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姓黃有多少
① 黃氏家族
廣西黃氏淵源 黃歇是史書上有事跡可考的第一個黃姓人,被後人奉為始祖。 據傳,4000多年前,中華始祖黃帝後裔在今河南省潢川縣建立黃國,黃國存在了1400多年,春秋末年被楚國所滅,其子孫遷到江夏,並以國為姓。戰國末年,楚國人黃歇曾任楚國宰相,受封為春申君,成為與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名的戰國四君子。歷史載黃歇死後葬於楚國南郡鄳縣(今江夏)。 廣西姓氏文化研究辦公室黃主任介紹,中國南方黃姓全部源自福建,而福建黃姓又來自江夏。元明之際,黃姓的一支從江夏北遷河南固始,再由固始輾轉來到福建。在福建,黃姓分為十個支系,並繼續遷移到廣東、廣西等地。因此,南方的黃姓全部源自福建。 黃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西北部灣、廣東潮汕、珠三角,福建泉州、湖南東部、江西贛州、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黃姓人口達到10.15人以上,黃姓分布密度最高的(8.8—21人/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5.7%,黃姓人口大約770萬;2.9—8.7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8.8%,黃姓人口大約1800萬;不足3.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66.8%,黃姓人口大約920萬。世界黃姓人口為7500多萬。在中國有4200萬人口佔全國人口的3.20%(包含港澳台和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北方較少,在廣東黃姓人口最多佔了全國黃姓人口的23%,人口有700萬以上占省總人口的8% 是黃姓人口第一大省,揭陽和湛江兩市最多。每平方公里的黃姓人口在30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50人以上。其後江門廣州梅州河源汕尾都在5%以上。每平方公里的黃姓人口在20人以上的黃姓分布密人口總覆蓋面積佔了廣東面積的15.%。 四川黃姓有人口380萬居四川第七,廣西黃姓有人口470萬居省第一,湖南有人口220萬居省第七。福建黃姓人口將近200萬居第三。江西人口有190萬居全省第五,是贛南客家的三大姓。湖北有人口170萬居第八。江蘇有人口160萬居第八。台灣有人口150萬,是僅次於陳姓和林姓的大姓,居第三,所以台灣地區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說法。浙江有人口145萬居第六,安徽有人口140萬居省第九。河南已有人口100萬居十五。雲南有人口100萬居第九。以上十二個省份黃姓人口有3500萬。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70%;其他省份黃姓人口一般在2.8.%以下人口大約600多萬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35%,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6%,黃姓是華人大姓之一,海外華人華裔中在美國黃姓華人是第一大姓,菲律賓是第二大姓,泰國就有40萬,韓國位居15有60萬,在越南居第七,新加坡是第二大姓,在馬來西亞是第三姓。 在1987年公布的百家姓排名中,黃姓排名第八位。在2007年公布的百家姓排名中,黃姓是中國排名第七位的大姓。中國黃姓人口近三千萬,約占當代中國總人口的2.23% 黃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黃姓是兩廣地區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廣西、廣東、湖南南部、台灣、江西南部、福建南部、貴州東南、新疆喀什地區,黃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4.2%以上,在廣西的桂林和欽州地區、廣東的雷州半島的比例高達16.4%以上,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11.6%;四川、雲南東部、貴州西北、湖南北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陝甘寧大部,黃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4%~4.2%,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22.6%,其他北方和西北廣大地區,黃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4%以下,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65.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36%。黃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的是:O型925萬,佔34.6%;A型788萬,佔29.4%;B型735萬,佔27.5%;AB型288萬,佔8.5%。黃姓總人口三千餘萬。 廣西、廣東、湖南南部、台灣、江西南部、福建南部、貴州東南、新疆喀什地區是黃姓最集中的區域,約占國土面積的11.6%,黃姓742萬,約占黃姓總人口的27.7%。O型295萬。A型213萬,B型184萬,AB型50萬。四川、雲南東部、貴州西北、湖南北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陝甘寧大部分地區是黃姓常見的區域,約占國土面積的22.6%,黃姓人口1139萬,約占黃姓總人口的42.6%
② 黃姓人口有多少人口
黃姓人口有2680萬人。
周朝時,吳回之子陸終的後代被封在黃地,建立了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亡,部分族人開始南遷,黃國後人以原國名作為姓氏,並且尊奉陸終為他們姓氏的始祖。兩宋之後,黃姓在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廣泛分布。
黃姓人口在秦漢時遷離北方,在南方繁衍發展,最終形成今天的典型南方大姓,到了現在2021年黃姓人口數量有多少?世界之最大全100網小編為你們帶來了黃姓人口分布分析和黃姓歷史名人介紹。
黃姓的來源
明朝時期,黃姓大約有2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3%,排在第7位。江西仍為黃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23.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兩省,這兩省黃姓大約占黃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廣東、廣西、浙江,這三省的黃姓又集中了30%。
宋、元、明600年間,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黃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83%,凈增加了100萬。黃姓人口分布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閩粵桂兩大塊黃姓人口聚集地區。當代,黃姓人口近2700萬。
約佔全國人口的2.2%,排在第7位。廣東為黃姓人口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19.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湖南三省,大約占黃姓總人口的42%。
③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姓段英文是thin
一般來說馬來西亞的華人姓氏名字是根據當地華人使用的語言來取名的
例如:
姓黃就有heng, wong, hwang, ng等
姓鄭就有teh,teo,teoh,teow,tee等
④ 華人的華人姓氏
華人姓氏繁多,其確切個數眾說紛紜,一般認為總共有四千到六千個,但是常見的,只有一千個左右,其他姓氏較罕見。 1977年,中國歷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1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吳、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約40%。
第二大的10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10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約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占總人口的10%。
在全球華人中,其為上述45個姓氏的人口超過七億。 印度尼西亞——7,566,200人
泰國——7,153,240人
馬來西亞——6,715,189人 ,占總人口23.7%
新加坡——2,794,000人,占總人口74.1%
越南——1,263,570人
菲律賓——1,146,250人
緬甸——1,101,314人 占總人口3%
汶萊—— 56,000 人,占總人口15% 美國——3,376,031人
加拿大——1,612,173人占總人口3.69%
秘魯——1,300,000人
俄羅斯——998,000人
澳大利亞——700,000人
日本——606,889 人
柬埔寨——343,855人
英國——606,623人
法國——230,515人
印度——189,470人
寮國——-185,765人
巴西——151,649人
紐西蘭——147,570人
荷蘭——144,928人
韓國——137,790人
巴拿馬—— 多於100,000人
南非—— 多於100,000人
模里西斯—— 36,830 ,占總人口的2.9%
義大利——約5萬人
⑤ 馬來西亞有多少華人
馬來西亞有664萬左右華人。根據統計部門當日發布的簡要報告,2020年,馬來西亞全國人口約為3245萬人,其中馬來西亞公民為2980萬人,華裔馬來西亞公民佔23.2%。
馬來西亞華人來源:
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至馬來半島的中國人後裔。
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不再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⑥ 世界上姓黃的人口有多少
世界上姓黃的人口有2876萬,佔全國人口2.23%最多的十姓之一,排名第八,廣東省姓黃的人口最多,姓黃人口約佔全國漢族56%。
相關說明
黃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東部、福建西部、廣東中部、湖南東部、江西南部、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黃姓人口達到8.7人以上,尤其在廣東的潮州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黃姓人口在17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21人以上。
黃姓分布密度最高的(8.7—21人/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5.7%,黃姓人口大約567萬;2.9—8.7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7.9%,黃姓人口大約1435萬;不足2.9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66.4%,黃姓人口大約596萬。
⑦ 查一查馬來西亞華人10大姓有哪些
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⑧ 馬來西亞名字怎麼讀
NG是姓,姓「黃」
這么念:恩
KO(日文konijiwa,的ko)
"Bank"(英文銀行的念法)
中文名不確定,直接問他本人吧。。。
我也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叫Chua
Pei
Chyn,
你知道我的中文姓名嗎?
具體問比較好,因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絕大多數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如果讀音對了,寫錯了也不好。。
舉例:Lee
Chong
Wei
以前中國翻譯成「李崇偉」,但是其實他是有自己的中文名字的,他叫李宗偉。
⑨ 關於「黃」姓的一些歷史
黃姓是現今中國大陸第七大姓氏、台灣島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黃姓人口總數約19%。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黃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明清時期的遷徙① 遷往台灣的黃姓:明末清初,閩粵一帶的黃氏,有一部分遷往台灣,人丁興旺,與陳姓、林姓、鄭姓,成為台灣的四大姓,素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美稱。後來,黃氏又播遷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開始東渡海峽,遷徙人台。爾後,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此,開拓寶島,艱苦創業。台灣的發展歷史進程,將深深地銘記下他們不朽的功績。他們大多來自福建的莆田、泉州、漳州、汀州和廣東的嘉應、潮州、惠州等地,散居於台灣各地。他們往往成為後世台灣黃姓各支派的人遷始祖。據《閩台關系族譜資料選編》節選《桃源蓬萊黃氏族譜》記載,福建永春縣桃源蓬萊黃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黃毓盼,第十五世的黃宗選、黃宗琅、黃宗瑤,第十六世的黃文令、黃紹養、黃紹禁,第十七世的黃克涼、黃克甚、黃克讀、黃克爐,第十八世的黃鴻釵、黃鴻胖、黃開倉等大批族人,都先後渡海徙居台灣。晉江《安海金墩黃氏族譜》即記載,該族第十一代有黃貽鼐,第十二代有黃微熔、黃素官、黃光輝,均居台灣,還有金墩後裔新加坡已故總統黃金輝,金墩安平黃恩瑞曾孫菲律賓前總統辦公廳主任、農業部長黃嚴輝。潘湖遷台灣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龍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簡稱)種德堂大宗祠。台灣黃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島和台灣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園、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東沿線地區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黃姓 東南亞印支半島、南洋、歐美澳等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他們在拓荒,在建設,在創造奇跡。越南黃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黃國滅亡後不久就開始了。當時有大批黃姓遺民被楚國強迫遷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區,加入了越人隊伍。隨著越人的不斷南遷,黃姓也隨之遷入越南。不斷南遷的黃姓中,有秦漢山越黃氏,有六朝唐宋的黃洞蠻,有明清嶺南壯、瑤等族黃姓。越南人中的黃姓,絕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後裔。這些越人黃姓後裔,又從越南繼續擴展,至今已廣布於印支半島各國。
在歷史上,還有一些黃姓中國人,由於政治避難、經商等原因遷居越南。明亡後,許多黃姓遺民不甘事清,紛紛外逃避難,如清代金湖黃伯柳與黃進懷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國龍門副將黃進與總兵楊某等,率3000餘眾、戰船50餘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們進入東浦(當時屬柬埔寨)地區,清代金湖黃伯流徙柬埔寨高綿南榮城金塔大佛色里。從此,這批人及其後代便在東浦定居下來。當今,黃姓已繁衍成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國的200餘個姓氏中,黃姓是人口數排在第八位的大姓。泰國。是中國黃姓移民較早、人數很多的國家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泰國黃姓現有30餘萬,在泰國華人社會中有很大的影響。泰國黃姓華僑、華人,清代金湖黃高拱徙暹羅國即今泰國望國街不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組織「泰國黃氏宗親會」,還積極參加當地華僑華人的社會活動與社團組織。南洋。
大約是在元朝末年,黃姓移居南洋。當時一位名叫黃森屏的官員奉命出使婆羅國(今汶萊)。他到達婆羅後,便在婆羅國留居下來。之後,他以傑出的才幹被推為汶萊華人的領袖。後來,成了整個婆羅國的統治者——蘇丹(實即國王)。他去世後,葬在汶萊,子孫世代留居於此,且極為顯赫。黃森屏生有一女,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給渤泥(即汶萊)第二蘇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後,黃森屏的女兒便繼位為汶萊國王。自此以後,汶萊國王按女性血緣世系傳遞。第一位渤泥女王黃氏去世後,王位傳給了她與阿合曼蘇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紀,汶萊國王已傳20餘代,他們都是黃森屏的女性直系後裔。歷史上汶萊王室便奉黃森屏為始祖。明代開始,遷徙南洋的黃姓大增,如金湖黃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黃宅子二長鍾瑞徙緬甸次鍾端分泰國汶萊黃厝,
公元19世紀,由於中國封閉的國門被西方殖民列強的大炮轟開,因而出現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黃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數迅速增長,僅據菲律賓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在當時移居菲律賓的近10萬華人中,來自福建晉江、同安、南安、龍溪等地的黃姓華僑就有數千人之多,在當時旅菲華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陳姓。至今,菲律賓黃姓人口已發展到了5萬余名。此外,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也有大量的黃姓華人華僑。近代以後,南洋黃姓華僑華人為了聯絡同宗,都紛紛建立了各種宗族組織。在菲律賓,建有黃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黃姓華僑還在新加坡建立了統一的「南洋黃氏總會」。
移居歐美澳黃姓移居美洲的歷史,始於19世紀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華僑各姓中,黃姓人數最多,主要來自廣東,其次是福建。廣東華僑,又主要來自新寧、新會、開平、恩平四地,故稱「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國華僑社團「四邑會館」中,黃姓人數最多;1854年由廣東興寧華僑創建於三藩市(即聖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的寧陽會館中,黃姓人數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開平、恩平兩地僑民在舊金山成立的合和會館中,黃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華裔各姓宗親中,黃姓宗親人數仍然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