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地方長什麼樣
㈠ 請問馬來西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
吉隆坡石油雙塔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經典的建築之一!雙子塔只有一座供遊客參觀遊玩,另外一座是寫字樓,塔裡面可以購物,可以俯瞰整個城市的美景,其中一個科技展館很有意思。吉隆坡石油雙塔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十六高的大樓,雙峰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標及象徵。
2、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
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坐落在沙巴州亞庇西海岸,是馬來西亞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由加雅島、沙比島、馬穆迪島、馬奴干島和蘇洛島組成。景區有擁有美麗的沙灘、清澈的海水、罕見的兩棲動物和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大部分島上都有海底漫步、潛水、摩托艇、飛魚等水上娛樂項目。
3、美人魚島
美人魚島位於沙巴古打毛律鎮(Kota Belud)外海,最佳遊玩時間是4月至九月,適合潛水遊玩,欣賞優美風景的同時還能體驗當地的獨特的美食和風土人情,島上的椰樹特別多,不管哪個角度拍的照片都十分美麗。
4、熱浪島
熱浪島是位於中國南海的馬來西亞島嶼。熱浪島以海龜島及海洋公園著稱,這里的海底生長著500餘種色彩繽紛綺麗的珊瑚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潛水及海底攝影。熱浪島海洋生態公園並不是一個島嶼,而是包括海域內的七個島嶼。在這里不管是哪個島,都可以看到潔白的沙灘和清澈沁藍的海水,趴在水面,也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魚群和各種各樣的艷麗珊瑚。
更多關於馬來西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eeefb161807061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㈡ 馬來西亞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馬來西亞十大必去景點有詩巴丹島、迪加島、獨立廣場、國家清真寺、吉隆坡唐人街、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京那巴魯公園、東姑阿都拉曼公園、沙巴州博物館。
1、西巴丹島
西巴丹島為馬來西亞唯一的深洋島,也是世界級的潛水地點之一。島嶼面積約4萬平方米,從600米深的海底直接伸出海面,水下部分狀如煙囪,一柱擎天。所以在西巴丹島邊緣,只要多跨出一步,水深就直接從3米變為600米。
4、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該廣場從1961年開始建設,1976年建設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廣場上建有馬來西亞國家紀念碑等建築。
5、國家清真寺
吉隆坡市中心的國家清真寺,佔地5.5公頃,於1965年建成,這是一組包括祈禱大廳、大尖塔、陵墓和辦公大樓的建築群,其造型和裝飾與麥加的三大清真寺相仿,氣勢恢弘,是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㈢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它的戰略地位的重要,它的經濟發展也依賴於此。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下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吧。
馬來半島地勢北高南低。中部是山脈,山脈東西兩側逐漸降低,沿海是平原。8條大體平行的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縱貫馬來半島。其中以吉保山脈(又稱中央山脈)為主,有5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聳立其上。東部的大漢山海拔約2190米,是西馬的'最高峰。這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錫礦資源,據稱這里是世界上錫的最大成礦帶。錫礦的開采是馬來西亞最早期的工業之一,在國民經濟生產中曾居極為重要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錫的產量雄居世界第一位,最高年產量曾達768萬噸,是最大的錫出口國,被譽為“錫的王國”。如今“錫的王國”的稱號已成為歷史。近年來,馬來西亞的錫礦業一直在走下坡路,由最大的錫出口國,變成了錫的進口國。據報道1991年的錫產量是207萬噸,1993年下降到104萬噸,1995年又下降到6402噸,1996年為5174噸,到了1997年則為5070噸,而馬來西亞本國的錫需求量為6586噸,供不應求,還需進口一些。自1993年起,錫的價格在節節下跌,這也是馬來西亞錫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此,馬來西亞已步出世界主要錫生產國的行列。不少昔日的采礦場已變成廢礦湖,有的已被開發建設成為休閑游樂場所,有的仍棄置那裡無人問津。
西部沿海是深厚的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是主要的農作物產區。全境河流以吉保山脈為分水嶺,分別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側河流又稱為馬六甲海峽水系,以霹靂河為最長,約350公里,流域面積15萬平方公里。東南亞最大的明歌水壩和歷史較長的珍德羅水壩就建在該河上游。東側河流又稱南海水系,以彭亨河為最長,它是西馬最大的河流,全長434公里,流域面積29萬平方公里。
東馬地勢以伊班山脈和克羅克山脈為中心,從內地往沿海逐漸降低。沙撈越地區北部是沖積平原,內地多是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伊班山脈位於沙撈越東部,山峰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沙巴地區西部沿海為沖積平原,是重要的農業區,主要種植水稻。內地大多是森林覆蓋的山地。西部的克羅克山脈縱貫該區南北,其主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1米,是馬來西亞最高峰,也是東南亞最高峰。
東馬河流非常多,水深量大,極具通航價值。主要河流有沙巴境內第一大河基納巴甘河,長560公里,流域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河口寬960米,水深10米,可通航距離為320公里。此外,還有盧帕河、拉讓河、巴蘭河等。其中,盧帕河是馬來西亞最寬的河流,河口以上50公里一段,河面寬度達4~5公里,再向上溯20公里,還可以行駛吃水2米深的輪船。拉讓河是馬來西亞第一大河,全長592公里,流域面積39萬平方公里,該河最顯著的特徵是支流多而長,特別是在下游,岔流如網,有4個較大的河口,海潮能倒灌60公里之遠,其景甚為壯觀。
;㈣ 馬來西亞值得去的幾個地方
導語:暑假就要來了,同學們是不是想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馬來西亞是個不錯的選擇哦!下面就帶你去看看馬來西亞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
馬來西亞值得去的幾個地方
一、吉隆坡(KUALA LUMPUR)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位於巴生河和鵝麥河交匯處,面積243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北距檳城408公里,南離新加坡395公里,西去巴生港43公里。一般認為,吉隆坡是由華人葉亞來(葉德來)率領華工在1857年開埠的。19世紀下半葉在此發現錫礦,吉隆坡也隨著錫礦業的發展而迅速崛起。1880年,英國殖民當局將吉隆坡定為雪蘭莪州首府。1975年2月,吉隆坡從雪蘭莪州分離出來,劃為聯邦直轄區,作為馬來西亞首都。
“吉隆坡”的馬來語含義是低窪潮濕的泥河口。20世紀7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成為繁榮、美麗、整潔的現代化都市,是馬來西亞政治、經濟、商業、文化中心,市內主要名勝有國油雙峰塔、吉隆坡塔、湖濱公園、胡姬花公園、國家博物館、國家動物園、獨立廣場、天後宮等,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
二、國油雙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
國油雙峰塔是吉隆坡的標志性建築物,位於吉隆坡市內黃金地段,是吉隆坡城中城建築群(KLCC)的主體部分(其它還包括東方文華大酒店、休閑公園及回教堂等)。
該塔由美國建築設計師凱撒·佩里設計,高451.9米,共88層,是世界最高建築物之一。在第41至42層處由一座長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空中天橋連接起來。樓體選用世界最先進的建築材料,表面材料選用鋁合金、不銹鋼和鋼化玻璃。室內設計採用了伊斯蘭教建築中常用的幾何型圖案。1993年12月動工,兩塔分別由韓國和日本的建築公司承建,於1996年建成,共耗資約12億美元。1999年,馬哈蒂爾總理為雙峰塔主持封頂及開幕典禮。
1號塔為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總部辦公大樓,2號塔樓為對外招租的辦公寫字樓。塔內中央空調系統是由天然氣作為能源驅動,設有完善的防火保安系統。塔樓底部擁有綜合購物中心、交響樂演奏廳、畫廊、國油科學館等設施。雙峰塔每年維修和保養費高達4000萬馬幣。
三、新行政中心(PUTRA JAYA)
1996年8月,馬哈蒂爾總理提出將布特拉再也建成馬新行政中心。位於吉隆坡市與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相距兩地各約40公里。整個布城面積廣闊,山林起伏,宏偉壯觀,其中70%是青蔥地帶,紅花綠葉相映,環境清幽宜人。所有建築物順著自然的山勢建起。布城公路寬廣,最寬處來回川行可以有12條車道,而且每一段公路夾道的燈柱都有不同的設計。
總理府於1999年6月率先建成並遷入辦公,副總理府和許多政府部門也相繼遷入。經過多年建設,新行政中心現已成為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新興城市,住宅區、商業區、文化、休閑設施和交通體系已基本配套,並成為馬來西亞一處新的旅遊景點。布城中的總理府、總理官邸和布特拉回教堂(可容納1萬人同時祈禱)富麗堂皇,十分壯觀。
四、馬六甲(Malacca)
馬六甲州位於馬來半島西南端,濱馬六甲海峽,離吉隆坡147公里,距新加坡245公里,總面積為1650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馬六甲城為首府,是馬來西亞主要港口之一。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建於1403年,曾是滿剌加王國的都城,也是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和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1511年被葡萄牙佔領,1641年落入荷蘭人之手,1786年又被英國人侵佔,再次被荷蘭統治。1824年英荷簽約,同意由英對馬六甲實行永久管轄,成為英海峽殖民地。二戰後加入馬來西亞。
馬六甲歷史上與中國聯系密切。明朝同滿剌加王國的政治、貿易關系有很大發展。1405年,馬六甲蘇丹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率500隨從搭尹慶使臣的船赴中國覲見皇帝。明成祖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國王,贈予詔書和誥印,並應拜里米蘇拉要求刻一鎮國石碑。該碑由鄭和於1409年用船載到馬六甲,立於三寶山上(該碑現已下落不明)。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1411年至1433年,拜里米蘇拉及其子孫曾多次訪問中國。據馬來紀年記載,明朝皇帝把漢麗寶公主嫁給蘇丹曼速沙(SULTAN MANSOR SHAH 1458-1477),並派500名宮女隨從公主定居在一座山上,該山稱為DEN CHINA,意為華人區。現在BUKIT CINA即源於此。由於鄭和多次在此駐足,所以華人將之稱為三寶山。
農業和商業是馬六甲的傳統產業,近年來政府重視發展旅遊業和工業。城西北郊13公里的`海濱建有深水碼頭。郊區亞沙漢山是馬來西亞橡膠種植業的發源地。馬六甲手工藝也很出名。
五、馬六甲荷蘭紅屋(THE STADTHUYS)及教堂
荷蘭紅屋約建於1641至1660年間,是荷蘭殖民者留在遠東的歷史最久遠的建築物。紅屋由當時的荷蘭殖民地政府專門由荷蘭運來的紅磚所建,原名STADTHUYS,即總督府之意,俗稱“紅屋”,歷來為殖民者的行政中心。1987年開始,馬六甲州政府將紅屋由行政中心改建為歷代州王朝的歷史展覽館,現為歷史及人類博物館。
紅屋旁邊的天主教堂建於1753年,是荷蘭殖民地時期的典型建築,亦由紅磚建成。教堂內有手工製造的長凳,黃銅聖經和繪在釉彩瓷磚上的“最後的晚餐”像等。
六、馬六甲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
聖保羅山又名“馬六甲升旗山”,因聖方濟教士1548年在此山上建聖保羅教會學校,聖保羅山與聖保羅教堂因此得名。聖方濟教士隨後到中國、日本傳教,1552年病死於中國,次年其遺靈轉運來馬六甲,安葬在聖保羅教堂內。聖保羅教堂據說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一座教堂。17世紀初,葡萄牙、荷蘭爭奪馬六甲,山上的建築物毀於戰火。登聖保羅山可眺望馬六甲海峽。
七、馬六甲巴巴娘惹遺產博物館(THE 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
明朝起,華人開始移民馬六甲。由於當初華人移民中女性極少,男性華人被迫與當地人通婚。“巴巴”和“娘惹”即為華人與馬六甲當地婦女通婚後生下的男性和女性後代。他們在心理及傳統上仍然十分中國化,語言為夾雜中文詞彙的馬來土語。其房屋建築風格極為講究雕琢。該博物館為曾姓私人博物館,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其當時的日常生活形態。
八、獨立紀念館(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
建於1912年,前身為馬六甲俱樂部,主要展示馬來西亞(其時為“馬來亞”)獨立斗爭時期的珍貴文物。馬來西亞首任總理拉赫曼即在此樓陽台宣布馬來亞獨立“MERDEKA”。
㈤ 馬來西亞的自然風貌是什麼
水循環是海陸間循環氣候海風溫暖濕潤,多降雨雨熱同期使得島嶼上植物長的好看植被種類多,植被大多以亞熱帶闊葉林為主
㈥ 馬來西亞有什麼景點
一、蘭卡威
蘭卡威(馬來語:PulauLangkawi,英語:Langkawi)又譯浮羅交怡、朗卡維、凌加衛島、呼羅交怡,位於馬六甲海峽,是馬來西亞吉打州海岸104個大小群島中最大的一個。蘭卡威在檳城北方約112公里處,行政上屬於馬來西亞的吉打州,地理位置上靠近泰國。
㈦ 你們對馬來西亞有什麼印象
第一印象是旅遊勝地。
馬來西亞旅遊攻略:
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的熱帶森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遺跡現代化的都市。馬來西亞旅遊風光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馬來西亞最好的旅遊時間:4~9月(如果你要去海島潛水,10~3月南中國海刮風,所有海島關閉)。回民新年前一個月(如果你要吃當地馬來小吃),7~8月,11~12月是榴槤季節。
A、注意事項
1.位於熱帶,馬來西亞分東馬和西馬-首都吉隆坡(KualaLumpur)所在的地方就是西馬(連著中國大陸),東馬連著印度尼西亞,北部是菲律賓。西馬又分東海岸(面朝南中國海),西海岸(馬六甲海峽邊)。
2.衣裝-夏天衣服就好,如果要到高原地帶。帶上一件秋裝即可。
3.出了城市以後,蚊子又大又多。到馬來西亞時,第一時間買防蚊葯膏和蚊蟲叮後的葯膏。
4.食物甜辣,怕不習慣,先准備葯。推薦馬來西亞出產的保濟丸治肚痛,和治感冒的單眼佬涼茶(中國南下的先輩留下的葯)。
5.錢幣兌換率2015年 :RM1(馬幣)=RMB1.74(人民幣)。人名幣可以到馬來西亞才直接兌換。各大商場都有外匯兌換櫃台。飛機場也有。不需要先換美金再換馬幣。www.mm2hplan.com
6.在飛機上可以先買一個馬來的手機電話卡,抵達後注冊然後發簡訊回中國。一個簡訊RMB1。
7.語言-普通話或當地人稱為華語,英語都可以。要問事時,看皮膚顏色就可斷定了。看到最黑的是印度人-直接找其他人吧,只能說英語印度語或馬來語。一般黑的是馬來人或婦女包頭巾的(跟中國西北回民一樣)可說英語或馬來語。黃皮膚的是華人了-說普通話一般都能懂。
B.怎麼去?
亞航是馬來西亞最便宜的廉價航空,現在,從中國天津,成都,杭州,廣州,深圳,桂林,海口,哈爾濱,南寧都有直達航班。
更多詳情請看:http://www.2ndjia.com/aboutus.aspx?id=12
㈧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在哪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的中心, 座落在從赤道向北延申至7緯度的區域內, 是名副其實的熱帶樂園。馬來西亞包括馬來西亞半島(西馬) 及東面隔海的兩個州(東馬), 即沙巴州和砂撈越州。東馬與西馬這兩片土地中間隔著南中國海。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砂撈越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州, 它位於柏紐島(Borneo)的西北角與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交界。雪蘭莪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多及工商業最發達的州, 它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中部。 馬來西亞由13個州和1個聯邦直轄區組成。與馬來西亞陸地相接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和泰國。 與馬來西亞海域相鄰的國家除上述之外, 還有緬甸、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及中國。 著名的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側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 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主要航道。
馬來西亞行政州屬(13個州)和聯邦直轄區、行政區、各州人口(萬)、各州首府IDD地區代碼 :
馬來西亞半島
(西馬)彭亨州(Pahang) 132 關丹市(Kuantan) 09
霹靂州(Perak) 213 怡保市(Ipoh) 05
柔佛州(Johor) 273 新山市(Johor Bahru) 07
玻璃市州(Perlis) 23 庚加市(Kangar) 04
檳州(Pulau Pinang) 126 檳城市(Georgetown) 04
丁加奴州(Trengganu) 106 瓜拉丁加奴市(Kuala Trengganu) 09
吉蘭丹州(Kelantan) 156 哥打巴魯市(Kota Bahru) 09
森美蘭州(Negeri Sembilan) 85 芙蓉市(Seremban) 06
吉打州(Kedah) 160 亞羅士打市(Alor Setar) 04
雪蘭莪州(Selangor) 329 沙亞南市(Shah Alam) 03
馬六甲州(Melaka) 60 馬六甲市(Melaka) 06
砂撈越、沙巴
(東馬) 砂撈越州(Sarawak) 206 古晉市(Kuching) 082
沙巴州(Sabah) 314 哥打京那巴魯市(Kota Kinabalu) 088
聯邦直轄區(Federal Territory) 吉隆坡(Kuala Lumpur) 14203
納閩島(Labuan) 088
聯邦直轄區由聯邦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和位於沙巴州近海的納閩島(Labuan)所組成。首都吉隆坡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中部靠近西海岸的地方。
在馬來西亞, 除皇族土地和私人土地外, 其他土地歸各州政府所有, 聯邦直轄區的土地, 歸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所有。
㈨ 馬來西亞的兩大領土分別是什麼
馬來西亞半島和中南半島。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
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
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
(9)馬來西亞的地方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1、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西亞半島(馬來語:Semenanjung Malaysia)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上的領土部分,其面積有 130,590 平方千米(50,420平方英里)。
它北接泰國,南與新加坡通過新柔長堤和馬新第二通道相連。它與印尼蘇門達臘島隔著馬六甲海峽。而馬來西亞的另一部分土地則位於加里曼丹島上,稱為馬來西亞砂沙。
為了規范馬來西亞漢語用詞,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已經廢止使用西馬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由於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馬來西亞半島也被英國殖民,因此民間也會不規范使用馬來亞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
2、沙巴砂拉越
沙巴砂拉越(馬來語:Malaysia Timur),簡稱沙砂,舊稱東馬來西亞或東馬,是馬來西亞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的北半部領土,由沙巴、砂拉越兩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納閩組成的。
沙巴砂拉越與馬來西亞半島以南中國海相隔。它南鄰印度尼西亞,北濱南海,北岸中段和汶萊接壤,東北臨蘇祿海,東臨蘇拉威西海,海岸線總長2384公里。
東西最長1120公里,南北最寬256公里。土地面積19.81萬平方公里,占馬來西亞總土地面積的60%。盡管沙巴砂拉越的人口密度和發展指數低於馬來西亞半島州屬,然而卻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㈩ 走進「吉隆坡」帶你看看真實的馬來西亞首都現狀,和想像中不一樣
每年的3月、8月和12月都是馬來西亞的「購物嘉年華」,會有許多遊客專程趕到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來 旅遊 和購物,居住在吉隆坡當地的華裔人口佔比超過36%,馬來語、英語和華語也是當地主要的交流語言,而且當地大多數居民也基本會說兩種語言,甚至三種語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243平方公里,人口179.52萬,在這里,因東西方文明的融合,也造就了這座多元化的繁華大都市。
在很多國家,我們去到當地的唐人街,會發現那裡的商品和國內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都是華人在那邊聚集,然後開設的店鋪和售賣的商品,基本上都是關於「中國符號」的商品,好像回到國內逛街一樣。
吉隆坡也分為新城和老城,新城多是些現代化的建築,如高樓大廈和寬闊的馬路,而和老城相比就缺少了一點人情味。
大多數遊客到吉隆坡旅玩,都會選擇去老城逛逛,老城面積蠻大的,雖然發展落後和道路狹窄,但道路兩旁那些幾十年前留下的老房子和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都很值得參觀和欣賞,在老城,馬來西亞的傳統 美食 和衣著也隨處可見。
從中央商場到清真寺一帶是吉隆坡的老城區,這里的建築匯集了馬來、西洋、日本和印度等不同的風格,既有古老的清真寺和早期的兩層樓房,也有高大氣派的現代化辦公大樓。這里是欣賞吉隆坡以至整個馬來西亞風光的第一步。
吉隆坡地區的月平均薪資為9000令吉,摺合人民幣13550元,很多人月平均工資都在6000令吉到8000令吉之間。
吉隆坡的房價並不算便宜,住宅的平均單價摺合人民幣在2萬元到4萬元之間,主要看位置和配套。老城的房價要比新城低很多,人口也較為集中。 在吉隆坡的房子大都是精裝修,配備家電廚衛,買房還贈車位。
很多去過吉隆坡的人對於這座城市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吉隆坡的發展僅為表面,實際上還不如國內的一些二線城市,走在吉隆坡的街頭,雖然是發達的首都城市,但在老城區的街頭到處呈現著「臟亂差」的氛圍。
馬來西亞的勞動力大多是以僱傭外國勞工為主,比如:印尼、孟加拉、尼泊爾、印度等。在吉隆坡經常能夠看到這些異國他鄉的打工者,他們攜家帶口的生活在老城區,住著簡陋的出租房,說著不太流利的英語和馬來語。
吉隆坡的主要經濟支柱是服務業,從事服務業的很多人看著很像 馬來人,但其實都是印尼的,小商小販看似華裔,但實際卻是緬甸或者越南的,吉隆坡有條著名的唐人街叫 茨廠街 ,但走走就會發現,這里其實叫「外勞街」更合適,因為里里外外,華裔就三四個,剩下全是外勞在做生意,在忙前忙後。
大紅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也叫扶桑和朱槿, 於12世紀前經貿易傳入 馬來半島 的,馬來西亞的 令吉 ,無論是紙鈔或硬幣上都印有大紅花的 圖案 。而大紅花也是 馬來西亞當地 華人對馬來西亞 國花 ,即其中一種紅色朱槿的稱呼。
吉隆坡有許多高樓大廈,被譽為「東南亞第一高塔」的吉隆坡塔,塔身凈高421米,1996年4月完成,位於 市區 咖啡山, 其抗風式結構足以抵擋時速90英里的風力, 整體令人嘆為觀止, 堪稱吉隆坡的象徵。
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52米,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它被譽為馬來西亞第一高樓, 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米,故又名「雙峰大廈」,下面還有一個4500輛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生活在吉隆坡的居民以前大多選擇乘坐公交出行, 近幾年雖然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但線路的規模非常有限,一般出行都是自己駕車,或者乘坐計程車。
居住在吉隆坡的人大多會選擇自己購買私家車,這里的油價和養車成本都比較低,雖然在上下班期間路面經常會發生擁堵,但當地人開車發生佔道和隨意鳴笛的情況很少。
吉隆坡是個「不夜城」,你半夜十二點去大排檔、食攤和甜品店,可能都找不到位子坐,這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路邊一頓豐富的大排檔大概就能抵消你思鄉的憂愁。小夥伴們可以腦補一下國內的夏天遍布的街邊燒烤攤和大排檔,大概就能想像到吉隆坡的夜晚。
吉隆坡是多點發展的城市,不一定要住在市中心才方便,基本上每個區域都有購物商場和眾多餐館,以及學校和醫院等生活設施。
平時有個感冒發燒這種小病,當地人一般都去公立醫院看,整個過程只要支付掛號費就可以了,一般是2塊錢(人民幣),當然這項福利是針對大馬人的,不過如果外國人擁有了第二家園身份也可以享受同樣的待遇。
由於處在赤道附近,吉隆坡幾乎是常年天氣溫和,所以在這里幾乎是不用准備厚衣服,如名牌運動T恤,如果在國內的話大概需要400多元人民幣,但是在吉隆坡只需要100元人民幣左右就能買到。
吉隆坡的飲食價格水平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在吉隆坡平價餐廳吃飯人均只要16元左右,中等餐廳大概需要42.9元,普通人民均可以消費得起。
在吉隆坡市區有四條免費的巴士,分別是紅線、紫線、藍線和綠線,這四條路線能夠到達的 旅遊 景區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乘坐這些免費的巴士,而且乘坐這四條免費巴士 旅遊 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幾乎所有的 旅遊 景點都可以到達。
有很多網友都說,吉隆坡的華人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並不是特別的熱情,甚至不如馬來西亞的當地人熱情,其實馬來西亞的華人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也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