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東鐵什麼時候恢復
① 東鐵線的車輛
1911年-1962年:各式英制蒸汽機車及客車。
1974年-1980年代:日本制客車(為數40輛,其中39輛被運返中國內地,被編為32型,現已退役,餘下一輛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展示。)
1982年-1999年:英國制都城嘉慕列車(通稱「電氣化火車」,於1996年開始翻新工程,最後一列於1999年10月31日榮休) 上水站
1984年11月25日早上8時50分,一列由紅磡駛往上水的東鐵列車,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列車需駛入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南行月台往紅磡。當列車在駛至分岐口,轉轍器沒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令列車錯誤駛入安全側線。列車停車不及,撞上止沖擋,第一卡因撞擊斷開兩截,凌空彈起再壓斷一條電纜柱,然後翻側,斷開的後半截車卡壓著橫放了包括車頭的前半截車卡。而當時車上有兩名職員,包括一名司機及一名列車長,當時他們都在列車的另一端,遠離撞擊現場,未有受傷。但就令他們未能及時作出行動去制止意外發生。肇事的車卡(E45組的234和235號車卡)事後報廢,而E45組餘下完好的233號車卡則在數年後被用作替代在何東樓車廠內撞毀屬於E58組的458號車卡,成為今天的458號車卡。
大學站
1988年6月4日 14:00,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南行貨運列車在大學站以北(現白石角)出軌,直到第二日10:40恢復服務。期間東鐵服務中斷一整日。九鐵方面派出接駁巴士疏導乘客,但場面混亂。例如在沙田站,晚上大批乘客爭先恐後上接駁巴士,有人甚至爬窗進入。出事地點位於白石角,該段鐵路本來是一急彎,後來於1995年把這段拉直。現為香港教育學院運動場。 大埔墟站
1991年6月18日8:00 ,一列九廣鐵路(英段)本地線北行列車於大埔墟站南面扯斷電纜,導致服務受阻,車站出現混亂情況,九鐵公司派出17輛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及大埔墟站,受影響乘客近25萬。
架空電纜絕緣體松脫
1999年12月23日,晚上11時,一個位於距離羅湖站2公里的架空電纜絕緣體斷裂,令電纜鬆弛,導致一列北行電氣化火車在羅湖站前兩公里「死火」,4000名乘客被困羅湖及上水站之間,過境關卡亦要延遲近3小時才關閉,以疏導人潮,羅湖列車服務受阻逾兩個小時。事發後個半小時,東鐵亦安排了6輛接駁巴士,往羅湖站疏導乘客,但為避免乘客爭相上巴士,引起場面混亂,故最後東鐵只安排一列無載客的列車,往羅湖一次過接載乘客往市區,故接駁巴士並未派用場。 位於香港深圳邊檢地區的羅湖站及上水站是水貨客每日使用次數極高的車站,有相當水貨客更冒檢控之虞沖過或跳越閘機以避過支付車資,並且對檢控他們之港鐵職員施以多種暴力襲擊、偶爾更會召集附近的同黨進行圍毆[5],導致相關職員需告假逾10天療傷。有逃票者故意觸發八達通閱讀器不對重疊起來的八達通卡扣數的安全系統為沖閘製造口實。[6]根據港鐵2008年統計數字顯示,上水站之檢控沖閘數字為東鐵線其他車站(不包括羅湖站)100倍以上,即每年約過萬宗,平均每日約有30宗於該站發生,每宗成功檢控個案背後亦涉及多於一人犯案,包括水貨客孔武有力之同黨。
為打擊此等行為及杜絕水貨客聯群結隊聚集點貨行為,港鐵2009年3月1日起於上水站採取出入閘分流措施,分隔乘車及出閘之人流,並且於羅湖站由活板閘機更換為九廣鐵路暨地鐵早期使用之轉棍閘機。港鐵公司配合鐵路警區、邊境警區之行動對長期逗留月台之水貨客採取屢勸不聽後處之以罰款港幣2000元,暫時收初步成效,而由加強執法以來港鐵錄得了更頻密的職員執勤時遇襲數字,亦引起香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提議下調來往港鐵邊檢站的車資。
② 馬來西亞中國高鐵項目重新恢復,其過程為何一波三折
因為咋中途的時候由於腐敗門事件,導致了馬來西亞前總統的下台,所以和我國的高鐵項目產生了一些分歧,但是最後還是成功了,現在的高鐵項目已經被砍了300多億,為了維持原來的目的。
在去年8月的時候馬哈蒂爾對外宣稱已經和中國取得了良好的交流,而且馬哈蒂爾表示不反對中國取消了一些東鐵的工程,並且還說可能會延期中國投資的東海岸鐵路計劃。2019年1月,馬來西亞又表示,因成本問題暫停了該鐵路項目,不過,馬哈蒂爾再次表態稱,馬來西亞將同中國談判,爭取縮小東鐵項目的規模,繼續這項工程。經過了一系列的談判,兩國終於重新重視了這個項目,根據最新的報道,同意按照原計劃進行這個工程項目。
③ 東鐵線的歷史
東鐵線始於原來的「九廣鐵路」(中國稱為「廣九鐵路」),並是其中的一部分。19世紀末,香港作為英國的一個殖民地,與中國內地尤其廣州的貿易和交流越趨頻繁。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與英國議定修建九廣鐵路,後因英國正應付第二次波耳戰爭而擱置。至1905年9月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後,英國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恢復九廣鐵路的興建計劃。同年7月九廣鐵路香港段率先開工,而廣東段則在1909年動工。經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華、英兩段。香港境內的路段(「九廣鐵路-英段」)屬英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而由深圳起到廣州的一段(「九廣鐵路-華段」)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華段線路在1949年改稱廣深鐵路。
香港境內的「英段」鐵路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由九廣鐵路局管理。通車初期共有六個站,分別是九龍總站(尖沙咀站)、油麻地站、沙田站、大埔站、大埔墟旗站(大埔墟站)及粉嶺站。當時為單線鐵路,除了九龍總站(尖沙咀站)外,所有車站均建有二個月台。英段沿線並建有五條隧道,分別位於油麻地站以北、筆架山、馬料水以南、馬料水以北及大埔滘。1911年10月8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華、英兩段鐵路接軌,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並開通來往香港與廣州的廣九直通車服務。
隨後九廣鐵路陸續加建更多的車站,如1930年落成的上水站,1956年9月24日的馬料水站(1966年12月11日稱大學站)等等。本來馬料水一段是以窄軌建造的,但在開通之前已經全部換上標准軌,本來的窄軌被運往建造來往粉嶺至沙頭角的支線,但這條支線後來由於運貨量大大減少,於1928年4月1日停止服務。
早期行走九廣鐵路的列車由蒸汽機車牽引,直至1962年柴油機車全面取代蒸汽機車行走於九廣鐵路英段的線路上。
隨著政府於1970年代,在鐵路沿線興建新市鎮,使「九廣鐵路」有機會再次被發展。由於九龍總站(尖沙咀站)的總站面積太小,而且周圍沒有可以發展空間,所以在1975年,九鐵把總站由尖沙咀搬往紅磡。而舊有的車站大樓隨即拆卸,只剩下鍾樓作為歷史遺跡。
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大改革。1976年,九廣鐵路局委聘了一間顧問公司,研究這條鐵路改良及擴展的可行性。1978年1月,九廣鐵路全面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獲得政府通過批准,工程包括全線雙軌化及高架電纜,在九龍和沙田間興建新的隧道取代舊有的筆架山隧道。除大埔滘外,沿線其他隧道均被移平以容納雙線鐵路。而同時亦興建九龍塘站,以便作為連接地下鐵路的轉車站。所有的車站均需要重建或遷移,以配合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需要。而所有改造工程分段於1982年及1983年完成,新的英國制電車組全面取代原來的柴油機車,史稱電氣化火車時期。
至1990年代,政府計劃興建一條行走新界西北的鐵路[西北鐵路],並交予九廣鐵路公司承建。一直以來九鐵公司只營運九廣鐵路這條重型鐵路線和輕便鐵路。
1996年,九鐵公司為了清楚劃分現有的九廣鐵路及將來的西部走廊兩條路線,將「九廣鐵路-英段」易名為「九廣東鐵」,而新建的西部走廊則命名為「九廣西鐵」(現稱西鐵線)。東鐵除作平常通勤之外,亦有連接香港與廣州、上海和北京等中國內地主要城市的跨境城際直通車運行。另外也有少數跨境貨運列車行走。因歷史因素,現有不少市民稱東鐵為「火車」,兩鐵合並前部分九巴目的地曾使用「火車站」一詞,如「旺角火車站」。
在2000年代,東鐵有了幾次不同程度的擴展。為紓緩東鐵和地鐵唯一的轉線站九龍塘站的擠迫情況,東鐵尖沙咀支線在2004年10月24日開通,經歷29年後東鐵又重回到尖沙咀。尖東站設有連接尖沙咀站的行人隧道以便轉乘。同年12月21日,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線)啟用。而在2007年8月15日,連接上水站至落馬洲站的落馬洲支線亦通車,方便市民使用新的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同時,支線亦預留位置,以便日後興建古洞站。
2007年12月2日九廣鐵路結束其97年的歷史任務,九廣東鐵及其他九鐵服務正式與地鐵合並為港鐵,並於當日將九廣東鐵改名為東鐵線。2009年九龍南線通車後,東鐵線便再度改回以紅磡為終點站,現前往將撥歸西鐵線的尖東站的乘客,須於紅磡站轉乘該線。
④ 為什麼叫馬東鐵路
因為是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鐵路。
這個東海岸鐵路項目可謂是命途多舛。它是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合作建設的,主要是由中方提供資金。馬東鐵項目是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早在2017年8月9日,這個項目就在馬來西亞的關丹正式開工了。
然而,這個項目在2018年7月被馬來西亞新上台的總理馬哈迪暫停了,因為他覺得馬方財政支持不了這樣大規模的建設。於是這一停就停到了2019年7月,中間整整一年。2019年7月25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在馬來西亞龍運東海岸鐵路隧道工地主持東鐵計劃重啟儀式,標志著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自2018年7月停工一年後正式復工。
這中間雙方也是經歷了多輪談判,最終中馬雙方同意將東鐵第一和第二階段的造價,從上屆政府時期簽署的655億馬幣(約1069億人民幣)降低至440億馬幣(約711億人民幣),並且線路方面也有所變動。重啟後的工程全長約640公里,較原定的路線縮短約40公里。亦即,每公里鐵路的建造成本,則由此前的約人民幣1.67億元,降至約人民幣1.11億元。
⑤ 馬來西亞為何叫停中資基建項目未來前景如何
看平衡收支表,看利潤等.先去這個公司看其報表.看利潤,要從其銷售收入來看.
比如利潤占的比例是多少.從毛利潤的大小可以知道一個公司的進貨商如何.
如果毛利潤與銷售額的比例大,說明其進貨便宜.從分紅可以看出公司是注重投資,
還是注重短期的獲利.從流動資金和流動負債的比例可以看出公司償還他人的能力。
如果過低,可以從側面說明公司的管理,效率不高,如果太高,又說明公司不善於投資.
其他方面,你可以從公司的管理人員來看,了解其背景,評估他的能力,以及是否適合這個公司.或者從過去的業績來看,然後要看這個公司的貸款如何。如果太多,就有風險,或者說底氣不足.用凈利潤除以銷售額可以知道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消耗的管理,比如水電,辦公用品等.如果結果比較高,說明公司節省,管理有序,如果比較低,說明公司的效率不高.最後,把公司的每一年的業績都比較一下,
如果是明顯上升,就可以說明公司的方向是正確的.
⑥ 降價350億,馬來西亞重啟高鐵項目,賺了還是虧了
降價350億,馬來西亞重啟高鐵項目,賺和虧是相對而言的,當然相比於原來的合同在資金上是賺了一筆,不過對於國家的誠信以及未來的招商肯定是有著影響的,從這個方面來說,馬來西亞是虧的,總體來說,這對於馬來西亞的持續的發展還是有影響的。
也許就從眼前的利益來看,馬來西亞是在資金上賺了,不過從長遠來看,對馬來西亞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