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趙姓人有多少

馬來西亞趙姓人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25 17:36:25

㈠ 誰知道趙姓的歷史和名人,趙姓的來源,趙姓人口總數,趙姓族譜

一.趙姓概述

趙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國分布較廣的姓氏。趙姓的血緣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緣始祖是伯益。趙姓是中國的一個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據歷史記載,趙姓的血緣祖先是上古時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傳說,少昊的女兒女修因吞玄鳥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孫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於馴馬和駕車,深得周穆王的寵愛。後由於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亂中及時駕車護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賜給造父趙城(在今山西洪桐)作為封邑,造父的後世子孫以封邑趙城作為姓氏,形成趙姓。由此,中華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趙姓形成。

另有學者認為:趙姓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孫叔帶因受排擠,率領部分宗族投奔晉國,而沒有遷往晉國的趙氏宗族仍居住在趙城。從此,趙姓不但在晉國紮下根來,而且逐漸昌盛壯大,「三家分晉」後所建立的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被秦滅亡後,趙姓出現了兩大分支—天水趙氏和涿郡趙氏。趙國末代郡王趙嘉被秦始皇遷往西戎,趙姓一部分隨之遷往甘肅,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趙氏;趙悼襄王之子趙遷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其後裔在漢時又自房陵遷居到涿郡蠡(li立)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趙姓另一支派———涿郡趙氏。此後趙氏又不斷向外擴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明時《百家姓》的統計中趙姓排在了第15位。到了宋代,趙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2006年前,趙姓全國總人口有2000多萬人。按人口比例,趙姓為中國的第七大姓。2007年,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公布:全國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趙姓是分布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4.29%,按人口比例,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八大姓。

趙姓名人不勝枚舉,春秋時有晉國的趙勇,戰國時有名將趙奢、平原群趙勝、秦宰相趙高。西漢有趙嬰棋,關內侯趙廣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營平候趙充國,年逾七十猶馳馬破敵。三國時有名將趙雲。唐代,苗族人國珍任工部尚書,也姓趙。宋代趙氏立國歷經320年,為帝王者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等,還有名宰相趙普,西夏國君李元昊出自黨項羌族,也被宋太祖賜姓為趙。元代有著名書畫家趙孟俯等。明代有吏部尚書趙南星,清代有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等。近代以來,趙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趙樹理、詩人趙朴初、藝術家趙丹等,都為世人所熟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有12位趙姓當代將軍。他們分別是趙可銘上將,(-——),湖北省武漢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8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4年6月20晉升為上將軍銜。趙南起上將,(-——),朝鮮族。吉林省吉林(今永吉)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趙坤中將(1929-——),江蘇省豐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趙昭中將(1923-2004),原名趙明發,筆名趙松,河北省安國縣(現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2004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趙先順中將(1924-2002),河南省永城縣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趙興元中將(1925-——),山東省濟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趙國臣中將 (1935-1994),遼寧省綏中縣人。1993年晉升中將軍銜。1994年9月27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趙炳耀中將 (),山東省萊陽縣人。1990年晉升中將軍銜。1993年1月退役。2001年7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9歲。趙文瀧少將(1942-2004),河北省易縣人。1995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4年1月7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2歲。趙本勝少將 (1942-2004),安徽省舒城縣人。1995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4年1月16日逝世,終年62歲。趙宗煥少將 (),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4年2月22日,因病在哈爾濱逝世,終年71歲。趙織雯少將(1935-——),女,上海市人。1990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三.趙姓對世界的影響

清康熙初年,廣東開平縣單水口有一座龍崗古廟,供奉有劉、關、張、趙四姓祖先﹝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的神像,並成立了龍崗親義會組織。清光緒年間,僑居美國的四姓宗親重建了龍崗古廟。清宣統二年(1910)又修建了舊金山龍崗公署大樓.此後,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秘魯等國家和地區均成立了龍崗親義公署。1960年,台灣和香港在港籌備成立世界龍崗親義會。1963年, 世界龍崗親義會正式成立。此後,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歐洲均建立了龍崗親義總會。趙姓宗親在世界龍崗親義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趙族宗親總會編輯出版了《趙族會訊》,並成立了旅港潮陽仙門城鄉趙氏保堂宗親會有限公司,負責對外開展交流活動。可見我們趙姓宗親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㈡ 華人的華人姓氏

華人姓氏繁多,其確切個數眾說紛紜,一般認為總共有四千到六千個,但是常見的,只有一千個左右,其他姓氏較罕見。 1977年,中國歷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1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吳、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約40%。
第二大的10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10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約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占總人口的10%。
在全球華人中,其為上述45個姓氏的人口超過七億。 印度尼西亞——7,566,200人
泰國——7,153,240人
馬來西亞——6,715,189人 ,占總人口23.7%
新加坡——2,794,000人,占總人口74.1%
越南——1,263,570人
菲律賓——1,146,250人
緬甸——1,101,314人 占總人口3%
汶萊—— 56,000 人,占總人口15% 美國——3,376,031人
加拿大——1,612,173人占總人口3.69%
秘魯——1,300,000人
俄羅斯——998,000人
澳大利亞——700,000人
日本——606,889 人
柬埔寨——343,855人
英國——606,623人
法國——230,515人
印度——189,470人
寮國——-185,765人
巴西——151,649人
紐西蘭——147,570人
荷蘭——144,928人
韓國——137,790人
巴拿馬—— 多於100,000人
南非—— 多於100,000人
模里西斯—— 36,830 ,占總人口的2.9%
義大利——約5萬人

㈢ 【趙姓人口數量】趙姓有多少人口

趙姓在百家姓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姓氏,這是因為百家姓在編纂的時候,正式宋朝,而宋朝皇帝便姓趙,皇帝的姓氏便是國姓,如果不將國姓擺在第一位,似乎有些政治不正確。趙姓發源地在現在的山西省,周穆王時的造父因為受封趙城,於是成為了趙姓的始祖。趙姓到現在發展了幾千年,趙姓人口數量有多少?我為你們帶來了趙姓人口分布分析和趙姓歷史名人介紹。

趙姓人口數量

趙姓人口數量為2750萬人,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

趙姓的來源

1、源自嬴姓。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的9世孫,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幽王時,造父的7世孫叔帶離開周朝,去往晉國做大夫。戰國初年,叔帶的12世孫趙襄自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割晉國,建立趙國。公元前222年,秦國滅亡趙國,趙國貴族與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2、源自改姓。歷史上有匈奴人、女真人、黨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清王朝覆滅後,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趙姓人口遷徙

兩漢以前:造父封於趙城而得趙姓,至叔帶(造父的第七代子孫)時,率領子孫遷往晉國;秦始皇滅趙國後,把代王趙嘉派往西戎,趙姓隨之遷往甘肅;秦朝末年,秦國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活動范圍推廣至今兩廣和越南北部。

漢至宋以前: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徙居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後又自南鄭徙居洛陽。

兩宋以來:靖康之亂時,金兵攻入北宋京都汴京,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餘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

趙姓人口百家姓排名

趙姓人口數量百家姓排名第七,具體內容請閱讀中國人口最多姓氏排名TOP10,中國人口最多的李姓9530萬人。

趙姓歷史名人

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

趙佶【宋徽宗、書畫家、開創瘦金體】

趙孟頫【南宋書法家、畫家、詩人】

趙一曼【共產黨員、抗日民族英雄】

趙樹理【現代著名小說家】

㈣ 誰知道趙姓的歷史和名人,陸姓的來源,陸姓人口總數

歷史名人:
趙匡胤:本為後周大將,"陳橋兵變",代周為帝,建立宋朝,立國320之久,使趙姓的宗族聲望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
趙文淵: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一部六體書法字典。
趙 勝:平原君,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是趙氏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人物。
趙 雍:即趙武靈王,他提倡"胡服騎射",始創騎兵,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進步。
趙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趙之廉:清代傑出書畫家、篆刻家。其書、畫、篆刻對後世都有一定影響,與任伯年、吳昌碩並稱為"清末三大畫家"。
趙 翼:明代史學家、文學家。長於史學,考據精賅,其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並稱"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趙孟頫:元代傑出書畫家。精於正、行書和小楷,其筆法園轉遒麗,人稱"趙體"。
趙 雲:三國時蜀國大將,為"五虎上將"之一。
趙公明:相傳秦時得道於終南山。人稱之為"趙公元帥",被奉為"財神"。
陸姓起源有四種:
一、傳說帝顓頊的孫子吳回在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叫終,因為封在陸鄉(今山東平原縣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子孫有的以陸為姓,稱陸氏。
二 為戰國時,宣王有個兒子名叫通,字季達,受封於平原縣陸鄉(今山東平原縣陸鄉),是陸終的故地,所以以陸為姓,稱陸氏。
三 為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期的陸渾國,是由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今屬河南境)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於今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公元前638年,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所滅。亡國後的陸渾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姓,稱陸氏。
四為由他族改姓而得。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後魏有代北(今內蒙古南部一帶)鮮卑族復姓步陸孤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為陸氏。這一支陸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陽一帶。

陸姓的郡望主要有:
吳郡,三國時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於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以及江蘇宜興縣。這支陸氏為陸通的直系後裔,開基始祖為西漢時的陸烈。
河南郡,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河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以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陽翟(今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這支陸氏是吳郡陸氏的分支,開基始祖為東漢穎川太守陸閎。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相當於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河、商河、惠民、陽信等縣。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西晉時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

陸姓以「河南」、「平原」、「河內」、「吳郡」為堂號。
發源於今山東境內的陸氏和由鮮卑復姓步陸孤氏改姓的陸氏,、發展成為陸姓的兩支主流。
兩支陸姓主要分布在今山東、河、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這些地方的陸姓族人大多為陸通的後代。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陸通之子陸發,仕齊為大夫,謚號恭侯。陸發有兩子:陸萬、陸臬。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縣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載,死後葬於胥屏亭,他的子孫成為吳郡吳縣人。以後子孫不斷繁衍,到東漢時的陸閎為潁川太守、尚書令,生有三子:陸印、陸溫、陸桓,號潁川支。陸桓,字叔文,生子陸續,陸續生有三子:陸稠、陸逢、陸褒。陸稠任荊州(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的一部分)刺史,另分荊州支。陸逢為漢尚書僕射,樂安侯,生有五子:陸涉、陸表、陸瓊、陸吳、陸招。後發展為陸氏樂安(相當於今山東博興、高青、桓台、廣饒、壽光等地)支。陸表生子陸穰,陸穰生子陸恢。陸恢為兩晉之諫議大夫,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宋元以後,陸姓遍布全國各地。 當今陸氏人口單位面積(即 1 平方公里)內的密度,最高的是在江、浙、滬、皖和粵、桂、瓊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陸姓人口達到 0.8 人以上,中心密集點在上海、江蘇東南、浙江北部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陸姓人口達到 4 人以上。每平方公里達到 0.8 人的地區,陸姓人口大約 149.3 萬,其覆蓋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 10.6% 。每平方公里不足 0.8 人的陸姓人口大約 222.7 萬,約占國土面積 89.4% 。

陸姓分布很廣,但不平衡。陸姓在兩廣和江浙地區則是常見的姓氏之一,但在北方和西部則難見到。陸姓在人群中的分布密度是:廣西南部、海南、廣東西南地區的陸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 1.5% 以上,其中廣西欽州地區和廣東雷州半島,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的 3% 以上,最高達 4.2% ,以上地區覆蓋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 2.1% 。在廣西北部、廣東西部、貴州大部、湖南西南部、江蘇大部、浙江北部、安徽東端地區,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的 0.5 —— 1.5% ,其覆蓋面積占國土面積的 6.3% 。其他地區,陸姓人口占當地人口不足 0.5% ,其覆蓋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 91.6% ,其中人口不足 0.51% 的覆蓋面積占 49% 。

㈤ 越南趙姓人口

越南趙姓人口25萬。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趙姓、中國大陸2860萬、港澳台不足20萬、海外華人50——100萬、海內外越南趙姓人口25萬、海內外高麗人近200萬、全球趙姓3150——3200萬。

㈥ 查一查馬來西亞華人10大姓有哪些

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㈦ 趙 姓氏起源,詳細些

希望對你有幫助:起源主要有三: ① 出自嬴姓,周穆王賜趙城,因邑為姓。 根據《姓纂》記載,趙姓的由來是這樣的:「帝顓頊伯益嬴姓之後,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 由此可見,最初以趙為姓的人,是顓頊帝的子孫造父,他以善於駕御,於周穆王的時候,得到了趙城這個地方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稱做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傳下來。當時的趙城,現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趙城縣西南。後來,這個家族曾繁衍到天水(今甘肅省)、南陽(今河南)、金城(今甘肅)、下邳(今江蘇)、潁川(今河南)一帶。 據歷史記載,趙姓的血緣祖先是上古時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傳說,少昊的女兒女修因吞玄鳥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孫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於馴馬和駕車,深得周穆王的寵愛。後由於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亂中及時駕車護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賜給造父趙城(在今山西洪桐)作為封邑,造父的後世子孫以封邑趙城作為姓氏,形成趙姓。由此,中華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趙姓形成。其後在戰國初年建立趙國,公元前222年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趙氏是我國六大姓氏(李王張劉陳趙)之一,有「王張李趙遍地流(劉)」的說法。 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孫叔帶因受排擠,率領部分宗族投奔晉國,而沒有遷往晉國的趙氏宗族仍居住在趙城。從此,趙姓不但在晉國紮下根來,而且逐漸昌盛壯大。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時候,趙家的權勢更大,進一步與同為大夫的韓家和魏家瓜分了晉國,而分別自立為一個諸侯,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三家分晉」。後來,趙國的國勢越來越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其都城設在晉陽,也就是現在山西省太原縣的北面。由此可見,現在所有姓趙的人,最早都是山西人,後來才逐漸移居他處,「五百年前是一家」,以姓趙的人來說,如果像這樣認真的推溯,又豈止是500年而已? 「三家分晉」後所建立的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被秦滅亡後,趙姓出現了兩大分支——天水趙氏和涿郡趙氏。趙國末代君王趙嘉被秦始皇遷往西戎,趙姓一部分隨之遷往甘肅,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趙氏;趙悼襄王之子趙遷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其後裔在漢時又自房陵遷居到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趙姓另一支派——涿郡趙氏。此後趙氏又不斷向外擴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②兩度立國, 皇帝賜姓。 到了宋代,隨著趙姓王朝的建立,趙姓的地位更為顯赫,且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宋朝時300多年,有18位趙姓皇帝。北宋太宗時,黨項族拓跋部首領李繼捧和李繼遷先後歸順,朝廷分別賜姓名趙保忠和趙保吉;宋神宗時賜木榮姓名趙思忠;宋哲宗時賜河湟羌族隆贊青唐隴拶姓名趙懷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賜姓名趙懷義;遼政權光祿卿馬植因有功於宋室,宋徽宗賜他姓趙,名良嗣;南宋初年,鮮卑族人宇文虛中圖謀救出被金朝擄去的宋徽宗、宋欽宗,因寡不敵眾被殺,南宋朝廷賜他姓趙。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尤以宋朝為最,猶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親賜,據明弘治二年(1489)碑記,當時的猶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趙、金等十七姓,明朝永樂年間,有一位加入中國籍的猶太醫生俺誠,以「奏聞有功,欽賜趙姓」。清朝康熙年間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趙泱乘也是猶太人。明太祖朱元璋對歸順的蒙古貴族寬大優待,分別賜予漢族漢名以示褒揚。有個蒙古貴族其巴圖,受賜名叫趙忠美,他們後代也就姓趙了。在古代,一人受賜國姓,舉族以為榮耀,全體族人均改姓國姓,這極大地擴充了趙姓人口。 ③ 少數民族改姓趙氏。 隨著歷史發展,本為漢姓的趙姓,滿、蒙古、回、布依、苗、藏、阿昌、土家、朝鮮、瑤、壯、哈尼、德昂、佤、景頗、鄂倫春、錫伯、彝、白、傣等族中也有了趙姓。在古代匈奴人、唐代時雲南白蠻部落、唐代胖柯蠻等中也有趙姓。如西漢匈奴人趙安稽,越族人趙光;五代白族人趙善政;元代蒙古族人趙國寶,藏族人趙阿歌昌;南宋瑤族人趙瑞封;清代壯族人趙克廣、趙榮正、趙榮章等。辛亥革命後,滿族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阿顏覺羅氏、覺爾察氏、伊爾根覺羅氏、阿塔覺羅氏、兆佳氏、鄂卓氏、蒙鄂絡氏等均有改姓趙姓者。此外,歷史上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趙的也不少。 歷史上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趙的也不少。今河南省原陽縣城東南馬頭村有幾戶趙姓人家,每逢年節祭祖便合族集中,懸掛祖先畫像,鄭重參拜。據說他們掛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像。相傳這刀家是明朝皇室後裔,明亡後,改姓隱名,遷居此村,原姓朱後改姓趙。1983年,在殯葬趙永全時,在墓側掘出殘碑一通,上刻:「……我祖是大明之君,自崇禎失基,播遷於此。我本姓朱,隨以趙為氏焉。」可惜 1942年日本侵略軍「掃盪」馬頭村火燒房子時,這支趙氏祖先像遭火焚毀。曾任清貴州提督的趙德光,祖上本姓張。元朝時,有一個女真人姓術要甲,由於發音問題,被誤傳為「趙家」。元世祖忽必烈擢升其為官,詔書呼其為趙氏,他也就改姓趙,取名趙良弼,成為元代名臣。明朝時,蒙古人阿勒楚爾古特,外祖父是女真人,姓兆齋氏,他從小在外祖父家長大,人們傳言他隨外祖父姓趙(兆齋與趙同音),他也將錯就錯,改姓趙。女真人是滿族的祖先,清兵入關時,引起漢族人的反抗。康熙帝時,將漢軍鑲紅旗人一支改姓趙氏,以緩和民族矛盾,清初名將趙宏恩、趙國祚都出自這支。清朝廷後又將漢軍正藍族人一支改為趙姓,清末名臣趙爾巽、趙爾豐都出自這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清朝皇族愛新覺羅氏失去了尊貴地位,他們紛紛改姓趙、劉、金三姓,從而擴大了滿族中趙姓的人數。滿族喜塔喇氏、阿顏覺羅氏、覺爾察氏、伊爾根覺羅氏、阿塔覺羅氏、兆佳氏、鄂卓氏、蒙鄂絡氏等均有改姓趙姓者。 3、趙姓繁衍 趙姓既是大姓,又為尊貴之姓氏,歷史上有功勛卓著之人被賜福於趙姓,也有冒充姓趙氏的。如在漢代,匈奴人中有位名為安稽的人,冒姓趙氏。唐代,苗族人國珍任工部尚書,也姓趙氏。西夏時,黨項羌族國君元昊被宋太祖賜姓趙。但上述這些趙姓人,其後裔的發展在整個趙氏家族中影響不大,遠不象其他大姓的來源復雜繁多,而且趙姓人還充實了其他一些姓氏宗族。歷史上趙家子孫或受封、或避禍活命以及其他原因,改為黃姓、馬姓、秦姓、原姓、屏姓等姓的都有,其後裔遂脫趙氏而另有發展。史書載馬姓人絕大多數是趙國大將、「馬服君」趙奢的後裔,趙奢就是中國大姓「馬」姓人的始祖,名將馬援就是趙奢的後代。白族大姓邵姓的重要一支也由趙姓改來。福建漳浦有一座趙家堡,堡里的人皆為趙宋皇室後裔,卻全姓黃,這是其先人為避戰亂禍擾更改趙姓的結果。據史載,黃姓本身也是尊奉少昊為遠祖的姓氏,與趙姓出於一轍。縱觀趙姓的發展史,趙姓衍生了十幾個姓氏,有些已發展成人口眾多的中華大姓。如果把這部分人之後都加起來,趙姓後人約有一億之多。世界上還有韓國、朝鮮、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國家有趙姓人,有的還為大姓,其他國家還有大量趙氏後裔,所有趙姓人加起來,絕對又是世界性的特大姓族。這毫無誇張。 趙姓自誕生便神聖於世,久盛不衰。春秋戰國時期,趙姓乃王族貴姓;宋朝尤為國姓;元朝時期,張王李趙劉乃漢人中五大姓氏。時至今日,趙姓仍是中國屈指可數的一個特大姓氏,已發展成多民族的融合體,人口遍布世界各地,正可謂泱泱大族,枝繁葉茂,興旺發達 廣東粵東潮汕趙姓的另一支系,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嫡系後代。趙匡胤有兄弟五人,長、幼早亡。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宗親世系主要由趙匡胤、趙匡義和魏王趙廷美三支組成。收入《宋史·宗親世系表》的人物共有12萬人之多。其中十至十二世三代人競佔了世系表的一半,可見其繁衍速度之快。無怪乎元朝建立之後,要下令殺盡天下趙姓人。後來皇帝怕引起更大反抗才收回詔令。 屬於趙匡胤嫡系的以「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為字派,以分昭穆。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年間,趙匡胤的第七代後裔、「伯」字派人物趙伯全奉宗室之命,率八子入潮州,居住在城內使和坊。 到了元代,就搬到鄉下居住,於饒平隆都南溪創鄉立業。這一派的趙氏子孫,比較幸運。他們居住鄉間後好像未受到什麼大的厄難,可能是由於南溪當時比較偏僻,所以居於其間的趙氏發展很快,清代以後又有人移居澄海東隴,或移居到其他城市。

㈧ 世界上姓趙的有多少人

截至2014年趙姓總人口大約有2670萬,趙姓在《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基等。



(8)馬來西亞趙姓人有多少擴展閱讀

趙姓名人:

1、趙襄子(?―公元前425年):名無恤,春秋末期晉國政治家,與其父趙簡子並稱簡襄之烈。在位期間打敗了強大的智伯,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2、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即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的第六位國君,改革趙軍傳統裝束,實行「胡服騎射」,提高了趙軍戰鬥力,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一度能與秦國抗衡的軍事強國。

㈨ 全國趙姓人口有多少

當代趙姓的人口約2600萬,為全國第八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6%。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全國趙姓總人口的36%

㈩ 誰能提供馬來西亞人的姓氏,全一點的。

馬來人名字都是馬來語的沒有翻譯成英文的,華人的基本上都是廣東話發音拼起來的,比如方勝明為:POON SENG MENG 蕭德偉:SIOW TUCK WIT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