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bmd怎麼開戶

馬來西亞bmd怎麼開戶

發布時間: 2023-02-10 01:08:20

1. 春節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交易嗎

沒有,本周重要期貨數據和事件一覽:
1. 1月23日,因春節假期,國內期貨交易所從1月23日到1月27日休市,1月30日(星期一)起照常開市。
2. 1月23日,因春節假期,BMD棕櫚油期貨交易在1月23日-24日休市。
3. 1月23日1:45,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拉加德在周四達沃斯會議上表示,歐元區通脹水平仍然過高,政策制定者不會放鬆讓物價增長恢復到目標水平的努力。
4. 1月24日22:45,美國公布1月Markit製造業、服務業、綜合PMI初值。12月美國製造業與服務業PMI雙雙萎縮使得美元指數快速下滑,市場分析稱目前全球經濟整體走弱背景並未改變。
5. 1月25日23:30,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報告。
6. 1月25日,ITS、SGS、Amspec公布馬棕油出口數據。1月1-20日馬棕油出口環比持續銳減,顯示棕櫚油需求疲軟,並且周四外媒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產量溫和復甦,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將在2023年出現三年來的首次下跌,關注此次出口數據是否會繼續下跌。

2. 5700馬幣的棕櫚油進口成本是多少

 可以看看這個: 簡單過程成本棕果(100T)↓ 初榨25馬幣成本毛棕櫚油↓ 精煉30美元成本 + 損耗精煉棕櫚油(33℃-39℃)↓ 分餾(成本不詳)24℃/44℃棕櫚油

 一、 棕櫚果園區

每公頃可植138棵棕櫚樹,年產棕櫚果25噸左右/公頃,果園投資主要為土地置用,西馬地區一般每公頃投入20,000馬幣,東馬每公頃投入5,000/6,000馬幣(印尼水平與東馬相當或更低)。採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資0。3馬幣/串(西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種發芽後1年移植入土,2。5-3年後收獲產果。產果壽命20-30年,每棵樹年長10-12個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樹年產(摘)兩次。目前市場價格,棕果140-150馬幣/噸,含油28%-30%。二、 初榨廠

(1)果串採摘後24小時內送入初榨廠(防止FFA升高)。

(2)蒸煮:150℃2小時滅菌並且煮爛果實串的桿子。

(3)果實剝落,提開機-剝落機,果實串桿分離,串桿經燃燒作肥料,果實送到料倉

(4)壓榨:螺桿式壓榨機。榨餅從機頭擠出,內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體部分從下口流出,過濾後送入蝶式離心分離機,得出毛棕櫚油。

  (5)壓榨棕櫚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餅送入網式分離口。

a)榨碎擠乾的果實肉纖維經加工處理,生產纖維板及紙張;

b)果實核風送至破碎機,把核殼破裂開分出仁粒,核殼作為燃料;

c)仁粒經壓榨機,過濾機和蝶式分離機,得到毛棕櫚仁油。出油率按油棕新鮮果實串計,得毛棕櫚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櫚油呈桔紅色,半液體狀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點(℃)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毛棕櫚油壓榨廠在馬來西亞(尤其西馬)環保要求較高。如當地某壓榨廠建於1975年,初期投入1500萬馬幣,在20多年內又遲加投資至4000萬馬幣,工廠佔地約40公頃。據介紹目前投資相同規模工廠(日壓榨棕果900-1000噸),需投資700-800萬美元,另需投資部分環保設施,工廠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資20-30馬幣),目前毛棕櫚油成本價600馬幣/噸,加工成本,每噸果-油25馬幣左右。三、 毛棕櫚油的分離及精煉兩種方法:

①先分離,後精煉,得出各熔點棕櫚油(應用較少);

②毛棕櫚油送至精煉廠精煉(廣為採用,馬來西亞)。

四、 精煉

當地某精煉廠,位於新山市附近離全球最大儲油罐及港口FJB僅3公里,日精煉2000MT,投資1500萬美元,與國內精煉廠工藝略有區別:

①降酸過程採用物理法(損耗較低)而非化學法(損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過程中採用真空處理脂肪酸,國內一般用化學法即加入一定量鹼,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損耗較大。過程為:

(1)脫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製的磯土;

(2)脫酸(降酸)採用物理法;

(3)脫臭;

(4)繼續漂白,得到精煉油(熔點33℃-39℃)即通常所說的33℃精煉棕櫚油;

(5)a、精煉油分餾,進入分餾罐冷卻後,上層為液態的24℃OLEIN(即24℃精煉油),最下層為44℃固體精煉油,產出比率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壓過濾,設備為恆溫板框式壓濾機,若生產24℃油,則室溫設為24℃,加壓6-10大氣壓,液態油分流出,固態油從板框中卸落。全精煉過程損耗1。5-1。8%,精煉成本每噸30美元左右(毛油)。FJB附近有精煉廠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內,採用油管連接(運送過程用子彈頭清掃,損耗較低,運送成本低)。受馬幣走疲以及對全球供應趨緊的擔憂提振,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一收高,棕櫚油進口成本連續第五日上漲,刷新七周高位。7月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離岸價為1100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到岸價為1127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成本價為8792.58元,較上日漲21.69元。

3. 馬來西亞 棕櫚油 什麼結果什麼時候收割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182萬噸
中國糧油信息網 2013-11-08 10:07:02 來源:本網論壇 【大 中 小】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增加,不過增幅受限,因有利於提升產量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逐漸減弱,且季雨季降雨打壓產量。
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產量逐漸減少,因潮濕天氣令收割難度加大。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總產量約佔全球棕櫚油供應的30%。
棕櫚油產量通常在10月最為旺盛,但今年卻逐漸減少。調查顯示,10月棕櫚油產量或較9月減少3.3%,至185萬噸,為八個月內首度減少。
馬來西亞氣象部門10月底發布警報稱,該國多數地區將迎來雷暴和強降雨,其中包括Sabah、柔佛和Pahang等主要棕櫚油生產區。
洪水或已擾亂棕櫚油收割並妨礙交通運輸。
對10月產量增幅下滑的預估料有助於緩和出口略微放緩的影響。預計10月棕櫚油庫存僅較9月的178萬噸增加2.2%,至182萬噸。
調查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或環比下滑0.3%,至160萬噸。
盡管棕櫚油產區天氣潮濕,但一些種植戶稱產量或不會大幅下降,除非天氣條件突然惡化。
一位來自棕櫚油種植企業的高層稱:「不利天氣正是熱門話題,但當前時節開始降雨很正常。」
「毫無疑問,在當前時節降雨很多並不稀奇。但若天氣狀況未繼續惡化,那麼我認為產量不會受到過大影響。」
**國內消費量**
調查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消費量約為225,000噸,正常水準為150,000-180,000噸。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產品進口量料升至20,000噸,9月為19,483噸。
**影響因素**
對產量下滑和供應趨緊的預期提升指標BMD毛棕櫚油期貨價格在10月上揚11.8%,為三年來最大月度升幅。
稍早預估顯示,今年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或觸及逾1900萬噸的紀錄高位,去年為1879萬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9月棕櫚油產量僅為1370萬噸左右,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0萬噸。
但貿易商和種植戶稱,即便單產減少和收割受阻,但庫存料不會大幅減少,因年底前出口需求下滑。
一位外資商品經紀公司的貿易商稱:「自現在起,棕櫚油產量將逐步下滑,且降雨亦會阻礙收割工作的進行。但受出口減少影響,棕櫚油庫存降幅不會太大。」
通常,馬來西亞第四季度棕櫚油出口會放緩,因冬季氣溫偏低導致棕櫚油凝固,令買家需求減少。
該國政府提出了一項計劃,將棕櫚油和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由目前的5%增加到7%。若此項政策成功實施,那麼來年棕櫚油庫存或趨於緊俏。
行業高層和政府官員稱,上調混合比例至7%的計劃或從12月開始強制執行,因與相關各方的磋商已接近尾聲。
印尼將維持11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在9%,而馬來西亞則決定繼續將出口稅維持在4.5%不變。

4. iphone4s怎麼查行貨型號MD239CH 序列號C38HG5BMDTD2 ​

看型號是國行機器,但是你的序列號被官網注銷了,官網顯示:很抱歉,這是已更換產品的序列號,說明是黑機。黑機是查詢不到任何信息的,也沒有保修。建議聯系商家退換。

成為黑機了
一般是因為:
1.原機返修後序列號和串號被注銷
2.丟失的機子串號和序列號被注銷

[提示]
設置-通用-關於本機 可察看型號。最後兩位CH為國行,ZP為港行,KH是韓版,LL為美版機,
DN為德版,TA為台灣、ZA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AB為阿聯酋、RS為俄羅斯、GR為希臘、
IP為義大利、PP為菲律賓、FB為法國。最後一位C是加拿大版,X是澳洲版,B為英國版,
F為法國版、J為日本、Y為西班牙(也就是常說的銷售地區或是版本號)

是不是全新機,請參考您實際購買日期及官網查詢到的保修日期。
因為保修是從激活當天開始算一整年。
激活日期可以從保修反推一年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網路知道-復昌團隊期待您的採納
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
【選為滿意答案】按鈕
O(∩_∩)O

5. FCPO是什麼英文 關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的

Fleet Chief Petty Officer 艦艇海軍軍士長
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早在1980年上市棕櫚油期貨合約,多年以來得益於產地優勢,大馬交易所毛棕櫚油(FCPO)期貨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活躍成交的棕櫚油期貨合約,也是各國現貨貿易的基準參考指標。

6. 2008年的食用油還會漲價嗎理由呢

肯定要漲,理由如下: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國際市場食物油價格也呈現上漲趨勢。豆油、菜籽等期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批發和零售價格也緊隨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國在分享上漲帶來的紅利同時,也出現了本國市場價格高企所引發的通脹的隱憂。

1.國際期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連創新高,近期價格處歷史高位。

今年以來,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類品期貨、加拿大溫尼伯商品期貨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國際上有影響的食物油期貨價格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漲趨勢。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礎產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貨品種。而菜籽油、棕櫚油等在國際市場都是被看作為替代品。因此,這里以CBOT大豆市場為例來說明價格走勢。從1月3日開市,到7月13日,開盤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盤948.1,上漲257.6(單位均為美分/蒲式耳),漲幅36.7%。其走勢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月10日CBOT大豆指數的最低點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點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國職業農場主組織(Pro Farmer)在其間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新產季大豆的種植面積可能急劇減少860至940萬英畝。第二階段:從4月24日的最低點732.2美分/蒲式耳開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達150.2美分/蒲式耳,而這一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天氣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階段:從6月22日的最低點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點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為130.9美分/蒲式耳。期貨價格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是因為6月29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的報告,即: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為6408.1萬英畝,較三月份的數據大幅削減305.9萬英畝,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測的6783.8萬英畝的平均值(預測區間為6600—6900萬英畝)。當天CBOT大豆各合約一度漲停開盤。

經過市場有計劃地進行播種面積——天氣狀況——播種面積的三個階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漲——種植面積增——下跌——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的循環模式,而現在出現了新情況是上漲——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再減少種植面積的惡性循環模式。

7月,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預計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產量達到2.221億噸,低於6月預測的2.253億噸,也低於2006年的2.361億噸。事實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幾個大豆主產國的大豆產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減少,其中美國大豆產量調低至7140萬噸(6月預測7470萬噸,2006年為868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為4700萬噸(2006-2007年度為472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預計為1560萬噸,也低於2006-2007年度的1620萬噸。不過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6100萬噸,和6月預估值持平,也高於2006-2007年度的5900萬噸。

從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調低到了2.342億噸(6月預測為2.343億噸,2006年為2.252億噸)。全球大豆出口預計為7550萬噸,和6月預測持平,2006年為7050萬噸,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預計提高到1020萬噸(6月預測860萬噸,2006年為800萬噸),巴西預計為2970萬噸(6月預測2970萬噸,2006年為2460萬噸)。美國預計為2780萬噸(6月為2940萬噸,2006年為2970萬噸)。這也將導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降低到5187萬噸(6月預測為5400萬噸,2006年為6417萬噸)。

總體看來,報告印證了市場近期對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吃緊的擔憂,這也使得市場對於任何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單產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種面積降低的因素都極為敏感。從最新的氣象預報看,美國西部玉米種植帶可能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國大豆關鍵的結莢期和灌漿期,炎熱乾燥的天氣將會導致大豆單產潛力受損。除了天氣因素,美國大豆價格的上漲也是為了鼓勵巴西農戶增加播種面積。一般預計巴西新豆播種面積將會比2006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但是從雷亞爾匯率持續走強來看,這顯然不利於巴西大豆種植收益提高,因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來出口,所以美元相對雷亞爾越是疲軟,農戶換回的收益就越少。現在雷亞爾匯率位於近7年來的高點,1雷亞爾可以兌換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達到1美元兌換1.8雷亞爾。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種季節開始前(也就是未來三到四個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的幾率很大,特別是如果美國中西部出現炎熱乾燥天氣的情況下,以便能夠鼓勵南美農戶盡可能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彌補美國大豆產量下降帶來的全球供應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價格基本上與CBOT走勢相同。自從2006年以來,馬來西亞粗棕油期貨價格飆升近80%,現貨價格創下了8年來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撐國際棕櫚油價上漲

7月以來,國際棕櫚油市場大幅上漲,24度棕櫚油近月裝運港船上交貨(FOB)價格為每噸(下同)797.5美元,較前一周上漲22.5美元;33度棕櫚油FOB價格為792.5美元,上漲22.5美元;44度棕櫚油770美元,上漲10美元。

國際棕櫚油市場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的帶動。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200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數據,導致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對BMD棕櫚油起到支撐作用。第二、近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漲,使得棕櫚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機資金做多。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到2008年時強制要求在傳統燃料中摻混生物柴油,並且打算提供補貼,確保生物燃料項目獲得成功,這也對BMD棕櫚油市場形成支撐。第三、印尼調高棕櫚油出口基價,增加了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印尼政府將毛棕櫚油的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每噸(下同)622美元上調至676美元;24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676美元上調為746美元;33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調至737美元。印尼上調棕櫚油出口價格有利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對BMD棕櫚油市場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保持向上。

據德國《油世界》預計,2006/07年度全球10種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費量預計將達3.96億噸,高於3.92億噸的同期產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產量預計為5160萬噸,高於上年的4720萬噸。其中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達到1780萬噸,上年為1610萬噸;中國產量預計為1100萬噸,低於上年的1270萬噸。加拿大產量預計提高到980萬噸,上年為850萬噸;澳大利亞產量預計提高到140萬噸,上年為51萬噸。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全球油菜籽消費量增長明顯,預計為5220萬噸,上年為4910萬噸。油菜籽加工量預計為4900萬噸,上年為 4610萬噸。從期末庫存來看,預計今年為470萬噸,上年為530萬噸,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9.0%,上年為10.9%。可見,今年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持續向上。

造成供需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場對生物柴油的炒作,從而預期菜油、豆油、棕櫚油需求將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將偏緊。這一點在去年末的市場反應中較為明顯,在德國,隨著能源價格下挫、植物油價格相對堅挺及2006年8月開始實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稅造成生物柴油生產利潤下降等,導致了生物柴油消費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價格出現了短暫的下跌。今年以來,由於豆油、菜油、棕油價格的大幅爆漲,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義。但是,不斷有新的預測調高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這無疑將給油菜籽供應帶來逼迫的氣氛,為其價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據。

4.周邊國家食物油價格上漲帶來供應緊張,通貨膨脹壓力加劇。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於作為烹調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價格飛漲,很多印尼人因為買不起,只能改煮無油之炊。已經迫使很多印尼窮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為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之一,印尼會從油價上漲中獲利,但是因為國內食用油價格也水漲船高地上漲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萬萬的印尼普通百姓負擔不起。另外食用油價格上漲,也讓經濟政策計劃官員擔心會對通貨膨脹帶來沖擊。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價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0%,是構成消費物價指數的商品和服務籃子中,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塊。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進口來滿足。由於今年油籽預計減產,這也使得印度對進口植物油的依賴性提高。印度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在於本地油籽產量降低,而且國際棕櫚油價格創下數年新高,也帶來明顯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價格近期持續走強,帶來了國內通漲率指標的繼續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發價格指數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為了平抑通漲壓力,已經將毛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70%調低到了60%,把24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80%調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進口關稅仍然維持在45%。由於用於計算關稅的基礎價格依然維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這有助於降低這些食用油的進口成本,也有利於進口增長。

總體上說,國外食物油價格仍然處在上漲趨勢之中,除了種植面積減少及天氣因素以外,美元持續貶值、全球面臨通脹威脅以及投資基金在期貨市場興風作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預計CBOT大豆市場很有可能達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7. 求硬脂酸,棕櫚油近期價格走勢曲線圖。

這次硬脂酸再次拉漲,再一次在原料走高壓力下「被迫」走高。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那此次走高的最主要的因素棕櫚油。(我們國內棕櫚油依靠外國進口,受外圍環境影響大。)受拉尼娜氣候帶來的強降雨影響,市場擔憂棕櫚油供應不足,市場炒漲氣氛顯現,棕櫚油價格不斷走高。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二價格觸及34個月新高, 基準3月棕櫚油期貨合約一度上漲1.4%,至每噸3,905令吉,盤中收盤上漲36令吉或0.9%,至每噸3,888令吉。期貨市場的大幅拉漲,帶動馬來西亞棕櫚油現貨市場的走高。4日44度棕櫚油馬來西亞現貨午間價格收於1225美元/噸FOB馬來西亞港口,換算成到中國到港價格大約在9930元/噸。相比之下,12月30日,44度棕櫚油運至中國港口的價格在9840 元/噸CIF中國華東港口,上漲了90元/噸。

原料不斷走高,國產硬脂酸主流生產商成本壓力劇增。硬脂酸主流生產商近期內走貨情況較為清淡,小單居多。但上周江蘇雙馬硬脂酸出現故障,開工率有所下滑,讓市場多頭情緒涌現,無奈下游需求不旺,市場持穩運行。節後,原料棕櫚油漲勢不止,主流生產商難抗成本壓力,低端價格報盤上調,部分主流生產商封盤停報,觀望市場。

節後,杭州油脂硬脂酸價格走高400元/噸,瑞星化工硬脂酸走高300元/噸,華潤化工硬脂酸走高300元/噸,雙馬化工硬脂酸實際成交走高150元/噸。其中,節後,益海嘉里、東馬化工硬脂酸封盤,暫不對外報盤。

據了解,有生產商表示:「現在下游需求不旺,加上就要春節了,大單拿貨的意向都不高。本來打算平穩出貨,渡過節前這段時期。可惜原料棕櫚油價格漲的太快,我們庫存的棕櫚油量不多了,現在硬脂酸價格不得不上調。調價以前,我們的價格在市場上還有點價格優勢,現在價格上調後,下游對我們的價格接受程度也降低了,現在我們都是出單噸數都比較小。」

現今硬脂酸市場進入一個淡季,下游需求不旺是一個既定事實,而原料棕櫚油價格的不斷走高也給市場帶來莫大的壓力。完全詮釋了「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有市場人士預計原料棕櫚油或將在天氣因素影響下,繼續走高。但由於國內市場需求不旺,市場人士對後市不免產生擔憂情緒,多理性操作,退場觀望態勢,小單采購為主。預計短期內硬脂酸市場消化漲幅為主。近期關注下游需求和原料棕櫚油情況。

8. 怎麼看馬來西亞當天的期貨交易

馬來西亞好像能看的只有棕櫚油 。。
你點期貨板塊界面 。。有個馬來西亞的 。。裡面就有了

9. 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的網址是什麼

www.bursamalaysia.com
E - mail地址: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它從屬於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