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怎麼都種橡膠園
⑴ 馬來西亞生產的主要經濟作物為 帶你了解馬來西亞文化的一角
1、經濟作物主要有棕櫚油、橡膠、熱帶水果等,大量出口棕櫚油、天然橡膠、棕櫚油仁等農產品。
2、從二十世紀開始,橡膠種植就受到政府的關注。1910年,馬來西亞的橡膠園面積為20萬h㎡,1914年種植面積翻倍,其後每年以4萬h㎡的速度遞增,到1930年,橡膠園面積佔全國可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此後,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市場對橡膠的需求量減弱,橡膠價格下降,但是橡膠的種植面積依然以每年一萬h㎡的速度增加。二戰後,橡膠產業迅速恢復,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棕產業在馬來西亞國家的農業發展中擁有非常輝煌的歷史。19世紀末,馬來半島已經開始嘗試種植油棕,並於1917年開始實行商業種植。1997年,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達到289萬h㎡,年產約1000萬t棕櫚油,其中超過90%出口國外,當年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出口佔全世界產量的51.9%,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2005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達1500萬t。2007年,由於處於生物產量下降期,同時也因為年初西馬南部區域的洪水泛濫,天然棕櫚油產量出現21世紀以來的首次下滑。2014年,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達到485萬h㎡,棕櫚油產量達到1699萬t,其中1666萬t出口國外,創外匯約620億美元。 水稻是馬來西亞重要的糧食作物。雖然馬來西亞氣候宜人,適合水稻種植,但是長期以來,水稻產量只能滿足國內約60%的需要,差額需要從鄰國特別是泰國進口。政府為了增加水稻產量,採取了多種措施鼓勵農民種植水稻。
⑵ 被稱為橡膠王國是哪個國家
被稱為橡膠王國的國家是馬來西亞。
由畲田、王卓然編著的《亞洲/走遍地球》介紹東南亞的國家時,目錄中明確寫道「橡膠王國——馬來西亞」,所以被稱為橡膠王國的國家是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被稱為橡膠王國的原因在於橡膠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
馬來西亞的橡膠年產量很高,在1200萬噸左右。橡膠園的面積也很大,全國耕地一半以上都種植橡膠樹,世界上種植的橡膠40%在馬來西亞。
(2)馬來西亞怎麼都種橡膠園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簡介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
大馬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⑶ 天然橡膠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為什麼在東南亞能廣泛種植
天然橡膠產自橡膠樹,學名:Hevea brasiliensis (Willd. ex A. Juss.)Muell. Arg,大戟科橡膠樹屬植物, 原產於亞馬孫森林。
橡膠樹原產於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馬拉岳西部地區,主產巴西,其次是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蓋亞那、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靜風和肥沃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26~27℃,在20~30℃范圍內都能正常生長和產膠,不耐寒,在溫度5℃以下即受凍害。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150~2500毫米,但不宜在低濕的地方栽植。
東南亞地區的氣候類型同樣符合橡膠樹生長條件。隨著南美州橡膠種植業的衰敗,亞洲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樹種植區域。馬來西亞更是取代巴西成為了新的橡膠王國。
⑷ 馬來西亞橡膠種植業的先驅者
馬來西亞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橡膠是由英國人從南美洲移植過來的,然後從中國引入勞力種植橡膠,漸漸的也有了華人自理的橡膠園。
⑸ 天然橡膠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及其生產概況
天然橡膠起源於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稱之為巴西橡膠樹。1876年,英國人魏克漢從巴西亞馬孫河的中下游採集了野生橡膠種子7萬粒運到英國倫敦邱植物園(Kewgarden),育成苗木2397株,其中的1900株運往斯里蘭卡,一部分送往新加坡,2株運往印度尼西亞茂物植物園。此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國家的橡膠種植園大多是由魏克漢采種的第二代橡膠種子建立起來的。1888年,英國人鄧祿普(J.B.Dunlop)發明了氣胎,1895年開始生產汽車,1900年開始橡膠價格急劇上升,由野生橡膠樹採集的橡膠遠遠供不應求,於是,植膠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遍及亞、非、拉許多熱帶國家。我國於1904開始引入橡膠樹,1952年起在華南大面積植膠。迄今世界植膠主要分布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中國、越南、象牙海岸、斯里蘭卡、賴比瑞亞、巴西、菲律賓、喀麥隆、奈及利亞、柬埔寨、瓜地馬拉、緬甸、迦納、剛果、巴布亞紐幾內亞、孟加拉國、加彭等20多個國家。2001年,世界天然橡膠總植膠面積962.03萬hm2。2004年世界天然橡膠總收獲面積830.90萬hm2,年總產干膠845.55萬t。
巴西是天然橡膠的原產國,1900年以前,世界需求的橡膠幾乎全部來自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野生橡膠樹。此後由於汽車工業的崛起,橡膠需求量猛增。一些大輪胎公司如法斯通公司、固特異公司在巴西發展大膠園,但由於橡膠南美葉疫病,由Dothidella.ulei病原菌引起的大流行,植膠業受到嚴重威脅,長期來一蹶不振。設在亞馬孫河口瑪瑙斯(Manous)的巴西橡膠研究所在發現對南美葉疫病具有免疫力的少花橡膠種的種質資源後,培育出了抗南美葉疫病高產品系,植膠業才開始回升,但迄今產膠量仍不能滿足本國需要。
種植橡膠最多的卻是亞洲國家,總面積884.87萬hm2,佔世界總種植面積的91.97%,按種植面積大小依次為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中國、印度、越南、斯里蘭卡、緬甸、菲律賓、孟加拉國等國家。非洲國家種植面積共52.6萬hm2,為世界總面積的0.55%,種植國家按面積依次為奈及利亞、利比利亞、象牙海岸、巴布亞紐幾內亞、剛果(金)、喀麥隆、加彭。南美洲的總面積共24.56萬hm2,佔世界總面積的0.25%,依次為巴西、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國家。
在亞洲,泰國、中國、越南3個國家的橡膠種植面積發展最快。
天然橡膠的產量在近5年來泰國已躍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年產干膠282.25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33.38%;印度尼西亞200.01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23.65%;馬來西亞119.35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14.11%;印度74.57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8.82%;中國48.6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5.75%;越南40.8萬t,佔世界總產量的4.83%。這6個亞洲國家年產橡膠之和為765.58萬t,佔世界年總產量845.55萬t的90.54%。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五產膠大國。
⑹ 馬來西亞橡膠出口為何成功
馬來西亞素有「橡膠王國」的稱號,橡膠的年產量很高,在200萬噸左右。本文主要分析的馬來西亞橡膠產業的狀況,橡膠產業在馬來西亞的地位,現在的貿易現狀如何,馬來西亞橡膠產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自然條件是基礎,人文條件也為這個國家的橡膠產業作了很大的貢獻。最後,本文還分析了馬來西亞的橡膠產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怎樣改善。
⑺ 馬來西亞最早的橡膠種植園在哪
郊區亞沙漢山是馬來西亞最早的橡膠種植園誕生地,附近巴株美連南的魚類研究所在東南亞頗具規模。
⑻ 馬來西亞橡膠園有什麼特色、特徵
在橡膠園會看到很多印度人~~馬來西亞的橡膠園已經少很多了~~~
所以特色是,一堆黑人辛辛苦苦地割膠~~~也許~~在90年代的時候或之前~
21世紀的現在,已經很少橡膠園了~~油棕比較多
⑼ 橡膠園的種植特徵是什麼
橡膠園又稱膠園。橡膠樹種植園的簡寫或簡稱。以生產天然橡膠為主要目的按一定要求開墾、種植和管理的種植園。世界上第一個橡膠樹商業種植園於1898年建立於馬來西亞。目前全世界橡膠園面積達約1280萬hm2。為了保持水土,便於割膠和撫管,降低建設和生產成本,橡膠園多採用等高開墾,寬行窄株種植或每667m2種植30~40株。膠園一經建成後持續生產約30年,包括5~8年非生產期和約25年割膠投產期,因此是一個比較穩定的人工林生態系統。在建造和生產過程中,根據膠園的不同屬性可分成若干類膠園,如幼齡膠園、成齡膠園、高產膠園、殘缺膠園等。
⑽ 馬來西亞種植業發展因素
1)地形
地勢平坦的三角洲和平原適宜種植水稻,如吉打平原和吉蘭丹三角洲。排水良好的丘陵地是油棕和橡膠的主要產區。
2)氣候
馬來西亞全年高溫多雨,非常適宜油棕,橡膠,可可等熱帶作物的生長。氣候涼爽的金馬侖和昆達山,有利於溫帶水果,蔬菜和茶葉的生長。
3)土壤
河谷及三角洲肥沃的沖積土,適宜種植水稻。丘陵區以深厚的磚紅土為主,利於種植橡膠和油棕。沼澤濕地的泥炭土,排干後可種植黃梨。椰樹則生長在沿海地區的沙質土上。
4)勞工
許多主要農業區,同時也是人口稠密區。充足的園丘勞工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5)科技
馬來西亞農業局不斷改進栽種技術,研發及培育優良品種,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