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多少行政公務員
❶ 馬來西亞的國體與政體
是君主立憲制,國王叫米贊阿比丁,2007年4月26日加冕的。
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稱「最高元首」。由七個馬來州屬——柔佛、雪蘭莪、吉打、霹靂、吉蘭丹、彭亨、登加樓的蘇丹(Sultan),加上森美蘭的嚴端和玻璃市的拉惹中輪流擔任,每任為5年。與其他君主立憲制國家一樣,馬來西亞的最高元首是國家權威的象徵,在名義上擁有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國家的最高代表。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並不掌握實際權力,權力在議會和內閣手中。不同於其他君主立憲國家的是,馬來西亞的君主制不是世襲的,而是由選舉產生的;不是終身制的,而是有任期的;不是個人君主制,而是集體君主制。
❷ 關於馬來西亞的知識
馬來西亞啊,沒有四季,都是夏天,30°C 左右,這個不怎麼變。近來幾乎每天都有雨,偶爾傾盆而降,偶爾灑灑小雨。但是天氣還是悶熱啊,要呆到晚上天氣才涼爽些,今晚有點兒冷,我都穿外套了。呵呵~
這里的國語是馬來語,是馬來人的語言,注意,是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後來為了要讓各大民族團結起來,就改稱馬來西亞語。年輕的一輩固然會講,國語畢竟是必修的,管你是華人還是馬來人。長輩們,就算沒念過書,也能說上一兩句不那麼正統的,打招呼八卦八卦沒問題,要談深入的話題就不行了。至於英語能力呢,只能說水準不一吧,但是一般會比中國人好些,因為實踐機會比較多。從小就學,而且數理科用英語教,大學也是英語授課,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學的很出色。
馬來西亞有3大民族,馬來人(至少60%),華人(30%左右),印度人(少過10%)。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數民族,他們和馬來人一樣是土族,但是待遇實在差很多。就如我所說,馬來人講馬來語,但是馬來語,好像漢語一樣,分成普通話和方言。華人呢,基本上都會講華語,加上一兩種華人方言,有些華人呢是因為祖先是潮州來的,所以他會說潮州話,有些則是因為地方關系,所以會說某種方言,例如住在首都吉隆坡的都會說粵語,住在檳城州的都會說福建話。很少華人只會說馬來語和英語,但是還是有的。印度人就印度話啊。不少旅行,是念書,工作嗎?我想應該沒問題吧,我看我那些中國朋友自在的很,沒什麼約束。
環境呢,還好啦。只是我覺得掠奪匪太多了,這個真的是…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馬來人全是回教徒,所以這里6成以上是穆斯林,每天的5次祈禱都在各個清真寺用大喇叭播出,而且沒什麼地方你是看不見清真寺的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兒不體諒。這里有種族紛爭的問題,華人老是埋怨政府偏袒馬來人,什麼獎學金,津貼,工作機會,都是馬來人的,怎麼華人繳稅最多,反而都沒份。馬來人就說,你們是二等公民,非土族,讓你們來住都要感恩了,還吵。無奈~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老一輩的,當年從中國來馬來西亞的,都離開了,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年輕的,只能說都沒受過苦啊,都不是太極端,不是太在乎,沒獎學金嘛,爸媽肯給就好了,沒津貼嘛,我錢夠用啊,就是沒想這問題太多,可是爸媽那一倍還是會有些意見的。只是政治家經常圍繞在這些話題上,但是有時候他們說的也未嘗不是道理。
消費嘛,要跟地區了,鄉間小鎮還是可以吃到便宜到笑的東西,城市呢,也不會要命啦,一般吧,不稱得上是高消費的國家,這樣吧,咱們比麵食吧,首都一碗叫價4元馬幣左右,小鎮2元,略有裝潢的餐館8元,再高級點的16元,有些實在難得你會看見20多元的,但是這些都是賣氣氛多過賣食物的。就是這樣。還有,一份報紙1元3毛馬幣,搭一次公車5毛到4元不等。你自己看看兌換率好好想吧。對,馬幣是Ringgit Malaysia,簡稱RM,華語是「令吉」,1令吉馬幣大概,我是說大概噢,2元人民幣吧。
好了,就這樣。
❸ 中國公務員人數,還有世界公務員的人數。大概就行了,謝謝。
我國公務員為689.4萬人(未包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群團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近兩三年公務員年均增加15萬人。目前我國官民比為1:194.3。
2006年,國家公務員法實施後,除行政機關外,中國共產黨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的工作人員也納入公務員隊伍,比如組織部、宣傳部、黨史研究室、文獻研究室等等。
新加坡公務員6萬多人,英國公務員50多萬人。加拿大1:9.8,法國1:12.7,德國是1:13.7,俄羅斯是1:84.7,日本是1:28.5,新加坡是1:71.4,美國是1:12.7。
(3)馬來西亞有多少行政公務員擴展閱讀:
招考報名
從2002年起,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工作的時間被固定下,報名時間在每年10月中旬,考試時間在每年11月末或12月初。
省以下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尚未固定,欲報考者應密切關注各類新聞媒體有關招錄公務員的信息,以免錯過報考時機。
招考對象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面向全國進行招考的,沒有戶籍限制,各地區參考人員可以自由報考。
報考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6、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8、具備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❹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個月掙6000多人民幣是什麼水平的,馬來西亞人均工資是多少呀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個月掙6000元人民幣屬於低收入水平。馬來西亞人均月收入:3516美元,約合人民幣24000元。
❺ 在馬來西亞工作工資7000人民幣,算哪個階層高還是低啊
馬來西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945美元,大約等於70000人民幣,屬於高收入國家。2016年馬來西亞家庭月收入中值為5228令吉,約等於8364元人民幣。
馬來西亞工作工資7000人民幣屬於中低階層,如果公司管吃住,那麼一個月2000人民幣足夠用了。是否能存下錢,要看你自己怎麼花了。看病馬來西亞實行半公費醫療制度,其聯邦政府自1970年起補貼公共醫療服務,門診病人只收取1令吉掛號費就可獲得免費問診及治療,而對政府公務員是全免的。
馬來西亞房價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卻是第9位,如果不包住宿,租金一個月1000,吃飯和國內差不多,算上出行等,一個月2000。每個月能省出來4000左右。
拓展回答:
馬來西亞經濟:
21世紀初,實行穩定匯率、重組銀行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保持較快速度增長。2007年後,推出馬來西亞依斯干達、北部經濟走廊、東海岸經濟區、沙巴發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發展計劃,以刺激經濟發展和實現未來經濟轉型。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增長放緩,出口下降,政府為應對危機撥款50億馬幣扶持股市,推出總額670億馬幣的兩套經濟刺激計劃。
2009年4月,納吉政府繼續實行經濟刺激方案,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和金融業。先後撤銷27個服務業領域的外資股許可權制,放寬外資准入,改善投資環境。2010年下半年,又提出經濟轉型計劃,推出12個國家關鍵經濟領域(NKEAs)的發展目標。2015年4月開征6%的消費稅(GST)。
馬根據自身具體經濟狀況每五年出台經濟發展計劃,即馬來西亞計劃,俗稱五年計劃。第一個大馬計劃始於1956年。最新的大馬計劃於2015年公布,是邁入「2020年宏願」前的最後一個五年計劃。該計劃總體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在2016年至2020年間每年增長介於5至6%,使人均收入年增7.9%,在2020年達到1萬5690美元,成為先進經濟體。
經濟強項領域與主要經濟數據
是全球第二大棕油及相關製品生產國;
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
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❻ 馬來西亞導游算公務員嗎
不算。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❼ 馬六甲州(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詳細資料大全
馬六甲(英文Malaa,馬來文Melaka)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首府馬曾是馬六甲王國所在地,鄭和下西洋6次在此停靠,如今為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布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正在修建馬六甲皇京港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馬六甲
- 外文名稱 :英文Malaa;馬來文Melaka
- 別名 :麻六甲
- 行政區類別 :州(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 所屬地區 :馬來西亞
- *** 駐地 :馬六甲市
-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半島南部
- 氣候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
- 機場 :馬六甲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 :M
建制沿革
概述
馬六甲在漢代至唐代稱為哥羅富沙。唐永徽( 650年-655年)中,曾獻五色鸚鵡。明永樂三年(1406年,酋長西利八兒速喇遣使上表,願為屬郡。永樂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監鄭和封西利八兒速喇(即拜里米蘇拉)為滿喇加王,從此不隸屬暹羅。永樂九年(1412年),拜里米蘇拉繼王位,率領妻子和隨從540人來朝,進貢麒麟,明成祖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賜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蘇拉王辭行,明成祖賜宴於奉天門,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並賜黃金一百兩、白金五百兩、鈔四十萬貫。此後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貢。 《榜葛剌進貢麒麟圖》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曾以馬六甲為大本營,建立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鄭和船隊開往占城、爪哇等國都先在馬六甲停泊;由暹羅、忽魯莫斯等國回程時,也在馬六甲聚集,打點錢糧,入庫保存,等候信風駛返中國。 馬六甲保存了諸多鄭和遺跡,三寶山為鄭和船隊在馬六甲扎營的地點。在山腳仍有一間三寶廟及一口相傳為鄭和下令挖掘的三寶井。三寶廟左邊有座抗日紀念碑,上面留有蔣中正題的碑文「忠貞足式」四字。近代的有著名的華人岡州會館館址。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的建立者是拜里迷蘇拉,一位在1396年為了對付敵人麻偌巴歇帝國而離開蘇門答臘的三佛齊(巨港)王子。按照流行的傳說,拜里迷蘇拉打獵時在一棵樹下休息,他的一條狗將一隻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絕境。為了自衛,鼠鹿反身背水一戰將獵狗踢入河裡。拜里迷蘇拉對鼠鹿的勇氣印象深刻,決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個帝國。他就問他的隨從說「這顆樹叫什麼名字?」隨從說道:「陛下,這棵樹叫馬六甲樹(Pokok Melaka)」 ,從此拜里米蘇拉決定以在下面休息的這棵樹的名字將這里命名為"馬六甲"。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第二國產車舊車標也有隻鼠鹿。 拜里迷蘇拉在1414年皈依回教,並改名"Iskandar 沙蘇丹"(但按照明史書的記載,拜里米蘇拉在1414年去世,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開始從漁村成長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的商人,作為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拜里迷蘇拉統治時期,中國帝國和商人的船隊,中國人的居留地在中國山鄰近地區--馬六甲風水(占卜)最好的地方。蘇丹沙死於1424年,由其子Sri Maharaja繼位。不幸,馬六甲的繁榮引來了暹羅的入侵。1446年到1456年,首領Tun Perak試圖抵擋。馬六甲這時發展和中國的關系,是抵擋暹羅攻擊的一項戰略決策。 由於它的戰略位置,馬六甲成為鄭和壯觀的遠航船隊一個重要的前哨基地。為了加強聯系,漢麗寶公主帶500名隨從到達馬六甲,嫁給蘇丹曼蘇爾沙(統治從1456年到1477年)。她的隨從嫁給當地人,主要住在Bukit China(中國山)。 活躍的貿易導致Peranakan人的擴張,擴散到該地區其他重要居留地。被殖民時期
1511年8月24日,馬六甲被葡萄牙在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擊敗後征服(馬六甲圍城戰),並成為葡萄牙人在東印度群島擴張的戰略基地。馬六甲最後一位蘇丹Mahmud沙往內地避難,在陸地和海洋打打停停的襲擊葡萄牙人,讓葡萄牙人吃盡了苦頭。最後在1526年,一支由Pedro Mascarenhaas率領的強大的葡萄牙艦隊,摧毀了蘇丹的基地,蘇丹和全家渡過馬六甲海峽到蘇門答臘的Kampar,兩年以後死在那裡。 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於1545年、1546年和1549年在馬六甲停留了幾個月。1641年,荷蘭人擊敗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得到柔佛蘇丹的幫助。 1511-1641 葡萄牙人佔領 1641-1824 荷蘭人佔領 1824-1957 英國人佔領 加入馬來西亞 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13州屬之一。地理位置
馬六甲位於馬來半島西南面,與蘇門答臘遙望相對,北部與森美蘭州交接,東部則與柔佛州相連。 馬六甲唐人街人口民族
馬來人:50%; 華裔:40%; 印度裔:為數相當大的少數民族,包括稱為遮地(Chitty)的族群; 其他:娘惹族(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為土生華人),少許葡萄牙後裔和當地人民通婚的後代族群。這些歐亞混血兒仍然使用稱為Kristang的古葡萄牙語。 主要城市為馬六甲市、亞羅牙也縣市(Alor Gajah),馬日丹那(Masjid Tanah),野新(Jasin),萬里望(Merlimau),普羅斯邦(Pulau Sebang)及愛極樂(Ayer Keroh)。 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馬來人、華人(華人中基本為福建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等,多通曉數種語言。政治
盡管第一位馬來 蘇丹來到馬六甲,但是該州已經沒有蘇丹。州的元首是州長。 馬六甲由州議會和執行委員會(EXCO)管理。州議會是州的最高機關。執行委員會由議員組成,任期五年,並對州議會負責。州議會由州長(Yang Di-Pertuan Negeri)領導。 首席部長是州 *** 的行政支柱,管理全州一切的行政。出於管理需要,馬六甲州分為三個司法區:馬六甲、亞羅牙也和野新。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經濟
旅遊業及製造業為馬六甲州兩大經濟支柱。馬六甲的口號為「觀光馬六甲就如觀光馬來西亞」。她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及許多歷史古跡。除了旅遊業,馬六甲也是一個製造業中心。交通
淡邊或稱淡冰(Tampin),離開馬六甲市區以北約30公里,是最靠近馬六甲的火車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淡邊與馬六甲有鐵道相連,可是已被日本人的軍隊在戰時破壞以建造惡名昭彰的死亡鐵路。雖然這條鐵路的遺址仍然可見,可是自從戰後還沒被重修。 馬六甲的公共巴士車站有定時班車開到吉隆坡(Kuala Lumpur)、新山(Johor Bahru)及馬來半島其他地點。她也有一個位於峇株安南Batu Berendam 的機場,多數為區域內的包機服務。 馬六甲 愛極樂(Ayer Keroh)是馬六甲銜接南北大道的主要出口,馬六甲境內其它兩個大道出口是亞羅牙也(Alor Gajah)及野新(Jasin)。文化
馬六甲以飲食聞名,華、巫菜色交融的僑生美食更是辣的讓人垂涎欲滴。 甚至許多自從葡萄牙佔領以來的古代傳統儀式還在進行,例如Intru(標志天主教四旬期齋戒開始的水節)、branyu(傳統舞蹈)和聖cruz(一年一度街頭慶祝的節日)。 馬六甲娘惹的房子馬六甲的私立醫療服務於甚至遠自印尼和新加坡的病人。Mahkota醫療中心、Pantai Ayer Keroh醫院、馬六甲醫院和南方醫院是四家主要的私立醫院提供的服務達到先進國家水平。州 *** 是南方醫院的主要股東。 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國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瑞獅門扣,鑲龍嵌鳳,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馬六甲風光 市內匯集有多國風格的文化遺產。華人領袖鄭芳楊於1567年建造的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早的廟宇,供奉有觀音菩薩、關帝、王母娘娘,是華人宗教活動的中心。中國之上是一座大山岡,是馬來西亞保留中國史跡最完整、最豐富的地方。此外還有紀念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三保山 、三保井、三保亭等。葡萄牙式古跡有聖地亞哥古城門和聖保羅教堂等。荷蘭式建築有史達特斯教堂(現為市政廳 ),以及由荷蘭民宅改建的馬六甲博物館,館內陳列有國王(蘇丹)曼蘇爾·沙建國構想圖、鄭和與公主漢麗寶朝見國王的圖文、古代兵器、農村用具等。郊外的東奎那教堂為蘇門答臘型式建築,內有柔佛蘇丹的陵墓。風景名勝
馬六甲 地圖 1.馬六甲行政中心:位於聖保羅丘陵廣場。行政官邸系荷蘭式建築,建於1660年。在行政官邸的左邊,有一道高牆,上面裝飾有古戰船。行政中心附近有馬六甲志願團紀念碑,紀念在二次大戰中陣亡的將士;另外還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大理石紀念碑、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匾額等。 2.聖保羅教堂:位於市中心聖保羅山上,1521年建成,是葡萄牙人在馬六甲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3.馬六甲博物館:位於市區東部、馬六甲河畔,建於1641-1660年間,是東南亞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之一。原為荷蘭總督的居所,因為其牆、木門均為紅色,當地人稱它為「紅屋「。館內收藏有馬來西亞、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歷史文物。紅屋附近有建於1912年的馬六甲俱樂部,屬哥德式建築,之後是獨立陳列紀念館。 4.青雲亭:位於市區Jalan Tokong,是馬來西亞是古老的中國寺廟。建於1946年,為紀念中國明朝使節而建,供奉天後娘娘及觀世音菩薩,又稱"觀音亭"。整座寺廟全部楠木結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5.三寶山:又叫中國山,位於Jalan Temenggung街尾,是明代三寶太監鄭和的軍隊駐扎地,也是明朝公文下嫁馬六甲時的居所。山上的寶山廟供奉著鄭和的戒裝塑像。廟右側的三寶井,是馬六甲最古老的水井,相傳是1409年鄭和率軍到此為尋找飲用水而挖掘的。 葡萄牙城山: 葡萄牙城山(Porta de Sangtiago)在馬六甲市西南,靠近馬六甲河口,是馬六甲蘇丹拜里米蘇拉將中國明成祖贈送的金龍文箋勒石樹碑之處。明成祖曾封此山為"鎮國山"。此山後又稱"聖保羅山"。山上有一個古堡,又稱"聖地亞哥碉堡",是當時的葡萄牙殖民者為防範被擊敗的馬六甲王國軍隊的反攻而修築的。能看到的是一片殘牆斷垣,只有古堡城門樓依然屹立在門頂。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樓,壁上雕刻著當年葡萄牙軍隊的許多圖案。城堡內幾塊石碑保存完好,給人類留下了若干歷史史實。在馬大甲郊區的海邊,葡萄牙建築風格的村落仍保存完好,住在那裡的是葡萄牙人的後裔。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仍說著16世紀的葡萄牙語。 葡萄牙城山 在聖保羅山的山頂上有一座聖保羅教堂,是葡萄牙總督阿伯於1511年建立的,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幾經戰亂被毀,但教堂前全身潔白的聖芳濟百雕像,雖歷盡滄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見。 法摩沙城堡: 葡萄牙人1511年建造,荷蘭入侵期間結構被破壞。由於1808年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摧毀它的計畫。 聖約翰城堡: 荷蘭人18世紀末重建,城堡的火炮指向大陸,因為當時對馬六甲的威脅主要來自內陸而不是海上。 聖伯多祿堂: 1710年荷蘭管理時期建造,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立面和裝飾是東西方建築風格的混合。大鍾是1608年來自果阿。 基督堂: 1753年建造,反映荷蘭建築風格。該建築收藏手工製作的教堂長凳,無縫天窗,一個聖經的銅復製品,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 ,一件《最後的晚餐》的復製品。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的石雕方濟各·沙勿略堂:這座哥德式教堂由法國的Paderi Fabre神父建造於1849年,紀念16世紀來到東南亞的天主教傳教士,「東方使徒」方濟各·沙勿略。 紅樓: 1650年建造,荷蘭統治者的官邸,反映荷蘭建築風格,已變成"歷史與人種博物館"。該博物館展覽傳統結婚禮服和馬六甲製品,帶人們回到從前光榮的日子。 雞場街(Jalan Hang Jebat): 以古董聞名。 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馬六甲,州 *** 建造不少博物館收藏豐富的文化遺產。 馬六甲 三保廟: 在馬六甲附近的三寶山腳下有一座寶山亭,原是一間大伯公廟。它是為了紀念1405年至1435年間七次下西洋的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的。鄭和曾七次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掀開了中國與馬來西亞友好交往的歷史。馬六甲人為紀念鄭和,稱該廟為"三保廟"(Cheng Hoon Teng/Temple of Bright clouds)。 當時馬六甲王國首領曾25次到中國訪問。1411年,馬六甲國王拜里米蘇刺偕夫人及540名隨員到中國南京進行友好訪問,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門設宴歡迎,並贈給他許多珍貴的中國特產。他在中國住了一年半之外。臨行時,明朝 *** 特地建造了一艘大船贈予他。1943年馬六甲國王麻利訪問中國,也受到熱情的款待。 三保廟 三保廟四周大樹環繞,林蔽樹蔭,十分清涼寧靜。廟的大門繪有兩個身披戰袍、手執刀斧的將軍的畫將,威嚴英武。門柱兩旁寫著一幅對聯:"五百年前留勝跡,四方界內顯英靈"。廟內中央一尊戎裝佩劍的鄭和像,上掛"鄭和三保公"橫幅,兩旁排列著許多文官司武將的神像,這表達了後人對鄭和的頌揚和懷念。 這座廟建於1673年。整個建築飛檐翹角,紅柱粉牆黛瓦,富含中國民族建築風格。據說,所有建築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磚一瓦,都是從中國運來的。 寺內香火甚盛。廟門口有一對金色的獅子,周身金光耀眼。只有獅子的頭頂部,金色已脫落。原來信徒們認為:走過獅子身旁,撫摸它的頭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三保山: 三保廟後不遠處有一小山,名"三保山"(Bukit China),又稱"中國山"。相傳鄭和當年常到此登山散步,遠眺海天,於是後人就在鄭和駐足之處修建了一座"三保亭"。關於三保山,流傳著一位中國公主和一口神奇的井的故事。相傳在15世紀中葉,馬六甲的統治者是一位年輕聰慧的滿蘇沙時蘇丹。有一天,一艘中國船駛抵馬六甲,船內到處插滿了金針。船長給蘇丹送去一封信,聲明他奉中國天子之命,語告蘇丹:"每一根金針代表我的一個巨民,要是你能數得清有多少根,你就會知道我的權力有多大。"蘇丹接到信後,思索片刻,命人送去回信,並在船上裝了好幾袋穀米。信中寫道:"要是你能數得清這艘船上的穀米,就能准確地猜出我有多少的臣民,也就會知道我有多大的權力。"中國皇帝知道後,十分欣賞蘇丹的聰穎,決定把自己的女兒漢麗寶(Hang Li Po)嫁給他為後。中國公主遠嫁南洋時,隨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而且個個如花似玉。蘇丹大悅,在一塊65公頃的山地上專門為漢麗寶公主和她的侍女們修建了宮殿,並把這座山命名為中國山,聲稱她們居住的地方永遠歸她們所有。如今這座山丘仍然屬於馬六甲的華人社團。蘇丹還為漢麗寶公主在山腳下挖掘了一口井,稱為"漢麗寶井"。這井不僅水質清冽甘美,而且不論天氣有多麼乾旱,永不枯竭。當地居民為保護這口神奇的井,特築起護井圍欄,井水清澈純凈。 三保山 關於這口井的由來,另有一說是鄭和下西洋時開鑿,而且自從三保公喝了這口井的水,井水才變得如此清澈。傳說喝了這口井的水,出門遠游或下海捕魚,遇到風浪會逢凶化吉。如今,它被譽為"許願井",據說只要將一枚銅錢投入井內,以後將會重遊此地。 荷蘭紅屋: 荷蘭紅屋是荷蘭殖民時期所遺留在馬六甲的紅色建築物,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寬闊的石級,她是東南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 荷蘭紅屋 跨過馬六甲河橋,在河的東岸有一個整潔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紅色的針塔和維多利亞時代所建的噴水池。廣場四周都是荷蘭式的紅色建築物。它們是荷蘭人在東方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大約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築物就是正對廣場的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Studthuys)。它在三百多年來一直是 *** 機關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為馬六甲博物館。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有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門前是寬闊的石級。館內保留了馬六甲各個時期的歷史遺物,包括荷蘭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的婚嫁服飾,金、銀、珠寶等手工藝品,以及在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法摩沙城堡: 由於1808年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干涉,英國人放棄了摧毀它的計畫。荷蘭入侵期間結構被破壞。荷蘭從1641年到1795年統治馬六甲,但對將其發展成貿易中心不感興趣,作為治理中心的重要性被印尼的巴達維亞(雅加達)取代。 馬六甲依照1824年英荷條約割讓給英國以換取蘇門答臘島上的Benkoelen。從1826年到1946年馬六甲先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後來是直轄殖民地。和新加坡和檳城一起組成 海峽殖民地。在直轄殖民地取消後,馬六甲和檳城成為馬來亞聯邦(後來的馬來西亞)的一部分。
❽ 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是什麼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君主,即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名義上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
議會是馬來西亞的最高立法機構,但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在涉及統治者身份、特權和地位,以及馬來語作為國語地位等方面的立法權受到一定限制。
馬來西亞議會由三部分組成,即最高元首、上議院和下議院。議會在最高元首的召集下舉行會議。通常,會議召開的間隔時間最長不能超過半年。
(8)馬來西亞有多少行政公務員擴展閱讀:
君主是馬來西亞的權力的形象,武裝力量的總司令,但這些僅是象徵意義。馬來西亞聯邦君主由統治者議會輪流選舉產生,任期為5年。
統治者議會是由馬來西亞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州、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州世襲蘇丹或拉惹,還有馬六甲、檳城、砂拉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雖然是世襲,但是由於是聯邦制,所以輪流做東,非常特殊。這有點像瑞士的聯邦委員會制度,只不過聯邦委員會成員並不是世襲。
❾ 關於馬來西亞的冷知識
1.在馬來西亞里的一個城市,一年中竟然有240天都在閃電,那就是subang(梳邦),原因是因為subang的地理位置,靠近赤道也是雷暴雲聚集的區域,所以才會經常有閃電。
2.亞洲的最南端就位於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南部的Tangjung Piai。
3.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的Gua Gomantong是全世界最多蟑螂的聚集地,由於地理位置環境潮濕,加上蝙蝠排泄物的「滋潤」下,造就了那裡變成滋生蟑螂的溫床。
4.全球最大的交通圈就在馬來西亞的Putrajaya,這個交通圈的確切位置在Persiaran Sultan Salahuddin Abl Aziz Shah,直徑3.7KM,一共15個出入口。
5.全球最大的洞室位於Sarawak的姆魯國家公園,這個洞大約可以裝下40部波音717飛機,單單是洞穴的走廊就能容下5座英國保羅大教堂。
6.簡稱為檳城第二大橋是東南亞最長的一條橋, 長達24KM,其中就有 16.9KM跨海大橋。
7.彭亨州國家公園佔地434300平方米,是8個新加坡的大小。
8.馬來西亞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1萬美元,不久之後馬來西亞很有可能會成為亞洲第5個發達國家。
9.由於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所以每個信仰都有各自的假期節日,馬來西亞也就成為全球最多假期的國家之一,一年差不多有58個假期。
10.馬來西亞華人並不認為中國是外國,他們反而更喜歡用「國內」來代指中國。
11.馬來西亞是海外華人占總人口比例僅次於新加坡的國家(但近40年來,華人比例已從25%降低到現在的20%不到)。
12.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中,有8個是華人。
13.大馬13個州中有9個州有王室,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君主制國度(國家的最高元首就是從這幾位中選舉出來)。
14.馬來西亞是除中國外,華人教育體系最完善,中華文化保留最好的國家。
15.在馬來西亞自殺被定為非法行為,有自殺行為的人,最高可判處一年監禁。
16.香格里拉酒店,大家是不是很熟悉,這個酒店不僅在中國有,新加坡、泰國等一些 旅遊 業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會有這個五星級酒店,但其實它是馬來西亞的一家公司。
17.馬來西亞不會下雪,但吉隆坡車站卻有防冰雪功能,而且可承受2米厚雪壓。
18.馬來西亞的榴槤全球聞名,但是當地榴槤主要還是依賴蝙蝠授粉。
19.馬來西亞是宗教自由國家,但伊斯蘭教是官方宗教,所以在衣著方面要多加留意,還是不能穿得太暴露。
20.馬來西亞人不害怕生病,因為馬來西亞的醫生很多,每400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醫生,而且看病只收一馬幣掛號費(人民幣1.7元)。
21.傳統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對不相熟的女士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
22.在馬來西亞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
23.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24.馬六甲市郊有一座中國山,又名三保山,馬六甲市郊,是為紀念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命名的。
25.雖然馬來西亞是以伊斯蘭教為主,不過吉蘭丹州有一尊長 41.2 公尺、高 10.7 公尺的卧佛,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卧佛,也是世界排名第二大的卧佛。
26.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從公元初開始,先後建立過眾多小國,比較出名的有羯荼國、馬六甲王國、柔佛王國等,16世紀後陸續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1957年,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
27.在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州,當地推出公務員綠色出行計劃,要求州內所有公務員,不管大官小官一律騎自行車上下班,如不執行,將影響獎金和福利的發放。
28.馬來西亞是全球心臟病人均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在1000個國民中,有45%的人含有心腦血管疾病,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大死亡疾病,患病率男性多於女性。
29.馬來西亞境內有60萬座高腳小木屋,很多是度假小別墅。早上剛醒來就能看見森林和湖泊,空氣中散發著迷人的大自然氣息,平時雖然是空的,但都屬於私人財產。
30.馬來西亞男人可以休「產假」。因為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個子女,就能共享480天產假(即 育兒 假),用來照顧孩子。
31.馬來西亞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而且居民生活用水免費,因為馬來西亞人認為,水屬於自然資源,誰也無權收費。
32.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也是本國經濟支柱之一,同時也是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原始森林中有很多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其中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三大珍寶。
33.馬來西亞的房價不高,世界排名第99位,但租房子卻很貴,排第9位。這里的人很少有炒房的,更喜歡把錢存銀行,個人存款佔了銀行總存款金額的58%。
34.馬來西亞治安狀況良好,有「和平之邦」的美譽。全球和平指數馬來西亞排名為第25名,名列亞洲第4名。
35.我國是馬來西亞第一大進口
來源國,第二大市場出口國。並對我國大陸公民推出電子簽證與免簽政策。
36.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名字的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
37.馬來西亞北部地區喜歡腌制東西,不僅有蔬菜,還有櫻桃、無花果、李子、杏子、葡萄等水果。
38.馬來西亞石油比水便宜,加一升汽油約合人民幣2.65元,買一升礦泉水人民幣3元。
39.馬來西亞男人只要得到大老婆同意,就可以名義上娶很多個老婆,但不能帶回家。
40.單身的馬來西亞人絕不會說自己「沒有」愛人,而是說「還沒」愛人。
❿ 公務員的年薪大概有多少東部地區...
http://ecation.163.com/05/1209/14/24HMUJTH00290058_2.html
務員由於等級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收入待遇。我國公務員具體收入及差距情況有其國情特點。僅從工資收入上看,我國高低級公務員的差距似乎並不大,而且後幾次工資調整與前幾次工資調整的差距趨勢在逐步縮小,由1985年的10.2倍縮小到目前的6.6倍。但是房改後,高低級公務員的實際收入卻在擴大。
目前,在全國10多個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中,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排名處於中下位次。
級別差距 體現在福利住房和汽車享用
副部級以上的幹部與一般幹部的收入差距擴大明顯,主要表現在福利住房和汽車等實物享用和分配方面。
如目前副部長的住房標準是180平方米(實際大多超標),按北京地區每平方米6000元(部長住房地段一般較好,實際價格還要高一些)的保守價格計算,摺合人民幣108萬元。加之副部長的汽車標准35萬元(實際也是大多超標)。如果汽車和住房分別按70年和10年折舊(最保守計算),兩項合計,副部長每月將得到1萬多元的實際利益,是其工資的好多倍。
地區差距 上海是陝西的2.8倍
以最新數字2003年為例(2003年後國家公務員沒有再統一調整工資),全國公務員的平均工資為15487元,但是實際收入差距卻很大。
公務員的工資差距主要反映在東西部地區。東部發達地區工資收入較高,西部落後地區收入則較低。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與收入最低的陝西省的收入差距比例為2.8∶1。
行業差距 最高可達10倍
行業性差異,國家對同一級別幹部的工資標準是一樣的。在一般情況下,許多地方的「清水衙門」里,大多按標准發放,但在很多行業和部門,因各有「財路」,「小金庫」實力雄厚,那裡公務員的各種隱性收入甚為可觀。於是,相同級別幹部的收入成倍地超過「清水衙門」里的人差距可達3~10倍。
除了部長級與一般幹部的收入差距外,各地區同級公務員之間也有差距。雖然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標準是全國統一的,但由於各地區財力不同,使其工資收入水平差距較大。同時,各地區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在全國各個行業中的位次也普遍偏低。
津貼差距 中央國家機關無地方補貼
由於各地區自行設立和出台的各種名目繁多的津貼、補貼較多,由於中央國家機關不屬於任何一個地區,因此也就沒有工資之外的各類地方補貼等收入,使中央國家機關的工資收入明顯低於各地區的整體收入水平。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由於地處首都北京,使其購房(北京的房價太高)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大大高於外省市地區,造成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的實際收支矛盾比各地區公務員更加突出。
美國總統年薪312萬港元 中國總理年薪近4萬港元
中國內地公務員與國外以及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收入差距較大。僅以最高級首長為例,據香港最新資料顯示:新加坡總理年薪468萬港元,美國總統年薪312萬港元,日本首相年薪224萬港元,英國首相年薪200萬港元,中國總理年薪不到4萬港元,中國香港特首年薪近300萬港元。
相同級別公務員工資相同
各國或地區的公務員的工資均按不同職務分為若干級,每一個等級又劃分為若干個檔次。據對11個國家和地區(香港、澳門)的公務員現狀統計,美國的聯邦政府公務員、日本的國家公務員、英國的高級公務員、加拿大的行政管理公務員、法國、德國、越南、古巴、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香港、澳門地區等各類公務員實行同級統一的工資標准(不統一的公務員工資差距不大)。相同級別、相同職業的公務員不論在哪些部門工作工資完全一致。
由於國外和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普遍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因此公務員生活質量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高級公務員年薪14.12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高級公務員主要指副部長級以上的職員,有的也包括司局長級。以部長級(助理部長、副部長)年平均工資為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古巴、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級公務員年平均工資為14.12萬美元。
中級公務員年薪6.49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中級公務員主要指處級以上的職員,個別國家包括工齡較長的科級職員。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10年工齡的正處級)、加拿大(處長)、古巴(處長)、新加坡(司級)、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中級公務員的年平均工資為6.49萬美元。
初級公務員年薪2.34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初級公務員主要指副主任科員以下的職員。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3年工齡的職員)、加拿大、新加坡、韓國、越南、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初級公務員的年平均工資為2.34萬美元。
名目繁多的獎金和補貼
除此之外,國外公務員還有各種收入不等和種類不同的名目繁多的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如年終、季度、月度等獎金;津貼和補貼的種類有住房津貼、交通津貼、級別津貼(級別越高補貼越高)、食品津貼、物價津貼、地方津貼、崗位津貼、寒帶津貼、加班津貼、子女受教育津貼(幼兒園至大學不等)、撫養子女生活補貼(按子女人數)、單身補貼、分居補貼、婚後無子女補貼、家庭補貼(按家庭人數)、婚喪生育補貼、退休補貼、年度休假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一次)、旅遊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一次,同行配偶和子女待遇相同)、災害補貼、殘疾補貼、重病補貼、醫療補貼、出國補貼、特殊工作補貼(危險工作)、工作服制裝費等。
香港補貼占工資80%
由於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的各種補貼和福利待遇優厚,使得公務員工資以外的收入不菲。
從國外和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補貼和福利(以貨幣計算)占工資的比例來看:香港和澳門均佔80%;法國的高級公務員佔41.9%,低級公務員佔21%;古巴僅午餐補貼就佔18.9%;新加坡僅公積金一項就佔40%。各國及地區公務員的工作相對穩定,一般屬於終身制,不需繳納失業和養老保險金,這些均由國家統一發放。
國外名目繁多的津貼
年終、季度、月度等獎金;津貼和補貼的種類有住房津貼、交通津貼、級別津貼(級別越高補貼越高)、食品津貼、物價津貼、地方津貼、崗位津貼、寒帶津貼、加班津貼、子女受教育津貼(幼兒園至大學不等)、撫養子女生活補貼(按子女人數)、單身補貼、分居補貼、婚後無子女補貼、家庭補貼(按家庭人數)、婚喪生育補貼、退休補貼、年度休假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一次)、旅遊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一次,同行配偶和子女待遇相同)、災害補貼、殘疾補貼、重病補貼、醫療補貼、出國補貼、特殊工作補貼(危險工作)、工作服制裝費等。
■薪酬模式
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
目前公務員的薪酬是「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的模式,相當一部分勞動報酬是以非商品的形式無償提供給職工,不進入工資。
僅就經濟差別而言,國家對各級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雖然有統一規定,但實際生活中不同部門間公務員收入迥異,特別是實權部門和「清水衙門」間甚至可達3~10倍。
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補助、獎金、津貼,曾經存在於每個公務員的收入中,而其名目和數額的多少,決定著不同部門公務員實際收入的高低。
它可以進入工資單,也可以以現金、代金券或實物福利等方式,直接進入公務員的腰包,這早已是十餘年來的不爭事實。
實權部門的收入主要有兩處來源,一個是各級財政乃至各個部門自行規定的「津貼補」;還有一個是單位自己的「小金庫」。
■工資檔案
電信電力月均工資較高
就機關分類來講可以分三等:
一等為部分事業單位:電信、電力、有線電視等壟斷行業的人員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應該在3000元以上。
二等為管錢的部門:國稅、地稅、工商、銀行、財政、海關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應該在2000元左右。
三等為普通黨政機關:包括政府、政府職能部門、黨委序列部門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大約1000元左右。按地區來分,以普通黨政機關,本科學歷,公務員科員,工齡3年以內為標准。
一等:上海、北京、深圳、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直轄市和經濟發達省平均月收入應該在3000元以上。
二等:遼寧、海南、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青海、陝西、湖北這些經濟較發達省或者國家給邊疆補貼、西部開發補貼的省份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800元左右。
三等:河北、湖南、雲南、山西、福建、河南、湖南等省份,這些省雖然經濟不是太發達,但每次漲工資,國家都給予撥款幫助,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200元左右。
四等:山東、安徽、貴州、江西、廣西等省。山東省經濟還可以,但如果沒有國家撥款自立更生很困難。安徽、貴州盡管國家撥款,但經濟較差。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000元以下。
■改革試點
陽光工資「3581」工程
一年前,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清理整頓機關津貼、補貼、獎金,規范公務員收入的通知》,這一文件後來被廣泛認定為「陽光工資」,即所謂「3581」工程。
盡管公務員工資調整工作,引起了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北京市在這一問題上卻採取了低調的態度,避開了媒體的風頭,各方面工作悄然落實。
關於「3581」的說法,社會中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稱科、處、局、部級公務員月薪分別為3000元、5000元、8000元以及1萬。但有關方面對此作出的解釋可能更為貼近其真實內容,即科、處、局、部四級別公務人員的年收入達到3萬、5萬、8萬和10萬。
■新聞背景
工資最高差距曾達28倍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供給制和工資制並存的兩種制度。即原國統區的公教人員實行工資制,老解放區的幹部實行供給制。
1950年1月,政務院規定:凡是1949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除自願享受供給制待遇外,都實行工資制。同時,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各直屬機關新參加工作人員實行工資標准表》,第一次拉開了工資檔次,如部長的平均工資是辦事員平均工資的10倍以上,最高級首長的收入與最低級工作人員的收入相差28.3倍。
1952年3月,政務院又頒發了《關於全國供給制人員統一增加津貼的通知》,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這次增加津貼幅度較大,尤其是級別高的人員增幅大,級別低的人員增幅小。如享受小灶人員的津貼提高了近19倍,享受中灶人員的津貼提高了4倍,享受大灶人員的津貼僅提高了1倍。同年7月,政務院又制定了工資制工作人員的工資標准,共分為29個職級。工資制仍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這項標準的工資檔次差距仍然很大。最高級首長的收入與最低工作人員的收入相差25.9倍。
1955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部實行工資制和改行貨幣工資制的命令》,從此結束了供給制與工資制並存的局面。全部實行工資制以後,工作人員及家屬的一切生活費用均由個人負擔,住房、家用公家傢具、水電費及子女入托等一律要征租繳費。這項工資制共分為30級,最高560元,最低18元,高低相差31.1倍,是建國以來工資檔次拉開最大的一次。除工資之外還有地區津貼。
1956年,為了縮小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距,黨中央、國務院進行了第一次工資改革。從1957年1月至1960年10月,先後三次降低了領導幹部的工資。重點降低17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工資,級別越高降低幅度越大,調整後的工資差距開始縮小。
1960年的工資標准一直延續到1985年,這期間,幹部的工資基本沒有大的變動,可謂是25年一貫制。據《瞭望新聞周刊》、《新世紀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