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英國是什麼
A. 馬來西亞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被日本佔領。這段歷史能詳細的介紹嗎在這侵略過程中有文物流失嗎
馬 來 西 亞 由 馬 來 半 島 的 西 馬 及 位 於 北 婆 羅 州 的 東 馬 所 組 成 。 在 英 國 統 治 的 時 期 ,西 馬 都 被 稱 為 馬 來 亞 。
馬 來 西 亞 是 東 南 亞 這 個 地 區 其 中 一 個 最 早 有 人 類 居 住 的 地 方 。 大 約 50,000 年 前 , 東 馬 沙 撈 越 州 的 古 老 尼 亞 (Niah Cave〕 洞 里 , 已 經 開 始 有 人 類 居 住 了 。
在 西 馬 , 即 馬 來 半 島 , 內 陸 山 區 的 原 住 民 比 馬 來 人 更 早 就 在 這 里 居 住 了 。
位 於 柬 埔 寨 的 Funan 王 朝 , 於 公 元 初 期 曾 經 延 伸 其 影 響 力 到 馬 來 半 島 。 到 了 第 七世 紀 , 蘇 門 答 臘 的 室 里 弗 遜 (Sri Vijaya〕 王 朝 則 在 南 中 國 海 的 區 域 崛 起 成 為最 大 的 王 朝 。 第 十 三 世 紀 後 半 期 , 滿 者 伯 夷 (Majapahit〕 王 朝 取 代 室 里 弗 遜 ,馬 來 半 島 也 跟 著 落 入 滿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掌 控 中 。
室 里 弗 遜 王 朝 的 王 子 拜 里 米 蘇 拉 , 於 大 約 1403 年 逃 出 滿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勢 力 范 圍後 , 落 腳 在 馬 來 半 島 的 馬 六 甲 , 並 在 這 里 建 立 了 歷 史 上 聞 名 的 馬 六 甲 王 朝 。 也 是在 這 個 時 候 , 大 約 於 十 五 世 紀 初 , 回 教 被 引 進 馬 六 甲 王 朝 。
馬 六 甲 王 朝 在 全 盛 時 期 , 是 個 聞 名 於 世 的 港 口 及 經 貿 中 心 。 由 於 其 位 置 處 於 航海 及 經 貿 的 中 心 , 又 有 良 好 的 深 水 港 口 , 東 去 資 源 豐 饒 的 東 方 文 明 古 國 ,西 接 印 度 、 阿 拉 伯 世 界 及 歐 洲 西 方 列 強 , 使 到 馬 六 甲 不 僅 成 為 繁 榮 一 時 的 商 業中 心, 它 也 同 時 成 為 東 西 方 多 種 文 化 互 相 碰 面 及 交 流 的 地 方 。 中 國 明 朝 的 鄭 和就 曾 在 七 度 下 南 洋 的 時 候 , 到 過 馬 六 甲 。 為 了 促 進 兩 國 之 邦 交 , 明 朝 的 公 主 漢麗 寶 更 是 被 遠 嫁 到 馬 六 甲 來 。
西 方 列 強 於 十 六 世 紀 相 繼 而 來 , 葡 萄 牙 人 於 1511 年 消 滅 了 馬 六 甲 王 朝 , 開 始 了馬 來 半 島 的 殖 民 史 。 葡 萄 牙 統 治 馬 六 甲 到 1641 年 , 被 荷 蘭 人 所 擊 敗 , 馬 六 甲 又由 荷 蘭 人 所 統 治 。 英 國 人 於 十 八 世 紀 開 始 展 延 它 對 馬 來 半 島 的 控 制 。 1786 年 ,萊 特 首 登 檳 城 , 1819 年 萊 佛 斯 占 領 新 加 坡 , 1819 年 英 國 人 和 荷 蘭 人 交 換 殖 民 地 , 使 英 國 人 也 獲 得 了 馬 六 甲 , 並 於 較 後 成 立 了 馬 六 甲 海 峽 殖 民 地 。
英 國 人 和 馬 來 蘇 丹 於 1895 年 簽 署 的 邦 咯 島 協 約 , 使 英 國 人 的 勢 力 進 一 步 從 馬 六 甲 海 峽 殖 民 地 延 伸 到 內 陸 的 馬 來 州 屬 。 通 過 律 政 司 (Resident System〕 的 制度 , 英 國 人 逐 漸 全 面 的 控 制 了 整 個 馬 來 半 島 及 新 加 坡 。
在 英 國 人 殖 民 的 時 期 , 英 國 人 為 了 大 量 開 發 錫 礦 及 樹 膠 園 , 從 中 國 及 印 度 大 量的 引 進 勞 工 , 使 到 馬 來 西 亞 的 多 元 種 族 的 社 會 特 征 開 始 形 成 。
1942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 日 本 軍 入 侵 馬 來 亞 , 把 英 殖 民 政 府 擊 潰 並 統 治 了 馬 來 亞 三 年 零 八 個 月 。 日 本 投 降 後 , 英 軍 回 歸 馬 來 亞 繼 續 其 殖 民 。 1948 年 , 英 殖 民 政 府 宣 布 全 國 進 入 緊 急 狀 況 以 對 付 馬 來 亞 共 產 黨 。
1940 年 代 末 期 及 1950 年 代 所 掀 起 的 爭 取 獨 立 運 動 , 終 於 使 英 殖 民 政 府 讓 馬 來 亞 於 1955 年 進 行 了 第 一 次 的 全 國 選 舉 , 由 代 表 馬 來 人 的 巫 統 、 代 表 華 人 的 馬 華 公 會 及 代 表 印 度 人 的 印 度 國 大 黨 所 組 成 的 聯 盟 ( 現 在 稱 為 國 陣 〕 , 橫 掃 了 52 議 席 中 的 51 席 。
1957 年 8 月 31 日 , 聯 盟 主 席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宣 布 馬 來 亞 獨 立 。 馬 來 文 成 為 國 語, 回 教 成 為 國 教 。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出 任 第 一 屆 的 首 相 , 並 被 稱 為 國 父 。
在 北 婆 羅 洲 方 面 , 沙 巴 從 1882 年 就 被 英 北 婆 羅 公 司 統 治 , 直 到 日 本 軍 隊 在 第 二次 世 界 大 戰 攻 入 占 領 為 止 。 砂 勞 越 則 是 英 人 查 爾 斯 布 洛 克 和 汶 萊 蘇 丹 協 議 下 所建 立 起 來 的 白 人 拉 惹 布 洛 克 的 天 下 。 從 1840 年 直 到 1942 年 , 它 都 由 布 洛 克 家 族所 控 制 。 在 世 界 大 戰 過 後 , 沙 巴 及 砂 勞 越 正 式 成 為 英 國 殖 民 地 。
1963 年 , 馬 來 亞 聯 同 新 加 坡 、 沙 巴 及 砂 勞 越 組 成 了 馬 來 西 亞 聯 邦 。 但 1965 年 ,由 於 東 姑 阿 都 拉 曼 及 李 光 耀 的 政 治 分 裂 , 新 加 坡 宣 布 退 出 馬 來 西 亞 。
1969 年 的 全 國 大 選 成 績 , 顯 示 人 民 對 聯 盟 的 支 持 急 劇 下 降 , 反 對 黨 所 獲 得 的 席位 劇 增 。 雖 然 聯 盟 仍 然 控 制 聯 邦 政 府 , 但 失 去 了 吉 蘭 丹 州 政 權 , 並 在 多 個 州 議會 里 面 對 強 大 的 反 對 黨 勢 力 。 1969 年 5 月 13 日 , 反 對 黨 的 勝 利 游 行 在 不 同 種 族的 相 互 嘲 諷 及 挑 釁 的 過 程 中 , 演 變 成 種 族 沖 突 及 流 血 事 件 , 造 成 百 多 人 喪 失 生命 , 無 數 財 產 被 摧 毀 。 此 歷 史 事 件 被 成 為 513 事 件。
1970 年 , 馬 來 西 亞 宣 布 實 施 為 期 廿 年 的 新 經 濟 政 策 , 其 目 的 是 要 消 除 貧 窮 , 重組 社 會 , 以 拉 近 貧 富 的 鴻 溝 。 但 這 項 政 策 所 實 行 的 固 打 制 , 也 使 到 非 馬 來 人 社會 非 常 不 滿 。
1972 年 , 第 二 任 首 相 敦 拉 薩 改 變 了 外 交 政 策 , 開 始 和 共 產 國 家 接 觸 , 並 致 力 使東 南 亞 成 為 和 平 、 自 由 及 中 立 的 區 域 。 1974 年 , 敦 拉 薩 訪 問 中 國 , 兩 國 的 邦 交自 此 一 直 密 切 發 展 至 今 。
1970 年 代 , 馬 來 西 亞 開 始 其 工 業 化 計 劃 。 新 經 濟 政 策 廿 年 的 成 果 , 已 經 使 到 馬來 人 的 經 濟 地 位 大 大 提 升 。 1991 年 , 第 四 任 首 相 馬 哈 迪 醫 生 宣 布 推 行 為 期 三十 年 的 2020 宏 願 計 劃 , 致 力 使 馬 來 西 亞 在 2020 年 成 為 先 進 國 。
直 到 目 前 為 止 , 馬 來 西 亞 仍 然 以 每 年 超 過 8% 的 成 長 率 發 展 , 成 為 其 中 一 個 世 界上 成 長 得 最 快 的 國 家 。
目 前 馬 來 西 亞 共 有 十 三 個 州, 兩 個 聯 邦 直 轄 區。 其 首 都 為 吉 隆 坡, 是 其 中 一 個 聯邦 直 轄 區 。
B. 馬來西亞的英文簡寫是什麼
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有英語簡寫,比如馬來西亞的英語縮寫是MY。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馬來西亞的英語意思和相關用法,歡迎大家一起學習!
馬來西亞的英語縮寫
MY
馬來西亞的英語作文
More than any other spot in the country, Kuala Lumpur, or "KL" as it is commonly known, is the focal point of new Malaysia. While the city's past is still present in the evocative British colonial buildings of the Dataran Merdeka and the midnight lamps of the Petaling Street nightmarket, that past is everywhere met with insistent reminders of KL's present and future. The city's bustling streets, its shining, modern office towers, and its cosmopolitan air project an unbounded spirit of progress and symbolize Malaysia's unhesitating leap into the future. To some, this spirit seems to have been gained at the loss of ancient cultural traditions, but in many ways KL marks the continuation rather than the loss of Malaysia's rich past. Like Malacca five hundred years before, KL's commercial centre is a grand meeting place for merchants and travel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same way, the city brings together Malaysia's past and present, its many constituent cultures, and even its remarkable natural treasures, allowing first-time visitors an invaluable opportunity to see Malaysia as a whole before setting off to explore its parts. In the botanical and bird parks of the Lake Gardens one is treated to a first glimpse of the unsurpassed beauty and variety of Malaysia's plants and animals. In the vibrant Central Market, music, craft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from Kelantan to Sarawak can be explored and experienced. And in the National Museum, the dizzying multiplicity of Malaysia's cultural history comes into focus. As the entry point for most visitors and the meeting point of the country's many attractions, Kuala Lumpur is a grand gateway to a fascinating destination.
馬來西亞的英文例句
對不起,我們不是在馬來西亞見過的嗎?
Excuse me, do not we meet in malaysia?
馬來西亞有十三個州。
There are 13 states in Malaysia.
馬來西亞盛產橡膠和錫。
Malaysia abounds in rubber and tin.
馬來西亞的科學家說,在實驗室測試出來的結果很令人振奮。
Malaysian scientists say laboratory test trials have made them optimistic.
馬來西亞對鄰國有欠公平。
Malaysia must have a sense of fairness toward its neighbors.
我國與馬來西亞有大量棕櫚油進口貿易,檢驗檢疫工作繁重且多樣。
Multiform inspections and quarantines are needed when palm oil is importing.
馬來西亞警方說,該船可能是因超載沉沒的。
Malaysian police said the ship could be sunk as a result of overloading.
他給了新的機會在馬來西亞和非洲做工作。
Malaysia work will be with a corporate client.
馬來西亞長久以來一直以民族和諧而自豪。
Malaysia has long prided itself as a model for ethnic harmony.
馬來西亞的雙語例句
1. I've got two Malaysians coming to see me at eleven thirty.
11點半會有兩名馬來西亞人來看我。
2. Malaysia has emerged as the toughest critic of the North'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馬來西亞已成為對北方發達國家環保態度最嚴厲的批評者。
3. Malaysia wants to send back refugees classed as economic migrants.
馬來西亞想遣返那些被歸為經濟移民的難民。
4. The coconut palm is a native of Malaysia.
椰子樹原產於馬來西亞。
5. This would change the face of Malaysian politics.
這將改變馬來西亞的政治面貌。
6. He settled in Malaysia.
他定居馬來西亞.
7. Malaysian Railways has a rail pass for foreign visitors: 10 days' unlimited travel costs around £53.
馬來西亞鐵路公司有專為外國遊客准備的鐵路乘車證:十日不限次乘車大約花費53英鎊。
8. Singapore seceded from 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 and became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 state.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9. We had only two weeks to tour Malaysia, which was hardly enough time to scratch the surface.
我們只有兩周的時間游覽馬來西亞,連走馬觀花都來不及。
10. There is no exchange - rate policy that can shield Malaysis from income losses when this happens.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沒有任何匯率政策能保護馬來西亞的收入不受損失.
11. At Beryl's it's all about delivering the best chocolates in Malaysia.
在綠柱石的,它的所有約提供最好的巧克力在馬來西亞舉行.
12. I am of Chinese origin and was born in Malaysia in 1968.
我,擁有中國血統.1968年生於馬來西亞.
13. I veer towards the earthy art of India, Indonesia and Malaysia.
印度 、 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朴實的藝術作品深深吸引我.
14. Most worrying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instream media, Malaysia is young.
政府和主流媒體最為擔憂的是, 馬來西亞是個尚為年輕的國家.
15. The Kuwaitis, the Malaysians and the Chinese are well represented.
科威特 、 馬來西亞與中國,各方投資正酣.
C. 馬來西亞主要用什麼語言
官方語言是馬來西亞語,就是馬來人的馬來語,和印度尼西亞語非常相似。
雖然馬來西亞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英語卻是一般的商業用語,人民廣泛都能以簡單的英語交談,這是因為馬來西亞現有的教育制度是延續英國人統治時留下來的制度,只在近30年來才逐漸改用馬來西亞語。大專院校尤其是私立學校大都使用英語教學。
其他種族的語言非常多如華裔大多數都會普通話及中國南部的方言如廣東話、潮州華、客家話、福建話及海南話。也因為這些方言的影響,我們的普通話(華語)發音都不太正確。如「粥」很多人都念成「卒」[受到廣東話的影響]。
華人方言在西馬北部如檳城及吉打州比較通用福建話,中馬(吉隆坡、怡保、芙蓉等城市則盛行廣東話),南馬華語比較普遍,東馬(沙巴及沙拉越福州話及客家話都行)。
印度/南亞後裔的馬來西亞人民通用的語言有烏爾德語(Ur)、淡米爾語(Tamil)、旁遮普(Punjabi)等等。
(3)馬來西亞的英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是中、西、印度及阿拉伯文明的聚集地,語言文化特別豐富。馬來語是官方語言,不過英語也是學校的必修科且在政府部門、商場及社會各階層中廣泛使用。其他民間語言有華語、廣東話、客家話、福建話和印度話等。
沒有英語基礎或者英語成績的學生,可以先在國內讀英語課程,或者通過學校的內部語言課程以後,也可以進入專業。
在馬來西亞雖然華人華裔相對較多,但並不如一些人想像的那樣幾乎都是,目前馬來西亞的華人華裔總數佔全部人口的25%左右,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講漢語,其中只有約60%的人會講漢語,所以留學生只要希望學習英語,環境還是有的。學校也會安排盡量不讓來自一個國家的學生住在一起。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馬來西亞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
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
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范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著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艷紗巾。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
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D. 馬來西亞的英文縮寫是什麼啊例如英國是UK
馬來西亞的英文縮寫是MAS,全稱是Malaysia。
詞彙分析
音標:英 [mə'leɪʒə] 美 [mə'leɪʒə]
釋義:馬來西亞;馬來群島
拓展資料
1、Australia and Malaysia have also advanced funding.
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也提供了資金。
2、At least Thailand, together with Malaysia and Singapore, has deregulated its market.
至少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解除了市場管制。
3、They mainly visit Hong Kong, Thailand, Singapore and Malaysia.
他們主要去香港、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4、I was born in Malaysia and migrated to Australia when I was26 years old.
我出生在馬來西亞,在我26歲的時候移民到了澳大利亞。
5、The Philippines, Malaysia, Brunei and Taiwan have their own territorial and maritime claims.
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台灣,都有自己的領土和領海主張。
E. 請問馬來西亞是英聯邦國家嗎直屬於英國管轄嗎
英聯邦不代表屬於歸英國管轄
英聯邦說白了只是一群以前屬於英國殖民地的國家搞在一起的一個「俱樂部」
F. 大馬是英聯邦的國家,那麼現在它跟英國的關系怎麼樣呢
大馬第二家園服務中心為您解答
--------------------------------
大馬曾是英國殖民地,後加入英聯邦,並與英同為「五國聯防安排」成員,雙方關系密切。80年代初大馬收購英資企業導致兩國關系趨於冷淡,後雖有所回升,但仍時有磨擦。1995至1996年間,馬哈蒂爾總理三度訪英,兩國關系有了較大改善。2004年7月,巴達維總理訪問英國,雙方就雙邊關系、伊拉克、中東等問題交換意見。10月,愛德華王子訪馬。2005年3月,大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英。
--------------------------------
最專業的大馬網路知道團隊
G. 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
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
Malaysia was a British colony.
馬來西亞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
H. 馬來西亞是什麼主義國家,
馬來西亞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沒有太大的實權,實際權力由首相和內閣掌握,這一點和英國十分類似。
歷史上,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如今也是英聯邦的成員國。所以其政治體制受英國影響較大,但是又有著自己特有的封建殘余。
但是其國家元首,並不是國王,更不是皇帝,而是被稱之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和一般意義上的國王並不一樣,更不同於總統、主席,是由當地人選舉出來的,五年一輪換。
(8)馬來西亞的英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位於亞洲大陸和東南亞群島銜接部位,整個國土主要分為東西兩部,之間有南中國海相隔:一部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
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接壤;另一部是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島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
馬來西亞面積約有33萬平方公里,首都為吉隆坡,政治中心則位於布城。馬來西亞全境靠近赤道,四周被海洋包圍,海岸線總長1000多公里。
其氣候屬於屬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相對濕度大。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中部則是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馬來西亞的植物總類多達上千種,以熱帶林木為主。
I. 現在的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都是英聯邦國家和英國有什麼關系
英聯邦國家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本土與自治領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殖民體系漸趨瓦解。
為挽救頹勢,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獲得獨立。自治領與宗主國以「共同忠於(英國)國王」而組成英聯邦,雙方權利平等,互不隸屬。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決議,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大英帝國名存實亡,英聯邦正式形成。英聯邦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英國國王是英聯邦的君主與國家元首。英聯邦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為外交代表。
(9)馬來西亞的英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英聯邦的作用
英聯邦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英聯邦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葯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為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劃由英聯邦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英聯邦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今歐盟),推出了英聯邦特惠制。根據協定,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可以與歐盟協商特別的貿易協議。
J. 馬來西亞的兩大領土分別是什麼
馬來西亞半島和中南半島。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馬來西亞半島(半島)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島位於馬來半島南部。
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半島上共11州屬;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
全境處北緯1°-7°到東經97°-120°,海岸線長4192公里,是東南亞國家之一。
(10)馬來西亞的英國是什麼擴展閱讀:
1、馬來西亞半島
馬來西亞半島(馬來語:Semenanjung Malaysia)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上的領土部分,其面積有 130,590 平方千米(50,420平方英里)。
它北接泰國,南與新加坡通過新柔長堤和馬新第二通道相連。它與印尼蘇門達臘島隔著馬六甲海峽。而馬來西亞的另一部分土地則位於加里曼丹島上,稱為馬來西亞砂沙。
為了規范馬來西亞漢語用詞,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已經廢止使用西馬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由於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馬來西亞半島也被英國殖民,因此民間也會不規范使用馬來亞來稱呼馬來西亞半島。
2、沙巴砂拉越
沙巴砂拉越(馬來語:Malaysia Timur),簡稱沙砂,舊稱東馬來西亞或東馬,是馬來西亞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的北半部領土,由沙巴、砂拉越兩個州屬及聯邦直轄區納閩組成的。
沙巴砂拉越與馬來西亞半島以南中國海相隔。它南鄰印度尼西亞,北濱南海,北岸中段和汶萊接壤,東北臨蘇祿海,東臨蘇拉威西海,海岸線總長2384公里。
東西最長1120公里,南北最寬256公里。土地面積19.81萬平方公里,占馬來西亞總土地面積的60%。盡管沙巴砂拉越的人口密度和發展指數低於馬來西亞半島州屬,然而卻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