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樹人華僑聯考馬來西亞多少錢
① 怎麼樣才是馬來西亞華僑
現在在華僑生聯考這個領域上面,馬來西亞華僑有很多。為什麼呢?因為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是門檻最低成本最少的一個身份,獲取這個身份之後就能成為華僑參加華僑生聯考,考上重點大學。
當然,首先得弄清楚華僑的概念,不同於華人。
華人是一個血統概念,從民族上講,具有漢族和中國55個少數民族血統的人都是華人,具有外國民族血統認同中華文化的人也是華人。華僑,亦被稱作「海外華僑」,華僑屬於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國公民,但長期居於國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國永久居民身份者,稱之為「華僑」,仍保留本國公民身份,仍然受到本國法律保護。華僑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等其它職業的人,留學生,對外援建工作人員。
從概念上面可以看到,居住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人跟擁有居住國的身份證是不一樣的。並非華僑。同時,中國是不承認雙國籍的,如果被查出擁有其他國家的身份的話那麼中國國籍將不保留。建議放棄馬來西亞身份,因為馬來西亞簽證比較容易辦理,而且馬來西亞政府出台的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也是往返馬來西亞的便利身份,如果放棄中國國籍,以後回國就難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香港人是可以參加華僑生聯考的。
華僑生聯考又稱「華僑港澳台聯考」、「華僑港澳台聯招」、其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入學考試」,已經有30年歷史之久,是廣大華僑、港澳台學生就讀國內大學的最佳途徑。該考試的主管單位是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廣東教育考試院下設的「聯合招生辦公室」負責該考試的政策制解讀及考試日常管理。
如果想要實現重點大學的夢想的話有香港身份是可以直接報名參加考試的。
——南洋置業專業團隊為您解答
② 馬來西亞華僑生聯考,什麼是華僑生聯考
您好,南洋置業專業團隊為您解答:
什麼是華僑生聯考?
華僑生聯考又稱為「華僑港澳台聯考」、「華僑港澳台聯招」,其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入學考試」,已經有30年歷史之久,是廣大華僑、港澳台學生就讀國內大學的最佳途徑。該考試的主管單位是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廣東教育考試院下設的「聯合招生辦公室」負責該考試的政策制解讀及日常管理。
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針對華僑及港澳台地區的一種統戰政策;
是國家為了照顧華僑港澳台的子女在國內的升學而定製的一項特殊駕馭政策;
是平行於全國「普通高考」(統考)的另外一種升學形式;
是一條讓孩子直升中國一本名校的綠色快捷通道!
滿足什麼條件才能參加華僑生聯考?
華僑考生必須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且近四年(每年截止報名之前)之內,有國外實際居住兩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算)。
通過辦理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是獲取華僑生身份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成本最低,全家獲取馬來西亞身份之外同時滿足華僑生身份。
為什麼很多廣告都說華僑生是百分之百考試重點大學的?是因為華僑生的分數線拉的比統考低很多,考綱都是簡單的基本知識,這個政策是國家為了吸引海外學子會回國出台的,畢竟沒有在國內學習的親們很難應付高考統考這么大鴨梨的考試。如果是在國內學習的親們通過這個身份考試是不是容易多了?學習好不好依然是每個人的問題,如果不學習,誰還能保證考得上重點大學呢。
③ 華僑生聯考難嗎都考試那些科目
考試科目類別
文史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理工農醫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各科滿分均為150分,各科目類別滿分為750分。
考試內容和要求參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大綱》(2005年版)。
http://www.dailue.com/
目前獲取華僑生身份的捷徑是通過辦理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獲得國外的永久居留權,進而滿足參加華僑生聯考的條件。
為什麼選擇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呢?
「馬來西亞:我的第二故鄉」定居計劃是一個申請條件要求低, 所需材料簡單, 申請方便快捷的海外定居項目。此計劃歡迎所有符合標準的海外人士提出申請,申請成功者可被核准10年(可連續更新)的有條件的永久居留證和可連續無限次自由進出的簽證。此定居項目對那些希望在海外擁有一個溫馨的「第二故鄉」的成功人士,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同時對於想擁有華僑身份的人士也是一個便捷的途徑。
④ 馬來西亞華僑生聯考需要多少錢
在正常花銷下,加上你的學費,培訓費等其他手續費三四十萬差不多了。
華僑生聯考,教育部特殊教育政策,每年3月份報名,5月份考試。全國有一百多所普通高校招生,學生可以參加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校聯招。錄取分數很低,一本線400分,二本線300分。
1、
華僑生的錄取名額靈活。
①華僑生的錄取工作不經省教育廳。
②通知書的發放只經過學校與華僑聯合招生辦公室,也不經過省教育廳。
2、華僑生可確保考入高校。
①華僑生可報考相關院校的預科;
②預科一般無錄取投欄線,由高校自行確定。
③預科生與統招生的待遇除畢業證晚拿一年外,其餘都一樣,這為華僑生的入學提供了一個十足的保障。
3、華僑生的考試安排與可報考的院校
a、文史類: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理工農醫類:語文、數學、英語、物力、化學
每科150分,共計750分。
b、華僑生的報名時間一般為:3月29日-4月10日
考試時間一般為:5月24日--26日
錄取工作一般7月中旬開始,7月底結束。
4、招收華僑生的院校都是國內知名學府。
①「211」工程及中央部委直屬高校為第一批錄取院校。
②第二批錄取院校也都是國家一類或二類重點本科院校。
⑤ 什麼是華僑港澳台高招聯考
華僑港澳台高招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入學考試,是平行於高考的另外一種針對華僑港澳台戶籍的學生組織的一次高考,一本院校157所,二本院校140所,一本預科三所,二本預科14所,囊括了國內所有好大學。一本線400分,二本線300分,一本預科380分,二本預科280分。相對於國內高考,聯考要容易得多,不過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上海交大難度比較大!可以查詢北 ,京,學橋官網,裡面有聯考的所有信息,包括2016年聯考分數線哦!
⑥ 參加華僑生聯考,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合適
選文比較好。文科考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和地理,好提分,尤其歷史和地理兩門課程,主要是加強記憶和理解,更容易提分,這兩科各150分的。選擇理科很難,尤其數學和物理都難,這二年化學還不斷超綱,除非考生的理科本來就很優秀。華僑聯考與高考的區別
1、考生性質不同:
華僑生聯考,是港澳台及海外華僑的高中生,考取內地高校。
⑦ 為什麼非京籍借讀證那麼難辦.
今年借讀的確是非常難,原因是
十八大中央政策已經明確,嚴控特大城市人口增長。北京已經不堪重負。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對非京籍學生入學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導致眾多非京籍學生在初三畢業時,面臨無校可上的無奈境況。
2014年是政策過渡年,2015年將嚴格執行。在北京就讀的中小學外地生比例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幾十萬非京籍家庭面臨選擇!
我認識的朋友中,
有錢的都在北京讀國際學校,拿國際文憑組織的高中畢業證,准備到國外讀大學
稍微其次點的,到河北周邊的中學讀書,最終還是要回戶籍所在地讀書,也有的去了馬來西亞華僑生聯考國際班,據說這個非常不錯,參加高考非常優惠,一本線才400分,二本線才300分,最低200分都可以讀一本院校,三一樹人有這個班。
再其次的就只能回老家讀書了,不能選擇以上辦法,只能回老家。
希望以上的對你有幫助。
⑧ 馬來西亞華僑生聯考和普通高考的異同謝謝額
馬來西亞華僑生聯考和普通高考的不同之處:華僑生聯考是必須要有華僑生身份。華僑生高考是每年5月份考試,普通高考是每年7月份。華僑生高考錄取分數低,題目難度低。一本400,二本300。華僑生高考不受戶籍,學籍限制。普通高考有這些限制
相同之處:兩種高考都可以報考國內高校,全國有200多所高校招收華僑生,在校和通過普通高考入學的學生享受同等待遇,一起上課,畢業。不詳之處敬請關注我,有更詳盡的介紹。
⑨ 便宜那麼好占也能輪得到咱,華僑生聯考真的可行嗎
在《腦洞大開的教育移民,只為孩子的明天更美好!》這篇帖子里,茗禾君無意提到了華僑生,海外高考移民這些詞,沒想到有很多家長詢問它的操作及可行性。
說實話,我們家孩子剛就讀初二,離高三還有幾年,我對有關高考的信息關注的並不多。但是海外高考移民,華僑生聯考還是很有誘惑性的,我也很想知道它的可操作性能有幾何?究竟是朝陽還是夕陽?
關於華僑生聯考的信息,網路一下,還是可以搜到一些的,對華僑生的始末也有一些了解。但我發現,網路出來佔一定比例的都是一些移民中介的信息,可見,華僑生聯考已經被商家做成一個產業鏈了。
不用懷疑,華僑生聯考這個制度由來已久,絕對是真實存在的,制度本身絕不是騙局。
【華僑生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華僑生聯考,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是中國教育部單獨針對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學生,為滿足這些學生回祖國內地接受高等教育的願望,提供其入讀內地大學的機會而設立的專門考試。
只要是符合國家對華僑生身份界定的學子都是可以參加的。
【報考資格】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2年(截止報名結束日),2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出國留學和因公出國工作不能視為定居)。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的,也可以參加報名。
【考試事宜】考試科目,分文史類和理工農醫類,各科滿分均為150分,各科目類別滿分均為750分 。 文史類(共5科):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 理工農醫類(共5科):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考試時間:每年五月份的第3個周末,兩天
考試地點:北京、上海、福州、廣州、香港、澳門,由報名點的各高校招生辦公室安排
【學校錄取】每年七月初開始錄取工作,由聯招辦組織實行網上錄取。
錄取批次按照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預科,第二批預科的順序進行。招生學校在最低錄取控制線之上,根據考生志願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以上信息都是公開的,在官網上都可以查詢到。
既然華僑生制度是真實存在的,那是否就適合我們普通人家的孩子走這條路呢?先看一下它的優勢和弊端,再做判斷。
華僑生聯考的優勢:
一是考試科目少題目簡單。 華僑生聯考考試科目比較少。不考政治和生物。文史類和理工類各考5門。
二是錄取分數線低。 一本錄取線400分,二本錄取線300分,藝術類專業200分。750分的總分,這樣的錄取分數線確實不高。假設考試分數低了,還可以讀預科。
三是報考人數少,幾乎沒什麼競爭。 近幾年華僑港澳台聯考報考人數在5000人左右,不佔用國內高考招生指標。
四是招生院校多。 全國招生華僑港澳台高校有300多所,包括985,211高校。
優勢這么多,是不是就非常好,其實仔細分析下它還是有一些弊端:
一是國內名校依舊分數線比較高,國內名校也不是那麼好考。 盡管400分就可以讀一本,但是具體學校具體分析。2017年國內名校錄取分數線,北京大學文科630分,理科665分;清華大學理科661分;復旦大學文科601分,理科620分;浙江大學文理都是600分。上海交大2017年沒有招生,之前分數線也都不低於600分。不過400分,也依然可以就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之類的一本院校。
二是2018年最新政策,華僑生資格的取得不能撿漏了。 新鮮出台的華僑生資格界定,從2019年開始實施,都要求在外國居住滿幾年以上的。並且 特別強調了不接受菲律賓特別退休居住簽證和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學生報考。 最容易取得身份的漏給堵上了。
雖然資格界定和往年略有不同,但孩子還是要到國外讀書才能符合資格認證條件。而國外身份的辦理周期最快也得半年到1年,孩子在初二之前就必須搞定這件事,才有可能通過審核。也就是說,孩子還是需要到國外讀高中的。
孩子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好走,萬一孩子沒通過華僑生聯考,這種投機的路徑可能會導致孩子比國內高考生的競爭力弱很多。 選擇這條路,其實就是孤注一擲了。
三是選擇華聯生聯考,必須有足夠的財力作為支撐。 這個足夠的財力包括移民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費用,以及孩子在國外讀高中的費用。到國外獲得長期居住權大概需要50萬人民幣,孩子在國外讀高中,大概需要學費40萬元人民幣,生活費20萬人民幣,這樣總費用肯定不會低於100萬人民幣,這還是最低測算,還不包括移民中介費等。所以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撐才能選擇這個路徑。
四是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華僑生聯考政策變動的風險。 隨著制度的越來越完善,可以鑽政策空子的空間越來越小。比如說之前並沒有要求要在國外生活幾年,但隨著報考考生的增多,這些漏洞逐漸完善。政策自身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華僑生聯考這個政策受益的群體本身就不多,政策隨時有可能會被調整。到頭來孩子不但沒報上華僑生聯考,連普通高考也錯過了,真正是影響了孩子的未來。
說了這么多,拋開政策風險不談,對土豪家庭來說,華僑生聯考真的是給孩子指明了一條通向國內名校的捷徑,盡管北清復交這樣的名校錄取分數線很高,但是400分的一本錄取線也還是可以考到很多985、211院校的,那也是國內孩子擠破頭都想要去的學校。關鍵是家長是否敢承擔政策變動的風險。
華僑生資格取得的路徑主要有移民或獲得國外的長期居住權。之前,最容易取得長期居留權的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已經被取消了。但是,真的想要取得這個身份的,在網上搜搜,還是可以搜到一些途徑,主要是和我們國家沒有建交的一些小國,但是風險比較大,關鍵是要狠下心捨得讓孩子到那些國家讀高中。
說來說去,華僑生聯考的受益人,還是那些真正在國外出生或長期在國外生活和學習的華僑生,不是自己的它終歸會水土不服。
有足夠財力,想要搏一下這個政策的家長,我認為只要認清風險,願意承擔風險,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市面上吹得天花亂墜的移民中介給忽悠了。了解清楚,自己判斷,酸甜苦辣,自己買單。 即便給孩子找到一條捷徑,路還是得孩子自己走出來。
說到底,孩子自己爭氣,自己努力最重要。父母創造再好的條件,也需要孩子自己去爭取。
⑩ 辦理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後,兒女可以馬上在那上學嗎
這個當然可以了。* 馬來西亞沿襲英國及歐美教育體系,教育水準和文憑均被歐美知名學府承認。子女按國民待遇就讀當地學校,接受中英文國際化教育,而費用相當低廉。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馬來西亞與歐美國家實行"3+0"和"雙聯課程",學生可選擇轉移課程的方式轉赴美、加、英、澳等國修讀。可迴避雅思門檻,簽證也不需回國內辦理,頒發英美加澳名校的畢業證書,而費用僅為直接留學的1/4。
* 低門檻獲取華僑身份,可獲免稅、子女高考加分、領養第二子女等特別權益。家長不妨選擇先移民後留學。
* 子女持第二家園簽證於大馬念大學,畢業後不需轉換簽證可獲得工作許可。並且* 無年齡限制、無英語要求、無須資產來源證明。十年免簽證終身可續簽,永久居留,進出自由無須重復簽證。馬來西亞第二家園www.contactmalaysia.com.cn/jihua提供信息。
1、方便子女留學
獲得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後,其18歲以下的子女可免學生簽證就讀當地學校。
2、馬來西亞雙聯課程 留學歐美黃金跳板
馬來西亞的院校大多與英、美、澳、加、新等國的著名大學(多為公立大學)建有雙聯課程或學分轉移制課程,學士學位學制僅三年,分別為3+0課程,2+1課程,1+2課程。大馬可作為一個跳板,非常方便中國留學生轉入理想中的第三國大學學習。
3、藉助華僑生聯考 低分入讀國內一流大學
通過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中國留學生可藉助「華僑生」身份回國參加華僑生聯考,聯考題簡單,錄取分數線低,是實現就讀國內知名大學的最佳途徑之一。據了解,每年參加普通高考的人數達942萬,重點大學錄取率卻僅有2.3% ,而參加華僑生聯考只有4200人,重點大學錄取率卻高達78%。
4、近距離陪伴孩子成長
對於留學新加坡的中國學生而言,雖有陪讀政策,但只允許母親、外婆、奶奶中的其中一位陪讀,局限性極大。但與新加坡僅有一橋之隔的碧桂園森林城市業主,藉助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身份,全家人都有機會近距離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