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新政府什麼時候成立的

馬來西亞新政府什麼時候成立的

發布時間: 2022-12-23 21:57:03

Ⅰ 為什麼馬來西亞有兩個國慶日

讓我這個馬來西亞人來幫助你吧。馬來西亞沒有兩個國慶日。

首先,馬來西亞的國慶日只有一個,就是1957年8月31日,也是獨立日,馬來亞政府宣布脫離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管轄,正式獨立自己的新國家、新政府,從馬來亞變成馬來西亞。

其次,可能你說的是馬來西亞日,就是在紀念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的成立,但它並不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它是標志著馬來亞聯合邦、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再來,就是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被除名因而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所以8月9就是新加坡國慶日啦。

Ⅱ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什麽關系

新加坡在馬來西亞獨立的時候是作為一個聯邦省加入,但是後來因為各方面的問題,獨立出來。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國家包括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勞越。

1965年,新加坡退出。這是因為種族問題。馬來西亞是馬來人有優先權的。而新加坡華人多,不贊同,要求種族平等。所以,東姑阿都拉曼為了避免更多問題(如種族戰爭),決定將新加坡逐出。「逐出」這個詞是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用的。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2)馬來西亞新政府什麼時候成立的擴展閱讀: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

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Ⅲ 2022馬來西亞大選時間安排

2022年11月19日20:00開始,馬來西亞大選的結果陸續公布。

11月20日凌晨,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發布2022年全國大選票數統計結果。結果顯示,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在本次選舉中贏得總共222個議席中的簡單多數議席(即達到或超過112席)。由此,馬來西亞新一屆政府將如何組建尚有待觀察。

雖然我們不是馬來西亞的公民,但我們享受到了這里的小假期~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馬來西亞的選舉!

馬來西亞大選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是2022年11月19日舉行的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第15屆選舉。此次共有222個國會議會席位(除巴東色海),其中三州(霹靂州、玻璃市州和彭亨州)及布加雅補選亦於同日舉行。上屆第14屆國會於2022年10月10日解散,根據《馬來西亞聯邦憲法》,馬來西亞需要每隔5年舉行一次選舉,除非首相向最高元首提出提早解散國會,抑或是對首相的不信任動議通過。

01:大選選什麼?

本次投票將選出222名國會議員,獲得簡單多數的政黨將組建新政府。

若投票人所在的州屬同步舉行州選,則也會投選州議員。

02:大選投票方式

首先,從2021年12月開始,凡18歲以上的公民,他們的名字會自動納入選民冊。選民冊會每月更新。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馬來西亞的公民在大選之際返回家鄉當地進行投票。高校放假也是讓一些年滿十八歲的學生有時間回到家鄉去進行大選投票。

第一,投票人只能在投票日當天親自投票。

第二,如果投票人是一名公務員和軍警人員,在投票日當天執勤,可能符合資格提早投票。但也必須親自投票。

第三,如果投票人是選委會職員,或者是在投票日當天工作的新聞從業員,或者是不能提早投票的軍警人員伴侶,是可以申請成為郵寄選民的。

最後,如果投票人旅居海外,也可以申請成為郵寄選民。

在投票前,投票人可以考量候選人或其政黨的政策立場。也應該關注候選人的生活方式是否超出其收入能力,因為這是涉貪的指標。在網站中,投票人被允許看到候選人很多官方信息。

03:投票人如何投票?

前往你獲分配的投票中心,一般是距離你住址最近的學校或社區禮堂

帶上你的身份證,切勿穿戴任何帶有政黨標志的衣物或飾品

按照指示排隊領取選票

選委會書記會把你的名字從選民冊劃掉,接著遞上一張選票,同時把你的手指塗上墨水

在劃票處,你可以在所支持的候選人名字旁畫「X」

劃票後,將選票置入投票箱

投票注意事項:投票前要上交手機,選票上不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否則被視為作廢。在手指上塗不褪色墨水是為了標記他們領過選票,以避免他們重復領票和投票。選票也不可以帶回家,會觸犯法律。當然,公民也有不投票,也就是棄權的權力。

知識科普
01、什麼是國會?

國會是聯邦立法機構,負責制定、廢除與修訂國家層級的法律。州議會則在各州層次扮演類似的功能。

02、國會議員職責是什麼?

大馬全國分為222個國會選區,而國會議員最基本的角色是代表他所屬選區的選民,在國會辯論與表決草議中的法令(法案),或者提議國會應該採取的行動(動議)。

國會議員也可以扮演其他角色,例如出任首相、內閣成員(以部長身份輔助首相)、國會遴選委員會成員(由國會議員組成、關注特定課題的小組)。

個別議員可在國會挑起討論議程,或者推動新法的設立(議員私人法案)。

03、政黨與政治聯盟是什麼?

政黨是由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政治人物所組成。政黨往往會在選舉之前結合為聯盟,以相互吸納盟友的支持者,增加勝算。

04、什麼是州務大臣、首席部長、總理?

這些職務等同於州政府的「首相」,或稱州務大臣(menteri besar),或稱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只有砂拉越稱之為總理(premier)。

05、什麼是內閣?

內閣由國家元首委任,以協助他履行職責。

國家元首首先委任首相,隨後在首相的建議下,委任其他內閣成員。

內閣成員必須是國會議員(國會下議院議員)或上議員(國會上議院議員)。

馬來西亞有哪些政黨?
根據馬來西亞1981年選舉條例,任何有意參與馬來西亞選舉的政黨必須向選舉委員會注冊方可參與選舉。選舉委員會目前共有63個在冊政黨。

在馬來西亞署名的活躍政黨聯盟共有6個,被稱為馬來西亞的「六大政黨聯盟」。有些政黨聯盟的成立是因為馬來西亞政治危機發生後而組成。

政黨:國民陣線、希望聯盟、國民聯盟、祖國行動聯盟、沙巴人民聯盟、砂拉越政黨聯盟

Ⅳ 關於馬來西亞的知識

馬來西亞啊,沒有四季,都是夏天,30°C 左右,這個不怎麼變。近來幾乎每天都有雨,偶爾傾盆而降,偶爾灑灑小雨。但是天氣還是悶熱啊,要呆到晚上天氣才涼爽些,今晚有點兒冷,我都穿外套了。呵呵~

這里的國語是馬來語,是馬來人的語言,注意,是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後來為了要讓各大民族團結起來,就改稱馬來西亞語。年輕的一輩固然會講,國語畢竟是必修的,管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長輩們,就算沒念過書,也能說上一兩句不那麼正統的,打招呼八卦八卦沒問題,要談深入的話題就不行了。至於英語能力呢,只能說水準不一吧,但是一般會比中國人好些,因為實踐機會比較多。從小就學,而且數理科用英語教,大學也是英語授課,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學的很出色。

馬來西亞有3大民族,馬來人(至少60%),華人(30%左右),印度人(少過10%)。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他們和馬來人一樣是土族,但是待遇實在差很多。就如我所說,馬來人講馬來語,但是馬來語,好像漢語一樣,分成普通話和方言。華人呢,基本上都會講華語,加上一兩種華人方言,有些華人呢是因為祖先是潮州來的,所以他會說潮州話,有些則是因為地方關系,所以會說某種方言,例如住在首都吉隆坡的都會說粵語,住在檳城州的都會說福建話。很少華人只會說馬來語和英語,但是還是有的。印度人就印度話啊。不少旅行,是念書,工作嗎?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我看我那些中國朋友自在的很,沒什麼約束。

環境呢,還好啦。只是我覺得掠奪匪太多了,這個真的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馬來人全是回教徒,所以這里6成以上是穆斯林,每天的5次祈禱都在各個清真寺用大喇叭播出,而且沒什麼地方你是看不見清真寺的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兒不體諒。這里有種族紛爭的問題,華人老是埋怨政府偏袒馬來人,什麼獎學金,津貼,工作機會,都是馬來人的,怎麼華人繳稅最多,反而都沒份。馬來人就說,你們是二等公民,非土族,讓你們來住都要感恩了,還吵。無奈~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老一輩的,當年從中國來馬來西亞的,都離開了,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年輕的,只能說都沒受過苦啊,都不是太極端,不是太在乎,沒獎學金嘛,爸媽肯給就好了,沒津貼嘛,我錢夠用啊,就是沒想這問題太多,可是爸媽那一倍還是會有些意見的。只是政治家經常圍繞在這些話題上,但是有時候他們說的也未嘗不是道理。

消費嘛,要跟地區了,鄉間小鎮還是可以吃到便宜到笑的東西,城市呢,也不會要命啦,一般吧,不稱得上是高消費的國家,這樣吧,咱們比麵食吧,首都一碗叫價4元馬幣左右,小鎮2元,略有裝潢的餐館8元,再高級點的16元,有些實在難得你會看見20多元的,但是這些都是賣氣氛多過賣食物的。就是這樣。還有,一份報紙1元3毛馬幣,搭一次公車5毛到4元不等。你自己看看兌換率好好想吧。對,馬幣是Ringgit Malaysia,簡稱RM,華語是「令吉」,1令吉馬幣大概,我是說大概噢,2元人民幣吧。

好了,就這樣。

Ⅳ 馬來西亞的歷史沿革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著馬來西亞。從印度輸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導了早期馬來西亞的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從7世紀到14世紀,在蘇門答臘的三佛齊文明達到高峰,其影響力延伸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
伊斯蘭教早在10世紀傳至馬來西亞,但直到14世紀和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馬六甲蘇丹王朝。伊斯蘭文化對於馬來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同時它也受到馬來民族的影響。 馬六甲蘇丹王朝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馬來半島南端的民丹島,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柔佛蘇丹王朝。馬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互相爭戰不停的小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亞齊、汶萊、柔佛和霹靂。其它國家有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6世紀末,歐洲商人在馬來亞北部發現了錫礦,透過錫的出口,霹靂變得富強起來。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葡萄牙控制了對盛產香料的摩鹿加群島的貿易。1571年西班牙佔領馬尼拉。
1607年,亞齊蘇丹國興起,成為馬來群島最強盛富裕的國家。在伊斯干達.穆達(Iskandar Muda)統治下,這個蘇丹國控制的范圍延伸到蘇門達臘與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他征服馬來半島的錫礦產地彭亨,並將彭亨蘇丹擄往亞齊。他所向披靡的艦隊在1629年攻打馬六甲的戰役中瓦解,依據葡萄牙史書記載,當時葡萄牙與柔佛的聯軍設法摧毀他的所有船艦,殺掉19,000名戰士。然而,亞齊的軍力並未被摧毀,因為在同一年亞齊征服了吉打並把許多吉打人民遷到亞齊。這位蘇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後來成為他的繼承人。在Iskandar Thani統治期間,亞齊專注於鞏固內部及宗教上的統一。
這段期間,馬來亞各蘇丹國的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從印度尼西亞東部來的布吉人海盜經常襲擊馬來亞海岸地區。1699年他們刺殺了柔佛最後一位馬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蘭莪。從蘇門達臘來的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最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暹羅的大城王國部分填補了這個空缺,將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柔佛覆滅也讓霹靂成為馬來亞蘇丹國之中的領導者。
18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快速成長。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茶貿易,增加了對馬來亞的高質量的錫的需求,錫用在茶葉箱的內襯,具防潮作用。馬來亞的胡椒在歐洲也享有盛譽,而且在吉蘭丹和彭亨有金礦。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人的世界,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華人定居在城鎮並很快掌控了經濟活動。這建立了往後200年的馬來亞。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馬來亞被日本佔領。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懼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以及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沙巴)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獨立,並與馬來亞聯邦以同等夥伴身份(即國家身份)於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聯邦。隨著以華人為主導的新加坡的加盟,整個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數量也持續增長,當時華族約占馬來西亞人口的42%,和馬來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後來「馬來人至上」的觀念越來越強烈,他們認為馬來族是馬來西亞或馬來亞的主人或特權者,華人和印度裔被認為是承蒙馬來族的恩惠。馬來族精英也開始懼怕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會削弱他們佔多數的人口比例,並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
1965年8月8日,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利用其國會優勢通過決議,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政府的目標是「2020宏願」,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然而,這留下了未解的問題,究竟馬來西亞會在何時且如何充分實現第一世界的政治體系(多黨民主制、自由的媒體、獨立的司法審判,並恢復公民與政治自由),以齊頭趕上它的經濟成熟。

Ⅵ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原來是一個國家。

馬來西亞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1965年,新加坡退出。這是因為種族問題。馬來西亞是馬來人有優先權的。而新加坡華人多,不贊同,要求種族平等。所以,東姑阿都拉曼為了避免更多問題(如種族戰爭),決定將新加坡逐出。「逐出」這個詞是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用的。

(6)馬來西亞新政府什麼時候成立的擴展閱讀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國家包括馬來亞、新加坡、沙巴和砂勞越。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Ⅶ 馬來西亞成立 過程

1942年至1945年,馬來亞被日本佔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西亞共產黨在英軍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軍,進行抗日游擊戰。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系日益緊張。

1948年6月,霹靂和豐有三名歐洲籍的園丘主管被殺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馬共等多個左冀政黨為非法組織並展開取締,馬共從和平斗爭轉為武裝斗爭,再次走進森林展開游擊戰,全馬進入緊急狀態。

1949年,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後改名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成立,游擊戰一直堅持到1960年代,之後漸漸退守於馬泰邊境的森林之中。

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加上中國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糧食支援。失去了中國的援助之後,馬共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

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

(7)馬來西亞新政府什麼時候成立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文化習俗

1、稱呼

同家族的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為稱呼用途。馬來人名字的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兩者之間隔著「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時會省略。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擁有馬來西亞封銜(常見的如拿督、丹斯里等)的人可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

2、見面禮

傳統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3、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4、拜訪

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5、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會被認為對他們不敬。

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Ⅷ 馬來西亞是怎樣成立的

1962年,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號召新加坡人民投票支持成立馬來西亞。同年9月,71%的公民對此投了贊成票。翌年9月16日,馬來西亞宣布成立,新加坡成為該國的一個州。

Ⅸ 馬來西亞的獨立過程 please help me

古以來,來往中國,印度及其他更遙遠國度的商船穿航馬六甲海峽,使馬來半島崛起成為東南亞主要的貿易中心。在托勒密的地圖上,馬來半島被稱為「黃金半島」,馬六甲海峽則為Sinus Sabaricus。歷史上最古老的馬來王國在公元10世紀時發展自沿海港口城市,包括吉打州的龍牙犀角國(Langkasuka)及布秧谷(Lembah Bujang),霹靂州的木歪(Beruas)及Gangga Negara,以及吉蘭丹州的盤盤。伊斯蘭教在14世紀傳至登加樓州。15世紀初,拜里米蘇拉創立馬六甲王朝(滿剌加)但馬六甲王朝的繁榮卻迎來了葡萄牙在1511年的入侵。之後荷蘭與英國相繼以馬六甲為殖民中心,並控制馬六甲海峽。

法蘭西斯·萊特在1786年開拓並發展檳城為軍事及商業中心。但很快的檳城就被斯坦福·萊佛士爵士在1819年開拓的新加坡取代。1824年,英國在《英荷條約》簽訂後從荷蘭手中獲得馬六甲。1826年,英國設立了歸駐在加爾各答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所管轄的海峽殖民地,並漸漸的在馬來半島擴展影響力。初期的海峽殖民地包括檳城、新加坡及馬六甲。1867年,設於倫敦的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

同時,許多馬來州屬的統治者為了解決州內的紛爭而向英殖民者求助。在殖民廳接管海峽殖民地的十年內,一些馬來半島西海岸的馬來州屬也同時被英殖民者控制。海峽殖民地的商人都希望英國政府介入馬來半島產錫州屬的內政。華僑黨派的紛爭及內戰使英政府採取了有利於商人的炮艦外交。1874年的邦咯條約最終導致英殖民者的權力擴張。在20世紀之前,由彭亨、雪蘭莪、霹靂及森美蘭州組成的馬來聯邦(非馬來亞聯邦)為英總督們所管轄。這些總督聽令於駐在新加坡的最高專員兼海峽殖民地總督。最高專員則直接向倫敦的殖民廳報告。

其他的馬來半島的州屬被稱為馬來屬邦。雖然他們不直接屬於英殖民者,但州內都駐有英國參政司。四個北部州屬:玻璃市、吉打、吉蘭丹及登加樓曾經被泰國統治。英屬北婆羅洲(現為沙巴州)曾被蘇祿王朝統治,英籍的布洛克家族則管轄擁有大片森林的砂拉越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的統治及戰後馬來亞共產黨的叛亂促使越來越多人支持馬來亞的獨立。戰後英國政府成立馬來亞聯邦的計劃招來了強烈的抗議。馬來族群要求一個更有利於他們的制度,並且強力反對新加坡的加入。同時他們也不允許雙重國籍制度,因為這將使不少的移民族群持有馬來亞及祖國的國籍。馬來半島最終在1957年8月31日成為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這個新的國家並不包括新加坡。

一個名為馬來西亞的聯邦國家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她納入了馬來亞聯合邦,英屬新加坡,北婆羅州(改稱沙巴)及砂拉越州(後兩者處在婆羅洲上)。汶萊蘇丹者雖然曾表示有意加入,但最後因為石油利益糾紛而放棄。馬來西亞在獨立初期所面對的危機包括印度尼西亞欲佔有馬來西亞的意圖,新加坡在1965年的退出及1969年5月13日種族沖突(史稱五一三事件)。菲律賓也曾在這時期聲稱擁有沙巴州的主權因汶萊蘇丹在1704年把其東北的領地讓給蘇祿蘇丹。這個問題尚未全面解決。

1969年之後,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推展的意在增強土著在經濟領域控制的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遭到其他族群的反對。至此以後,馬來西亞維持種族政治的均衡並發展其獨特的有利於馬來民族(稱bumiputra 「土著」)及中庸伊斯蘭教的經濟及政治制度。

自1997年開始,在馬來西亞承受著亞洲經濟危機的同時,馬來西亞政府面對一系列的抗議,一些來自民族主義分子及一些提倡更嚴厲伊斯蘭教教規者。

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成立的

馬來西亞日(馬來語:Hari Malaysia,英語:Malaysia Day)於每年的9月16日盛大慶祝,以紀念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的成立,但它並不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 它是標志著馬來亞聯合邦、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2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8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