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名怎麼來的
⑴ 馬來西亞是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是一個國家,其前身是馬來亞。 1957年8月31日,多民族的馬來亞成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沙撈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形成了現在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及位於加里曼丹島的北部的馬來西亞沙砂。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組成了馬來西亞。首都為吉隆坡,聯邦政府則位於布城。
馬來西亞位置境域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提相通。
東馬來西亞包括砂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
⑵ 馬來西亞是怎樣成立的
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導著馬來西亞,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輸入該國。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國、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王國覆滅後,末位蘇丹兒子建立了柔佛王國。當時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小國家,包括亞齊、汶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6世紀末以後,歐洲商人在馬來西亞發現發現了不同的資源,如錫礦、胡椒和金礦等,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各蘇丹國國勢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殺了柔佛末位馬六甲血統蘇丹,控制了柔佛和雪蘭莪,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並建立了森美蘭。
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霹靂成為蘇丹國中的領導者。暹羅的大城王國將北部的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
18世紀,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西亞,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
1942年至1945年,馬來亞被日本佔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西亞共產黨在英軍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軍,進行抗日游擊戰。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系日益緊張。
1948年6月,霹靂和豐有三名歐洲籍的園丘主管被殺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馬共等多個左冀政黨為非法組織並展開取締,馬共從和平斗爭轉為武裝斗爭,再次走進森林展開游擊戰,全馬進入緊急狀態。
1949年,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後改名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成立,游擊戰一直堅持到1960年代,之後漸漸退守於馬泰邊境的森林之中。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加上中國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糧食支援。失去了中國的援助之後,馬共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
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2)馬來西亞國名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歷史
18世紀,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 但英國採取不幹預政策, 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後, 英國開始改變政策,趁著各馬來土邦的政治紛爭, 將其影響力滲透至霹靂、雪蘭義、森美蘭和彭亨, 派駐參政司(Resident)協助管理。
1893年,霹靂參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議把四州組成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 以劃一行政, 節省費用, 並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經濟資源來解救彭亨的財政困難。 1896年,馬來聯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為首府, 俗稱「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於1942年1月11日佔領吉隆坡。盡管戰斗損傷極少,但在日軍僅在佔領吉隆坡幾周內的時間,屠殺了超過五千名華人,並將數千名印度人當做苦力強制去修緬甸鐵路,造成大量人員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軍將領板垣征四郎向英軍投降,吉隆坡結束了44個月的日佔時期。
1957年,吉隆坡成為剛從英國獨立的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當時,首任總理東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宣讀獨立宣言。
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⑶ 馬來西亞國名起於何時
Malaysia ,其名字的由來是源於其所處的地方--馬來半島:Malay Peninsula--的改變而來的。
⑷ 馬來西亞原來是叫做馬來亞嗎
是的,馬來亞(Malaya)就是馬來西亞還沒獨立前的名字,後來獨立後就改名馬來西亞(Malaysia) 另外你的這張圖片根本就不是馬來西亞的,不要亂放
⑸ 關於馬來西亞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馬來西亞(Malaysia)
首都:吉隆坡
面積:33.0257萬平方千米
人口:2664萬(2006年)
民族:全國擁有30多個民族,其中馬來族佔58%,華族佔25%,印度人佔7.04%。此外,還有土著人伊班族(沙撈越州)、卡達山族(沙巴州)。
語言: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和華語
貨幣:林吉特
國家地理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中國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分別稱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和東馬來西亞(簡稱東馬)。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千米。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東馬由沙撈越地區與沙巴地區組成。全國分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西馬地勢北高南低,沿海為平原,中部為山地,佔全境大部分,有8條大體平行的山嶺縱貫南北。沙撈越地區北部沿海為沖積平原,內地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山峰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沙巴地區西部沿海為平原,內地多森林覆蓋的山地。克羅克山脈縱貫南北,其主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1米,為馬來西亞最高峰。馬來西亞水源豐富,河流密布。西馬主要河流有彭亨河、霹靂河;東馬主要河流有拉讓河、基里巴甘河和盧帕河。馬來西亞錫的總儲量達150萬噸以上。森林約佔全國總面積的58.7%。盛產多種熱帶硬木。馬來西亞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多雨,無四季之分。
馬來西亞國名的由來
「馬來」二字在馬來語中是「黃金」的意思。馬來半島盛產黃金,故稱為黃金半島。意即「黃金之國」。另有一說,國名與馬六甲有關。
吉隆坡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馬來半島西海岸中段。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巴生河穿城而過。吉隆坡是一個新舊結合的城市。世界著名第三高的金屬建築物佩重納斯大廈竣工後,更是如此。摩爾式的清真寺、精心設計的中國式寺廟和擁擠的商店、有著高大山門的印度教寺廟、印度風味的餐館以及英國王室遺留下來的船形建築,都融匯在這個東南亞半島上的城市中,也以此奠定了馬來西亞多姿多彩的多民族、多種文化融合的文化基調。
馬六甲海峽及馬六甲市
馬六甲海峽全長583海里,主航道靠近馬來半島一側。海峽兩岸森林密布,地勢平坦,岸邊岬角眾多,是天然的航標。海峽是歐、非、中東和印度次大陸到東亞的一條主航道,承擔著全球貿易1/4以上的貨運量:每年通過的船隻有8萬余艘。古城馬六甲位於西馬來西亞西海岸。是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的首府,面積約1657.6平方千米。古城歷史悠久,建於1403年,曾是滿剌加王國的都城。這個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兩邊接陸,一邊臨海。城內風光秀麗,是東南亞著名的旅遊勝地。城市北部有著名的三寶山。相傳為紀念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而得名。
⑹ 馬來亞為什麼改名叫馬來西亞
因為馬來人反對馬來亞聯邦,通過報紙,和平集會,並和其他自治州組成馬來西亞。
英屬馬來亞(British Malaya),簡稱馬來亞(Malaya),是屬於大英帝國殖民地之一,包含了海峽殖民地(1826年成立)、馬來聯邦(1896年成立)及五個馬來屬邦。在其(馬來亞聯合邦)獲得獨立之前,曾在1946-1948年組成馬來亞聯邦。
由於歷史因素,人們總是稱呼現今馬來西亞半島為 「 馬來亞 」,或者是 「 西馬 」,然而自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已經頒布譯名標准,表示 「馬來西亞半島」 才是規范用詞。
馬來人反對馬來亞聯邦,通過報紙,和平集會。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成員(共11州)與新加坡(1959年6月3日起自治建邦)、英屬砂拉越(1963年7月22日起自治)與北婆羅洲(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並改稱「沙巴」)組成了馬來西亞,成為新的聯邦制國家。
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新加坡獨立。
(6)馬來西亞國名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1、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在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城。
2、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目前仍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首相署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
3、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習慣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⑺ 「馬來西亞」這一國名是怎麽來的怎麼念什麽意思
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⑻ 「馬來西亞」這一國名是怎麽來的怎麼念什麽意思 「馬來西亞」在馬來語里怎麽念
英文名:Malaysia
其名字的由來是源於其所處的地方--馬來半島:Malay Peninsula--的改變而來的.
問題補充:「馬來西亞」在馬來語里怎麽念?
我不會馬來語.
⑼ 馬來西亞是屬於哪個國家
馬來西亞不屬於哪個國家,它本身就是一個國家。馬來西亞(馬來語:Malaysia;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選舉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從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
(9)馬來西亞國名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這個名稱是在1963年被採用,當時已經存在的馬來亞聯合邦,加上新加坡、北婆羅洲與砂拉越共同參組這個新的聯邦。在此之前,這個名字本身已經隱約用來指稱東南亞的某些地區。在1914年芝加哥出版的地圖上,馬來西亞這個字指的是馬來群島之內的某些領土。
這個區域的大陸部分稱為馬來亞,直到1963年與沙巴、砂拉越與新加坡合組馬來西亞為止。菲律賓的政治人物一度考慮將他們的國家命名為馬來西亞,但在1963年這個名稱已先被採用。
在1963年組織聯邦時,其他的名字曾被考慮:其中一個是狼牙脩(馬來文:Langkasuka),這個名稱源自在公元1世紀到2世紀,在馬來半島北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王國。民間簡稱馬來西亞為「大馬」,是為了區別本來的馬來亞聯合邦(即西馬)。
⑽ 馬來亞的名稱如何來
馬來西亞西部土地的舊稱,簡稱「西馬」。當地使用「半島馬來西亞」名稱以取代「馬來亞」。馬里卜葉門共和國馬里卜省省會。距薩那88公里。產鹽。以古城的廢墟著稱。該地原為賽伯邑王國(公元前950-前115年)的都城,有著名的阿雷木水壩。公元六世紀水壩崩塌後,人口外移,該城遂毀棄,現存有巨石建築的城垣與水壩廢墟。 西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位於馬來半島的部分。它北臨泰國,向南與島國新加坡通過橋梁和堤壩相連。隔馬六甲海峽它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相望。南中國海將其與東馬來西亞之間隔開。
馬來亞(Malaya)該地區在馬來西亞獨立前的稱呼,之後成立自治領,並在1957年獨立,稱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在1963年9月16日連同沙巴,砂拉越(沙撈越)以及新加坡聯合組成馬來西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