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和馬來西亞哪個會中文多
『壹』 東南亞人一般都識漢字嗎比如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
你好
我是這樣理解的:
東南亞有很多國家,你問的問題要根據各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族群等因素來分別做答。
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
首先,東南亞是華人集聚地,漢字文化在東南亞華人中也算是保持比較好的,這些國家的華人大多數是識漢字的,包括馬來、印尼、菲律賓等(這是西方華人有很大區別。) 而其中有一個特例是新加坡,這是個華人為主的國家,而且至今都保留並不斷更新了華語教育系統,所以新加坡華人絕大多數當然是識漢字的。
再其次,就是越南。這個國家的語言和東南亞其他國家語言相比,越南語和漢語是關系很密切的。越南語中有非常多(60-70%)的漢越字,比如:quoc gia(國家),gia dinh(家庭),tinh cam(情感)等,但是這並不說明他們認識漢字。大多數人只是認識一些文化意義深刻的漢字,就比如一些喜慶慶祝意義的:喜、雙喜、壽等;再比如:仁、義、忍、智等等(後者局限於文化層次較高的人群)。這是和漢文化對越南的影響有關的。
除了以上這些字以外,認識漢字的只有那些學習漢語和舊時學儒學或漢字書法的越南人,而其他越南人是不認識漢字的。但由於越南語和漢語之間有著緊密聯系,因此越南人在學漢語時和其他國家特別和西方人相比要有優勢的多。(注意:是漢語而不是漢字)在這點上他們和日本、韓國人是一樣的。漢、和、韓、越,也正是漢字的文化圈(其中日本人還在使用漢字,因此只有他們學習漢字是最有優勢的)。
最後剩下的東南亞人都是根本不認識漢字的,而由於他們的母語和漢語的聯系也不是十分多,因此在其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同樣是非常有難度的。至於和歐美人相比,那麼他們學習漢語可能稍有優勢,原因是東方民族的風俗文化之間的差距不如東西方民族風俗文化之間的差距那麼大,所以更容易相互理解各自的文化包括語言。但若是僅僅談漢字(再次注意:漢語和漢字是兩個概念),那對於所有表音語言為母語的人(包括越南人),在學習漢字時都是有一定障礙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有所幫助,謝謝!
『貳』 除了中國,還有哪個國家說漢語
除了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各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有說漢語。
(一)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二)馬來西亞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馬來西亞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
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准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著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興化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
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群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范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三)韓國
二戰結束,朝韓分裂後,韓國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詞彙的不同意義。
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韓語與朝鮮語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外來語以及部分語法及單詞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發音和外來語上表現尤為突出。
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差異,主要表現在口音和用詞方面。
(2)泰國和馬來西亞哪個會中文多擴展閱讀
漢語在俄羅斯的影響
2014年9月,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監督局表示,漢語可能會被列入俄羅斯中學生統一國家考試科目。
據悉,俄羅斯統一國家考試既是中學畢業考試,也是高校入學考試。統一考試的外語科目現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和德語等科目。畢業生可根據所選院校要求自願選擇進行外語考試。
2015年起,漢語將出現在全俄中學生奧林匹克比賽科目中,比賽優勝者將可享受政府資助名額的錄取優惠。
『叄』 泰國和馬來西亞哪個適合留學
泰國!還可以學小語種,好幾個會泰國語的中國人 回國了 都是高薪。馬來西亞到處說中文,真是感覺沒意思。中國人太多了!我去了一次馬來就想回泰國了。泰國會中文的都是隱匿著的,其實會說的也多。不過交流全泰語說英文的比較多。城市更有特色,購物真是鼎好!泰國不錯,曼谷又是大都市,也是國際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還是感覺比馬來好,我在泰國讀書,目前不後悔!
『肆』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東南亞華人是指生活在東南亞的華人。大部分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移民的後裔。是在海外最大,經濟上最成功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 東南亞華人,給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比如,在馬來西亞,70%的中小企業被華人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印尼兩億人口,約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約六百萬華人;泰國六千五百萬人,約九百萬華人;新加坡三百萬多人,華人佔74%;菲律賓9千萬人,華人大約一百萬,不過1%,但有華人血統的要佔大約20%。
東南亞華人,給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比如,在馬來西亞,70%的中小企業被華人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有人曾把這三地的華人分為兩種: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前者一般說中文,談到中國很親切,甚至自稱中國人,以陳嘉庚為代表。後者一般說英文,看海峽時報(英文),親西方,身份認同上本土化,以李光耀為代表。南洋華人這半個世紀以來的心理變遷,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兩種華人的變遷史。
說到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的分別,不能不提到一個名詞:南洋大學。這所大學的興衰史,也就是南洋傳統華人的興衰史。了解這所大學歷史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對這所大學,這所大學的創辦人,還有這所大學的精神肅然起敬。
『伍』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我在東南亞工作和生活多年,對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人,包括華人經常接觸和交流。
我告訴你,即便有些華人會講中文,但是因為國籍不同,教育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氣候和飲食習慣也是不同,太多文化差異。
所以對海外華人來說,中國人跟他們就是兩個國家不同的人,不會有太多認同感,也不會有太多的親近感,除非還有非常親近的親人、親戚在中國,而且有來往,否則,他們甚至自認為比中國人高一等。
很多海外華人對中國並不了解,甚至沒有去過中國,加上外媒的抹黑和仇視新聞和言說鋪天蓋地,根本不可能有真實的了解。
不要太天真了,中國人就是中國人,外國華人本來就不是中國人,不要天真以為所有海外華人,都會認祖歸宗。
『陸』 馬來西亞有多少人會說漢語
馬來西亞大約有25%的人可以說漢語,他們大多都是華人.印尼,泰國,緬甸華人很少人會講,尤其是泰國和緬甸基本當地華人聽不懂更不會講
『柒』 泰國語和馬來西亞語哪個更有學的必要。
朋友的公司是成立在泰國,還是馬來西亞??
一,在泰國可以講英語~【泰國人英語水平比馬來西亞人高】
二,在馬來西亞可以講中文~【馬來西亞華裔的中文比泰國華裔的好】
學習的話,我覺得泰國語就像韓國語,讀音好怪,好難講~
馬來西亞語就像日本語,學會讀拼音就可以了,但是詞彙很多,有時這個加那個會變不一樣意思~
兩個都有學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