吉隆坡的建設——斥資1,720億馬幣打造的「大吉隆坡計劃」。「一帶一路」下的「大吉隆坡計劃」--由中國承建的吉隆坡標志塔也是「大吉隆坡計劃」的一部分,中國將「三天一層」的中國速度帶到海外,刷新著這座城市的建造紀錄,把吉隆坡標志塔打造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明星工程。
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房地產的市場不斷在擴大,在快速增長,其原因就是不斷增加的吉隆坡城市人口,這些人無疑促進了當地房產的需求。事實上,「大吉隆坡計劃」對於當地房產市場的影響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從過去5-10年的房價漲幅狀態來看,吉隆坡的房價幾乎漲了兩倍。然而,驚喜的是,吉隆坡房價雖漲勢兇猛,但相較於亞洲其他熱門房產投資城市(新加坡、中國香港等)里仍處於較低的水平,現吉隆坡房價在2.5W-4.5W人民幣/平米左右,十分具有投資吸引力。另外,可觀的租金回報也是投資大馬房產的重要因素,現馬來西亞租賃投資回報率達到6.21%,遠高於中國大陸的2.66%、中國香港3.23%和新加坡2.94%。如此一來,馬來西亞房地產的繁榮景象已經可以預見!
並且在政府層面來說,政府為了促進國家的經濟增長,為了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採取很多政策和辦法,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程度: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外商投資的領域包含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多媒體和信息技術領域等;外國證券投資者可以在當地的股票交易所自由買賣股票和債券,並可以購買剛上市公司的新股;、馬來西亞目前在積極地進行私有化改造,外資企業可以參與企業私有化過程,同時可以參與由政府資助的發展項目;外資在商業銀行中最多能擁有20%的股份。馬來西亞正值房產價格起飛階段,低首付、低利率、高回酬,在未來看漲的種種利好因素下,是海外投資者的不二選擇。
登尼特提供馬來西亞投資領域全鏈條多元化服務,大數據互聯網平台高質量合作企業,以及權威質量信譽認證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馬來西亞投資服務,登尼特,20年專業經驗為您服務!我公司提供最專業的馬來西亞投資建議,最具競爭力的價格,最高性價比的服務。案例豐富,專業齊全,服務保證。「想您所想,解您所憂,供您所需」是我們不斷的追求。
❼ 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優勢是
1、東盟市場跳板:馬來西亞物產豐富且貿易環境穩定,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馬來西亞將成為中國商品進入東盟市場的主要窗口和平台。
2、東南亞核心地帶:馬來西亞處於東南亞的核心,區域優勢為創建「一帶一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馬來西亞公司可以藉助發達的陸、海、空運輸渠道,將商業優勢輻射至東南亞乃至全世界。
3、貿易環境穩定:馬來西亞經濟環境穩定,多個國家簽訂了貿易協議,這為馬來西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4、市場潛力大:馬來西亞屬於英聯邦國家,在全球五十四個穆斯林國家的商品認知度及市場驅動力也列為前茅,馬來西亞也以全世界穆斯林客戶商賈雲集而著稱。注冊馬來西亞公司可以吸引外資,加大與國際市場間的聯系。
❽ 馬來西亞
南洋置業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專業團隊為您解答: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共分為兩大部分,之間有南中國海相隔:一個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
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接壤;另一個是東馬來西亞,位於婆
羅洲島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由於馬
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馬來西亞的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吉隆坡,布城是聯邦政府所在地。整個馬來西亞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多雨,平均氣溫26至31度
自然資源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曾是世界產錫大國。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馬來西亞人口
大概2800多萬人口,其中馬來人68.7%,華人24.26%,印度人6.96%,其他種族2.2%,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
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通用語言:華語,英語,馬來語,國語,馬來語。
··························································
對外開放,大力引進外資
近年來為了加大吸引外資又開放了一個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
通過吸引外國人到馬來西亞僑居和投資來帶動當地的經濟。
擁有第二家園計劃可以享受
長達10年的入境免簽
直接可以轉簽至158個第三國
買房購車都有免稅優惠
無時間地獄限制來回自由
申請門檻非常之低
······································
特別是對子女留學非常有優勢
1、馬來西亞沿襲歐美教育體系,教育水準和文憑均被歐美承認。
2、馬來西亞與歐美實行「3=0和雙聯課程」,學生可以選擇轉移課程赴美、加、英、澳等國家攻讀
3、費用低廉僅為直接去美、加、澳等國留學的14
❾ 馬來西亞投資價值有多大
馬來西亞位於南中國海南端,分為西馬和東馬兩部分,西馬與泰國接壤,與印尼、新加坡同在馬六甲海峽的兩側,首府吉隆坡也位於西馬。東馬與印尼、汶萊同在加里曼丹島上,從南海通過的船隻在前往馬六甲海峽前一定會經過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100萬,面積比雲南略小,但是人均GDP卻能夠達到8432美元,相當於北京的水平!可以稱得上是「繁榮」了,據預測,2020年馬來西亞將成為高收入國家。
除了高收入以外,馬來西亞的公立和私立教育資源也豐富,並且學歷與西方國家接軌,大專以上學歷的學生可以「2+1」的方式轉移到歐美國家就讀並畢業,這條路徑很適合剛剛達到中產又想讓孩子拿到西方教育文憑的家庭。
目前中國在馬來西亞留學生接近1萬人,如果您考慮海外置業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教育,又擔心他在歐美文化圈中融入度低,那麼馬來西亞確實值得考慮。
在對外開放方面,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和鼓勵外國投資者對其製造業和服務業進行投資,由於其投資法律體系完備、與國際接軌、臨近馬六甲海峽、經濟基礎穩固、原材料資源豐富、增長前景好、人力資源素質高,因此對外資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在馬來西亞的民族結構中,華人佔21%,是第二大民族,馬來西亞的華人基本上都能使用普通話或粵語交談。兩國的經濟往來也很密切,中國是馬來西亞的第一大進口國和第二大出口國,雙邊貿易額占馬來西亞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
日前,有報道稱,馬來西亞的經濟規模正逐步追上新加坡。經濟學家估計,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明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差距可能會收窄至僅20億美元(約80.64億令吉)。
目前馬來西亞房價世界排名99位,投資收益排第6位。資料顯示,2000年-2015年,馬來西亞房價上漲127%,平均增長8.4%,其中吉隆坡上漲172%,平均增長11.4%。
❿ 馬來西亞將設特別旅遊投資區,這對當地經濟會產生什麼影響
馬來西亞建設特別旅遊投資區主要是想要打造一個生態旅遊區,同時鼓勵科技為主的旅遊業創新來吸引外資投商,因為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經濟最為重要的來源之一,所以他們想要通過復甦旅遊業重新使得當地的經濟復甦和增長。
正是因為旅遊業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所以說現在復甦旅遊業是重中之重,這也是為什麼馬來西亞會重新建立這樣一個特別的旅遊投資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馬來西亞旅遊業的損失超過了250億美元,這樣一個損失需要花4年的時間可能才能彌補,所以馬來西亞需要盡快的推行政策,讓自己的旅遊業進行復甦,同時也能夠拉動全國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