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人喜歡喝什麼茶
① 全球各國都愛喝什麼茶
歐美等國家還是比較喜歡打碎的袋裝茶,紅茶居多,像義大利就喜歡搭配奶來喝;伊朗喝茶就糖塊,印度喝茶配奶,東南亞國家的中國,日本,朝韓飲茶習慣頗為相似,其中以中國和日本為最,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綠茶,紅茶,花茶為三大主流。
② 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
世界各國的飲茶文化匯總
導語: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成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這正是北京國際茶城的成立宗旨。
今天為你介紹中國、英國、美國、法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北非、斯里蘭卡等國的飲茶文化。茶,已在世界生根發芽。目前,全世界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飲茶習俗,飲茶人口20多億。但各個國家圍繞茶衍生出的“吃法”、“飲法”卻各有差異。
無論是東亞地區較為流行的清茶飲法,還是歐美地區盛行的奶茶、糖茶等等,茶文化都用各具特色的飲法吸引了無數愛好者。我們特意為讀者擷取了一些較為典型的外國飲茶文化,以觀茶文化的多姿多彩。
中國: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英國:有著濃厚的下午茶傳統,茶幾乎可稱為英國的民族飲料。與中國的清茶文化不同,英國人喜愛現煮的濃茶,並放一二塊糖,再加少許冷牛奶。著名英國畫家詹姆士曾繪過一系列的英國下午茶圖畫,展現英國中產階級品賞紅茶、奶茶的情形。
蒙古:蒙古人喜愛吃磚茶。他們把磚茶放在木臼中搗成粉末,加水放在鍋中煮開,然後加上一些,還加牛奶和羊奶。
美國:“速度”、“效率”是美國的文化基因,茶文化也受此影響。美國人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浪費時間,因此他們常喝烏龍、綠茶等罐裝冷飲茶。他們在茶中加冰,或者將罐裝茶放於冰箱中冰好,喝起來涼爽可口。在美國,茶飲銷量僅次於咖啡。
法國:法蘭西的飲茶文化從皇室貴族、有閑階層逐漸普及至民間,成為法國人生活與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今法國人最愛飲用綠茶、紅茶、沱茶、花茶。有些地方還會在茶中加入新鮮雞蛋,或者在茶中加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
荷蘭:作為曾經的“海上馬車夫”,荷蘭是最早從中國引進茶葉的歐洲國家,在1605年,茶葉便成為荷蘭上層社會的飲品之一。荷蘭人獨創了奶茶飲法,這一創造深深地影響了日後歐美其他各國的茶文化。
俄羅斯:早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俄羅斯便成了中國茶葉的最大買主。俄羅斯人喜愛喝紅茶,茶味濃厚。喝茶時,他們會先倒半杯濃茶,然後加熱開水,再加兩片方糖與檸檬片,喝茶程序和步驟也非常講究。
日本:日本茶文化同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為主。日本茶文化中的茶道最為著名,其表現方式之嚴謹、內涵之豐富令人叫絕。外國人在遊玩日本時,觀賞茶道幾乎是必備項目。
韓國:茶文化亦是韓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韓國茶禮講究以禮相待、以誠待人,成人茶禮是韓國茶日的重要活動之一。韓國人將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神農氏稱作茶聖。為紀念茶聖,韓國人還專門編排出“高麗五行茶”茶禮儀式。
泰國:泰國地處南亞,緯度較低,氣候炎熱,因此冰茶成為他們飲茶文化中重要內容。泰國人喜愛在茶水裡加冰,讓茶冷卻甚至冰凍,品嘗起來沁人心脾。烈日之下,喝一杯冰茶,既能去熱散濕,也能頤養心神。
北非:因氣候乾燥炎熱,因此北非盛行薄荷茶。當地人喜歡在綠茶里放置幾片新鮮薄荷葉和冰糖,飲時清涼可口。需要提及的是,當有客來訪,客人得將主人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禮貌。北非中的埃及崇尚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喝埃及甜茶會有黏糊之感,外來客人大多不習慣。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核等級和價格。
紐西蘭:紐西蘭人把喝茶作為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許多機關、學校、廠礦等還特別訂出飲茶時間。各鄉鎮茶葉店和茶館比比皆是。
馬里:馬里人喜愛飯後喝茶。他們把茶葉和水放入茶壺里,然後燉在泥爐上煮開。茶煮沸後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們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床,就以錫罐燒水,投入茶葉;任其煎煮,直到同時煮的腌肉燒熟,再同時吃肉喝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於其上,浸七、八分鍾,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加入乳酪與糖。
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熱茶,裡面放許多白糖,只喝二三杯這種甜茶,嘴裡就會感到粘糊糊的,連飯也不想吃了。
南美:南美的馬黛茶。南美許多國家,人們用當地的馬黛樹的葉子製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們是用吸管從茶杯中慢慢著品味著。
印度:印度人好喝奶茶,也愛喝一種參加姜或小豆蔻的“薩馬拉茶”。印度人傳統飲茶方法較獨特,把茶倒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別的,絕不必左手遞送茶具,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德國人也喜歡飲茶。德國人飲茶有些既可笑又可愛的當地。比方,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他們所謂的“花茶”,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尋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否則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德國人也買中國茶葉,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細密的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沖下的茶水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之後再將茶葉倒掉。有中國人到德國人家做客,發覺其茶味淡顏色也淺,一問,才知德國人獨具特徵的“沖茶”習慣。
到土耳其沒喝過蘋果茶就好像沒到過土耳其一樣。土耳其人的好客熱情,請喝茶更是他們的一種傳統的習俗。主人往往熱情的供給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蘋果茶。土耳其茶起來較苦,雖然茶味濃濃,卻不是那麼討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撲鼻,但是濃的化不開的感覺並不是每個初者都能夠承受的。只有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能夠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分外的舒爽。
馬來西亞肉骨茶,它的口碑確實不俗。肉骨茶吃法獨特,其湯配豬腰,再蘸豆卜或許油條來吃,大塊肉則可吃可不吃。而別的替客人准備的豬腰、肉骨等更令人胃口大增、欲罷不能。 ;
③ 外國人怎麼喝茶你都知道嗎
你聽說過普蘭人喝的合碗茶嗎? 普蘭人居住在歐洲極北部,他們也是喜歡飲茶的民族,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飲茶方式。普蘭人一家人在一起時,喜歡飲茶聊天,茶水熬好以後,不是每人一杯,也不是每人一碗,不論家裡有多少人,只斟滿一大碗,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邊,由老及小,依次捧碗喝上一口,象接力賽一樣,以此轉輾傳飲,這一碗喝完了,再斟滿,直到大家喝夠為止。 你聽說過馬來西亞的拉茶嗎? 拉茶是馬來西亞傳自印度的飲品,用料與奶茶差不多。調制拉茶的師傅在配製好料後,即用兩個杯子象玩魔術一般,將奶茶倒過來,倒過去,由於兩個杯子的距離較遠,看上去好象白色的奶茶被拉長了似的,成了一條白色的粗線,十分有趣,因此為被為「拉茶」。拉好的奶茶象啤酒一樣充滿了泡沫,喝下去十分舒服。拉茶據說有消滯之功能,所以馬來西亞人在閑時都喜歡喝上一杯。
說說新加坡的肉骨頭茶? 肉骨頭茶實際上是邊吃豬排 邊飲茶。肉骨頭是選用上等的包著厚厚瘦肉的新鮮排 ,然後加入各種佐料,燉得爛爛的,有的還加進各種滋補身體的名貴葯材。當你落座不久,店主就會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鮮湯,里邊有四五塊排骨和豬蹄,外加香噴噴的白米飯一碗,和一盤切成一寸長的油條,顧客可根據不同的口味加入胡椒粉、醬油、鹽、醋等,在吃肉 頭的同時,必須飲茶,顯得別具風味。茶必須是福建特產的鐵觀音、水仙等烏龍茶,茶具須是一套精巧的陶瓷茶壺和小盅。吃肉骨頭茶的習俗,原來是從我國福建南部和廣東潮汕地區傳入的,肉骨頭茶現在是新加坡人傳統的飲料,不僅香味可口,別具風味,而且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給風光絢麗、婀娜多姿的島國,增添了許多異彩。
④ 國外有哪些喝茶的習慣
日本人偏愛喝冷飲麥茶,是將大麥或稻穀,用文火炒焦後加入一些綠茶或其他茶葉,用水煮沸,顏色就達到了啤酒的顏色。可以趁熱喝,但是冷卻後飲用味道更為可口。一般去日料店,喝的都是這種茶
加坡有一種“長茶”。第一次聽這名字想像半天是什麼茶,看到後才發現就是把泡好的紅茶加進適量牛奶的一種奶茶(有點泰式奶茶的感覺)。和這種茶,一般是為了配點心飲用的,還有就是看茶博士的倒茶表演。一手大茶罐,一手茶杯,一上一下,奶茶從大茶罐倒進茶杯,再從茶杯倒進茶罐,反復7次,中間不會溢出半點
⑤ 不同國家和地區喜歡喝什麼樣的茶
潮汕和福建……工夫茶,一般是用小茶壺泡烏龍茶。潮州人飲用的茶多為潮州鳳凰山產的單樅茶。
長江流域……長江流域人一般喜歡喝綠茶。
北方人……北方人喜歡茉莉花茶。
湖南……豆子茶,湖南一些地方有用炒香的黃豆、芝麻、姜絲、鹽與老清茶一起沖泡的的豆子茶。
台灣……17世紀以前台灣原住民便已有采野生山茶制茶飲用的習慣。現今知名度最高的台灣十大名茶是:凍頂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龍泉茶和日月潭紅茶。
日本……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綠茶為主的煎茶,還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與綠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麥的麥茶。
西藏……西藏游牧地區喜歡喝磚茶。奶茶可以幫助消化,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習慣,每日清晨,家庭主婦都要准備好奶茶。
蒙古……蒙古地區同西藏地區一樣,喜歡喝磚茶。首先要把磚茶砸開,放到水壺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幾分鍾,並進行攪拌,直至茶湯發亮,再加入食鹽及牛奶,製成奶茶。
回族……蓋碗茶,寧夏回族喜歡用傳統的蓋碗喝「蓋碗茶」,將茶和棗、冰糖以及寧夏特產枸杞一起沏泡。
白族……三道茶,雲南白族用「三道茶」招待客人,頭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甜酸苦辣具備)茶。
印度……印度有一種辣茶,在茶水中加入牛奶、糖、姜、胡椒和各種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這種茶已經由印度裔人傳入美國。
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香港人將英國人的奶茶大為改良,以濾網沖泡出很濃的紅茶,再拌以淡奶,由於染了茶色後的濾網看似絲襪,因此被稱為絲襪奶茶。這類茶一般要混合多種茶葉泡製,這是因為餐廳難以倚賴一種茶葉,在短時間內沖出色、香、味俱備的茶水。香港人除了改良奶茶,還很愛直接把檸檬片放入茶中變成檸茶,這種製法與西方主流把檸檬汁混進茶中的做法略有不同。
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印度裔人的拉茶,當地的印度裔人把紅茶和奶混合後,不斷拋來拋去,就像拉出來一般,因此稱作拉茶。而拉茶也是馬來半島一種表演方式。
德國……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
美國……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所以,美國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對茶葉只知其味,不知其物。
英國……英國人泡茶是泡茶葉末,連袋一起放在熱水杯里,不是以水沖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熱水裡,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家庭飲用時,由於茶葉很碎,通常茶壺里還有個過濾杯,用開水沖下去,過濾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檸檬而喝。
土耳其……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格外的舒爽。
阿根廷……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人愛喝馬黛茶,馬黛茶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當地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很特別。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圍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馬黛茶葉的茶壺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傳著吸茶,邊吸邊聊。壺里的水快吸乾的時候,再續上熱開水接著吸,一直吸到聚會散了為止。
非洲……北非的摩洛哥、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等都喜歡綠茶,但飲用時總要在茶葉里加入少量的紅糖或冰塊,有的則喜歡加入薄荷葉或薄荷汁,稱為「薄荷茶」。
埃及……埃及人喜歡甜茶。他們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許多白糖,同時送來一杯供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這種濃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裡就會感到黏黏糊糊的。
⑥ 東南亞國家的茶俗,你知道有什麼說法嗎
東南亞的主要飲茶國家有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這些國家的人們受中國人喝茶習慣的影響,一直都有喝茶的習慣。飲茶的方式有多種: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香茶;有喝熱茶的,也有喝冰茶的。既有綠茶,也有香茶。
東南亞在形成茶文化的過程中,系統地整合了自己的認識,將特定的生活元素和習慣納入整個茶文化體系,從而形成了具有自身文化體系影響力的重要文化機制。究其根本,中國的儒家文化和社會習俗對該地區的影響要大於任何文化元素。其與我國茶文化體系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我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環境有實質性的差異,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包容性強,特別是各種文化觀念中積極樂觀的精神融匯在其中,使我國茶文化的競爭力大大提升;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國茶文化體系的核心基礎是儒家文化。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⑦ 馬來西亞人喝什麼茶
馬來西亞位於馬六甲海峽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據點。茶葉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早在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曾五次停留馬六甲,中國的飲茶文化就這樣通過馬六甲海峽傳遍了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現在馬來西亞剛剛成立了新政府,人口3200萬,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馬來西亞是文化、語言、種族相互融合的國家,馬來西亞的人口中馬來人占總人口的69%,來自中國的華人佔23%,印度人佔7%,還有1%是馬來西亞其他的少數民族。
據馬來西亞茶業商會會長劉俊光介紹:馬來西亞產茶大概每年3000多噸,人均年消費量是900克。從2006年到2016年的馬來西亞茶葉數據上看,馬來西亞的茶葉總進口量大概是250萬公斤。相比2006年的140萬公斤,在十年間增長了56%。
由此可見,茶葉在馬來西亞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意味著馬來西亞存在著很多發展茶葉的機會。馬來西亞主要是從印尼、日本、斯里蘭卡、坦尚尼亞、伊朗、中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口茶葉。
馬來西亞人喜歡喝紅茶,而且喜歡在茶裡面添加奶、糖等製作成獨具特色的馬來拉茶。由於馬來西亞是一個多重文化融合的國家,所以馬來西亞人的飲茶習慣是「兼容並包」。比如,客家人喜歡喝綠茶,福建人喝福建的烏龍茶,廣東人喝廣西的六堡茶。現在馬來西亞的年輕人,更加開放,更願意品嘗各式各樣的茶。
馬來西亞獨具特色的馬來拉茶。
在2000年之前,馬來西亞人不喝普洱茶,但現在普洱茶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中國茶。原因是一位台灣人鄧時海寫了一本關於普洱茶的書。很多馬來西亞人是通過這本茶書才認識了普洱茶,現在普洱茶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中國茶。
最近兩年,六堡茶在馬來西亞流行起來,很多馬來人對六堡茶獨有的檳榔香情有獨鍾,六堡茶在馬來西亞的進口量有了大幅增長。
劉俊光透露,馬來西亞非常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希望藉助「一帶一路」把中國茶出口到馬來西亞,把馬來西亞作為拓展擁有6億人口的東南亞茶葉市場的立足點,藉此拓展到南亞以及整個中東市場。
⑧ 東南亞的飲品
馬來西亞
1
拉茶
拉茶是大馬人的獨創,紅茶中放入牛奶或者煉乳,用兩個杯子倒來倒去,有的會距離1米多遠來回拉,很有表演氣氛。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紅茶和奶充分融合,而且能打出細膩豐富的泡沫。
2
東革阿里
東革阿里是大馬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野生灌木植物,被稱為馬來西亞「國寶」之一,泡水後喝口感微苦,放蜂蜜或者糖調味即可。
3
Cendol
馬來西亞最暢銷的冰涼飲品,刨冰中加入綠豆粉細條和煮得糯糯的長粒紅豆,最後一定要澆上特製的黑糖和濃濃的椰漿。
4
白咖啡
低溫烘焙又加入奶油、黃油和糖的白咖啡,是馬來西亞的獨創。白咖啡排除了咖啡的酸澀口感,沖泡後偏重奶茶口感,國內很多人喜歡它。
5
Ais Tingkap
飲料里放了刨冰、玫瑰露、胖大海、印度涼茶劑和椰肉,最後加入羅勒種子,看起來像是一種廉價的色素飲料,其實大有乾坤,檳城人很喜歡。
6
豆蔻水
檳城浮羅山盛產豆蔻,當地人愛喝豆蔻水,而且還得是原汁原味,清涼解暑,味道比較怪。
泰國
7
泰國奶茶
橘紅色是泰國奶茶的特色,茶湯比例大。正宗泰式奶茶里,還要放入一些特色調味香料。在泰國街頭,你還能常常看見有人用塑料袋盛著奶茶邊走邊喝。
8
豆奶
在泰國7-11便利店就能買到,有玻璃瓶裝,有紙盒裝,味道甜甜的,冰冰地喝下去超級好喝,是泰國之游一定不能錯過的飲品。
9
紅牛
紅牛是一款可以提神的飲料,是泰國一種本土傳統草方飲品,而泰國配方和中國產的不盡相同,很值得一試。
緬甸
10
甘蔗汁
緬甸路邊經常會見到現榨甘蔗汁攤位,混著大量冰塊,消暑又解渴。如果擠入一點點檸檬汁喝,那味道就更棒了。
11
仰光奶茶
仰光奶茶最大的特色是用很多種紅茶一起煮茶湯,色香味都有了,然後煮的過程中不斷加入煉乳,味道非常醇厚。
12
印式紅茶
材料和步驟很繁瑣,據說是緬甸人招待重要客人的飲品。茶葉和炒蒜、花生粒、干魚、椰子片和炒米放在一起沖泡。
新加坡
13
酸柑水
新加坡一種著名的路邊飲料,是用青金桔做的,酸酸甜甜很是解渴。在悶熱的天氣里來一杯很解暑氣。
14
恐龍美祿
用美祿調制的冰飲。為什麼叫」恐龍」呢? 因為表面的冰塊上撒上一層巧克力粉, 看來很像恐龍的背脊,因此而得名!
印度尼西亞
15
Martebe果汁
由百香果的黃色果肉和荷蘭茄子調制而成的飲料,酸甜適口,一大杯灌下去很舒服。
16
Jamu
Jamu是印尼一種傳統草葯飲料,具有一定的保健和養顏功能,很受女孩子歡迎。
17
椰子冰
冰鎮過的冰涼椰汁,加上彩色糖漿,然後放入鮮嫩的椰果肉,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
越南
18
三色冰
用綠豆、紅豆、椰奶、蘭香葉等做成,也被人叫做彩虹冰,味道跟名字一樣,層次豐富而清爽。
19
清補涼
以清涼的食材蓮子、龍眼、椰奶等為主料;再加上冰塊、水果丁等配料。不僅消暑,更可降火氣。
科科...
如果你熱愛大自然,
一定不能錯過這口兒!
20
雷公根汁
雷公根是一種止血葯草,煮水據說有清熱去火的功效。但是這味道真的不敢恭維,光聞著就能感覺到大草原的氣息迎面撲來,喝下一口彷彿被雷公打到一般。如果你愛吃草的話,那麼可以挑戰一下。
⑨ 馬來西亞人人都在吃的肉骨茶,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
肉骨茶最早出自馬來西亞吉隆坡三十公里以外的巴生港,明末清初,很多華人下南洋,那時英國殖民者在當地搜颳了大量資源,需運回送國,在巴生建立了深水碼頭,很多華人在此謀生,
由於做的是苦力和體力活,為了維持體力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需要進補,他們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加上當地的香料,製成肉骨茶包,早上出門前,燉煮排骨並配上白米飯或油飯,來增加體力,最早,肉骨茶屬於窮人家的食物,所以,湯里也就有骨頭、內臟和一些碎肉。
起初,沒肉骨茶一詞,都叫「吃肉骨」,二戰後,有人以此做生意,在肉骨中增加中葯配方,大受食客歡迎,實際上,這就是一款葯湯,因為叫葯不好聽,就叫肉骨茶,其實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而且很多人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就叫成了肉骨茶Bah Kut Teh。
現在肉骨茶已從當年的窮人食物,發展成貧富及男女老幼都喜歡的著名 美食 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到處可見,每個廚師、每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新加坡的多被稱為海南派,馬來西亞為福建派,海南派重胡椒味,福建派重葯材。
馬來西亞以巴生肉骨茶出名,而新加坡最有名的是松發肉骨茶,新加坡的朋友說,其實松發肉骨茶在 旅遊 觀光客里名氣較大,而真正本地人喜歡去牛車水品嘗不同口味的特色肉骨茶。
肉骨茶通常和白飯一起搭配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一般當地人喜歡配一碟加了紅辣椒圈的醬油,肉骨茶最早是當成早餐來吃的,後來當夜宵吃,現在一日三餐,想吃隨時都可以。
肉骨茶配方:1000克豬肋排 4000克水 40克生抽 25克老抽 2克糖 米飯 油條 辣椒
1.6克桂皮 2克八角 5克白芷 6克黨參 5克當歸 5克枸杞 4克川穹 5克杜仲 8克淮山 3克黑胡椒 3克小米椒 6克黃芪 5克甘草
製作方法:
1,豬排切成五、六公分的段,焯水,洗凈。
2,把所有香料用紗布包成香料包,也可使用茶包袋,小米椒對半切。
3,鍋里放水,加入排骨和香料包,再加生抽、老抽、糖,燒開。
4,轉小火燜一到一個半小時,直到排骨一抖,肉能從骨頭上分開或脫落。
5,檢查調味,可以加生抽或者鹽。
6,上菜時配上切塊的油條和加了辣椒圈的生抽,佐以白飯。
小貼士:
1,香料一定要稱精確,建議用0.1刻度的稱。
2,小米椒、胡椒和糖可根據自己口味調節。
3,為了保持湯的清澈,燒開後最好是燜熟。
4,如果佐以海南雞飯的米飯,味道更加。
5,可以嘗試用肉骨頭和內臟製作。
6,可以加香菇、金針菇或腐竹。
7,香菇的味道不要蓋過葯材。
8,金針菇煮半熟或略燙,不塞牙。
本文作者:Peter 楊雄
⑩ 茶藝師解析國外的飲茶風俗
茶藝師解析國外的飲茶風俗
在不同地域,飲茶習俗也各有千秋。不過把飲茶看作是健身的飲料、純潔的化身、友誼的橋梁、團結的紐帶,在這一點上又是共同的。
1、埃及人的飲茶習俗
埃及是重要的茶葉進出口國,埃及人喜歡喝濃厚醇冽不加牛奶的茶,但喜歡加蔗糖。埃及糖茶的製作比較簡單,將茶葉放人茶杯用沸水沖沏後,杯子里再加上許多白糖,其比例是一杯茶要加三分之二容積的白糖,讓它充分溶化後,便可喝了。茶水入嘴後,有勃鑽糊糊的感覺,可知糖的濃度有多高了,一般人喝上二三杯後,甜膩得連飯也不想吃了。
埃及人泡茶的器具也很講究,一般不用陶瓷器,而用玻璃器皿,紅濃的茶水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像瑪瑙樣,非常好看。埃及人從早到晚都喝茶,無論朋友談心,還是社交集會,都要沏茶,糖茶是埃及人招待客人的最佳飲料。
2、肯亞飲茶習俗
肯亞位於非洲高原的東北部,是一個橫跨赤道的國家,瀕臨印度洋,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平均海拔將近2000米,終年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呈紅色,屬酸性土壤,很適合茶葉生長。
肯亞人民喝茶深受英國統治時期的影響,主要飲紅碎茶,也有喝下午茶的,沖泡紅茶加糖的習慣很普遍,過去只有上層社會才飲茶,目前一般平民也喝茶,在大飯店和市面上也可看到提供飲茶的場所。綠茶在肯亞的出現是近幾年的事。
3.摩洛哥人喝茶的習俗
茶從中國通過絲綢之路,穿越阿拉伯世界,來到了北非的摩洛哥,摩洛哥人均信仰回教,不喝酒,其他飲料也很少,於是這里飲茶之風很甚。摩洛哥人上至國王,下至市井百姓,每個人都喜歡喝茶,可以說茶已成為摩洛哥人文化的一部分。
逢年過節,摩洛哥政府必以甜茶招待外國賓客。在日常的社交酒會上,必須在飯後飲三道茶。所謂的三道茶,是敬三杯甜茶,用茶葉加白糖熬煮的甜茶,一般比例是1千克茶葉加10千克白糖和清水一起熬煮。主人敬完這三道茶才算禮數周備。在酒宴後飲三道茶,口感甘醇,提神解酒,十分舒服,而喝茶用的茶具,更是珍貴的藝術品,摩洛哥國王和政府往往以此作為禮品饋贈來訪的貴賓。摩洛哥家庭也有客來敬茶的禮俗。
4、澳大利亞的飲茶習俗
澳大利亞的牧民居住在高寒的山區,以放牧為生,由於氣候寒冷,蔬菜極少,使他們成為嗜好飲茶的民族。澳大利亞人喜歡飲紅茶,而且必須在煮好的茶湯內加入甜酒、檸檬和牛乳,這種有各種味道的茶湯營養豐富,能增加人體的熱量。澳大利亞的多味茶在匈牙利和捷克等國家的下層人民中也很流行。
5、阿根廷人飲馬蒂茶
阿根廷人喜歡飲馬蒂茶,其飲茶方式也別具一格。他們把馬蒂茶葉放入一個非常精緻的、上面刻有民族圖案的葫蘆形瓢中,然後沖入開水,‘片刻以後便開始飲用,他們的飲法也很獨特,既不用嘴直接去喝,也不用舌頭去舔,而是用一根銀制的吸管插入葫蘆瓢內,像中國的兒童吸飲料一樣,慢慢地吸飲。
6、印度人的飲茶習俗
印度人喜歡飲用馬薩拉茶。其製作方法是在紅茶中加入姜和小豆蔻。雖然馬薩拉茶的製作非常簡單,但是喝茶的方式卻頗為奇特,茶湯調制好後,不是斟入茶碗或茶杯里,而是斟入盤子里,不是用嘴去喝,也不是用吸管吸飲,而是伸出長長的舌頭去舔飲,故當地人稱為“舔茶。
7、普蘭人的合碗茶
普蘭人居住在歐洲北部,他們也是喜歡飲茶的民族,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飲茶方式。普蘭人一家人在一起時,喜歡飲茶聊天。茶水熬好後,不是每人一杯,也不是每人一碗,不論家裡有多少人,只斟滿一大碗,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邊,由老及小,依次捧碗喝上一口,像接力賽一樣,以此輾轉傳飲,一碗喝完了,再斟滿,直到大家喝夠為止。
8、馬來西亞的拉茶
拉茶是馬來西亞傳自印度的飲品,用料與奶茶差不多。調制拉茶的師傅在配製好料後,即用兩個杯子像玩魔術一般,將奶茶倒過來,倒過去,由於兩個杯子的距離較遠,看上去好像白色的奶茶被拉長了似的,成了一條白色的粗線,十分有趣,因此被稱為“拉茶”。
拉好的奶茶像啤酒一樣充滿了泡沫,喝下去十分舒服。拉茶據說有消滯之功能,所以馬來西亞人在閑暇時都喜歡喝上一杯。
9、新加坡的肉骨頭茶
肉骨頭茶實際上是邊吃豬排邊飲茶。肉骨頭是選用上等的包著厚厚瘦肉的新鮮排骨,然後加入各種佐料,燉得爛爛的,有的還加進各種滋補身體的名貴葯材。當你落座不久,店主就會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鮮湯,里邊有四五塊排骨和豬蹄,外加香噴噴的一碗白米飯,和一盤切成一寸長的油條,顧客可根據不同的口味加入胡椒粉、醬油、鹽、醋等,在吃肉骨頭的同時,必須飲茶,顯得別具風味。茶必須是福建特產的鐵觀音、水仙等烏龍茶,茶具須是一套精巧的陶瓷茶壺和小盅。
吃肉骨頭茶的習俗,原來是從我國福建南部和廣東潮汕地區傳入的,肉骨頭茶現在是新加坡人傳統的飲料,不僅香味可口,別具風味,而且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給風光絢麗、婀娜多姿的島國,增添了許多異彩。
10、土耳其人的飲茶習俗
土耳其人喜歡飲薄荷茶。在炎熱的夏季里,土耳其人喜歡在每半杯綠茶湯里加入二三片新鮮薄荷葉,再加上冰糖。茶湯黃綠,湯面上飄浮著幾片薄荷葉。薄荷是清涼劑,具有驅風、發汗、利尿等功效。綠茶與冰糖也都有清涼的作用。茶、冰糖和薄荷三者交融,薄荷茶是土耳其人最喜歡的一種飲料,由於薄荷與冰糖氣味濃,因此對茶的要求很高,否則會喧賓奪主,失去茶味。土耳其人特別喜歡中國出產的珠茶和眉茶,這兩種茶具有外形緊秀,色澤濃得起霜,葉底嫩綠泛黃等特點。加糖以後,茶味不減,湯色不退,加薄荷葉後,香味不散。
11、阿拉伯的嚼茶
阿拉伯嚼茶是葉門人民喜歡的一種茶。這種茶不是用茶葉做原料,而是用當地的一種“卡特樹”葉子製成,是非茶之茶,卡特樹形如冬青,為多年生常綠樹,開白色小花,但不結果。阿拉伯人嚼茶的飲法十分獨特,不是用水熬制,也不用茶杯飲用,而是把這種樹葉放人嘴裡細嚼,吸其汁水,故稱為“嚼茶”。阿拉伯嚼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但不能久服,久服會中毒。
12、泰國的腌茶
泰國北部山區的人民有食腌茶的習俗。這一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野生茶樹多。由於交通不便,制茶技術落後,只能自製自銷腌茶。腌茶是一種菜餚嚼食,其製作方法與我國雲南的腌茶一模一樣,是從我國雲南南部傳過去的,一般在雨季腌制。腌茶的吃法奇特,將香料與腌茶充分拌和以後,放進嘴裡細嚼,又香又清涼。每年,這一帶要制這種腌茶4000噸,供本地人民食用。
13、紐西蘭的茶俗
紐西蘭人普遍喜歡喝茶,每年每人平均茶葉消費量居世界第三位。在紐西蘭人的心目中,晚餐比早餐和午餐更為重要。而他們則稱晚餐為“茶”,有代表性的晚餐是一道肉食葷菜,一道蔬菜,一道甜食。
紐西蘭人就餐一般在茶室里舉行,這里的茶室星羅棋布。在茶室里,每頓都供應茶水。茶水的品種有奶茶、糖茶等。但就餐之前一般不給茶水喝,只有等用餐完畢後,才有供應。
紐西蘭人因為喜歡喝茶,上午和下午都安排有喝茶休息的時間。賓主雙方進行交談或供求雙方進行談判時,一般都先敬上一杯茶,表示客氣。
14、英國下午茶的由來
19世紀初期,茶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飲用,特別是在晚餐後飲用以幫助消化。那時還沒有像今天我們所知的“下午茶”概念,“下午茶”這一真正英國習俗是由安娜發明的,安娜是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由於午餐和晚餐之間相隔時間很長,在這段時間里她感覺到疲憊虛弱,為了消除由於飢餓引起的強烈不適,她讓僕人拿一壺茶和一些小點心到她房間里,紹果她發現這種下午茶安排非常愜意,很快她開始邀請她的朋友和她一起喝下午茶,不久,侖教上流社會的人士都沉迷於這種活動:聚在一起喝茶,吃著美味的三明治和餅干,天南地北,高談闊論。這就是英國下午茶的由來。
15、韓國茶禮
公元6世紀下半葉我國古代茶文化隨佛教傳人入朝鮮和日本。在古朝鮮,茶被用於祭天,是神聖的象徵。受我國茶文化的影響,韓國茶人也崇尚茶禮、茶道。在韓國茶文化上,草衣禪師的`地位有如我國的陸羽。他建築的“一枝庵”現已成為韓國茶文化的聖地。他著有《東茶頌》及抄錄張源《茶錄》的《茶神傳》,被稱為韓國茶學的兩大經典之作。《東茶頌》是以我國《陸羽茶經》為藍本,再進一步引申及闡揚“茶”益處的佳作。草衣禪師對韓國茶業的復興和茶文化的發揚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韓國茶禮:又稱茶儀、茶道。源於我國的古代飲茶習俗,並集禪宗文化、儒家與道教倫理以及韓國傳統禮節於一體,是世界茶苑中的一簇典雅的花朵。它以“和”、“靜”為基本精神。其含義泛指“和、敬、儉、真”。“和”是要求人們心地善良,和平相處;“敬”是尊重別人,以禮待人;“儉”是儉朴廉正;“真”是以誠相待,為人正派。茶禮的過程,從迎客、環境、茶室陳設、書畫、茶具造型與排列,到投茶、注茶、茶點、吃茶等,均有嚴格的規范與程序,力求給人以清靜、悠閑、高雅、文明之感。
伴隨著韓國的民樂,首先,主人端坐於鋪有墊單的屋正面,擺好表演所需要的茶具(狗足樣的客人茶桌子,主人茶桌子,茶壺,茶杯,茶杯墊,退水器,茶筒,茶巾,蓮花樣的茶鑰匙)以及輔助用具(輔助茶盤,桌上蓋布,茶食,筷子)。桌上蓋布特別講究,上面是紅色的代表男性,下面是蘭色的代表女性,這里有對男性尊敬的意思。也就是說天是男,地是女。其次,把水燒開待用,准備工作即告完成。
行茶順序:
(1)茶罐及茶杯預熱
①把茶罐蓋取下放在茶罐右邊;
②左手把茶盅握起來後,把茶壺的蓋子按著,右手提著茶壺倒水入茶罐內後放回原位;
③右手把茶罐蓋子蓋上;
④左手按著茶罐的蓋子,右手提著茶罐倒水入茶杯里。(客人就坐的順序與主人相對自右向左排列為:客人1、客人2、客人3...... ),倒水順序與客人相對應,因為這包含著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之意。客人之間按職位高低來坐,職位高的,受人尊敬的,讓他坐客人1的位置。如果客人之間不認識的話,由主人安排就坐。
(2)煎茶法
①右手把茶罐蓋子取下放在茶罐右邊;
②左手把茶筒捏著,右手把茶筒蓋子脫下放在茶筒的左邊;
③右手用茶匙取茶葉放人茶罐里,茶匙放回原處;同時蓋好茶筒蓋子,放回原處;
④左手拿著茶巾按著水罐,右手提著開水壺,把水倒入茶罐內,後放回原處;
⑤右手把茶罐蓋子蓋起來後,左手的茶巾放回原處;
⑥過3-5分鍾後,左手拿茶巾按住茶罐的蓋子,右手提著茶罐按順序把茶水倒入茶杯1茶杯2和茶杯3中,分三次倒完,茶杯水量七成滿為宜,把茶罐放回原處;
⑦把茶杯置於茶杯墊上,雙手給客人奉茶,自己的茶杯放在茶罐的左邊;
⑧對客人打招呼“請喝茶”後,客人、主人一起喝茶。
第一道茶主要是欣賞茶的煎茶法。
(3)第二道茶二
①把第一道品飲時茶杯放回原處;
②主人給客人分送茶點;
③煎茶法與前面一致。
(4)整理
①右手把桌子蓋布拿起來,放在左大腿上或是右大腿上整理後蓋在主人桌子上和輔助桌子上;
②站起來送客人;
③洗杯子在送走客人之後進行,因為客人還在的時候洗杯子表示沒有禮貌。
以上有關茶的沖泡成為韓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組成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