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來西亞封測佔全球份額
❶ 東南亞在全球晶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是多少
從整體上看,東南亞在全球晶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 27%。據央視財經報道,東南亞是全球主要的半導體晶元封裝和測試中心,日前,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疫情形勢惡化,極有可能加劇全球晶元短缺問題。
從6月1日開始,馬來西亞則是重新進入了全國性的全面封鎖,這些都為全球半導體晶元和電子產品的供應鏈帶來了新的挑戰。
越南關閉部分工廠
小米、華為、三星、英特爾、蘋果等都在越南有產業鏈布局,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的工業省,而近期感染病例激增的越南北江省和北寧省就有數百家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工廠。
目前因為疫情惡化,這兩個省已經關閉了部分工廠,調整了員工的上班時間,這些措施一旦持續時間更長,或有更多封鎖措施,那麼對於供應鏈的影響將在所難免。
❷ 馬來西亞疫情加劇,晶元斷供,何小鵬直呼:愁
「抽芯斷供供更苦,舉杯銷愁愁更愁。」
8月17日,小鵬 汽車 的創始人何小鵬在某社交平台上如是感慨。
想必很多人注意到了,何小鵬的配圖是一張朋友圈截圖,頭像名字都被何小鵬馬賽克處理掉了,但神通廣大的網友還是找到這條朋友圈的主人——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
如上截圖中徐大全所說,馬來西亞新冠疫情處於失控狀態,且呈現非常嚴重的爆發式增長態勢。近30天以來,馬來西亞單日新增確診新冠患者均超過了10000人。8月16日和17兩天,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更是逼近了2萬人。
新冠疫情對當地的製造業產生極大的影響。徐大全提到,某晶元供應商在馬來西亞的Muar工廠,3000多名員工已經有上百人感染,且因感染致死的患者高達20多名,當地政府為控制疫情,對Muar工廠繼續實行關閉部分生產線至8月21日,不排除後面會把全部生產線停工。
其實,Muar工廠只是馬來西亞半導體晶元製造業的一個縮影。馬來西亞被外界稱之為「半導體封測重鎮」, 其占據全球半導體封裝市場近13%的份額。全球約有50家跨國半導體製造巨頭在馬來西亞設立封測廠,包括AMD、英特爾、英飛凌、美光、意法、恩智浦、德州儀器、安森美等。上文所提及的Muar工廠正屬於意法半導體,因此對於整個晶元製造行業而言,馬來西亞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對於馬來西亞自身而言,它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因此半導體晶元等電子產品及相關零部件,是馬來西亞重要的外貿收入來源,其這幾年占據了該國外貿年出口近40%的份額。而疫情的反復,導致這些半導體企業和周邊的零部件廠商停工停產,對馬來西亞的外貿經濟影響不言而喻。
當然,馬來西亞半導體晶元封測產業的停產,直接波及到了整個 汽車 產業鏈的上下游,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的現狀。正如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所說:「博世ESP/IPB、VCU、TCU等晶元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份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這對於全球的車企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大眾、戴姆勒、寶馬、豐田、本田、福特等等在內的全球20多家車企,因不同程度的缺芯而出現減產,甚至部分工廠停產。特別是以大眾集團為首的德國 汽車 行業,正在面臨著30年來最嚴重的晶元供應短缺危機。
持續性的「缺芯」,也給中國的 汽車 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以長城 汽車 為例,由於晶元供應不足,ESP和四驅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短缺,長城 汽車 旗下的部分車型訂單等待周期被不同程度的拉長,目前預估在4-5個月的周期左右。另外,奧迪在剛剛被傳出國產A4、A6、Q5L或將因「缺芯」停產。
體現在整個市場終端的,是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 汽車 銷量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缺芯」問題將會繼續影響整個 汽車 行業的運轉,有專家預測,該影響或將持續到2022年。
❸ 8月新勢力:理想突破9000,蔚來首次跌出第一陣營
8月,新勢力發生了一場深刻變動。
第一陣營的「蔚小理」,自7月變 「理小蔚」後,8月又變成了「理小哪」。蔚來跌至第二陣營, 僅領先於零跑;而威馬截止目前似乎還沒有公布銷量。
一、理想突破9000大關
9月1日,理想早早公布了8月交付量,這是車聚君印象中最早的一次。
大概是因為它創下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9433輛。這個成績同比增長了248%,環比7月增長了10%。這個成績列新勢力榜首。
大致原因:
第一、理想在全國擁有283個零售中心和展廳,194家售後中心。按8月的交付量算,平均一家門店能賣33.3台車/月。其門店數量、單店銷售能力都是新勢力中最高的。僅在8月,就增加了5家零售中心達到114家,覆蓋69個城市。
第二、理想ONE所用晶元非高通,受晶元短缺的影響不太大。
第三、理想ONE五月推出的2021款,在懸架和輔助駕駛方面改善了之前的短板,產品力有所提升。
理想 汽車 的我這樣回答:」沒問題,對比同級別的中大型汽油車,無論是豪華品牌的產品還是經濟型品牌的產品,理想ONE的銷量均高於友商。」
這個回答有數據支撐,語氣不卑不亢。
我這樣回答:「幫你上電視。」
模糊語義中帶著一絲強硬,令人遐想。
二、蔚來跌至5000區間
蔚來也於9月1日公布了8月交付量:5880台,相比7月的7931台下跌了26%,相比去年8月則增長了48%。今年前8個月累計交付55,767台,仍領先理想近7600台。
蔚來對環比下跌的官方解釋是:馬來西亞、國內南京等地的疫情影響導致蔚來個別零部件供應受限,特別是ES6、EC6生產端嚴重受限,影響了8月交付量。
具體原因是:8月16日-18日,意法半導體位於馬來西亞麻坡工廠的一個部門因疫情進行了隔離。馬來西亞佔全球半導體封測產業13%的份額,當地政府要求工廠生產線維持在10-20%的降載運作,一旦出現感染還會關閉工廠。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在朋友圈稱:意法半導體Muar工廠有3000多名員工,疫情中上百人感染,20多人去世。博世ESP/IPB、VCU、TCU等晶元將受到直接影響。
而博世的以上產品,供應給國內多數主流車企,包括蔚來。
另一原因是,8月南京也出現了疫情,蔚來ES6、EC6的A柱、B柱內飾板的單一供應商南京全興,就位於南京高風險區,疫情期間曾一度停工。而該內飾板為JIT零件,庫存非常有限,因此8月下旬蔚來以上兩款車型的產能受了很大影響。
第三個原因,可能與7月30日EC6事故起火、8月12日ES8福建事故有關。兩起事故中,車主均不幸去世,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這在一定程度,可能會影響潛客的購車計劃。
蔚來企業傳播高級總監馬麟稱:「如果供應鏈的問題不進一步惡化,我們相信9月份的交付量可以再創月度交付記錄。」
三、小鵬接連擴產能
小鵬 汽車 8月交付7214台,其中P7交付了6165台,占交付數的85%。8月交付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前8個月累計交付45,992輛,同比增長334%。
小鵬的新聞中這樣描述:「8月盡管面臨晶元短缺、部分地區疫情等難題,我們仍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
為了應對市場需求,小鵬肇慶工廠8月開始每天安排兩個生產班次,同時二期擴建項目已經啟動,明年上半年肇慶工廠產能將提到到20萬輛/年。廣州工廠則在明年三季度投入量產。
8月,小鵬還完成了G3到G3i的生產切換,新車將於9月進入規模交付。小鵬P5則會在9月15日是正式上市並公布價格,10月起正式交付。
何小鵬在二季度業績會上預測:小鵬在四季度有望突破月銷1.5萬輛的峰值。
四、哪吒 零跑漲勢驚人
哪吒8月交付了6613台,同比增長449%,超過了蔚來的銷量。因此,它在官方傳播中這樣描述:勢不可擋,哪吒 汽車 穩居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
它在2021年前8個月累計交付了33,728台,同比增長367%。自造車起,它累計交付突破了6萬台。
零跑在8月交付了4488台,同比增長720%。
T03在成都車展上市了微糖版、豪華Pro版兩個新車型,後者最大功率80kW,續航403km,售價為7.68萬,產品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C11的潛客們依然望眼欲穿,為零跑積累了大量訂單。
讓我費了點力氣的地方在於, 零跑1-8月的累計銷量是多少?不少媒體人直接引用了8 月柱圖上的30,636,這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這是它自量產以來所有月份的累計量,不是今年1-8月的累計量。比如,今年1月的柱圖上已有10,213的累計量,這不可能是1月銷量,而是包含了截止到2020年12月的8699輛。
希望隨著交付量的提升,零跑能只計算當年的累計量。
車聚小結
8月銷量的公布,展現了各家新勢力的現狀與特點。
相同點是,有兩家企業不約而同用了「勢不可擋」這個詞,分別是小鵬和哪吒。用了再創新高含義的,有理想和小鵬。
不同點是,各家的表格終於不一樣了。
理想用去年與今年的月度銷量對比,突出今年漲勢喜人。蔚來用當月銷量與當年累計量來保證正增長。小鵬用橫柱圖,加醒目標題來展示增長。哪吒用文字加視頻來展現銷量。零跑則用自交付以來的 歷史 累計表明實力,同時還是唯一曬出訂單量的新勢力。
從門店數量看,最多的是理想,單店銷量量最多的也是理想;「渠道為王」在新勢力中依然成立,只是這個渠道非昔日之渠道。
變數仍然很多,現在不足以下結論。因為至少很多之前的預測都有偏差。新勢力的波譎雲詭,超出我們的想像。
其實最大變數是特斯拉。讓我們等一下它的8月上險數吧。
❹ 馬來西亞再度封國!半導體產業鏈再遭暴擊:產線只能保留20%員工
近期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加重。5月28日中午公布的數據顯示,24小時內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8290人,再度刷新紀錄。而根據預計進入6月,每日新增確診或將突破1萬人。
對此,5月28日晚間,馬來西亞政府再度宣布,鑒於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決定從6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面封鎖」,暫停經濟和 社會 活動,僅開放必要經濟和服務領域。第一階段為期2周,第2階段將維持4周。
馬來西亞首相辦公室表示,若在第一階段能降低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將進到第2階段,允許一些不涉及大型集會且可能保持社交距離的經濟部門重新開放。第3階段則是禁止社交活動,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可運作,但須遵守嚴格防疫規定,包括限制到公司上班的人數等。
受馬來西亞新的「封國」政策影響,當地的眾多半導體工廠產線被要求維持低度人力運作,產線降載。
根據芯智訊此前的報道,資料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而其中僅馬來西亞就貢獻了其中的一半(13%)。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封測收入呈現出持續快速的增長,2019年已經達到了287.6億美元。
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大型半導體公司,其中大多數是跨國公司(MNCs),包括英特爾、AMD、恩智浦、德州儀器、ASE、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瑞薩、安世半導體、日月光、X-FAB、AVX、佳美工(Nippon Chemicon)、松下、村田等,大都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封測或元器件製造工廠。
除了國際廠商以外,馬來西亞本土的封測廠還包括Inari、Unisem(2018年已被華天 科技 以29.92億元收購)等。
另外,中國台灣地區的被動元件廠商華新科、旺詮、奇力新、廣宇,在馬來西亞也均設有工廠。
受此次馬來西亞「封國」影響,預計半導體封測產能以及車用MLCC、晶元電阻、固態電容、鋁質電容等元器件將受較大沖擊。
據台灣媒體最新報道,上周末在當馬來西亞當地設廠的台廠已接獲通知。據了解,馬來西亞政府要求生產線只能維持10 20%的低度人力運作。業者形容,這幾乎等於只是不關機的狀態,當地設廠的旺詮估在此月產能有150 170億顆、華新科旗下的釜屋電機(Kamaya)在此也有150 160億顆電阻月產能,光這二家台廠位於大馬的電阻產能就佔全球7.5%。
另外,全球第一大鋁電廠日本佳美工、固態電容龍頭日本松下在當地的產線已獲政府通知,只能維持60%的人力運作,預估將影響鋁電產能達2 3成,尤其松下將絕大多數產能保留給 游戲 機,導致固態電容嚴重供不應求,造就固態電容今年以來為數不小的漲價幅度。
日商村田在大馬當地則有MLCC及電感廠,然MLCC產能比重不高,村田在日本境內有37處基地可以進行產能調配,因此業界預期,這一次馬來西亞封城對村田的影響不致太大。
業界分析,國巨、大毅有望迎接轉單效應,尤其美商AVX雖是全球第二大鉭電廠,但是該公司的大馬檳城廠是旗下最尖端的MLCC旗艦工廠,以車用MLCC為主力,月產能約數十億顆,今年2月已經停工過一次,如今再面臨產線降載壓力,則國巨旗下的基美有機會迎接轉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馬來西亞第一次封城,在2020年第一度「封國」之時,就有為數不少的廠商以專案申請的方式,維持最低限度的產出,並靠庫存苦撐。但是今年這一波印度變種病毒更為兇猛,圍堵更為不易,馬來西亞政府對於專案放行的態度恐轉趨嚴厲。在目前全球全球晶圓製造及封測產能持續緊缺的背景之下,將使全球缺芯問題雪上加霜。
❺ 馬來疫情導致博世部分晶元八月後「斷供」何小鵬發文「喊苦」
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封測生產重鎮和被動元件生產國,但在疫情發酵下,部分晶元廠「癱瘓」,將加劇「缺芯」問題。
8月17日,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在朋友圈寫道,由於馬來西亞疫情日趨嚴重,某半導體晶元供應商的馬來西亞Muar工廠繼之前數周關廠,再度被當地政府要求關閉部分生產線至 8月21日,這將導致博世ESP/IPB、VCU、TCU等晶元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份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而Muar工廠受波及的員工有3000多人。
據悉,馬來西亞目前有超過50家半導體廠在當地設廠,其中不乏英特爾、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德州儀器、安森美等國際半導體巨頭,當地封測產能約佔全球封測產能的13%。另一方面,車用MLCC、晶元電阻、固態電容、鋁質電容等晶元產能均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
馬來疫情「重創」封測廠
當前,馬來西亞正面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的形勢。
馬來西亞6月1日起實施的全面行動管制(MCO 3.0),多數產業中僅有具備高產值優勢的半導體產業不受限制。
其中,半導體封裝測試通常是指將通過測試的晶圓按照產品型號及功能需求加工得到獨立晶元的過程,東南亞地區佔全球27%的半導體封測產業份額,而馬來西亞全球佔比高達13%。隨著疫情的加重,部分工廠的關閉對於產能緊張的封測產業鏈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英飛凌在本月初發出預警,受到馬來西亞疫情影響,本季車用晶片、工業電力控制晶片產量仍維持在上季水平。英飛凌CEO普洛斯表示:「在供應吃緊的情況下,任何類似馬來西亞這樣因疫情而追加的限制只會更加打擊生產。我們正盡全力提升整體價值鏈。」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COO吳玉田也在7月底的財報會議上預計,封測行業最早的供需平衡會在2023年的某個時候,該公司可能會繼續提高整個產品線的價格。他透露,很多客戶將長期服務協議從 2022 年延長到 2023 年。
安靠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iel Rutten也表示,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與客戶達成的多項協議超出了此前的常規協議,包括預付款等,「客戶願意支持這些不斷變化的商業條款並與我們合作。」
Giel Rutten提到,目前在供應鏈方面遇到挑戰,一方面,設備交貨時間延期,「我們看到新設備的交貨時間從過去六到八個月到現在翻了一番。」另一方面,材料供應,基板和引線框架面臨更大挑戰。
7月30日,意法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在2021第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世界面臨的挑戰。在第二季度,在新變種病毒的傳播下,該公司位於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工廠運營收到影響,並採取暫時關閉位於馬來西亞的封裝廠。
意法半導體CFO Lorenzo Grandi表示,馬來西亞工廠停工將對第三季度收入造成影響,「工廠關閉肯定會對我們為客戶提供服務的能力產生影響。」他表示,這也將拉高產品價格。
波及的不止 汽車 產業鏈
最近兩周時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幾乎都以日增超 2 萬例確診病例的速度蔓延疫情,這些地區的製造業紛紛癱瘓,進而影響半導體以及 汽車 商品的全球供應。
小鵬 汽車 董事長何小鵬此前在接受第一 財經 采訪時表示:「我們跟中國、海外都在合作,一輛車現在有差不多1700顆晶元,需要非常多的晶元,將來小鵬在晶元的合作會做很多的事情。」即使在晶元上有許多合作商,但何小鵬對當前的情況並不持樂觀的態度,他在朋友圈中提到,對於 汽車 供應鏈來說,2021年8月可能是2020年疫情以來最有挑戰的一個月,其理由是繼電芯、晶元短缺之後,多地疫情又暴發將增加供應鏈的壓力。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8月9日,全球范圍內因晶元短缺導致的 汽車 產量損失已達585.3萬輛,其中北美和歐洲地區損失最大,分別為187.4萬輛和174.6萬輛,其次是中國,達112.2萬輛。AutoForecast Solutions預測,全球全年 汽車 產量最終損失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700萬輛。
不僅僅是 汽車 產業鏈,多個行業將會受到馬來疫情的持續沖擊波,手機等消費電子產業首當其沖。
第三季度,蘋果將推出新品,iPhone與Macbook Pro的MLCC主要供應商村田、太陽誘電與京瓷將在第三至第四季逐漸迎來需求高峰,但受到馬來西亞政府延長全國行動管制(MCO3.0)影響,全球被動元件(MLCC)市場供貨將面臨挑戰。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目前高端MLCC最為吃緊,主要緊缺品項對應的終端產品包含手機、筆電、網通、伺服器及5G基站。在部分MLCC將可能無法順利出貨的壓力下,ODM廠後續整機出貨恐將受沖擊。
從產能來看,包括MLCC日廠太陽誘電 、石英晶體(Crystal)日廠NDK & Epson、電解電容大廠日本松下、晶元電阻(R-Chip)廠華新 科技 等,在當地的生產和貨運排程皆持續受阻。盡管太陽誘電於馬來西亞的廠房已於6月14日復工,並依當地政府規定調配60%的出勤人力,使其產能稼動率逐漸恢復至80%,然受到七月延長管制影響,整體產能應無法再往上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旺詮在馬拉西亞廠的月產能約有150 170億顆,華新科在該地產能為150 160億顆,僅僅是這兩家台廠位於馬來西亞的電阻產能就占據了全球7.5%的份額。
集邦咨詢表示,目前六月起各供應商的中、低端MLCC庫存已回升至60天的安全水位,然日廠的高端MLCC庫存仍低於30天。在馬來西亞封城管制持續延長的壓力下,其他在日本設廠的業者如村田制所、京瓷與韓廠三星將因此成為此波轉單效應中的受惠者。
❻ 馬來西亞: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被我國的南海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邊是馬來半島的南部,東邊是加里曼丹島的北部。
馬來西亞陸地面積330345平方公里,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佔69%,華人佔23%,印度人佔7.3%。
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是伊斯蘭教,但信仰印度教的人也很多。
馬來西亞的城市主要有吉隆坡、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等。
馬來西亞最大的湖泊是肯逸湖,這是一個人工湖,面積約369平方公里,湖中有島。
馬來西亞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
京那巴魯山是馬來西亞最高峰,海拔4101米。
馬來西亞地處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溫差大,雨量多。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①馬來西亞的棕油。
油棕又稱棕櫚,果實包括果肉和棕仁兩部分,有「世界油王」之稱。
※棕油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奈及利亞是世界三大生產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進口量佔世界棕油交易量的15%以上。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86%以上,且大多用於出口。
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以上。2005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520多萬噸。
※中國棕櫚油主要依靠進口,我國製造方便麵所使用的油都是棕櫚油。
②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
橡膠樹原產巴西,1904年引進中國,是天然橡膠的重要來源。
世界上天然橡膠種植和產膠大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度。
天然橡膠廣泛用於工業、國防、交通、醫葯衛生和日常生活領域。
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出口國,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而中國則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市場。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五大天然橡膠消費大國,是天然橡膠導管、線程及醫用工具的最大生產國之一。
③馬來西亞的錫。
世界錫礦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秘魯、巴西、玻利維亞、馬來西亞六國,其中馬來西亞曾經是世界錫產量最多的國家,但現在馬來西亞錫產量下滑,全球最大的三個錫礦生產國是中國、印度尼西亞和秘魯,馬來西亞已經跌出前三。
※我國精錫需求量大,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三國進口。我國精錫出口最多的國家是新加坡、美國、日本。
馬來西亞的錫、石油、金、鐵、鎢、煤、鋁、錳等礦產豐富。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主要出口到口本、韓國和我國的台灣。
馬來西亞的農產品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可可、稻米、胡椒、煙草、菠蘿、茶葉等。
※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尼。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出口到中國。
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部門,有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以及 汽車 製造等行業。
馬來西亞 旅遊 業發達,遊客主要來自中國、印尼、泰國、韓國。
馬來西亞對外出口市場主要是新加坡、中國和日本。
馬來西亞進口商品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和美國。
※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集成電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塑料製品、天然橡膠等。中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計算機及其零配件、集成電路、服裝、紡織品等。
附:馬來人的生活習俗。
①馬來人忌食豬肉、忌飲酒,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吃的。
②同馬來人握手、打招呼或饋贈禮品,千萬不可用左手。
③馬來人禁煙,喜嚼檳榔,喜食咖喱牛肉。
④對於死者,馬來人哀痛在心,從不嚎啕大哭。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關系密切,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的主權爭議也完美解決。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於白礁島主權存爭議。
馬來西亞半島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部分,北接泰國,南連新加坡,東望蘇門答臘島,面積約130590平方公里。
馬來半島又稱克拉半島、馬六甲半島,屬於中南半島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屬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其中屬於馬來西亞的半島部分又稱為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半島南北長1127公里,最寬處322公里,最窄處僅56公里,面積約23.7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丘陵地區。
在馬來半島克拉地峽以南,生活著很多豹子,其中90%都是黑豹,這里是世界上黑豹數量最多的地方。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錫、棕櫚油、鐵礦石的重要出口國之一。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排名中,吉隆坡屬於一線城市。
馬來西亞的東部又名沙沙,位於中國曾母暗沙以南,面和」19.81萬平方公里,北瀕南海,南鄰印度尼西亞,中段是汶萊國,海岸線長2384公里。
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巴生港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北部,是世界上第13大繁忙轉運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16大的港口。馬來西亞出口木材、棕油、橡膠的主要出口港,也是馬來西亞進口鋼鐵、化肥、砂糖、小麥、大米、石油及化工產品的轉運港。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早在2019年時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其經濟總量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三位。
※在2018年時,馬來西亞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目前,支撐馬來西亞經濟命脈的是資源,石油、橡膠、錫是它最重要的產業,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橡膠出口國,世界第二棕油出口國,尤其是橡膠手套,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而且世界上90%的避孕套的原料都來自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實行普及12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幾乎免費,全民醫保。
※馬來西亞的華人吃苦勤勞,在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中,有九位是華人,但華人在馬來西亞政冶地位不高。
馬來西亞是全球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之一,尤其是晶元封測行業,佔到全球總份額的13%!
馬來西亞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其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