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會由什麼組成
1. 馬來西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馬來西亞(馬來語:Malaysia、英語:Malaysia,、民間簡稱大馬)位於東南亞,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退出聯邦,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29,845平方公里。馬來西亞共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之間有南海相隔著: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接壤;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英語: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西馬的人口密集度比東馬高許多,也是首都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全國人口超過3,100萬。
馬來西亞的國教雖然為伊斯蘭教,但國民於馬來西亞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力。國內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錫克教等;種族方面十分多元,馬來西亞除了原住民之外,還由華人(含峇峇娘惹/土生混血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伊班人、卡達山人、其他東馬來西亞民族及其他殖民時期留下的英國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等歐洲後裔共同組成的移民國家。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國會最大黨或聯盟領袖的首相所領導,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的西敏寺制度。外交方面,馬來西亞是聯合國的一分子,也是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大英國協、東南亞國家協會、不結盟運動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等的成員國,同時也是東南亞國家協會以及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創立國之一。馬來西亞也曾擔任東南亞國家協會、伊斯蘭會議組織以及不結盟運動的主席,也曾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等聯合國機構的理事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軍隊也曾經參與阿富汗戰爭協助美軍攻擊基地組織以及塔利班政權,此外軍隊也參與監視各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
2. 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是什麼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君主,即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名義上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
議會是馬來西亞的最高立法機構,但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涉及統治者身份、特權和地位,以及馬來語作為國語地位等方面的立法權受到一定限制。
馬來西亞議會由三部分組成,即最高元首、上議院和下議院。議會在最高元首的召集下舉行會議。通常,會議召開的間隔時間最長不能超過半年。
(2)馬來西亞國會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君主是馬來西亞的權力的形象,武裝力量的總司令,但這些僅是象徵意義。馬來西亞聯邦君主由統治者議會輪流選舉產生,任期為5年。
統治者議會是由馬來西亞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州、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州世襲蘇丹或拉惹,還有馬六甲、檳城、砂拉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雖然是世襲,但是由於是聯邦制,所以輪流做東,非常特殊。這有點像瑞士的聯邦委員會制度,只不過聯邦委員會成員並不是世襲。
3. 馬來西亞的主要政黨有哪些
聯盟國民陣線(簡稱「國陣」)長期執政,馬來人占政治主導地位,政局穩定。
其他黨派:
民主行動黨
國民公正黨
4. 2022馬來西亞大選時間安排
2022年11月19日20:00開始,馬來西亞大選的結果陸續公布。
11月20日凌晨,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發布2022年全國大選票數統計結果。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在本次選舉中贏得總共222個議席中的簡單多數議席(即達到或超過112席)。由此,馬來西亞新一屆政府將如何組建尚有待觀察。
雖然我們不是馬來西亞的公民,但我們享受到了這里的小假期~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馬來西亞的選舉!
馬來西亞大選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是2022年11月19日舉行的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第15屆選舉。此次共有222個國會議會席位(除巴東色海),其中三州(霹靂州、玻璃市州和彭亨州)及布加雅補選亦於同日舉行。上屆第14屆國會於2022年10月10日解散,根據《馬來西亞聯邦憲法》,馬來西亞需要每隔5年舉行一次選舉,除非首相向最高元首提出提早解散國會,抑或是對首相的不信任動議通過。
01:大選選什麼?
本次投票將選出222名國會議員,獲得簡單多數的政黨將組建新政府。
若投票人所在的州屬同步舉行州選,則也會投選州議員。
02:大選投票方式
首先,從2021年12月開始,凡18歲以上的公民,他們的名字會自動納入選民冊。選民冊會每月更新。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馬來西亞的公民在大選之際返回家鄉當地進行投票。高校放假也是讓一些年滿十八歲的學生有時間回到家鄉去進行大選投票。
第一,投票人只能在投票日當天親自投票。
第二,如果投票人是一名公務員和軍警人員,在投票日當天執勤,可能符合資格提早投票。但也必須親自投票。
第三,如果投票人是選委會職員,或者是在投票日當天工作的新聞從業員,或者是不能提早投票的軍警人員伴侶,是可以申請成為郵寄選民的。
最後,如果投票人旅居海外,也可以申請成為郵寄選民。
在投票前,投票人可以考量候選人或其政黨的政策立場。也應該關注候選人的生活方式是否超出其收入能力,因為這是涉貪的指標。在網站中,投票人被允許看到候選人很多官方信息。
03:投票人如何投票?
前往你獲分配的投票中心,一般是距離你住址最近的學校或社區禮堂
帶上你的身份證,切勿穿戴任何帶有政黨標志的衣物或飾品
按照指示排隊領取選票
選委會書記會把你的名字從選民冊劃掉,接著遞上一張選票,同時把你的手指塗上墨水
在劃票處,你可以在所支持的候選人名字旁畫「X」
劃票後,將選票置入投票箱
投票注意事項:投票前要上交手機,選票上不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否則被視為作廢。在手指上塗不褪色墨水是為了標記他們領過選票,以避免他們重復領票和投票。選票也不可以帶回家,會觸犯法律。當然,公民也有不投票,也就是棄權的權力。
知識科普
01、什麼是國會?
國會是聯邦立法機構,負責制定、廢除與修訂國家層級的法律。州議會則在各州層次扮演類似的功能。
02、國會議員職責是什麼?
大馬全國分為222個國會選區,而國會議員最基本的角色是代表他所屬選區的選民,在國會辯論與表決草議中的法令(法案),或者提議國會應該採取的行動(動議)。
國會議員也可以扮演其他角色,例如出任首相、內閣成員(以部長身份輔助首相)、國會遴選委員會成員(由國會議員組成、關注特定課題的小組)。
個別議員可在國會挑起討論議程,或者推動新法的設立(議員私人法案)。
03、政黨與政治聯盟是什麼?
政黨是由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政治人物所組成。政黨往往會在選舉之前結合為聯盟,以相互吸納盟友的支持者,增加勝算。
04、什麼是州務大臣、首席部長、總理?
這些職務等同於州政府的「首相」,或稱州務大臣(menteri besar),或稱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只有砂拉越稱之為總理(premier)。
05、什麼是內閣?
內閣由國家元首委任,以協助他履行職責。
國家元首首先委任首相,隨後在首相的建議下,委任其他內閣成員。
內閣成員必須是國會議員(國會下議院議員)或上議員(國會上議院議員)。
馬來西亞有哪些政黨?
根據馬來西亞1981年選舉條例,任何有意參與馬來西亞選舉的政黨必須向選舉委員會注冊方可參與選舉。選舉委員會目前共有63個在冊政黨。
在馬來西亞署名的活躍政黨聯盟共有6個,被稱為馬來西亞的「六大政黨聯盟」。有些政黨聯盟的成立是因為馬來西亞政治危機發生後而組成。
政黨:國民陣線、希望聯盟、國民聯盟、祖國行動聯盟、沙巴人民聯盟、砂拉越政黨聯盟
5. 馬來西亞的國家政體是什麼,國家元首是誰
議會君主制。
國家元首叫「最高元首」。
「最高元首」為國家元首、伊斯蘭教領袖、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9個世襲蘇丹中依照參加競選的蘇丹的年齡和就任年代擬出的名單中,選出一位資歷最高的蘇丹擔任「最高元首」,任期五年。「最高元首」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
現任「最高元首」是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萊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玻璃市州蘇丹,生於1943年,2001年12月當選為馬來西亞第12任最高元首,2002年4月正式登基
6. 馬來西亞屬於什麼國家
馬 來 西 亞 概 況
國名: 馬來西亞 (Malaysia)
獨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國慶日:8月31日(1957年)
災難意識日:12月26日(2005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設立。選擇這一天作為全國「災難意識日」,是因為馬來西亞過去在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災難的襲擊。1996年這一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遭受強烈熱帶風暴襲擊,有100多人死亡,許多房屋和財產被毀;2004年12月26日,馬來西亞北部檳榔嶼等州部分地區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共有60多人死亡。)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主體部分由14道紅白相間、寬度相等的橫條組成。左上方有一深藍色的長方形,上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14道紅白橫條和14角星象徵馬來西亞的13個州和政府。藍色象徵人民的團結及馬來西亞與英聯邦的關系——英國國旗以藍色為旗底,黃色象徵國家元首,新月象徵馬來西亞的國教伊斯蘭教。
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劃。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劍,它們分別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蘭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間部分繪有紅、黑、白、黃4條色帶,分別代表雪蘭莪州、彭亨州、霹靂州和森美蘭州。盾面左側繪有藍、白波紋的海水和以黃色為地並繪有3根藍色鴕鳥羽毛,這一圖案代表檳榔嶼。盾面右側的馬六甲樹代表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邊代表沙巴州,圖案中繪有強健的褐色雙臂,雙手緊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邊繪有一隻紅、黑、藍3色飛禽,代表沙撈越州。盾面下部中間的圖案為馬來西亞的國花——木槿,當地人稱「班加拉亞」。盾徽兩側各站著一頭紅舌馬來虎,兩虎後肢踩著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著格言「團結就是力量」。在盾徽上還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14。
國歌:《月光》
國花:木槿。馬來西亞人民用這種紅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國家政要:最高元首端古·賽義德·西拉傑丁·賽義德·普特拉·賈馬盧萊爾(sultan tuanku syed sirajuddin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被推選為馬第12任最高元首,任期5年;總理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連任。
自然地理: 面積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為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的合稱,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人口:2500多萬(2005年12月)。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佔66. 1%,華人佔25. 3%,印度人佔7. 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組圖: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約120多萬。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達466米,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來座。新首都:普特拉賈亞(putrajaya) 位於吉隆坡以南35公里處,總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人口約7000。
簡史: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榔嶼、霹靂、玻璃市、雪蘭莪、丁加奴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普特拉賈亞(Putra Jaya,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為國家首腦、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中選舉產生,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同意解散國會等權力,任期五年。統治者會議由柔佛等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等四個州的州元首組成。其職能是在九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布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對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凡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法律,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每次開會時,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在旁協助。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但實權在內閣手裡。
經濟: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依賴初級產品出口。後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錫礦豐富,曾為世界產錫大國,但近年來產量明顯減少,2000年錫產量估計為6100噸。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天然氣儲量2. 27萬億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橡膠、油棕、胡椒、可可和熱帶水果等。稻米自給率為76%。七十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經濟衰退影響,經濟出現困難。政府採取刺激外資和私人資本增長措施後,經濟明顯好轉。1987年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年均國民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主要旅遊點有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等。貨幣:林吉特。
7. 馬來西亞有幾個州又由幾個州1輪流執政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東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特拉再也(簡稱布城,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又分為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馬來西亞屬於議會君主制)。因歷史原因,砂撈越州和沙巴州擁有較大自治權。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國會下議院最大黨或聯盟所組成,領袖稱首相。其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的西敏寺制度。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政府系統密切仿照威斯敏斯特的議會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基於普通法。國家元首是國王,被稱為最高元首。政府首腦是總理。
8. 馬來西亞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Malaysia),是東南亞的一個由十三個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體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1957年(丁酉年)8月31日獨立。馬來西亞共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另一個是東馬來西亞。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與新加坡和印尼廖內群島相對;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1]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國會最大黨或聯盟領袖的總理所領導,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的西敏寺制度。
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也是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大英聯邦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是一個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經濟體系,發展一成個新興的多元化經濟國家。「亞洲四小虎」之一。[1]
現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知識經濟服務業亦在同步擴張。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錫礦產量居世界第一。
9. 關於馬來西亞的知識
馬來西亞啊,沒有四季,都是夏天,30°C 左右,這個不怎麼變。近來幾乎每天都有雨,偶爾傾盆而降,偶爾灑灑小雨。但是天氣還是悶熱啊,要呆到晚上天氣才涼爽些,今晚有點兒冷,我都穿外套了。呵呵~
這里的國語是馬來語,是馬來人的語言,注意,是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後來為了要讓各大民族團結起來,就改稱馬來西亞語。年輕的一輩固然會講,國語畢竟是必修的,管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長輩們,就算沒念過書,也能說上一兩句不那麼正統的,打招呼八卦八卦沒問題,要談深入的話題就不行了。至於英語能力呢,只能說水準不一吧,但是一般會比中國人好些,因為實踐機會比較多。從小就學,而且數理科用英語教,大學也是英語授課,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學的很出色。
馬來西亞有3大民族,馬來人(至少60%),華人(30%左右),印度人(少過10%)。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他們和馬來人一樣是土族,但是待遇實在差很多。就如我所說,馬來人講馬來語,但是馬來語,好像漢語一樣,分成普通話和方言。華人呢,基本上都會講華語,加上一兩種華人方言,有些華人呢是因為祖先是潮州來的,所以他會說潮州話,有些則是因為地方關系,所以會說某種方言,例如住在首都吉隆坡的都會說粵語,住在檳城州的都會說福建話。很少華人只會說馬來語和英語,但是還是有的。印度人就印度話啊。不少旅行,是念書,工作嗎?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我看我那些中國朋友自在的很,沒什麼約束。
環境呢,還好啦。只是我覺得掠奪匪太多了,這個真的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馬來人全是回教徒,所以這里6成以上是穆斯林,每天的5次祈禱都在各個清真寺用大喇叭播出,而且沒什麼地方你是看不見清真寺的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兒不體諒。這里有種族紛爭的問題,華人老是埋怨政府偏袒馬來人,什麼獎學金,津貼,工作機會,都是馬來人的,怎麼華人繳稅最多,反而都沒份。馬來人就說,你們是二等公民,非土族,讓你們來住都要感恩了,還吵。無奈~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老一輩的,當年從中國來馬來西亞的,都離開了,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年輕的,只能說都沒受過苦啊,都不是太極端,不是太在乎,沒獎學金嘛,爸媽肯給就好了,沒津貼嘛,我錢夠用啊,就是沒想這問題太多,可是爸媽那一倍還是會有些意見的。只是政治家經常圍繞在這些話題上,但是有時候他們說的也未嘗不是道理。
消費嘛,要跟地區了,鄉間小鎮還是可以吃到便宜到笑的東西,城市呢,也不會要命啦,一般吧,不稱得上是高消費的國家,這樣吧,咱們比麵食吧,首都一碗叫價4元馬幣左右,小鎮2元,略有裝潢的餐館8元,再高級點的16元,有些實在難得你會看見20多元的,但是這些都是賣氣氛多過賣食物的。就是這樣。還有,一份報紙1元3毛馬幣,搭一次公車5毛到4元不等。你自己看看兌換率好好想吧。對,馬幣是Ringgit Malaysia,簡稱RM,華語是「令吉」,1令吉馬幣大概,我是說大概噢,2元人民幣吧。
好了,就這樣。
10. 馬來西亞政治,東南亞毒品
大馬國會分成上議院跟下議院兩院。下議院的議員是通過選舉由人民一人一票分區選出。下議院選舉完成後就由擁大多數議席的政黨或陣線組織政府。上議院的議員是委派的。委派有兩種,第一是由每一個州的政府派兩個代表擔任,另外是由聯邦政府委派一定數量的人士擔任,表面上說是委派社會各階層的代表性人物擔任,不過通常都是委派他們政黨里的朋黨擔任。
在國會里投票選首相是只限下議院議員投票而已,當然是一人一票。其中有一個固定的程序,不過都是手續而已,最重要是有足夠的下議院議員支持。去年霹靂州政府被推翻的案件是靠全部公務員系統加上州君主幫忙用偷雞摸狗式偷來的,不算。
一,相反,在馬來西亞毒品販賣不但不合法,而且以重刑伺候,例如任何人只攜帶超過十五公克的海洛因入境被查獲就會被控上法庭,罪成一定是死刑。
二,馬來西亞首相是由國會下議院選舉中贏取最多席位的政黨或者是陣線的領導人擔任。
現今大馬有兩大陣線,一為國民陣線,簡稱國陣,由以巫統為首的十四個政黨組成,從大馬獨立至今已經執政聯邦政權五十二年了。另外一個剛在二零零八年大選結盟的人民陣線,簡稱民聯,由大馬人民公正黨,大馬民主行動黨及泛馬回教黨組成。
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越南、菲律賓等國的毒品販賣都沒有合法化,其他的國家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