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海洋有多少種魚類

馬來西亞海洋有多少種魚類

發布時間: 2023-02-10 15:25:36

1. 魚類到底有多少種類

據有關資料記載全世界現有魚類約為20500種,其中生活在溫暖海域的8000種;生活在冷海的1130種;海洋上層帶生活的220種;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淡水魚約8275種。
我國的《中國魚類檢索》一書記載,我國總共有魚類2831種,其中淡水魚800餘種。
我國淡水魚類分布
我國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較多國家之一,淡水面積約為三億畝,其中可供養魚的水面約7500畝,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或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於魚類生長,又有草、鰱、鱅、青、鯪、鯉、鯽、團頭魴等優良魚類的養殖技術,所以是當今世界淡水養殖業最為發達的國家,無論養殖的面積和總產量都居世界領先地位。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地理和自然環境各異,各地區魚類品種,格局特色,按照氣候的區域分類,魚類的分布情形是:
↑東南區:其中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台灣和海南島等地
↑江河平原區:其中包括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及遼河下游
↑北部區:東北等地
↑西北高原區: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內蒙、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努瀾區: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雲南西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
東南區:其中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台灣和海南島等地。這些地區主要生長喜暖性魚類,品種繁多,代表魚類有鯪魚、卷口魚、中華鮁魚、東坡魚、花鰍魚、臘光長鰍、沙鰍、扁頭平鰍、爬岩鰍、平鰭鰍、小吻魚、長鰭鰭鯰、鬍子鯰、鰻鱺、黃鱔、斗魚、攀鱸等。主要養殖魚類為青、草、鰱、鱅、鯪、團投魴、鬍子鯰、羅非魚等南方品種。
江河平原區:其中包括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及遼河下游。這里除了江河流域,有眾多的湖泊,是我國淡水魚類的主產區,天然水產魚類眾多而盛名,有青、草、鰱、鱅、鯉、鯽、鯰、鯿、、團頭魴、烏鱺、鰻鱺等。太湖的銀魚、長江的的鱘魚、鮒魚、鱭魚產量很
大。養殖的魚種有青、草、鰱、鱅、鯉、鯽、團頭魴、羅非魚以及一些鯉魚的雜交品種。
北部區:這里主產冷水魚類,天然水體盛產鱘魚屬、狗魚屬、哲羅鮭屬等魚類,如大馬哈魚、狗魚、香魚、雪魚、擬赤捎魚、八目鰻等是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魚類。人工養殖除青、草、鰱、鱅、鯉、鯽和團頭魴,還飼養紅鱒魚。
西北高原區: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內蒙、青海、甘肅、陝西、山西等地。這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天然水體盛產中華弓魚、黃爪魚、裸鯉等,其他還有條鰍、江鰍等魚類。主要養殖仍與各地相同。
努瀾區: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雲南西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都流經這里,使東南區和西北高原區的魚類,通過江流共存於此,如鯪魚,中華鮁魚、東坡魚、平鰭鰍、沙鰍、條鰍、須瞅、鱸魚、黃繕、烏鱧、中華弓魚等形成東南區、西北區魚類群系混合的特點。主要養殖仍是青、草、鰱、鱅、鯉、鯽、團頭魴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鯉魚雜交品種等。

2. 海洋館有什麼魚類

海洋館有鯊魚、美麗硬仆骨舌魚、小丑魚、鯷魚、石斑魚、斑點魚、心斑棘尾魚、魔鬼魚、鳳尾魚等魚類。鯊魚:鯊魚屬於脊椎動物門軟骨綱板鰓亞綱,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魚類。美麗硬仆骨舌魚:又名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成魚體長50-65厘米,最大可達102厘米,是極名貴的觀賞魚之一。小丑魚: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是一種熱帶鹹水魚。

海洋館有鯊魚、美麗硬仆骨舌魚、小丑魚、鯷魚、石斑魚、斑點魚、心斑棘尾魚、魔鬼魚、鳳尾魚等魚類。

1、鯊魚:鯊魚屬於脊椎動物門軟骨綱板鰓亞綱,海生,少數種類進入淡水,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魚類。骨骼完全由軟骨組成,常鈣化,但無任何真骨頭組織,牙多樣化,具有硬肌。上額由齶方軟骨組成,下額由梅氏軟骨組成。

2、美麗硬仆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成魚體長50-65厘米,最大可達102厘米,是極名貴的觀賞魚之一。

3、小丑魚: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因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似京劇中的丑角而得名,是一種熱帶鹹水魚。小丑魚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系,因此又稱海葵魚。

4、鯷魚:一種生活在溫帶海洋中上層的小型魚類,屬於溫水性中上層魚類,趨光性較強,幼魚更為明顯。小型魚,產卵魚群體長為75~140毫米,體重5~20克。

5、石斑魚:石斑魚亞科魚類的總稱,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台灣海峽以及南海海域。

3. 常見海魚有哪些圖片及名稱

三文魚

三文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別稱北鱒魚、大馬哈魚、羅鍋魚、馬哈魚、麻糕魚等,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的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馬哈魚一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如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大型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香港稱吞拿魚,澳門以葡萄牙語舊譯為亞冬魚,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屬於熱帶-亞熱帶大洋性魚,遊程很遠,過去曾經在日本近海發現過從美國加州游過去的金槍魚。金槍魚有8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體積巨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重達600至700千克,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千克重。

鱈魚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純正鱈魚指鱈屬魚類,分為大西洋鱈魚、格陵蘭鱈魚和太平洋鱈魚。通常的鱈魚的概念擴大到鱈科魚類,有50多種,大多數分布於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重要魚種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秋刀魚

秋刀魚是頜針魚目竹刀魚科秋刀魚屬的唯一一種,也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為中上層魚類,在部分東亞地區的食物料理是種很常見的魚種,棲息於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亞熱帶或溫帶海域中,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等海域。

鰳魚

鰳魚別稱火鰳魚、鱠魚、白鱗魚、白力魚、曹白魚、春魚、黃鯽魚等,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遊的重要經濟魚類,喜棲息於沿岸及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匯處水域,黃昏、夜間、黎明和陰天喜棲息於水的中上層,白天多活動於水的中下層,遇大風、淡水或打雷時則沉入海底。

赤魟

赤魟別稱鯆魚、草帽魚、蒲扇魚、黃貂魚等,魚體盤上、下平扁,尾部細長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鋸齒狀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屬底棲魚類,常匍伏於江河深潭,夜間活動,以軟體動物為食,分布在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中國台灣、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西南部以及南海和東海、越南、柬埔寨、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斐濟、吐瓦魯、馬爾地夫等海域,也溯西江到達南寧。

帶魚

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別稱刀魚、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頭尖口大,至尾部逐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毛蝦、烏賊為食,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鯧魚

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別稱鏡魚、鮀魚、平魚、昌侯龜、昌鼠等,為近海中下層魚類,以小魚、水母、硅藻等為食,常棲息於水深30~70米潮流緩慢海區內,主要分布於中國沿海、日本中部、朝鮮和印度東部。

鳳鱭

鳳鱭別稱鳳尾魚、子鱭、烤籽魚等,屬於河口性洄遊魚類,平時棲息於淺海,每年春季大量魚類從海中洄遊至河口半鹹淡水區域產卵,但決不深入純淡水區域,剛孵化不久的仔魚就在江河口的深水處肥育,以後再回到海中,翌年達性成熟。

海鰻

海鰻為兇猛肉食性經濟魚類,集群性交差,具有廣溫性和廣鹽性。通常棲息於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域。有季節洄遊習性。產卵場水深一般在20~40米,廣泛分布於非洲東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沿海均產,東海為主產區。

多寶魚

多寶魚和大菱鮃是同種魚類,在自然海域成魚最大可長到75厘米,廣泛分布於暖熱海域中,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扁平的身體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若進行人工養殖,其生長期明顯縮短,在適宜的條件下,當年可達500~600克左右。

鮃魚

鮃魚是比目魚一類鮃科動物的統稱,體側扁,不對稱,兩眼都在左側,口前位,下頜多少突出,前鰓蓋骨邊緣游離,有眼的一側暗灰色或具斑塊,無眼的一側白色,主要分布於熱帶及溫帶海域,沿海均產,如牙鮃、花鮃、斑鮃等。牙鮃、大菱鮃屬名貴海產品。

石斑魚

石斑魚別稱石斑、鱠魚等,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多棲息於熱帶及溫帶海洋,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

烏鯧

烏鯧為烏鯧科烏鯧屬的魚類,別稱黑鯧、鐵板鯧、烏鱗鯧等,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等,屬於熱帶及亞熱帶中上層魚類,產於南海、東海和黃海,其中東海與南海產量較多。

黑鯛

黑鯛別稱黑棘鯛、烏格、黑格、厚唇等,喜在岩礁和沙泥底質的清水環境中生活,為廣溫、廣鹽性魚類,生存鹽度為4.09~35.0‰,生長適應鹽度10.0~30.0‰,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沿海均產之,以黃、渤海產量較多,主要漁場在山東沿海,常與其他魚類混雜一起被捕獲,漁期在春、秋兩季。

小黃魚

小黃魚別稱小黃花魚,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遊,3~6月間產卵,主要以糠蝦、毛蝦及小型魚類為食,秋末返回深海,鰾能發聲,產於東海、黃海、渤海等地,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布,為中國重要經濟魚類。

黃姑魚

黃姑魚別稱黃姑子、黃銅魚、羅魚、銅羅魚、花蜮魚等,為石首魚科黃姑魚屬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外形與小黃魚相似,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300~700克,具有發聲能力,特別是生殖盛期,主要攝食底棲動物,越冬場在黃海南部及東海北部外海。

大黃魚

大黃魚別稱黃花魚、黃瓜魚、黃金龍等,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遊產卵,產卵後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區遷移,鰾能發聲,漁民常藉此估測魚群的大小,分布於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為中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供鮮食或制黃魚鯗等。

白姑魚

白姑魚為石首魚科白姑魚屬的魚類,別稱白米魚、鰃仔魚、白梅、白姑子、沙衛口等,棲息於水深40公尺內之砂泥底海域,產卵季來臨時有集結洄遊之習性,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主要分布於屬熱帶、亞熱帶、暖溫帶的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南海、東海及黃海南部。

大米魚

大米魚別稱鰵魚、敏子、敏魚、鮸魚、毛常魚等,形似鱸魚,體色發暗,灰褐並帶有紫綠色,腹部灰白,背鰭鰭棘上緣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喜棲息於混濁度較高的水域,能以魚鰾發聲,性兇猛,白天下沉,夜間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區游向近岸作生殖洄遊,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4. 水族館常見魚類有哪些

水族館的魚有:鞭蝴蝶、長吻鼻魚、多帶蝴蝶、副刺尾魚、海葵、海馬、黃高鰭刺尾魚、藍綠光鰓、藍紋蝴蝶、鐮蝴蝶、牛角、六斑刺魨、珊瑚、石斑魚、石頭魚、魨科魚、心斑刺尾魚、小丑魚、熊貓龍、醫生魚等等。水族館是收集、飼養和展覽水生動物的機構,可專養海洋生物或淡水生物,也可兼養,既有供觀賞或普及科學知識的公共水族館,也有供科研及教學專用的水族館。包括所謂的「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也屬於水族館,「水族館」這一名稱也時常用於一些水族類商店。

3、西伯利亞鱘

目前我國售賣的都是西伯利亞鱘和石式鱘的雜交品種,純種鱘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它們不耐熱,無法度過夏天,但是雜交鱘能夠承受夏天的高溫,適合在水族箱飼養,規格最大隻能長到水族箱寬度大小。

5. 西沙群島的資料和魚的所有品種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主要島嶼有永興島、東島、中建島等。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群漂浮在三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麗而純凈。

西沙群島海域遼闊,陸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島為海拔15.9米,低於5米的島嶼20座,佔62.3%;島礁均為海洋型島嶼,除高尖石為火山角礫岩組成的基岩島外,其餘全是以珊瑚、貝屑為主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島礁,珊瑚礁盤大;部分海岸發育有海灘岩,地形平坦,地貌類型較簡單。

西沙群島是我國主要熱帶漁場,那裡有珊瑚魚類和大洋性魚類400餘種,是捕撈金槍魚、馬鮫魚、紅魚、鰹魚、飛魚、鯊魚、石斑魚的重要漁場。海產品主要有海龜、海參、珍珠、貝類、鮑魚、漁藻等幾十種。比較名貴的有海龜之王的棱皮龜,海參之王的梅花參,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寶貝、麒麟等十幾種。


(5)馬來西亞海洋有多少種魚類擴展閱讀

西沙群島地處熱帶中部,屬熱帶季風氣候,炎熱濕潤,但無酷暑。以永興島為例,極端高溫34.9℃,極端低溫15.3℃,年平均氣溫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島是最易受台風侵襲的地區。西沙群駐守西沙群島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女兵島是我國著名漁場之一。海域寬闊,島礁星羅棋布,海產十分豐富,珍貴品種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漁民來島捕撈作業。

西沙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舊唐書》記載從唐朝起,中國政府開始正式管理海南島以南海域。古代這里被稱為「千里長沙」,是南海航線的必經之路。早在隋代,中國已經派使節經南海到過今天的馬來西亞,唐代高僧義凈亦由此到達印度。古代那些滿載著陶瓷、絲綢、香料的商船在此駛過,這里又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6. 亞馬孫河中的魚類有多少種

亞馬孫河兩岸生長著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熱帶雨林。河中魚的種類大約有2000種,捕魚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活動。船是人們的主要住所,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甚至商店、教室都設在船上,形成了水上市場和水上學校。

7. 海洋公園有什麼魚類,他們長什麼樣子

海洋館里的魚有:

1、美麗硬仆骨舌魚:

美麗硬仆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魚體長50-65厘米,最大可達102厘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成魚將魚卵產含於口中直至孵出幼魚,所以有「龍吐珠」的俗名。

2、血鸚鵡:

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其全身鮮艷通紅,有著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顏色紅彤彤,十分討喜,成年體長15-20厘米,體副寬厚,體呈橢圓形。

幼魚期體色灰白,成年魚體體態臃腫,粉紅或血紅色。 血鸚鵡強健壯碩,幾乎什麼都吃,像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因其食性廣且總是吃個不停,加之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3、斗魚:

斗魚身體長方體,側面偏扁。口裂小並向上斜。背鰭和臀鰭都較長而且位置上下相對。腹鰭外側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鰭蓋後緣有藍斑。體赤褐色。雄魚兇猛善斗。因體色美麗、善斗,又是滅蚊能手,所以很早就被人們飼養作為觀賞魚類。

4、鼠魚:

鼠魚是指甲鯰亞科中Aspidoras、Brochis、Corydoras這三個屬的成員。鼠魚嘴巴旁邊長著兩撮小「胡須」,酷似水中游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

鼠魚和異型魚類一樣,體披骨板,胸鰭與背鰭的第一鰭條為硬棘,可藉以保護自己,但不同於異型魚的是鼠魚身軀兩側的骨板是由上下均等的硬鱗,緻密且有規則的排列而成。

5、花羅漢:

花羅漢,一種由馬來西亞養殖者改良而來的觀賞魚類品種。花羅漢其實是由台灣發展出來的羅漢鸚鵡交配墨西哥的雜交七彩藍火口改良而成。其頭形如羅漢突出,所以獲得花羅漢封號。

花羅漢體型碩大,不同品種體型略有差異。其最大體長可達42公分,高18公分,厚可達10公分。一般體型在30餘公分左右,可謂龐然大物。尤其其頭上的巨大額頭,宛如壽星,十分獨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