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淪陷
1. 哪位大師誰給詳解下二戰馬來亞陸上戰況
你問的是「馬來亞戰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2月15日)吧?
日軍負責佔領馬來半島為陸軍中將山下奉文,他選擇採用參謀辻政信的建言在雨季中進行攻擊行動,因為辻政信認為西方英國人那些士兵不願意在下雨、夜晚作戰,大日本帝國陸軍軍部原本凝派給山下奉文4個師進行侵攻任務,但是山下奉文卻只要2個師團(約5萬餘人)就足夠了,因為他認為馬來半島的叢林地形會使得後勤補給非常不易,軍隊人數太多會對後勤補給造成極大負擔。
——馬來亞戰役示意圖
這里還有一個「普及版」的連環畫,可以看一下:
http://bbs.tiexue.net/post_5489589_1.html
2. 馬來西亞的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3. 殖民統治時期,馬來西亞分別受到哪幾個國家的統治
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在太平洋戰爭中還被日本佔領,解放後還曾經被英國繼續殖民統治。
1、葡萄牙佔領期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沙輾轉流亡於馬來半島與廖內群島,聯合各地數度意圖收復馬六甲不果,1641年,荷蘭聯合柔佛攻下馬六甲。
2、西班牙佔領期
在17世紀初,荷蘭建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島的貿易,隨後占據了爪哇島上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隨後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馬來群島。
3、英國佔領期
英國人於18世紀開始向東南亞擴張,1786年英國佔領檳榔嶼,1819年佔領新加坡和馬六甲,1826年英國將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合並成一個省,總稱馬六甲海峽殖民地。
4、日本佔領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占據了馬來西亞。
(3)二戰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淪陷擴展閱讀:
16世紀,西方海上霸權興起,馬六甲因其交通及戰略地位重要,引起西方列強覬覦和入侵,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
1867年4月海峽殖民地脫離英屬印度管轄,成為皇家殖民地,到20世紀初,馬來西亞完全淪為英國殖尼地,英國在侵佔馬來半島的同時,還入侵沙撈越和沙巴。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馬來亞經濟呈現明顯的畸形發展,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橡膠園,英國從中國及印度大量的引進勞工,使得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的社會特徵開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又恢復對馬來亞的殖民統治,一年後,英國組成馬來亞聯盟。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正式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並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4.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馬來西亞的資料
首先是馬來半島之役,1941年12月8日12時15分,在航空母艦和護航艦隊的支援下,日軍第5和第18師團由第25軍軍長山下奉文中將率領,分別在暹羅灣的宋卡、巴塔尼和哥打巴魯同時登陸,並以53000人的兵力和英國將領帕西瓦爾將軍所領率的8萬名英、澳、新、印、馬聯軍部隊作戰。由於後者在人員訓練、戰術准備及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在日本海空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兵敗如山倒。兵分三路的日軍,在1942年1月31日完成攻佔整個馬來半島的任務。在該役中,日軍共傷亡了4515人,而盟軍則大部分被俘。其中在1941年12月10日馬來半島外海的關丹海域,奉命增援的英國海軍「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遭到52架日軍魚雷攻擊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的輪番攻擊,結果兩艘名艦均被擊沉。接著在1942年2月9日晚上10時,日軍再兵分兩路跨海登陸新加坡,將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擊潰後,迅速繼續挺進。1942年2月15日英軍投降,新加坡不到一星期就淪陷了。
5. 二戰時日軍是如何突破英軍在馬來西亞中部的防線的
日軍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後,後續部隊不斷上陸,主力越過克拉地峽,進入吉打州,沿西海岸的鐵路和公路向南推進。1941年12月9日12日,佐伯聯隊一舉突破英軍重兵防守的馬來亞北部主要防線——日得拉防線。13日,佔領吉打州首府亞勞。同一天,倫美支隊攻佔爪拉丁加奴機場。
日軍的登陸戰役取得了出乎預料的成功。12月17日,日軍在亞羅士修改作戰計劃,決定以第5師和近衛師沿西海岸向吉隆坡、金馬士方向推進,以利於主力部隊作戰;另以第18師在宋卡待命,伺機在馬來東南沿岸的豐盛港附近登陸,迅速向居鑾和新山推進,切斷英軍主力的退路。這樣在新山州以北、吉隆坡以南地區將英軍主力同新加坡分割開來,各個擊破。
12月19日,日軍佔領馬來半島西海岸檳榔嶼上的維多利亞空軍基地,切斷了英國空軍從印度、緬甸向新加坡、馬來亞機動的空中航路。至此,日軍奪取了馬來半島北部的所有機場。
1942年1月7日,日軍攻佔士林河橋,完全切斷了北部防區印度第11師的退路,該師遂告瓦解。1月11日,吉隆坡失守,英軍在馬來亞中部的防線被突破。
6. 二戰日本打了多少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共侵略了多達14個國家,包括寮國、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緬甸、汶萊達魯薩蘭國、葡屬帝汶、新幾內亞、諾魯、美國(珍珠港、關島、威克島、阿圖島、基斯卡島等)、中國(大陸和香港)。
中國是抗擊日本侵略的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下,中國死傷人數達3500萬,佔二次大戰參戰國死亡總人數的42%。
其中,死亡人數達2100萬,僅南京大屠殺就死亡30萬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價計算,日本侵略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
(6)二戰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淪陷擴展閱讀
日本最最早佔領的是朝鮮,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朝鮮就徹底的淪為日本的勢力范圍了,1910年日本就徹底的吞並了朝鮮了。不過在這之前也佔領了中國的台灣和澎湖列島。這個時候只是部分,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沒多久就佔領了我國的東北,之後在1937年之後開始了全面侵華。
這一共是兩個國家,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之後佔領了庫頁島的南部,也算是佔領了部分俄國領土,一共是三個。真正讓日本大肆擴張的時刻是1941年12月7號珍珠港戰役之後,日本已經徹底的對英法美等盟國宣戰,這個時候開始大肆的入侵東南亞了。
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個小時後,其空軍即從台灣起飛,摧毀了美國在菲律賓的海空軍事基地。很快,日軍在呂宋島北部登陸。1942年1月3日,日軍佔領了馬尼拉,整個菲律賓淪陷。在這之前日本在1941年初佔領部分泰國,泰國在二戰中沒有被徹底的佔領,算是日本的盟國。
而且日本在1940年9月就派出部隊佔領越南北部。珍珠港戰役之後日本就沒有顧忌了。12月8日,日軍登 陸泰國南部的北大年、宋卡和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1942年1月30日,馬來半島淪陷。2月15日,日軍佔領新加坡,馬來亞全境淪陷。
1942年1月,日軍進攻緬甸,3月8日佔領仰光,3月30佔領東吁,5月1日佔領曼德勒後很快就佔領了整個緬甸。1942年2月28日,日本入侵印度 尼西亞,登陸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3月12日,荷蘭總督向日本佔領軍投降,旋即日本佔領整個印度尼西亞。
而且由於法國在歐洲的失敗,整個中南半島都被日本佔領了。在這個時候整個東南亞除了泰國其他的全部被日本佔領了。東南亞目前是11個國家,也就是說這11個國家全部被日本佔領了。
不僅僅是東南亞,在太平呀日本也沒有閑著。日本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大批島嶼:如帛硫群島、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
二戰之前,在一戰的時候日本因為對德國宣戰,就佔領了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吉爾伯特群島以及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天寧島等。這些島嶼目前獨立出來的國家有20個左右。而且日本還空襲過澳大利亞多次。
7. 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二戰時被哪國侵略了,二戰時新加坡是什麼狀況
在二次大戰前,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日本對美開戰以後,對駐扎菲律賓的美軍發起了進攻,佔領了菲律賓。日本投降後,美國允許菲律賓於1946年獨立。獨立後的菲律賓以日本在二戰時對菲律賓造成了巨大人員經濟損失為由,向日本提出了100億美元的巨額賠款。最初日本政府只同意向菲律賓提供2•5億美元的賠款,雙方一度爭執不下。對菲律賓的賠款談判成為日本賠款談判中最艱難的談判。
由於日本和菲律賓都是美國的盟國,美國對賠款的問題進行了調停。在美國的調停下,雙方終於在1956年達成協議。協議規定日本向菲律賓提供純賠款5•5億,分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內向菲律賓提供2•5億美元的借款。日本對菲律賓的賠款共計8億美元。
然而日本的戰爭賠款,被當時的菲律賓馬克斯總統夫婦當作私人或家族的財產私吞和揮霍掉了,真正受到戰爭損害的菲律賓人民並沒有拿到本該賠給他們的戰爭賠款。這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對戰爭賠款之意義的諷刺。
4、對越南、寮國、柬埔寨的賠款
越南、寮國、柬埔寨組成的印度支那,原是中國的保護國,1893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後,1940年6月法國向德國投降。作為德國的同盟國日本,向法國投降政府提出讓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切斷美英援蔣的道路。在德國的壓力下,法國投降政府於1940年8月同意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日本成為印度支那的實際控制者。在戰況對日本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日本軍隊忽然於1945年1月宣布打倒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政府,讓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獨立。
1945年7月的波茲坦會議上,確認中國和英國共同佔領印度支那,北16度線作為中國和英國的佔領區的分界線。1945年8月,20餘萬中國軍隊進入北緯16度線以北的印度支那。可是日本扶持起來的印度支那獨立部隊卻反對外國軍隊進入印支,1946年7月中國和英國軍隊撤出印支,將印支交還給原來的宗主國法國。印支獨立部隊反對宗主國法國的返回,開始與法國軍隊展開游擊站。1950年2月,法國被迫承認印支三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獨立。
由於日軍進入印支三國是通過法國政府允許和平進入的,所以沒有給印度支那造成較大的損害,因此賠償額也比較少。1958年到1959年日本份別和越南(南越)、寮國、柬埔寨三國政府達成協議,分別賠償越南:3900萬美元;寮國:278萬美元;柬埔寨:417萬美元。
5、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賠款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統稱馬來亞,1951年9月舊金山對日講和會議時,馬來亞仍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國在舊金山對日和會上放棄日本的賠款,也就意味著代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殖民地也放棄日本的賠款,因此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獨立後,在法律上已沒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
新加坡是海外華僑聚集的地方,新加坡的華僑們在中日戰爭中曾積極支持中國的抗戰。因此1942年日軍佔領新加坡後,曾大肆搜捕華僑中的抗日分子,即所謂"華僑大檢證"。此外,日軍在佔領期間發起了強迫華僑捐款的"獻金"運動,要求華僑們捐款5000萬元(英國當時發行的馬來亞貨幣單位)。1962年,新加坡機場附近的建設工地中,從地下挖掘出600多具人骨,據說這是日軍佔領新加坡時屠殺華僑的遺體。因此在新加坡掀起了向日本討還"血債"的運動。
日本以英國已放棄賠償為由,聲稱新加坡根據國際法無權再向日本索取賠款。然而新加坡方面卻說:"賠款不應該僅僅考慮法律,更要考慮到道義,新加坡在道義上有權向日本追討『血債'"。1962年8月,約有10萬新加坡華人舉行遊行示威,要求日本對血債進行賠償。兩國間關系一時間十分緊張。
後來新加坡方面撤回了賠償血債的要求,但要求日本賠償當年的5000萬元獻金。1967年9月21日,兩國達成了"日本國和新加坡共和國9月21日協定"。一般的國際協定都要說明是關於什麼問題的協定,之所以會有"9月21日協定"這樣奇怪名字的協定,主要是日本政府害怕提到賠償的字樣會遭到國內反對黨的攻
在"9月21日協定"中,日方同意提供5000萬元的無償援助作為賠償當年的強征捐款。但強征捐款是在當時的馬來亞境內進行的,所以賠款應該分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一半,最後新馬兩國各得到2500萬元的賠款。馬來西亞本來沒有向日本要求賠款,但在新加坡的斗爭下,也得到了一筆"意外的收獲"。
8. 日本在什麼時候侵略馬來西亞了
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全面介入世界大戰,開始向英美荷蘭等國宣戰。42年年初,日本陸海軍入侵馬來亞。在很短時間內佔領馬來亞並擊沉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威爾士親王號戰列巡洋艦,使英國在亞洲全面限入被動
9. 馬來西亞5.13事件是什麼
1969 年5月,馬來西亞反對黨在第三屆全國選舉中獲得50.9% 的選票,首次超越由巫統等政黨組成的聯盟。5月13日,反對黨和巫統的支持者在雪蘭莪州和首都地區爆發流血沖突,執政的聯盟當即將沖突歸咎於反對黨,並在首都等地實行戒嚴。
根據馬來西亞官方報告,共有 196 人死於這場騷亂,其中華族 143 人,馬來族 24 人,被捕者多達 9143 人,其中華族5126 人,馬來族 2077 人,印族 1874 人。騷亂爆發後,馬來西亞實行了 2 年的緊急狀態,議會停擺。
(9)二戰馬來西亞什麼時候淪陷擴展閱讀:
傳統上,馬來西亞官方將五一三事件描述為一場種族沖突。二戰後,馬來西亞逐漸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馬來族是人口最多的族群,但華族在社會經濟等領域處於優勢地位,這種不平等釀成了兩大族群之間的矛盾。
基於這一歷史敘述,馬來西亞政府於 1970 年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在教育、住房、公共工程等領域實行向馬來族及土著傾斜的配額制,以縮小族群之間的社會與經濟差距。
1970 年代發展起來的石油、製造業,幫助緩和了馬來西亞的社會矛盾。同時,政府也更為小心地處理種族關系,維持各族群政治權力的平衡。對於五一三事件的歷史事實,官方則選擇低調處理,在中學教科書中亦甚少著墨。
近年來,柯嘉遜博士、李光耀等學者或政治人物提出,五一三事件很可能是巫統權力斗爭的結果。騷動不是自發的,而是經過了精心設計,巫統激進派試圖藉此逼宮路線溫和的「國父」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東古於 1970 年辭職。
如今,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人對五一三事件所知有限。教科書的粗線條敘述、公開資料的貧乏、老一輩的謹慎與恐懼,都讓真相顯得遙不可及。五一三事件50 周年之際,一些學者、媒體人和年輕學生都在呼籲正視歷史,以真正實現族群和解。
10. 日本在1900至1930年期間攻打過馬來西亞嗎
這段時期沒有。1904至1905年,日本忙著與蘇聯打仗。1014年8月,日本欲在中國及西太平洋獲得更多利益,以英日同盟為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
攻打馬來西亞是在二戰期間;當時日本的石油需求,80%是由美國供應,1941年7月28日,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這對正在擴張的日本來說,打擊是致命的,因為日本的陸、海、空軍即將缺油。
為了攝取石油和保護海上通路,1941年12月7日,日本入侵荷屬東印度群島都和東南亞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