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靜思堂是哪裡

馬來西亞靜思堂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2-07 16:37:23

A. 我要從上海到台灣花蓮的慈濟靜思堂,請幫我弄一個詳細的路線圖

你到浦東或虹橋都可以,訂到台北松山機場下
出關後坐機場大巴到松山火車站約30分鍾
松山火車站坐火車到花蓮火車站走往後站出口約2小時
到後站出口時,問一下站台服務員慈濟的方向
火車站出來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向右轉,往前方路口左轉
一左轉前方五十米看右邊,一整片都是慈濟的醫院.學校.堂口
大約1公里以內的路程就到了
以上台灣交通費用不到1百人民幣
火車票可以現場購買或在全家,7-11.OK.萊爾富便利店購買或預定
最好是在台北有你們師兄弟姊妹可以先幫你定好
不然就現場購買比較方便了,就算站票也不像在大陸要十幾小時那種
兩小時就到站了
住宿在火車站出來附近有小旅館
以上是上海出發最簡單快速行程

你也可以做火車到杭州去
就是從杭州機場出發坐兩岸直航花蓮機場大約2小時
機場坐計程車直接到花蓮慈濟大約5分鍾,費用台幣一百左右

B. 原來是美男中的教堂是哪裡啊

貢稅里聖堂(공세리성당

*位置

忠清南道牙山市仁州面貢稅里194號

*區分

寺剎/宗教聖地

*咨詢

貢稅里聖堂041-533-8181

*網站

http://gongseri.yesumam.org/(Koreanonly)

*簡介

貢稅里聖堂位於牙山灣與插橋川交界的貢稅里斜坡上,是天主教大田教區的本堂。早期的傳教士從浦口上岸,最先從這里開始傳教。1894年這里首先成立了教會。教會成立伊始,將附近的民宅當作教堂,1897年成立司祭館,本堂於1922年竣工,是忠清南道最早的本堂。之後本堂逐漸擴展為公州本堂、安城本堂、溫陽本堂和屯浦本堂等。在這里有丙寅迫害時三名殉教士的墓地,並且有規模130坪的本堂、祭祀館、靜思堂、會議室等。歷經幾百年風霜的櫸樹與各種樹木相互相應,更為聖地增添了幾分肅穆與秀麗。朝鮮時期,清州、沃川等39個地區的貢稅通過漕運送往京城,貢稅里以及牙山、瑞山、韓山是當時重要的漕運中轉站。

還有一個

明洞天主教堂

(명동성당)

*位置

首爾市中區明洞2街1-8

*區分

寺剎/宗教聖地

*咨詢

明洞天主教堂02-774-1784

*網站

www.mdsd.or.kr(English,Korean)

*簡介

明洞天主教堂位於首爾市中心區明洞,是韓國天主敎的中心和明洞的象徵。它外觀雄偉,內部裝飾庄嚴肅穆,因此吸引了許多非宗敎界人士來此游覽。

明洞天主教堂開工於1894年,於1898年5月竣工,以雄偉的西洋古典美和庄嚴的內部裝飾馳名海外。這是一座尖頂式建築,高45米,與周圍建築相比,獨特的顏色令人眼前一亮。一般敎堂都是用石頭砌成的,而這座教堂的建築樣式與一般教堂不同。繞過敎堂前面的耶穌像,進入敎堂內部,就會看到高大的石柱,華麗的台階以及擺在敎堂前面的桌子。回過頭來,在二樓會看到十字架和管風琴,這更給天主敎堂增添一種庄嚴的感覺。此外,地下還有一個小敎堂,同時還有安放信徒屍體的墓舍。聖堂每年12月24日舉行子夜彌撒儀式。

C. 靜思堂是什麼意思

靜思堂是什麼意思:這問題很難回答,要求不明確,可以多方迴音,可能是一個古代葯店名字,專門買中葯材的地方:但如今這店買中葯材,西葯,中成葯等等地方。

D. 馬來西亞靜思堂是啥地方

慈濟靜思堂是一座庄嚴、朴實的建築物,慈濟人精神的堡壘,敍說著慈濟人如何結合各階層、各族群及不同國籍、不同信仰者, 共同實踐慈悲的真諦, 發揚人類大愛的事跡。

E. 慈濟骨髓庫的骨髓庫發展

1993/11 ●台大醫院委由董氏基金會開立的骨髓移植專戶基金,19日,由董氏基金會正式移交給慈濟,還包含志願捐髓者之同意書、個人數據及HLA檢驗結果。
1993/12 ●25日,為贈同籌募骨髓捐贈及國際賑災基金所發起的「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義賣園游會,在全省同步展開,共計一萬零四十九人簽署骨髓捐意書。
1994/05 ●7日,由三總醫院王成俊醫師主持,完成台灣地區首例非親屬骨髓捐贈移植手術,亦為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第一例骨髓捐贈案。
●慈濟美國分會推動志願捐髓的傑出貢獻,獲美國國家骨髓捐贈數據中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NMDP)表揚。
●香港影星成龍義務為慈濟拍攝第一部骨髓捐贈宣導片,由大好傳播公司拍攝製作,島內三家無線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義務提供時段,20日於電視上播出。
1994/06 ●22日,成立「骨髓捐贈關懷小組」,由各地慈濟委員及慈誠擔任勸捐與關懷任務。
●29日,推動骨髓捐贈宣導活動的慈濟委員及慈誠,於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首度「全省骨髓捐贈宣導任務研討會」。
1994/09 ●26日,首例跨國送髓至新加坡,於台北榮軍醫院抽髓手術後,由該院腫瘤科護理長和慈濟骨髓捐贈數據中心人員,專程送髓至新加坡中央醫院,以挽救馬來西亞籍病患。
1994/10 ●15日,大好傳播公司以成龍骨髓捐贈宣導片,榮獲第十七屆時報廣告「電視廣告類公益項」金像獎;頒獎當天,主辦單位中國時報亦頒發一紙獎狀給予慈濟,肯定作品屬性的正面意義。
1994/11 ●25日,首例中、美跨國骨髓移植,於台北三總完成抽髓手術,受髓者之主治醫師弗里德曼博士(Dr. David Fridman) 親自來台取髓,再搭機返回美國德州兒童醫學中心。德州達拉斯慈濟人前往探視,並為李小弟龐大之醫療費用對外發起募款活動。
1994/12 ●累計62,626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7例骨髓捐贈案。
1995/01 ●18日,首例中、澳跨國骨髓移植,於台北三軍總完成抽髓手術。
1995/03 ●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與中華血液基金會協作「扎一針,兩份情」捐髓捐血一起來的目標。
1995/05 ●14日,島內首例非親屬骨髓移植成功者魏志祥,與捐髓者葉美菁小姐於花蓮慈濟醫院舉行「相見歡」記者會。
1995/07 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志願捐髓者突破十萬人次。
1995/12 ●16日,慈濟基金會台灣骨髓捐贈數據中心與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會簽定聯機合約,共享兩地骨髓數據。
●累計115,692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25例骨髓捐贈案。
1996/02 ●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獲頒第六屆醫療奉獻獎。
1996/03 ●1日,慈濟美國分會骨髓捐贈數據中心(TZU CHI USA Marrow Donor Registry)正式成立。
1996/04 ●15日,慈濟美國分會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成立「慈濟骨髓檢定實驗室」。(註:2002年11月30日關閉)
1996/05 ●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首次舉辦骨髓捐贈關懷小組培訓課程。
1996/07 ●31日,首次捐髓至香港。
1996/08 ●3~4,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於花蓮靜思堂舉行「骨髓移植國際研記會」,來自美、日、澳、新加坡等國及國內知名專家及學者蒞會,並發表十二場演說。
●3日,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骨髓庫簽定聯機合約,是日中午十二時開端,與該三國骨髓資料庫聯機,增加亞裔待髓者配對的機會。
●應日本骨髓資料庫推進聯絡協議會之邀,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赴日參加世界骨髓捐贈計劃網路任務。
1996/09 ●20日,首次捐髓至日本。
1996/11 ●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應日本京都大阪成人疾病院之邀,參加亞太地區骨髓資料庫研討會。
1996/12 ●13日,首次捐髓至加拿大。
●累計142,569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53例骨髓捐贈案。
1997/01 ●成立「HLA(人類白血球抗原)檢驗實驗室」,自行檢測骨髓驗血標本。
1997/03 ●2日,發行「大愛捐髓卡」。
1997/04 ●18日,慈濟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於花蓮慈濟醫院順利完成台海兩岸首例骨髓捐贈抽髓手術,受惠的是十七歲的安徽少年。
1997/05 ●日本「全國骨髓銀行推進聯絡協進會」,為感謝慈濟日本分會協助日本骨髓銀行推動,及與慈濟骨髓資料庫交流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特於17日在新潟舉行全國骨髓銀行義工集會時,致贈慈濟日本分會感謝狀。
1997/11 ●8日,「HLA檢驗實驗室」重命名為「免疫基因實驗室」正式啟用,由國際上素有血清之父的李政道博士主持;同時宣布將成立「臍帶血庫」,協助血液疾病患者重建造血細胞。
●14日,首次捐髓至德國。慈濟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於花蓮慈濟醫院順利完成首例與歐洲協作的骨髓捐贈抽髓手術,由德國慕尼黑醫學中心的瑪莉亞費雪女士代表來台取髓。
1997/12 ●累計160,300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完成80例骨髓捐贈案。
1998/01 ●為了擴大搜索配對的機會,慈濟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添加國際在線配對組織全球骨髓及臍血搜索資料庫BMD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於28日正式上傳148,385位捐者數據至BMDW資料庫。
1998/05 ●美國分會慈濟免疫基因實驗室正式啟用,以DNA代替以往血清技術進行血液檢定。
●18日,慈濟骨髓捐贈數據中心於花蓮慈濟醫院順利完成首例與丹麥骨髓數據中心醫護協調人員羅娜女士代表來台接受贈與。
1998/06 ●籌設臍帶血庫,期通過臍帶血移植與骨髓移植手術相輔相成,讓血液疾病患者有更多的生機。
1998/12 ●累計169,558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99例骨髓捐贈案。
1999/01 ●第一百例骨髓捐贈,亦為第一例送予杭州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之第一例非親屬骨髓捐贈。
1999/03 ●台灣首例經由慈濟向美國國家骨髓捐贈數據中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NMDP)申請配對的骨髓,由台大醫院為病患進行植入手術。慈濟免疫基因實驗室由於配型技術精確,是台灣唯一具有資格向美國國家骨髓庫提出申請配對的單位。
1999/07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正式成立臍帶血庫。
1999/08 ●3日,花蓮慈濟醫院完成台灣首例捐髓義大利的抽髓手術,亦為慈濟骨髓庫首位非亞裔的受髓者。
1999/09 ●921大地震當天慈濟醫院按原定計劃完成抽髓手術,立即送髓至日本,完成一項有驚無險得跨國捐髓。
1999/12 ●累計183,740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158例骨髓捐贈案。
2000-2004年·大事記 2000/01 ●首例捐髓至瑞典,捐髓者今年正滿五十四歲,也是慈濟骨髓資料庫成立六年以來,年齡最長的捐髓者。
2000/04 ●29日,首例捐髓至南韓。
2000/07 ●慈濟文化志業中心匯集台海兩岸捐髓者、受髓者之故事,出版骨髓捐贈《兩岸髓緣》專書。
2000/09 ●18日,首次捐髓至泰國,此例同時也是泰國非親屬骨髓移植的第一例。
2000/12 ●累計205,444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238例骨髓捐贈案。
2001/04 ●慈濟基金會及骨髓捐贈中心出版第二本骨髓捐贈專書《生命相髓》,記錄廿余篇捐髓者勇於救人、受髓者珍惜生命的動人故事。
2001/06 ●首例捐髓至蘇州,送髓全程十多個小時、飛越三千公里的生命接力,通過兩岸三地五家電視媒體轉播。
2001/11 ●首例捐髓至英國。
●首例捐髓至挪威。
2001/12 ●19日,慈濟骨髓資料庫首例捐髓一位「尼曼匹克寶寶」(鞘髓磷脂儲積症B型)庄淳萍小妹妹,並於台大醫院完成骨髓移植;此例亦為國內這類罕見疾病患者骨髓移植的第一例。
●累計228,830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346例骨髓捐贈案。臍帶血庫之收集量累計達63筆。
2002/04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揭牌成立,由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擔任中心主任。
2002/05 ●促請中央健保局給付骨髓捐贈HLA配對檢驗費用,等候回覆期間,為減輕骨髓移植患者經濟負擔,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先自行承擔檢驗費用;並於五月份起設立醫療優免基金,補助經濟困難的患者。
●大愛電視台邀請大陸旅美導演謝衍與台灣旅美編導楊心瑜,共同製作「大愛劇場:髓緣」。
2002/09 行政院衛生署核准本中心申報設立名稱為「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
2002/12 ●20日,花蓮慈濟醫院完成首例外圍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累計239,623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514例骨髓捐贈案。臍帶血庫之收集量累計達2,252筆。
2003/03 ●13日,大林慈濟醫院首例骨髓移植抽髓手術。
2003/04 ●SARS疫情嚴重,四、五月份大陸及香港地區暫緩供髓,其它國家則照常安排由移植醫院來台取髓;此外,四月份骨髓捐贈驗血活動亦全面暫停;每年五月份舉辦之「骨髓捐贈相見歡」,則配合卅七周年慶一同順延。
2003/05 ●因應台灣之SARS疫情嚴重,全面暫緩住院抽髓、捐髓前健康檢測、捐髓後淋巴球捐贈、臍帶血捐贈及驗血活動。
2003/07 ●評估SARS疫情後,4日全面恢復供髓作業、捐髓前健康檢測、捐髓後淋巴球捐贈、臍帶血捐贈。而16日恢復全省骨髓捐贈驗血活動。
2003/08 ●1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首例非親屬周邊血幹細胞捐贈配對移植。
2003/09 ●首例由大陸移植醫院派員來台取髓。由北京生命之火醫療諮詢中心主任武舒婭醫師,代表北京解放軍307醫院來台灣取髓。
●召開「外圍血幹細胞捐贈生長激素注射幫助會」,向協作醫院幫助非親屬外圍血幹細胞捐贈及生長激素注射流程。
2003/12 ●累計242,811人添加骨髓捐贈資料庫,並累計完成574例造血幹細胞捐贈案。臍帶血庫之收集量累計達2,623筆。
2004/06 ●30日,首例捐髓至馬來西亞。
2004/07 ●3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臍帶血庫獲取AsiaCORD(亞洲臍帶血協會)認證。
●19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與大陸浙大附屬第一醫院協作達百例,該院血液科主任黃河親自前來取髓,致贈「捐髓百例 澤被蒼生」匾額。
●23日,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首例國外臍帶血配對成功,送往美國霍普金斯醫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受贈者為一名僅有二歲的華裔女童。
2004/09 ●日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提供臍帶血給花蓮慈濟醫院研究,該院2日發表「臍帶間質幹細胞」的成果,此為全世界首例發現幹細胞新源。
●27日,首例捐臍帶血至德國,為罹患腎上線腦白質退化症(ALD)的七歲病童移植。
2004/12 ●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臍帶血庫所發送的「全台第一例送至國外臍帶血」,15日已移植成功,救助了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二歲的華裔女童。
2005-2006年·大事記 2005/01 ●海南航空春節包機北京━台北首航收入,捐贈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4日在北京燕京飯店舉行捐贈儀式。
2005/02 ●去年9月27日捐臍帶血至德國,為罹患腎上線腦白質退化症(ALD)的七歲病童移植手術,經百日觀察已順利成功。
●16日,花蓮慈濟醫院完成首例捐髓至法國的抽髓手術,由來台取髓的法國慈濟人再度飛行12小時送髓,17日送抵法國。
2005/04 ●19日,本中心臍帶血庫台灣捐贈首例,亦為花蓮慈濟醫院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
2005/07 ●20日,慈濟馬來西亞吉隆坡支會首次舉辦骨髓移植講座。
2005/08 ●4日,本中心臍帶血庫台灣捐贈首例,也是花蓮慈濟醫院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順利成功,九歲古姓男童,於4月19日接受移植、7月1日確認移植成功,8月4日康復出院。
2005/11 ●10日,首例捐髓至大陸山東省,於花蓮慈濟醫院完成抽髓手術,由山東省臍血庫技術總監姜夕峰護送前往濟南軍區總醫院,為鞏姓白血病患者進行植髓。
●14日,本中心臍帶血庫提供台北榮軍醫院首例臍帶血,以挽救一位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男孩的寶貴生命。
●10月18日國際在線配對組織全球骨髓及臍血搜索資料庫BMD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已超過一千萬筆,邀約全世界的骨髓中心同步舉辦慶祝活動,本中心身為其中一員,擇於11月18日邀請各國骨髓資料庫負責人來花蓮靜思堂一同舉行慶祝會。
2005/12 ●20日,美國骨髓數據中心的志工Cari Kristufek專程前來花蓮慈院取髓,帶往美國紐約司諾卡特林癌症醫學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搶救病患。此為本中心第一千例骨髓捐贈。
●二十七歲越南醫師黃清俊(Huynhu Thanh Thuan)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於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配對成功,在慈濟越南分會協助下來台,並於8月24日在台大醫院接受非親屬骨髓移植手術,12月29日出院。
2006/04 ●8~9日,本中心承辦首屆「亞太骨髓庫交流研討會」,計有十四個國家,四十七位各國骨髓庫、移植醫院代表參加與會。
●欣逢佛教慈濟基金會創立四十周年,本中心成功配對捐贈超過一千例,特出版《千緣寰宇》紀念專輯。
2006/05 ●3日,台北新店慈濟醫院首例抽髓手術。
●本中心捐髓至大陸,三位送髓志工在珍珠台風的風雨中,歷經16小時,於18日晚間十點四十五分送抵上海新華醫院。
2006/07 ●4日,花蓮慈濟醫院公開發表引進骨髓移植新療法「袖珍幹細胞骨髓移植手術」成功,第三例病患林敏子出院。
2006/09 ●8日,首例捐髓至比利時。
●13日,首例捐髓至菲律賓。
2006/12 ●2~5日,本中心在新店慈濟醫院,舉辦十三周年學術研討會。
●2日,本中心與韓國骨髓庫簽訂協作契約儀式。

F. 慈濟的堅持理念

慈濟的主要事業為「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即慈善、醫療(如慈濟醫院)、教育(如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濟小學、慈濟中學)、人文(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經典雜志、檀施會、慈濟月刊、外語期刊)、國際賑災(如援助川緬)、骨髓捐贈(慈濟骨髓資料庫)、環保(如慈濟環保教育站、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社區志願者(慈濟各分支會所)。
慈濟推展其志業時,普遍以證嚴法師的「普天三無」為原則,即所謂「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動所謂「佛法人間化 」理想。而在此理念下,該基金會之慈善事業運作並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國度。團體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種族的志願者。 證嚴法師在經過多年的社會救濟後,證嚴法師發現「因病而貧」、「貧病相依」現象。1972年「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在花蓮市開設。開啟了醫療志業中之「醫療站」、「義診」之關懷方式。
1979年5月法師在靜思精舍之慈濟委員聯誼月會中,提出了興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的構想。而為了啟建醫院,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申請成立「台灣省私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立案通過,始得已籌募慈濟醫院之款項。
法師及慈濟委員一方面在全台灣發起「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之募款、募心活動,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尋求建院用地。1980年10月19日,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林洋港先生拜訪精舍,詢問法師是否放棄建院想法,法師便向拿出帳冊向主席說,如果建院失敗,將會退還所募之款項,主席見言:從來沒有一間寺廟會將捐款退回。便向蔣經國總統回報此事,三天後10月22日總統親臨精舍。法師便向總統再度提出尋求建院用地的構想,總統允諾,指示花蓮縣政府設法協助建院用地問題 。後歷經三次換地,兩次動土,終於在1984年4月正式興建。1986年8月17日正式啟業。
慈濟醫院秉持救人為先的觀念,成為全台灣醫院立下免繳住院保證金之先例,之後衛生署要求台灣全部醫院也比照辦理。在台灣,慈濟醫院各分院已有六間及一間診所;而馬來西亞也有洗腎中心及義診所。
2004年,蘇州慈濟慈善志業中心成立,主要從事殘疾人、低保戶救濟,愛心志願者培訓,血液病患者更換造血細胞等多項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蘇州慈濟志業園區:蘇州慈濟慈善志業中心有限公司選址在平江區原二十一中舊址及附近,規劃了3.7萬平方.現規劃在蘇州原「第二十一中學」舊址建設「慈濟人文及醫療服務中心」。主要包括:高科技健康管理中心、慈濟志業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靜思堂、培訓教育中心、醫療咨訊中心和慈濟世界博物館。 1993年8月美國紅十字會組織抗原室李政道博士拜訪證嚴法師,說明國際骨髓資料庫的隸屬情況。同年10月,「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於花蓮慈濟醫院。
1998年籌設臍帶血庫,因容量限制,於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2002年更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 台灣本土
慈濟醫院於1986年啟業後,因台灣東部資源匱乏、交通困難,西部的醫生不便前來,造成早期慈濟醫院,醫護人員不足之情況。證嚴法師感於東部專業醫療人員不足,及增加東部高等學校就學率,於1989年開辦「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培養東部護理人才,於1999年改製成為慈濟技術學院。
1992年5月31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於台北分會成立,證嚴法師開示「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慈青回到學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法師期許能夠成為校園清流,將善的種子植入校園。
1993年創立慈濟醫學院,於2000年獲准升格成為慈濟大學。2000年有感於教育要從小紮根,因此慈濟創立了慈大實小及慈大附中,完成了幼稚園至博士班的教育完全化。
2006年成立台南慈小及台南慈中,成為台灣第二所慈濟中小學。 慈濟最後在台灣各地的學校有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及花蓮、台南兩地各有慈濟中學、小學。 2011年暑假台灣教育志業體學校整並為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附幼)、台南市慈濟高級中學(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
海外發展
在美國有19所人文學校及5所人文班;在馬來西亞有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在泰國設有清邁慈濟學校。 1990年財團法人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邀請證嚴法師在台中新民商工連續三天幸福人生講座。
1992年01月,台灣各地慈濟人踐行法師理念,在各地區設立「環保教育站」。慈濟大愛台有部分資金來自於慈濟資源回收溢注之基金。故有「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之口訣。慈濟環保志願者,不分年齡、階層、背景,人人視街頭為修行道場,不畏臟亂、不辭辛勞,低頭彎腰,為愛護地球環境而無私付出;為此,證嚴法師尊稱他們是「環保菩薩」、「清凈菩薩」,「擁抱地球的菩薩」、「呵護大地的菩薩」或是「常不輕菩薩」。
1992年8月23日星期四(農歷七月四日)法師清早出門,見夜市收攤後街上留下大量垃圾,心中有許多感觸,本來主題是在宣說七月是「吉祥月、孝親月」,台下千人的會眾不時傳來熱烈的掌聲,講著講著……,前來聆法的會眾靜寂無聲,法師突然話鋒一轉,懇切地呼籲大家要「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此時坐在後排,住在豐原的楊順苓小姐聽到法師的開示後感覺自己可以做到,隨即開始行動到處回收資源,在鄰里之間推動「資源回收,贊助慈濟」,並將一個月期間內回收資源變賣所得善款以「慈濟人」的名義捐出,同年9月法師再度行腳至慈濟台中分會時公開贊嘆楊小姐落實環保,慈濟人自此紛紛響應環保的善舉,慈濟的環保志業因此開啟,經過二十年的宣導,改變了整個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做環保成為一種優雅高格調的象徵,更有許多人在慈濟環保教育站找到人生的新價值。
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由環保志願者回收寶特瓶抽絲製造成紗,可用來製成慈濟賑災使用的毛毯及衣物。
2009年累計台灣已經有超過五千個環保點,並有超過69000名志願者持續不停在推動回收寶特瓶的工作。 月刊
1960年1月1日元旦公歷新年,克難功德會成立第二年,慈濟廣播月刊雜志創刊發行。當時慈濟月刊僅為一大張,共四頁之報紙;隨著科技的發展,慈濟道侶半月刊發行經典雜志創刊道侶改以叢書形式出刊生命及幸福兩系列慈濟萬維網。
電台
1980年1月1日元旦公歷新年,由台灣的台灣中廣公司協助成立慈濟廣播電台的廣播節目播出慈濟廣播電台節目。
電視
1998年1月1日元旦公歷新年,慈濟廣播電視節目方面正式於台灣中視公司成立大愛衛星頻道慈濟節目在其他電視頻道委託演出正式開播,租用中視第二大樓作為總部。1999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獨立日亦稱Proklamasi Hari Kemerdekaan Republik Indonesia,大愛衛星頻道改制為大愛衛星無線廣播機構有限公司,簡稱大愛衛星電視昵稱大愛衛視。2005年1月1日元旦公歷新年,慈濟啟用位於慈濟關渡園區內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大愛電視遷入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衛星無線廣播機構有限公司改制為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其後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改名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名下有大愛一台、二台、大愛廣播、靜思人文、慈濟月刊、經典雜志等。

G. 百家姓中的「季」姓發源地在哪裡

季姓起源:
一、源出姬姓。春秋時魯桓公之子、魯庄公弟季友,庄公死後,季友立庄公之子般。般被殺,季友奔陳。後復奉庄公之少子姬申入立,是為魯僖公,因大功於魯,為上卿。魯人稱為季子,其後有季孫氏,成為魯國「三桓」之一。其孫行父以其字為氏,後有季孫氏,亦有季氏。又戰國時魏公族也有季氏。
二、出自姜姓。春秋時齊公族也有季氏。

三、出自羋姓。相傳陸終之子季連之後為羋姓,然有一人為季氏。故楚亦有季氏。

以上三支季姓的族系已經混亂,不能再一一稽考清楚。但是應以魯國季孫氏之後為主要。當時是宗子傳家稱季孫氏,支庶稱季氏,以後復姓省文為單型季氏,就無區別了。

明初歸順於明的蒙古將領中被賜漢姓者有季姓,清初蒙古八旗姓博爾濟特氏,其中一支改姓季氏,其他蒙古人姓札剌亦兒氏、吉如特氏、吉如兀惕氏,均改姓季氏。滿洲人中也出現了季姓。所以當今東北季姓與蒙古等民族的改姓和民族融合過程有關。

發源地:

季姓來源十分繁雜,上古時期有季仲和季狸,不知是姓季還是排行的表示,商末時周文王父季歷則肯定是表示兄弟排序。與季札基本同時代的魯相季友,其孫季孫行父(季文子),曾孫季孫夙(季武子),玄孫季孫意如(季平子),意如子季孫斯(季恆子),斯子季孫肥(季康子)。括弧內為又名,似乎表明季孫氏已向季姓過渡。西漢時季姓名人有楚國人季布、季心兄弟,戚圉侯季必(今江蘇溧陽人),其子賁侯季長,其孫躁侯季暇,曾孫季信成,玄孫季買之,至其玄孫時聖上下詔令其復家。說明此期今湖北、江蘇等地已有季姓人。

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期間,季姓於史書不顯,但據《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載,季姓地望有魯國、壽春、渤海,說明季姓曾經昌盛於今河北、山東、安徽一帶。隋唐以前,社會激劇動盪,則北方之季姓遷衍江南是勢在必行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1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3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