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用什麼槍
A. M16系列自動步槍的使用國/地區
阿富汗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阿根廷 澳大利亞 亞塞拜然 巴哈馬 孟加拉國 巴貝多 貝里斯 玻利維亞 波札那 巴西 柬埔寨 汶萊 緬甸 喀麥隆 加拿大 智利 剛果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 古巴 剛果民主共和國 丹麥 多明尼加 東帝汶 厄瓜多 埃及 薩爾瓦多 厄利垂亞 愛沙尼亞 斐濟 法國 加彭 喬治亞 迦納 希臘 格瑞那達 瓜地馬拉 蓋亞那 海地 宏都拉斯 中國-香港 匈牙利 冰島 印度 印尼 伊朗-仿製 伊拉克 愛爾蘭共和國 義大利 以色列 牙買加 日本 科索沃 科威特 拉脫維亞 黎巴嫩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列支敦斯登 利比亞 立陶宛 馬爾地夫 馬來西亞 墨西哥 摩爾多瓦 摩洛哥 摩納哥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尼加拉瓜 奈及利亞 挪威 寮國 阿曼 巴拉圭 巴基斯坦 巴拿馬 秘魯 菲律賓 卡達 羅馬尼亞 沙烏地阿拉伯 塞內加爾 新加坡 斯洛伐克 索馬里 索馬里蘭 南非 韓國 斯里蘭卡 蘇丹 瑞典 敘利亞 泰國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突尼西亞 土耳其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英國 美國 烏拉圭 內瑞拉 越南 北越 羅德西亞 扎伊爾 澳大利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朝鮮(僅限於朝鮮特種部隊)
B. 各國軍隊所配備的槍支
美國
手槍:貝雷塔M92F
口徑 9×19mm
全長 217mm
重量 1.1kg
初速 390米/秒
彈容 15發
步槍:M16A4(主要裝備海軍陸戰隊)
口徑 5.56×45mm
全長 1000 mm
重量 3.77kg
初速 940米/秒
彈容 20,30發
步槍:M4A1卡賓槍(美國陸軍全面裝備及海軍陸戰隊機械化部隊)
口徑 5.56×45mm
全長 757 mm(收起槍托)
重量 2.52kg
初速 905米/秒
彈容 20,30發
俄羅斯
手槍:斯捷奇金沖鋒手槍
口徑 9×18mm
全長 225 mm(不含駁接槍托)
重量 1.22kg
初速 340米/秒
彈容 20發
步槍:AN94突擊步槍(高手考慮 新兵免談)
口徑 5.45×39mm
全長 728毫米(折疊後)
重量 3.85kg
初速 900米/秒
彈容 30發、45發
中國
手槍:QSZ92(9×19mm型)軍、士官使用(手感不錯,威力一般,穩定性好)
口徑 9×19mm
全長 190 mm
重量 0.76 kg
初速 360米/秒
彈容 15發
手槍:QSZ92(5.8×21mm型)中高級軍官使用
口徑 5.8×21mm
全長 188 mm
重量 0.76 kg
初速 480米/秒
彈容 20發 本人發現92式里,沒有給普通士兵使用的
步槍:QBZ95B短突擊步槍
口徑 5.8×42mm
全長 609mm
重量 2.9kg
初速 790米/秒
彈容 30發
步槍:QBZ95自動步槍
口徑 5.8mm×(彈長不明)
全長 746mm
重量 3.25kg
初速 930米/秒
彈容 30發
C. AUG槍資料
斯太爾AUG(德語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縮寫,即陸軍通用步槍)是一種導氣式、彈匣供彈、射擊方式可選的無托結構步槍,是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其目的是為了替換當時奧地利軍方採用的Stg.58(FN FAL)戰斗步槍。當時軍方提出的要求是:精度不低於比利時的FN FAL步槍;重量不大於美國的M16步槍;全長不得超過現代沖鋒槍的長度;在惡劣環境中使用時,可靠性不低於蘇聯的AK-47和AKM突擊步槍。原打算發展步槍、卡賓槍和輕機槍這3種槍型,後來又增加了沖鋒槍。
新武器的研製由奧地利斯太爾-丹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的子公司斯太爾-曼利徹爾有限公司(Steyr-Mannlicher GmbH, AT)負責,主設計師有三個人——霍斯特·韋斯珀(Horst Wesp,也是Glock手槍的設計者)、卡爾·韋格納(Karl Wagner)和卡爾·摩斯(Karl MÖser),而奧地利軍事技術辦公室的沃爾特·斯托爾(Walter Stoll)上校則負責監督研製計劃的進程。
1974年時繪制的AUG原型,當時還沒有決定採用光學瞄準鏡作為標准瞄具,但已經確定採用模塊化設計。
早期的原型
後來試驗的機械瞄具型,注意握把與原型的區別
奧地利軍方讓AUG與FN FAL、FN CAL、捷克的Vz58和M16A1進行了對比試驗,AUG的性能表現可靠,而且在射擊精度、目標捕獲和全自動射擊的控制方面表現優秀。這種新步槍經過技術試驗和部隊試驗後,於1977年正式被奧地利陸軍採用,並命名為Stg.77(意思是「1977型突擊步槍」),並在1978年開始批量生產。從那時起AUG便聲名大噪,除奧地利外,被多個國家的軍隊所採用。突尼西亞在1978年就開始購買AUG,估計至少7萬支;阿曼在1982年開始裝備AUG,約3萬支;澳大利亞是在1985年宣布把AUG作為制式步槍,並定名為F88步槍,最始裝備量為67,000支,然後澳大利亞利思戈槍廠獲得AUG的特許生產權和出口銷售權,到1990年代中期產量已達28萬支;紐西蘭原計劃裝備M16A2,考慮到和澳大利亞的裝備一致,因此也改為裝備了AUG;沙烏地阿拉伯自1980年開始裝備AUG,約10萬支;愛爾蘭是在1988年開始裝備AUG的;此外馬來西亞、阿根廷、赤道幾內亞、摩洛哥、北非共和國、吉布地、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軍隊也裝備有一定數量的AUG,哥倫比亞的M-19游擊隊也經由利比亞從突尼西亞獲得了大量的AUG;AUG也被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英國的SAS和部分英國警察採用,SAS曾經寧願繼續使用FAL或采購M16A2也不使用於本國的SA80,而AUG是SAS唯一使用過的無托槍;同時AUG也廣泛地被世界上多個保安機構和執法機構購買,包括美國海岸警衛隊。很少有無托結構的步槍獲得執法機構或特種部隊的採用,而AUG是個例外,可以說,斯太爾AUG是商業上最成功的無托結構的突擊步槍。在1997開始,斯太爾-曼利徹爾開始生產AUG的新型號——AUG-A2。
裝備AUG的SAS
--------------------------------------------------------------------------------
當AUG剛研製出來時,有些說法認為AUG步槍有許多獨特設計都是革命性,其實不然。事實上,AUG是一種把以往多種已知的設計意念聰明地組合起來,結合成一個可靠美觀的整體。現在看看AUG的那一些「革命性首創」的前身:
無托結構——斯太爾AUG不是第一把軍用無托結構的步槍,事實上英國的Enfield EM-2和蘇聯的Korobov TKB-408無托突擊步槍要早於AUG約前25-30年。法國的FAMAS無托步槍也在同一年代公布。
塑料制的武器主體——早在1962年,蘇聯的一種實驗無托步槍Korobov TKB-022就已經採用了塑料主體,而FAMAS步槍也同樣具有這個特徵。
採用望遠瞄準鏡為標准瞄具——1940年代後期英國的EM-2無托步槍和加拿大試驗的FN FAL在1950年代初設計的原型,都配備有一個低倍率的望遠瞄準鏡作為基本瞄準具。
模塊化設計——最先由相同機匣和動作部件為基礎所組成的各種不同的武器(自動步槍、輕機槍、卡賓槍)的模塊化系統,最先是由法國的Rossignol和蘇俄的Fedorov分別在1920年代研製的。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以優良的人體工程學、高精度和良好的可靠性而聞名的AUG比起上述的那些前輩們要成功得多。
TKB-022 TKB-408
--------------------------------------------------------------------------------
斯太爾AUG採用了無托結構,因此在保持了與其他步槍相似的彈道性能上的槍管長度上,武器全長比其他步槍短25%,與其他步槍折疊槍托後的長度接近,但卻能能進行准確的抵肩瞄準射擊。當AUG在設計時,就特別注重人體工程學。AUG的平衡中心就在握把位置,使射手可以單手操作武器,而且設計者考慮到讓纖弱的女兵也很容易掌握這種武器。
斯太爾AUG實際上是一個武器系統,4種不同的槍管可以在幾秒內就裝進任一機匣中,成為4種不同的武器;AUG武器系統是模塊化結構的,全槍由槍管、機匣、擊發與發射機構、自動機、槍托和彈匣六大部件組成,所有組件,包括槍管、機匣和其他部件都可以互換。AUG系統中採用了大量塑料件,約佔全槍零部件總數的20%,不僅槍托、握把和彈匣採用工程塑料,就連受力的擊錘、阻鐵、扳機也用塑料製成,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潤滑,因此有較長的壽命周期,而且非常堅固。據奧地利軍方的測試,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擊100,000發以上的使用壽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專門工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基本維護費用,士兵在野戰條件下也方便維護步槍。
AUG系統的六大部件
AUG採用鋁合金壓鑄機匣,耐腐蝕,通過28個機械加工工序成形,有鋼增強嵌件。其中一個嵌件是槍管連接套,用於固定鎖定槍管和旋轉式機頭,這樣就能減輕射擊時對機匣的壓力,另一個嵌件是固定槍機導桿的套管。
AUG使用短活塞導氣操作原理,導氣活塞插入槍管上的聯接套內,聯接套內有導氣室,導氣活塞的復進簧也位於導氣室內。導氣系統有一個三檔的氣體調節器,其中有兩個為打開位置(正常工作位置和特殊工作位置,後者是在火葯殘渣積聚較多或泥沙等污物進入槍內而發生故障時使用)和一個關閉位置(用於發射槍榴彈)。聯接套上也包括一個槍管固定/解除鎖和一個前握把的鉸鏈,前握把同時也是氣體調節器的緊定器,由於握把與槍管接近,不使用時向前折疊,防止燙傷手指,另外在分解步槍時握把也是一個轉動槍管的杠桿,而且當槍管過熱時可以不必用手直接接觸槍管。
槍管用高強度鋼冷鍛成形,彈膛和槍膛鍍鉻。槍管外表有環形的散熱筋,每根槍管的彈膛尾部有八個突筍,用於鎖定在機匣內的鋼制連接套中,槍機則固定在這個連接套的後部。槍管連接套是用花鍵固定在機匣右邊的,連接花鍵與槍管、槍機上的突筍也是重合,當槍管和槍機都在連接套內時,它們的表面完全嚙合而形成閉氣環。
AUG有四種基本的槍管:標准步槍槍管長508mm(約20英寸),沖鋒槍型槍管長350mm(13.8英寸),卡賓槍型槍管長407mm(16英寸),而重型槍管(即輕機槍槍管)長621mm(24.4英寸)。在任一種步槍上都可以在數秒內更換其他的槍管。
槍管比較,從下到下分別為:AUG-HBAR、標准槍管、AUG-P、AUG-SMG
每種槍管都有消焰器,用螺紋固定在槍管上。16英寸和20英寸的槍管上為三開叉式的消焰器,開口分別在上方和兩側,沒有向下方的開口是為了避免射擊時揚塵,消焰器有內螺紋,可安裝空包彈助退器。如果客戶需要,也可以在訂單上要求改為鳥籠形消焰器。24英寸槍管的槍口裝置比較奇特,看起來像個抽象藝術的金屬雕刻品,但也與其他消焰器一樣可以安裝空包彈助退器或槍榴彈發射器。AUG的消焰器也配有專門的塑料保護套,防止濕氣進入槍膛內,但在戰斗中,總是有人因為忘記取下來保護套而將其射爛,但不會構成危險。24英寸的重型槍管還配有輕型折疊兩腳架,可以充當輕機槍使用。在奧地利陸軍中服役的步槍上沒有刺刀卡筍,因為奧地利陸軍認為現在刺刀已經沒有作用了。但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安上多用途刺刀,通過一個專門的夾具固定。
槍膛內有6條右旋膛線,纏距為9英寸。當時斯太爾相信這是在M193彈和新的SS109彈之間的一個比較好的妥協,也就是說一種槍管發射兩種槍彈,不過客戶通過專門的訂單也可以獲得1:7纏距的槍管。
槍管的快速更換只需幾秒就可完成(假如射手有多餘的槍管的話)。要卸去槍管,一定要先卸去彈匣,並拉動機柄清槍;然後,握住槍管上的前握把,壓住導氣室上的槍管鎖定扣,旋轉槍管22.5°並把它從步槍里拉出來。安裝新槍管,只需從機匣前面插入槍管並旋轉直至其鎖定,然後步槍就可以裝填和射擊了。
在連發射擊時,每次持續射擊150發彈後,需要對槍管進行冷卻或更換槍管。此外在瞄準鏡殼體上可以明顯感覺到發熱,這是由於AUG是無托結構,槍管的熱量直接傳到機匣上。
槍機系統由槍機框、兩個大的空心復進簧導桿、復進簧、活塞和拉機柄組成。槍機上有導柱卡鎖,用以吸收槍機自身的回轉力矩,同時不使機匣受應力作用,也不會使槍托受力,機框通過導柱帶動槍機實現回轉復進簧導桿用銅焊在槍機框上,左側的導桿與拉機柄連接在一起,而右邊的導桿則是動作桿,把導氣活塞的能量傳送到槍機框。旋轉式閉鎖機頭有7個閉鎖突筍、拉殼鉤和拋殼挺彈簧,由機框內的突輪驅動。標准槍機的右側有拉殼鉤,使彈殼從右側拋出,當需要從左側拋殼時,可以把拉殼鉤移到左邊的相對位置。兩根復進簧位於槍機框後面,分別套在兩條導桿上,位於槍機框導桿內。拉機柄位於機匣左側的滑槽內,與導桿並不固定在一起,因此射擊時不會移動。如果需要可以按下握把上的那個小按鈕,使槍機不能活動。在最新的AUG-A2型上,拉機柄的形狀作了改變,並改為折疊式的。AUG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有空倉掛機裝置,當打完彈匣內的最後一發彈後會把槍機卡在後面,在更換彈匣後要釋放槍機,必須要再次拉動裝填拉柄。
奧地利陸軍STG77手冊上拉動機柄的示範
擊錘組件設計成一個可以獨立分離的部件,幾乎是完全由塑料(包括擊錘本身)製成的,只有彈簧和轉軸由金屬製成。擊錘組件容納在槍托內,並通過一個雙扳機連桿與滑動式扳機相連。保險裝置在水平位置橫貫整個握把,通過握把上的保險按鈕進行操作,保險機構兩手都可操作。另外充當輕機槍的HBAR型的槍托中通過會換上開膛待擊的發射機構。
半自動/全自動的擊錘,主要提供軍事單位。
只可半自動的擊錘組件,由於有些執法機構不允許採用全自動武器,因此生產出這種只能單發的機構。
AUG步槍上沒有專門的射擊模式選擇裝置,而是通過板機本身用來控制射擊模式。利用控制扳機行程,可實施單發射擊和連發射擊。扣到一半位置時為單發,而扣到底時則為全自動射擊。半自動射擊時,兩次射擊之間必須松開扳機,而全自動射擊只需要扣住不放,直到停止射擊為止。半自動的警用型(執法型)的扳機只能單發,板機扣力較輕,約9磅。經過訓練的士兵,很容易就能掌握單連發扳機的使用,不過靶場上練槍與實戰環境對人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所以戰場上的士兵很有可能會由於緊張而對准目標扣下扳機不放,即使對較遠距離的目標也傾泄出大量的子彈。因此AUG的單連發扳機是備受爭議的一部分。
斯太爾AUG步槍的標准瞄準裝置是1.5倍的望遠瞄準鏡(兼提把),由奧地利蒂羅爾的施華洛世奇光學儀器公司(Swarovski Optik)設計,密封在一個筒型外殼中,30英尺防水,設計的歸零值為300米,可以在昏暗的微光條件下使用。瞄準鏡為視場為150密位,在300米距離上直徑為45米,200米上為30米,100米上為15米。軍用型的瞄準分劃是一個粗線條的黑色圓環,圓環的內直徑為6密位,相當於在300米處的一個1.8米的立姿人體的高度,因此可以用作測距;執法型在中央有一個小黑點,以提供更精確的瞄準。瞄準鏡筒體上的風偏和高低角調整螺帽用於歸零調整,但不能調整到300米外的射程。1.5倍的放大倍率讓射手可以在射擊時睜開雙眼,便於搜尋目標和觀察周圍事物,並避免產生「隧道視覺」。此外,這種光學瞄準鏡還可以減少AUG使用者的訓練時間——因此就能大大減少彈葯和訓練費用。
圓環形的瞄準鏡分劃
圓環的內直徑相當於300米處一個立姿人體的高度
瞄準鏡架在AUG-A1型上的瞄準鏡與機匣為一整體,總質量100g,瞄準鏡頂部有後備的機械瞄具,刀型準星和矩形缺口式照門有三個發光亮點,可以在昏暗環境下使用,不可調整。一些早期生產的AUG-A1步槍配備有整體的瞄準鏡座的機匣。在AUG-A2型號上,標準的瞄準鏡座可以快速地並更換上一個M1913標准皮卡汀尼導軌。
槍托部分由手槍型握把和扳機組件組成,是用高抗沖擊的聚合物製成的,主要有綠色(軍用)和黑色(警用)兩種,還有一種是沙漠黃色,是沙烏地阿拉伯所訂購的。扳機護圈擴大至整個握把,因此戴上冬季手套或棒球手套時也能操作射擊。主體上有兩個對稱的拋殼口,一般左邊的那個會蓋上一個塑料護蓋,當需要從左側拋殼時要把護蓋移到右邊。可分離的槍托底板上有橡膠緩沖墊,當拆開時,可取出步槍內的主要部件,包括擊錘組件和槍機組件。槍托底板是通過一個連接銷固定的,這個連接銷同時也連接著後背帶環。槍托尾部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容納擦拭工具等附件。
沙漠色的AUG-A1
AUG採用彈匣式供彈,有30發(標准步槍)和42發(輕機槍)兩種彈匣。彈匣是用半透明的增強聚合物製成,可以看到彈匣內的存彈量。後來又為偽裝需要生產了一種黑色的不透明彈匣。彈匣釋放扣位於彈匣入口的後方,左右手均能操作(一些說法認為左右手操作都很不靈便)。任一種槍都可以使用兩種不容容量的彈匣,不過AUG的彈匣只能專用於AUG槍族,不能與其他步槍通用。另外,AUG的彈匣是預封裝的,生產出來就已經壓好槍彈,隨時可以使用,但有專家質疑預封裝的彈匣內長期受壓的彈簧會不會發生疲勞,長時間存放後會不會出故障。
AUG-A1/A2 AUG-P AUG-SMG AUG-HBAR AUG-9mm
初速 970 m/s 940 m/s 925 m/s 1000 m/s
400 m/s
理論射速 680-800 RPM 700 RPM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彈匣容量 30rds/42rds
25 rds/32rds
全槍長 790mm 690mm 625mm 900mm 665 mm
全槍高 275 mm
266 mm
槍管長 508mm 407mm 350mm 621mm 420 mm
膛線 6條,右旋,纏距228mm
6條,右旋,纏距250mm
全槍重(不含彈匣) 3.6kg 3.3kg 3.05kg 4.9kg 3.3 kg
表尺射程 300 m 100 m
最大有效射程 500 m(標准槍管) 200 m
--------------------------------------------------------------------------------
澳大利亞研究中的未來「先進單兵戰鬥武器」(Advanced Indivial Combat Weapon)設想圖,這一系列的設想圖均以AUG為步槍部分,而編種引信的榴彈部分則採用「金屬風暴」原理。計劃中有20mm、30mm和40mm三種口徑類型。
無托步槍是英國人發明的,但奧地利人做得更好。他們的5.56毫米AUG步槍成了當今世界無托步槍的傑出代表。
AUG是德文,也是英文「陸軍通用步槍」一詞的縮寫。這種命名的難得巧合使研製AUG步槍的奧地利斯太爾公司感到了好兆頭。AUG自1970年問世以來廣受注意。10多個國家選用了它。它以其先進技術躋身世界著名步槍前列。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經歷戰火檢驗,士兵普遍反映它外觀新穎、結構緊湊、操作簡單、射擊平穩、精度較好、攜帶方便。AUG比同口徑步槍短約1/5。這是因為它採用了無托、積木式結構。無托其實是將傳統的槍托往前移到機匣處,包住整個機匣後部和發射機構,使自動機能在槍托內運動,從而縮短了槍長。在積木式結構里,有槍管組件、機匣組件、發射機組件、自動機組件、槍托組件和彈匣組件等6大部件,零部件看起來很少。各部件組裝拆卸快捷,槍管幾秒鍾即可取下。
它在多種語言的贊嘆聲中愈來愈漂亮,果醬色的外觀透出柔美。這或許會讓人忽視它的剛烈。女兵們喜歡使用它,因為它不太重,空槍僅3.4公斤;雙手握持抵肩射擊時感覺著好舒服,而且能很快掌握單手持槍自動射擊。
男兵們更喜歡它,稱它為「魔方步槍」。根據戰斗需要,把不同長度的槍管更換,轉眼間它就由普通步槍變成了卡賓槍、沖鋒槍、傘兵槍和輕機槍(另配兩腳架),好個一槍多能呀!
AUG採用較多的塑料機件,連擊錘、阻鐵、扳機、彈匣也用塑料製成。採用耐沖擊塑料件,不僅加工容易,不生銹,而且強度特別好。如雙排壓彈的塑料彈匣強度驚人,用兩噸重卡車來回滾壓,它也不會破碎。且匣壁透明,可隨時看清存彈量。
它採用單連發扳機,省卻轉換快慢機的動作,加快了火力變換。槍的兩側都有拋殼窗,可改變拋殼方向。左、右手射擊的射手都可使用。它的後部寬大,這是它與其他無托步槍的一個明顯區別。後部寬大的空間既可容納槍的機件和保養附件,也能存放士兵的日常生活小用品,士兵們無不歡迎。
改進型AUGA2保持了AUG的主要優點,突出的改進是機匣和瞄具可分離,機匣左側增加了可折疊的滑板,以減少槍落地摔裂的危險。新安裝的全息瞄具技術先進。它的窄顯示屏不會切斷現場。射手可雙眼睜著瞄準。顯示圖像大,利於射手快速捕捉目標。
D. MP5沖鋒槍的使用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 RENEA(阿爾巴尼亞特種部隊)及阿爾巴尼亞警察,將裝備正規軍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空降突擊師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特種空勤團(SASR)、特別行動部隊(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及警察戰術部隊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內部警衛隊(Azerjan Interior Guard) 比利時- ESR(Equipes Specialisees de Reconnaissance)及ESI(Escadron Special d'Intervention)
巴西- 巴西陸軍特種部隊及部份巴西警察
加拿大- 多倫多警察及JTF-2(Joint Task Force Two)
智利- 智利第一空降師及Unidad反恐部隊(UAT)
哥倫比亞- Lanceros及Agrupacion de Fuerzas Especiales Urbanas
丹麥- 丹麥警察及特種部隊
埃及
法國 -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GIGN)、法國外籍兵團、COS(Commandement des Operations Speciales)及Groupement Speciale Autonome
芬蘭- 芬蘭警察及芬蘭國防軍
德國 - 德國聯邦警察、KSK、Kampfschwimmer及Fernspäher
希臘 - 希臘特種部隊
中國香港- 香港警隊(包括機場保安隊、特別任務連等多個部門)
愛爾蘭- 愛爾蘭陸軍游騎兵(Sciathan Fianoglach an Airm)
冰島- 冰島海岸警衛隊、危機應變部隊及Víkingasveitin
印度 - 印度陸軍特種部隊、保安部隊、MARCOS及其他部隊
印尼 -印尼海軍、陸軍反恐部隊及KOPASKA
伊朗- 伊朗陸軍及警察(使用DIO仿製版本)
義大利- GIS(Gruppo d'Intervento Speziale)
約旦- SOU-17
日本- 日本警察特殊急襲部隊(SAT),東京都警視廳刑警搜查一課特殊搜查班(SIT,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大阪府警察刑事部捜查第一課特殊犯捜查系(MAAT,Martial Arts Attack Team),各都道府縣警察的機動隊-槍械對策部隊
拉脫維亞- Speciālo Uzdevumu Vienība
黎巴嫩- 第101空降連
中國澳門- 澳門治安警察局特警隊(UTIP),特別行動組(GOE,又稱 澳門飛虎隊)保護重要人物及設施組(GPAEII)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軍隊、部份特種部隊及執法部門
墨西哥- 特種部隊、執法部門及聯邦警察
荷蘭- 荷蘭海軍陸戰隊、軍警、BBE反恐部隊(Bijzondere Bijstands Eenheid)及部份警察部隊
挪威- 挪威國防軍(將被MP7取代[1])及警察
紐西蘭- 第1特種空勤隊
巴基斯坦 - SSG(採用合法生產版本)
波蘭- GROM
葡萄牙- GOE(Grupo de Operacoes Especiais)
中國台灣 - 中國台灣陸軍特種部隊和台灣維安特勤隊、台灣憲兵特勤隊、海軍陸戰隊人質解救小隊、台北市刑大特勤中隊
羅馬尼亞- SRI反恐部隊(Serviciul Român de Informa?ii)及警察
沙烏地阿拉伯 - 特種部隊旅
新加坡- 新加坡警察
斯里蘭卡- 警察及保安部隊
塞爾維亞- SAJ反恐部隊、UBPOK、軍警及部份軍隊和警察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警察及特種部隊
瑞典- SSG(Särskilda Skyddsgruppen)
瑞士 - FSK-17
西班牙- Tercio de Extranjeros
南非- 多個不同部隊
韓國- 韓國特種部隊第707特別任務連
土耳其 - 多個不同部隊(採用合法生產版本)
阿聯酋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特種部隊、Abu Dhabi特警隊、Du特警隊、VIP保護隊
英國- 特種空勤團(SAS)、特種海勤團(SBS)及CO19
美國 - 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SWAT、FBI及多個執法部門CS之MP5
中國香港-機場特警(ASU) 在開聯合國大會中,MP5是各國總統保鏢的標准配備。
E. 世界上軍隊警察都用手槍
HKUSP
USP(德語:UniversaleSelbstladepistole)。
使用國家:
丹麥
自2002年開始,HKCompact裝載9毫米魯格彈開始為丹麥警方使用。
愛沙尼亞
自2006年開始,愛沙尼亞防衛隊開始使用USP取代了過去的馬可洛夫手槍,最初的USP使用適用於Scouts大隊,大隊主要負責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地區的任務。USP也逐漸廣泛應用於其他單位。
挪威
由挪威陸軍游騎兵司令部使用。
德國
德國戰斗蛙人部隊(KSK)使用USPTactical,裝載著9毫米魯格彈的手槍也是德國軍隊的標准配槍,HKP8也是根據USP而命名。
希臘
根據EAS協議,由希臘軍隊改槍。
愛爾蘭
2007年10月,愛爾蘭防衛隊將會使用USP為標准配槍,取代了過去的BrowningHi-Power手槍。
日本
日本特殊急襲部隊(SAT)所使用標准配槍。
馬來西亞
由馬來西亞軍隊改槍,供第10傘兵團使用。馬來西亞皇家警察也使用搭載9毫米魯格彈的USP戰術型及緊湊型手槍,並且給底下的PGK菁英使用,取代了過去東馬來西亞警察使用的BrowningHi-Power以及HKP9S手槍。
韓國
由韓國國家特警隊、海岸防衛隊、海中急襲部隊改槍使用。
西班牙
自2006年開始,西班牙國家警察使用USPCompact作為標准配槍。
泰國
由泰國皇家海軍作為標准配槍。
彈葯:
9毫米魯格彈
.357SIG(Compact衍生型獨有)
.40S&W
.45ACP
F. 現在各國的軍隊列裝的都是什麼步槍
首先告訴你槍械未必越新越好,被大量列裝的未必是最先進的東西,以下排行上的步槍全部是由實戰考驗過的,排行參考紀實頻道紀錄片,文字整理by me 1.前蘇聯AK47系列突擊步槍(AK74屬於AK槍族) AK47突擊步槍由卡拉什尼科夫於1946年設計定型,1947年被選中為蘇軍制式裝備.70年代初期,蘇軍為與美軍M16步槍抗衡,研製出5.45MM槍彈,1974年定型的AK74步槍與AK47內部結構相同. 2.美國M16系列自動步槍 M16是美國軍方給由阿瑪萊特公司的AR-15發展而來的步槍家族所指定的代號,設計師是尤金斯通納。它是一支突擊步槍,使用北約標準的5.56毫米口徑彈葯.M16曾經是自1967年以來美國陸軍使用的主要步兵輕武器,也被北約15個國家使用,更是同口徑槍械中生產得最多的一個型號. 3.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SMLE」)由恩菲爾德兵工廠在「李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正式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1903年投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朝鮮戰爭中是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 4.美國M1加蘭德自動步槍 M1式7.62MM半自動步槍是由美國人加蘭德設計的,故亦稱加蘭德M1式步槍。該槍是本世紀軍用步槍研製發展中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大量裝備部隊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該槍在二戰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5.比利時FN.FAL自動步槍 FN FAL(法文Fusil Aotomatique Légère的首字母縮寫,意為輕型自動步槍)步槍於1951年由迪多恩·塞夫開始研製,最初設計發射德國二次大戰中研製的7.92×33mm短彈,後由於美國研製的T65式7.62mm槍彈被選定為北約的統一口徑,也採用了7.62mm口徑。 6.德國毛瑟98K步槍 結合98b以及標准型毛瑟步槍的改進基礎上,在1935年德國正式採用Kar98k毛瑟步槍(Karabiner 98 kurz:Karabiner代表卡賓槍,kurz代表短的意思),成為納粹德國的制式步槍,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是希特勒最喜歡的步槍. 7.奧地利斯太爾AUG突擊步槍 AUG步槍是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其目的是為了替換當時奧地利軍方採用的Stg.58(FN FAL自動步槍)步槍。當時軍方提出的要求是:精度不低於比利時的FN FAL步槍;重量不大於美國的M16步槍;全長不得超過現代沖鋒槍的長度;在惡劣環境中使用時,可靠性不低於蘇聯的AK-47和AKM突擊步槍。原打算發展步槍、卡賓槍和輕機槍這3種槍型,後來又增加了沖鋒槍(使用9×19mm彈葯,正式名稱為AUG-9mm,也被人稱為AUG傘兵沖鋒槍:AUG-Para SMG)。 8.美國1903斯普林菲爾德型步槍 M1903式步槍,因其生產廠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而得名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也有譯成春田步槍).是一種手動槍機彈倉式步槍.1903年命名「0.30英寸口徑M1903步槍」,作為美國軍隊制式步槍.是美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制式裝備. 9.德國stg44突擊步槍 StG44突擊步槍(定型投產時名稱MP44),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是首先大規模裝備的使用了短葯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的自動步槍.被稱為現代突擊步槍鼻祖. 10.美國M14自動步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使用的是M1式7.62mm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由於該槍質量較大,彈倉容彈量(8發)太少,故美國軍方在1944年提出以新槍替換它.1945年美國實施「輕型步槍研究計劃」.其主要要求是:口徑7.62mm,總質量不大於4.1kg,彈匣容量20發,配兩腳架,槍托能折疊.在整個研製過程中,美國數家兵工廠拿出了幾十種樣槍,還有一些外國槍也參與了選型.最後剩下4種槍進行嚴格的選型試驗:美國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研製的發射T65式槍彈的T44樣槍,英國恩菲爾德兵工廠研製的EM2樣槍,比利時的FN FAL自動步槍(命名為T48).試驗結果是,T48步槍名列第一,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的T44步槍位居第二.T44步槍是著名槍械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M1式加蘭德步槍基礎上開始設計自動步槍.1957年5月1日,美國陸軍宣布正式採用T44步槍.美國軍方定型命名為M14步槍,1958年在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投產.M14步槍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用來代替M1式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
G. M16威力多大都有那些國家正在使用中國軍隊有配備嗎
M16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列入部隊裝備的小口徑步槍。該系列自動步槍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3種型號步槍。
1957年,美軍裝備M14式7.62毫米步槍之後幾個月,就正式提出設計新槍。當時有兩家美國公司競爭研製發射該彈的步槍,其中之一是阿瑪利特公司。該公司將其設計的AR-10式7.62毫米步槍改進為發射5.56毫米槍彈的AR-15式步槍。1957年阿瑪利特公司的設計方案中標。在阿伯丁試驗場試驗取得滿意結果後,又根據寒冷地區試驗結果對AR-15式步槍作了一些改進,如槍管加強,允許槍膛帶水射擊,扳機護圈加大,戴連指手套可以射擊等。1962年,美國空軍首先採購8500支AR-15式步槍裝備機場警衛部隊並將其命名為M16式步槍。陸軍於1964年正式裝備該槍。
M16式步槍在越南戰場上暴露了不少問題,最主要的是彈膛污穢現象嚴重,卡殼故障率高。針對戰場上出現的問題,阿瑪利特公司對該槍進行了改進,改進後命名為M16A1式步槍,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裝備美軍。
1977~1980年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後,確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為北約制式口徑槍彈,而M16A1式步槍只能使用美國的M193式5.56毫米槍彈,從而存在近距離殺傷威力太大,遠距離殺傷威力不足的問題。為了統一到北約口徑,並進一步提高步槍的作戰性能,柯爾特製造公司又對M16A1式步槍進行了改進。198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先採購了20萬支改進後的M16A1式步槍裝備部隊,並命名為M16A2式步槍。1984年3月美國陸軍也正式宣布採用M16A2式步槍。
M16系列步槍除裝備美國武裝部隊外,還裝備澳大利亞、智利、多米尼加、海地、義大利、約旦、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黎巴嫩、斯里蘭卡、越南、中國台灣等55個國家和地區。
結構特點
M16系列步槍的特點是口徑小、質量小、射擊精度高、持續作戰能力強,在步槍通常射程(400米)內殺傷效果好,廣泛採用鋁合金和塑料等輕型材料和先進的加工製造工藝。
M16式步槍採用導氣管式工作原理。該槍與普通導氣式步槍不同,沒有活塞組件和氣體調節器,而採用導氣管。槍彈被擊發後,火葯氣體經導氣孔高速進入導氣管,並直接進入機框與槍機之間的氣室。槍機上的密封圈阻止氣室內的火葯氣體前進,因此急劇膨脹的氣體便推動機框向後運動。機框走完了自由行程,其上的開鎖螺旋面與槍機閉鎖導柱相互作用,使槍機右旋開鎖,而後機框帶動槍機一起繼續向後運動。
①M16式步槍的特點
該槍主要由上機匣組件、下機匣組件和槍機-機框組件構成。上機匣組件包括槍管、瞄準具、導氣管、上下護木、槍口消焰器、槍管連接箍、防塵蓋、提把、上機匣等。下機匣組件包括槍托、握把擊發發射機構、保險機構、復進簧導管、復進簧、下機匣與機匣連接套等。槍機-機框組件包括裝填拉柄、槍機閉鎖導柱及其固定鎖、槍機、拋殼挺、機框等。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擊針沒有擊針簧,擊發時擊針以環形凸起撞擊槍機尾端以保證正常的擊針突出量。開鎖過程中機框上的環形隔板帶動擊針向後運動,在機框復進但未走完閉鎖後自由行程之前,環形隔板限制擊針前進,只有在機槍確實閉鎖之後才能擊發。
發射機構只有單發和連發式,沒有3發點射式。扳機護圈可向下打開,便於士兵戴皮/棉手套時射擊。快慢機柄有單發、連發和保險3個位置。通過轉換快慢機柄的位置,發射機構可直接控制擊錘。
該槍的固定式三角形直槍托、方形護木和握把均用塑料製成,許多重要零部件用鋁合金製成。
②M16A1式步槍的特點
M16A1式步槍是M16式步槍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是:彈膛鍍鉻,重新設計了復進簧導管(亦稱緩沖器),以降低射速,在完成閉鎖動作過程中防止反跳開鎖;由於M16式步槍沒有拉機柄,在機匣右側後端增加了一個輔助閉鎖裝置,該裝置由機框右側的一排細齒和伸出機匣右邊的輔助推機柄組成,其作用是在槍機因故障不能完全閉鎖時,射手可用手推其閉鎖;槍管下方可加掛M203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具有點、面殺傷能力。
③M16A2式步槍的特點
M16A2式步槍是M16A1式步槍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之處是:改用剛度較大的重槍管,纏距由305毫米改為178毫米,可發射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槍彈,提高了有效射程和遠距離殺傷威力;增加了3發點射機構,既可單發射擊和3發點射,也可單發和連發射擊;表尺可調整800米距離上的高低和方向偏差;取消了槍口消焰器朝下的開口,射擊時可抑制槍口上跳,卧姿射擊時可消除槍口區地面揚塵;機匣右側拋殼口的後方增加了一個導殼板,拋殼時可防止打擊(左)射手的臉部;護木由原來的方形改為圓形,改進了散熱器,護木上面呈肋狀,便於握持;槍托和握把改用高強度尼龍材料製成;備有輕便的可卸式兩腳架,用以提高卧姿射擊穩定性。
瞄準裝置
M16系列步槍採用機械瞄準具,準星裝在直立式三角形準星座上,表尺裝在框形提把中。
M16/M16A1式步槍採用柱形準星、L形表尺和覘孔照門,表尺分劃為0~300米和300~500米。
M16A2式步槍採用柱形準星和雙覘孔照門表尺,大孔用於200米以內的近距離射擊,小孔用於遠距離射擊。提把上還可安裝光學瞄準鏡。
彈葯
M16/M16A1式步槍使用M193式、M777式5.56毫米普通槍彈,M196式、M778式5.56毫米曳光彈,M199式5.56毫米教練彈和M100式5.56毫米空包彈。M16A2式步槍使用SS109式5.56毫米槍彈(即北約制式槍彈),也可使用M193式5.56毫米和其他5.56毫米槍彈。
H. HK33自動步槍與G41自動步槍有什麼區別
HK33 5.56mm步槍系列HK33 5.56mm步槍被巴西、智利、馬來西亞、泰國和土耳其、厄瓜多等國家採用。
1958年,M16被美軍選用,世界上掀起一股小口徑步槍浪潮。為順應市場需求,HK公司在1960年代初期以G3步槍為基礎開發出幾種型號的小口徑步槍。其中HK33就有多種變型:標准型HK33A2為固定式槍托;HK33A3為伸縮式槍托;帶兩腳架的步槍(型號不詳);HK33 SGl狙擊步槍帶有瞄準鏡,HK33K步槍為短槍管型,也有HK33KA 2、HK33KA3等幾種型號。
HK33E步槍(「E」為「Export」的縮寫,即「出口」之意)主要用於出口,在德國基本上沒有裝備,但在第三世界國家相當受歡迎。HK33E和HK33EK自動步槍也均有固定式槍托和伸縮式槍托可供選擇。另外,發射機構也有3種類型可供選擇:第一種是「保險、單發、連發」;第二種是「保險、單發、3發點射、連發」;第三種是「保險、單發、3發點射」。
該步槍採用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滾柱延遲式閉鎖機構,可實施單發、連發發射。部分零件可互換通用,連發射擊精度比G3好。
附件包括槍榴彈發射器、HK79 40mm下掛榴彈發射器、折疊式兩腳架、瞄準鏡座、刺刀、背帶等。G41 5.56mm步槍系列G41 5.56mm步槍也是G3步槍的改進型,與HK33步槍同樣都發射5.56mm NATO彈,但G41步槍使用M16步槍的標准彈匣。曾在1979年9月交付部隊試驗,並在1980年代初期參加義大利軍方新式步槍投標。G41步槍開發時,所有的經費都由HK公司獨力承擔,結果義大利軍方卻沒有採用。由於G11無殼槍的發展計劃遙遙無期,HK公司希望G41步槍能臨時滿足德國軍方對5.56mm步槍的需求。但G41步槍卻無法替代G3步槍,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價格昂貴。例如在美國,向執法機構銷售的G41步槍大約每支1700美元,但是G41步槍在超凡脫俗的價錢上卻體現不出超凡脫俗的性能。
G41步槍有3種型號:G41採用固定式槍托和標准槍管;G41A2採用伸縮式槍托和標准槍管;G41K則為伸縮式槍托和短槍管。
該槍採用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和滾柱延遲式閉鎖機構,發射時雜訊小,有空倉掛機裝置,拋殼窗帶有防塵蓋,與M16步槍的彈匣通用,有3發點射裝置,也可實施單、連發發射。外貿和內需的差別而已,就像我們的95和97差不多,後者只是讓口徑向北約標准靠攏,操作習慣也做了局部修改罷了~~~~
I. FN Minimi輕機槍的使用國
比利時(Minimi):比利時陸軍及空軍的正規部隊裝備了標准型Minimi(名為M1)傘兵部隊採用傘兵型Minimi(名為M3)
加拿大(C9):加拿大軍隊採用加拿大迪瑪科(Diemaco)合法生產的C9輕機槍,C9原型裝有鋼制管型槍托,其後迪瑪科推出了裝有機匣蓋導軌及ELCAN C79 3.4倍瞄準鏡的C9A1,而目前最新推出升級計劃的名為C9A2,裝有短槍管、多個部件改用迷彩綠色、以布彈袋取代塑料彈葯、可伸縮折疊的液壓緩沖槍托(類似C8卡賓槍液壓緩沖槍托的原理)、折疊式前握把及雷射指示器(LAM)。
丹麥(Minimi):命名為Mg M/07 5.56 mm。
法國(Minimi):法國陸軍用於取代7.62毫米AAT-F1通用機槍。
希臘(Minimi):裝備希臘陸軍及其特種部隊。
波蘭(Minimi):裝備GROM特種部隊。
義大利(Minimi):由與FN合夥的義大利貝瑞塔合法生產並裝備義大利軍隊,以取代老舊的MG42/59。
拉脫維亞(Minimi)
荷蘭(Minimi):荷蘭皇家陸軍裝備了傘兵型Minimi。
挪威(Minimi):裝備挪威海岸游騎兵及挪威陸軍游騎兵。
葡萄牙(Minimi)
斯洛伐克(Para)
斯洛維尼亞(Minimi)
英國 (L108A1 SAW/L110A1 Para):英國陸軍為每個四人火力小組裝備兩把傘兵型Minimi以取代L86 LSW,皇家海軍及皇家空軍團,部份Minimi更裝有SUSAT 4倍瞄準鏡。
美國(M249):美軍在1982年2月1日正式裝備Minimi並命名為M249,但因當時出現可靠性問題,實際上在1980年代後期才全面裝備。美軍的M249由FNMI(FN美國分公司)生產,並衍生出多種版本,如M249 P.I.P.、M249 S.P.W.及Mk 46 Mod 0等。 瑞士(LMG05)阿根廷(M249):裝備阿根廷海軍陸戰隊的步兵、炮兵及偵察兵。
澳大利亞 (F89):由澳大利亞國防工業(Australian Defence Instries - ADI)生產,裝備澳大利亞陸軍、海軍及空軍。F89裝有導軌、加長的消焰器及AUG F88的1.5倍瞄導鏡,移除槍管上方的隔熱罩及改用固定式提把。
巴西(Minimi):巴西海軍陸戰隊在1990年代中期裝備作排用支援武器。
智利(Minimi):智利陸軍在1990年代開始裝備。
東帝汶(Minimi):裝備東帝汶軍隊。
印尼(Minimi):裝備印尼軍隊及印尼海軍陸戰隊。
巴基斯坦(Minimi Para):裝備巴基斯坦軍隊。
秘魯(M249 Minimi):裝備秘魯軍隊。
愛爾蘭(Minimi):愛爾蘭游騎兵裝備傘兵型Minimi。
以色列(Minimi):以色列國防軍在1990年代後期曾經裝備小量Minimi作班用機槍,其後他們以Minimi的設計開發出更適合沙漠使用的IMI Negev。
日本(M249):由住友集團合法生產,裝備陸上自衛隊以替代7.62毫米口徑的豐和64式。
約旦 (Minimi)
馬來西亞(Minimi):裝備馬來西亞陸軍以取代HK11A1。
馬爾他 (Minimi)
墨西哥(M249及Minimi):裝備墨西哥陸軍及海軍。
摩洛哥(Minimi):裝備摩洛哥陸軍。
尼泊爾(Minimi):於2002年7月11日由比利時送往尼泊爾,共有5,500把,裝備尼泊爾陸軍。
紐西蘭(C9):紐西蘭國防軍採用加拿大C9。
菲律賓(M249):裝備菲律賓軍隊,與Ultimax 100 Mk3及K3輕機槍共用。
斯里蘭卡(Minimi):世界上第一個裝備Minimi的國家。
瑞典(Ksp 90):裝備瑞典軍隊。
中華民國(Minimi及T-75班用機槍):中華民國軍隊基於Minimi的設計修改而成,名為T-75班用機槍,但陸軍因已進口大量的Minimi,僅采購少量的T-75。
泰國(M249及Minimi):裝備泰國皇家陸軍。
委內瑞拉(Minimi):由1990年代開始裝備委內瑞拉陸軍。
波札那(Minimi)
J. m16系列步槍被將近多少個國家使用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亞塞拜然,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玻利維亞,波札那,巴西,柬埔寨,汶萊,緬甸,喀麥隆,加拿大,智利,剛果共和國,哥斯大黎加,古巴,剛果民主共和國,丹麥,多明尼加,東帝汶,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斐濟,法國,加彭,喬治亞,迦納,希臘,格林納,達危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中國-香港,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尼,伊朗-仿製,伊拉克愛爾蘭共和國,義大利,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科索沃科,威特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列支敦斯登,利比亞,立陶宛,馬爾地夫,馬來西亞,墨西哥,摩爾多瓦摩,洛哥摩納哥,尼泊爾,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挪威,寮國,阿曼,巴拉圭,巴基斯坦,巴拿馬,秘魯,菲律賓,卡達,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新加坡,斯洛伐克,索馬里,索馬里蘭,南非,韓國,斯里蘭卡,蘇丹,瑞典,敘利亞,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烏拉圭,內瑞拉越南,北越,羅德西亞扎伊爾,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朝鮮(僅限於朝鮮特種部隊)[3]
共有116國家及地區,還不算獨立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