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會說多少種語言
㈠ 馬來西亞國家的語言有幾種
馬來西亞有三大民族,馬來西亞本土人,印度人,還有就是華人。馬來西亞本土人掌握國家政權,華人掌握著經濟,印度人這兩年也有混入政府的。所以這個國家有四種流通語言:華語,馬來語,印度語,英語。
在馬來西亞大街小巷你都能看到華人,華人個個都是語言天才,基本上每個人都會說,國語(普通話),廣東話,福建話,客家話,潮州話。。。馬來語,還有就是英語,但是有一點是他們沒有一句話說的精通,都是半調子,所以你要參雜這幾種話一起說,但是大家都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馬來西亞本土人只有極少數會說華語,但基本都懂點英語,因為馬來語和英語很相似。
印度人一般使用印度語,還有馬來語,但是你用英語也都能交流。
在這邊,我順便提醒下你,少和印度人打交道。
㈡ 馬來西亞主要說什麼語音呀是英語嗎
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發生後,馬來語才成為主要語言。然而在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
馬來西亞式英語(Manglish)也廣泛被使用,它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2)馬來西亞華人會說多少種語言擴展閱讀: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
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馬來西亞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較普遍,有完整華文教育體系。
小學:六年制,分為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小學和以漢語或淡米爾語為主要媒介語的國民型小學。
中學:國立政府中學即國民中學,教學媒介語為馬來文,為五年制。學生在中三報考初中評估考試PMR,中四開始分理、商和文科,並在中五報考高中評估考試SPM。持SPM文憑者需要通過就讀中學預備班或大學先修班後才進入高校。
大學先修班分為兩種:中六和Matric預科班,中六報考STPM,預科班以學期鑒定。學生也能夠選擇六年制的華文獨立中學(獨中),主要教學媒介語為漢語,高中分學科上課,部分獨中也開辦技職教育班。獨中生在初三及高三時必須報考獨中統考UEC。
此外,學生還可通過如A-Level、大學基礎班、專業文憑等方式進入大學。
高校:分公立(包括公立大學、公立學院和技術職業學院)和私立(包括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學院、私立學院和外國大學分校)。公立的大學和部分學院、私立的大學和大學學院具有頒發本校大專或以上文憑資格。
高校所開設課程需經教育部以及國家學術鑒定局雙重核准,後者還負責對課程質量的監督審查。現有公立大學20所、私立大學43所、大學學院10所、私立院校3所。
馬高校大多以英文授課,部分私立院校設立了與國際接軌的雙聯課程,引進西方國家高等教育課程,學生畢業可獲頒這些國家高校的大學本科及以上文憑,該文憑受到世界多數國家認可。
㈢ 新加坡馬來西亞人都會說漢語嗎
不是,漢語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人的國語。
1、新加坡國語是馬來語,《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2、馬來西亞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發生後,馬來語才成為主要語言。然而在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
(3)馬來西亞華人會說多少種語言擴展閱讀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廖內和林加諸島。使用人口約2億8千萬,是世界上第七大語言。
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華人社區。
㈣ 馬來西亞說什麼語言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為標准馬來語(Bahasa Malayu),也是占人口50.4%的馬來人的母語。
㈤ 馬來西亞華人都會說中文英語白語及馬來語嗎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其中以馬來人居多,而馬來語是馬來西亞的國語,所以學習馬來語是肯定的,沒有一個馬來西亞人可以避免。
然而,在馬來西亞,數學和科學是使用英語和華語兩種語言同時教,所以馬來西亞人自然而然也會接觸很多英語,加上日常英語課,會英語也就不奇怪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精通英語,可簡單基本的,都難不倒馬來西亞的學生。
此外,華人和印度人的學校會教自己種族的母語,所以基本上,大馬(馬來西亞)人都會至少三種語言,很棒吧!現今甚至連馬來人和土著都積極學華語。
這些還不算,還有方言呢,廣東話,福建話,客家話等等,加上土著的語言,其中一些大馬人同時會這么多種語言。
而上了大學,還要修外語,可選擇日語,西班牙語,法語等。
㈥ 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一般都會講馬來語,英語,普通話
不是每個馬來華人都會講以上所有語言的,但大部分在馬華人都會講四種以上語言,這主要是由於馬來西亞的歷史人口組成。
首先要指出的是,所謂印尼語,其實也是一種馬來語。馬來語是馬來人的民族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主要應用於馬來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的鄰國,如泰國、新加坡、汶萊等地。1945年以前,印度尼西亞列島的許多地區也使用馬來語,但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建立後,語言的命名方式發生了變化,該國使用的馬來語被稱為印尼語。
然後再看馬來的歷史人口變遷:
1856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有不少參與了太平天國的客家人為避禍遠遷過去(在沙巴比較多),故而客家話會流傳下來。後來在歐洲殖民時期,馬來又因最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故而英語跟馬來語是馬來的官方語言。而隨後的新移民時期,華人、印度人勞動力被大量引進,印度語會傳播也就不足為奇。這時期引入的華人,閩粵皆有,閩粵一帶人講閩南語、廣東話、客家話、潮州方言的都有,而他們又最注重宗族觀念,故而閩南話、閩北話、粵語潮州話等方言也會留存下來。其中粵語在吉隆坡和怡保比較通用,而閩南語在新山、檳城和巴生等地區較多見。
後來,在馬來西亞擺脫殖民地身份的獨立初期,馬來西亞總人口中馬來人不足一半,而華人人口比例則是百分之三十七,政府為了保證本土文化不被侵蝕,在公立學校不允許華語教學,而民辦的華語學校也被強制要求從雙語教學(華語普通話、英語)改為三語教學(華語普通話、馬來語、英語)。在馬華人為了自身文化認同與團結,也為了民辦華語學校的學習交流便利,華語普通話也就代替不同的華語方言,更廣泛地傳播開,但同時,華語方言也並沒有被丟棄不用。
所以,在馬的華人通常會講華語普通話、馬來語、英語,至於會講何種華語方言,則要看其祖籍來自何處。如家中長輩有與印度人、泰米爾人等通婚的,會講一些印度語、泰米爾語也不足為奇。至於印尼語,基本與馬來語沒有太大差異。
㈦ 馬來西亞說什麼語言
在馬來西亞使用的語言主要有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英語等。
馬來語是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英語被視作為第二語言或通用語言,被廣泛地使用在行政、工商業、科技教育、服務及媒體等方面。馬來西亞大部分人都能說馬來語和英語。
馬來西亞華人說華語(普通話) ,也說其他的一些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的漢語方言。馬來西亞印度人大多說泰米爾語,還有泰盧固語、馬拉亞拉姆語和旁遮普語。泰語也是馬來西亞的地方語種之一。
(7)馬來西亞華人會說多少種語言擴展閱讀
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發生後,馬來語才成為主要語言。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式英語(Manglish)也廣泛被使用,它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
㈧ 馬來西亞講的是什麼語言
馬來西亞交流的語言主要有4種,分別是漢語馬來語,英語以及泰米爾語,其實這些語言和馬來西亞的人口有著很大的關系。
馬來西亞官方語言是馬來語,其實和印尼語是同一種語言。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馬來語它指的是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諸多語言。從比較狹隘的角度來講,馬來語它指的是馬六甲海峽附近地區的語言,所以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該語言。
馬來西亞是由三大民族(馬來族、華族、印度族)和100多個少數民族(卡達山杜順族、馬蘭諾族、卑南族、西馬原住民等)所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聯邦,華人人口跟南京市一樣多,約占人口23%。
㈨ 馬來西亞人說什麼語言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一小部分來自各國的外國人;在國企和政府部門的官方用語是馬來文,外企主要是英文,私企則分別使用馬來語、英語和華語,極少數用印度語。所以馬來西亞人普遍會掌握從馬來語、英語、華語到印度語之間的兩至三個主要語言。馬來話和印尼話基本是相通的;而華人除了講華語,大部分人會隨家族說自己的方言比如廣東話、福建話、客家話、潮州話等。網路主要以英語為主,大部分的重要標識會以馬來語和英文同步使用。所以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在講話的時候會按個人的學歷和家庭背景和及環境摻雜各種語言,每個人說話的模式和調調都不太一樣,最終以達到他說的清楚你聽的明白為目的,呵呵。
就以我本人為例,我出生在新山,南方福建人和客家人居多,因靠近新加坡所以講華語又多些,而我們家祖籍廣西,偶爾也說廣東話;我小學讀華校,中學讀馬來校,大專在私人學院讀英語,外修日語。所以我會說馬來語、英語、聽得懂印尼語和少許日語。方言方面我會說廣西話、廣東話、福建話和客家話,只有印度話不會了,呵呵。
最後補充一下我們說華語為什麼會摻雜英語,for example,說著說著,我就會蹦出一句或一段英語甚至其他方言,那是因為我們說不上來該句,又或者覺得另一個語言的描述會更貼切,所以我們就會隨機更換頻道以期達到更好的表達,並非刻意show off我們的語言天分。
環境影響一個人,這是事實,不信的話,可以留意一下移居到馬來或新加坡一段時間後的中國朋友,一定會慢慢被感染。因為我們的環境不是單純的一種語言和方言,所以什麼都會一點,然後說話就不那麼純了。
㈩ 為什麼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都會說三種語言
因為馬來西亞華人的 國語是馬來語,母語大部分是華語/英文。上課有些學校也會採用英語教程。其次 因為馬來西亞華人的祖先都是中國人南遷來的,所以會福建,廣東,潮州,客家話等等的並不出奇。馬來西亞有多元種族...印度語什麼的也是有可能的。
滿意請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