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人的困惑是什麼

馬來西亞人的困惑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26 03:31:08

Ⅰ 幾個關於馬來西亞的文化分析的問題

我作為一個馬來西亞人的回答:
1.傳統是集體主義,新一代越來越傾向個人主義。以吃飯為例,年輕人如果事業尚未有成之前,一般上吃飯是實行AA制的。不過如果事業有成,那麼朋友見面就輪流請客。三大民族當中,馬來人因為宗教凝聚力以及地域聯系力的關系,集體主義比較強,印度人因為種姓制度的傳統,個人主義比較強。華人在中間。不過如果是受英文教育或者英語為母語的家庭就個人主義更明顯。

2.華人越來越西化,所以傳統的長幼有序的傳統日漸薄弱,馬來人還是非常強調,不過住在市區的年輕人也是開始西化了。印度人印象中以前還把政黨領袖的肖像掛在家裡大廳,不過2008年前後受印度人權益組織的影響以後應該減弱不少。

3.馬來西亞三大民族的存款意識都很強,華族為甚。馬來西亞的存款比率大概有三成以上。

4.馬來西亞還是在實行填鴨式教育,每天老師都被逼著趕完課程,所以基本上不怎麼鼓勵學生發問,學生被表揚與否還是看他的考試成績。當然更令人沮喪的是還看種族。成績差不過是「比別人更平等」的族群還是可以得到優厚的獎學金出國留學。結果造成許多成績優秀的華人申請新加坡的獎學金然後為人家免費作嫁衣。

5.本來是男主外女主內,不過因為生活費高漲,華人基本上都是雙薪家庭,馬來人如果可以的話還是保持傳統,不然就女人做一份閑差(例如當公務員),年年生一個孩子,年年申請產假,反正孩子以後的許多方面都有政府的補助。華人印度人沒有。所以華人印度人的嬰兒出生率年年降低。

6.商業行為大致上華人還是想一般中國人一樣,馬來人就比較靠族群關系或者政府的工程過活。不過還是有比較現代化的馬來人以西方人方式做生意。不過因為有政府依照種族不同給予的照顧,這樣的馬來人比較少。

7.家庭為主,然後才事業,不過之間的差距應該不大,不能作準。

8.
a)依兩人的交情而定,越陌生越遠
b)同上
c)大致如此,不過年輕一代越來越現代化了
d)大致上都一樣,V是受歡迎的
e)都有
f)答案同a,依交情決定眼神接觸的頻密。

以上僅為個人的主觀觀察與體驗的感受,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如何談談你對馬來西亞人的看法

對馬來西亞人的看法:馬來西亞人的印象,就是常常會主動和她分享生活上的每一件事,總喜歡以自己文化、食物為榮,以及樂觀開朗的性情。

馬來西亞人比較隨性,性格有點坦盪盪,不太在意別人怎樣看自己,「不像日本人很在意別人怎樣看自己,很注意自己的外表。

坦言,也許在生活上她接觸的人,大部份都在她提供導覽義工服務的國家博物館內,包括來自世界各方和本地各族義工,彼此間互相幫忙扶持。

馬來西亞統計局2018年數據顯示,總人口3238.5萬。以族群來看,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2007.19萬(61.98%)、馬來西亞華人共668.55萬(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201.04萬(6.24%),其他人口佔29.45萬(0.90%),非國民332.27萬(10.26%)。

Ⅲ 馬來人自己沒本事,為什麼一直以來排斥華人

馬來人很懶,沒本事沒有錢。中國人很勤勞有錢。其實說白了就是羨慕嫉妒恨而已。民族就不行,還想要點地位。

Ⅳ 在馬來西亞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在馬來西亞生活是一種慵懶的體驗,生活節奏太慢。

剛來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比如安裝寬頻,我用了一個月時間,催也沒用;房東給個車位的位置編號,也要催3次拖一個星期;買房簽個合同要兩個月才能返的回來。不過慢慢適應會發現,可能不能用咱中國的效率來衡量,我們畢竟用20年的時間做了人家60年做的事情。

簡介

在這里生活,因為是華人,什麼權益都會比原住民少。但這並沒有帶給我們多大的影響,反而造就了比較獨立靠自己的人民。個人覺得這是好事。

各民族的相處都很好融洽,如果你看到一些什麼新聞,民族糾紛之類的,都是政治的陰謀論。真正的平常生活,不論你是馬來人印度人華人,大家都是人。

華人新年,馬來人來祝賀。印度人結婚,大家捧場。華人打架,馬來人勸架。遇到小偷,媽蛋,管你什麼人,大家一起上!不能說沒有那些歧視其他宗族的人,可是真的不多,現在是文明的世界。對待人民不公,給與不平等待遇的,不是普通人民,是那些政府人員。

Ⅳ 顯然,這才是馬來西亞的「國菜」

到馬來西亞 旅遊 ,你可能從早到晚都會見到這道菜!

馬來西亞人總是把椰漿飯與童年的味道、家庭料理的香氣、習以為常的口味聯系起來。也有人說,椰漿飯混合的味道和質感,正好具備了一頓好的馬來西亞餐所有必需的元素。

辣椒的辛辣味、魚蝦的咸香、奶油的醇厚、椰汁的香甜……混雜在一起,味道復雜、豐富。在各種配料的加持下,椰漿飯的質感兼具了柔軟和鬆脆。

馬來西亞人自己也承認,沒有什麼能比食物更能把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團結在一起了。椰漿飯不僅是他們的 美食 ,也代表了他們共同的「身份」。

第一代馬來西亞人西斯拉克(Nages Sieslack)說:「我母親從印度移民來這里,椰漿飯是她學會的第一道馬來菜。雖然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卻很獨特。任何時候都可以享用,永遠不會有錯。」

馬來西亞最有代表性的葉包椰漿飯(nasi lemak bungkus),在路邊攤、餐館里、食品卡車上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得到。

這道由椰奶蒸飯、辣椒醬、斑斕葉、炸花生、鳳尾魚、黃瓜片、煮雞蛋……共同構成的料理。通常由雙層的香蕉葉、舊報紙、或棕色蠟紙包裹成立體三角形狀。顧客還可以選擇加上各種配菜,例如牛肉巴東、海鮮、炸雞等等。當然,也有超辣版。

如果到馬來西亞 旅遊 ,你可能從早到晚都會碰到椰漿飯,無論是葉包椰漿飯還是僅僅當成主食的椰漿蒸飯。

因為在馬來西亞當地,人們就是把它當成早餐、午餐、晚餐甚至消夜享用。它既是一天中的必點餐,也是酒後小吃(一些人甚至認為食用椰漿飯有醒酒的效果)。

在大多數城鎮,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象:各行各業的人坐在「大排檔」的塑料制餐桌前,悠然地吃著椰漿飯。

說到椰漿飯的起源至今仍然很難搞清楚。英國學者溫斯泰德(Sir Richard Olaf Winstedt)也研究馬來西亞 歷史 。

他在1909年著有《馬來西亞生活》(The Circumstances of Malay Life)一書,他在書中提到……長時間以來,椰漿飯都是馬來西亞半島上的馬來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書中還詳細說明了馬來農民和漁民如何用椰奶煮米飯,會拌有什麼配料及調味料。

時至今日,椰漿飯這道深受人們喜愛的 美食 早已有了許多奇異的「創新做法」。以椰漿飯為靈感衍生的各種甜品也陸續風行東南亞。但是,總有純粹主義者往往不承認這樣的「魔改」,對於這樣的行為,他們態度是:「不行,就是不行。」

部分馬來西亞人對這些創新料理感到困惑,也有部分人會花很多錢去嘗試,但只會把它當成時髦的東西,可以嘗試但不能取代傳統,也不認為它會永存。

椰漿飯同樣是新加坡人的摯愛。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個熱愛食物的國家的人們,為食物「爭吵」也幾乎成了全國性的有趣話題。多年來,圍繞海南雞飯、珍多冰(cendol)辣子蟹、椰漿飯等 美食 話題拉鋸戰不斷發生。

2017年,為了紀念新加坡國慶節(8月9日),新加坡麥當勞推出了椰漿飯漢堡。但一些馬來西亞人認為,這種做法就像盜用了他們的菜譜一樣。

201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漢堡連鎖店myburgerlab也推出了椰漿飯和仁當咖喱雞混合的漢堡。以紀念馬來西亞獨立日。

為了紀念2019年9月16日的馬來西亞日,馬來西亞麥當勞也有所行動,他們在某網站徵集了10個簽名,要求將椰漿飯定為馬來西亞的國菜(最終並沒有達到目的)。

雖然椰漿飯最終沒能從「非官方」變成官方。但它顯然已是至少10萬位馬來西亞人心目中的「國菜」。

盡管在 美食 上常常有分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來, 美食 其實又在無形間把人們、無國界地團結在一起。不過,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覺得,在 美食 這個大熔爐里,食物代表了身份的一部分。比如椰漿飯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不僅是一道飯食,它還是一個共享的國家身份,所以,該捍衛的還是不會讓步。

Ⅵ 和馬來西亞人說話應注意些什麼忌諱什麼

忌談豬、狗的話題。

馬來西亞禁忌:

1、勿用食指指人,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被認為是對人的辱罵)。

2、在馬來西亞,頭是被認為最神聖的部位,在親近兒童時,不可觸摸他的頭部。

3、馬來西亞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若問年紀會被視為不禮貌。

4、馬來西亞人的禁忌的數字是:0、4、13。

5、忌用黃色,一般不單獨使用黑色。

6、馬來西亞人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不能用左手為別人傳遞東西,在不得不用左手時,一定要說聲「對不起」。

(6)馬來西亞人的困惑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餐飲禮儀:

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飲食習俗禁酒,喜歡飲用椰子水、紅茶、咖啡等,但要避免點豬肉做的菜餚。馬來西亞人一般十分好客,所以他們認為:客人在主人家裡若不吃不喝,等於不尊敬主人。

馬來西亞人喜歡用手抓食食物,只有在正規的宴請中,馬來西亞人才以刀叉進餐。平常用餐時用右手,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禁用其取食物或飲料。

Ⅶ 馬來西亞人的生活習慣喜歡或忌諱什麼

一、生活習慣

馬來西亞穆斯林較虔誠,每天祈禱五次,到麥加朝聖過的人倍受尊敬。回歷九月是齋月,馬來人通常情況下均晝禁夜食,只有年老體弱多病、孕婦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馬來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諱

馬來人忌食豬肉;馬來男士不主動與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左手被馬來人認為是骯臟的,因此在接、遞物品時應用右手。

馬來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翹二郎腿,不得用手撫摸小孩的頭;馬來人禁酒,也忌諱在物品上印有動物或人像的圖案。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對外開放時,女士需穿長袍及戴頭巾,否則將被拒之門外。

(7)馬來西亞人的困惑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人的服飾習慣:

馬來男女服飾五彩繽紛。馬來人有其傳統的服飾,稱禮服。正式場合和隆重節日均著禮服。較流行的服飾是「巴迪」(蠟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有長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

傳統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

Ⅷ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願去新加坡

新加坡那土生土長的都是年輕一代的較多,其他年長些的好多也是馬來西亞人過去的啊。而且馬來西亞人過去新加坡工作或親戚來往的還是挺多。、

可是馬來西亞人不想過去新加坡還是一些原因的:
1. 錢幣兌換率問題。馬來西亞的錢相比之下小了一倍多,所以過去的話消費會比較大,負擔較重。
2. 這是我個人的體會,沒有諷刺意思。新加坡人比較現實些,自我為中心主義在那較重,所以人情味也就少了些。因此馬來西亞人大多會心理壓力大,覺得不太舒服,有點被輕視了的感覺。
3. 如樓上所說,英文在新加坡是通用語,因此大馬人會覺得有語言障礙等等,所以才不願過去。

目前個人想到的也就這么多,或許還有別的地理原因吧。

Ⅸ 關於馬來西亞的男生,有幾個困惑的問題

什麼問題

Ⅹ 馬來西亞地區的人最痛恨哪一類人

美國打越南,但越南並不恨美國,同樣如此美國與俄羅斯對抗,但是俄羅斯也並不恨美國,中男就不一樣了,越南最恨的是中國,同樣馬來西亞對中國也不友好,更不談朝鮮了。真不知道是不是以馬克思為榜樣的國家都不會有好朋友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