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送親是什麼

馬來西亞送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23 21:05:22

① 馬來西亞胖哥參加的什麼節目演唱《送親》

馬來西亞胖哥參加《百變達人》節目。



送親是一種婚嫁習俗。女兒出嫁時,娘家邀請兩位男性護送女兒到婆家,俗稱送親。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親者到男方後,要等男方派人來接才能進屋,吃飯時兩人一般分座兩張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親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飯,吃後囑咐嫁女幾句就走。送親走後,男方客人繼續婚宴。


② 送親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送親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送新娘叫做送親。比如迎親就是在結婚當天迎接新娘家來人叫做迎親。

問題二:結婚送親的人都包括什麼 您好,送親是一種婚嫁習俗。女兒出嫁時,娘家邀請兩位男性護送女兒到婆家,俗稱送親。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親者到男方後,要等男方派人來接才能進屋,吃飯時兩人一般分座兩張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親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飯,吃後囑咐嫁女幾句就走。送親走後,男方客人繼續婚宴。
送親的長輩是個重要角色,他代表著新娘家的權威和體面。女方選擇誰送親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擔當。實在沒有直系叔伯,就找最親的、最近門的長者。但也不是誰都能送親,這個人要長相端莊,舉止大方,有權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過,如果女方確有至親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舉止如何猥瑣,這時也得出面送親,否則會被人恥笑,一生抬不起頭來。而這種人就要進行短期培訓,教他各種規矩,直至爛熟於心。真到出場那天,也能撐得住檯面。
希望您能採納,非常感謝。

問題三:送親講究什麼? 不伴婚禮,那就是直接領證,領了證就是結婚了,哪個地方也沒聽說過這還要送親的啊?
不想用她就直說不需要,難道送親還要定個日子?
這個正常不會有影響,只是會給人心時不舒服的感覺,這樣時間長了如果有人拿這個說事,很可能對以後的日子不好,所以還是不要用了。

問題四:送親忌屬相是什麼意思 喜事怕沖,忌屬相就是送親的人最好別與新人的屬相相沖,比如新人屬馬,忌鼠孑相來沖,這種情況下最好是不用屬鼠的人去送親,能明白嗎?

問題五:請問送親說姨.姨父不送是什麼意思 跟這個差不多吧。借鑒下
為什麼姑不接姨不送?這個說法有兩種說反來源。其中的一種解釋就是,「姑不接姨不送」是「辜不接疑不送」的訛傳。「辜不接疑不送」是以前婚書中雙方約定的婚姻條款。「辜不接」意思是:雖然簽訂了婚約,如果婚後發現女方有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為(有辜),男方就有權利悔婚。「疑不送」的意思是,雖然簽訂了婚約,如果事後發現男方有重大的隱瞞(有疑),女方也可以毀約。因為以前的人識字不多,經過口傳慢慢就變成了「姑不接,姨不送」。
另一種解釋是,新郎的姑姑多是出嫁之女,出嫁之女只能代表丈夫的家族而不能代表娘家。迎娶時必須本家人親自接親,不能由外人接走,以免誤會。姨也是出嫁之人,也屬外姓,嫁女是大事,應當由本家人親自送。感覺這二種說法有點道理,與古代那時候的傳統相應.
另外,出嫁的姐姐也不能也不能代表娘家接親、送親。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那到迎娶時選用什麼人接送合適呢?未婚的兄弟姐妹自然最好,他們在長者帶領下,通過接親、送親,可以先熟悉一下迎親的程序。接送新人的長者,擔負著教育新人的任務,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囑托新娘,從今天起你是婆家氏族的人了,在家聽父母的,出嫁後要服從丈夫,孝敬公婆等等。所以接送親的長者一般從歸來之女中選擇。歸來之女,指的是原來是外姓,嫁到夫家皈依夫姓的女子,比如嬸嬸、大娘、舅媽。現代人社會交際廣泛多了,新郎新娘除了自己的親戚以外,還有更多的同學、戰友、同事、朋友,讓這些人接送也未嘗不可。但是姑不接姨不送的傳統保留了下來,已示對對方的尊重。接送親人也要選擇,不能找不守婦道的人,也不能找離異的人,而以求吉祥。

問題六:伴娘跟送親是一個意思嗎? 不可以,送親的應該是新娘的舅舅和舅媽,或者叔叔或大爺。伴娘一般都是新娘的朋友或同輩的表親。

問題七:送親是伴娘的意思嗎 不是的,送親的都應該是直系親屬,而伴娘是負責幫助新娘拿花了打點一些小事的,她也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親戚

問題八:送親多少人 是什麼意思呢,
是需要多少人還是,
你想要多少人?

問題九:送親講究哪些禮儀? 婚俗從來都是有政治、經濟背景的。過去是轎子抬、單車帶,現在是坐彩車、取鏡頭,將來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所以說,社會越發達,婚俗演變得就越快。建國前男女婚事,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當事人沒有決定權。建國後隨著 *** 的提倡,加上《小二黑結婚》《劉巧兒》等劇目的普及,婚齡青年才逐步有了戀愛的自由。但那時的婚姻,靠媒人撮合的佔比仍然很大。
不論是自由戀愛的、還是媒人說合的,婚前都要履行議婚、相親、訂婚、盼家、擇好日、下彩禮、搬箱等程序。
議婚:家族會議研究討論親事的可否,這關如果是省略了,家族中的長輩會說待婚之家目中無人。
相親:是媒人撮合的,媒人出面,約定個合適的時間、地點,男女雙方見見面;是戀愛的,也得找個「媒人」,也得過這一關,目的是讓雙方的親友參加看一看,幫助參謀參謀、把把關。同往的親友,俗稱「代眼的」。
訂婚:如果男女當事人及親友團沒有反對意見了,由媒人代表男方向女方表達求婚之意,女方如果同意,婚事就這樣定下來了。訂婚後就不能反悔了,悔婚當時在當地是件很受輿論譴責的事。
盼家:也叫攀家、看家或者「看地場」。未來的媳婦由媒人陪同,第一次正式拜會公婆。這天婆家對未來媳婦及媒人的款待極為隆重,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筵席也是傾其所有,盡量豐盛。未來的媳婦參加女宴,女宴一般沒有喝酒的;男宴則極盡勸酒之能事,力爭氣氛熱鬧。媳婦回去時,婆婆要贈送衣料等物品,叫「留念想」。
擇好日:又叫挑吉日。找會擇日子的人按照準新郎、準新娘的命相(生辰八字)選擇結婚的日子。人們迷信結婚的日子好,婚後的日子就能過得好,所以相當重視吉日的選擇。沒有合適的好日,寧肯推遲婚期也不草草行事。遇到急於結婚而又沒有合適好日子的,可以在春節那天結婚,叫「賴司日」。因為那天普天同慶,大地回春,就會賴上好運氣的。擇好日是男方的工作,但得派員前去徵求女方的意見。如果女方不同意,就得另行選擇,直到女方同意為止。
下彩禮:又叫「遞紅」或者送聘禮。結婚日子定下來以後,準新郎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下聘禮。聘禮有現金、衣服、被面等。數量隨時代經濟情況不斷變化。
搬箱:結婚的前三天,男方的兄弟到女方家把嫁妝搬回來。或用小車推、或用拖拉機拉,都要極為小心。箱子、被褥、喜餅、大鏡子、茶具等東西要確保完整,損壞了不吉利。搬回來的嫁妝,直接送入新房擺放。
婚前諸事妥當了以後,婚禮即開始了。
婚禮包括「嫁娶」「開箱」「瞻久」三部曲。
嫁娶:頭天傍晚,新郎前去迎親。離家這一刻,叫「走轎」。新郎要在太陽落山以後進新娘家(後多改為在著日頭就進門)。女方家的親朋好友齊來慶賀。岳家設喜宴招待女婿及親朋(也有當晚由家人陪新郎吃點飯,第二日清晨舉辦親友參加的喜宴)。女婿就這一次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後則同兒子一樣,有客時只能做服務生。
第二天早飯後,新娘和新郎交換信物,一般是新手絹,純潔錦綉、涓涓流長之意。信物交換後就得馬上啟程。新娘的母親不出來送女兒,這時要坐在炕上為女兒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隨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是兒女雙全、身體健康、運佳勢達的人,這樣才能給一對新人送去好運。如果這村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發者為好,有佔先為吉的說法。新娘離開閨房這一刻,叫「上轎」。新娘「上轎」後只能看前方,不得回頭看。寓意婚姻長久,不走回頭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點頭致意,不得說話。話――諧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這時男方家喜聯盈門、喜字滿街、鞭炮高掛,親朋們站在大門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備。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

問題十:我追的女生的姐姐要結婚了 沒說讓我去送親是什麼意思啊 你追的女生,又不是說你倆確定了關系,人家不讓你送親也可以理解,想太多了!放輕松!不要動不動就生氣!

③ 馬來西亞鄺珌萬唱送親是哪個綜藝節目

馬來西亞的盛情綜藝節目說,大家覺得這樣的是非常不喜歡的,所以越辦越有利的所有節目

④ 胖子送親雙音版什麼節目

你是說馬來西亞的一個胖子唱的男生和女生雙音版的《送親》吧,應該是浙江台的一檔娛樂節目。通過關鍵詞搜索就可以看到相關視頻。

⑤ 結婚時有一個環節叫做送親,那麼送親是什麼意思

送親,就是娘家在女兒出嫁時,邀請兩位男性護送到婆家,是一種嫁取時的習俗。通常都是新娘的舅父、叔伯或者是表兄弟、堂兄弟,送親到男方以後,快進屋時,要等男方派人來接才能進屋,吃飯時也分座兩桌,男方則會派人陪宴。來送親的人通常都會少吃、少喝,吃完後囑咐嫁女幾句就走,送親人走後,男方則繼續宴客。 送親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式的傳統婚禮中存在著諸多考究的習俗,直至今還有好多有意義的習俗,在婚嫁當天,送親這一環節,有許多結婚習俗都是需要新人們提前了解的,不過就是這些習俗現在好多人並不了解送親是什麼意思?以及其中的細節呢?

最後,在送親的環節中,酒席散了,送親的人會給陪客說些客氣話,還得與新郎家人新娘話別,也是一些囑咐的話語,而新娘也得將送親的人送到門外,卻不能夠有眼淚,這樣就能夠表明新娘的美滿生活。

⑥ 結婚送親是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無論男女,除了事業,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結婚了,結婚的時候大大小小要操勞很多事,婚前,婚禮進行時以及婚後的種種。不同的地區婚禮風俗也會不一樣,在結婚中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送親,那什麼是送親呢?關於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就讓本網來給你們介紹下吧!

結婚送親的具體意思

送親是一種婚嫁習俗。女兒出嫁時,娘家邀請兩位男性護送女兒到婆家,此稱送親。送親的人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等待送親者到男方後,要等男方派人來接才能進屋,吃飯時兩人一般分座兩張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親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飯,飯後囑咐嫁女幾句後就離開。等送親的人離開後,男方客人再繼續婚宴。

結婚送親要攜帶的物品

送親時,離娘肉是一定要帶的。通常在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要給女方送去一袋面和一塊帶有七根肋條的豬肉,把肉用紅色紙包好,再拿上兩瓶紅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離娘面,肉叫離娘肉,表示新娘子要離開娘親,另立門戶了。在送親時,女方要將肉砍開,將帶有三根肋條的豬肉給男方帶回。同時,找一個空瓶子裝上綠豆和一根並蒂的大蔥。帶回離娘肉,寓意女兒盡管出嫁了,但一半還在娘家,不能分離,名曰"肋骨不離"。綠豆可生豆芽兒,意思是告訴親家,俺家女兒能生養,名曰"生根立後"。

結婚送親對女方有什麼講究
薛堡寨:送親迎親有避屬相的禁忌,迎親有打灰習俗,有三輩娘舅給新郎、新娘降吉言習俗。
寨科橋:有給迎親者「下馬錢」的習俗。
案板地:嚴禁寡婦和婚後幾年內都沒有生過孩子的人進入洞房內,也不允許婚後生過女子的人入內。
枕頭壩:送迎親送出門和進門時要放鞭炮唱歌,以增加喜悅的氛圍感。婚宴時也需要大夥兒一起唱歌、喝酒作樂。

⑦ 馬來西亞華人的結婚習俗

馬來西亞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持續一周的時間,包括新郎帶聘禮到新娘家接親、教長為一對新人念經祝福、舉行新人沐浴儀式和合婚儀式等,主要儀式都在晚上進行。

七日後,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妝回到自己的家。 迎親時,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紳士像高官貴人一樣,打著傘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娘;與新郎相反,因為要離開親朋好友,新娘則要顯出一副悲傷的樣子。

舉行婚禮時,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親朋好友等來客的祝賀和紅包。客人祝賀時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拋撒五穀,並且要將象徵身體健康的青草或茶葉泡的汁液噴灑在他們身上,祝福他們五穀豐登、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在這個過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們的祝福。參加婚禮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婦的親朋好友外,過路的人也可以進去祝賀。婚禮儀式結束時,新郎和新娘要回送親朋好友一枝鮮花,花中扎著一個雞蛋,表示花好月圓。

(7)馬來西亞送親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多元社會,在食物等方面同樣表露無遺。這里匯集了中國、印度、西方、馬來西亞本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種風味的美食琳琅滿目,任君選擇。馬來西亞人的主要食物是米飯,但面類也相當普遍,食物以辣為主,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竹筒飯等。

華人食物從街邊小攤子到酒店中菜館,從小食到昂貴的酒席,不一而足,品種多樣。海南雞飯、肉骨茶等種類繁多。

Nasi Kandar是廣受歡迎的印度伊斯蘭教教徒的美食。Nas是馬來文「飯」的意思,而 Kandar則是「扁擔」的意思。這是一種飯食,伴以用香濃的咖喱汁煮的各種雞、肉、魚等菜餚。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