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潮劇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會潮劇

發布時間: 2022-12-12 10:09:16

1. 很多明星都是馬來西亞人,他們為什麼都會說中國話

馬來西亞人很多在中國生活過,他們的祖先很多人來在中國南方生活,所以就會講普通話。還有馬來西亞有很多華裔華僑,這也是他們會說中國話的一個原因。 馬來西亞和中國是友好相交國家,很多馬來西亞人都喜歡中國。他們喜歡中國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他們也很喜歡來中國旅遊。他們在不斷與中國人的交流中就漸漸的學會了中國話。還有馬來西亞和中國有很多貿易往來,做生意會說當地話,可以拉近距離,生意談成功的機會會多很多。所以越來越多的馬來西亞人會說中國話。

還有一些馬來西亞留學生就在中國生活了,回去之後就覺得中國話說起來很好聽、很方便,然後就把這種語言帶回馬來西亞,中國話也在他們國家發芽生根了。

2. 為什麼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明星說話也是tw腔

因為他們不是中國人,他們說的是華語,他們多數都是南方,福建,廣州等地的人移民到那邊,他們的普通話就那樣,慢慢的延續下來,就這樣了.

3. 為什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歌手會唱國語和粵語

至於這問題。。就要從馬來西亞歷史說起。。
大概100年前(不記得幾年前啦)。。英國人成功侵入馬來西亞開始大型采礦活動。。這個時候很多中國南方的中國人就南下來到馬來西亞參與采礦活動賺取生計。而南下來到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多數都是南方人,比如福建人,海南人,但大部分是廣東人。得到工作後那些中國人就在馬來西亞定居,在馬來西亞成家立業。過後,直到現在,就有很多華裔都說廣東話,因為之前多數都是廣東人,所以馬來西亞就有很多人會說粵語,甚至是福建話或客家話還是海南話等等。中國人都會說國語嘛。。所以馬來西亞華裔會說國語不奇怪。而馬來西亞華裔稱國語為華語,因為在馬來西亞馬來語才是國語。新加坡40年前是屬於馬來西亞的,由於政治上的一些問題,所以新加坡被分割出去,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4. 馬來西亞一座美麗的小島,居民全講潮汕話,至今保留著潮汕的風俗

「旁聽」潮汕話

蔡少銘

香港同行說要去吉膽島的時候,我問吉膽島有什麼特點?回答是:海產鮮美。沒想到,在距離汕頭千里之外的地方,品嘗到的卻是醇厚的「鄉愁」。


馬來西亞巴生港碼頭正前方有一個巨大的螃蟹雕塑,通體漆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原來,「吉膽」是馬來文螃蟹的意思。我們上了氣墊船,當地人叫「飛機船」。沿著海岸線往北走,水面漸漸寬闊,岸邊的紅樹林越來越茂密,船劃開波浪,平穩前行。同伴們只顧聊天,沒有留意旁邊的乘客。後來發現座位前後都有人在講潮汕話,心想:湊巧啊!今天來自潮汕地區的遊客這么多。

船停靠在吉膽島的一個碼頭靠岸,看見有人起身,我們也跟著拎起了行李。這時,前排一位60歲左右的婦女跟我們說:「還沒到,這是五條港村。」潮汕話!「你們是來過這個島?還是?」「我們是這里人。」「這里的人全都講潮汕話?」「是啊。」她丈夫在旁邊笑著點了點頭。我的好奇心立即被點燃起來。


下了船,我顧不上細看路旁的中文招牌,迫不及待沿著高腳路上觀光自行車的路標往吉膽村裡走,要實地驗證一下。

第一站:雜貨店。只見老闆一人,我在門口停下腳步,等人來。一會,一個送貨的伙計進來,老闆在吩咐什麼。隱隱約約聽到:「他家拜祖公要辦50桌,你先把這些飲料送過去。」像閩南語,也像潮汕話!第二站:小食攤。剛剛油炸好的春卷、油粿吸引了很多顧客,有人喊:「給我兩條。」檔主喊:「哎。」話語短促,語調像潮音!第三站:大排檔。幾個青年圍坐在一起,准備午餐。我蹭著蹭著靠了過去。一個人正侃侃而談:「無論出去打工,還是在家賣蟹。還是那句老話『老實終久在』」。是潮汕話,帶澄海口音,又不全像。


繼續「旁聽」下去還是不清楚,也不是很禮貌,吃過以螃蟹為主菜的午餐後,我開始提起兩個嘴角,主動找人搭訕。

看到一個青菜檔口擺的就是潮汕常見的芥藍和通菜,我便用普通話問檔主:「這些蔬菜都是島上種的嗎?」檔主知道我是遊客:「不是,島上種不出好吃的蔬菜。」「與潮汕種的一樣啊。」


聽我說到潮汕,檔主改用潮汕話問:「你們從汕頭來的?」我點了點頭,忍不住問:「你是潮汕人吧?」「不是,我祖先是客家人。」「那你會講潮汕話?」檔主說:「這里潮汕人多,要做生意,就得學講潮汕話。」看來,潮汕話在這島上通行無阻啊。

可能是防潮抗風的緣故,島上的房子大都是高腳屋,二、三層,牆壁大都漆上橙色、綠色、紅色,有的還有牆繪,鮮艷醒目。


在一幢畫著「李小龍」的房子外面停下,我看到房屋的主人。

原來,是船上遇到的那對夫婦。這家人戶主姓陳,是第三代華人,祖籍澄海,現在從事螃蟹批發生意。他說,一百多年前,這里盛產螃蟹,先是客家人過來,後是大批潮汕人越海到這里捕蟹,捕魚,人口曾經有2萬多,現在大概剩下六千人左右,在這里落地生根的潮汕人保留著家鄉的習俗,荒島也就成了「潮汕鄉村」。我問:「回去過澄海嗎?」陳先生搖了搖頭。


聽說我們是潮劇院的,陳先生說:「這里以前也有演潮劇啊,戲台就在東邊,我帶你們去看看。」

戲台已經十分破舊。台上堆滿了雜物,蛛絲垂掛。牆壁剝落,牆角雜草叢生。戲台的後面有一條海汊,潮水退去,一個用紅樹林的林木搭建的簡易碼頭孤零零地佇立在岸邊。




「當時,運載劇團服飾的船就停靠在這里卸貨。」聽陳先生介紹,每年六月,吉膽村裡捕蟹賺了錢的大戶都會出錢請泰國的潮劇團過來演謝神戲。近年因為馬幣一再貶值,村裡已經請不起劇團來演出,潮聲潮樂也漸漸被人遺忘了。

我環視了一下空空盪盪的觀眾席,一時無語。想起戲台上曾經出現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急驟的鼓點、尖銳的頭弦,還有聚光燈熾熱的照射。那種熱烈,那種喧囂,與現在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讓人感慨,也讓人感到無奈。

跟陳先生一家告辭的時候,估計他們一定目送著我們。我突然覺得:潮汕話在吉膽島不僅僅是通行證,還是一種牽掛。

傍晚,我要先行返回,香港的同行們在島上留宿,他們要開一場小型的演唱會,彈奏潮樂,唱潮劇。


吉隆坡和鄰近地方的潮樂潮劇愛好者都會聞訊而來,聚集到這一個孤懸海外的島嶼上,盡情抒發。

我特別想知道吉膽島夜晚的情景,叮囑他們拍照片給我,把漲潮後高腳屋浮在水面的景象拍下來,把從大洋深處歸來的漁船上的燈火拍下來,把居民看潮語電視、聽潮樂潮曲的場面拍下來……

入夜,不知道來自祖居地由遠及近的琴聲、笛聲、潮曲聲,在這個漂浮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潮汕鄉村」會引起什麼樣的共鳴和遐思。





5. 潮劇流傳多少年

潮劇,又稱潮州戲、潮音戲、潮州白字戲,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現[1]的地方戲曲,在明朝開始形成後,流行於廣東潮汕、閩南等地,並隨潮州人傳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與歐美地區,是中國對外最有影響的地方戲劇之一。潮劇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屬元明南戲的一支,時稱為潮腔、潮調、泉潮雅調,為明代南戲五大聲腔之一。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鏡記》,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一個運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劇本。它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潮劇將近500年的發展歷史中,截止2007年6月共積累了5000多個劇目[18]。廣東潮劇院成立那年(1958年),時並入潮劇院的「源正」、「怡梨」、「三正」、「玉梨」、「賽寶」五個劇團將其所保存的共1280個舊劇本歸潮劇院資料室,這些大多是手抄本。到了1962年,潮劇院資料室又聘請了社會人士協助把這些劇本重新整理抄正,去其殘本和重復,共得882個,並以此編輯出版了《潮劇劇目綱要》一書。當時上海圖書館音響資料室所保存的上世紀20年代以來的潮劇錄音唱片共有232個劇目,其中有110多個是《潮劇劇目綱要》所無的。可以這樣說,迄今見到的1949年以前潮劇上演劇目共有1000個左右。

而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潮汕地區的各類潮劇團演出的劇目當在3000個左右。

6. 馬來西亞說什麼語種 為什麼都會說漢語、而且好像還帶著台腔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英語也可以使用。(馬來西亞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主要種族是馬來人,其次是華人(約26%),印度人,土著和其他種族。這里的學校是由各語言源流組成的,有馬來學校,英語學校,華語學校和印度語學校。人民可以自由選擇。這里的華人主要是由福建人和廣東人組成,其次是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等等。一般上,這里的華人都會講馬來語,英語,華語和自己的方言。樓主所說的台腔是這里的福建話,也就是閩南語(台語其實就是閩南語的一派,台灣人自己叫台語罷了),因為這里的福建人多是來自福建閩南一帶。希望我的解答是樓主所要知道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