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犀鳥在哪裡

馬來西亞犀鳥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2-20 11:00:35

❶ 馬來西亞的國鳥

犀鳥

簡介
學名:Bucerotidae(犀鳥科)
英文名:hornibills
分類:佛法僧目犀鳥科,為本科動物的統稱。

特徵
犀鳥,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大型鳥類,體長在70-120厘米左右,嘴就長達35厘米,佔了身長的1/3到一半,寬扁的腳趾非常適合在樹上的攀爬活動,一雙大眼睛上長有粗長的眼睫毛,這是其它鳥類中所少有的。最古怪的是在它的頭上。長有一個銅盔狀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樣,故而得名犀鳥。別看它的大嘴和盔突顯得很笨重,其實非常靈巧。採食漿果、捕食老鼠昆蟲、修建巢穴等等工作大嘴都能靈巧地完成。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它的嘴和盔突是中空的,裡面如同蜂可咐,充滿了空隙,這樣能夠減輕重量,雖然輕巧們卻非常堅固。

分布

犀鳥是典型的熱帶森林鳥類,全世界共有45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南部。我國的犀鳥大多生活在雲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廣西南部,共有4個種分別是:雙角犀鳥、冠斑犀鳥、白喉犀鳥、棕頸犀鳥,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習性
犀鳥喜歡棲息在密林深處的參天大樹上,啄食樹上的果實,有時也捕食昆蟲。爬行類、兩棲類等小型的動物。犀鳥吃東西時,往往先用嘴將食物向上拋起,然後在用嘴准確的接件,吞下食物。在西雙版納的密林中,身型龐大的犀鳥,飛行速度較慢,飛翔時翅膀發出極大的聲響,就像天上過飛機一樣,而且停落在樹頂時,不時地發出響亮而粗歷的鳴叫聲,連續不斷,能傳出很遠,如同馬嘶一般。
犀鳥是一種珍貴而漂亮的鳥類,一般壽命在30-40歲左右,最高壽的可達50歲。
每年春季以後,成對的犀鳥,便選擇高大的樹幹上的洞穴作巢,一般都是利用白蟻蛀蝕或樹木天長日久朽蝕後形成的大洞。它們在洞底墊上銜回來的腐朽木質,上面鋪些柔軟的羽毛,等到產房「裝修」完後,雌鳥便開始產卵。一般每隻犀鳥一次產卵1一4枚,卵純白色。產完卵後的雌鳥就開始和產房外的雄鳥合作,把產房的門堵上。雄鳥從外銜回泥土,雌鳥就從胃裡吐出大量的黏液,摻進泥土中,連同樹枝、草葉等,混成非常粘稠的材料,用它把樹洞封起來,僅留下一個能使雌鳥伸出嘴尖的小洞。這樣雌鳥在孵化期間就不用怕蛇、猴子等天敵來傷害,安心地孵化自己的小寶貝了。雌犀鳥的飲食完全由雄犀鳥來照顧,這時的雄鳥,正四處奔忙尋找食物,為妻子提供食物。每當雌犀鳥把嘴伸到洞口的時候,雄犀鳥就會把自己嘴中的食物送到雌犀鳥嘴中。經過28-40天,小犀鳥破殼而出。雌犀鳥再用嘴把洞口啄開,為自己解除「禁閉」,和雄犀鳥一起哺育雛鳥。經過6-8周的時間,小犀鳥慢慢長大,就可以離開巢穴自己覓食了。

❷ 中國境內有多少種犀鳥

中國境內有5種犀鳥。

中國迄今記錄有5 種犀鳥:雙角犀鳥、白喉犀鳥、棕頸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它們分布范圍狹窄,種群數量稀少,是十分珍貴美麗的鳥兒。

1、雙角犀鳥

分布於印度阿薩姆、孟加拉、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等地。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盈江、瑞麗等地。花冠皺盔犀鳥非繁殖季節常結群活動,群體從十幾只到幾十隻或上百隻不等。

❸ sarawak,malaysia是什麼意思

英文名稱Sarawak
馬來語Sarawak
砂拉越被稱為"犀鳥之鄉",位於婆羅洲的北部。南部和加里曼丹交界,北接汶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屬,其總面積有124450平方公里。它一共分為 9 個區域,首府是古晉市。其錯綜纏結的河流及盛產的胡椒皆在召喚著旅客,前往欣賞這豐富的熱帶雨林以及擁有多元生活方式的土著人民。
砂拉越的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總人口有一百七十萬,由 23 個族群組成。砂拉越向來是以大自然生態及豐富文化而聞名世界。犀鳥,砂拉越受保護的一種鳥類,是砂拉越州的象徵。
malaysia:馬來西亞

❹ 請問盔犀鳥是不是屬於世界瀕危鳥類動物,用盔犀鳥做的製品算不算違法,這種鳥是在馬來西亞

是瀕臨滅絕動物。印尼國鳥。老的飾品不違法,新的不是行家也沒幾個認識的。

❺ 流浪半個月的雙角犀鳥獲救了,它的現狀如何

這只雙角犀鳥目前狀態良好。

這只雙角犀鳥已經被南寧動物保護中心帶走收養,目前狀態良好。雙角犀鳥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等級是:易危。雙角犀鳥分布比較廣泛,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菲律賓都有分布,在我國的話主要生活在廣西一帶。雖然雙角犀鳥分布比較廣泛,但是數量很稀少,所以被列為易危動物。雙角犀鳥的數量減少,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3、雙角犀鳥得繁育能力不行:雙角犀鳥每一窩只有2到3顆蛋,還要面對天敵和飢餓,所以活下來得不多,再加上人為得捕捉,就變成易危動物了。繁殖能力強得鳥類雖然被大量捕獲,但是數量還是穩定,比如塔雁,也是每年飛到東南亞過冬,而且東南亞人有獵雁得習慣,不但沒有殺光塔雁,反而因為其強大得繁育能力越來越多。

❻ 馬來西亞的國鳥圖片是什麼

馬來西亞的國鳥——犀鳥

犀鳥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大型鳥類,佛法僧目犀鳥科,為本科動物的統稱。犀鳥以某些種類上嘴基部的骨質盔突而著名。嘴就佔了身長的1/3到一半,寬扁的腳趾非常適合在樹上的攀爬活動,一雙大眼睛上長有粗長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頭上。長有一個銅盔狀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樣,故而得名犀鳥。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南部。犀鳥最大的特點是它那張大嘴,它那張一尺多長的大嘴和嘴上托著的鋼盔狀的突出物——盔突,象犀牛鼻子上的角一樣,所以才有犀鳥之稱。雖然它的嘴巴看起來很笨拙,實際上非常靈巧。剝開堅果,輕而易舉;採摘漿果,輕巧自如;捕捉老鼠和昆蟲又是那樣的得心應手。多數犀鳥的盔突是角質中空的,少數是實心的。犀鳥碩大的身軀長達一米長,眼上生有粗長的睫毛,這是其它鳥類所少有的。

馬來西亞的是犀鳥之家,因而百餘年來被譽為「犀鳥之鄉」。由此可見,之所以馬來西亞的國鳥是犀鳥,因為犀鳥數量在其境內很多,且歷史悠久.。馬來西亞奧委會還選用了馬來西亞的重點受保護動物犀鳥作為申亞吉祥物的原型,雖然個別東南亞國家也有犀鳥,但數量最多的還是在馬來西亞砂嶗越州。這也印證上面的說法.。另外犀鳥是一種形態優美、色采艷麗的鳥兒,它深受沙撈越人的喜愛和崇拜,是當地人的心目中的神鳥,地方非常尊貴。在他們居住的長屋裡放置盡可能多的犀鳥雕刻被視作是一種無上榮光,他們認為這些華麗而鮮艷的雕刻是獻給神最好的貢品,在每年的「鳥節」上,以犀鳥雕刻祭神是一種必須的儀式。

❼ 馬來西亞群島上都有什麼動物請舉例說明,謝謝,急用!

馬來西亞虎

馬來西亞虎幾乎成為馬來西亞的標志,目前只有5000-7500隻存活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在過去的50年裡,巴厘島和爪哇島上老虎的分科已經滅絕

爪哇野牛

主要在夜間活動的爪哇野牛是當地兩種*中的一種

大猩猩

野生大猩猩是馬來西亞三寶之一,曾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可見,但現在只能在婆羅州和蘇門答臘見到,目前數量估計不足3萬只,是10年前數量的一半,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威脅著大猩猩的生存 現在仍然有販賣幼年大猩猩作為寵物的活動,有人曾估算,每一隻幼年大猩猩被賣,有5-6隻猩猩, 通常是母猩猩 便會死亡,增加了該物種滅絕的危險性

長鼻猴

這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可愛的動物,因長著長長的鼻子而得名 它們早晨醒來會在窩中發上半個小的時呆,而後整個家族相約起身去吃東西 它們對環境極為敏感,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叢林中,因難得一見而顯得有些神秘,以紅樹果實為食,是一種群居動物,離群會絕食直至餓死,失去同伴的原棲息地的家族也會因為失去同伴而哀傷 因而,現在幾乎沒有動物園敢再開口說想養長鼻猴,馬來西亞政府也嚴格禁止長鼻猴輸出 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紐約的Bronx動物園成功營造出一個適合長鼻猴生存的廣大棲息地 要看長鼻猴,一定要到婆羅洲的野外,特別是國家公園的保護區里才看得到

亞洲象

自1990年以來,亞洲象的數量已經減少了97 ,現在只有不到3萬頭大象

犀鳥

罕見的犀鳥多見於沿海岸和低地森林地帶,以沙巴最為常見,因而沙巴也被稱為 犀島之鄉 這種鳥可以發出兩種聲音的鳴叫,愛成群飛翔

阿特拉斯飛蛾

喜夜間活動,外形差異很大 最大的展開雙翼,寬度可達到2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飛蛾

螳螂

這是一種奇異的昆蟲,非常美麗,像盛開的花朵停俯在樹枝上 形象的偽裝使它在捕食中獲益匪淺

綠海龜 小海龜

綠海龜體重可達180公斤,每年的7 8月份,母海龜會到馬來西亞的幾個海灘上產卵,每次大約產下80個龜蛋,5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小龜

❽ 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

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

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鳥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有很多鳥是帶有自己的特色的,關於最有特色的你了解多少呢,我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關於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1

1、馬來犀鳥

作為馬來西亞的一種國鳥,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蘇門答臘以及泰國南部等,雄鳥的體型略大於雌鳥,主要飲食以昆蟲、蛇、蜥蜴、果實以及鳥類為主,最長壽命可達35歲。

2、雙角犀鳥

東南亞土生土長的大型鳥類之一,黑色和黃色混合的大角喙是其最突出的特徵,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嘴除了吃東西意外,沒有其他特殊的用途,但在繁育季節,也能發出很響亮的叫聲。

3、彩虹巨嘴鳥

它是世界上五顏六色的鳥類之一,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但綠色被發現分布在大部分地區。有色的大喙幾乎是它們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通常以水果和漿果為食,也喜歡小昆蟲。

4、火烈鳥

在許多大陸的鹽湖和鹼性湖泊中發現的大型粉紅色鳥類,獨特的形狀使之在不同種類之間變得更加獨特。它們彎曲的喙就像過濾器一樣,有助於吃浮游生物和泥漿中的小魚。

5、鯨頭鸛

原產於非洲,巨大的鞋形喙本身是這只鳥的主要吸引力,當然也因此而得名。這只鳥的喙長9.4英寸,鋒利的邊緣幫助它們很容易捕捉獵物。魚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不過也以水蛇為食。

6、粉紅琵鷺

在加勒比海岸、中美洲和墨西哥都有發現,這種鳥用它們特有的喙收集食物,如小型昆蟲和魚類。它們的長腿有助於在水中行走,美麗的粉紅色羽毛也使這種鳥更有吸引力。

7、美洲白鵜鶘

世界上最大的水生鳥類,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它們大小為70英寸,在繁殖季節,它們的喙顏色會變得很深,還能夠幫助它們捕捉魚類和過濾掉不要的東西。

8、剪嘴鷗

獨特的黑長翅膀使它們與原產於北美和南美洲的其他海岸鳥類完全不同,獨特形狀的喙有助於它們尋找食物,當它們在水面上飛行時,喙幫助捕捉小魚。

9、大西洋海雀

一種原產於大西洋的有吸引力的海洋生物,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過去常常在海浪中休息。利用它們的翅膀也可以潛入水下,潛入200米深,一次可以捕捉到數量相當多的魚,防水羽毛使它們在海洋中漂浮時可以保持防禦狀態。

10、長嘴杓鷸

北美最長的岸鳥,也被稱為近岸鳥,26英寸身體和8.6英寸長的喙成為這類鳥類最大的特點,雌鳥的喙比雄鳥長,可用於在乾燥的地方築巢。

世界最有特色的十種鳥2

藍鳳冠鳩

藍鳳冠鳩的體型比較大,可以長到4-5斤左右,全身上下擁有深藍色的羽毛,顯得整體而光滑,最驚艷的還是它們頭上那聳立著的淡藍色的扇狀羽冠,讓它走到哪裡都備受矚目。它是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鳥類,棲息地一般在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帶,各種樹木種子和昆蟲都是它喜歡的食物,平時喜歡幾只一群外出覓食,更像是行走在森林的貴族。

紅頰藍飾雀

這是一種主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鳥類,乾燥的草地、草原、灌木叢都有它的活動蹤影。紅頰藍飾雀身長只有13公分左右,雄鳥臉頰兩邊擁有紅色的斑塊,羽毛非常艷麗,由多種顏色構成,它們性格非常活潑,喜歡成群結隊的活動,較小的身軀加上完美的身形非常受人們歡迎,不過它們不喜歡寒冷和潮濕的環境。

彩虹巨嘴鳥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顏色非常絢麗的鳥類,彩虹巨嘴鳥身上擁有多種多樣的顏色,身體下部門主要為藏藍黑色構成,胸部有非常顯眼的檸檬黃色組成,不過最驚艷的還是它巨大的鳥嘴,它的嘴啄帶有多種色道的斑塊,看起來非常像多彩的彩虹而得名。它們主要分布於墨西哥南部等地,時常出現在稀疏的叢林中,鳥鳴聲顯得非常低沉而嘶啞。

仙八色鶇

仙八色鶇是一種候鳥,也是一種旅鳥,體長約為20公分,雄鳥擁有更加漂亮的外形,頭頂擁有棕色、淡黃色、黑色的紋路,胸部主要由白色羽毛構成,翅膀呈墨綠色和淡藍色,上面還有兩橫比較靚麗的條理紋路。它們經常穿梭在平低山開闊地帶,通常都是單獨活動,以蚯蚓、蜈蚣以及其它小昆蟲為食,它屬於十分珍貴的物種,被保護組織評為易危鳥類。

暗冠藍鴉

暗冠藍鴉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和中美洲的鳥類,它也叫「斯特勒藍鴉」。根據它們的分布區域不同,身體上羽毛顏色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北方的`暗冠藍鴉頭部顏色為黑褐色,南方的則趨向於深藍色,它們的喙非常纖細,雙腿更加修長,下半身羽毛為深藍色,胸部為銀灰色,它們的食物來源非常廣,生性大膽,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而且對空間的記憶能力非常強。

藍綠鵲

藍綠鵲是一種隱秘性非常強的小鳥,它們體長在36-38公分左右,長長的尾巴非常漂亮,它們身上的羽毛大部分都為草綠色,頭部到後頸區域擁有黑色的細毛,一對翅膀則為栗紅色,想在野外見到它非常難,通常都是聞其聲但不見其身,原始森林以及高大的喬木中是它主要的棲息地,單獨或成對外出活動,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地區。

孔雀

孔雀常被人們稱之為「白鳥之王」,體長可達2米左右,擁有非常絢麗的外表,頭頂翠綠,羽毛更加使人陶醉。雄性孔雀擁有長長的尾屏,展開之後非常漂亮,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具虹彩光澤的眼圈,看上去更像是數百隻眼睛盯著你,由於體型較大,所以它的飛翔能力不是很好,不過這都不會影響它成為人們心中漂亮的鳥類。

五彩金剛鸚鵡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鸚鵡之一,全身上下擁有五種顏色的羽毛,外表非常漂亮。五彩金剛鸚鵡面部沒有羽毛,布滿了褶皺,鳥體大部分為亮麗的鮮紅色,它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熱帶地區,一對銳利的爪子非常強健,非常適合抓握,強而有力的啄能夠輕易剝開堅果,它也是一種比較容易訓練的鳥類,對其它動物不是特別友好,壽命可以達到80年左右。

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是我國特產品種,體長可以達到一米左右,它們的尾巴非常長,幾乎佔了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還要多,雄性羽毛非常華麗,身上羽毛由多種顏色組成,頭部呈現出金黃色的羽冠,頸部有橙黃相間的紋理,羽毛稱黑褐色。在野外,紅腹錦雞的特點非常明顯,全身上下每種顏色相襯托,看起來更加美麗迷人,它們性格非常機警,聽覺和視覺非常高,通常單獨活動。

鳳尾綠咬鵑

鳳尾綠咬鵑擁有極為華麗的外表,綠色的羽毛,更加具有觀賞性的羽冠,它是生活在南美洲叢林的小型攀禽,長長的尾部猶如鳳凰一樣的尾羽,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它顏色都不致一樣,羽毛更加具有金屬光澤,全身上下看起來更加光彩奪目。鳳尾綠咬鵑主要生活在熱帶森林之中,主要以植物果實以及小型昆蟲為食,屬於瀕危保護動物。

❾ 雙角犀鳥的介紹

雙角犀鳥(學名:Buceros bicornis)是大型鳥類,體長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較大。後頭和頸白色,其餘上體黑色。尾白色,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翅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級覆羽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在黑色的翅上極為醒目。下體胸部黑色,其餘下體白色。嘴和盔突均較大,基部黑色,嘴端和盔突頂部橙紅色,嘴側橙黃色,下嘴乳白色。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常綠闊葉林,尤其喜歡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溝谷地帶。分布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