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來西亞會形成海溝
❶ 10000多米的馬里亞納海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是地殼運動形成的。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碰撞產生巨大沖力,海洋板塊因為位置比大陸板塊更低,所以就會插進大陸板塊中,那這個地方就會形成一道溝壑,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條深度和寬度都令人震驚的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有很多奇怪現象,比如時不時會發出奇怪的聲響,轟轟隆隆的聽起來極其可怕,看來人類在這個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脆弱。現如今科學家對於馬里亞納海溝的探索也僅僅只是皮毛,未來還將會有哪些令人震驚的發現呢?
❷ 馬里亞納海溝是怎麼形成的
它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 亞歐板塊是大陸板塊 碰撞上升形成島弧 而太平洋板塊碰撞後下陷形成海溝 就是馬里亞納海溝了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是世界最深的海溝,它位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 這條海溝的形成據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它位於北緯11 °20,東經142°11.5;,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面。探測深海的奧秘是極其困難的,早已有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但人類至今無法乘坐潛艇下到海溝深處,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於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溫度是2℃(在極少數的海域,受地熱的影響,洋底水溫可高達380℃)。但在深海中仍然生活著一些特殊的海洋生物。有的理論認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殼的劇烈凹陷。 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北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為一條洋底弧形窪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寬69公里。主海溝底部有較小陡壁谷地。1957年蘇聯調查船測到10990米深度,後又有11034米的新記錄。1960年美國海軍用法國製造的「的里亞斯特」號探海艇,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1米的紀錄。一般認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沖插入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後逐漸溶化而消亡。在發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海溝,在靠近大陸一側常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這些地方都是地質活動強烈的區域,表現為火山和地震。
❸ 馬里亞納海溝形成的原因
是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不斷擠壓形成的。他跟喜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剛好相反。喜馬拉雅山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在很少接觸的情況下,突然由於地幔運動兩板塊突然受到擠壓,因此青藏高原呈上升趨勢。而馬里亞納海溝的兩個板塊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是在一起接觸了。並且板塊接觸點之間分上升和下陷的這么一個循環,馬里亞納海溝正好又處在板塊擠壓所以該處的岩石密度極大並且又處在板塊之間的下陷處,因此就形成了馬里亞納海溝。再有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是地球上兩個最大的板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別處板塊接觸點上為何沒有形成這么深海溝的原因。
❹ 馬里亞納海溝的形成原因
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位於北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為一條洋底弧形窪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寬69公里。主海溝底部有較小陡壁谷地。1957年蘇聯調查船測到10990米深度,後又有11929米的新記錄。1960年美國海軍用法國製造的「的里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1米的紀錄。一般認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沖插入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後逐漸熔化而消失。在發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海溝,在靠近大陸一側常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這些地方都是地質活動強烈的區域,表現為火山爆發和地震。
❺ 馬里亞納海溝是由那兩個板塊怎樣形成
馬里亞納海溝是由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下方而形成的。
馬里亞納海溝位於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由於地幔層熱對流的緣故而相向移動,導致兩個板塊逐漸靠近並相遇,在相互碰撞中,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下方,在兩個板塊碰撞線上就形成了馬里亞納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