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什麼群體行為
① 馬來西亞的文化與習俗是什麼
早在公元前6世紀,現在的大馬地區建立有"吉打"王國。14實際"滿刺加"王國以馬六甲為中心,統一了馬來半島大部。1511年葡萄牙征服了"滿刺加"。"二戰"後,英國將檳榔嶼等9個馬來土邦合並為嗎來聯邦,將新加坡作為英國獨立的殖民地。1957年馬來聯邦獨立,1963年馬來聯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退出,形成了目前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習俗
馬來西亞法律規定,馬來人都為穆斯林,所以馬來西亞人不吃豬肉、也不吃各種動物的血液和自然死亡的動物。馬來人不吸煙,認為左手不潔,拿東西時用右手,吃飯時也用右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會及高級餐館才用刀叉與匙進餐。馬來人還忌諱摸頭及別人的背部,也不能用食指指人,面對女士時,也不能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到馬來人家拜訪時必須穿戴整齊,由於馬來人的內廳也用來祈禱,所以當到馬來人家中拜訪時穿的是拖鞋,要將拖鞋放到門外。
馬來西亞的國教為伊斯蘭教,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遊客在進入伊斯蘭教經堂前要脫鞋,不能從正在禱告的穆斯林面前經過,不得碰觸《古蘭經》,更不得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在寺廟內進行拍照。女性遊客在參觀經堂、寺廟時,應注意著裝,不可將手臂和雙腳暴露在外。
馬來西亞舞蹈
馬來西亞是一個半島國家,當地的文化受到周邊諸國的影響,產生了多種分類,舞蹈藝術也是如此。由印度傳來的BHARA NATYAM,將表達式舞蹈NRITYA與純舞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表達出對神明的崇拜與敬仰;錫克人的擅長的BHANGRA,通過靈巧的動作與精彩的特技,伴隨著民謠式的音樂,表達出對豐收的喜悅;與恰恰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JOGET,是社交場合和慶典中最常見的舞蹈;而沙巴卡達山杜順的民族舞蹈SUMAZAU通常由成排的舞者以恢宏的陣勢,模仿鳥類飛翔的動作伸展雙臂,在有節奏的鼓點聲中舞動;在砂拉越十分流行的舞蹈DATUN JULUD,在樂器SAPE的伴奏下,表現出王子得到祝福子嗣誕生後心中無比激動,快樂溢於言表的心情。
② 馬來西亞人的生活習慣喜歡或忌諱什麼
一、生活習慣
馬來西亞穆斯林較虔誠,每天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通常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諱
馬來人忌食豬肉;馬來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左手被馬來人認為是骯臟的,因此在接、遞物品時應用右手。
馬來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翹二郎腿,不得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馬來人禁酒,也忌諱在物品上印有動物或人像的圖案。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
(2)馬來西亞有什麼群體行為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人的服飾習慣:
馬來男女服飾五彩繽紛。馬來人有其傳統的服飾,稱禮服。正式場合和隆重節日均著禮服。較流行的服飾是「巴迪」(蠟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
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
③ 馬來西亞政府徵集預防同性戀視頻引起誰的抗議
據英國媒體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日前推出一項競賽活動,鼓勵參賽者製作有關如何預防同性戀的視頻,獲勝者最多可以獲得4000林吉特(約合人民幣6384元)的獎金。此舉招致了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人士)群體的抗議。
對此,馬來西亞衛生部回應稱,此舉旨在幫助年輕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競賽並沒有歧視任何一個特定群體的意圖,純粹是為激發青少年在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相關領域的知識和創造性。
④ 幾個關於馬來西亞的文化分析的問題
我作為一個馬來西亞人的回答:
1.傳統是集體主義,新一代越來越傾向個人主義。以吃飯為例,年輕人如果事業尚未有成之前,一般上吃飯是實行AA制的。不過如果事業有成,那麼朋友見面就輪流請客。三大民族當中,馬來人因為宗教凝聚力以及地域聯系力的關系,集體主義比較強,印度人因為種姓制度的傳統,個人主義比較強。華人在中間。不過如果是受英文教育或者英語為母語的家庭就個人主義更明顯。
2.華人越來越西化,所以傳統的長幼有序的傳統日漸薄弱,馬來人還是非常強調,不過住在市區的年輕人也是開始西化了。印度人印象中以前還把政黨領袖的肖像掛在家裡大廳,不過2008年前後受印度人權益組織的影響以後應該減弱不少。
3.馬來西亞三大民族的存款意識都很強,華族為甚。馬來西亞的存款比率大概有三成以上。
4.馬來西亞還是在實行填鴨式教育,每天老師都被逼著趕完課程,所以基本上不怎麼鼓勵學生發問,學生被表揚與否還是看他的考試成績。當然更令人沮喪的是還看種族。成績差不過是「比別人更平等」的族群還是可以得到優厚的獎學金出國留學。結果造成許多成績優秀的華人申請新加坡的獎學金然後為人家免費作嫁衣。
5.本來是男主外女主內,不過因為生活費高漲,華人基本上都是雙薪家庭,馬來人如果可以的話還是保持傳統,不然就女人做一份閑差(例如當公務員),年年生一個孩子,年年申請產假,反正孩子以後的許多方面都有政府的補助。華人印度人沒有。所以華人印度人的嬰兒出生率年年降低。
6.商業行為大致上華人還是想一般中國人一樣,馬來人就比較靠族群關系或者政府的工程過活。不過還是有比較現代化的馬來人以西方人方式做生意。不過因為有政府依照種族不同給予的照顧,這樣的馬來人比較少。
7.家庭為主,然後才事業,不過之間的差距應該不大,不能作準。
8.
a)依兩人的交情而定,越陌生越遠
b)同上
c)大致如此,不過年輕一代越來越現代化了
d)大致上都一樣,V是受歡迎的
e)都有
f)答案同a,依交情決定眼神接觸的頻密。
以上僅為個人的主觀觀察與體驗的感受,希望可以幫到你。
⑤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文化,他們聚集在馬來西亞那片富庶神奇的土地上,構成了多元化獨特的國家風土人情。我們在馬來打工或者旅遊的時候要客隨主便,尊重別人的文化,這既展現了中國人的素質,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難堪,下面給大家列舉了一些關於馬來西亞的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01見面禮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宴在女方家舉辦,不斷一周,包含男性帶彩禮到女方家迎親、較長為新手誦經祝願、舉辦新手淋浴典禮和合婚典禮等,關鍵典禮均在晚上進行。七日後,新郎官即可偕新婚人妻和陪嫁回自己家。
接親時,男性走一半路,女性走一半路;男性要穿著打扮得像官員顯要,打著雨傘開開心心去迎接新娘子;女性則凸顯悲傷的模樣,由於要遠離親朋好友,因此心情郁悶。
06社交禁忌
問好時看待女性不能先伸出手規定揮手,不能隨便用無名指指著別人,這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頭被他們稱之為神聖的位置,覺得捂頭應該是人的一種侵害和污辱,在親密少年兒童時,不可觸碰它的頭頂部,否則會造成不悅。
同時除開教師和宗教人士以外,任何人不能隨便觸碰馬來人的背部,假如背部被別人觸碰過,那將代表著厄運來臨。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你還知道馬來西亞的其他習俗和禁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⑥ 馬來西亞的民俗風情~~
馬來西亞的人都愛吃重口味的食物,生活也沒什麼特別的,治安問題就是晚上別逛太晚的,說到好玩的地方話就雲頂了,可以看看景色,吹吹風,有賭場,游樂場等等的。
⑦ 馬來西亞有幾種民族或者種族
馬來西亞主要有三個民族:馬來人、華人、印裔。
1、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1948.36萬(61.54%)。馬來西亞華文通常又稱為巫族。主要居住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東部及南部、婆羅洲沿岸、泰國南部。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
2、華人共664.8萬(21.00%),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3、印裔共199.2萬(6.29%),是對生活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的稱呼。印度裔馬來西亞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屬馬來亞時期從印度移居馬來半島的後裔。這可能發生在在印度人在東南亞第一波遷徙時期──阿育王對卡林加的南征和之後沙摩陀羅·笈多對東南亞各地的入侵,勢力遠及爪哇和馬來半島,從此開始有印度人移居於此。如今,它們成為了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族群,人口規模在馬來人和馬來西亞華人之後。
4、其他人口佔28.14萬(0.89%),非國民325.56萬(10.28%)。
(7)馬來西亞有什麼群體行為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是一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也在同步擴張。
此外,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⑧ 請問馬來西亞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原本看到0懸賞分我是不太想理,但是實在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馬來人:
補充一樓,馬來人不是不喜歡喝酒,是因為回教徒不能喝酒,不然就犯了回教法,要鞭刑的~
很多商場都有小小的禱告室,讓回教徒一天禱告5次。每星期五中午一至兩點,男生回教徒則必須前往回教堂禱告。
馬來人不是只喜歡吃咖哩飯,而是偏愛辣和重口味的食物。馬來人現在在家也已經開始用湯匙和叉吃飯了.他們很愛喝一種叫「Sirap」的飲料~
華人:
差點讓我昏倒的是:「每年臘月初一到初7中國春節,大馬全國放假7天,8月15中秋節也放假一天。」一樓說的是華小的吧?
我從小到大也希望過年放7天假,很可惜我們政府只是將大年初一及初二列為全國公共假期。有些公司的華人老闆會大發慈悲,放個5~6天,甚至過了人日才開工的也有,這還得視乎該公司而定.另外,我中秋節也得開工啊~(哭泣)
唯一贊同的是「馬來西亞是美食者的天堂,中國內地,香港的各種小吃都能有得吃」還有台灣小食,泰國餐,日本餐,甚至法國餐都吃得到~
我雖然是華人,不太會吃辣,但是也超愛吃咖哩飯的~
印度人:
印度煎餅和拉茶很出名哦~一定要試試.印度煎餅還有不同的口味,天天吃都不會膩咧,只是會不小心發胖而言~
官方語言的確是馬來話,英文,中文
另外,印度人還會說他們的淡米爾語。華人很多都會說方言,粵語,福建,客家,潮洲話等等~
音樂和舞蹈則更豐富了,畢竟我們有三大種族~
⑨ 馬來西亞人和我們中國有什麼不同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
馬來西亞有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卡達山族、伊班族及其他民族。華族的生活習慣(衣、食、住、行)和中國南方的中國人相同。其他的種族則大大的不相同。
⑩ 馬來西亞華人到底是個怎樣的群體
作為主體民族,漢族掌握的土地從中原擴張,語言,文化,俄羅斯族,回族,難道就沒有必要給被征服土地的民族進行補償?國家支持少數民族怎麼怎麼,是因為除了京族。但是你不能把馬來華人這一外來群體和中國眾多本土少數民族來放在同一高度對比,還讓他們從馬來人的土地上獨立,理所應當遵守當地的風俗,朝鮮族是外來民族以外,其他民族的活動范圍是被中國吞並的,然而應該允許他們有自由的語言,國民權利是無可厚非的,也就是說根本不是外來民族,而是土著民族。再說了。你完全弄錯了一點,馬來華人本身就是外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