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興山怎麼樣
① 有哪些瀕臨滅絕的植物
1、荷葉鐵線蕨:為鐵線蕨科鐵線蕨屬下的一個中國特有種。多年生蕨類,高5-20cm。根狀莖短而直立。葉橢圓腎形,寬2-6cm,上面深綠色,光滑並有1-3個同環紋,下面疏被棕色的長柔毛,葉緣具圓鋸齒,長孢子葉的葉片邊緣反捲成假囊群蓋。孢子囊群長圓形或短線形,生於葉緣。
② 四大美女的出生地 分別在現今的哪個省份
西施出生在現在的浙江省諸暨市,她住的地方叫暨薴蘿村
貂蟬生於何方?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
臨洮之說源於《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因陝北諺謠曰: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忻州民間有雲: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占盡了。除了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說,該村外曾立過「貂蟬故里」的石碑,村中還有墓與廟,還有一條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門樓事發後,貂蟬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蟬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蟬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採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蟬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蟬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蟬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前些時候又添新聞,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撿得一塊碑,碑文曰: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按此說,貂蟬極有可能流落於蜀中而了結殘生。
有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指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按「並州」乃為州名,並非郡名,但網路上可見數據皆作如此寫法,或許有源自同一來源而相互轉抄之可能;即使如此,這個說法仍大有問題。據孟先生聲稱,已發現了貂蟬的故里,乃在今「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本文前面已經提過,「忻州」是隋、唐以後才有的地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山西二‧忻州》寫道:
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為太原郡地,漢因之。後漢末為新興郡地,晉因之。北魏兼置肆州,永安中又改郡為永安郡。後周徙州於雁門郡。隋開皇初復改置新興郡,旋廢。十八年,置忻州,因忻口為名。大業三年州廢,屬樓煩郡,義寧初復置新興郡。唐武德初又改為忻州,天寶初曰新興郡。干元初復故。宋仍為忻州,金因之。元初改為為九原府,旋復故。明初仍曰忻州,以州治秀容縣省入。
元雜劇作家在並未細究忻州作為地理名詞在理史上的沿革過程的情形下,錯以為前朝宋時的忻州亦可推用在兩漢、三國,因而留下如此謬柄;按今日的忻州市,在東漢時屬並州太原郡陽曲縣轄下,到了漢獻帝建安二十年時,曹操另置新興郡,郡治所在為九原縣,即今之忻縣,根據清代學者吳增僅撰、楊守敬補正的《三國郡縣表附考證》記載:
新興郡,《魏武紀》: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襄、朔方、五原四郡,各置一縣領其民,立以為新興郡,《太原府志》:治九原。
九原,故屬五原。《元和志》:漢末徙置太原陽曲縣界,屬新興郡。
因此,就算貂蟬實有其人,起碼在她生前,向別人說起她的出生地時,也絕不會是:「並州九原縣木耳村人」。另察魏文帝黃初元年時,復置於建安十八年時省入冀州之並州,並以太原郡郡治晉陽為並州州治,而【中國地圖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三國時代「冀州並州地圖」頁上,標示太原郡晉陽所在上方即有「並州」二粗體黑字,或許孟先生未及細辨,誤以為此「並州」即為郡名,從而有「並州郡九原縣」之說?
話說回來,當初雜劇《連環計》作者之所以要將貂蟬說成忻州人氏,主要是因呂布的籍貫在並州五原郡九原縣,而元代時的忻州,屬九原府,既然戲里貂蟬與呂布本為夫妻,兩人出自同一鄉里似乎便是順理成章之事;只是為了遷就呂布「五原九原」的出身,而把貂蟬設計成元人所理解中的「九原忻州」人,殊不知,這又是一個更大的錯誤!因為呂布生前時的「五原郡九原縣」,在今包頭市西方,建安二十年時,五原郡為曹操所省廢,九原縣治才向東南內遷,而成為新興郡的郡治,也就是今日的忻縣所在;至於說到包頭與忻州的距離,可是足足有兩百八十公里之遙,實在差得太遠了!
孟先生又說:「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這樣就能夠證明貂蟬確實是史有其人、而且生於此木耳村嗎?當然不能!因為說「村中原有」某某建物,即表示現在沒有,那麼過去真的有過嗎?有何「實證」?即使真的有,難道沒有可能是因為劇曲這么演了、說法這么傳開了,村民便真以為貂蟬是自己同鄉,才起了這些建築名稱?難道今天在湖北當陽市東十五公里處有周倉墓,便可以證明周倉歷史實有其人嗎?難道今河南許昌市城西石樑河上建有灞陵橋,便可證明關羽挑袍和過五關斬六將是史上確有其事嗎?或者,可以因為今河南南陽市建有武侯祠以及諸多相關碑刻,便說當初諸葛亮的躬耕地就是在這嗎?誠如朱大渭先生在《六朝史論續編》書中(【學苑出版社】)〈商潮中的「名人效應」與歷史科學的真實性〉一文里所說的:「我國歷史上常有拉名人作本地人,或在本地活動以提高本地知名度的風氣」;從學術研究該有的嚴謹角度來看,倒果為因,其實並不能證明什麼。
王昭君(wáng zhāo jūn) ,姓王,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族, 王昭君約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
楊貴妃陝西華陰人,後隨家遷至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獨頭村)。
③ 【大葉醉魚草】玄參科,醉魚草屬
原歸屬為馬錢科,醉魚草屬。
學名:Buddleja davidii Franch.;
別名:絳花醉魚草、穆坪醉魚草、興山醉魚草、白背葉醉魚草、白壺子。
灌木,高1-5米。小枝外展而下彎,略呈四棱形;幼枝、葉片下面、葉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狀短絨毛。
葉對生,葉片膜質至薄紙質,狹卵形、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稀寬卵形,長1-20厘米,寬0.3-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鈍,有時下延至葉柄基部,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被疏星狀短柔毛,後變無毛;側脈每邊9-14條,上面扁平,下面微凸起;葉柄長1-5毫米;葉柄間具有2枚卵形或半圓形的托葉,有時托葉早落。
總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長4-30厘米,寬2-5毫米;花梗長0.5-5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來;葬粵鍾狀,長2-3毫米,外面被星狀短絨毛,後變無毛,內面無毛,花萼裂片披針形,長1-2毫米,膜質。
花冠淡紫色,後變黃白色至白色,喉部橙黃色,芳香,長7.5-14毫米,外面被疏星狀毛及鱗片,後變光滑無毛,花冠管細長,長6-11毫米,直徑1-1.5毫米,內面被星狀短柔毛,花冠裂片近圓形,長和寬1.5-3毫米,內面無毛,邊緣全緣或具不整齊的齒;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花絲短,花葯長圓形,長0.8-1.2毫米,基部心形;子房卵形,長1.5-2毫米,直徑約1毫米,無毛,花柱圓柱形,長0.5-1.5毫米,無毛,柱頭棍棒狀,長約1毫米。
蒴果狹橢圓形或狹卵形,長5-9毫米,直徑1.5-2毫米,2瓣裂,淡褐色,無毛,基部有宿存花萼;種子長橢圓形,長2-4毫米,直徑約0.5毫米,兩端具尖翅。
花期5-10月,果期9-12月。
產於陝西、甘肅、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省區。
生海拔800-3000米山坡、溝邊灌木叢中。日本也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國及非洲有栽培。
全株供葯用,有祛風散寒、止咳、消積止痛之效。花可提制芳香油。
枝條柔軟多姿,花美麗而芳香,是優良的庭園觀賞植物。
(中國植物志)
④ 請問從湖北宜昌三峽機場到宜昌長途汽車客運站打計程車大概需要多少錢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第一、歡迎回家鄉探親。
第二、從機場打的去宜昌長途汽車客運站100元整(不還價),需要35分鍾車程。
第三、從機場坐大巴到宜昌長途汽車客運站20元整,上車後告訴服務員你的目的地,需要55分鍾車程。
第四、順祝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