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有多少馬來西亞人
㈠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截止時間2021年,3275萬人。
2021年2月更新顯示馬來西亞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6.9%,其他種族1.0%。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
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
馬來西亞特產
多元文化的種族的天然優勢下,造就了馬國擁有許多特殊美食。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菜餚類似,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調味。
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干咖喱牛肉、馬來糕點、竹筒飯、沙律啰惹、咖喱雞、印度拋餅、黃姜飯、叻沙、海南雞飯、Rojak、肉骨茶等。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馬來西亞
㈡ 馬來西亞人口多少202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馬來西亞人口3275 萬。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6.9%,其他種族1.0%。
以族群來看,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2007.19萬(61.98%)、馬來西亞華人共668.55萬(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201.04萬(6.24%),其他人口佔29.45萬(0.90%),非國民332.27萬(10.26%)。
區域位置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 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相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來西亞
㈢ 發達國家人口排名
全球31個發達國家分布地區:
目前全球共有31個發達國家:歐洲有23個國家、美洲有2個、澳洲有2個、亞洲有4個。
1、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塞普勒斯。
2、美洲:美國,加拿大。
3、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4、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
世界排名 國家 人口數量 增長率 人口密度(公里²)
1 中國中國 1,400,050,000 0.39% 144.30
2 印度印度 1,354,051,854 1.11% 411.87
3 美國美國 326,766,748 0.71% 34.86
4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 266,794,980 1.06% 140.08
5 巴西巴西 210,867,954 0.75% 24.76
6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 200,813,818 1.93% 227.70
7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 195,875,237 2.61% 212.04
8 孟加拉國孟加拉國 166,368,149 1.03% 1127.38
9 俄羅斯俄羅斯 143,964,709 0.00% 8.42
10 墨西哥墨西哥 130,759,074 1.24% 66.57
11 日本日本 127,185,332 0.00% 336.53
12 衣索比亞衣索比亞 106,672,306 2.46% 97.38
13 菲律賓菲律賓 106,512,074 1.52% 311.12
14 埃及埃及 99,375,741 1.87% 99.13
15 越南越南 96,491,146 0.99% 291.33
16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 82,643,624 3.09% 34.70
17 德國德國 82,293,457 0.22% 230.44
18 伊朗伊朗 82,011,735 1.05% 49.76
19 土耳其土耳其 81,916,871 1.45% 104.54
20 泰國泰國 69,183,173 0.21% 134.83
世界排名 國家 人口數量 增長率 人口密度(公里²)
21 英國英國 66,573,504 0.59% 274.08
22 法國法國 65,233,271 0.39% 118.24
23 義大利義大利 60,482,200 0.00% 196.76
24 坦尚尼亞坦尚尼亞 59,091,392 3.11% 62.52
25 南非南非 57,398,421 1.20% 47.01
26 緬甸緬甸 53,855,735 0.91% 79.60
27 韓國韓國 51,269,185 0.36% 510.57
28 肯亞肯亞 50,950,879 2.52% 87.79
29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 49,464,683 0.81% 43.32
30 西班牙西班牙 46,397,452 0.09% 91.70
31 阿根廷阿根廷 44,688,864 0.94% 16.07
32 烏干達烏干達 44,270,563 3.28% 183.28
33 烏克蘭烏克蘭 44,009,214 0.00% 72.92
34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 42,008,054 1.67% 17.64
35 蘇丹蘇丹 41,511,526 2.41% 22.01
36 伊拉克伊拉克 39,339,753 2.78% 89.75
37 波蘭波蘭 38,104,832 0.00% 121.87
38 加拿大加拿大 36,953,765 0.90% 3.70
39 阿富汗阿富汗 36,373,176 2.37% 55.77
40 摩洛哥摩洛哥 36,191,805 1.27% 81.05
世界排名 國家 人口數量 增長率 人口密度(公里²)
41 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 33,554,343 1.87% 15.61
42 秘魯秘魯 32,551,815 1.20% 25.33
43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 32,381,221 1.26% 35.33
44 烏茲別克烏茲別克 32,364,996 1.42% 72.34
45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 32,042,458 1.32% 96.86
46 安哥拉安哥拉 30,774,205 3.32% 24.68
47 莫三比克莫三比克 30,528,673 2.90% 38.09
48 尼泊爾尼泊爾 29,624,035 1.09% 201.28
49 迦納迦納 29,463,643 2.18% 123.52
50 葉門葉門 28,915,284 2.35% 54.77
51 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 26,262,810 2.71% 44.60
52 朝鮮朝鮮 25,663,011 0.47% 212.47
53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 24,905,843 2.52% 77.24
54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24,772,247 1.32% 3.22
55 喀麥隆喀麥隆 24,678,234 2.60% 51.91
57 尼日尼日 22,311,375 3.88% 17.61
58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 20,950,041 0.35% 319.31
59 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 19,751,651 2.91% 72.36
60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 19,580,634 0.00% 82.14
61 馬拉維馬拉維 19,164,728 2.91% 161.75
㈣ 南非有多少華人
截至2021查詢,南非有30多萬華人。(該數據自2012年統計)。
1950年初,在非洲的華人僅5萬人。60和70年代,前往非洲的香港人和台灣人不在少數。1990年後,華人大規模湧入非洲,而這些新移民正是100多萬非洲華人的絕對主流。
南非是華人最多的非洲國家,而南非華人的歷史就是非洲華人歷史的縮影。
1994年,南非華人約三萬,其中老華僑有7000左右,7500為中國大陸和香港移民,台灣的新華僑約為1.5萬人。進入九十年代後,南非的華人數量猛增。2006年初,根據南非中華工商總會的統計,南非華人已達20萬人。2012年,南非警察部副部長指出,南非有30多萬華人。
㈤ 南非有多少個民族
南非系多種族、多民族國家,享有「彩虹國度」美稱。 一、非洲黑人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為科伊桑人(Koisan)和班圖尼格羅人(班圖人)。 科伊桑人是南非古老的原住民,分為科伊人(Koikoi)(亦稱霍屯督人,其東界為烏姆齊姆布河)和桑人(San)(亦稱布須曼人,分布在奧蘭治河以北)兩個支系,已不構成單獨族體。 班圖人經過長期融合、演化,形成以下9個主要族群: 祖魯族(Zulu) 系恩古尼人的北支,是南非第一大族,人口約920萬(1996年普查數,下同),操恩古尼語系的祖魯語。現主要分布於誇祖魯/納塔爾省、姆普馬蘭加省及豪登省。 科薩族(Xhosa) 系恩古尼人的南支,為南非第二大族,人口約720萬,操恩古尼語系的科薩語。現主要分布於東、西開普兩省。 索托族(Sotho) 操塞佩提語和索托語,人口680萬。分北、南兩支。北索托系索託人南遷的東支,亦稱塞佩提人(Sepedi)。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和姆普馬蘭加省。南索託人與賴索托王國的巴蘇陀人同族。現主要分布於自由州省和豪登省。 茨瓦納族(Tswana) 索託人南遷的西支,人口330萬。操茨瓦納語。現主要分布於西北省和北開普省。 聰加族(Tsonga) 恩古尼人的北支,操聰加語,與莫三比克境內的聰加人同族。人口176萬,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 斯威士族(Swazi) 恩古尼人的北支,與史瓦濟蘭王國的斯瓦蒂人同族,操恩古尼語系的斯瓦蒂語。人口101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 恩德貝萊族(Ndebele) 屬祖魯人支系。人口59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 文達族(Venda) 人口88萬。語言近似辛巴威的紹納語,文化傳統與索託人相通。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 二、白人主要包括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和英裔非洲人(Anglo-Africans)。現今阿非利卡人中,荷裔佔40%、德裔40%、法裔7.5%,英裔7.5%,其他歐裔5%,操阿非利卡語(以古荷蘭語為基礎),信奉基督教,傳統上多事農牧業。現大都居住在北方、姆普馬蘭加、豪登、西北及自由州五省。 英裔非洲人操英語,信奉英國國教(聖公會)和監理公會,經營礦業和工商業為主。現主要分布於西、北和東開普三省和誇/納省。 此外,南非白人還包括希臘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和猶太人等。 三、有色人主要分為格里誇人(Griquas)和開普馬來人(Cape Malays)。前者為早期布爾人與霍屯督人的混血後裔;後者系霍屯督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馬達加斯加、爪哇島等地運來的奴隸(印度人、華人、僧加羅人、印尼人、馬爾加什人)的混血後裔。現多分布於開普三省,是西開普省第一大族。此外,還有納塔爾有色人(歐非混血人、聖赫勒拿人和模里西斯人)。有色人87%集中於開普半島,75%居住在城市,80%講阿非利卡語,余操英語,90%以上信奉基督教,7%為穆斯林(多為開普馬來人)。 四、印度人(亞裔) 亞裔中絕大多數為印度人,故南非人通常將兩者混用。南非印度人85%聚居於德班和彼得馬里茨堡地區,10%居住在比陀-約堡地區。印度教徒約佔68%,20%為穆斯林。大都操英語,老一代用印地語、泰米爾語、泰魯固語、古吉拉特語和烏爾都語等。
㈥ 南非有多少個民族
4910萬(2010年),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亞洲人四大種族,分別占總人口的79.3%、9.1%、9.0%和2.6%。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托、南索托、聰加、文達、恩德貝萊等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約佔57%)和英國血統的白人(約佔39%),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有色人約379萬,是殖民時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隸的混血人後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洲人約109萬,主要是印度人(超過90%)和華人。有11種官方語言,英語和阿非利卡語(南非荷蘭語)為通用語言。白人、大多數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亞洲人約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蘭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㈦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馬來西亞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3275萬。
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6.9%,另外種族1.0%。以族群來看,土著(馬來人及原住民)共2007.19萬(61.98%)、馬來西亞華人共668.55萬(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201.04萬(6.24%),另外人口佔29.45萬(0.90%),非國民332.27萬(10.26%)。
吉隆坡介紹: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㈧ 馬來人是個咋樣的民族,他們有自己的哲學,宗教或其他深層文化嗎
馬來人(Malays)
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占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並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後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一般按遷徙時間先後大體分為兩種:原始馬來人(包括古馬來人)和新馬來人。原始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新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紀,已受到印度、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各地馬來人在其分布地區均留下人數眾多的後裔,不同程度地與當地居民發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發展為許多個具有不同族稱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他加祿人、伊富高人、馬達加斯加人等。
------------------------------------------------------------------------------------
馬來族
馬來族(馬來語:Melayu)又稱巫族,習慣上也稱為馬來人,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 馬來人是東南亞的土著之一。於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馬來族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民族。
馬來人信奉回教,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等。另外非洲的南非也有馬來人。
馬來人名稱由來
Melayu這名稱,據一些歷史學家的說法,可能來自蘇門答臘島上一個約1500年前由印度人所建立的古國--末羅瑜(馬來文亦是Melayu[1])。末羅瑜遺址位於現蘇門答臘島上一條河[2]上游的支流Sungai Melayu[3]附近。後來末羅瑜被蘇門答臘島上的另一個著名古國三佛齊所並吞。
另一種說法是Melayu這名詞來自印度的梵文中一讀音為Malaya[4]的詞。這梵文詞的意思為山或高處。
馬來人的起源
馬來人自何處來,歷史學界尚無定論。但主要有二種說法,來自中國雲南或就起源於馬來群島。
雲南起源說
雲南起源說主要的支持者有R.H Geldern, J.H.C Kern, J.R Foster, J.R Logen, Slametmuljana 和Asmah Haji Omar等。
雲南起源說的依據如下:
①在馬來群島發現的古老斧頭,與中亞的某些地區類似,說明有中亞居民移民馬來群島。
②馬來族的風俗與Assam地區類似(Assam是印度與緬甸之間的地區)。
③馬來語與柬埔寨語相似,而柬埔寨人又被認為來自於雲南,當年他們沿著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雲南起源說被廣大人群所接受,馬來西亞的中學歷史課本中都介紹馬來人起源於雲南。依此學說,馬來人的祖先分二批在不同年代從雲南遷移到馬來群島。這二批馬來人的祖先分別稱為原始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Proto〕及混血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Deutro)。
原始馬來人及混血馬來人又合稱南島人(馬來文:Indonesian[5]),二者的文化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南島人其實是最後移入馬來群島的人群。之前遷入的有澳洲種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亞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對二批移民做出介紹:
原始馬來人
根據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馬來人就居住在馬來群島。他們有農耕技術。
混血馬來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於馬來群島,他們多生活在海邊,漁業發達。
馬來群島起源說
馬來群島起源說的支持有J.Crawfurd, K.Himly, Sutan Takdir Alisjahbana和Gorys Keraf等。
以下是馬來群島起源說的論據
馬來人和爪哇人在19世紀都有很高的文化。能達到這種成就只有不斷發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達到。以此說名馬來人並非來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長。
K.Himly 不同意馬來語與柬埔寨語相似。認為二語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沒有足夠理據。
爪哇島發現的梭羅猿人[6](馬來文:Homo Soloinensis)和維傑人[7](馬來文:Homo Wajakensis)化石表明馬來人是馬來群島起源,可能馬來人就是來自爪哇島。
馬來群島各族的語言與中亞屬於印歐語系的語言有異。
馬來群島起源論在馬來西亞只得到極少數人的支持。
馬來西亞人與馬來人二名詞的分別
馬來人並非馬來西亞人的簡稱,而是馬來西亞的一個主要民族。
馬來西亞人簡稱為大馬人,(Malaysian,馬來西亞簡稱為大馬)指的是擁有馬來西亞國籍的人士,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別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數族群。各族群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同時也尊重其他種族的文化以及風俗習慣。
注釋
^ 末羅瑜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官方中文譯名,為了區分二個不同意思的Melayu而如此譯。
^ 河流名稱馬來文Sungai Batang Hari,找不到華文譯名。
^ Sungai Melayu 無中文譯名,Sungai馬來文即河,Sungai Melayu或可譯為「末羅瑜河」。
^ 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梵文是Himalaya。Hima是雪、寒冷的意思;Malaya是山、山脈,Himalaya在梵文中乃雪山之意。
^ 馬來文Indonesian亦是現代印尼人的稱呼,而南島人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官方中文譯名。以區別二不同之Indonesian而如此譯。
^ 梭羅猿人的化石於爪哇島上梭羅河(馬來文:Sungai Solo〕附近發現,因而得名。梭羅猿人直立,但沒脫離猿人階段。
^ 維傑人的化石於爪哇島南岸維傑(馬來文:Wajak〕地方發現。是東南亞發現的最早真人化石。約生存於一萬二千年前。