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和馬來西亞關系怎麼樣
A. 汶萊曾經作為帝國,在東南亞是強大的存在,後來為何落魄了
歷史 上總有一些昔日無比風光而今卻淪為彈丸之地的國家,汶萊就是其中一個。汶萊作為東南亞國家,也曾有過輝煌的帝國時期,還與中國有過密切交往,最典型的就是兩者的宗藩關系,但是在新航路開辟後,汶萊經過了歐洲列強的入侵,國力直線下降,領土面積也大打折扣。如今的汶萊面積較小,人口不過百萬,而且還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更因此被稱為「彈丸小國」。
早在公元6世紀的時候,汶萊與中國的梁朝就有了直接聯系, 此時汶萊與梁朝的聯系紐帶主要是佛教,因為對汶萊具有實際統治權的統治者是一個佛教徒,他為了拉近與梁朝皇帝的距離,還送了專門的地毯。
到了隋朝,汶萊國王懾於隋朝的實力,曾帶著自己的王子前往隋朝以表忠誠, 而汶萊國王也像高麗和突厥等周邊民族一樣受到了隋朝皇帝的接待,並成為了隋朝的藩屬國。
唐朝時期,由於李氏王朝崇尚開放,與周邊國家的交流更為密切, 此時的汶萊在中國典籍中的名稱是「婆利」, 《舊唐書》對婆利時期的汶萊有專門的描寫:「其王戴花形如皮弁,裝以珍珠瓔珞,身坐金床,侍女有金花寶縷之飾,或持白拂孔雀扇。行則駕象,鳴則擊鼓吹蠡為樂。」婆利與中國交往密切最主要的原因是藉助隋唐中國,以立足於東南亞地區。
實際上,汶萊除了臣服於隋唐王朝以外,對周邊的王國也是小心對待,生怕走錯一步,就會落得個國破城亡的地步,所以汶萊國王常常臣服於周邊強國,比如室利佛逝王國和麻喏巴歇王國。 從9世紀到14世紀,汶萊一直處於蟄伏狀態,小心翼翼地做強國的附庸國。
汶萊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4世紀, 此時的汶萊有很多華人居住,主要是東南沿海的居民,這些人早已對爪哇的奴役心存不滿。恰在此時伊斯蘭教傳入了汶萊,伊斯蘭教因為系統化和成熟性等特徵,所以很快代替了汶萊人的原始信仰,婆利國國王為了鞏固自身統治,迎合民眾信仰,於是將婆利國變革為伊斯蘭教國家, 大批汶萊人在伊斯蘭教信仰的旗幟下聯合起來,決定反抗爪哇帝國。
蘇丹馬合謨沙與明朝福建移民黃森屏所率領的華人勢力聯合組成了新的汶萊國,成為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 汶萊的獨立是它發展的轉折點,也是它成為龐大帝國的基礎。獨立後的汶萊開始利用它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商業,由於馬六甲海峽是世界貿易的重要中轉中心,所以很多貨物都要從此經過,附近的汶萊地區也得益於此。
汶萊國家經濟實力增強後,便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張。 汶萊向周邊擴張有兩點有利因素,其一,汶萊的擴張容易得到大明王朝的承認,因為黃森屏不僅是華人,而且與明朝聯系密切;其二,汶萊境內的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有著先進的耕作技術和作戰技術,所以汶萊國家獲勝的幾率很大。
16世紀,汶萊已經徹底占據了整個加里曼丹島,以及菲律賓的部分地區,由此汶萊成了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然而,汶萊的強盛沒有堅持太久,就在外力的影響下逐漸被摧毀了,而這外力就是歐洲國家的殖民侵略。早在15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就開始了對外擴張,這時候的美洲地區是歐洲人的主要目標,罪惡的「三角貿易」就發生於此時。
之後,亞洲國家就成了歐洲殖民擴張的新目標,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而汶萊帝國就在這場入侵中轟然倒塌,淪為彈丸小國。1511年,葡萄牙侵略馬六甲,在西方先進火葯的加持下,馬六甲城很快就被葡萄牙軍隊攻陷和控制,汶萊的貿易也因此逐漸衰落。1571年,葡萄牙用武力搶佔了汶萊控制下的馬尼拉城,七年後,又以同樣手段搶走了汶萊控制下的蘇祿國。在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下,汶萊的領土一步一步喪失。
17世紀的汶萊帝國仍然沒有改變被歐洲國家侵略的現狀,及葡萄牙和西班牙而來的是荷蘭殖民者, 由於荷蘭注重發展商業,所以對汶萊的侵略更多集中在商業侵略方面,並沒有動搖汶萊國本。 然而,英國的到來是對汶萊帝國的重大打擊。
1688年,英國經歷了光榮革命後,緩和了國內的尖銳矛盾,於是英國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開始對東南亞和南亞進行殖民侵略。1843年,砂拉越州爆發叛亂,汶萊大臣哈希姆以以砂拉越州省都之位為代價,換取了英國的火葯和槍炮支持,此舉實際上埋下了汶萊帝國衰落的隱患。
幾年後,英國的布魯克率領殖民軍隊進攻汶萊中心城市,直接洗劫了汶萊首都,汶萊蘇丹驚慌失措,只得承認英國的特殊權力。與此同時,美國人又踏上了汶萊的土地,蘇丹又被迫與美國做政治交易,以此來制衡英國的侵略。 20世紀初,汶萊僅剩的沿海地區勘探出了石油,一下激起了列強的興趣,汶萊再次成為列強眼中的「香餑餑」。
二戰的爆發,再次將汶萊推向了災難的深淵,因為這一次的入侵者是日本。 1941年,日本入侵汶萊,直接佔領了汶萊本土,對汶萊進行了毀滅性的開發,導致戰後的汶萊經濟長期萎靡。1981年,汶萊最終實現了完全獨立,但此時的汶萊已經成為了彈丸小國,資源早已被英國等殖民者瓜分殆盡。
汶萊曾經是東南亞地區的小國,經過汶萊人和華人的共同努力,最終發展成了一個大的帝國,但是遭逢歐洲列強的入侵,只能在先進技術面前步步淪落。然而,如今的汶萊雖然面積狹小,人口較少,但是汶萊人也生活的十分自在,國家的福利政策比較完善,在國際上更是十分低調,這片土地也被稱為「精緻小島」。
汶萊帝國的衰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外國列強的不斷入侵是汶萊衰落的外因, 因為汶萊用來發展經濟的資源都被列強們一搶而空; 另一方面,汶萊內部的王位和權力追逐是一大重要原因, 一些重要的王室成員為了爭權而常常勾結外國,導致汶萊國家內部危機日益嚴重。
1、《汶萊》
2、《舊唐書》
3、《新唐書》
4、《汶萊概論》
B. 汶萊和馬來西亞的歷史關系是怎樣的
有一點的相同之處,但並不多。 汶萊和馬來西亞的東馬以前本來就是一個國土 但是因為經歷了一些歷史後,土地失去,然後只剩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汶萊了
C. 汶萊為什麼沒有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汶萊的經濟水平現在是否比馬來西亞好
殖民時代以前,現在的東馬來西亞,即加里曼丹島屬於馬來西亞的部分,幾乎都是汶萊蘇丹國的疆域。後來英國侵佔了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原來汶萊的領土被一次次蠶食,只剩下現在這兩塊不接壤小地方(兩地中間隔著的部分至今仍屬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獨立的時候,本來想邀請汶萊加入馬來西亞。但汶萊一直不滿領土被馬來西亞割成兩塊,再加上汶萊蘇丹也不願意做無實權的立憲皇帝,遂不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D. 汶萊是從馬來西亞分出去的嗎
不是的。汶萊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1984年1月1日才完全獨立。跟馬來西亞沒有任何關系。
E. 馬來西亞和汶萊以前是同一個國家嗎
不是,馬來西亞部分地區曾屬於過汶萊。
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
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5)汶萊和馬來西亞關系怎麼樣擴展閱讀
汶萊達魯薩蘭國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水域率為8.6%。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
F. 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三國關系怎麼樣
馬來西亞,印尼,汶萊關系不錯,現在沒有爭議......汶萊之前是馬來西亞的現在自己獨立了,還很富有,文化方面這幾個國家都大致一樣
G. 汶萊這個國家是怎麼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的
東南亞小國汶萊,國小民富,但是小小的國土,竟然中間攔腰切斷,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為何會形成這么奇怪形狀的國土呢?
汶萊的建築還是不錯的,要是去旅遊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那裡的人情風俗,主要旅遊景點有水村、王室陳列館、清真寺、淡布隆國家森林公園等。當然,那裡是一個宗教國家,所以,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服裝搭配,要不然,你會被驅趕的喲!例如露臍裝是不能穿的,這是有礙觀瞻的!是不是沒有想到?那裡的民風如此的淳樸!
你覺得這個時候去汶萊旅遊是不是很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H. 為什麼汶萊以前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
馬來西亞部分地區曾屬於過汶萊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I. 汶萊的面積夠小了,國土為什麼還要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
▲汶萊是個旅遊勝地,水上清真寺景色優美
J. 汶萊是從馬來西亞分出去的嗎
不是的。汶萊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1984年1月1日才完全獨立。跟馬來西亞沒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