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為什麼放棄馬六甲海峽

馬來西亞為什麼放棄馬六甲海峽

發布時間: 2023-01-21 00:41:32

『壹』 新加坡那麼發達,馬來西亞為何當初還要丟棄新加坡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恩怨由來已久,無論是曾經合並,還是後來的丟棄,雙方之間都是因為利益,利益才是兩者搭夥、散夥最為主要的緣由。

英國在對馬來西亞地區進行殖民之前,馬來西亞是屬於多個不同的封建小國家組成的,而現在的馬來西亞半島還有新加坡則是同屬於柔佛王國的管轄之下。


加上兩方還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協商,所以在馬來西亞群島脫離英國殖民之後,新加坡便加入到馬來西亞這個聯邦國家之中。

但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不到兩年時間,馬來人的政治地位就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保障馬來人的特權,新加坡則被“開除”聯邦,新加坡也算是被迫獨立。

其實站在馬來西亞的角度上看,開除新加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新加坡很好,有新加坡在,馬來西亞相當於多了數個吉隆坡,對其國內的經濟發展毫無疑問是會提升的相當快。但這些在馬來西亞看來都應該站在政治地位有保障的情況下,有新加坡在這些是沒任何保障的。

因為馬來人對自己並不自信。

『貳』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離越南遠著呢。再說被美國控制就一定意味著中國的石油缺乏嗎?
顯然不是,美國並不敢隨便封鎖馬六甲,因為那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更不能隨便封鎖中國油輪,隨便進行貿易禁運是會招致全球的譴責和報復的。中國的經濟牽動著整個世界市場,這樣賠本的事美國不會做。
假如有一天中美關系惡化,美國對中國實行禁運,我們仍可通過陸上石油管道,如中亞至新疆的管道,俄羅斯至東北的管道,從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引入的管道維持基本的石油消耗,保持軍備。

『叄』 馬來西亞跟新加坡的領海糾紛是怎麼回事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領海糾紛是針對於馬六甲海峽的管轄權,相信只要是了解東南亞局勢的人應該就知道,這幾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爭端不斷,好幾次差點都要硬碰硬了,不過好在一些過來從中斡旋,才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兩個國家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話!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利益面前,很多人是難以心平氣和的,放在國家角度來看其實也是如此,馬六甲海峽作為「海上生命線」,可以說是一個香餑餑,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兩個國家自然都想要佔為己有啦,出於對馬六甲海峽管轄權的爭奪,這兩個國家經常爆發出一些矛盾和沖突,不過好在有一些國家在其中斡旋,兩國沒有發生戰爭!

『肆』 泰國明明能修建一條能取代馬六甲的運河,為什麼還是放棄了呢

學過地理的同學們相信對馬六甲海峽並不陌生吧?它對國家之間貿易的往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僅如此,馬六甲海峽還給當地的國家帶來了很大的財富,我們都知道,國家之間在運送貨物的同時經過馬六甲海峽是要收費的。過往的人多了,這些金錢積累下來也是一大比。占據主要地理位置的泰國為什麼也不能開鑿這樣的一條運河呢?大家一起去追尋這其中的原因吧。

如果在這個重要關頭開鑿運河,那麼泰國的土地就會產生分裂,其他的國家就會利用這件事情有機可乘。再者就是,國家領導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公道,他們往往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國家。那麼開鑿大運河,勢必會對國家帶來很大的損失,那該怎麼給國家的子民交代呢?內憂加外患,真的是很令人頭疼。說到底這還是和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分不開的,制約著他們開鑿大運河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伍』 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

1、戰略地位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拉島之間,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厄勒海峽處於瑞典的南部和丹麥西蘭島之間,連接波羅的海和大西洋。

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中東等地區的國家穿越印度洋進入太平洋風浪最小、載量最大、比較平穩的通道,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2、航行優勢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同樣都是東南——西北走向,這有利於船隻的航行。

馬六甲海峽處於南亞季風區,多風浪。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同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經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變為西南信風。由於季風和信風的風向相同,所以西南——東北走向的區域容易掀起大風浪。而馬六甲海峽走向與風向相反,所以航行相對比較安全。

3、海峽附近港口基礎好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附近都有基礎比較好的港口。

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就靠近馬六甲海峽。鄭和下西洋前,這裏海運條件參差不齊,發展有限。鄭和下西洋後,封馬六甲地區為滿剌加國,並完善設備,這才有所發展。《西洋番國志》載:「中國下西洋舡以此為外府,立擺柵牆垣,設四門更鼓樓。內又立重城,蓋造庫藏完備。」

自然環境: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所屬的蘇門答臘島之間。因馬來半島南岸古代名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西連安達曼海,東通南海,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80千米,連同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為1185千米。西北寬370千米,東南寬37千米。面積6.4萬平方千米。

海底比較平坦,多泥沙質。水深由北向南、由東向西遞減,一般為25-115米。東南峽口有許多小島,一些小島邊緣有岩礁和沙脊,妨礙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於海峽東側,寬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輪。海峽西岸地勢低平,多大片沼澤、泥質島嶼和紅樹林海灘,大船不易靠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六甲海峽

『陸』 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為何遠超厄勒海峽,能成為世界十大海峽之一

眾所周知,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海上生命線”,而丹麥的“厄勒海峽”則是歐洲的頸動脈。它們都占據險要的地理位置,早在15、16世紀就是極其繁榮的、連接亞歐的重要海上通道。到了20世紀,兩者也愈加國際化,成為國際海道。可如今馬六甲海峽是世界十大海峽之一,厄勒海峽卻只是歐洲的重要海峽,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 1、戰略地位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拉島之間,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厄勒海峽處於瑞典的南部和丹麥西蘭島之間,連接波羅的海和大西洋。

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中東等地區的國家穿越印度洋進入太平洋風浪最小、載量最大、比較平穩的通道,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15世紀,在奧斯曼土耳其占據地中海,歐洲人將目光投向大西洋後,丹麥的厄勒海峽就成了歐洲國家北上大西洋,對亞洲、美洲等貿易的一塊寶地。

上圖_ 厄勒海峽大橋

從地方海峽變成國際性海峽,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鄰近的國家合作建設支持。如今,馬六甲海峽鄰近的國家都紛紛出資出力,爭取更好利用和保護馬六甲海峽。

而瑞典和丹麥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厄勒海峽修建了厄勒大橋,提升了瑞典等通行丹麥的交通效率,使得丹麥北歐“醫葯谷”的名氣越來越盛,厄勒海峽也越來越有活力

文:夏禎

『柒』 馬來西亞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國土挖條海峽來代替馬六甲海峽!

用不著挖條海峽,也可以不走馬六甲。馬來西亞本來就是島國,可以從東部的關丹港進入太平洋。也可從西邊的吉隆坡港、安順港或濱城港、普吉港等通過格雷特海峽進入印度洋。

『捌』 為什麼泰國不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提起馬六甲海峽,可能很多從事貿易工作的人都比較熟悉。那馬六甲海峽到底有那些好的地方呢,既然好那為什麼泰國不開鑿運河代替它呢?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共同管理。 而且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等很多東亞國家都至關重要。

中國的不斷強盛,也讓世界經濟重心開始往亞洲移動,對航運的要求也越高,基於種種原因,克拉運河的開鑿是勢在必行。不知道這個看法各位是否贊同呢?

『玖』 為什麼開通克拉運河,馬六甲海峽就廢了

克拉地峽運河(規劃中),位於泰國的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是馬來半島北部最狹窄的地方,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群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

擬建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運河建成後,船隻進入太平洋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

『拾』 馬六甲海峽位置優越重要,為什麼馬來西亞不修條運河呢可以分點利潤啊

對不起,最適合開運河的地方在屬於泰國領土的地方,叫Segenting Kra。不是馬來西亞的。

而泰國目前為止還不進行的原因是:

1)成本過重,泰國難承擔。

2)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不同意。一旦運河造成,新加坡的港口地位立可變成虛設。

3)那個地方屬於泰南回教分離勢力坐大的地方,泰國政府也擔心過大投資在那裡難保到時候會被分離勢力所破壞或挾持。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