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來西亞教徒接觸要注意什麼
A. 和馬來西亞人接觸時,不可以,不要觸摸對方的哪2個部位
習俗與禁忌
馬來人的習俗與我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
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注意舉止,尊重長者。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馬來西亞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故遊客勿以左手觸摸物體,而且不可對女士先伸手要求握手,更不可觸摸他人頭部。
注意事項
一、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
二、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
三、進屋後,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摸一下,然後把手放到額前,以表示誠心。和當地人握手、拿食物時要用右手,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
四、當發現屋裡還有其他客人,而自己又必須從他們面前經過時,必須略低下頭,並說:「對不起,請借光」,爾後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五、坐在椅子上不能翹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應如此,女子則應並攏雙腳,表現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盤腿,女子則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六、主人擺出飲料、點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辭,主人反而會不高興。
七、客人要走時,應向主人告辭,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門外。
八、在黃昏時登門拜訪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時穆斯林都要做禱告,晚上拜訪通常應在八點半以後。
九、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也不要用食指指人。
十、進入寺廟必須拖鞋,不要將手臂、腿等露在外面,要穿長褲、長裙等比較整齊的服裝,女性的服飾不可過於暴露。
B. 請問馬來西亞印度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馬來人是熱情、謙恭、大方,講究禮節的民族。在馬來人家中作客應注意舉止,尊重長者。如果雙方都是穆斯林,賓主要用伊斯蘭教特定的問候語打招呼。進門時,除非得到主人的許可,客人必須把鞋脫在門口或樓梯口,方可進屋。進屋後,賓主雙方要互相問候和握手,握手時雙手僅僅觸摸一下,然後把手放到額前,以表示誠心。
馬來人的習俗與我國相異處甚多,所以必須加以留意,以免無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禮,或引起誤會與無謂的紛爭。主要有:
馬來人視左手為不潔,因此見面握手時,一定要用右手,平時接、遞東西時,也必須用右手而不能隨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禮。在不得不用左手時,一定要說聲:「對不起」。
馬來人認為以食指指人,是對人的一種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對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頭被認為是神聖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否則會引起不快。
和伊斯蘭教徒共餐時,不要勸酒,要避免點豬肉做的菜餚。
馬來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會被視為不禮貌。
馬來西亞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隨便閑談他人的家務事。對長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稱「先生」、「夫人」或「女士」。
C. 馬來西亞交往忌用左手,不可以食指指人,這有什麼緣由
因為馬來西亞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用食指指人更是對別人的侮辱。在國外旅遊的時候,要注意很多當地的禁忌。如果不小心做錯了,沒有及時道歉很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馬來西亞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國家,離我國南部的城市很近,雖然不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地區,但是也經常與我國進行交流,很多人很喜歡到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旅遊,感受當地特色的文化和習俗。為了要更好地體驗,旅遊之前需要了解好當地的禁忌。
總的來說,馬來西亞的交往禁忌是文化上的習俗和禮儀,應該尊重這些禁忌,避免犯錯。外出旅遊的時候,為了玩得開心,也為了要交更多的朋友,需要尊重當地人的習俗。
D. 馬來西亞注意什麼
馬來西亞總體來講還好沒有太多禁忌。從眾信旅遊報名去馬來的時候,他們發給我一注意事項,供樓主參考。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為國教,國內清真寺眾多。忌:觸摸頭部和背部、用左手與別人接觸、雙腿分開坐或翹二郞腿,這在當地是極不文明的舉止。馬來人不喜歡0、4、13等數字,忌食豬、狗肉。
E. 和馬來西亞人說話應注意些什麼忌諱什麼
忌談豬、狗的話題。
馬來西亞禁忌:
1、勿用食指指人,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被認為是對人的辱罵)。
2、在馬來西亞,頭是被認為最神聖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
3、馬來西亞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會被視為不禮貌。
4、馬來西亞人的禁忌的數字是:0、4、13。
5、忌用黃色,一般不單獨使用黑色。
6、馬來西亞人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不能用左手為別人傳遞東西,在不得不用左手時,一定要說聲「對不起」。
(5)與馬來西亞教徒接觸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餐飲禮儀:
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飲食習俗禁酒,喜歡飲用椰子水、紅茶、咖啡等,但要避免點豬肉做的菜餚。馬來西亞人一般十分好客,所以他們認為:客人在主人家裡若不吃不喝,等於不尊敬主人。
馬來西亞人喜歡用手抓食食物,只有在正規的宴請中,馬來西亞人才以刀叉進餐。平常用餐時用右手,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禁用其取食物或飲料。
F. 馬來西亞人的生活習慣喜歡或忌諱什麼
一、生活習慣
馬來西亞穆斯林較虔誠,每天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通常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諱
馬來人忌食豬肉;馬來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左手被馬來人認為是骯臟的,因此在接、遞物品時應用右手。
馬來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翹二郎腿,不得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馬來人禁酒,也忌諱在物品上印有動物或人像的圖案。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
(6)與馬來西亞教徒接觸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人的服飾習慣:
馬來男女服飾五彩繽紛。馬來人有其傳統的服飾,稱禮服。正式場合和隆重節日均著禮服。較流行的服飾是「巴迪」(蠟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
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
G.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獨特的國家,馬來西亞有哪些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文化,他們聚集在馬來西亞那片富庶神奇的土地上,構成了多元化獨特的國家風土人情。我們在馬來打工或者旅遊的時候要客隨主便,尊重別人的文化,這既展現了中國人的素質,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難堪,下面給大家列舉了一些關於馬來西亞的特別的風俗與禁忌。
01見面禮
馬來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宴在女方家舉辦,不斷一周,包含男性帶彩禮到女方家迎親、較長為新手誦經祝願、舉辦新手淋浴典禮和合婚典禮等,關鍵典禮均在晚上進行。七日後,新郎官即可偕新婚人妻和陪嫁回自己家。
接親時,男性走一半路,女性走一半路;男性要穿著打扮得像官員顯要,打著雨傘開開心心去迎接新娘子;女性則凸顯悲傷的模樣,由於要遠離親朋好友,因此心情郁悶。
06社交禁忌
問好時看待女性不能先伸出手規定揮手,不能隨便用無名指指著別人,這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頭被他們稱之為神聖的位置,覺得捂頭應該是人的一種侵害和污辱,在親密少年兒童時,不可觸碰它的頭頂部,否則會造成不悅。
同時除開教師和宗教人士以外,任何人不能隨便觸碰馬來人的背部,假如背部被別人觸碰過,那將代表著厄運來臨。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你還知道馬來西亞的其他習俗和禁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H. 世界上各個國家客人見面的禮儀有哪些
世界上各個國家客人見面的禮儀有握手禮儀、拱手禮儀、鞠躬禮儀、擁抱禮儀、吻手禮儀等。
I. 跪求 ,接待東南亞各國遊客的方法和禁忌
在信奉佛教的國家裡如緬甸、泰國等東南亞一帶,人們非常敬重僧侶。僧侶乘車、坐船,人們都要起立、讓位。家家戶戶都要奉齋,黎明時准備好飯菜,等待僧侶的光臨。男子一生至少要剃度一次,當過和尚才算成人,連王儲也不例外。僧侶和虔誠的佛教徒一般是素食者。另外他們非常注重頭部,忌諱別人提著物品從頭上掠過。長輩在座,晚輩不能高於他們的頭部。所以經常看到他們把姿勢壓得很低。小孩子頭部也不能隨便撫摸,有些中國人喜歡摸小孩的頭部,這是犯忌諱的。他們認為除了佛和僧長、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頭,算是祝福,別人摸了就不吉利會生病的。泰國人還比較忌諱蹺二郎腿,把腳底沖著他人,睡覺時頭不能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徵著死亡。
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每年有齋月,齋月是按回歷推算的。在齋月里日落之後、日出之前不能吃喝,所以來訪、出訪時都要盡量避開這個時期。虔誠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聖城麥加方向祈禱5次,就是說有晨禮、有響禮、有脯禮(每天3點到5點)、有昏禮、宵禮。他們(穆斯林)都自帶小地毯,到了鍾點就朝麥加方向做禮拜。碰到這種情況應給予理解,不要新鮮好奇,看熱鬧、或笑話人家,要注意避開他們朝拜的方向。伊斯蘭國家規定星期五為休息日,一般要到清真寺做禮拜,如果正好碰到星期五要注意人家的這個習俗。注意安排時間讓人做禮拜。進入清真寺前要脫鞋,在參觀清真寺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穿破損的襪子。
穆斯林一般都認為左手是臟的,忌諱用左手給人傳遞物品,特別是食物。在穆斯林家裡做客,主人有時用右手抓一些肉、米飯分給大家,這時不要拒絕、不能表現出為難的樣子,不願意接受。接受主人遞茶的時候,我們一般都認為用雙手接比較文明,但在穆斯林國家你要注意不要雙手接,要用右手接。給穆斯林遞東西時,千萬注意不要上左手。有些伊斯蘭國家,如伊朗、沙特,婦女外出時必須要穿恰兜,這是一種能將頭部及全身罩住的黑色長袍。現在象一些年輕的姑娘不太喜歡穿這種東西,因為它不方便,她們就穿mantong,這是一種類似風雨衣的寬松袍子。對於外國婦女雖然不強制一定要穿恰兜或mantong,但一定要戴黑色頭巾,這個頭巾一般都為黑色、白色、咖啡色,把整個頭發要包起來。如果穿連衣裙,必須要長袖的,不能穿緊身的,不能露出線條,而且要穿素色的。穿裙子的話,要穿深色的長筒襪,如果是淺色的,不能是透明的。另外女士不能與男士握手,如果說一時忘了把手伸出來了,那麼就勢把手變成致意的一種姿勢。
1.佛教禮俗
亞州信仰佛教的國家是日本、泰國、不丹。有部分國家只是大多數人信仰佛教,如韓國、越南、寮國、新加坡、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
1)禁忌
不飲酒;不著綵衣和不用化妝晶;不視聽歌舞;不睡高床;過午不食;不蓄財寶;不沾葷腥。
2)禮儀
教徒之間或與他人見面時行的一種禮,叫合十或稱合掌。合十時雙手手心相對並攏,手指朝上,置於胸前, 口中念道「阿彌陀佛」,以示敬意。如果在合十的同時又蹲下,則為行大禮。
2.伊斯蘭教禮俗
亞洲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有28個,其人口有8.35億人,占亞洲總人26%。穆斯林的宗教禁忌和生活習慣如下:
一、禁食豬肉, 忌使用與豬相關的皮沙發,毛刷子和皮鞋等。
二、嚴禁飲酒。
三、禁食凶禽猛獸,形狀怪異之動物。
四、能食用的動物包括: 反芻的、吃草的畜類、吃穀子的禽類,如牛、羊、駱駝、鹿、兔、雞、鴨、鵝、鴿子以及魚蝦等。
五、禁止男子穿戴絲織品和金飾物。
六、禁止女性穿著暴露的服裝。
七、社交場合的相關禮節。
對方的女賓若不出場; 中方的女賓也不必出場;對於女賓,最好不主動與之握手為宜:親面僅限於較為親密的男賓之間; 宴席上,不要放酒,可放礦泉水和水果汁;菜餚中的牛、羊肉應是經過宰殺的清真食品,送禮不要有偶像崇拜之嫌的物品。
八、禁止賭博、拜偶像、抽簽。
九、在清真寺中不能抽煙。男性要穿戴整齊,不能穿短褲。
東南亞及佛教國家的商務禮俗
佛教及其主要禮俗: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它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流行於中國、日本、印度、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近年來,東歐和美洲的一些國家也開始有人信仰佛教。總部設立在泰國曼谷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是世界性的佛教組織。佛教分為大乘、小乘、密宗等教派,還有三者合一的喇嘛教。出家的男女信徒分別生活於寺、庵中,稱之為「僧」或「尼」;不出家的佛教徒稱之為居士。佛教的戒律甚多,最基本的有不殺生、不盜竊、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稱之為「五戒」。有的佛教徒終年食素,不食葷腥,有些吃「花齋」,在齋戒的時間里,不吃魚肉和蔥、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佛教最重要的節日為佛誕節,也稱之為浴佛節或潑水節,流行於東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在一些佛教影響區域,如泰國、緬甸、越南、錫金等國,人們非常重視人的頭部而輕視腳部,忌用手觸人的頭部,即使對小孩子的頭也不例外;忌將腳朝上,更不能將腳板對著人。
東南亞國家的商務禮俗:
新加坡,新加坡商人謙恭、誠實、文明和禮貌,他們在談判桌上一般會表現三大特點:一是謹慎,不作沒有把握的生意;二是守信用,只要簽訂合同,便會認真履約;三是看重「面子」,特別是對老一代人,「面子」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新加坡人禁忌說「恭喜發財」;認為「發財」是指「發不義之財」,因而是對別人的侮辱與漫罵。在新加坡,留長發的男子不受歡迎。新加坡注重環保,文明衛生,在新加坡隨地吐一口痰,要罰款200 新元,隨地扔一個煙頭罰款1000新元(相當於一般人的月收入)。
泰國,泰國商人喜歡誠實而富有人情味。在泰國,佛祖和國王是至高無上的;人的頭是神聖的;腳除了用於走路之外,最好不要輕舉亂動,否則很可能會冒犯朋友而自己還不知道。泰國人見面時,通行的是行合掌禮,雙掌相合上舉,抬起在額與胸部之間,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高,但地位高者、老者還禮時手腕不得高過前胸。泰國人喜歡大象與孔雀,白象被視為國寶,荷花是他們最喜歡的花卉。他們喜歡紅、黃色,尤其喜歡藍色,視為「安寧」的象徵。他們忌用紅筆簽名和狗的圖案。
印度尼西亞,印尼有90%的人是穆斯林,前往印尼洽談商務的最佳時間是每年九月到次年六月,因為多數印尼商人在七八月外出避暑度假。印尼商人很強調行業互助精神,待人很有禮貌,不講別人的壞話,但卻較難成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與之合作就比較容易,而且可靠。喜歡有人到家裡訪問,是印尼商人的一個重要特點,家訪是和印尼商人談商務能得以順利進行的一種有效手段。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很多民族有本民族的特殊禮儀與禁忌。若到印尼訪問旅遊,最好先了解一下這些禮儀
越南,在越南,如遇到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不要以「先生」、「小姐」、「師傅」相稱,更不能稱「大哥」、「大姐」而應禮貌地尊稱對方為「二哥」、「二姐」。越南人很好客,在南方一些山區作客,可以同他們一起喝「同壇酒」,且第一圈必喝;如不勝酒力,就雙手抱拳向右一舉,即可不喝了。但路口懸有綠色樹枝的村寨和門口懸有綠色樹枝的人家,外人不得進入;傣族人忌諱與他們的姓氏重音的事物的名稱。
緬甸,素有「佛塔之國」之稱。無論什麼人進入佛塔或寺廟,甚至進入某些人家,都必須脫鞋後光腳進入;認為牛是忠誠的朋友,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認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隨時都要遵守「男右女左」的原則;星期天忌諱送東西給人,星期二忌諱做事;睡覺時,頭必須朝著代表光明的東方。
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為其國教,與馬來西亞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三月至七月,因為多數商人均於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休假,也要注意避開齋月和重大傳統節日。馬來西亞人喜愛綠色,忌諱黃色;忌諱的數字為0、4 13;忌諱的動物有豬、狗,卻極愛貓。
菲律賓。多數人信奉天主教,文化帶有很明顯的西班牙色彩。但菲律賓南部的居民,卻多數信仰伊斯蘭教,遵循伊斯蘭教規。
J. 五一去馬來西亞旅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一、社交習俗
馬來西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
話來概括:
馬來西亞「伊斯蘭」,定為國教重尊嚴;生活習俗忌諱多,昵愛綠色很普遍;傳統禮節和禮儀,「真主保佑」為祝願;待人熱情心忠厚,講求信義守時間;性格善良又純朴,民風和睦萬代傳。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馬來西亞人路遇相識的人,都要相互問候。一般是其中一人以阿拉伯語「真主保佑、一路平安!」向對方致意,另一方也要以「願你一樣好!」來回敬對方,兩人以手接觸後,舉到胸前一下,表示施禮。他們特別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潔。無論誰到他們的家中訪問,進內廳前必須先將鞋脫掉,放在樓梯口或門口,然後方可進屋。他們對來訪賓客十分熱情。一般他們都要用當地馳名的馬來糕餅或點心、茶、咖啡、冰水及栳葉(一種當地的葯用植物葉)來招待,以示對客人的尊敬。他們時間觀念較強,講求信義,對事先的約會,他們是一定會按時赴約的。他們重視飯前洗手。一般他們都願意用水沖洗,不願用濕毛巾乾擦。另外,他們還喜歡在外貿桌上備有「水盂」,以供他們用餐過程中隨時浸涮手指。
馬來西亞人普遍喜愛綠色,並視綠色為吉祥之色。馬來西亞伊班族人崇拜犀鳥,並把其奉為神靈。他們相信有犀鳥的保佑,就會吉祥如意,就會有好收成。「扶桑花」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人們把其喻為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將其喻為的火種灑滿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義者相繼後退。
二、禮節禮儀
馬來西亞在社交合同客人見面時,一般是施握手禮。他們年輕人見到老年人時,一般要相互緊握雙手,然後再雙手朝胸前作抱狀,身體朝前彎下(如鞠躬)。他們同一般熟悉的人相見,男子之間,一般要互相接角一下右手,然後各自用右手捫胸示禮。馬來西亞婦女見到男子,施禮前要先用手巾蓋住手掌,再同男人的手掌相接觸,然後把手伸至胸前作抱狀,同時身體稍向前彎下鞠躬。這是馬來西亞女人對男人的一種傳統禮節方式。此外,他們還有一種奇特的施禮方式:雙方見面時,要先互相朝前稍微靠攏,然後再相互伸出手掌交叉角摩,再用手從臉部由上而下輕輕一抹,再向胸前一點,與此同時彼此互相說:「願真主保佑你!」。
一般禮儀
這個國家最大的族群是馬來人,在進入馬來人的住家或清真寺時必須脫鞋並取下太陽眼鏡。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對亂扔紙屑雜物要處以重罰,所以得小心別亂丟煙蒂。
稱謂與問候
男人與男人見面時通常握手,而在男人與馬來西亞婦女之間則稍稍彎腰或點頭招呼更為適宜,特別是對老一代的馬來西亞婦女。到馬來西亞去時也要准備好商業名片。
約會與准時
事先約是恰當的。准時赴約是應該做到但並不強調必須做到的。
款待與饋贈
馬來西來人對外賓一般都很友好熱誠。商務活動中,請客吃飯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在飯店裡以午宴或晚宴招待。
在穆斯林式的宴席上,千萬不要用左手去觸碰食物。按照主人的方式行事是萬無一失的。穆斯林人吃豬肉,也不喝帶酒精的飲料。印度教徒和某些佛教徒不吃牛肉。按傳統習慣,馬來人和印度人用手取食,華裔則用筷子和湯匙。
送禮的習俗也隨著華裔、馬來人和印度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有所不同。但不論受禮者屬於哪個族群,用左手遞送禮物或馬上打開禮物來看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如果主人贈送禮物給你,寫一封感謝信是理所應當的。
交談
馬來西亞人大多喜歡談論一般事務、家庭生活、體育運動和食品之類的話題。
三、信仰忌諱
馬來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少部分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印度教。馬來西亞人恪守宗教的教規,會賓宴客從不備用酒水,而是以茶或其他飲料來代酒干懷。他們的頭部、背部是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若有他人觸摸他們的頭部或拍打後背等,是不會得到好言相待,甚至會鬧出亂子的。他們忌諱雙腿分開坐和翹著「二郎腿」,認為這是極不文明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卑賤和不潔凈的,使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是令人不能接受的。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認為,賓客若在主要家不吃不喝,是對主人的不尊敬,並會引起主人的反感的,有的甚至會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馬來西亞人忌諱烏龜。認為這是一種不吉祥的動物,給人以「色情」、「春葯」和「污辱」的印象。他們認為狗是一種骯臟的動物,會給人帶來厄運的瘟疫,並令人生厭。馬來人不但禁吃豬肉和狗肉;也不吃自死的動物肉和血;他們還忌諱使用豬製品。
四、飲食習慣
馬來西亞人食物一般以米飯、糕點、椰漿、咖喱為主;喜歡帶有辣味的菜餚。馬來西亞風味「沙爹」(即:烤雞肉或羊肉串),是宴席必備的佳餚。他們吃中餐的興趣似乎還要比吃西餐更濃些。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會時,才偶爾用匙和叉。定居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吃飯一般都習慣使用筷子和勺子做餐具;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吃飯一般慣用手抓飯或用勺子取食。
難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飯菜量少質精,注重飲食及餐具的潔凈衛生。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香辣味道。
③主食 以主飯為主,也愛吃花捲、豆沙包、炒麵、什錦飯、鍋烙、餛鈍等食品。
④副食 喜歡吃牛肉、羊肉、雞、鴨、魚等,也愛吃蔬菜中的黃瓜、西紅柿、菜花、土豆、青椒、菠菜、豆角等;調味愛用咖喱粉、胡椒粉等。
⑤製法 對煎、炒、炸、燒、燴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咕嚕肉、香酥雞、辣子雞丁、干燒鱖魚、番茄裡脊、炒肉青椒、鮮蘑菜花、糟熘魚片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他們禁酒,喜歡紅茶、咖啡以及一些軟飲料,尤為愛喝椰子水。
⑨果品 最愛吃檳榔果,也喜歡菠蘿、洋桃、芒果、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乾果愛吃核桃仁、花生米等。
本文由V信公眾號【明良海外】提供,望 採納,謝謝。
常用電話號碼:
地方 電話號碼 馬來西亞旅遊促進局 2935188
機場入港廳 7465707 吉隆坡旅遊問詢處 2936664
吉隆坡旅遊協會 2381832 吉隆坡旅遊警察局 03――2415522
長途 101 問詢 102 查號 103 緊急救援 999
機場馬航問詢、預訂 7465707 吉隆坡火車站 26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