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海嘯發生在哪個城市

馬來西亞海嘯發生在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 2023-01-18 02:52:19

❶ 馬來西亞是那一年發生過海嘯

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55秒,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作里氏規劃9.3海底地震。震源位於3°19′N (北緯),95°51.24′E(東經),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公里深處。這里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引發的海嘯突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家,這次海嘯造成30餘萬人喪生。精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拜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這次海嘯是本世紀傷亡最大的一次天災。

聯合國及各個國家和地區均為受災地區進行捐款援助。

(網路圖片僅供參考)

❷ 哪裡發生過海嘯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引發海嘯,使印尼蘇門答臘和爪哇島受災,3.6萬人死亡。
▲1896年,日本發生7.6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2萬多人死亡。
▲1906年,哥倫比亞附近海域發生地震,海嘯使哥倫比亞、厄瓜多一些城市受災。
▲1960年,臨近智利中南部的太平洋海底發生9.5級地震(有始以來最強烈的地震),並引發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波及整個太平洋沿岸國家,造成數萬人死亡,就連遠在太平洋東邊的日本和俄羅斯也有數百人遇難。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芮氏地震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三十餘萬人喪生。准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❸ 地震引起的海嘯例子。

公元前16世紀,克里特島北邊的桑托林島火山發生了一次極為猛烈的火山噴發,火山噴發後只剩下錫拉島和一些小島矗立在愛琴海中。海嘯專家後來研究發現,那次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巨浪高出海平面90多米,並波及到了300千米外的尼羅河河谷。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栗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後不久,海岸水位大退落,露出了整個海灣底,好奇的人們紛紛下到海灣底「探險」。然而不過幾分鍾,波峰到來,滔天巨浪沖上海岸,捲走了幾萬居民,城市也被淹沒,淺海底的「探險家們」自然成了那次海嘯的第一批犧牲品,無一生還。西班牙瀕臨大西洋的海港加的斯也遭到了10米巨浪的襲擊。海嘯還席捲了荷蘭、英國及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小安地列斯群島等地。

1783年2月5日,墨西拿海峽發生大震,伴隨著發生了海嘯和洪水,使墨西拿城陷於滅頂之災。同年4月8日,地震再次發作,經過兩個月的折磨,直接死於地震和海嘯的達3萬餘人。1908年12月28日,墨西拿海峽再次發生7.5級地震,同時引發海嘯,造成墨西拿8.5萬人死亡。

1883年8月26日和27日,喀拉喀托火山大爆發,將20立方千米的岩漿噴到蘇門答臘和爪哇之間的巽他海峽。當火山噴發到最高潮時,岩漿噴口倒塌,引發了一次大海嘯……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達40餘米,蘇門答臘的直落勿洞巨浪也高達36米,3.6萬人遭難。海嘯波及全球,連英吉利海峽的觀潮器都錄下了它的震波。

1896年(明治29年)的日本三陸大海嘯,里氏震級雖只有7.6級,也沒有發生直接的地震災害,但死於海嘯者卻超過2.7萬人。著名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也十分驚人,造成8000餘艘船隻沉沒,5萬多人淹死,並使沿岸大小港口均告癱瘓。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大地震一直持續到6月23日,在前後1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發生了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級大於8級的有3次。5月22日的8.9級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席捲整個太平洋,造成數萬人死亡。在這次大海嘯中,除智利首當其沖之外,還涉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菲律賓等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夏威夷群島波高達9-10米,日本沿海最大波高達8.1米。。

1964年3月27日美國阿拉斯加地震,8.4級,海嘯影響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

1978年7月17日,西太平洋距離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北海岸12千米的俾斯麥海區發生了里氏7.1級強烈地震。20分鍾後發生5.3級餘震。之後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北海岸與西薩諾瀉湖之間狹長地帶的近萬村民,渾然不知更大的災難即將臨頭。一種異樣的隆隆聲由遠而近,很多村民都以為那不過是一架噴氣式飛機飛臨,紛紛出來看熱鬧,轉眼間,20千米長、10米高的巨浪就呼嘯著橫掃而來,綿延橫亘在西薩諾瀉湖與海灘之間的7個村莊頓時被淹沒在海浪之中。僅僅幾分鍾,西太平洋這座風光迷人的度假樂園便變成了人間地獄。1萬人中僅2527人生還,7000多人死亡或失蹤,生還者中7成以上是成人,小孩倖免於難的極少。

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間,海嘯3次襲擊太平洋沿岸的尼加拉瓜、印度尼西亞群島及日本的Okushiri島,這場大海嘯共奪走了2500人的生命。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的蘇門達臘外海發生芮氏地震9級海底地震。海嘯襲擊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孟加拉、馬爾地夫、緬甸和非洲東岸等國,造成三十餘萬人喪生。准確死亡數字已無法統計。參見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❹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以前發生過地震和海嘯嗎

馬來西亞本土(除東馬來西亞外)和新加坡不處於地震帶,沒有直接性地震的發生,但鄰近印尼地震帶,新加坡會受到附近發生的大地震餘威影響,出現震動;至於海嘯,新加坡有幸受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阻擋,影響至微。

❺ 有哪些地方發生過重大海嘯

海嘯,一種極具破壞力、災難性很強的海浪。盡管它的來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預兆的,但由於它在外海時水深,波浪起伏小等原因都不會被引起注意。所以當它到來時,還是會讓人們措手不及,付出慘重的代價。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它通常是由海底地震所引發的。當在海底以下50千米以內出現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時,就會出現海嘯。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因素。當一次震動過後,震盪波就會在海面上形成不斷擴大的圓圈,它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種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它的運動可以掀起狂濤駭浪,它捲起的海濤高度可達到數十米。在這種極大的能量面前,人類的任何制止行運都是毫無意義的,甚至說人類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每一次海嘯過後,都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損毀。然而海嘯又屬於自然災害,人類要避免它幾乎是辦不到的。如果可以提前預測到,人類就可以在災害來臨之前逃生,但在海嘯預測尚不完善的今天,人類只能聽天由命,任海嘯肆無忌憚地襲擊。

海嘯所向披靡的來訪

近百年以來海嘯對人類生命及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摧殘,下面是致使人類死亡過千的七次重大海嘯:

◆在1908年12月28日早上5點25分,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了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了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就達82000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宮殿下,在5天以後才被迎救出來。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因地震發生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1933年3月2日,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三陸近海因地震造成的海嘯,其震級為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此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29米,其死亡人數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於地震引發了海嘯,而且由於海嘯而引發了山體滑坡,造成了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20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其中最大震級為8.9級,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達30米的海浪。使周圍房屋、建築物被席捲不計其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高達5.5億美元,造成了數萬人死亡和失蹤,使200萬人無家可歸。此外,海浪以時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掃過太平洋,剎那間人們都被捲入了巨浪中,被巨浪吞噬的人們當中,有的是被卷進了海洋的深處,有的則被巨浪排到了天空中,還有的被洶涌的波濤擁上了堤岸。海浪在襲擊日本時仍高達4米,導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0000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面對海嘯,人們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造成了8000人喪生,可見其海嘯帶給人類的災難其重。

◆1998年的7月份,因兩個7.0級海底地震導致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命。當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造成了2200人死亡,使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點,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發生了8.5級地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為此,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殃及,導致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傷亡人數為:

1.印尼受襲最為嚴重,造成了約238945人死亡或失蹤。

2.泰國證實罹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於1000人為外國人。

3.斯里蘭卡的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受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統計喪生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5.緬甸則有61人在海嘯中死亡,而聯合國估測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6.馬爾地夫也有82人罹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7.馬來西亞有68人受難,大多數為檳榔嶼群眾;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8.非洲東海岸也有很多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非常嚴重的。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人類卻束手無策,目前可以做的只能是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

海嘯在世界各地發著使人類無能為力的威風,它一次又一次地襲擊著人類,使人類承受著它帶來的一切災難,人命的飄忽、家園的毀滅,這些在人類眼中視而最重要的東西,都在它輕而易舉的發作之下傾然而去,留給人類的最終將是狼藉的現實。當災難發生時,世界各國的政府、民間以及各個國際組織,都會不約而同地前來救助支援。這是目前人類面對災難惟一的對付方式。從這個角度上看,人類是顯得那麼無力。

無能為力的悲哀

雖然每一場災難過後,受災國都會受到民間、各國和國際社會間的積極救援。就如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的海嘯來說,當得知災情發生後,各國都採取了積極的援救,印尼總統蘇西洛立馬指示全國對災區實施救援,同時命令印尼軍方派出通信、工程和衛生兵對災區展開了援救。一場大災過後,往往會有各種疫情和疾病的暴發,這些預防雖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護,可那些被海嘯帶走的生命與財物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恢復的。

災難過後,所有的難民大都是海嘯災難的倖存者,許多人都帶有不同程度地傷情,在被海嘯吞噬家園後的惡劣環境下,不僅患者的病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甚至很有可能會使沒有受傷的難民們感染某種疾病。對於這些,人類又能如何制止呢?救助工作相對於損失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1946年夏威夷發生海嘯後,美國就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該系統可以監測到海底地質結構的變化,然後將數據傳到送預警中心。之後,又成立了國際太平洋海嘯組織,有22個國家加入了該組織。隨後前蘇聯、日本、美國阿拉斯與夏威夷也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嘯預警系統。由於有了這些海嘯預警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海嘯的災害。但是,雖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很多問題都可以科學性的去預防,可對於自然災害來說,還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人類無能為力的悲哀。災難的時間也許極為短暫,但是就是在那以分秒計算的一瞬間,無數的生命因此而殞落,無數的家園被無情的摧毀。災難告誡我們在自然面前應保持必要的謙卑與敬畏,而不是把她作為一個予取予求的對象或者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雖然我們可以上天入地,甚至可以克隆出人自身,但人類並非上帝,在賴以生存的星球面前,人類是脆弱的,地球環境哪怕一點微小的突然變化,足以讓我們遭遇滅頂之災。人類是偉大的,但在災難的面前,人類卻是渺小的,災難一旦形成,人類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阻擋。

海嘯過後,殘留的不僅是傷痛和狼籍,還有對人類以深刻的啟示……

在海嘯面前,人類處於的是被動角色,依然無力與之對抗,相比之下,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只能不情願的接受它帶來的一切洗劫。但是,人們在痛恨災難的同時,是否也該深思:難道災害與人類是沒有關系的嗎?其實,是人類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海嘯只是大自然懲罰人類的一種手段。倘若我們執迷不悟,繼續破壞大自然,那將會有更大、更多的災難……大自然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人類該為自己的明天考慮。

❻ 2004年東南亞海嘯的簡介

據法新社報道,由於印尼政府宣布該國死亡人數進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嘯遇難者總人數已經超過29.2萬人。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874人,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國際救援人員認為,索馬里的遇難者人數可能被誇大了。
遇難人數統計:
印度尼西亞:238,945
斯里蘭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國:5,393
馬爾地夫:82
馬來西亞:68
緬甸:61
孟加拉:2
索馬里:298
坦尚尼亞: 10
肯亞:1
總計:292,206
(註:該統計數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蹤人員及印度5640名失蹤人員;為避免重復計算,該數字沒有包括泰國的3071名失蹤人員,斯里蘭卡的5637名失蹤人員也沒有計算在內。)

❼ 25號的海嘯對馬來西亞蘭卡威影響有多大

只能說確實蘭卡威是在海嘯的可影響范圍內,但是現在已經過了三天多了,如果受影響的話幾個小時內都會挨了,也等不到這個時候了,也一直沒見有馬來西亞發出什麼旅遊警報或者是大馬政府發出海嘯預警,如果要來早來了,現在不來得話基本上也就不會來了。所以不用擔心了,如果有危險的話是不會讓你去的

❽ 2004年海嘯都有哪些地方受影響

據了解,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