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和印尼隔著什麼洋
⑴ 馬來西亞的兩大領土分別是什麼
馬來西亞半島和中南半島。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
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
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
(1)馬來西亞和印尼隔著什麼洋擴展閱讀:
1、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西亞半島(馬來語:Semenanjung Malaysia)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上的領土部分,其面積有 130,590 平方千米(50,420平方英里)。
它北接泰國,南與新加坡通過新柔長堤和馬新第二通道相連。它與印尼蘇門達臘島隔著馬六甲海峽。而馬來西亞的另一部分土地則位於加里曼丹島上,稱為馬來西亞砂沙。
為了規范馬來西亞漢語用詞,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已經廢止使用西馬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由於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馬來西亞半島也被英國殖民,因此民間也會不規范使用馬來亞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
2、沙巴砂拉越
沙巴砂拉越(馬來語:Malaysia Timur),簡稱沙砂,舊稱東馬來西亞或東馬,是馬來西亞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的北半部領土,由沙巴、砂拉越兩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納閩組成的。
沙巴砂拉越與馬來西亞半島以南中國海相隔。它南鄰印度尼西亞,北濱南海,北岸中段和汶萊接壤,東北臨蘇祿海,東臨蘇拉威西海,海岸線總長2384公里。
東西最長1120公里,南北最寬256公里。土地面積19.81萬平方公里,占馬來西亞總土地面積的60%。盡管沙巴砂拉越的人口密度和發展指數低於馬來西亞半島州屬,然而卻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⑵ 印尼與馬來西亞相距多遠
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和西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有的地方坐一個多小時的船就可以到了,但是印尼的首都雅加達和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坐飛機的話需要兩個小時!
⑶ 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國界山脈是什麼
卡普阿斯山脈
卡普阿斯山脈是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第七省與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之間的邊境山脈。
東西走向,南北兩坡為卡普阿斯及盧帕兩河源頭。地面破碎,部分分水嶺海拔不到100米,有許多容易通過的低矮山口。
發源於島中部的卡普阿斯山脈,全長1143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卡普阿斯河流域以平原、沼澤為主,大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許多森林地帶尚未開發,可開發利用的資源較少。卡普阿斯河流域的主要城鎮多分布在河口內側。
(3)馬來西亞和印尼隔著什麼洋擴展閱讀
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近代在殖民主義影響下形成的獨立國家,印尼是被荷蘭殖民,基本沿襲了荷屬東印度的領土,而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地則分為三個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
在西方殖民者進入馬來群島地區之前,今天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領土被許多分散的小王國統治著,他們之間犬牙交錯,在時間和空間上互相重疊,並沒有清晰的分界。很多印尼人相信,馬來半島在歷史上曾經被印尼的王國統治,比如來自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的管轄范圍就包括了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北部。再比如,印尼歷史上的超級帝國——麻惹巴歇。
⑷ 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分別是什麼
6個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我國海岸線長約18000千米,韓國隔黃海相望;日本隔黃海、東海相望;菲律賓隔南海和巴士海峽相望;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隔南海相望。
我國的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多千米,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有14個,分別是: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簡介
1、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200萬。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2、日本,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
3、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200萬(2019年11月)。
4、汶萊,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北岸。和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合稱北婆三邦,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人口45.95萬(2019年),其中馬來人佔65.8%,華人佔10.2%。
5、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中國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相鄰。
6、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
⑸ 馬來西亞的地理和氣候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馬國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簡稱半島)和馬來西亞沙砂(簡稱沙砂)兩部分。
馬來西亞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堤相通,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砂兩州之間。
沙巴州,舊稱北婆羅洲,有「風下之地」之美譽,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庇(舊稱哥打京那峇魯),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面積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萬(2016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沙巴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
沙巴於1881年至1963年間被英國人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管)。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馬來西亞。1984年,沙巴州政府將納閩分割出來設立成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砂拉越州,舊稱沙撈越,簡稱砂州,首府古晉市,被稱為「犀鳥之鄉」。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其南部和印尼交界,北接汶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總面積124450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70萬,由23個族群組成,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
截至2018年1月,砂拉越州下設12省,分別是古晉省、詩里阿曼省、詩巫省、美里省、林夢省、泗里街省、加帛省、三馬拉漢省、民都魯省、沐膠省、木中省、西連省。
砂拉越州在歷史上曾屬於汶萊,1841年英人詹姆士·布魯克因協助汶萊蘇丹成功鎮壓叛亂而被任命為砂拉越總督,次年宣布砂拉越脫離汶萊成為獨立王國——布魯克王朝。隨著二戰爆發,砂拉越慘遭日軍統治,日本投降後,英軍在砂拉越設立軍事管制區,之後在1946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因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⑹ 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之間有什麼海峽
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英語:Strait of Malacca;馬來語:Selat Melaka)是位於馬來半島(馬拉西亞)與蘇門答臘島(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峽。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⑺ 中國與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中間分別相隔哪些海
中國與韓國 ~ 渤海,黃海
中國與日本 ~ 日本海,東海
中國與菲律賓 ~ 南中國海
中國與馬來西亞 ~ 南中國海
中國與汶萊 ~ 南中國海
中國與印尼 ~ 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蘇拉威西海
⑻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獨立沒有任何關系。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8)馬來西亞和印尼隔著什麼洋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