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進口糖怎麼弄的
⑴ 進口糖果報關流程
糖果(英文:sweets,日文名:キャンディ )可分為硬質糖果、硬質夾心糖果、乳脂糖果、凝膠糖果、拋光糖果、膠基糖果、充氣糖果和壓片糖果等。其中硬質糖果是以白砂糖、澱粉糖漿為主料的一類口感硬、脆的糖果;硬質夾心糖果是糖果中含有餡心的硬質糖果;乳脂糖果是以白砂糖、澱粉糖漿(或其它食糖、油脂和乳製品為主料製成的,蛋白質不低於1.5%,脂肪不低於3.0%,具有特殊乳脂香味和焦香味的糖果;凝膠糖果是以食用膠(或澱粉)、白砂糖和澱粉糖漿(或其它食糖)為主料製成的質地柔軟的糖果;拋光糖果是表面光亮堅實的糖果;膠基糖果是用白砂糖(或甜味劑)和膠基物質為主料製成的可咀嚼或可吹泡的糖果;充氣糖果是糖體內部有細密、均勻氣泡的糖果;壓片糖果是經過造粒、黏合、壓製成型的糖果。
進口糖果需要企業需要具體什麼資質:
1.進出口權
2.海關注冊登記
3.商檢備案
4.食品收貨人備案
進口糖果國外一般需要哪些單證?
1.原產地證
2.衛生證或者衛生證之一
3.營養成分分析報告
4.生產日期&保質期證明
5.標簽彩色照片和翻譯件
6.如果是木托盤,木托盤需要有IPPC標識
7.Invoice
8.Packing List
進口糖果首次流程一般為:
國外發運--收發貨人備案---到港後報關---海關繳稅放行(如查驗則查驗)---檢驗檢驗抽檢(有概率)出國內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衛生證書)(可以銷售)
⑵ 郭鶴年怎樣擔綱糖業成為糖業霸主
郭鶴年的祖籍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親郭欽鑒於1909年出洋謀生,來到馬來西亞。先是當店員,後來自己開了家咖啡館,成了家。郭欽鑒的哥哥郭欽暖也在南洋,兄弟倆經過數年努力,共同創辦了以經營大米、大豆和糖為主的東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鶴年是郭欽鑒的幼子,上面有兩個哥哥。他們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優裕,嚴父慈母,弟兄3個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學校讀書。郭鶴年自幼聰明過人,而且非常好學。從英文學校畢業以後,他考入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在求學期間,他刻苦發奮,博覽群書,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他在這兒還認識了一位對政治頗為熱衷的同學,即是日後成為「新加坡強人」的李光耀。
1945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入侵東南亞。馬來西亞也被日軍佔領,並實行軍管。郭欽鑒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禍不單行,不久,與郭欽鑒共同管理公司的侄兒郭鶴青又被日本憲兵扣押。公司只好關門,郭鶴年也被迫中途輟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郭欽鑒重整河山,再次開張。東升有限公司不僅恢復了生意,而且,由於他們的精心經營,市場不斷擴大,發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長,郭欽鑒本來身體就欠佳,又因多年創業操勞過度,終於一病不起,於1948年病故。
父親去世前不久,郭鶴年在新加坡獨自創辦了從事航運業的利克務公司。由於父親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馬來西亞。
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女士受過高等教育,是個識大體也很有眼光的聰慧女性,她不希望因為丈夫的死,使郭氏家族的事業分崩離析,建議郭鶴年與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們互相幫助,大家擰成一股繩,聯手重新創業。成功之後,郭鶴年說:「母親對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勞,對兒子的管教非常嚴格,也是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人。」
郭氏兄弟遵照母親的意見,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遺產,並邀請堂兄弟們來共同商量,各人入股,於1949年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鶴年當時雖然才25歲,但他精明強干,博學多才,眾兄弟一致推舉他為公司的董事長。這樣,年紀輕輕的他便挑起了重擔,繼承父輩開創的基業,繼續經營大米、麵粉、豆類和糖。
與此同時,郭鶴年在新加坡創辦的利克務公司的業務也正常進行,而且越做越好,日漸紅火。1955年,郭鶴年將該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同時兼管。
身居要職的郭鶴年深知自己的擔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進一步發展事業,還必須拓寬眼界。為此,他專程去英國做市場調查,並學習商務知識。
在倫敦,郭鶴年對英國人優秀的經營管理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認真的學習和調查研究,他發現了糖業的潛在能力。於是,他把精力集中起來,專門地對糖業的經營做了深入的調查,對糖業的貿易狀況有了更明確的認識。當時,馬來西亞人食用糖的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本國製糖業極為落後。郭鶴年決心抓住這個機會,大刀闊斧地干一番。
歐洲之行不僅大大地豐富了郭鶴年的商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了他一個清醒的提示。1955年回國後,除了經營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外,他又在新山市創辦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50年代後期,郭鶴年開始著手致力於糖業經營。
1955年,郭鶴年回到馬來亞,他在柔佛新山成立民天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商品貿易的生意。
通過民天有限公司和原本已成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時應用在倫敦學到的現代商業管理經驗,郭鶴年大膽地改變營業方針,開始設法從泰國大量輸入白米,分銷至新加坡、柔佛及馬來亞各大城小鎮。這也是郭鶴年家族事業的重要轉折點,也是該家族跨國化企業的牛刀初試。很快,郭鶴年在馬來亞生意場上建立起知名度和信譽。同行都知道,新山郭家那個從英國回來的「羅拔」(Robert Knob)長袖善舞,不可小覷。
郭鶴年堂兄郭鶴堯在談到郭氏發跡時指出:「郭氏集團能夠今日在本地及國際上大展拳腳、一帆風順,主要是郭鶴年的眼光及工商業才華造成的!」
郭鶴堯繼而稱:郭氏兄弟集團的真正盈利並不是來自米業,而是靠「工業」;首先是靠煉「糖」工業,而且郭氏兄弟集團的真正發跡期,前後只不過30年!
作為兄長評價堂弟的業績,如非心悅誠服,郭鶴堯要說出這樣的話是不容易的:「我應該很公平地指出,過去30年來,鶴年對工商業的許多准確分析、判斷和決定,造就了郭氏兄弟集團今日的局面。」
1957年馬來亞宣告獨立。為了改變單一制的殖民地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多元化,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馬來亞聯邦以及稍後的馬來西亞政府(新加坡獨立後易名)基本上沿襲了英國統治時期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1957年的「獨立憲法」默許非馬來人在經濟領域的活動自由,不受人為或法律上的干涉。從馬來亞1957年獨立後到1969,年「5·13」事件這段時間,被人稱為「馬來人的政治力量與華人的經濟力量相結合的時期」。
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相對穩定,為華人經濟發展,尤其是向現代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他們在50年代初期從經營錫礦業、橡膠業以及商業所積累的資金,開始向工業製造業、建築業、地產業、製糖業、金融業、航運業和旅遊業等領域發展。在這遍地是金、充滿機會的年代,不少馬來西亞華人把握住快半拍商法,譜寫了一篇篇多姿多彩的傳奇故事。
就在郭鶴年在經營民天和郭氏兄弟公司的時候,發現糖價不斷飈升,幾乎使得每個經營白糖的經營者,都賺得盆滿缽滿。
一經了解,當時的食糖供應命脈,掌握在外國商家手裡,主要依賴進口。食糖的價格一度漲得怨聲載道,一磅樹膠的價格竟然不敵一磅食糖的價錢。
郭鶴年在英倫學習、考察期間發現食糖交易和期貨交易大有可為,心弦為之一動。
就在這一時刻,一位同郭鶴年有著廣泛業務往來的日本商人找到他:「郭先生,煉糖業在馬來亞很有發展前途,咱們聯手一起干吧。」
這個提議,令郭鶴年怦然心動。
因為馬來亞地處亞熱帶,具有種植甘蔗的優越條件。只不過沒有自己的煉糖廠,不得不依賴進口而受制於人。
因為此際首相東古·拉赫曼領導的政府擬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大力發展國內的工業。在這項計劃下,凡是被列入新興工業的領域,均可獲得極大的獎勵,其中包括免稅優惠措施。
與此同時,曾一度控制東南亞糖業市場的黃仲涵家族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逐步淡出這個領域,真空地帶誰來填補?
於是,郭鶴年決定投資煉糖業。
但是,不要忘記,郭鶴年雖說20餘歲就執掌家族經營的帥印,雖然他比家族其他成員見多識廣,讀過書,留過洋。華人家族畢竟有長幼尊卑的傳統,而且郭家人多想法也不少;更重要的當時郭鶴年雖具備大手筆運作的籌劃,但畢竟還沒有拿出響當當的傑作來。
因此,他對煉糖業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並同日本商家進行冗長的談判,一個揭開郭家事業發展新篇章的主意就在心底拍板。
在郭氏家族董事會上,郭鶴年向家族成員端出他的全盤計劃:將全部身家財產投資到「煉糖工業」上。
郭鶴堯是參加此次會議的成員之一。他在接受新加坡名記者馮仲漢的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贊同鶴年的主張。當然大家都明白,那次的投資也是一個冒險,萬一失敗的話,所有郭氏家族累積了幾十年的財產都會全部化為烏有。」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郭鶴年話音剛落,就出現贊成派和反對派,而且勢均力敵。
贊成者認為,鶴年計劃縝密可行,跟著他走沒錯。更重要的是眼下大馬商機難得,如不加以把握,郭氏家族難有出頭日。
反對者則言之鑿鑿:投資煉糖業在大馬史無先例,如今把全部身家都押在這上面,風險太大,這無異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萬一砸了就「玩完」。
郭鶴年條分縷析,侃侃而談: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這些年來糖價一直飈升,而食糖供應的鑰匙掌握在外國商家手裡。如今大馬政府鼓勵國內企業界發展民族工業,並予以優惠,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不迅速捕捉,可能轉瞬即逝。
所有身家押在煉糖業,正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兵法與商法同理,假如別人搶先從事煉糖業,我們隨後跟進,即使沒有風險,其利潤必然大打折扣。
我們現在不是要求穩,小打小鬧;我們要開創一個新世界。
郭鶴年不是滔滔不絕的演說家,然而他陳說煉糖業前景、風險結論有理有據,條條是道,極具說服力。
原來持肯定態度的家族成員更加放心,持有異議者也舉手錶決,全盤同意郭鶴年的決策,傾盡全力發展製糖業。
於是,馬來亞第一家白糖提煉廠在1961年誕生了。
這便是建於馬來亞檳城北賴的馬來亞製糖廠。它是郭鶴年家族與馬來亞聯邦土地發展局、三井物產和日新製糖公司合資創辦的。
郭氏家族為此注資60多萬馬幣。用郭鶴堯的話來說:當時這個數字對很多大財團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可是對當時的郭氏家族,就非同小可了!我們當時只是一家米商。一家稍具規模的雜貨鋪而已。
觀察家認為,創辦製糖廠是郭鶴年家族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分水嶺便是建廠前後。在興辦製糖廠之前,屬於郭氏蟄伏時期。而當他毅然興辦製糖廠並付諸實施,則是他朝著現代企業邁進的重要關頭,為他日後糖王的企業帝國奠定了基礎。
當第一批白晶晶的蔗糖從北賴製糖廠的流水線嘩嘩流出,郭鶴年隨手將一把糖放進杯子里,沖進一杯水,微微地呷了一口。這時,他心裡的感覺就跟口裡的味道一樣——甜極了。從此,郭鶴年確立了在世界食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此後的一兩年間,郭鶴年在東南亞各地的食糖貿易異常活躍,常有大手筆表現。他向中美洲的古巴購糖,然後轉手賣給印尼;從泰國買入原糖,經過製糖提煉後通過有關渠道倒賣給中國。他低進高出,左右逢源,賺得盆缽皆滿。
這時,郭氏家族原來對投資糖廠持有不同看法的成員,都慶幸沒有堅持自己的看法,慶幸遵從鶴年的決策,郭氏家族事業才能開辟出一條致富新路。
60年代的整整10年,是郭鶴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的10年。
馬來西亞在傳統上是一個以錫礦和樹膠立國的國家,至於食糖,一向是依靠進口,因為一無種植甘蔗的基地,二無煉糖廠,因此,食糖的供應權都控制在外國商家的手中。
郭鶴年投資搞煉糖廠,可以自己提煉白糖,然而仍需從國外進口原糖,仍然受到外國商家的控制。
要想在糖業上進一步發展,必須跨越這個障礙,自己生產原糖,郭鶴年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
況且,馬來西亞本身並非沒有種植甘蔗的條件,只是因為獨立前殖民統治下經濟畸形發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必須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這個地方必須有大片的荒地待開墾,土地的價格又不太貴。
郭鶴年的目光落在馬來半島最北端一個不起眼的小州上。英國人統治時把它叫做「Perlis」,譯音過來就是玻璃市,這「市」字經常給人誤解,其實它並無市鎮的意思。玻璃市州是全國最小的州,面積為795平方公里。它毗鄰泰國,人煙稀少,經濟不發達,有大片的森林地待開發,這是郭鶴年建立他的種植基地的理想地點。
1973年正是世界市場上白糖價格飛漲的時候。蔗園這個時候開始收獲,無疑給郭鶴年的生意注入了一支興奮劑。
在邊建種植基地的同時,郭鶴年一邊在世界糖業市場呼風喚雨,屢有上乘表演。
1970年,世界食糖市場醞釀著一場風暴。很多人看到的是歌舞昇平的日子,以為糖價還是像以前那樣小幅的波動,不以為意。而郭鶴年就像一隻有著一雙銳利眼睛的鷹隼,看到糖市上漲的先兆。
於是,他將在倫敦學到的期貨交易的方法運用於實踐中。他搶在世界糖價上漲之前,收購了大批原糖,並投巨資於白糖期貨交易。隨著糖價的上漲,人們發現「羅拔·郭」手中擁有大量的食糖。
據說,僅此一役,就為郭鶴年賺得600萬馬元的入項,令國際食糖交易市場的資深人士刮目相看。
到了1971年,郭鶴年家族已控制了大馬來西亞(東、西馬)原糖進口的80%。
1972年3月30日,郭鶴年領銜的玻璃市種植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板掛牌上市。
1973年,郭鶴年的「糖王」地位得到真正的確認。他不但擁有自己的煉糖廠,而且有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
說來也巧,1973年正是世界糖市好價錢的時節,源源的甘蔗送到煉糖廠,然後變成白色的食糖,變成一捆捆馬幣、美元。
玻璃市種植園的收獲的意義,還不在於為郭鶴年賺得盆滿缽滿。同時,它還有另一層的意義:以前從未大面積種植甘蔗的馬來西亞,其食糖供應已經自給自足。
擁有自己的蔗糖種植基地和煉糖廠,郭鶴年在糖業界的發言權更大了。他成為倫敦糖業聯合會的會員,同美國、古巴等國的糖商和機構也關系密切,往來頻繁。他的名字,不僅為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商界和糖業界人士所熟悉,就是在國際糖業經濟中也是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70年代初期,郭鶴年不僅控制了馬來西亞、新加坡80%的糖業市場,還把他的產糖業務擴展到印尼、泰國、菲律賓乃至中國等國家。
1979年9月,在印尼蘇門答臘的楠榜舉行了郭鶴年集團所屬的石頭山種植園的開業典禮。人們注意到,印尼總統蘇哈托出席了這一典禮,並手持金剪刀為之剪綵。
郭鶴年在糖業界呼風喚雨、氣勢如虹可見一斑。
玻璃市種植園是郭鶴年「初戀」的一個重要結晶。這個寧馨兒,使郭鶴年在商界首度加冠晉冕。
1976年,郭鶴年通過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發動了一場倒置收購行動,從而使馬來西亞製糖廠成為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這樣,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就成為郭鶴年以糖業為主的商業艦隊,其經營項目包括糖的生產、提煉以及銷售等各個領域。
六七十年代,無疑是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糖業貿易的黃金時代。在這20年間,郭鶴年集團控制了馬來西亞食糖市場份額的80%以上。
倫敦同業界估計,郭氏兄弟集團在全盛時期頻頻出擊,風頭強勁,在國際市場1600萬噸食糖的交易中,該集團無論是現貨交易還是買賣期貨,乃至充作中間人抽取傭金,都能游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並有效地控制了150萬噸食糖的交易量。
有人甚至驚嘆:糖業天下,郭氏幾乎佔了一成。
於是,「大馬糖王」、「亞洲糖王」的封號,自然非他莫屬。
⑶ 想進口白糖,這個配額怎麼申請,跟什麼地方申請,提供什麼資料,等其他相關資料,謝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1
⑷ 我想進口一批白砂糖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一、食品進口流程:
1.食品標簽預審及備案
2.企業收發貨人備案
3.單證准備
4.發貨到港
5.換單報檢
6.報關交稅
7.海關查驗
8.商檢查驗
9.動衛檢
10.抽樣檢測
11.出衛生證
12.放行配送
二、清關需要資料
1.原產地證書
2.衛生證(自由銷售許可證)
3.生產商成份分析表
4.原包裝(外文)標簽
5.中文翻譯標簽
6.生產工藝流程
7.箱單、Invoice、合同
⑸ 進口白糖流程
進口報關流程是指進口貨物時需辦理的流程,步驟包括簽定進口代理合同→辦理相關許可證→開信用證(電匯)→外商發貨→審核進口單據→換單→三檢及商檢→報關預錄→海關審價→繳納稅金→海關查驗→放行貨物→提貨→動植物檢驗檢疫→送貨至倉庫→結算單據留存→完成。
報關流程:
1、將客戶提供的到貨通知書、正本提單或電放提單到船公司交換單費、碼頭費等,換取進口提貨單。
2、准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裝箱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託書各一份。
2)如是木製包裝箱的需提供熏蒸證書及蓋IPPC章已做消毒殺蟲的處理。
3)不同的產品所需要的特殊單證准備集全。
4)有減免稅關稅的國家請提供相關國家優惠產地證。
3、進口申報後如海關審價需要,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4、海關列印稅單後,客戶需在7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徵收滯納金。
5、報關查驗放行後,客戶需及時到代理公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注意:貨物到港後十四日內必需向海關申報。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報金(按貨物價值萬分之五)超過三個月,海關將作無主貨物進行變賣。
⑹ 馬來西亞水果粒是什麼
馬來西亞水果粒是一種統的糖果,把新鮮的水果泥與糖一起熬煮黏稠,然後再用天然果膠凝固成軟糖。馬來西亞水果粒的低糖、健康、生態的製作糖果方式,說到味道,入口即化,酸甜可口,即使在在今天的馬來西亞,依然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糖果。
⑺ 進口白糖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進口糖果需要辦理的手續很多,特別是以貴司公司名義第一次進口糖果,包括:進口收貨人公司備案和出口商公司備案;中文標簽備案;報檢;報關;交稅;海關核稅放行;海關查貨;商檢查貨;進口糖果入商檢局的監管倉庫;
⑻ 進口白糖的手續如何辦理注意事項
進料加工報關手續
1)申報進料加工貨物發生實際進出口時,進出口申報應向海關遞交下列單證: ①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粉紅色)一式4份;②《登記手冊》;③貨物的運單、發票、裝箱單;④海關認為必要的其他單證。
(2)
接受查驗。
(3)辦理征免稅手續。
(4)海關對進料加工進出口貨物的監管規定。對進料加工進出口貨物,海關區別情況,按以下規定進行監管:
①保稅工廠和備料保稅倉庫。如經營單位所屬企業專門加工出口產品的工廠、車間或經營單位本身擁有專門儲存進口料件和加工成品的倉庫,建有健全的專用帳冊、專人管理制度,並具備海關嚴密監管條件的,海關可以批准其建立保稅工廠或備料加工保稅倉庫,其料件進口進先予保稅,加工後對實際出口部分所耗進口料件予以免稅,不出口部分予以征稅。
②對口合同。對簽有料件進口和加工成品出口的對口合同(包括不同客戶的聯號合同)的進料加工,經主管海關批准,可對其進口料件予以保稅,加工後對實際出口部分所耗進口料件予認免稅。
③按比例征稅。對不具備上述①、②項條件的進料加工項下的進口料件,海關根據《進料加工進口料件征免稅比例表》的規定,分別按85%或95%作為出口部分免稅,15%或5%作為不能出口部分照章征稅,如實際不能出口部分多於或少於已征比例,經海關審核無訛後,分別予以補稅或退稅。
④全額征稅,出口退稅。對有違反海關規定行為的經營單位和加工生產企業,海關認為必要時,對其進口料件,在進口時先予征稅,待其加工復出口後按其實際所耗的進口料件予以退稅。
⑤對國外客戶免費提供或者有價提供有關進料加工復出口商品所需進口數量零星的輔料、包裝物料以及數量合理、直接用於服裝生產車間的打扣工具和膠針槍等小型易耗性生產工具,海關予以免稅。為簡化手續,海關憑簽章的合同副本,辦理上述物料的免稅登記手續,不再核發《登記手冊》。
⑥進料加工項下進口的料件,應自進口之日起1年內加工成品返銷出口。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應向主管海關申請延期。延期不得超過1年,逾期仍不能復運出口,應按一般貿易辦理進口手續。
⑦已在海關登記備案的合同,如發生變更、轉讓、中止、延長、撤銷等情況,經營單位應於料件進口前,據實向主管海關辦理變更或撤銷手續。
⑧出口合同中規定由國外客戶免費或有價提供的原輔料和物料,加工成品後,如有剩餘,由經營單位提出申請,海關同意後,可以轉入其他出口合同繼續加工出口,如有內銷,應及時補交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⑨進料加工項下的加工成品,原則上不宜以易貨方式出口,但如不能按計劃出口,需採取易貨方式銷往獨聯體、東歐國家的,應由有關外貿公司向外經貿主管部門報告,由外經貿主管部門報外經貿部有關司核准,海關憑該司批件驗放。
⑩進料加工項下的加工成品,對外成交結匯後應實際離境出口,不允許外商委託我境內加工企業或外貿經營單位將成品直接從我境內運往獨聯體、東歐國家。
⑾進料加工合同項下免稅進口的料件,應堅持專料專用,不得與國內其他料件串換使用。在特殊情況下,因加工出口成品急需,擬使用國內同品種、同規格、同等數量的原材料頂替進口原材料,並無出售盈利賺取差價等問題,應事先報主管海關核准。
⑿海關對有色金屬、黑色金屬、棉花紡紗行業的進料加工,因生產工藝必須與國內其他料件串換使用,有以下規定:
一是工藝性料件串換,經營單位應經主管海關核准,並具備保稅工廠監管條件;
二是工廠要健全管理制度,按海關要求建立帳冊、記錄投料與產出時間備查。不允許先出口後進口,或不經加工在國內收購產品出口。不允許倒賣進口料件。
三是出口成品中,屬於搭配使用國產原料加工出口部分,如屬應征出口稅的,可予免稅。
四是對進料加工出口產品,出口企業向海關申請進料免稅之前,須持外經貿主管部門的批件,送主管出口退稅稅務機關審核蓋章,並將批件復印留存備查。產品出口時,企業應增填一份「出口退稅貨物專用報關單」。對出口企業報關出口但不實際離境的產品,不予辦理退稅。
五是凡經營金銀製品的進料加工企業,所需金銀進口時,應向海關提供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或其授權的分行的批件,否則,海關不予放行。
六是根據外經貿部規定,下列商品開展進料加工需經外經貿部審批,海關憑外經貿部批件及其他有關文件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a.禁止出口商品;b.軍民通用化學品;c.易制毒化學品;d.重水;e.食糖的進料加工需報外經貿部審批,但不包括以進口白糖為部分原料加工食品、糧食製品復出口的業務。對以進口白糖(包括砂糖、棉白糖等)為部分原料加工食品、糧食製品復出口的業務,批量進口在500噸以上,或年進口量超過1000噸的,由有關外貿總公司、工貿公司或地方外經貿委報外經貿部審批。限額以內的仍按原管理辦法辦理有關手續。經營單位應簽訂進出口對口合同,原料進境後加工復出口期限不得超過半年。f.開展銅及銅基合金、食糖、新聞紙、原油(成品油)、鋼鐵、生鐵、鋅錠、鋁及鋁基合金的進料加工業務憑外經貿部的批件進行審批管理。
⑼ 馬來西亞悍馬糖是什麼原理安全嗎
馬來西亞悍馬糖是通過人參的有效成分來補中益氣,滋潤內臟,馬來西亞悍馬糖是安全的。
具有提高人體免疫機能、促進物質代謝、強心肌、抗疲勞、改善人體造血機能、抗衰老,組織細胞的新生,分解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參與脂肪和肝糖作分解,產生能量的功效。
⑽ 石蜂糖是怎麼做的
石蜂糖的製作過程總共分為4個步驟:
首先是甘蔗榨汁,收割當季甘蔗,榨汁過濾。
製作石蜂糖由於採用的是當季甘蔗,每年僅9月~次年4月間才可生產,每年到這個季節,糖廠就開始忙碌起來,全年的石蜂糖生產幾乎都在這幾個月內完成。
其中最為復雜的便是發酵,要求的衛生環境很嚴格,更換服裝,消毒之後才可以進入。加上發酵的菌種也是不傳之謎,除本廠的部分員工外,其他人一概無法參觀。小編也只能從他們的描述中窺探一二。
了解完石蜂糖的製作工藝,你是不是也明白了,石蜂糖並非由蜂蜜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