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uitm大學怎麼樣

馬來西亞uitm大學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18 05:14:48

『壹』 留學馬來西亞必看,馬來西亞最好的幾所大學叫什麼名字呢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建於1931年,是馬來西亞甚至亞洲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在校生約3.2數萬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總數近1.4數萬人來源於世界各國60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3六千多人。給予400好幾個行業領域的碩士和博士課程培訓。

據了解,UKM有12個學院,技術專業十分廣泛,有文、理、工、商、醫科大學等各種技術專業。該大學擁有一座東南亞較大、圖書數最多的大學公共圖書館,場館設備齊全完善,每一個管理方法都是採用電腦操作系統。校內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便利設施。

瑪拉工藝大學

瑪拉工藝大學(馬來西亞語:UniversitiTeknologiMARA)別名馬拉工業大學,是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認證馬來西亞公立大學。院校成立時間1956年,瑪拉工藝大學主校園坐落於莎阿南,擁有17000位教職工,各種學生人數也達到17萬2千餘名。

該學校成立時間1956年,該大學包含一個主分校,13個自治區教學區和21個通訊衛星教學區。UiTM擁有17,000名學術研究與非學術研究工作人員,給予從基礎到碩士研究生水準的約500個課程內容。那裡有大概168,000名土著和國際學生,有全職和兼職方式。課堂教學徹底用英文開展。

瑪拉工藝大學內設21個系:由音樂學院、法律系、管理研究與政策研究系、推廣與新聞媒體系、文藝范兒與設計系、影片戲劇表演與動畫系、教育系、電力工程工程學院、化學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葯學系、醫學系、牙醫學系、健康學系、應用理學系、電腦與數學系、建築規劃與測繪系、體育與休閑系、農學系、會計學系、酒店與旅遊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商務管理系。給予300好幾個學術研究教學項目。

馬來西亞砂勞越大學

馬來西亞砂勞越大學(UNIMAS)是馬來西亞高教育部培養的20所公立大學之一,都是馬來西亞東部地區最大,排名第一的綜合型大學,大學宣布成立時間1992年12月,大學擁有30個系院,其下配有8個學院,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工程學院、認知科學與人類發展學院、資源科學與技術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應用與創造性藝術學院、醫葯與健康科學學院。

其最先在馬來西亞招生的人文科學系於資源科技系目前已發展成了馬來西亞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里遙遙領先的學系,並且在馬來西亞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科學研究核心,不斷向東南亞及其全球展現大學的教育教學成果。

伴隨著馬來西亞高教育部的留學政策愈來愈對外開放這一發展趨勢,馬來西亞沙撈越大學2009年初次面對中國招收。全部學生們統一採用全英文授課,為填補中國學生們英語聽力技巧水平底子薄的遺憾,大學增設英語加強學科,務求在短時間內讓更多人學生們快速融入全外文的教育環境,在英語能力水平得到長足的發展。這也就意味著並沒有雅思考試或是雅思成績的同學們還可以國外留學了,並且認同的是亞洲一流大學的教學。

『貳』 馬來西亞吉隆坡建設大學怎麼樣

建大的話,個人覺得它的建築管理是不錯的,而建築設計就很一般,課程就兩年,砍掉了大部分的綜合類課程,課程很單一,你念出來在大馬沒有太大出路。我是在公立讀建築的,現在兩年了,第一年有個馬來的女生轉去建大,第二年就後悔了,可惜轉不回公立了。兩年的建築設計叫人聽了也害怕,完全是匆忙訓練投入市場,基礎很糟糕。馬來的PAM(馬來西亞建築學會)認證的院校中是有建大,可是每次PAM搞競賽和matra建大基本沒有名次。不過建大有學分轉移項目,據說可以轉到同濟大學和北京建築大學,名額很有限,而且不是成績拔尖的就能去,你還要機遇,你現在能力達不到本二到馬來也很難脫穎而出。簡單介紹一下馬來的建築學,首先必須是PAM認證的,實際上PAM的元老級成員大都出自UTM(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和UITM(瑪拉工藝大學),這兩所頗有淵源,當然UTM是實踐性的教學,並不注重設計感,但是參加比賽和活動很強(但UTM的建築學院開辦最早),瑪拉大學前身是大專,但是規模很大,質量一般,學生主要是馬來人(進PAM的比例不高,但是人多)。其次是位於檳城的USM(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與之並列的是雪州的UKM(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和吉隆坡的老牌大學UM(馬大)。這三所算第二梯隊,都是走的實踐性路線,但是和中國的幾所很好的建築類院校有很多合作。第三梯隊是UPM(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這所大學的建築學才開辦20年不到,是5所研究型公立里最年輕的,個人覺得UPM偏重設計感,但是我看過最後一年的畢業展,他們的東西又太實際了,從第一年的奔放到第四年的拘謹,唉,路漫漫其修遠,課程規劃兼容性有待改進,這幾年老師太多,水分大。但是景觀設計(中國叫園林)可以說是馬來最好的,前身是農業大學,依託學和林學的基礎。(實際上馬來西亞沒多少大學有景觀設計專業)。第四梯隊就不講了。為什麼沒有提到私立呢?別著急,不是因為歧視私立,噴子別找借口啊!就拿2016年的PAM年會來說,UCSI,也就是斯特雅大學(奇跡般的拿了多個獎項的冠軍),公立大學本來是常客,去年被打臉了,打臉的還是自家兄弟PAM,看來公立的建築學養尊處優的太久了,缺乏深層次的改革,自以為是老大,不過PAM的確是被公立壟斷的,現在問題出來了,但是top5沒有警覺,我也覺得公立的建築學模式無法培養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建築師,馬來的建築學更像是滿足於國內需求的,還有私立的建築學也沒好到天上去,但是有潛力是不可否認的,前提是私立能夠提升生源質量,私立出名的幾所十年以來一直在以學位換財政,教學投入比較大,但是伴隨著很大的浪費,好學校是學生和學校共同努力的結果。私立建築學只能說才有起色,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在建築技術/環境以及城市規劃這些領域還是空白,但是設計型建築學(偏藝術類)至少在馬來公立壟斷的壓抑氣氛下,是一股小清新。講到這里,要提醒你一下,這只是基於馬來西亞國內的分析,個人感覺雖然和海外合作不斷,天天打著國際的標語,實際上並不準確,而且馬來西亞的建築學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世界前列,你需要知道這一點,在考慮是否來馬攻讀建築。接著上面提到的國際化,我真的很想說,這國際化不是多極化,是第三世界化,有句話叫「第三世界的難兄難弟」哈哈,當然會有人站出來反對,說我們學校有日本韓國來的學生,還有德國的,墨西哥巴西啥的,我們還和英國的著名建築事務所有合作。我只想問問那哥們,比例有多少,抱歉啦,不只發達國家來的學生比例,還有發展中國家學生比例,特別需要知道來自中國的學生比例。還有合作之類的,也就是找個事務所的員工和你們做做手工,辦辦活動,參觀參觀,你就說獲益匪淺,連那個事務所的核心建築師都沒見上。合作的背後往往都要money啊!試問那些事務所有那麼在乎嗎?結束了說些好話唄!話題差不多要收尾了,大馬的建築設計實際上是在未能順利消化西方主流建築風格後的「莫名其妙」的本土化,其結果是顯而意見的,本土化參雜著所謂的馬來歷史風格,結果和中國有點相似,新的風格並沒有產生,模仿的舶來品反而帶有本土局限性思維,傳統派趁勢崛起搶占話語權,設計方向偏重環境技術類,然而並不那麼有技術含量(原創性喪失),這實際上是一種無奈,因為這已經深深的影響到了建築教育,學生缺乏設計的依據(理論學習啊),以及引導,畢業了就被社會建築業這潭渾水給侵染了,缺乏反思以及革新精神。還有政治的不良風氣也影響了教育,學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勇氣。老師雲里霧里(也是閑散,不乏有優秀的人,但是大氣候不允許他們發揮),教學方向判斷模糊,只能遵循不變,少有建樹,實際上學院的的體系還是照著西方院校走的,但是執行力的差勁使得這個體系效率低下,而且是年久失修。現狀如此,三思而行!

『叄』 波蘭UITM熱舒夫信息技術與管理大學的心理學碩士怎麼樣國內承認嗎

UITM是波蘭和中國教育部認可的波蘭最大的非國立院校之一(中國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心理學專業沒有查到具體排名,不過學校本身很不錯,擁有近30個培養學士水平、超過20個培養碩士水平和多個培養博士水平的專業學科。其中,航空管理專業排名波蘭第一、歐洲第四,信息技術專業排名波蘭第三,工商管理專業排名波蘭第十。

『肆』 馬來亞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那個好

一、瑪拉工藝大學

瑪拉工藝大學(馬來語:UniversitiTeknologiMARA)又名馬拉工業大學,是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認證的馬來西亞公立大學。學校成立於1956年,瑪拉工藝大學主校區位於莎阿南,擁有17000位教職員工,各類學生人數也高達17萬2千名。該校成立於1956年,該大學包括一個主校區,13個自治州校區和21個衛星校區。UiTM擁有17,000名學術和非學術人員,提供從基礎到研究生水平的約500個課程。這里有大約168,000名土著和國際學生,有全職和兼職模式。教學完全用英語進行。

瑪拉工藝大學下設21個系:由音樂系、法律系、管理研究與政策研究系、傳播與媒體系、文藝與設計系、電影戲劇與動畫系、教育系、電力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葯學系、醫學系、牙醫學系、健康學系、應用理學系、電腦與數學系、建築規劃與測繪系、體育與休閑系、農學系、會計學系、酒店與旅遊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商務管理系。提供300多個學術教學項目。

二、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是馬來西亞領先的研究型公立大學成立於1971年,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著名大學。UPM提供各個學科的課程,包括工程,醫學,純科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語言和通訊。大學通過17個院系提供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則通過九個研究學院提供。

1971年,馬來西亞農學院和馬來亞大學農學院合並為馬來西亞農業大學,1997年更名為馬來西亞布特拉大學。2011年,在英國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公司的世界最佳大學排名中,馬來西亞布特拉大學排名第358位。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現有16個學院,9個研究院,設置專業有:農學、林學、獸醫學、經濟管理學、航天工程、土木工程、化學與環境工程、機械製造工程、計算機與通信系統工程、電力電子工程、工藝與食品工程、生物農業工程、教育學、生物、化學、數學、物理、食品科學技術、人類生態學、馬來語、英語、外語、傳媒、設計與建築學、醫療衛生科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生物分子科學等。

三、馬來亞大學

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內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是一所文科、理科和醫學兼有的綜合性大學,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愛德華七世王學院(Kolej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萊佛士學院(KolejRaffles)。愛德華七世王學院主要是培養醫學人才,萊佛士學院是培養教育方面人才的。擁有超過2,500名教職員工,12,440名本科生和11,428名研究生本地學生和643名本科生(來自52個國家)和2,738名研究生(來自80個國家)國際學生。1949年10月8日這兩所學院合並成立了馬來亞大學。

馬大目前設有14個學院,4個學術中心以及兩所中心、4所研究院。學院與社會學院,商業管理與會計學院,經濟與行政管理學院,語文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馬來研究院,回教研究院,文化中心,環境建築學院,電腦科學與資訊工藝學院,牙科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體育中心。

『伍』 問一下馬來西亞留學的好壞處,還有那裡的世紀大學好嗎

  • 把以前的回答刪了,舊的言論總要消亡。一晃2年過去了,心態不同了,偶然看到這篇舊帖,感覺有一些要補充一下,之前高中剛畢業,措辭欠妥,藉此機會改進一下,也算是給自己新的機會,我知道不少中介看了會果斷投訴,畢竟動了他們的乳酪(一個模式:信息不對稱的暴利),現在貼吧也是中介的。

  • 套用牛校網的創始人老查揶揄俞敏洪的一句話:「俞敏洪賣的是夢想,老查賣的是真相」。別誤會,不是打廣告,你可以仔細辨別一下,那些說動你來留學的理由,哪個不是包在「真相」裡面的「夢想」?

  • 抱歉,沒有哪個真相是飄在天上的。

  • 我也是從當地的星洲日報上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3月來馬留學的大陸學生達到1萬2千人,對比5、6年前的2000人,可以用暴漲來形容,當然留學的大氣候在這兒,也不奇怪。

  • 算了算2年的帳,4個學期的消費呈梯度式回落(4萬,3萬6, 3萬4, 3萬1),感覺花的挺多。和學生中介住過一年,兩年中兩次因為租房被坑押金(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每學期都在為達到CGPA3.5而分身乏術,沒有規律式的熬夜和緊張一直壓迫著我的信心,成長一天一天的充實積累。我有3個玩的很好的中國朋友,其中一個是我2年的室友,還有7個同專業的馬華和我關系也不錯,現在想想,一年級那些難熬的設計項目多虧了他們的熱情幫助。關於大學的排名我也不太當回事了,排名只是個心裡安慰,今年我上大學的排名和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相當,遇到幾個認識的人都表示挺高興地,但是,我覺得自己應該和所謂的排名保持距離,排名是大學的榮譽,能力是自己的資本,靠著排名來了解一所大學難免膚淺片面。

  • 我接觸的一些人中,有很渣的(不只是人品),花錢大手大腳,雙峰塔的合影年年曬,抽煙泡吧,學習得過且過,朋友圈總要表現自己的優越感,很多時候,風光的背後難免狹隘。當然更多的是沉默,敏感的,這些人和他人總保持著距離,無害但你很難搞清楚他們的想法。有一些留學生人數比較多的學院每逢期末考試作弊被抓的人不少,記得有一位朋友和我吐槽過那些讓他倍感尷尬的同胞。當然,絕對有能力很強的中國留學生,我很佩服他們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自我的要求與約束。「圈子文化」在大部分的留學國家都很普遍,可以理解,中國留學生的圈子總是和當地的圈子隔得很遠,但是不去努力的交流而用各種介面疏遠才是現象發生的原因。我們在中國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在大馬不去努力了解每天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畫地為牢。

  • 當然我也有幸結識了幾個人生級玩家,有的頭腦很靈活,善於結交各種年齡的朋友,敢於接觸嘗試陌生的領域,很大氣,有著良好的信譽。有的很善良,但也都敢於抵抗那些不公正的處境而不是低頭隱忍。

  • 現在問自己:如果當初決定來大馬留學是因為前途渺茫,分數線不夠,怯於高考的競爭,抱有僥幸,外加哪些「中介」的忠言,那麼請問留學後後你一定會拋開所有的這些缺陷嗎?

  • 是與否全在自己,對環境啥的沒什麼關系。所以私立公立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區別。其實,有很多人同我講過相同的話「我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抱負,所以這不是我的問題」。現在所有的費用都是家庭來承擔,不必為基本的溫飽而發愁,但總有一天,你將不再是學生,你會告別你現在的日子,你會為自己的「生存」而苦苦奔波,你會看到比家鄉,比馬來西亞復雜百倍的世界,生活如同洪水般席捲著你那本就脆弱的土壩,哪些年輕的誑語都將消逝,等你驚醒時卻已深陷其中,那將不僅僅是現象中的陣痛,只怕是,到頭來世間一場大夢。

  • 說回我以前的觀點,選擇馬來西亞的大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的人,有的真的是很嚴重。畢業了還算好的,有的2年不到就轉學退學了。大浪淘沙,在哪裡都躲不過競爭,自然規律,可總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 講一個近期實習的感受,建築專業加我一共就2個人,實習目的地定在上海、廣州和杭州,我第一輪投了20家事務所,一周過去,全部石沉大海,又投了67家,終於回了4家,然而只有4家,最後定在上海。我同學投了70家,也只回了4家,最後去了北京。失落常有,然而這次申請對我們的打擊還是很大的,至少讓我們清醒一些,早點知道自己在國內的競爭力很有必要。(反觀,想應聘實習生這個最低薪資的職位都如此的不易,危機感能不大嗎?)去了事務所我才了解到,我的學歷根本不值一提,大都是清一色的海歸,英美澳,德意荷,UCLA,米蘭理工,英皇家藝術學院,卡耐基梅隆,AA,代爾夫特理工,巴斯。剩下國內打拚出來的也是,同濟、武大、華中科技、東北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然而,他們是謙遜,熱情的,實習的目的性很強,項目計劃的完成很有效率。現在想想,文憑這種東西,能被用作敲門磚,是幸運的,不是說你進了多麼好的公司,而是給你第二次看清自己的機遇。

  • 父親常潑我冷水,總說我這個文憑回來什麼也不是,別把自己當回事,不是說放低自己,而是本來就不高。2年前我可能還會不服氣的拿那些馬來畢業考取美澳的人說事,現在我回過頭來思考,在這個海歸泛濫的時代,馬來也好,中國也罷,我們將何去何從?

  • 插句題外話,我一直以來有關注過3個留學生開設的qq群,其中一位從大三從馬大轉學去了世紀,具體原因可想而知,不過群里的留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新加群的小白們都喊她「老師」,一開始很佩服她靠譜的辦事態度,收費還算透明,後來她貌似回到國內了,做起了英語培訓外加(新/澳/馬/英)的申請,畢竟靠近國內的「市場」,感覺這人在朋友圈張揚了些,什麼月入8-10萬之類的。

  • 另外一位是在公立大學土木系,貌似已經畢業了,在工程院工作吧,建了個群,挺有號召力,答疑解惑甚是慷慨,不過偶爾會有中介混進去打廣告(其實中介里也有學生,不過不是本校的,每個群多少都有些爪牙對那些「新人」覬覦著)不過此群群風還是蠻正的,也算是清流啦。

  • 最後一位仁兄貌似搞了N個「某某大學官方群」,每次想加這個群都要被某個管理員私聊一會兒,好不容易加了說了幾句話就被踢了,感覺這位仁兄是很有組織頭腦的中介,注冊了個公司,貼吧,詞條經常造訪(巡視信息健康---擋其財路者,X),說來也有意思,中介團體內部的權力斗爭,貌似是這位仁兄穩坐釣魚台了,私立申請不收費,公立申請8000(貌似現在下降到5000),對那些猶豫的客戶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貌似這個中介內部的成員大都來自私立(想知道是哪幾所私立?網路搜索「馬來西亞留學」,看看右邊的相關院校下面做作的簡介你就明白了PS:他們也真是什麼辭藻都敢放,高中有沒有好好上?)有的家長真的是操之過急反而將主動權拱手相讓,還有現在的申請者太缺乏主動性了,恨不得一勞永逸,有現成的繩子就抓,決心做一個文憑養得者。

  • --------我想說的並不是這3位的經歷,而是一個現象---即有的海歸回來靠幫助你成為「海歸」而盈利。 同樣的屬性在不斷「繼承」,這種現象應該在大家決定去哪所大學前指出來,然後自己思考吧!

  • 但,年輕的人啊,不必悲觀,人生路遠,高考不會是揮之不去的落魄,敢於審視自己的懦弱的過去,倘若你胸膛里還有那團火,那就從現在起重拾自信,相信未來!

  • PS:本人15年回答的網路知道就不要看啦,我那時的想法還是欠缺考量。留學,90%就是一層窗戶紙,可窗里窗外的人很少這樣想過,總喜歡繞一個大圈只為獲得那稀少的有效信息,問題在哪裡?時間不多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距離浪潮退去還有一段時期,誰也不想成為風口上的豬。我留學的發軔是因為高二讀了薛永先生的幾本書,很有啟發,現在想起來倒覺得很盲目,一家之言不足信,只有自己盡全力去接觸多樣的信息來源,才能有走下去的方向。我最深的感觸是:困難其實不可怕,因為沒有退路,逃不掉的,困難生來就是要被解決的。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怕事惰性,自以為是,變相的封閉自己的感官,漠視僥幸。我很清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並無建樹,文末那段話算是結語,送給讀完這篇冗長文章的你,期望你能給馬來留學帶來新的氣象!

  • 不喊口號,現在,立刻,馬上!

  • 最後說明一下,我只是給了從個人角度出發的引子,講了一些事情,真實,但我相信並不全面。

  • ---------------------------------------------------------------------------------

  • 畫個分隔線,19年年初看回自己一年前的觀點,稚氣很多啊!想想還是不做任何修改了。現在按期畢業也算是功德圓滿。6個學期的課程修滿120個學分實感不易,專業學制比國內少了3個學期,很少有喘氣的機會,上海實習半年後就回大馬,第一次離家整1年,7、8月又在當地的建築公司實習,期末期間參加了2個競賽,1月8號畢設結束,馬不停蹄的准備去別國的研究生申請,1月30號遞交完最後一輪,2月1號終於踏上回家的航班。

  • 很多事等待去做,有些事情總要放下,希望終究是走在認識自我的路上吧!

  • 這里解釋一下本校的的建築專業,比較特別,專業課程學習2年後必須經過半年的實習,隨後完成為期1年的課程。其實比較適合有3年diploma的基礎的人,班上有四分之一的diploma學位持有者,年齡普遍大我3~4歲,本科畢業後必須讀完2年的研究生才能有資格參加馬來西亞注冊建築師的考試,目前只有馬大(UM)、理科(USM)、博大(UPM)、瑪拉工大(UITM)以及國民(UKM)有PAM和LAM的Part2認證,去年理工(UTM)因為一些原因沒能通過考核。需要申請建築碩士的可以考慮前面的5所。大部分的大學建築學是3年制沒有專門的實習學期。

『陸』 瑪拉工藝大學的qs世界排名怎麼樣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嗎

瑪拉工藝大學的qs世界排名怎麼樣?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柒』 馬來西亞院校大學排名情況如何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榜上有名嗎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馬來西亞多所大學上榜,馬來西亞大學排名依然是馬來亞大學,排名全球第70。雖然排名較2022年排名有所下降,但馬來亞大學仍是馬來西亞唯一的百強大學,其他公立大學的排名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馬來西亞的博特拉大學也從2022年的143名上升到了今年的123名!

馬來西亞科技大學:馬來西亞科技大學是馬來西亞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2008年9月,馬來西亞科技大學被馬來西亞教育部列為唯一的頂尖大學。APEX(邁向卓越)的目標是推動理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馬來西亞詩雅大學(Sitya University):詩雅大學(Sitya University)成立於1986年,是經馬來西亞教育部、中國教育部批准,全球認可的海外普通高等學府。是馬來西亞教育部批準的三所私立大學之一,並於2003年成為馬來西亞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所開設醫學課程的私立大學。

『捌』 如何在uitm查看自己的錄取信息

在瑪拉工藝大學官網查看自己的錄取信息可以在官網的招生公告裡面查看。
UITM(UNIVERSITITEKNOLOGIMARA)瑪拉工藝大學,正式成立於1956年,最早由馬來西亞農材和工業發展局即馬來西亞工業部發起創辦的一所專門以改善農村社區經濟為目的的學校。2017 年 2 月 14 日,由貿易和工業部長阿卜杜勒-拉赫曼博士正式宣布學校的建立,並邀請倫敦商會,澳大利業特許書記、澳大利亞會計師公會和英國管理機構負責部分課程,1964年第一批50名畢業生獲得學位並由馬來西亞副總理納吉布頒發證書。

『玖』 誰對馬來西亞的大學有了解 有知道KIM或KUIM的嗎

找到一些馬來西亞的大學的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國立大學學院逐步增加之際,私立學院也「競相」爭取升格為大學學院,往積極的角度出發,大眾看到的事實,是私立學院終於擁有頒發本科學位的自主權,學子深造的機會也大量增加,惟另一方面,我們也關注大學學院量與質是否相行並重!

私立學院能夠開辦本身的學位或文憑課程固然是好事,不過所辦的學位是否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同,我們可以從官家言論探出端倪。

教育部高等教育局主任哈山賽益博士說,私立大學學院所提供的課程,一概經過國家學術鑒定局(LAN)審核,再提呈給教育部評估及認證委員會批准。

與外國大學素質評委合作

他說,國家學術鑒定局一向與紐西蘭、澳洲、英國的外國大學素質評估委員會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年來雙方已建立一定的信心基礎。

他指出,國內專業學術團體,例如大馬專業會計師協會、大馬工程師協會等亦扮演著監督的角色。由於這些團體都是備受學術界肯定的組織,所以凡是受到本地專業學術團體認可的課程,也必定會獲得外國大學承認。

至於國立大學學院,由於屬官方機構,學術水平保有一定的口碑,所以受外國大學承認的問題並不存在。

哈山賽益博士說,況且國立大學學院擁有屬於本身的學術品質保證機構,所有課程都經過教育部高等教育局、大學評議院及校外監考單位監督,素質毋庸質疑。

「此外,公共服務局亦會對課程的實用性進行評估,過後再提呈給教育部評估及認證委員會檢查。」

他強調,國立與私立大學學院成立的目的是有差別的。前者成立的宗旨是配合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注重栽培科技專才,所以課程以工程為主。

至於把學院升級為大學學院,則象徵一個過渡安排,目的是為將來晉級大學作準備, 從中觀察有關學院是否有足夠的條件晉升大學。

「這也是為什麼私立大學學院提供廣泛的課程選項,國立大學學院則注重特定科系的緣故。」

他說,由於國立大學學院課程以工程、科學及工藝為主,因此分外注重實踐與管理能力的訓練。正因為如此,教學只能以小班制進行,同時需要足夠的設備。

有鑒於此,國立大學學院的學生頂限是1萬名。至於剛成立的大學學院,所錄取的學生不會超過300人,過後才逐年增加。

學生表現獲取公眾信心

提到如何建立公眾對大學學院的信心,他說,每所大學初成立5年內,總會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去改善,公眾人士對大學的信心源自於學生畢業後的表現,所以學生優越的工作表現將是最好的證明。

哈山賽益博士重申,大學學院與大學兩者間並無差別,如果經濟市場需要某種專科人才,大學學院亦會順應時勢需求,一旦科系及學生人數符合標准,國立大學學院自然會晉升為大學。

另一方面,資深教育工作者蔡維衍博士說,政府審核大學學院申請書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學院必須呈上如何獲取工商界、外國大學認可的計劃書, 作為通過的條件之一。

他指出,嚴格審核大學學院申請程序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確保這些高等教育機構符合學術水平。無論如何,本地文憑要在外國大學或是工商界建立學術威信,還是取決於學院及學生的表現。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獨中統考文憑,統考之所以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主要是因為統考生在外國有卓越的成績表現,久而久之外界自然對它建立起信心。」

大學學院增高教機會

教育是建國之本,馬來西亞為了在2020年達到先進國的宏願,政府從90年代開始增建多所高等教育學府,以增加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步入2000年,政府更陸續增設6所大學學院。

目前我國共有11所國立大學及6所國立大學學院,除了瑪拉工藝大學(UiTM)及馬來西亞回教大學學院(KUIM)只限土著申請,其餘的都是公開給各種族申請。

對我國學生來說,大學學院的誕生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因為高等學府數量增加,意味著學生就讀大學的機會大大提高。

下列6所國立大學學院網址供參考:

●馬六甲國家技術大學學院(KUTKM)(www.kutkm.e.my)

●柔佛敦胡先翁工藝大學學院(KUiTTHO)(www.kuittho.e.my)

●丁加奴科學及工藝大學學院(KUSTEM)(www.kustem.e.my)

●關丹馬來西亞工程及工藝大學學院(KUKTEM)(www.kuktem.e.my)

●玻璃市馬來西亞北方工程大學學院(KUKUM)(www.kukum.e.my)

●馬來西亞回教大學學院(KUIM)(www.kuim.e.my)

高等教育會生金蛋 大馬力創品牌學位

古時候,辦教育的目的純粹是傳授知識,隨著時代轉變,大學除了是擷取知識的殿堂,其實也是「一隻會生金蛋的鵝」!

我們從主要的教育「輸出國」如澳洲、英國、美國、紐西蘭等, 每年定期在我國舉辦教育展招生,就能看出教育是一個具高度經濟效益的工業。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的歷史不長,迄今還未有可以與外國名牌大學如牛津、劍橋、普林斯頓或耶魯等大學相比擬的大學,然而秉持促進大專教育普及化的宗旨,政府開放門戶,致力鼓勵私立學院與外國大學建立合作關系。

這些年來,雙方不僅在本地聯辦外國課程,讓馬來西亞成為外國課程的轉運站,另外,私立學院也積極到海外招生,吸引外國學生到本地進修雙聯、學分轉移、3+0課程等。

基於我國生活水平較西方國家低廉,這項開放政策也為我國私立教育闖出一個春天,然而,長期依靠外國大學供給畢竟是「拾人牙慧」,要成為區域教育中心的路程還很長。

為了求取突破,政府近年逐步把學院提升成為大學學院,讓它們創造屬於自己品牌的學位課程。為了確保學院達到國際學術水平,政府採取了非常嚴謹的審查措施。

教育部高等私立教育事務局副總監拿督哈山哈欣披露,政府在批准學院升格為大學學院,可說是經過了重重程序,嚴格審查才批准。(參考申請程序)

「如此國民才會對我國的教育有信心,有效的發展高等教育。」

在現階段,國民似乎仍對大學學院的信心不足,他說,其實一些學生對本地大學也持有類似的觀念,認為只有馬來亞大學(UM)才是名牌大學,對其它大學「嗤之以鼻」,其實這是錯誤的,大家應該用開放的觀念去接受大學學院。

他解釋,大學與大學學院的差別只是在於地位上的不同,這個程序其實就像幼稚園-小學-中學-學院-大學。

「簡單來說,大學學院可被歸類為小型大學,課程素質與大學相比幾乎相同,都是經由國家學術鑒定局(LAN)鑒定。」

他指出,要成立大學學院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雄厚的資金,有能力建設屬於自己的院校,同時有豐富的辦學經驗。

他說,私立高等教育局會優先考慮那些在策略性地點辦學的學院,以確保大學學院擁有足夠的學生群。如果學院本身有開辦適合本地及外國學生需求的課程,也比較占優勢。

他表示,該局並不會限定私立大學學院開辦特定課程或專科,大學學院可以開辦任何有市場價值的課程,一切胥視學院的師資及設備而定。

他披露,目前國內已有兩間私立學院升格為大學學院(林國榮創意工藝大學學院及大馬工藝管理大學學院,KUTPM),至於其它提出申請的學院,有者仍處於初期的評審階段,有者則已進入最後審核。

課題背景

追溯歷史,大學學院(U?鄄niversity College)是在1971年大學及大學學院法令第20項條文下成立,真正落實則是在2000年度財政預算案撥給教育界186億零吉之後。

當時教育部宣布率先在馬六甲、關丹、�都巴轄、瓜拉丁加奴建立「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後來陸續在玻璃市及吉隆坡再設另兩所大學學院,目的是配合建立先進國的目標,栽培更多科學與技術專才。

根據教育部長丹斯里慕沙莫哈末的詮釋,大學學院基本上屬於「小規模的大學」。它開辦和頒發本身(專業或特定領域)的學位。

此外,大學學院開辦的學位課程和文憑課程,比例是70% : 30%,學生人數介於1萬名。它與大學不同之處,是大學偏重學術理論,大學學院則注重實用價值(60% 實踐 : 40% 理論 )。

私立學院申請大學學院

程序

向教育部高等私立教育事務局提呈計劃書

該局滿意計劃書

向該局匯報

獲得該局認同

向教育部提呈計劃書

教育部官員前往學院巡視

再次向教育部匯報

教育部滿意匯報成果

邀請學院提呈大學學院申請書

提呈申請書

教育部開會通過

發出批准信。

『拾』 馬來西亞的瑪拉工藝大學的音樂專業怎麼樣

馬拉理工大學音樂專業隸屬於馬拉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隸屬於藝術設計學院。它是馬來西亞第一所提供音樂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自1984年成立以來,一直在不斷發展。目前,馬拉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開設音樂博士、音樂碩士、音樂教育碩士三個學位課程。開設的課程是經過馬來西亞教育部批準的,是中國涉外監管信息網認可的正規大學。


馬拉技術大學簡介

作為馬來西亞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UiTM提供廣泛的教學基礎設施,有一個主校區和13個自治校區。UiTM提供500門優質課程,從大學預科到研究生博士課程。UiTM擁有大約150,000名本地和國際學生,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高等教育目的地之一。

馬拉理工大學擁有全馬來西亞所有大學中最優美的環境,幾乎涵蓋了馬來西亞所有的自然風光。此外,馬拉理工大學的教授們是你的良師益友,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最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你完成學業。學校包括100多個輔助學習實驗室,如化學實驗室、重力實驗室、廣播室等。同時還有電腦室、圖書館和咖啡吧、健身中心、醫療中心等。,讓你的生活變得方便又刺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