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雨季哪個州雨量最大
㈠ 馬來西亞一年四季的氣候多少度
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
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1)馬來西亞雨季哪個州雨量最大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馬來西亞最高峰是高達4101米的京那巴魯山。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㈡ 馬來西亞氣候和溫度
馬來西亞平均溫度在26~29℃之間,因其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全年雨量充沛。
白天雖然炎熱,建議穿輕棉織物製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等清涼透氣的衣服。但是午後有陣雨,晚上會有季風吹拂,十分涼爽。夜間平均23℃,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
地區氣候
東馬來西亞地區11月到次年3月是雨季,降雨量充沛,漲潮現象嚴重,不利於海灘活動;4到5月、10月天氣較炎熱,可以避開這段時間或者做好防曬措施。
西馬來西亞地區5到7月降雨量相對少,利於遊客安排行程;10到12月是雨季,最好避開,8月有馬來西亞的購物節,適合愛購物的朋友前往。
㈢ 馬來西亞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馬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簡稱半島)和馬來西亞沙砂(簡稱沙砂)兩部分。
馬來西亞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堤相通,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砂兩州之間。
沙巴州,舊稱北婆羅洲,有「風下之地」之美譽,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庇(舊稱哥打京那峇魯),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面積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萬(2016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沙巴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
沙巴於1881年至1963年間被英國人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管)。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馬來西亞。1984年,沙巴州政府將納閩分割出來設立成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砂拉越州,舊稱沙撈越,簡稱砂州,首府古晉市,被稱為「犀鳥之鄉」。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其南部和印尼交界,北接汶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總面積124450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70萬,由23個族群組成,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
截至2018年1月,砂拉越州下設12省,分別是古晉省、詩里阿曼省、詩巫省、美里省、林夢省、泗里街省、加帛省、三馬拉漢省、民都魯省、沐膠省、木中省、西連省。
砂拉越州在歷史上曾屬於汶萊,1841年英人詹姆士·布魯克因協助汶萊蘇丹成功鎮壓叛亂而被任命為砂拉越總督,次年宣布砂拉越脫離汶萊成為獨立王國——布魯克王朝。隨著二戰爆發,砂拉越慘遭日軍統治,日本投降後,英軍在砂拉越設立軍事管制區,之後在1946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因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㈣ 馬來西亞的氣候環境
馬來西亞地處北緯1度至7度的赤道地帶,屬熱帶國家。提起赤道,人們一定會認為那裡熱得不得了,其實不然。馬來西亞雖然地處赤道,但由於是低緯度的海洋國家,其氣候深受海洋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無四季之分,全年高溫多雨,溫差極小,相對濕度大。馬來西亞全年氣溫變化極小,夜間平均氣溫在21℃以上,白天平均氣溫則在32℃左右,日溫差大約是7℃,年溫差也只在1℃左右,這種氣候為當地居民帶來了不少好處,使衣著較為簡便,只要有夏裝即可,無需購置繁瑣的四季服裝,這也極大地方便了到馬來西亞旅遊的人,使他們的行裝可以大為減少。此外,馬來西亞濕度大,平均濕度為80%。
馬來西亞雖然四季如夏,但在山嶺高峰處,氣溫較低,甚至有的山區月平均氣溫在15℃左右,形成了不少涼爽宜人的避暑之處。其中位於吉保山脈中段、距離首都吉隆坡東北方50公里處的雲頂高原,就是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海拔2,000米,遠看山中雲霧飄渺,山頂常在雲霧的包圍、籠罩下,時隱時現,似蓬萊仙境,又如海市蜃樓。稱這里為"雲頂",真是名不虛傳。
沿著平坦而彎曲的盤山公路,兩旁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蒼翠茂密的森林,驅車來到山頂,大團大團的雲霧會不時從你眼前、頭頂上飄過,似有騰雲駕霧的感覺。在晴朗的時候,從雲頂上極目遠眺,視野開闊極了,向西可以看到燈火輝煌的吉隆坡夜景,向東則可以觀望到晨曦雲海,山巒重疊,林海茫茫。空氣格外清新涼爽,山上建有大型的現代化娛樂餐飲設施,吃喝玩樂樣樣俱全,是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此外,彭亨州的金馬侖高原是馬來半島最大的森林度假區。這里氣候清涼爽潔,特別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和鮮花。這里蔬菜種類很多,像甘藍菜、蕃茄、青椒、萵苣、芋頭、蘿卜等。馬來半島及新加坡所需要的蔬菜,主要是靠這里供應。這里盛產各種鮮花,全馬有名。
馬來西亞全境,全年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西馬為2,000~3,000毫米,東馬則更多,在3,000毫米以上。雨量的多少主要是受季風的影響。每年5~9月,由於受從印度洋及爪哇海吹來的`暖濕的西南季風的影響,降雨較少,有時會一個星期不下一次雨,氣溫較高。其中6~7月是降雨最少的月份。在每年10月至次年二三月份的一段季節里,受來自亞洲大陸東部吹來的寒冷東北季風的影響,形成雨季,降雨量大,其中10~12月降雨最多。
馬來西亞的雨季也頗有特色,幾乎天天都會下一場雨,而且幾乎都是下午下雨,就彷彿天地之間早已安放了定時器。這里的雨可稱得上是暴雨,來勢快,下得猛,結束也乾脆利索,極少有連綿細雨。伴隨著大雨的往往是驚天動地的雷聲,這又是馬來西亞特有的自然景觀,極亮的閃電一道接著一道,轟響的炸雷一個接著一個,有時能連續有幾十個之多,每當打雷時彷彿天在動,地在顫。雨季的到來使天氣涼爽了不少。
㈤ 「仙本那」的氣候條件是怎樣的
仙本那是典型的熱帶氣候,全年的氣溫都比較高,降水也很多,不過到了晚上會明顯涼快一點。
這里的氣溫全年差別也不大,幾乎沒有什麼波動,也沒有明顯的季節更替。
在仙本那,全年的降雨量比馬來西亞其他地方的都要多,非常充沛。不過這里的雨季很短,是在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1月份,另外,在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期間,這里還是最好的賞龜季節,如果時間合適的話還是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么難得的機會。
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即使是在聖誕節期間也最好不要來馬來西亞旅遊,當然仙本那也包括在內。
(5)馬來西亞雨季哪個州雨量最大擴展閱讀:
仙本那(Semporna)是馬來西亞沙巴斗湖省的一縣。2006年人口有133000人。
在巴夭語和馬來語中Semporna字面意思為完美的。城鎮被海水包圍著, 仙本那和它的附屬海島就像是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夢境之島。
這里是一個潛水勝地,周圍有很多絕佳的潛水基地,可以學習各種潛水課程。 但是現在這里有些過度開發,因此環境也變得不那麼「完美」了,人們開始尋找更好的地方去體驗潛水的樂趣。
在仙本那可以輕易的從漁船上買到新鮮的漁獵,並且還可以攜帶到酒店親自下廚或交給酒店處理。
PULAU BOHEY DULANG(被翻譯為珍珠島)是一座寧靜的火山島,距離仙本那不遠,此島亦是一處日本珍珠文化站。
距離仙本那不遠處的 TINGKAYU 是一座乾枯了的史前湖泊,這里挖掘出來的石器工具很有考古價值。這些器具和其他東南亞地區所挖掘到的一萬年前之古器具,擁有非常類似的質地及技術。
㈥ 馬來西亞氣候 因素
影響馬來西亞氣候的因素是什麼?
--------------季風、赤道低氣壓!
㈦ 砂拉越州的地理環境
砂拉越位於東馬,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州,地處婆羅洲北部,東北角連接馬來西亞沙巴和汶萊,南面跟印度尼西亞為界。砂拉越海岸線長達五百英里。
砂拉越地處赤道邊緣,位於東經109°36′-115°40′,北緯0°50′-5°。它是一個高溫多雨的地方。沿海地帶,年平均氣溫為25-30°,內陸為22-28°。砂拉越年平均雨量為160英寸,十一月至三月是雨季,七月雨量最少。
地勢是東南高而西北低與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的地方,為海拔2500-4000英尺的高山地帶。在高山地帶和沿海平原之間多是海拔800-1500英尺。
砂拉越的河流是由東南流向西北。砂拉越交通不發達多是水路。擁有馬來西亞最長的河流——拉讓江,全長大約560公里。毛律山是砂拉越州最高峰,約2,438米。
㈧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四季的氣候情況是怎麼樣的
馬來西亞位置近於地球赤道,故其氣候為熱帶氣候,常年炎熱而多雨,空氣中的濕氣非常高。高原地區的溫度則偏低,尤其是在午後。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在馬來西亞東海岸和東馬,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5月和10月又十分炎熱。
新加坡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就是常年的高溫多雨。如果按照我國的四季劃分制度來給新加坡劃分四季的話,那麼新加坡是沒有四季劃分的,因為它不管一年之中那一天都是高溫多雨的。
㈨ 請詳細介紹馬來西亞的沙巴洲
沙巴州(Sabah),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州,位於東馬,在婆羅洲的北部,以前被稱為北婆羅洲(North Borneo),在1881年開始被英國人統治,至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脫離英國統治結合馬來亞及新加坡組成馬來西亞聯邦。
沙巴享有風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風下之鄉之美譽,之因台風經過菲律賓時不會經過這里。沙巴的主要城鎮有山打根(Sandakan)、斗湖(Tawau)、根地咬(Keningau)、保佛(Beaufort)、古達(Kudat)、仙本那(Semporna)、拿篤(Lahad Datu)、斗亞蘭(Tuaran)、吧巴(Papar)、實必丹(Sipitang)、丹南(Tenom)、蘭腦(Ranau)、古打毛律(Kota Belud)、萬勞(Kota Maru)等等。納閩(Labuan)在1984年由當年的哈里士所領導的人民黨組成的州政府送給了聯邦政府,現在已經是聯邦直轄區了,也是馬來西亞的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東南亞第二高峰京那峇魯山(又稱中國寡婦山,俗稱神山)位於沙巴東海岸內陸地區,山高4095米。關於這座山,記載著一個動人愛情故事,她也是杜順人(Dusun)/卡達山(Kadazan)族傳說中的靈魂歸屬地。州首府也是以她來命名,Kota 既是城的意思,而中文亞庇名則是由Api-Api得來的(亞庇,哥打京那巴魯之爭[1])。
這里住著32種土著,其中以杜順人/卡達山人為主,他們主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其他的則有巴夭族(Bajau),主要信奉回教、毛律族(Murut)等。他們每年五月會慶祝豐收節(Tadau Kaamatan),官方假期則在五月三十及三十一日。華人是在十九世紀時才大量移民來到這里,主要是客家人、廣府人、潮州人、福建人、海南人及一些廿世紀來的天津人、湖北人。
雖然陸路交通方便、人們也很少依賴火車服務、但是沙巴現在還保留著婆羅洲唯一的火車軌道,從亞庇的丹容亞路火車站通到內陸省的丹南。由於地廣人希、山脈縱橫、相對之下航空系統比較重要。有一些地方更需要經由水路才能到達,這些地方也缺少良好的水電供應。
㈩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四季的氣候情況,詳細點哈!謝謝!
新加坡地處熱帶,相對來說,常年氣溫變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氣濕度高,氣候溫暖而潮濕,年平均溫度在 23-31℃之間,溫差很小。因此,對於那些喜愛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運動的人來說,新加坡可稱得上是天堂。那些討厭炎熱陽光的人也不會因此受罪,因為新加坡幾乎所有的商店、旅館、辦公樓以及飯館都裝有空調設備。新加坡一年到頭都有雨水,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
每日平均氣溫:26.7℃;
最高每日平均氣溫:30.8℃;
最低每日平均氣溫:23.9℃;
最冷月份:12月到1月;
最熱月份:5月到7月份;
年降雨量:2,353毫米;
每日平均相對濕度:84.3%;
每日平均濕度:60%到90%。
新加坡有兩個不同的季候風季節,從12月到翌年3月吹東北季候風,相當潮濕;6月到9月則吹西南季候風,最為乾燥。這兩個季風期,間隔著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1月到12月。在季候風交替月里,地面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形成下午至傍晚時分,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
新加坡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以溫暖濕熱為特徵,晝夜溫差不大。任何時間都可以到新加坡旅遊。如果對多姿多彩的節慶感興趣的話,可以在2月去,盛大的大寶森節(Thaipusam)在那時舉行;如果購物和美食是主要目的,7月去比較合適,新加坡美食節(Singapore Food Festival)和新加坡特賣會(Great Singapore Sale)都在那時舉行。
[氣候]
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氣候無太大變化,高溫多雨,一天中溫差較小,日間平均最高溫攝氏32度、夜間平均最高溫攝氏24度。大概和海南的氣溫差不多,新加坡最冷也是10幾度,就是怕你熱的受不了,只要你能耐熱,就OK了 20度. 最最低了. 全年都是國內的夏天差不多. 不用帶厚衣服的. 20多度,滿熱的,季節單一,穿衣很簡單.生活也方便.特別是空氣好的很.就是潮濕了一點.
馬來西亞位置近於地球赤道,故其氣候為熱帶氣候,常年炎熱而多雨,空氣中的濕氣非常高。其低地溫度介於21—32℃,高原地區的溫度則偏低,尤其是在午後。
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29℃之間,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在馬來西亞旅遊,基本上全年都適宜。白天雖然炎熱,但是午後有陣雨,晚上會有季風吹拂,十分涼爽。尤其是北部的檳榔嶼,早晚氣候適宜,涼風不斷。
在馬來西亞東海岸和東馬,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5月和10月又十分炎熱,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
西馬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2500毫米,東馬在3000毫米以上。6—7月降雨量最少,8—9月和10—12月降雨量最多。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因此,馬來西亞是個具有永恆夏天和永恆陽光的地方。全年氣溫變化很小。白天雖然較熱,但幾乎每天午後都有一場驟雨,雨後天氣轉涼,故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之說,傍晚有季風吹拂,更是涼爽怡人。
但如果有商務活動的話,最好是每年的3月至11月,因為大多數馬來西亞商人於12月到次年2月休假。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一周不宜前往,同時也應避開穆斯林的齋月和華裔人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