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校用什麼教材最好

馬來西亞華校用什麼教材最好

發布時間: 2022-12-13 04:12:14

㈠ 馬來西亞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

馬來西亞非常注重國民教育,馬來西亞的教育屬於聯邦政府管轄范圍。國家政府設計的教育系統包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根據馬來西亞的法律,如果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可能會被教育部以虐待兒童罪名起訴。截止2019年,馬來西亞境內一共有7,773所公立小學和2,438所公立中學。

馬來西亞的小學

馬來西亞的國立小學分為兩種,即國民型小學與國民小學。國民型小學又分為國民型華文小學與國民型泰米爾文小學,這兩種小學分別採用中文或泰米爾文為教學用語。而國民小學,除了英語之外,所有的科目都使用馬來語為教學用語。馬來西亞也有一些私立小學,數量不多,但近幾年呈現增長趨勢。馬來西亞的小學實行六年學制,小學生在晉升中學之前,必需在第六年須參加小六升學鑒定考試。馬來西亞教育部為了加強學生們的高層次思維技能(KBAT),也多番改進考試格式。在小六檢定考試中,馬來語不及格的考生在升上中學時需先就讀為期一年的中學預備班。

馬來西亞的中學

馬來西亞的中學教育為期5年。其中,國民中學簡稱國中或「SMK」,使用馬來語為主要教學用語,但馬來文以外的其他語言除外。除此之外,馬來西亞還有81所國民型華文中學,簡稱華中或「SMJK」,亦稱改制中學。這類中學的學生大多數為國民型華小的畢業生,因此大部分學生來源為華裔。華中在辦學上與國中存在差異,其中華中明文規定校長一職需由華裔出任,而大多數華中的每星期華文課節數皆位於160-200分鍾。

在一些華裔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地區,例如檳城,有些華中的每星期華文課節數甚至高達270-300分鍾。相比之下,大多數國中皆沒有華文課,即使有也是大多數安排在課余時間,選擇報考華文的學生必須在放學後留堂上華文課。然而,少數華裔人數較多的國中會將華文課排入正課時間表內,但節數只有120分鍾。在中三時,學生將報考初中檢定考試,簡稱「PMR」。不過,這項考試已在2014年廢除,改為沒有選填題的中三評估,簡稱「PT3」。

在畢業之前,中學生會在中五時參加馬來西亞教育文憑,簡稱「SPM」考試。這相當於先前英國殖民時代的普通或'O'級考試('O' level)。馬來西亞政府已決定放棄使用英語進行數理科教學,從2012年開始恢復為馬來語,但考試時學生仍可使用英文作答數理科試卷。但仍有部分中學,包括所有國民型華文中學仍在中小學雙語教學課程計劃(「DLP」)下使用英語教導數理科。

馬來西亞有大約60間的華文獨立中學,主要由華人贊助維持創辦的,如新山寬柔中學與居鑾中華中學。獨中的運作是由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和華校教師會總會(合稱董教總)負責,也就是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馬來西亞的大學教育

在引進大學預科班制度之前,想要進入馬來西亞政府公立大學的學生,必須完成額外的18個月中學中六教育,並參加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考試(「STPM」),相當於英國的高級或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1999年,大馬政府開始引進大學預科班課程,使之成為中六以外的另一個選項。在大學預科班修完為期10個月課程的學生,即可報讀馬來西亞本地大學。然而,大學預科班僅保留10%的名額給非土著非馬來學生。

馬來西亞全國有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等20所國立高等院校,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例如,拉曼大學和拉曼大學學院等)發展蓬勃,擁有包括6所外國大學分校在內的私立高校662多間。2003年,馬來西亞在校大學生29.05萬人。馬來西亞全國共有470多家公共圖書館,藏書約1130萬冊。

最後

馬來西亞政府提供的小學與中學教育皆免費。2003年、2004年教育經費開支約190.33 億林吉特和215.17 億林吉特,2005年教育經費預算為231.1億林吉特。2003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95%。學校師生比例為:每18名馬來西亞小學生約一名教師,每16名中學生約一名教師。

㈡ 問一下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中文講得很不錯...

馬來西亞大約30%人口是華裔,所以還是有華小,獨中的。我們就算上國立中學,也有一個星期三節的華文課。考試也有中文科。華小大部分是中文教學,數學和科學有數華,數英,科華,科英。獨中也大部分是中文教學。我們也注重華文,不像新加坡注重英文,所以就算是華人也不一定能說得一口標準的華語。大馬華人之間溝通用的也是華文,也有大量的獨中生,所以華語說得好並不出奇。

㈢ 大馬華校,想靠近你不容易!

在馬六甲河畔徘徊,我們被培風中學拒絕了,理由是:

公平性!

因為培風中學的同學,都是在小學畢業時通過入學考試進來的,錄取率不到40%!

了解了一下考試科目,有華文、數學、英語、馬來文。前面三科還好,只是馬來文嘛,一時半會兒沒法提高呀。

特別是,考上了還要從初一開始跟讀,准備上初二的孩子不幹了:他1米7的高個和小六畢業生在一塊兒,他覺得別扭。

先生也放棄了,他說在國內讀書,除了睡眠時間少點,沒時間彈琴以外,其他還好,還可以每年參加創客比賽。還是算了吧!

我是個認死理兒的人,當多年尋找的教育模式擺在你的面前,跳一跳也許就能夠得著,為何不再努力一下呢?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7月和8月,我像被打了雞血似的,在網上拚命查找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資料,詢問了很多中介機構,他們的回絕是一致的:對不起!我們只有國際學校的業務,華文獨立中學,外國人進不去呀!

8月中旬,終於看到了一線希望:網上有幾年前新山寬柔中學中國生寫的貼子!說明他們收中國生!

我趕緊尋求中介機構的幫助,他們表示無能為力!但給我介紹了一個房地產開發商。

在寬柔中學附近,有一個中國公司的房產項目,他們的房屋售價200萬人民幣左右,如果購了他們的房,他們會跟校方聯系安排考試,能否被接收,那要看孩子的英語和數學能力,而且他們每年也就只有5個名額!

先生一聽馬上就否決了,讀書而已嘛,全部身家都壓上還不夠,值得嗎?

一天,吃完午飯,我又在網上瀏覽,突然一個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個檳城的中介Gordon寫的帖子,他很詳細的介紹了檳城的學校和老百姓的生活,我內心的希望之火再次被點燃。

我馬上加了他的微信(真是要感謝小馬哥,提供了這么先進的通訊工具)!

他秒回!謝天謝地!

他說他主要做國際學校業務,但是如果我們真的非常想進華文獨立中學,他也可以幫我們聯系入學考試。

烏拉!這是我2018年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我開始張羅著辦理全家人的電子簽證,准備用8月假期的最後一周去檳城考試。

先生帶孩子在北京出差,他看了我發的信息,回復道:算了吧!現在做決定太匆忙!

我火大了:我忙活了倆月,你一句「算了」

就一筆勾銷了?!

後來的家庭會議最後定調:8月就去探校,了解情況!

孩子用三天製作了自己人生第一份《個人簡歷》,復印了近兩年的學習成績(後來證明做《簡歷》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正視自己的優點、缺點、已掌握的技能和自己的不足,一下子長大了)。

8月23日,我們到廣州搭乘了南航飛往檳城的航班。

天空很晴朗,我心很忐忑:不知道孩子的英語能力能否達到學校的要求?孩子馬上就初二了,他願意轉校嗎?

為了多個選擇,我自己還在網上搜到另一所華校H,第二天我們就沖過去要求考試。

考完試,孩子說:只考了英語,主任說中國生數學很好,就是英語不行。

題型有聽力題、選擇題、閱讀題、作文題,其中作文《上學路上》要寫200詞以上(國內高考的作文詞彙也就要求100-150詞)!

孩子把紙寫滿了,自我感覺良好。

三天後,我的信箱就收到了Offer!

H校的管理模式非常棒的,在沒有高層領導的參與下,只是招生辦通過考試就可以確定是否招收學生。他們有200多位外國生,主要是來自泰國、印尼,韓國、日本,中國——這是後話。

終於到了第三天,Gordon開車過來帶我們到了Z華校,他告訴我們說,這間華校,目前只有60多的外國生名額,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一般來說,考試要至少達到60分及格線吧)。

負責接待的老師非常親切,他說華語,詢問是現在馬上考試嗎?

「是的!是的!」 孩子已經迫不及待了。

我退到辦公室外等候,半個多小時後,孩子考完了。

張老師一評分:57!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心想:完了!

在等待校長面試的時候,孩子偷偷告訴我:只考英語,一共有80道單項選擇題。

我倆被帶進了校長室,校長國字臉,身材魁梧,戴著眼鏡,中式唐裝的盤扣一直扣到下巴底下,不怒而威。

我心裡想,考試沒達到及格線,看來希望不大!見見校長,就當讓孩子鍛煉鍛煉吧。

「孩子為什麼要選擇到馬來西亞讀書呢?」校長嚴肅地問道。

「Jimmy, 你自己來回答校長的提問吧。」 我豁出去了。

「因為我看到這里的孩子會很多種語言,很,很羨慕。」 他略帶結巴地看著校長回答。這完全不是預設答案嘛,我讓他背的是「這里的多元文化很吸引我」!

「你的特長是彈鋼琴,喜歡彈誰的曲子?」

「貝多芬、肖邦……」 這是孩子的長項,我就不插嘴了。

「你喜歡的體育運動是打乒乓球,你擅長的是旋球還是直板?」

「這個……我只會打教練發過來的球。」 孩子答。我開始冒汗。

「如果你進了我們學校,有同學欺負你,你會怎麼做?」

「我暫時不會理會他,」 他說。

其實, 接下來孩子會怎麼答,我心裡真的沒底:在中國,我只關注他的學分,沒空關注他的內心所想!

「過一段時間,我再找幾個好朋友去收拾他。」 天,這叫什麼答案?!

校長笑起來:「暫時不動手是對的,第二個步驟不行,是'聚眾鬧事',要被扣分!在我們學校,品行是第一位的,如果品行達不到60分,你其它功課再好都要留級!碰到這樣的情況,建議你跟你的班老師說,委託他去處理。」

……

他倆一來一回,談了40多分鍾,我從來沒見孩子可以口齒伶俐地說那麼多的話(他平時有點兒小結巴)!

「好吧,你做一下准備,如果到學期末,我們有名額空出來,你可以進來。」 校長合上了孩子的《個人簡歷》。

通過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臨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他把孩子叫回頭:「以後參加面試,需要穿正式的服裝,你今天穿著短褲和球鞋,不夠正規哦!」

我臉紅了,是我考慮不周,以為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短褲、短袖就可以了,正式服裝壓根兒沒帶!

孩子意氣風發地走出了校長辦公室,我從來沒見他胸挺得那麼的直,彷彿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

張老師交代讓我關注他發的E-mail, 一有空位他就會通知我。同時他還告訴我們:校長交代了,如果有空位就直接跟讀初二,不必降級(大多數中國生因為英語能力問題,一般都建議降一級)。

此時,我感覺窗外的陽光格外燦爛!

「媽媽,你說我是選H校呢,還是選Z校?我想選你Z校!」

我知道,他被這位深深懂孩子的校長折服了!

「還早呢!我們還要回中國讀書半年,看看有沒有名額空出來。」

為了讓孩子做比較,第四天我們還去參觀了一間國際學校。

孩子看了實驗室以及他們的《科學》教材,有些失望,說:好像學不到很多東西!

我跟孩子解釋,這是東西方教育體系不同的原因,東方體系注重知識,西方體系重視能力。

孩子不停地搖頭,看來他已經認准了:就是Z學校!

這次選校,是第一次讓孩子自己做主、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的嘗試!(在國內,衣食住行事,無巨細我基本都包辦)

而我也初次體驗了放手的輕松!

半年後,我們能否如願進入Z校就讀呢?不確定因素還很多!

」如何說服爸爸就是個大難題!「孩子說。

欲知結果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㈣ 聊一聊東南亞國度之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Malaysia)一個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上的國家,一個既具有濃郁的熱帶風情也同時兼容著多民族文化的國度,使眾多的外國遊客為之嚮往。

在中國,如果走旅行團的話,大部分 旅遊 公司制定的 旅遊 目的地線路都是常提的「新馬泰」。這個 旅遊 線路在北京被惡搞稱之為「新馬太」,這也已經算是老梗了,新街口、馬甸、太平庄三個北京地名的簡稱與「新馬泰」同音。

玩笑歸玩笑,言歸正傳,新馬泰這條 旅遊 線路也算是備受中國旅客喜愛的線路,首先是比較廉價,其次就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具有豐富的 旅遊 資源,無論是自然景觀或者是人文景觀。在這三個國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馬來西亞。本人也有幸地曾在那邊學習生活了半年,那邊的自然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主頁君就從自然環境、人文 歷史 ,教育環境,當前情況等若干方面闡述下我對馬來西亞這個東南亞國度的一些看法,並且希望與各位朋友進行看法上的交流,同時也希望給彼此帶來或多或少的啟發與幫助。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分為東馬來西亞及西馬來西亞兩部分,中間隔著南中國海,其中為我們所周知的吉隆坡(馬來西亞首都&最大城市)就位於西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氣候為熱帶雨林及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夏,較為炎熱,且降水充沛。當年本人從北京首都機場乘坐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航班剛降落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時候,剛出飛機艙門,一股熱浪迎面而來,心裡想熱帶氣候果真名不虛傳啊。但是沒多一會就發現馬來西亞的熱跟我們北京夏天的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北京夏季7月底到8月初那幾天最熱的時候,體感溫度非常高,會使人非常難受,備受煎熬。但是馬來西亞熱帶氣候屬於那種乾熱,只要是降雨天氣或者太陽落下後將會非常舒適。

馬來西亞本國有三大民族,分別是馬來人族群(主體民族)、華人族群、印度人族群。馬來人屬於當地土著,占馬來西亞國民總數的多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掌握著國家的行政大權,運轉著國家機器,所以馬來西亞政府無論是高層還是地方政府大部分官員出身都是馬來人族群。

華人族群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僅次於當地土著馬來人,大概占國家總人口數的22% ,絕大部分都是明清時期及民國初期從中國廣東福建等地下南洋的勞工及經商而定居的人,從而形成了今天的華人族群。華人靠著勤奮與聰明的頭腦牢牢控制著馬來西亞工商業,當地很多知名企業家都是華人。當然也有知名的 體育 明星及 娛樂 圈明星比如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著名歌手梁靜茹,光良等。當年我到了馬來西亞,發現華人很多,在很多鬧市區華人幾乎隨處可見,所以不存在語言交流問題。通過與當地華人族群的深入接觸,發現了幾點有意思的細節。首先馬來西亞華人相當一部分都對中國及中國文化有一種深深的親切感與嚮往感,換言之他們從內心深處不想割裂與中國的聯系,內心深處還住在一顆中華之心,盡管國籍是馬來西亞。大部分華人都能講漢語普通話,當然還可以講粵語,閩南語等。當地華人可以說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見過一個華人小伙會講普通話、粵語、閩南語、馬來語、英語、日語、德語等八種語言。可以說華人在語言方面是神一般的存在啊。而且不但能說還能用簡體漢字及繁體漢字進行書寫,走在馬來西亞街邊隨處可見中文漢字的廣告招牌與標識。這主要歸結於當地華人較為抱團,對中國文化認同感強,華人族群都把自己子女送到由馬來西亞華人企業家贊助的華校接受教育。所以說這些馬來西亞華人從小接受的是中文背景的系統教育,用的語文, 歷史 ,乃至數理化的教材都是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綜上所述造就了馬來西亞定居下來的華人族群保留了很多傳統的中華文化元素,甚至不遜於中國。其次感覺有意思的細節就是馬來西亞華人不願意甚至很反感外國人叫他們馬來人,我當時初來乍到,稱呼馬來西亞華人朋友為馬來人,這令他們很無語面露不快,因為當時我鬧不清馬來人與馬來西亞人的概念,混淆一起了。其實他們邏輯關系就是馬來人肯定是馬來西亞人,但是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國籍)不一定只有馬來人,因為馬來西亞有三大族群。但是從馬來西亞華人不願意被外國人稱他們為馬來人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些細節來,比如說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人(馬來西亞主體民族&統治階級)始終心存芥蒂,源於馬來人對華人的種種壓迫及區別對待政策。華人從政為本族群爭取權益是非常困難的,馬來人給華人設置了一個「種族隔離天花板」,幾乎斷絕了華人走向政壇的可能性。甚至華人考馬來西亞頂級的國立大學也被設置了阻礙,可以說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很多人從事商業,但是政治地位低,沒有什麼話語權,在他們口中經常將「二等公民」掛在口中,也的確透露出他們的無奈委屈和憤恨吧。再說說當地華人族群的特色 美食 吧。因為當地華人大部分都是從廣東福建遷移來的,所以當地 美食 好多都以粵菜,閩菜為主,偏愛吃魚。我比較喜歡當地的特色小吃,比如魚丸粉,雲吞面等。

馬來西亞除了馬來人族群,華人族群還有就是少量的印度人族群了。在馬來西亞街邊可以看到那些穿著印度民族服飾,皮膚黝黑的印度人,印度族群與華人關系還算融洽,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在華人開的餐廳吃飯,也可以看到華人在印度餐廳熟練的用手吃著咖喱。這一切都像是一種無聲的磨合,兩個文化不同的族群都能夠適應並融入到彼此不同的文化與飲食習慣中。

聊完了馬來西亞的自然氣候與人文飲食,下面再聊聊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教育文化中心。東南亞地區最大城市之一。身處熱帶地區,降雨充沛,綠化環境較好,標準的熱帶地區城市。下面推薦幾個我自己認為不錯的 旅遊 景點。

高大聳立的雙子塔矗立於吉隆坡市區,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上個世紀90年代作為亞洲四小虎之一的馬來西亞經濟開始飛速發展,雙子塔也於那時候成為了吉隆坡乃至整個馬來西亞坐標性建築,成為一張馬來西亞對外宣傳的明信片。雙子塔無論是白天游覽還是晚上游覽都十分瑰麗,尤其是晚上伴隨城市燈光。

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著馬來西亞經濟快速發展,吉隆坡城市發展很快,高樓大廈紛紛拔地而起,但是吉隆坡老式建築風格也得到了保留,與新建起的現代化建築遙相呼應。 歷史 感與現代 時尚 感襯托著吉隆坡乃至馬來西亞的獨特魅力。位於吉隆坡老城區的茨廠街也稱吉隆坡唐人街,面積雖不大,但十分熱鬧繁華,無論是白天或晚上。尤其是晚上,更像是過節一般,是當地著名的夜市。在茨廠街可以吃到各種特色小吃,比如說腸粉,鹵鴨,雲吞面等此外還有就是隨處可見的中餐廳。對路邊攤情有獨鍾的朋友來這里保准你可以大飽口福。除了 美食 在茨廠街還可以看到各種中式牌樓,各種中式樓宇,中式風格的沿街售貨攤。這里的店鋪基本上由馬來西亞華人所開,掛著醒目的用繁體漢字書寫的中文招牌及廣告。置身於其中,讓人沉醉於獨特的 歷史 文化氛圍中。茨廠街也是一個購物的好去處,不但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工藝品,特色的文化創意品還能在特色華文書店買一些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著作,文學類,時事評論類的都很不錯,當地有一個流派就叫「馬華文學」。

最後再聊聊馬來西亞的教育吧。馬來西亞教育質量在發展中國家裡算比較高質量的,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裡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他們的高等教育。感覺馬來西亞教育體系挺適合咱們中國一部分學生前去發展的。如果中考時候感覺考不上中國的高中又不想去讀職業高中或技術學校的話可以考慮在自己15,16歲這個階段就前往馬來西亞,可以先選擇讀那邊華人經營的獨立中學。獨立中學是中文授課,教授的科目也包括數學,物理,化學,中國及世界 歷史 等,當然也有英語課程及馬來語課程。可以通過在獨立中學學習的契機,便於申請馬來西亞當地的大學,無論是國立大學或私立大學,教育質量都是不錯的。高三階段的中國學生可以直接去申請馬來西亞的大學,部分大學是需要英語雅思成績的,一部分不需要雅思成績,需要先去讀語言學習班也就是相當於預科班。好處就是減輕了部分學習壓力,在英語語言環境下可以提高自己英語水平。去馬來西亞留學讀大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以當地大學為跳板去申請澳洲及英國的高等學府,因為他們同屬英聯邦教育體系,關系密切。同等成績下去申請英國或澳洲的碩士研究生,以馬來西亞大學畢業生身份去申請拿到offer的幾率會更大一些,是跟在中國本地去申請相比。

各位朋友,由於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聊到這里,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

㈤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教科書都是馬來文嗎

新加坡的人口,華人佔70%以上。雖然馬來語是被新加坡列為國語,不過主要應用語言是英語。 學校授課,課本也都是全英語,英文,除了個別種族的母語課之外。

而馬來西亞是以馬來族為主,華人只佔20-30%。他們的公立學校都是以馬來語授課。不過當地有華小,獨中,都是以華語授課的。

㈥ 為什麼馬來西亞比新加坡更重視中文教育

============================================
主要原因: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
============================================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華文雖然成為國家官方語言之一,但是國家領導者並不注重華文教育,從商的人民也為了方便與西方國家溝通,所以打從上世紀60年代,大家便朝向英語教育方面發展。而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曾經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受到阻撓和打壓;獨立後,華文不被列入國家官方語言並受到馬來族的壓逼,再加上眼見鄰國印度尼西亞(印尼)的排華事件,所以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的華人便一直在捍衛自己的母語教育,奮力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保留在這個國家裡,這項舉動使到馬來西亞華人逐漸成為海外華文比較強的華人族群。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布《1920年學校注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布《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頒布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60所獨立中學和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

初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祖國的聯系,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著橋梁的角色。http://huaxia.moonlightchest.com/malaysian_chinese.asp

在馬來西亞捍衛母語教育的中國人:

林連玉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出生於中國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他堅持「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信念,致力維護華文母語教育和積極爭取把華文列為馬來西亞官方語文之一。1935年,他在吉隆坡尊孔學校任教一直到1961年8月被馬來西亞政府驅逐離校為止,期間致力於維護華文教育,主張民族、語言平等,推動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和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的成立。由於處處與政府的政策相左,終於被教育部長取消教師注冊。同年,他被馬來西亞內政部通知將要褫奪他的公民權。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09/default.asp

㈦ 馬來西亞教科書用什麼語言學習

你好 我是馬來西亞人

小學的時候 就看是進入什麼種族的學校
有英校(不多) 馬來校 華校 淡米爾校
什麼種族學校就用什麼語言的教科書
不過英語科和馬來語是必學的

中學了 就大部分是馬來校了 不過也有不少的華校 還有一點的英校
不過馬來校通常還是有華文科和談米爾的
一樣什麼種族學校就用什麼語言的教科書
不過英語科和馬來語還是必學的

大學就大大部分是英語啦
這點其他的我不是很清楚 我只是個孩子=[

㈧ 馬來西亞華校用什麼教材

華校的話,就像我以前讀書時,小學全是中文,還有英文和馬來文的課;中學的話,除了英文和馬來文課本之外,所有科目都是3語的,所以每本都很厚,不過上課時間,教師是用中文教學的。

㈨ 馬來西亞教育制度及其優勢

馬來西亞是一個美麗富饒的熱帶國家。中西匯合的文化傳統,新舊輝映的風土人情,民風朴實溫馨,人民勤奮好客,政治安定,經濟發展迅速,教育開放,政府大力推進馬來西亞成為區域卓越教育中心。她的政府組織是君主立憲政體,最高元首乃主權象徵,但國事由民選政府負責。國會分上下兩院:上議院議員受委派。下議院議員由人民選出,每5年改選一次。馬來西亞位於赤道以北7度,由馬來亞半島,婆羅州島的沙巴及砂勞越合並而成。 馬來西亞居東南亞的核心地帶,幅員330,433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多萬,全年溫度介於攝氏21度至32度之間,雨量充足,常年碧水青山,繁花似錦,風光綺麗,氣候有所謂「四季皆夏,一雨成秋」之說。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國家。主要民族為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以及沙巴和砂勞越的原住民。馬來語是國語,英語被廣泛使用,華語,粵語,閩南語及客家語到處普及通用。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這個國家不僅能提供安全寧靜的學習環境,同時給有志深造的莘莘學子呈現了一個接受高素質高等教育的機遇。
文化教育:
馬來西亞獨立幾十年來,歷屆政府都極為重視教育發展,實行教育開放政策,積極把馬來西亞發展成為亞洲的教育中心。馬來西亞教育沿襲英國及歐美教育體系,近年來,發展勢如破竹,業績突出,教育水準被歐美等國知名學府所承認。在馬來西亞,馬、華、印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也比較普遍。
目前,全國擁有9所公立大學,逾500所私立專業學院,提供從大專至博士研究生課程。專業涵蓋工商管理、電子工程、藝術設計、多媒體製作、計算機應用、時裝設計、建築和旅遊管理等領域。絕大多數公立院校以招收本地學生為主,僅少數研究生課程對外國留學生開放,但私立學校一般都向留學生開放。高等教育已日漸成為馬來西亞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尤其是大馬實行的"雙聯教育"體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所謂"雙聯教育"即由馬國高等學院與歐美名校共同招生,聯合辦學。學校全部採用外國母校教材,學生可以在兩地學習,學分可以轉移,畢業後學生將獲取母校同等文憑。在學習進程中學生可以任意選擇"2+l或者3+0的方式進行。"2+1"即在馬來西亞修完1至2年的時間,之後再到歐美母校修讀最後一部分課程;"3+0"即在馬來西亞修完全部課程而無須前往外國母校,仍可獲得在外國母校畢業文憑,具有同等地位,為國際承認。這種學習方式人學生節省40%-50%在歐美澳等國學習的昂貴的學費及生活費。馬來西亞也因此成為了海外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轉赴英美澳加新等國大學深造的中轉站或跳板。對於一個滿懷抱負的中國留學生來說,這個國家不僅能給您提供安全寧靜的學習環境和接受高素質教育的機會,同時還讓您得到超越您想像的發展空間。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