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採用哪個時區
① 馬來西亞和中國時差
馬來西亞和中國沒有時差
參考數據: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當地時間是2019年2月19日 09:53:46,東八區區時
中國首都北京的當地時間是2019年2月19日 09:53:46,東八區區時
②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究竟在哪個時區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使用的是東八區的區時,不過記得高中地理里邊把新加坡歸到了東七區
在新加坡或者馬來西亞本地買的電腦區時設置都是吉隆坡、新加坡時間,和北京時間沒有時差
③ 馬來西亞和中國北京時間的時差是多少
馬來西亞和中國北京時間沒有時差。
1、原因:中國北京和馬來西亞同在同一時區(東八區),所以馬來西亞和中國北京時間相同。
2、東八區(UTC/GMT+08:00)是比世界協調時間(UTC)/格林尼治時間(GMT)快8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是位於東經112.5度至127.5度之間,是東盟標準的其中一個候選時區。當格林尼治標准時間為1:00時,東八區的標准時間為09:00;
(3)馬來西亞採用哪個時區擴展閱讀:
時區劃分方法: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
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並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
④ 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分別在哪個時區
一、馬來西亞:
東八區,所採用的標准時間比世界標准時間快8個小時,和北京時間一致。
二、泰國:
東七區,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
三、印度尼西亞:
處於東七區至東九區,以首都雅加達為主的爪哇時間,是東七區。以蘇拉威西巴厘島為主的中部時間,是東八區,以馬魯古巴布亞為主的東部時間,是東九區。
東八區:
UTC/GMT+8,是比格林尼治時間快8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是位於東經112點5度至127點5度之間,是東盟標準的其中一個候選時區。當格林尼治標准時間為0點時,東八區的標准時間為08點。
(4)馬來西亞採用哪個時區擴展閱讀
UTC是世界協調時的縮寫,如果本地時間比UTC時間快,例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蒙古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西部的時間比UTC快8小時,就會寫作UTC+8,俗稱東8區。
相反,如果本地時間比UTC時間慢,例如夏威夷的時間比UTC時間慢10小時,就會寫作UTC-10,俗稱西10區。
東九區,即UTC/GMT+9,是比協調世界時快9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位於東經127度30分到142度30分之間。
東七區位置為東經97點5度到東經112點5度時區,較中國(部分地區,如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的UTC+8慢1小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來西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
⑤ 馬來西亞時間
馬來西亞時間一般指馬來西亞標准時間。
馬來西亞標准時間(英語:Malaysian Standard Time;MST;馬來語:Waktu Piawai Malaysia)是馬來西亞所採用的標准時間,比世界標准時間快8個小時,也即是與位於UTC+8時區的國家及地區一致。
馬來西亞時間之東馬時間:
北婆羅洲和砂拉越最初採用的平均時間是+7:21:20 GMT,直到1926年更改為+7:30 GMT 。在1933年,西馬調整時間為+7:20 GMT時,東馬則調整為+8:00 GMT,並在9月14日和12月14日之間實施20分鍾的夏令時間。
在日治時期,東馬採用+9:00 GMT的東京標准時間,直到1945年才更改回+8:00 GMT,但已放棄實施夏令時間。
⑥ 馬來西亞的時間和中國大陸的時間是一個時區嗎
馬來西亞和中國北京時間沒有時差。
1、原因:中國北京和馬來西亞同在同一時區(東八區),所以馬來西亞和中國北京時間相同。
2、東八時區(UTC/GMT+08:00)比世界協調時間(UTC)/格林尼治標准時間(GMT)快8個小時,理論上位於東經112.5度和東經127.5度之間,是東盟標準的候選時區之一。當格林威治標准時間為1:00時,東八角標准時間為09:00;
(6)馬來西亞採用哪個時區擴展閱讀:
時區劃分方法:
為了克服這種時間上的混淆,1884年在華盛頓舉行了國際經度會議(也被稱為國際子午線會議),規定將世界分為24個時區(12東12西)。
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舊址)被定義為中央時區(零時區),東1-12區和西1-12區。每個時區跨越15度經度,只需要1個小時。
最後的12段,東經和西經,每段跨越經度7.5度,以東經和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中央子午線上的時間是這個時區的統一時間,稱為時區時間。兩個相鄰時區之間的時差為1小時。
你每往西走一個時區,就把你的手錶撥慢一個小時(例如,從兩點到一點);如果你向東走,每經過一個時區(例如1點到2點),就把你的表撥快一個小時。而英國(格林尼治觀測站)為本初子午線,即零時子午線。
⑦ 馬來西亞使用的是錯誤的「UTC+8」時區的原因
馬來西亞世紀大學直招 最近聽不少的學子反應為什麼 馬來西亞使用的是錯誤的「UTC+8」時區呢 ?對此問題我通過查閱各種資料來解答這個問題。
馬來西亞的標准時刻為UTC+8,與大中華區域運用的北京時刻共同。但仔細研討東南亞地圖後,咱們會發現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如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及印尼的部分區域運用的是UTC+7時區。
馬來西亞半島坐落於UTC+7時區的地理位置,卻運用UTC+8時區,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來介紹馬國時區的演化及開展成今日運用「過錯」時區的原因。
1963年曾經馬來西亞區域的時區
馬來西亞分為馬來半島及婆羅洲(稱「東馬」)兩個部分,全國分十三州及三個直轄區,其中半島的十一個州於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國控制,成為馬來亞聯合邦;婆羅洲的沙,砂兩州則是在1963年8月31日加入馬來亞聯合邦,成為馬來西亞聯合邦的一部分。
馬來半島與北婆羅洲兩地在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刻都沒有任何直接的政治關系。馬來半島上共有三個殖民地:海峽殖民地(今日的新加坡,檳城及馬六甲),馬來土邦(雪蘭莪,彭亨,森美蘭,響雷)及馬來屬邦(柔佛,吉打,玻璃市,吉蘭丹,登嘉樓);婆羅洲上則有砂拉越及北婆兩個殖民地。因為沒有直接的政治關系,馬來半島與北婆在19世紀初期所運用的標准時刻都不相同。
馬來半島
1901年,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聯邦以新加坡的當地平常 (GMT +6:46:48) 為標准時刻,稱「英屬馬來亞時刻」。
1905年,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聯邦改以東經105度的當地平常 (GMT +7) 為標准時刻。今日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所運用的就是 UTC+7時刻。
1933年,馬來半島運用全年夏令時,標准時刻改為 UTC +7:20。海峽殖民地議會在擬定夏令時法案時原計劃將時刻向前移30分鍾,後來因議會成員的對立而改為向前移20分鍾。
1941年,馬來亞標准時刻改為 UTC +7:30,其時仍稱為全年夏令時。
1942年至1945年日軍占據期間,馬來半島改用與日本時刻共同的 UTC +9。
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來半島康復運用 UTC +7:30 全年夏令時。1957年獨立後改稱「馬來亞標准時刻」。
馬來西亞使用錯誤的「UTC+8」時區的原因
東馬
1926年,北婆殖民地(沙巴)及砂拉越殖民地以首府亞庇的當地平常 (GMT +7:44:20) 為標准時刻,稱「亞庇時刻」。
1933年,沙砂兩地將時刻向後調14分20秒,成為 UTC +7:30,稱「砂拉越時刻」。
1942年至1945年日軍占據期間,婆羅洲改用與日本時刻共同的 UTC +9。
1963年今後的時區
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建立後,馬來半島及東馬兩州保留了各自的時區,使東,西馬兩地有30分鍾的時差。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合邦成為獨立的新加坡共和國後持續運用 UTC +7:30。
1982年1月1日,馬來西亞以UTC+8為全國的一致標准時刻。兩地時刻的一致使兩地公民的溝通變得更順利,也使兩地的公共機關能更好地和諧及協作。但是,讓座落於 UTC+7時區的馬來半島姑息 UTC+8時區的東馬兩州時區也引起了一些對立的聲響:
馬來半島的人口佔了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的80%,為什麼要讓80%的人口去姑息20%人口的時區?
同上,馬來西亞的中心行政機關及大部分的州屬都位於馬來半島,為何要大都遵守少量?
馬來西亞的邦鄰運用的都是UTC+7或UTC+7:30(除了汶萊及印尼加里曼丹),將標准時前往前移30分鍾將形成馬來半島與邦鄰之間溝通的一些不方便。沙,砂兩地盡管毗連運用UTC+8的印尼加里曼丹省,但這兩地之間的溝通比馬,新兩國及馬,泰兩國的跨境溝通少很多。
當然,讓兩地運用一致時刻也有優點:
東,西馬在1963年曾經的政治開展並不相同,兩地也沒有直接的政治關系。除此之外,東,西馬兩地的人口結構也不相同-- 東馬的種族結構較為復雜,除了巫,華,印三大民族之外,還有伊班,卡達山,畢達友,杜順等婆羅洲土著。運用一致的標准時刻能讓兩地的居民有更深烈的一致感。
東,西馬兩地的半小時時差使兩地在通訊,交通及互易商貨等形成了不方便。運用一致的標准時刻能削減這個不方便,使兩地的溝通更為順利。
⑧ 從經度來看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用什麼區時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用的是東七區 UTC+7
東七區
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西部(蘇門答臘,瓜哇,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泰國,柬埔寨,蒙古西部。
區時:UTC+7
北京時差:比北京晚1小時。
東南亞比較大的國家和地區裡面,只有馬來西亞採用和中國相同的東八區(UTC+8),這其實是一個錯誤導致把馬來西亞聯邦中的沙撈越的時區用著全國的標准時區。
⑨ 馬來西亞時差和中國時間
馬來西亞和中國沒有時差。
中國標准時間是中國採用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准時間。並不是北京地方的時間,而是東經120°地方的地方時間。馬來西亞標准時間是馬來西亞所採用的標准時間,比世界標准時間快8個小時,也即是與位於UTC+8時區的國家及地區一致。馬來西亞和中國都在東八區的,沒有時差,時間是一樣的。
東八區是比世界協調時間/格林尼治時間快8小時的時區,理論上的位置是位於東經112.5度至127.5度之間,是東盟標準的其中一個候選時區。當格林尼治標准時間為1:00時,東八區的標准時間為09:00。
時區介紹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
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實際上,常常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著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所以時區並不嚴格按南北直線來劃分,而是按自然條件來劃分。例如,中國幅員寬廣,差不多跨5個時區,但為了使用方便簡單,實際上在只用東八時區的標准時即北京時間為准。
⑩ 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時差是多少
中國和馬來西亞沒有時差。
中國標准時間是中國採用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准時間。並不是北京(東經116.4°)地方的時間,而是東經120°地方的地方時間。
馬來西亞標准時間(英語:Malaysian Standard Time;MST;馬來語:Waktu Piawai Malaysia)是馬來西亞所採用的標准時間,比世界標准時間快8個小時,也即是與位於UTC+8時區的國家及地區一致。
馬來西亞和中國都在東八區的,沒有時差,時間是一樣的。
(10)馬來西亞採用哪個時區擴展閱讀:
時差的計算方法:
兩個時區標准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東部是西五區(-5),兩地的時差是13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3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2小時。
同一時區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區時經度每 15 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1 度差 4 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